【龙江热“雪”庆冬奥】

冰雪嘉年华

江畔公园冰制的巨型奥运五环、太阳岛雪博会的“冰墩墩”、冰雪大世界的圣火之巅主塔……在冰城哈尔滨,冬奥元素融入冰雪景观,哈尔滨市在城区部分主要道路、广场、重点商圈等位置,以“冬奥之光、魅力冰城”为主题,设立了15处冰雪景观,让人们在赏冰乐雪的同时,尽情感受冬奥魅力。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开幕,黑龙江各地奥运元素满满、各类冰雪体育赛事火热开展,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喜冰爱雪的黑龙江人在热“雪”沸腾中喜庆冬奥。

面向大众,冰雪活动火热开展

抽冰尜、打爬犁、坐雪圈……哈尔滨黛秀湖公园的冰场上,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也挡不住人们玩雪的热情,大人找回童年的乐趣,孩子们在雪地里尽情撒欢儿。

73岁的朱广文是这里的常客,每天上午9点和队友一起到此滑冰。“滑了10多年了,这两年室外冰场多了不少,室内场馆也免费向市民开放,各种群众体育活动特别多,前几天我在市里举办的全民上冰雪活动中,获得了大众速滑老年男子组的第三名。”朱大爷开心地介绍,声音洪亮、精气神十足。

在佳木斯卧佛山滑雪场,冬日的阳光倾泻而下,照得白白的雪道炫目刺眼,一个个身着彩色衣服的滑雪爱好者从雪道顶端一路飞驰而下,激起了纷扬的雪沫,上演着雪地上的速度与激情。教练石娜曾是黑龙江省高山滑雪队的一名运动员,退役后,她和朋友合开了一家滑雪俱乐部,在滑雪场教授新人滑雪技巧。“以前来滑雪的多是外地游客,现在本地初学者,特别是青少年学员逐年增加。”石娜说,这几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滑雪爱好者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希望能借助冬奥会的举办唤起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让滑雪成为冬季日常休闲的大众活动。

黑龙江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是我国最早开展冰雪运动的省份,也是冰雪运动大省和冰雪体育强省。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黑龙江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促进冰雪运动大众化,从2016年起,将每年的12月20日设立为“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鼓励国有冰雪体育场馆、设施有序向群众免费开放,支持各类公益性与商业性冰雪活动广泛开展。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相继开展了“冰天雪地 美好生活”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第六届全民冰雪活动日、冰雪亲子运动会等多项活动,掀起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连续6年开展的‘赏冰乐雪’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冰雪赛事活动数千项次,带动和影响9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有效推动了群众冬季运动的普及,使黑龙江成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核心区。”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钱福永表示。

走进校园,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

起跑、滑行、加速……在七台河第十五小学内,孩子们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成为冬季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挑选出部分爱好者组成短道速滑集训队,其中有不少孩子被选拔到市里、省里的专业队。我们还编纂了《赏冰乐雪》书籍,开设特色课程,培养他们热爱冰雪、热爱冰雪运动的意识。”校长侯全广说。

七台河素有“冠军之城”的美誉,这座人口不足百万的边陲小城,曾走出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张杰等10位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

“我们将冰雪运动项目作为冬季体育课主要内容,开展速滑进课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冬季上冰不少于10课时,全市中小学校体育课程冰雪运动、冰雪体育知识开课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通过培植特色学校,探索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形成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深度融合、学生多元发展的新路径。”七台河市教育局艺体科科长李俊峰介绍。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冰雪文化、参与冰雪运动,自2017年起,齐齐哈尔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联合,从开展教学、组织比赛、培养人才三方面着手,将冰雪运动融入校园日常教学中。

“我们在示范性高中设置了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冰雪项目。冬季组织学生开展冰上训练,无冰期利用体育课、大课间开展轮滑和陆地模仿项目,实现‘冬冰夏练’。校际冰球联赛贯穿全年,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冰球赛事活动近千场。”齐齐哈尔市体育局副局长张彦昌介绍,随着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齐齐哈尔市创建国家和省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75所,已经拥有王嘉廉冰球希望小学17所,全市青少年校园冰球队伍达到100支。

1月19日,2022年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健身抗疫运动赛在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开幕,此后5天,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名青少年在此参加了滑雪教学、雪地足球、雪地冰球、趣味冰壶等多项活动,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

今年1月以来,哈尔滨、佳木斯、鹤岗、双鸭山等多地启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冬季冰雪系列活动,形式多样的上冰雪活动在当地各个中小学校园里掀起一股股“冰雪热”。如火如荼的校园冰雪运动,不仅增强了孩子的体质,也转变了学生家长对冰雪运动的看法。“冰雪运动能够锻炼孩子吃苦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韧性,不管未来是否走专业道路,都是受益终身的。”很多学生家长表示。

近年来,黑龙江省依托地域优势,大力推进冰雪文化教育及冰雪体育运动,以冰雪赛事活动及冰雪研学实践为抓手,提升冰雪人才培养水平。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有2824所学校开设冰雪体育课程,占学校总数87.1%,参加学生人数达161.5万人。

助力冬奥,积极贡献龙江力量

“全民健身、助力冬奥、‘泳’往直前……”在牡丹江市江滨公园的江面上,气温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冬泳爱好者们高喊着口号,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畅游,他们希望以高寒地区独特的健身方式,为冬奥加油。

在黑龙江各地,人们用不同的冰雪创意和冰雪活动,表达对北京举办冬奥会的喜悦之情。

走进五常市拉林满族镇北土村郝继久家,一架写有“北京冬奥欢迎你”的雪雕大飞机停在大院里,造型十分逼真,驾驶舱、舷窗、舱门、机翼、起落架应有尽有。郝大爷今年74岁了,是一名退伍老兵,对飞机、大炮、火箭情有独钟。今年,他收集积雪,就地取材,用时一个多月,制作了这架雪飞机,为冬奥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第一次在家门口举办冬奥会,特别高兴,想用这种方式为北京冬奥会加油,为奥运健儿打气,希望他们多得奖牌,为国争光。”郝继久说。

1月20日,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学生滑冰馆里,一场以“冰雪·冬奥·未来”为主题的“助力冬奥会 一起向未来”冰陆舞蹈展演正在热烈进行。来自体育艺术学院和冬季奥林匹克学院的师生采用“冰陆结合”的方式,将陆上表演与冰上表演相结合,充分凸显冬奥特色、展现冬奥元素。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冰雪特色鲜明的高校,2018年入选首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学校相继选派了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科研人员等70余名师生助力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贡献了一份龙江力量。

在国家体育馆男子冰球项目比赛场地,来自齐齐哈尔市制冰团队的制冰师们正在紧张忙碌着。“我们负责两块场地,3600平方米的冰面。像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赛事,对冰面的要求非常高,铺冰底、喷大白、画线,所有的环节都容不得一丝马虎。”齐齐哈尔市体育局制冰团队领队崔云凯介绍,队员的年龄结构是老、中、青搭配,年龄最大的制冰师64岁,最小的32岁,制冰经验非常丰富,最长的达到40多年,最短的也在10年以上。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这支14人的队伍还将负责比赛期间的冰面维护、浇冰等工作。“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其中,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呈现一届精彩的北京冬奥会。”队员们觉得,在冰场上过年、见证冬奥会的举办,是这个冬天最有意义的事。https://t.cn/A6i0bOfx

【龙江热“雪”庆冬奥】

江畔公园冰制的巨型奥运五环、太阳岛雪博会的“冰墩墩”、冰雪大世界的圣火之巅主塔……在冰城哈尔滨,冬奥元素融入冰雪景观,哈尔滨市在城区部分主要道路、广场、重点商圈等位置,以“冬奥之光、魅力冰城”为主题,设立了15处冰雪景观,让人们在赏冰乐雪的同时,尽情感受冬奥魅力。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开幕,黑龙江各地奥运元素满满、各类冰雪体育赛事火热开展,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喜冰爱雪的黑龙江人在热“雪”沸腾中喜庆冬奥。

面向大众,冰雪活动火热开展

抽冰尜、打爬犁、坐雪圈……哈尔滨黛秀湖公园的冰场上,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也挡不住人们玩雪的热情,大人找回童年的乐趣,孩子们在雪地里尽情撒欢儿。

73岁的朱广文是这里的常客,每天上午9点和队友一起到此滑冰。“滑了10多年了,这两年室外冰场多了不少,室内场馆也免费向市民开放,各种群众体育活动特别多,前几天我在市里举办的全民上冰雪活动中,获得了大众速滑老年男子组的第三名。”朱大爷开心地介绍,声音洪亮、精气神十足。

在佳木斯卧佛山滑雪场,冬日的阳光倾泻而下,照得白白的雪道炫目刺眼,一个个身着彩色衣服的滑雪爱好者从雪道顶端一路飞驰而下,激起了纷扬的雪沫,上演着雪地上的速度与激情。教练石娜曾是黑龙江省高山滑雪队的一名运动员,退役后,她和朋友合开了一家滑雪俱乐部,在滑雪场教授新人滑雪技巧。“以前来滑雪的多是外地游客,现在本地初学者,特别是青少年学员逐年增加。”石娜说,这几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滑雪爱好者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希望能借助冬奥会的举办唤起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让滑雪成为冬季日常休闲的大众活动。

黑龙江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是我国最早开展冰雪运动的省份,也是冰雪运动大省和冰雪体育强省。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黑龙江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促进冰雪运动大众化,从2016年起,将每年的12月20日设立为“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鼓励国有冰雪体育场馆、设施有序向群众免费开放,支持各类公益性与商业性冰雪活动广泛开展。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相继开展了“冰天雪地 美好生活”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第六届全民冰雪活动日、冰雪亲子运动会等多项活动,掀起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连续6年开展的‘赏冰乐雪’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冰雪赛事活动数千项次,带动和影响9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有效推动了群众冬季运动的普及,使黑龙江成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核心区。”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钱福永表示。

走进校园,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

起跑、滑行、加速……在七台河第十五小学内,孩子们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成为冬季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挑选出部分爱好者组成短道速滑集训队,其中有不少孩子被选拔到市里、省里的专业队。我们还编纂了《赏冰乐雪》书籍,开设特色课程,培养他们热爱冰雪、热爱冰雪运动的意识。”校长侯全广说。

七台河素有“冠军之城”的美誉,这座人口不足百万的边陲小城,曾走出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张杰等10位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

“我们将冰雪运动项目作为冬季体育课主要内容,开展速滑进课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冬季上冰不少于10课时,全市中小学校体育课程冰雪运动、冰雪体育知识开课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通过培植特色学校,探索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形成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深度融合、学生多元发展的新路径。”七台河市教育局艺体科科长李俊峰介绍。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冰雪文化、参与冰雪运动,自2017年起,齐齐哈尔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联合,从开展教学、组织比赛、培养人才三方面着手,将冰雪运动融入校园日常教学中。

“我们在示范性高中设置了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冰雪项目。冬季组织学生开展冰上训练,无冰期利用体育课、大课间开展轮滑和陆地模仿项目,实现‘冬冰夏练’。校际冰球联赛贯穿全年,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冰球赛事活动近千场。”齐齐哈尔市体育局副局长张彦昌介绍,随着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齐齐哈尔市创建国家和省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75所,已经拥有王嘉廉冰球希望小学17所,全市青少年校园冰球队伍达到100支。

1月19日,2022年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健身抗疫运动赛在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开幕,此后5天,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名青少年在此参加了滑雪教学、雪地足球、雪地冰球、趣味冰壶等多项活动,感受冰雪运动的快乐。

今年1月以来,哈尔滨、佳木斯、鹤岗、双鸭山等多地启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冬季冰雪系列活动,形式多样的上冰雪活动在当地各个中小学校园里掀起一股股“冰雪热”。如火如荼的校园冰雪运动,不仅增强了孩子的体质,也转变了学生家长对冰雪运动的看法。“冰雪运动能够锻炼孩子吃苦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韧性,不管未来是否走专业道路,都是受益终身的。”很多学生家长表示。

近年来,黑龙江省依托地域优势,大力推进冰雪文化教育及冰雪体育运动,以冰雪赛事活动及冰雪研学实践为抓手,提升冰雪人才培养水平。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有2824所学校开设冰雪体育课程,占学校总数87.1%,参加学生人数达161.5万人。

助力冬奥,积极贡献龙江力量

“全民健身、助力冬奥、‘泳’往直前……”在牡丹江市江滨公园的江面上,气温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冬泳爱好者们高喊着口号,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畅游,他们希望以高寒地区独特的健身方式,为冬奥加油。

在黑龙江各地,人们用不同的冰雪创意和冰雪活动,表达对北京举办冬奥会的喜悦之情。

走进五常市拉林满族镇北土村郝继久家,一架写有“北京冬奥欢迎你”的雪雕大飞机停在大院里,造型十分逼真,驾驶舱、舷窗、舱门、机翼、起落架应有尽有。郝大爷今年74岁了,是一名退伍老兵,对飞机、大炮、火箭情有独钟。今年,他收集积雪,就地取材,用时一个多月,制作了这架雪飞机,为冬奥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第一次在家门口举办冬奥会,特别高兴,想用这种方式为北京冬奥会加油,为奥运健儿打气,希望他们多得奖牌,为国争光。”郝继久说。

1月20日,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学生滑冰馆里,一场以“冰雪·冬奥·未来”为主题的“助力冬奥会 一起向未来”冰陆舞蹈展演正在热烈进行。来自体育艺术学院和冬季奥林匹克学院的师生采用“冰陆结合”的方式,将陆上表演与冰上表演相结合,充分凸显冬奥特色、展现冬奥元素。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冰雪特色鲜明的高校,2018年入选首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学校相继选派了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科研人员等70余名师生助力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贡献了一份龙江力量。

在国家体育馆男子冰球项目比赛场地,来自齐齐哈尔市制冰团队的制冰师们正在紧张忙碌着。“我们负责两块场地,3600平方米的冰面。像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赛事,对冰面的要求非常高,铺冰底、喷大白、画线,所有的环节都容不得一丝马虎。”齐齐哈尔市体育局制冰团队领队崔云凯介绍,队员的年龄结构是老、中、青搭配,年龄最大的制冰师64岁,最小的32岁,制冰经验非常丰富,最长的达到40多年,最短的也在10年以上。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这支14人的队伍还将负责比赛期间的冰面维护、浇冰等工作。“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其中,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呈现一届精彩的北京冬奥会。”队员们觉得,在冰场上过年、见证冬奥会的举办,是这个冬天最有意义的事。
https://t.cn/A6i0bOfx

【#我的家乡我的村# 红胜村:“冰火”两相宜 生活别样“红”】#龙头身边事# 东北到三亚有多远?郑纪保给出的答案是:一步之遥。何出此言?担任七台河市新兴区红旗镇红胜村党支部书记的郑纪保笑着对记者说:“冬季来我们这里,既能玩冰赏雪,也能游览三亚的热带景色。”日前,记者应邀来到红胜村红胜休闲农业观光谷,在“冰火”两重天中,感受这座煤城中的城中村独特发展之路。

红胜村坐落在素有冬奥冠军摇篮、短道速滑胜地之称的七台河市,是个城中村。前不久,为了迎接北京冬奥会,红胜观光谷举办了第一届冰雪节。寒冬时节,记者走进观光谷,一盏盏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首先映入眼帘,不远处可见古朴木质的大门,门廊下憨态可掬的雪娃娃正在迎客,寓意五谷丰登的麦仓令人赏心悦目。

山谷中,数十米长的冰雪滑道展现在游客面前,坐在雪圈上从陡坡滑下,可以尽情享受滑雪乐趣。冰爬犁、冰陀螺、雪地拔河、冰雪碰碰球等娱乐项目应有尽有。被冰雪覆盖的冰挂,晶莹剔透、耀眼迷人,仿佛一座山谷中的冰雪宫殿,成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

从山谷望向山坡,看到一排排温室,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闪着银光。走进一座智能玻璃温室,扑面而来的暖流,映入眼帘的绿意,令人仿佛从北方雪国寒地来到南国热带园林里。这栋面积2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种植了上百种南方绿植:悬挂在树上的一串串香蕉,犹如张开的五指,向游人招手致意;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法国米兰暗香涌流;南洋杉、芭蕉树仿佛敞开怀抱,欢迎到来的客人……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中也蕴育着勃勃生机。”郑纪保说:“我们打造的欢乐谷要让游客有‘一窗之隔两重天,两步同踏南北川,淋漓尽享江南趣,酣畅嬉戏冰雪间’的体验。”观光谷以冰雪与热带植物园相结合,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娱乐项目,在七台河市首家推出南北风光一日游,游客可观热带雨林,也看北国风光,体验季节变换的美妙,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在智能玻璃温室里,记者见到了60岁的村民寇金香,她是观光谷里的长期工,负责观光园内的日常保洁。她说,她家离这里不远,村里照顾她,让她在观光园内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有1800元左右的收入。“这些收入给家里解决了不少问题。”寇金香满足地说。

62岁的刘守志负责观光园里的树木修葺以及室外冰雪乐园的日常维护,每月有2400元的收入。“我家离观光园和冰雪乐园都不远,5分钟的路程。在这里工作让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这两年村里发展了很多实体经济项目。以前一到冬天,村民不是在家里猫冬,就是到离家挺远的地方找活干,现在守家待地的就可以打工赚钱了。”忙着给热带植物剪枝叶的刘守志高兴地说。

红胜村位于新兴区中部,全村人口2013人,现有耕地面积1273亩,人均七分地。耕地少,怎么增加农民收入?是村党支部必须破解的难题。

郑纪保介绍,近年来,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大棚220栋,温室176栋,2021年人均收入达到17500元。

红胜村培育的大黄柿子远近闻名,获黑龙江省无公害蔬菜认证,2019年注册了商标,品牌创收成效显著。全村现有大黄柿子栽种面积70多亩,进行统一品种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包装标识,还辐射带动周边村屯一起种植,一起实现共同富裕。2020年,红胜村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在遵循发展传统农业种植的同时,红胜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红胜村在果园小区开发建设现代化科技示范园,现已建设智能玻璃温室2栋,高效节能热光温室9栋,共计10000余平方米。在生态园体验区种植特色西瓜、草莓、葡萄、绿植花卉、盆栽苹果、盆栽桃等反季水果培育,成为农产品采摘,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亲近自然于一体的示范园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6户村民成功脱贫,并辐射引导附近农民发展绿特色种植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这是刚运到的小芽菜种植设备。” 郑纪保指着智能温室里的一块空地说,村里马上要上的小芽菜项目就在这里种植。前不久,他们去山东省考察,发现那里小芽菜种植红红火火,不仅市场需求大,收入也很可观,于是村集体决定引进这个项目种植,由村干部带头种植,有了好的收益,村民们就会跟着干了。

“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两脚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是红胜村党支部提出的工作思路,坚持发展农村特色农业,组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把“真抓实干、服务村民”作为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核心,积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努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近年来,红胜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每年产出优质蔬菜达550余万斤,年产值1600余万元;小叶菜的供应量占全市总体供应量的30%;去年销售绿特色产品达万余斤,农民纯收入同比增加3000余元。同时,村里还利用特殊地理位置,进行场地租赁,建立一个汽配园区,发展物流业。

“我们将环境整治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 ”郑纪保介绍说,村里新建了1座生态大门,修建了休闲及销售特色产品广场800余平方米,党建长廊150余延米、文化墙550余延米,安装广场健身器材17件,修建村民居住栅栏400余米,栽植防护林1300余株、种植花卉6000余平方米,打造休闲、娱乐、生产、销售融为一体的新站前蔬菜小区。为了解决农户用水问题,去年还建立了两处蓄水池,可以满足40多亩耕地的使用。

红胜村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黑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郑纪保说,下一步,村党支部要带头千方百计谋发展,多措并举促乡村振兴,提升工作效率,增强规划职能,为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校供制服出物回血[超话]# 退坑出物~大部分是日制校供,蛮多小萌款的⬇️
水手有桐阳夏/高知学园/高知冈丰/名张中/熊本菊池/熊取南/兵库小野/熊本白川中/春
  • ​夕阳西下,谷场上大人们用木锨,高高扬起碾下的麦粒和谷壳,凭借自然风的力量将粮食与谷壳分离,麦粒谷壳在老把式的“木掀”上优美地画着弧线,风就像“拉偏架”的人一
  • 你要锻炼你的眼力,这样在看风景的时候,才能远一点……”这是女心理师中,贺奶奶对贺顿所讲的命运。是担心贺顿直面她的死亡,担忧害怕不知所措,是对贺顿的关爱,也是为了
  • 该公司表示,该电动直升机的首次 飞行 是在6月21日进行的,之后在两周内对AIR ONE进行了多次日常试验。【供个人使用的AIR ONE“飞行汽车”eVTOL进
  • 春节假期 这三个星座运势极旺水瓶座,财运非常值得期待, 很可能收到老板的神秘年终奖, 出乎意料的惊喜层出不穷,年假里多出去走动一下,单身者没准还能遇到正桃花,可
  • 但是对萧北辰来说,却完全不是这样——在萧北辰看来,以前林杭景不喜欢自己,是因为两人缺少沟通,现在两人结婚了,有大把的时间待在一起,时间长了之后,林杭景就能看到自
  • 她常常和丈夫结伴外出旅游,45岁的李小冉被宠得像个恬静的少女,就连主持人李静都感叹,李小冉变了。孙海东不仅对李小冉出手大方,还带她出入各种高档场合,认识娱乐圈更
  • 这种个性化到极致的幸福感,让我每吃一次外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都像是对生命的敷衍。首先是娘亲做得一手好菜,后来出门在外,总有朋友带我吃各种好吃的,对象甭管是艺术家
  • 企业家不慌不忙解释说:“人生路上有朋友相伴固然快乐,但没有对手的生命则会黯淡无光。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军撤退后,司马懿赶到诸葛亮病逝的营帐,不怒不怨,以水代酒主
  • 后面是我自己做的的无料……欢迎大家来玩 ,想要无料记得先私我进vx群!#昨晚梦到什么##周末愉快# 魔幻的一天过去了明天开始居家………办不办公另说[doge]
  • 一一这个方法是有风险的,法院之所以支持了原告的诉求,估计是被告方还是承认借款事实的存在,如果他不承认借款事实的存在而原告釆取上述方法逼迫补签借条,那么证据来源可
  • #三亚头条新闻# 【一海豚搁浅三亚凤凰岛附近海域,生命垂危…】“我们在凤凰岛附近发现一条海豚搁浅了,你们快过来看看……”6月23日下午18时许,三亚港海岸派出所
  • 人最好的状态是,做最真实的自己,走好自己选择的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爱好自己想爱的人。于事不执,于心不着,简单自然,尽心随缘。心累了,听听音乐;郁闷了,聊聊心情
  • 再加一勺他家的辣油,完美,里面自带的是红薯粉,可以换成面,下次我要试试面的!一口回到上学那会,就是要吐槽的是加麻酱要加1块钱我付过之后,貂哥说那你多帮我们kua
  • 人生本来就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的,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我们不必去强求什么,一些梦想,可能会换来一身的疲惫,一些寻找,让它随风,也未必不是轻松,给自己留一点空白,
  •  ❸ 温馨提示 从这个理赔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意外险的自费费药都不报销,住院津贴的免赔天数。 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保险时,不要看保险公司知名不知名,保险公
  • 虽然帕西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穿过便服,但是我很难想象他穿大背心大裤衩(...)#姜广涛##光合积木#整理一下吃线:1.有人在豆瓣投稿称之前姜sir说身体不适无法参
  • 同时,车站与广通工电段永平综合维修工区、永平县站派出所等单位共同排查车站劳安风险项点,并做出提示和整改,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大瑞铁路#大保段如期
  • 过去的“密接”概念,是确诊病例发病前两天的家人或同办公室、1米之内同吃饭、开会的人,但现在已经不适用。在这样的封闭环境里,所有观众现在全部要追踪、全部要检查,不
  • 场馆于2017年落成并投入使用,可容纳观众4000人,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羽毛球比赛场馆,到时将分别产生7枚和22枚金牌,有着世界级羽毛球比赛灯光系统、8K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