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樊正伦访谈(全十二集)(6-7)

谈系列之六

西方人用两只手吃饭,我们中国人用一只手吃饭。筷子给你的时候,叫一双,这叫“道生一”,用的时候必须一分为二,这是“一生二”,“二生三”,什么是“三”?动者为阳,静者为阴,一阴一阳为之道,两根筷子这么一动,什么芹菜、韮菜、花生米……,你全夹捡起来,这就叫“三生万物”。

田 原:现在有很多成年人是“塑料体质”,女生林黛玉,男生肾虚,临床上这样的病人也不少吧?

樊正伦:经常有。你比如说现在到了秋天了,有很多人感冒以后就反复的咳嗽,甚至三、四个月都好不了,而且极易感冒。中医讲肺主皮毛,就是当我们一呼一吸时,我们的毛孔也在一张一合,也要呼吸。所以在感冒的时候,不管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实际上是毛孔的呼吸受影响了。

毛孔一张一合的时候,也把体内的热量散出去了,把水分散出去了;当你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也就是毛孔合多于开的时候,体内的热能就散不出去,水分也散不出去,都壅滞在里边了。当它散不出去的时候,你打了抗生素,它不能解决毛孔的开合啊,它只能解决你是细菌还是病毒,而且是病毒的话,你打抗生素也没有用。

中药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中药是恢复毛孔开合,让毛孔的开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是中医说的肺主皮毛。有很多病人,感冒之后打了抗生素就不发烧了,各项检查都很正常了,就是咳嗽不止,为什么?因为他的毛孔开合还没恢复,热邪和水分都壅滞在肺里面了,中医把它叫做肺热喘咳。我们用中药的时候,其实我们常常用的“止嗽散”,里面百部、桔梗等几位药,恢复的就是毛孔的开合。

田 原:每年入秋以后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您用的都是这个方子?

樊正伦:对呀。 就是“止嗽散”原方,它是清代名医程钟龄的方子。

田 原:原方上还要做一些加减?

樊正伦:我是用“止嗽散”加上小柴胡汤,效果非常好。小柴胡是什么?是调畅气机的。小柴胡汤里面有柴胡的升与黄芩的降,咳嗽的时候,实际上是气血壅滞,那么首先得让气机活动起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蠧”对吧?它通畅起来了,再让肺的升降正常了,肺本来就是主宣发与肃降的,要让它的升降正常。如果肺里面已经有痰了,再加一点栝蒌、半夏这些去痰的药,就是去有形之邪的药,那他就好了。而且都用不着吃七付,五付就好。

田 原:是根除吗?

樊正伦:去根儿,两、三个月咳嗽不好的病人用了这个方子就好。

田 原:和您对话,越发觉得中医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难,那么复杂。真如您所说,中医治病,治的是人,是人的状态,而非一症一病。说到状态,咱们看现在肿瘤患者越来越多,我觉得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有关。压力大、欲求多,可以说状态已经偏颇了。曾经有一位专家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他说得病了,就像走在平衡木上的人,失去了平衡,一条腿已经掉下来了……樊教授能不能给大家开个方子,或者告诫什么的,能让人们重新回到一种正常的、平衡的状态?

樊正伦:如果要找回一种正常的状态,那就是咱们平心堂外面写的那四条——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慎医药。您只要把这四条弄明白了,你就绝对没问题。为什么?人在天、地气交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实际上人也一样啊——春天,你的气血从内向外走,夏天,气血全到外面来了,一入秋,气血就从外面向里面走了,冬天的时候,气血都到了里面,外面就相对不足。所以夏天的时候为什么容易闹肚子?不是因为细菌多了,是你的气血全跑外边来了,里面是空的。我们的气血就跟外边儿的树是一样的,夏天你看那树上的所有营养都在枝叶上,根上就什么营养也没有了;到冬天的时候,所有气血都到里面去了,您外面就相对的不足了,这时候人就容易感冒。
人就生存在这样一个自然界里面,你不能违背它。

老百姓有句话,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作病。什么意思?就是当夏天气血都到外面的时候,它有一个作用,通过汗液把你体内多余的东西排出去。冬天的时候,我们中国人都讲冬天要进补,这时候你吃点涮羊肉啊,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时候气血都到里边的时候,你吃了好东西,它能够充分的运化,为明年春天的生发再做准备。看看我们的树,到了冬天都要进行冬灌,为什么?就是因为冬天的时候,要营养他的根部,冬灌以后,它就储存了足够的营养,为明年春天做准备了。

冬天储存了营养的同时,会产生很多多余的产物,到了夏天,发汗的时候,正好把这些多余的产物排出来。

但是我们现在是怎么过冬、过夏的?冬天唯恐暖气烧得不热,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你违背了四时的规律。《黄帝内经》讲“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道理不是很清楚吗?所以你要想少得病,第一点就要做到顺四时,也就是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田 原:曾经有句老话叫人定胜天,这四个字甚至被当成很多人的座右铭,其实人还是要有所畏惧的。

樊正伦:当然。因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人不可能逃得出天地,这是祖先早已经告诉我们的。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还要非常注意饮食,我们的祖先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说五谷是养命的,人的生命不仅仅靠脂肪、蛋白质来维持,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不论什么民族,哪怕是以肉食为主,他也必须吃粮食,不吃粮食是活不了的。为什么?种子是什么?种子是生命的延续呀。您看我们从马王堆里挖出来的那个种子,已经上千年了,还能发芽,说明种子是有极强生命力的东西。现代很多人说我天天不吃五谷,我光吃菜,我就为了减肥,那就面有菜色了(笑)。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是以纤维食物为主的民族,这和外国人不一样。你看外国人吃饭,一手拿刀子,一手拿叉子,大叉子叉上羊肉一烤,刀子一割,小叉子一叉就吃了。这是外国人的生活对吧?因为他以游牧为主,他们几千年的遗传基因,对肉类的消化能力要比中国人强得多,几千年来他们就是这么吃出来的。
田 原:为什么咱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身体素质反而越来越差,什么心脑血管、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看来多数是吃出来的。

樊正伦:因为很多人都忘记了咱们的祖先是怎么活过来的。外国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就是两根棍儿。吃饭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儿,任何民族都一样。西方人用两只手吃饭,我们中国人用一只手吃饭。筷子给你的时候,叫一双,这叫“道生一”,用的时候必须一分为二,这是“一生二”,“二生三”,什么是“三”?动者为阳,静者为阴,一阴一阳为之道,这就是“三”。两根筷子这么一动,什么芹菜、韮菜、花生米……,你全夹捡起来,这就叫“三生万物”。你要两根筷子都不动,什么也叉不起来,两根筷子都动,什么也夹不起来。我们祖先把用筷子的传统延续下来就已经告诉你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就是老子说的“道”。

再看今天,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天天去消化什么牛排啦、鸡腿儿啦……(笑),或者不是天天吃菜就是天天吃肉,结果不是糖尿病就是血压高。

饮食结构不是一代人能改变的,我想这是我们国人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访谈系列之七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我治病从肝入手,尤其是慢性病,因为慢性病的形成,首先是一个气机不通畅,尤其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疾病,包括肿瘤。你看有的人很瘦,但是他不受补。因为什么呢?如果这个水不动了,你往里面扔的营养越多,它沤得越快!你首先得让它的水流动起来,当水流动起来了,哪儿不足,哪儿有余就看得非常明白了。

田 原: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生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中医是解读这个万物之灵的智慧,而现在,我们需要传道者。樊教授当之无愧。

可我却听说您总在骄傲的“标榜”自己是一山野村夫?而无意做传道学者?

樊正伦:(笑)我以看病为主,我给他们讲课说,我不是教授,我也不是专门研究学问的人,我今天所回答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在看病过程中,患者要问到的问题。你就得考虑,中医可以治病,治好病,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怎么治好的?很多人说不明白。

田 原:所以您就得多开坛,多讲解,听说百家讲坛正在邀请您讲中医文化和养生。

樊正伦:就是。其实说不讲,这些年也没有断了讲,但我是医生,我的患者太多,对我来说,能给患者看好病才是大事。

田 原:您在临床上的治 疗理念是什么?

樊正伦:我基本上是调肝入手。人法天地而生,肺呢,主一生之气,就是人和天的通道,所以肺在五脏中属天。你所有的营养来源于脾,脾是地,心是火,肾是水,天、地、水、火之间,运动着的是什么?是肝,是风。因为只有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它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水气上升,火气下降,才能够水火既济。
所以在治病的过程中,地气不上升,天气不下降,肾水不上升,心火不下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调理它的气机,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我治病从肝入手,尤其是慢性病,因为慢性病的形成,首先是一个气机不通畅,尤其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疾病,包括肿瘤。你看有的人很瘦,但是他不受补。因为什么呢?如果这个水不动了,你往里面扔的营养越多,它沤得越快!你首先得让它的水流动起来,当水流动起来了,哪儿不足,哪儿有余就看得非常明白了。

田 原:看来任何难题,首先要解决的一定是思路问题,思路决定出路。

樊正伦:我读了这么多中医古籍,我发现找不到什么是中医学的定义,没有一本书明确地告诉你。中医学是什么,它是以天人相应、天人同构的思想为指导,运用了《周易》的阴阳五行的象数理论,研究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

中医学就是这么一门学问。这是我给中医学下的定义。

最深刻的道理一定在最简单的地方产生,我们有很多医生啊,他给别人看病都可以,自己有病了,他赶快去打点滴,(笑),所以我就说了,不知道您是相信中医,还是不相信中医。
田 原:这事儿不足为奇,也难怪老百姓对中医的疗效产生信任危机。

樊正伦:有些老医生,像岳美中等一些老大夫,其实他的思维过程,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过程,他什么病都能看好,随手拈来都是药,但是由于他所处的那个历史阶段,就是西方文化进来的时候,不让他畅所欲言。就是说有些老医生他不是不明白,他今儿说完这个治则,明儿就成了右派,他怎么办?他只能用辩证法这个圈去套,所以我们的中医理论,后来就变成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什么叫朴素的?就是不科学的。(笑)其实,它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科学。所以他在治疗疾病的时候,疗效才那么好。

现在很多中医已经不知道中医为何物了,他学的是术,他在术上做文章,不在道上求根本。中医是什么?是执形而上之道,用形而下之术的学问。道是什么?道是规律,生命的规律。生长的过程,有它生命的规律,当它外受风寒的时候,就是生命规律受到影响的时候,医生的责任就是要把它调整过来,不管是针灸,还是中药,说到底就是:以药性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把人体被破坏的状态调整过来。
田 原:的确,比如我们用“筷子文化”去解读中国人的思维,就很简单,明了。

樊正伦:对啊。“知其雄,守其雌。”我们的祖先本来就这么智慧,要不五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怎么这么多人呢。(笑)

文:田原

原载于《中华中医名流》杂志2007年冬之卷,授权环球中医网转载

印光法师力荐的《太上感应篇》:入世圣贤之道,出世仙佛之基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这句广为人知的网络流行语,常常被用于回复,出现在令人愤慨的新闻报道末尾评论框中,其间所透露出朴素的因果轮回观念,就离不开一本传统文化名作的熏陶影响,即《太上感应篇》。

北宋末年,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为《太上感应篇》作颂:“人之一性,湛然圆寂。涉境对动,种种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狱。敬诵斯文,发立汗下。煨烬心火,驯服气马。既以自镜,且告来者”。这篇颂文也被收录在《道藏》中,题为《虚静天师颂》。由此可见《太上感应篇》在道教的重要地位。

作为流传已久、首屈一指的劝善书,《太上感应篇》的出处已不可考,就连博闻强记的印光法师,也表示:“《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

但为何佛教的高僧,却向大众力荐道教的经典?印祖则如是言:“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所谓不以人废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说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为事。”

康熙朝十五年(1676年)状元彭定求曾说:“非谓读此书可以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因此,这本书又被称为“元宰必读书”。而且,印光大师也对此深表赞同,在《文钞·复朱仲华居士书一》中,印光大师就劝谏来信者:

“又提倡因果报应,莫善于教人受持《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以善恶类书,一目了然,易于获益。彭定求从小日诵此二书,至中状元作尚书时犹日日诵之。且得暇恭书送人,题为“元宰必读书”。《跋》曰:“非谓读此可以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可知此书之要矣。”

在《感应篇直讲序》中,印光法师又进一步从佛道修行的角度,再次点明了此书的重要作用:

“然见仁见智,各随其人之性质。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

(然而见仁见智,各随每个人的性质。《太上感应篇》从文字上来说,最多直到成仙而已。如果你能以大菩提心去践行《太上感应篇》的内容,那就能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除三惑,亲证法身,福慧双全,圆成佛道,何况只是区区成仙这样的人天小果而已呢?)

《太上感应篇》全文仅约一千二百余字,以开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十六字为纲,接着叙说人若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多条善行,一百多条恶行,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要求人们“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尤其书中特别强调“立善多端,莫先忠孝”,得道的根基就在于此,要求人从一念起处下工夫。最后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善天必降福,行恶天必降祸作结。

这些流传已久的朴素观念,不但道教徒奉之、行之,视为珍宝,历代儒、佛大家也多以《感应篇》作为其善恶报应,修身处世之法宝而加以广泛注解和宣扬。

在《太上感应篇》文末的《广劝流通文》中,还记载着历朝历代帝王,都对感应篇极为推崇奉行:

“感应篇起初是在道藏中,自从宋朝的真宗皇帝赐钱百万,命令工人刊刻,然后才大显于世;当时的贤人君子,都极力的尊行奉持。明朝的世宗皇帝,也曾经为感应篇作序,并且颁行天下。清朝顺治十三年,皇帝谕令刊刻感应篇,颁赐给群臣,并且遍及读书人。”

《颜氏家训·教子篇》中有“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一说,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而《太上感应篇》,就是最佳的教材之一。印祖曾在《文钞·复邵慧圆居士书三》中劝说:“祈以《感应篇》教子孙,终身诵之,胜于小学韵语多矣。”

而什么是子女教育中最应当重视的,印祖在《文钞·复马宗道居士书一》中也进行了说明:

“宜令儿女等同读《阴骘文》、《感应篇》,为彼讲说。俾知为人之道,及三世因果之理。则将来自不至流为暴恶。彼杀父杀母废伦免耻者,皆由最初不知为人之道,及因果报应。一闻邪说,遂极力依此,以逞其肆无忌惮之心,为可哀也。”

作为千古流传的善书,《太上感应篇》被历朝历代无数人注解,应该选择哪一种版本入门为佳?印祖也早已替大家做出过定论:

“此书注解甚多,唯清元和惠栋之笺注,最为精深宏畅,惜非博学之士不能阅。”

(《太上感应篇》的注解很多,其中清元和惠栋的笺注,最为精深宏畅,可惜只有那些博学之士才容易看懂。)

“次则汇编,实为雅俗同观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妇孺,犹难领会。”

(其次是《感应篇汇编》,实在是雅俗同观的最上善本,但是对于不太通达文言的妇女儿童,还是难以领会。)

“唯直讲一书,为能普益。然文虽浅显,词甚优美。浅而不俗,最易感人。”

(唯独《感应篇直讲》这本书,能够让众人普遍受益。虽然文字浅显,但是词汇优美,浅而不俗,最容易感动世人。)

所以,如果普通大众做入门耳濡目染之用,那《感应篇直讲》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鬼谷子(小名)大名王禅.老子李耳学生!随母姓,其父当年战死沙场葬于他的出生地中原河南鹤壁淇县北阳镇王庄至今!

鬼谷子王禅寿终80岁,生前创办中华古代第一军校《战国军校》培养学生近500人!

鬼谷子王禅37句名言:
1、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2、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3、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4、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5、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6、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
7、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8、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9、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10、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11、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12、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13、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
14、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
15、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16、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17、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18、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19、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
20、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21、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
22、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
23、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24、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25、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26、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27、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28、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
29、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30、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
31、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
32、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
33、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34、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35、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36、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
37、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二番# 一年前的昨天,那么多的黑热搜砸向成毅,我努力向大家解释那些骂成毅的和骂成毅剧的都是黑子,让俩家不要被黑子利用吵起来,事实证明,我错了。成毅和成毅粉丝从
  • 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各乡镇干部要包片包村,村“两委”班子成员要包户到人,从严从实、全面彻底搞好风险排查,精准高效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做到应采尽采、应检尽检,不漏
  • 读完这部作品集,可以感受到作家阿乙正在由技术写作转向现实主义的写作,他越来越有干预现实的欲望,而这一切,都是一个作家到了一定年纪必然会去做的。 读完这部作品集,
  • 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
  • #19年继续宠爱哥哥张国荣##彼岸花开# 今日份的分享平安朝早期的时候,日本土地所有制一方面是仿照唐朝班田收授而形成的公地公民制和班田制,另一方面是私人所有的庄
  • #别离##孤帆远影碧空尽##愿# 在大家庭群里,盗来的“妈妈原创”[挤眼][耶]和睦大家庭 干啥啥都成;个个身体棒 健康老中青;老辈稳坐阵 眼亮心也明;中坚力量
  • 时影和顾魏为我大打出手,顾一野和魏无羡为我争风吃醋,唐三和疾冲同时向我下跪求婚,言冰云和方天择同时邀请我出去吃饭,张小凡和林修涯同时约我去游乐场玩,蔡丁和北堂墨
  • 病例3062月19-20日 在回民区慧谷蓝庭小区12-2单元居家,未外出。2月20日、21日均是7:00—7:10在小天力为木图村村东口采样点采样,其他时间无外
  • 戳大图收藏,这个#五一小长假# 一起行游海南岛,将大好风光尽收眼底~ #沿着高速看中国#山水一程 三生有幸 最后住的房子门边写的 一个星期的时间 大概不长也不短
  • 两个号攒给香香买今夜的,但是我真的也不玩调香,然后囚徒限时金皮是商城上线,我其实也不玩囚徒,所以我是买今夜还是买囚徒的金皮。但是短暂的时间改变非气好像也不可能,
  • 调整后运行站点:西化—贵钢—港口高中路口—爱凯尔公司—旧二级站—旧市饲料厂—港北三中—湖畔人家—东湖公园路口—地洞口—汽车总站—四方塘—中央广场—北门市场—市骨
  • 图片来源:电视剧《爱很美味》截图婚姻失败不代表一切,是选择花费时间和精力争取属于自己的财产份额,还是像方欣这样最终选择潇洒离开,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人和事上,全凭个
  • 安徽颍上通报!处罚涉暴学生12人
  • 然而,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有一群人,他们平时藏身于普通百姓,危难时刻皆为战士,冲锋在前,日夜鏖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北镇 加油# “小剪纸”传
  • 三个点的空间又不是放不下一个字……5.「save功能」:您这界面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功能”那为什么偏偏save后面有“功能”俩字呢?字写不下可以精简,但放弃
  • 局领导对大数据管理中心给予的工作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并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对接合作,深度融合两大平台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好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可共用复用系统,找准突破
  • 小编觉得,冯绍峰将施源的不得志,将那种矛盾和挣扎,甚至有时无理取闹的状态演出来了,他的演技比以前进步了,继续加油吧。但李娜是一个很看重感情的人,与此同时,她看待
  • 专注于数字营销服务的北京热源汇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组织设计是关键#香港留学# 香港留学22fall还可以申请的商科项目推荐
  • 任何一个行者走在人生的途中,都要做好人走灯灭的孤独,也许,我的这些想法,只是感悟里的残羹冷炙,经年以后会沉寂在岁月的土壤里,但我终究是深情的活着的,因为,深信,
  • [送花花]#阳光信用#[赢牛奶] #每日一善#时间很短,天涯很远 今后我们一起遍历 一山—水❤️一朝一夕 承蒙时光不弃,与你人海相遇。唯愿往后余生,点点滴滴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