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会昌元年正月六日,于兴福院诫门人:令舁尸施鸟兽,焚其骨而散之,勿得悲慕以乱禅观。每清明上山讲道七日,其余住持仪则当合律科,违者非吾弟子。言讫坐灭。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荼毗得舍利,明白润大。后门人泣而求之,皆得于煨烬,乃藏之石室。暨宣宗再关真教,追谥定慧禅师。塔曰青莲。西东土应化圣贤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文殊接得,呈起示众曰:
“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文殊问庵提遮女曰:“生以何为义?”女曰:“生以不生生为生义。”殊曰:
“如何是生以不生生为生义?”女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是为生义。”殊曰:“死以何为义?”女曰:“死以不死死为死义。”殊曰:“如何是死以不死死为死义?”女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未尝自得,有所离散而能随其所宜,是为死义。”庵提遮女问文殊曰:“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么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殊曰:“其力未充。”天亲菩萨天亲菩萨,从弥勒内宫而下,无著菩萨问曰:“人间四百年,彼天为一昼夜。弥勒于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证无生法忍。未审说甚么法?”天亲曰:“秖说这个法。秖是梵音清雅,令人乐闻。”维摩大士维摩会上,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文殊曰:“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菩萨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又问维摩:“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文殊赞曰:“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菩萨真入不二法门。”善财童子善财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前,见楼阁门闭,瞻仰赞叹。见弥勒从别处来。善财作礼曰:“愿楼阁门开,令我得入。”寻时,弥勒至善财前,弹指一声,楼阁门开。善财入已,阁门即闭。见百千万亿楼阁,一一楼阁内有一弥勒领诸眷属并一善财而立其前。善财因无著菩萨问曰:“我欲见文殊,何者即是?”财曰:“汝发一念心清净即是。”无著曰:“我发一念心清净,为甚么不见?”财曰:“是真见文殊。”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在岩中宴坐,诸天雨花赞叹。者曰:“空中雨花赞叹,复是何人?云何赞叹?”天曰:“我是梵天,敬重者善说般若。”者曰:“我于般若未尝说一字,汝云何赞叹?”天曰:“如是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说般若。”尊者一日说法次,帝释雨花。者乃问:“此花从天得邪?从地得邪?从人得邪?”释曰:“弗也。”者曰:“从何得邪?”释乃举手。者曰:“如是,如是!”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因入城遥见月上女出城。舍利弗心口思惟:此姊见佛,不知得忍不得忍否?我当问之。才近便问:“大姊往甚么处去?”女曰:“如舍利弗与么去。”弗曰:“我方入城,汝方出城,何言如我恁么去?”女曰:“诸佛弟子,当依何住?”弗曰:“诸佛弟子依大槃而住。”女曰:“诸佛弟子既依大槃而住,而我亦如舍利弗与么去。”舍利弗问须菩提梦中说六波罗密与觉时同异,提曰:“此义深远,吾不能说。会中有弥勒大士,汝往彼问。”舍利弗问弥勒,弥勒云:“谁名弥勒,谁是弥勒?”舍利弗问天女曰:“何以不转女身?”女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女自化身如舍利弗。乃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云何转面而变为女身?”殃崛摩罗尊者殃崛摩罗尊者,未出家时,外道受教为娇尸迦,欲登王位,用千人拇指为花冠,已得九百九十九,唯欠一指,遂欲杀母取指。时佛在灵山,以天眼观之,乃作沙门在殃崛前。殃崛遂释母欲杀佛。佛徐行,殃崛急行,追之不及。乃唤曰:“瞿昙,住!住!”佛告曰:“我住久矣,是汝不住。”殃崛闻之,心忽开悟。遂弃刃,投佛出家。宾头卢尊者宾头卢尊者。因阿育王内宫斋三万大阿罗汉,躬自行香,见第一座无人,王问其故。海意尊者曰:“此是宾头卢位,此人近见佛来。”王曰:“今在何处?”者曰:“且待须臾。”言讫,宾头卢从空而下。王请就座,礼敬。者不顾,王乃问:“承闻尊者亲见佛来,是否?”者以手策起眉,曰:“会么?”王曰:“不会。”者曰:“阿耨达池龙王曾请佛斋,吾是时亦预其数。”障蔽魔王障蔽魔王,领诸眷属一千年,随金刚齐菩萨觅起处不得。忽一日得见。乃问曰:“汝当依何而住?我一千年觅汝起处不得。”齐曰:“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而住。”那叱太子那叱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跋陀禅师秦跋陀禅师,问生法师讲何经论,生曰:“大般若经。”师曰:“作么生说色空义?”曰:“众微聚曰色。众微无自性曰空。”师曰:“众微未聚,唤作甚么?”生罔措。师又问:“别讲何经论?”曰:“大槃经。”
那曰:“如何说槃之义?”曰:“而不生,槃而不灭。不生不灭,故曰槃。”师曰:“这个是如来槃,那个是法师槃?”曰:“槃之义,岂有二邪?某甲祇如此,未审禅师如何说槃?”师拈起如意曰:“还见么?”曰:“见。”师曰:“见个甚么?”曰:“见禅师手中如意。”师将如意掷于地曰:“见么?”曰:“见。”师曰:“见个甚么?”曰:“见禅师手中如意堕地。”师斥曰:“观公见解,未出常流,何得名喧宇宙!”拂衣而去。其徒怀疑不已,乃追师扣问:“我师说色空槃不契,未审禅师如何说色空义?”师曰:“不道汝师说得不是,汝师祇说得果上色空,不会说得因中色空。”其徒曰:“如何是因中色空?”师曰:“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

【一相无相分第九】2

【问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渐修精进之行。修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统统不住,不执着。【然终未有湛然清净之心。】可是,这个清净之心性,还是没有显露出来。

【一往来者。谓人间报谢。】人间报谢就是走了。【一往天上。却来受生也。】就再来受生。

【实无往来者。谓前念才着。】前念动一个念头才执着。【后念即觉。】所以,我们不能一直堕入这个陷阱里面,哎呀!我心情闷闷的,我执着、我痛苦。要赶快喔,赶快觉悟喔!时间会愈来愈短,以前一年放不下,两年放不下;现在缩短,一个月放下,七天放下,到最后,三天放下,到最后,一天放下,最后,一念马上放下。这个放下要有一点时间、功夫的,世间人没办法的。世间人碰到境界,一个月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三十年放不下,我告诉你:世间人,一句话,三十年、一辈子放不下,决定跟他计较,一句话,好的朋友,变成怒目相视,反目成仇。一句话,一年放不下,十年放不下,二十年、三十年,一直到死,一样恨对方,都一直恨对方。恨对方,伤害的是自己的清净自性,世界上最愚痴的人,就是恨别人,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嫉妒别人就输两次,听不懂喔!你的条件比别人差,已经输一次了,还嫉妒别人,就输两次了。知道吗?譬如说:她比你漂亮,你已经输一次了,你再嫉妒别人,那个漂亮的女人,糟糕!输两次。要怎么弥补呢?哎呀!你长得漂亮,我内心里面不但不嫉妒,还随喜功德,弥补我的缺失,摆平,这样才能平分秋色。知道吗?嫉妒人家,输两次。前念才着,后念即觉,【是无得果之心。心既无我。谁云往来。故曰】我们的清净自性,【而实无往来也。】

【第三果者。阿那含者。已悟入人法俱空。渐修精进。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名为不来者。谓能断除内无欲心。】内心里面,没有贪染、贪欲之心。【外无欲境。已离欲界。不来受生。故名不来。心空无我。孰谓不来。】心本来就空,本来就无我,哪有什么东西不来?哪有什么东西,来跟不来这个观念?【故云而实无不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为什么呢?【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没有东西叫作阿罗汉啊!人法统统空,叫作阿罗汉,既然统统空,有什么法呢?实在是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如果证四果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因为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於一切法无诤。这个世间就是……你学佛学了这个无诤,哎呀!不得了,无诤,家庭清净,没有杂音;团体安详,没有纷扰;政治清明,两党不对立。刚好颠倒,你看看电视,哪一天不诤?立法院啦……对不对?你到国外去,告诉人家:I'm come from Taiwan.我来自於台湾,没有人认识。你告诉他:那个立法院,台湾那个国会,打得最凶的那个啊!Oh!I see I see.我知道了。【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人中第一。

【问第四果。阿罗汉者。此是梵语。由须菩提当此果也。】须菩提证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没有烦恼可以断。【无贪嗔可离。】当体即空。【情无逆顺。】情就是我们这个心性……情无逆顺,就是我们这个心性上,没有顺境,没有所谓的逆境,顺境本空,逆境也是空。所以,世尊告诉你:感谢你的敌人,因为敌人最先看到你的缺点。【境智俱亡。】境界也没有,所谓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存在。【岂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无得道念。若於道有得。於法有名。是凡夫之行。即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无诤三昧者。梵语也。】中国话,【唐名正定心。心无生灭。名为正定。故云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离欲阿罗汉者。能离一切欲。亦无离欲之心。微细四相。】我们有分粗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有微细的妄想,叫作微细四相,微细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已灭尽爱染不生。】马上证阿罗汉果,【故谓之离欲耳。】“欲”是指烦恼的别名。离开一切执着、分别心的烦恼,叫作离欲。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我一点都没有执着,我绝对不动一个念头,说:我是证阿罗汉果的人。【世尊。】我如果动一个念头执着,说:我是得道的阿罗汉。【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我绝对不会这样说。世尊!如果我是这样说,【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阿兰那就是远离城市三、四公里的地方。世尊在世的时候,不可以跑到深山里面去,那是虎、狼、野生动物居住的地方。也不可以离开城市太近,离开城市太近,太吵杂,不好修行。就像我们大莲花居,这个就是阿兰那,离城市没有很远,也没有很近。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是托钵,如果离得很远,托钵吃饭很困难;如果离得很近,跟世俗闲杂人等凑在一起,不容易修行。因此“阿兰那”就是寂静处。世尊,我如果执着有一个说:我须菩提证阿罗汉果。我执着有这样的念头,世尊就不会说:我须菩提是已经进入真正寂静处的一个修行人,我是一个无诤的阿罗汉。世尊就不会跟我说:我是一个寂静,进入清净自性,涅槃不生不灭的阿罗汉、一个圣人,世尊就不会这样说了。【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行”就是生灭,实在是没有这样一个造作。【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所以,世尊就说:我是希望无诤,没有斗诤的、清净的一个兰若,阿兰那行,也就是寂灭处。
~《金刚经》讲解  慧律法师(连载)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一四O集)2001/3/2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140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看「止觀」這一條。古德有說,如果就所修方便門來講,「止」屬於空門,屬於真如門,因為它是離一切相的;而「觀」則屬於有門,屬於生滅門,它是對於一切有為法而發殊勝的理解。也就是說,觀是智慧,智慧能夠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佛在大經裡面教導我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是止,即一切法是觀。如果就修行次序上來講,應當是止在前,止是定,為什麼?止能夠伏煩惱,先把煩惱伏住,但是斷不掉。斷煩惱要觀,先修止後修觀,觀能斷煩惱,為什麼?把煩惱的真相看清楚了,這才能轉煩惱為菩提;煩惱究竟是什麼,你搞不清楚,所以它才障礙你。但是功夫到了純熟的時候,跟初學不一樣。初學有這個次第,有先後,有順序;到純熟的時候那就不然,止裡頭有觀,觀裡頭有止,所以止觀不二。

  同學們剛才來問我:「一門深入要深入到什麼程度?」在大乘佛法裡面無論哪一個法門,你修學要想成就,你一定要懂得這個方法、祕訣,一門深入。諸位要曉得,一門深入是止,止的什麼?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你就止了。我的功夫用在一門上,這一門裡面就有觀,放下萬緣是止,所以一門深入是止觀雙運。你一門深入,怎樣才能夠契入境界?就是說,你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修學?至誠感通;至誠是因,感通是果。換句話說,必須用真誠的心一門深入,你才能夠開悟,才能夠證果,感通就是指開悟、證果。

  感通的樣子是什麼?什麼時候我們才曉得這是感通?通是通達,世出世間法不學就通達了,那就是感通的樣子。這個地方也是有層次的,所謂是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小的感通;「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大的感通。由此可知,感通能力的大小,與你的誠敬心一定是成正比例的。誠敬從什麼地方看?從十善業道上看;果然斷十惡、行十善,你才是至誠。如果說是「我修行用至誠心了,我心裡頭殺、盜、淫的念頭沒斷,處事待人接物還有妄語、還有兩舌」,你一絲毫的誠意都沒有。至誠從哪裡看?十善業看;你真修十善,真的斷十惡,這是你的至誠心發現了。功夫淺深,那就看你斷惡修善的成績。果然在一切人事物裡面,以十善為標準,十惡念決定不生。靜止的時候,怎麼用止觀?止的時候一念不生,觀的時候萬善相隨,起心動念純善對人、對事、對物,這個時候距離感通就不遠了。最粗淺的一個現象,三藏十二部經擺在你面前,你沒有障礙、你都通達,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無量義,你講一輩子,佛經裡頭一句話你都講不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的上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分量有多大?菩薩告訴我們,有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知道,佛法計算分量多寡是用偈做單位,不像中國,中國是用字,《道德經》五千言,這分量多少?五千字,是用字來做單位的。印度人是用偈,偈是什麼?四句,用四句做一個單位,這四句長短不一定;偈誦裡頭四句是一首偈,長行四句也叫一首偈,它是這麼計算的。多少偈?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所以我說一句經文你要細講,你講一輩子、你講一百年都講不完。我說這個話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

  真正深入,一門深入,你就有這個能力。展開經卷還有很多障礙,你沒有通,你沒有入。「入」尚且沒有,那個「深」就更談不上。深入!所以諸位同學要曉得,佛法修行的祕訣是「一門深入」。我常常做比喻,佛法像個圓球,球它有個心,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就像在這個球的面上;任何一點,那就是一個法門,任何一點都通達圓心,只要到達圓心,全部通達,沒有到達圓心,不會通達,你還是一門,你不懂第二門,到達圓心全部都通達。

  我們現在要問:為什麼我們修學這麼困難?我們也很想通達,為什麼通達不了?一般說法是業障障住了,你有業障。這個問題我過去請教過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告訴我是業障,一定要把業障消除,普賢十願裡頭「懺除業障」,業障懺除就通了。什麼是業障?業障可太多了,說不盡。見思煩惱是業障,塵沙煩惱是業障,無明煩惱是業障,哪能說得盡?但是業障有根,我們要把那個根找到,從根本修就快速了。中國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都常常教人「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也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還有根本,根本的根本是什麼?自私自利。所以,要不能把自私自利放下,頭一個關口就不能突破。自私自利在《金剛經》上就是講「我相」、「我執」,後半部講的「我見」。

  佛在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一般人都把《金剛經》的標準看高了。「即非菩薩」,那個「菩薩」是什麼菩薩?法身菩薩。這個看高了,我的看法沒那麼高。「即非菩薩」應該說「即非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才符合真正的經義;初信位的菩薩見惑破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破了,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都離開了,在小乘相當於須陀洹果,初果。你們想想,我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這樣的菩薩才真正叫入門,往後修行一帆風順。頭一個難關突破了。

  我們同修們,無論在家、出家,每一個人善根都很深厚,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就是這一關沒突破,所以依然是生死凡夫。如果證得初果,小乘初果、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個人就是聖人。我們說四果羅漢、四果聖人,他是初果,超凡入聖了,雖然還沒有出三界,但是決定不落三惡道,這是肯定的,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小乘從這一天起,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就證阿羅漢果;大乘菩薩遇緣殊勝,一生當中就能夠超越六道輪迴。所以《金剛經》真正的意思在此地,我們要知道。說「法身菩薩」太高了,距離我們太遠了,我們自己很難提起警覺心,好像那是望塵莫及,「算了,這一生沒分」。跟你講初信位的菩薩,「距離我們很近」,這一步跨進去,我們就入門了。換句話說,「我見」就是我執不能放下,你就沒法子,你始終還是在六道輪迴這一邊,你這一步跨不過去。

  然後我們細心想想,我們生生世世被什麼害了?被「自私自利」這個妄想執著害了。怎樣破除這一關?我、我所,必須要捨得乾乾淨淨,這就講放下。從前章嘉大師教導我,先從「我所」下手。「我所」是「我所有的」,身外之物,先從這裡放。常常想到佛教導我們「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將不去就是帶不走的,帶不走的應當要放下。我的房子,我的房子帶不走,死了帶不走;我的財產,死了也帶不走,一分錢也帶不走;我的地位也帶不走,我的名譽也帶不走,名聞利養沒有一樣能帶走的;我的眷屬,我的兒女、我的子孫統統帶不走。帶不走要放下!放下不是不負責任,一樣要負責任,認真負責教導他們,不放在心上;心地清淨,把親情轉變成真實智慧,把感情轉變成理智,這就對了,那就跟佛菩薩一樣。一定要突破,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這個心裡頭毫無牽掛,從這裡著手。然後進一步,「身」也帶不走。先斷我所,「我所」捨掉,然後「我」也捨掉。我這個身帶不走,身不是我,身也是「我所」,也是「我的身體」,不是我。常常這樣觀想,人就生智慧,這是觀。統統放下,「我」跟「我所」統統放下,再也不執著,這樣才能夠入門。

  入大乘之門就是初信位的菩薩,入小乘之門就是須陀洹初果。你要是不能放下,你就永遠入不了境界,永遠作凡夫。學佛學了一輩子,天台大師講「名字位中人」,名字位中是有名無實。名字位中人。你還是輪迴心,你還是造輪迴業;在六道裡面,善因感三善道果報,惡因感三惡道果報,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你毫無成就。出六道輪迴到四聖法界,才算是小果。諸位要曉得,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都是小果;小果有四種、有四等,統統是小果。離苦得樂,離三界之苦、得四聖法界之樂,這個樂不究竟。必須還要向上提升,從相似位提升到分證位,才算是真正成就了,證得大果。到如來果位,那叫究竟圓滿的果位。要不斷向上提升,上是不斷放下,放下就往上升。沒有別的,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所以在我們現前是先伏煩惱,再斷煩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南宁百盛万象店,纳俪百盛万象店开展一周年庆典活动,会员凭邀约短信到店即可领取插画一份;活动期间会员消费可享受双倍积分,商品低至6折,消费即参与抽奖,满25
  • 广东腊味很有名,大多咸甜厚重,去年的冬天,请番禺的发小买了当地著名的腊肉和腊肠,每次煮饭匆忙时,会丢上几根,皱巴巴紧凑的广式香肠或腊肉在蒸汽的抚慰下,变的饱满圆
  • 谁会不喜欢被需要的感觉,自己认知能够帮助到别人决策,虽然有时候有一点点烦别人的纠结症但也是在很耐心的交流,认真对待别人同样也会被认真对待#胖白0点拍精选# 17
  •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特别报道|先行先试培沃土 改革创新结硕果】#喜迎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媒体聚焦##兰州新区##奋进
  • 总之,大学生活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单调,也可以很丰富,可以很舒畅,也可以很痛心……他就像一坛五味醋,我从中尝出了酸甜苦辣咸甚至更多,并获得了很多感悟
  • 公司牌照续费马绍尔公司维护工作较为简单,而公司年/检就是其中之一,马绍尔公司年/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公司的合法存续进行缴费(支付当年度的公司注册费用)如果未能
  • 不管是什么年龄,什么阶段,都好好地爱护自己呵护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心灵美才是永恒的!能说出这句话是因为心里足够强大,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渴望变美,但是皮囊
  • 注: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的寿命其实与如何使用及使用环境密切相关,1.不能长期存放不使用,这样电池会失去活性,终导致失效。4.电池工作方式一旦市电发生异常时,将储存
  • 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
  • 也希望她能看见荒凉的山上,你还是形只影单其实n9也就驱春和ron七我最喜欢(其他人的剧情早已忘光光尤其是驱春be里的ron七简直是美味到不行…..就是那种両片思
  • 曾经,你们的爱情确实很甜蜜,曾经你们为了爱情散发的荷尔蒙以及多巴胺确实能让一个人神魂颠倒,但这并不是你非他不可的理由。曾经,你们的爱情确实很甜蜜,曾经你们为了爱
  • 2月22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临河区四季青批发市场看到,八九辆满载着香芹、蒜苗、菌菇类等20多种蔬菜的大货车停靠在院内。我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小编在此提醒理性购买切
  •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心若一动,泪已千行;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未开口,便已泣不成声;世界上有一种爱,还没表白,已经咫尺天涯;世界上有一种爱,还没来得及好好爱,就已
  • #苍兰诀[超话]# [赞啊]#苍兰诀一周安利打卡# [打call]#苍兰诀n刷计划# [彩虹屁]#n刷苍兰诀的理由# DAY3 最难忘的诀诀子名场面必须是云梦
  • #各大卫视跨年拟邀阵容# 东方卫视:张艺兴、王一博、蔡徐坤、黄渤、王心凌、张信哲、萧亚轩、李健、毛不易、任贤齐、岳云鹏、贾乃亮、龚俊、汪苏泷、马嘉祺、孟慧圆、陆
  • #阿里巴巴云客服[超话]#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阿里巴巴云客服招募的流程:♥♥♥1.报名,目前仅针对未从事过云客服的同学报名,如果曾经从事过请选择返岗。六,电商客服
  • 真的很好用!真的是夏天必备,不怕闷pp[doge][doge] 点赞,抽2位姐妹直接送[怒骂]今晚0点!
  • 至此,“苍洱公益行”活动圆满结束,四天的难忘时光,四十余里的山水路,六代人的公益情,40,50是我们公益路上的明确方向;60,70是我们公益路上的坚定力量;80
  • #家居美学##美好家打造指南# #微博家装节# Hari被称为城市里的绿洲,这体现在它只能空间规划优化了城市景观,空间内选择了丰富的材料,反应充满活力的场所。2
  • Jupiter小美女落户北京,每天都有一只小“狗狗”陪着一起吃饭,可开心了。下一站各位继续努力[加油][加油] ·早起画了满意的妆 穿上喜欢的衣服和小鞋纸 ·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