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头创造生命实相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都是两手空空,什么也留不住。我们的脑中走过无数的念头,一个念头生出许许多多的念头,所有的念头都会增加内心的骚动与不平。

假如仔细反省日常行为所依据的基本价值观念,并试着找出它们从何而来,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源自我们未能对事物做正确的检验。我们的所作所为,通常是根据“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具有实体”的假设而来,但最终又造就了生命物质的实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沦为念头的奴隶,同时也往往会沦为物质的奴隶。那么,念头究竟怎样影响物质?物质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现代物理学有一个最伟大的发现,那就是“物质就是能量”。这也是爱因斯坦对人类所作的最大贡献,他向我们揭示,物质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所形成,不管是石头、木头、桌椅,你、我,包括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都是由能量所形成。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并非真实存在,肉眼看不到的才是真实的存在。说得更明白一点,我们看到房屋、墙壁、身体都不是真实的,它们只是纯粹的能量,由于电子的移动速度非常快,以致我们的肉眼看不出来,因而认为它们是一个实体。

物理学家研究了三百年,想找出物质的本质,当他们探索得愈深,就愈感到迷惑,他们简直无法相信,在物质的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物质的本质并非物质,而是能量。

你的身体看起来好像是由固体物质所构成,而这些固体物质可以分解成分子和原子。但根据量子物理学,每一个原子的内部有百分之99.9999是空的,以闪电般的速度穿梭在这些空间中的次原子,其实是一束束振动的能量。这些能量并不是随便任意振动,振动其实就是携带讯息,整个讯息场会把讯息传送到宇宙量子场,创造物质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实相。

念头,没错,物质是来自念头,是来自我们的思想。如果不是先有飞机的念头,科技是无法创造出飞机的;如果不是先有写这本书的念头,这本书也不会呈现在你的眼前。你生活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来自思想,以及你思想所创造的结果。你的肉体、骨头与肌肉可被还原为百分之七十的水份以及没有多大价值的化学物质,然而,你的思想却使你成为你!

一念一世界

其实,我们的每个思想和意念都负荷着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些能量会透过各种形式实践自己。你的思想会创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你的思想能让你陷入痛苦,也能让你离苦得乐。思想创造出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富有与贫穷、天堂与地狱......你生命经验的种种,通通都是你的思想所创造的。

所谓:一念一世界。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我们外在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呈现。

英国诗人米尔顿在《失乐园》有句名言:

“心是居其位,只在一念间;天堂变地狱,地狱变天堂。”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念头,你的任何起心动念都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现代物理学家说,在微小的原子里存有巨大的能量。原子是这么的小,小到连显微镜都看不到。它只是一个推论,但它却改变了整个世界,日本长崎、广岛就是被原子能量所摧毁的。

正如同原子能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你的思想能量也是一样。相似的能量会吸引相似的能量,形成类似的“能量团”。当这些类似的“团”在宇宙中彼此穿梭、碰触,慢慢地聚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物质,形成了我们的世界,这即是思想形成物质的原理。

每一个思想,即使只是小小的念头,也会变成一个东西,而每一样东西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想法,也只是来自一个小小的念头。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因善小而不为

所以,不要轻忽你的恶念,说:“我只是无聊乱想”,“我只是说说而已”,“我想应该没什么关系”。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火花,也可能烧掉整座森林。不要小看你的善念,说:“那只是一件小事,不算什么。”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整个大池子。

人们为善、为恶,都在一念之间,变好、变坏,其实就在一个小小的念头上。不要忽视小恶,火花尽管再小,都会烧掉像山那么高的干草堆;不要忽视小善,以为它们没有什么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大容器。

生活是由小事所组成的,没什么大事,但小事累积起来就成了大事。单单一个小小的善念也许看起来没什么,但光是那个念头即是大大的福报。单单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看起来没什么,但光是那个行动即是大大的善行。

思想具有能量,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所以语言具有很强的振波。当我们说一些不中听、不吉祥的话时,常会听到人们说:“快闭上你的乌鸦嘴!”当负能量的语言一出,你已经在发出振波。更明白地说,你是在吸引同频道的事件上门,这也就是为什么乌鸦嘴会特别灵验。尤其是忿怒和怨恨时所说的话,那些话都带有很强的能量,再透过负向的振波,结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

你一定也听说过,某些人因为一时气愤说出了重话,后来真的发生严重的后果。这种事情在医院的急诊室屡见不鲜,比方夫妻吵架,然后妻子气愤地对先生骂道:“你去死啦!”结果先生真的就死了;父亲气呼呼地对孩子叫骂着:“有本事你就永远不要回来!”结果孩子真的因为一场意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有人或许会问:“我只是说说而已,又不是真的,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你最近身体的那些异常现象很像是癌症,你会怎么样?也许他也只是说说而已,但他的话对你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念头一变,你的命运就在改变

最后呢,我想分享给大家一个禅宗里的故事:

在一个烟雾弥漫的早晨,有一个人划船逆流而上。突然,他看见一只小船顺流直冲向他,把他的船几乎要撞沉没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对着船怒骂和怒吼着。结果他发现,撞上他的是一条空船,他摇摇头,气也就消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情的本身不会伤害我们,伤害我们的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与看法。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情想得非常不好,我们就是不停地在伤害自己;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情看成是有希望的,那就是能解决的。

你的念头一变,你的命运就在改变,所以我们用良好的智慧,用良好的心态,用正能量来改变自己的念头,这个世界也会随着你一起转变。

为什么有些人一生都想得通?为什么有些人一生都想不通?转念的原因在于包容,因为当人看到弱势的时候,内心就会生出怜悯和包容心,往怜悯和包容心的方向去想别人很苦,你就会变得很和善,你的气也会慢慢地消除。夫妻之间、父母亲之间、和孩子之间、和同事之间,多想别人好的,少想别人不好的,你的念头就会转换,你的气就会消了,在你的生命之中就会出现风和日丽。如果你天天往怨恨的地方去思考、去想象,你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暴躁。所以,佛法讲:人的一念可以让你成佛,也可以让你成魔。

其实,一切外在呈现都是我们信念的投射和反映而已。换句话说,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我们的生命状态。
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心改变了,这个世界就改变了......

简述禅的十类修行功夫

见性成佛的大道是无为法,当然就无易无难。譬如大自然,大自然并不会将自己的工作按优和劣去分等级,难和易都是一样的。

我们观察大自然,你看,擦亮一根火柴,就像大脑运作一样神奇;一个水分子会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这也是像婴儿成长一样地神奇;所以大自然是没有难和易的,它是用整个的法界性去让万物生长。你在一片树叶里面也可以看到法性,在一朵花里面也可以看到法性,为什么?大自然是没有难和易的,我们用大脑思维才会去分别它难与易、优与劣。

元朝时候,高丽国的国师,知讷禅师将参禅的方法归纳为十种修行法门,既然大道体宽,怎么样来证得这个体宽的大道,无难无易的大道呢?知讷禅师是现在韩国曹溪宗的祖师,他有说,宗门修心的方法是以无心来治妄心。无心不是无心体,而是心中无物名为无心,心中没有挂碍名为无心。

十类方法:一是觉察;二是休息;三是泯心存境;四是泯境存心;五是泯心泯境;六是存境存心;七是内外全体;八是内外全用;九是即体即用;十是透出体用。这十类修行法门就非常完整地几乎把所有禅的修法都包含在其中了。

一是觉察。就是一念才生即觉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前念觉破,后念不生,觉智也不需要用,妄、觉俱忘,妄念和觉照都不执著,名为无心。也就是三祖所开示的“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个就是觉察息妄的功夫。

二是休息。做功夫的时候不思善、不思恶,心体便休,遇缘便歇,这个是休息,休息妄心的功夫。其实禅宗里面休息妄心的功夫与大圆满心性休息这个用功的方法是一致的,都是立足于了义的大中观见产生的修法。

三是泯心存境。不顾外境,但自息心,也就是临济禅师所说的“夺人不夺境”。

四是泯境存心。“不与万物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就是把境界消泯掉,境界消泯了,怎么样?境和心是相对的,境是所,心是能,你把所抽掉了、撤离了,当然心体的本性就显现出来了,妄心自消,也就是临济祖师的“夺境不夺人”。临济祖师曾经说过:“我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五是泯心泯境。当然就是临济人境俱夺的法门,做功夫的时候先空寂外境,再灭内心妄念,心境俱寂,妄从何生?当然就当下心体显露,也就是古德所说的“云散水流去,人寂天地空”。这样一种是人境俱空、人境俱寂的状态。

六是存境存心。做功夫的时候,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处无境,境处无心,自然就妄念不生。也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也就是临济祖师对出格人来用的是“人境俱不夺”的法门。

七是内外全体。内根身外器界,用一真心为体,当然就无妄心,这是从体上来修。

八是内外全用。从用上来修,一切内外的身心器界都是真心的妙用,一念才生,任何一念都是妙用现前,当然妄心就没有安立处。也就是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上所说的:“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这样就是内外全用。

九是即体即用。做功夫的时候,空寂而内隐灵明,这个就是体即用;灵明之中内隐空寂是用即体,也就是《永嘉禅宗集》上面所说的:“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这都是做功夫的时候你实际要用到的。

惺惺寂寂是。就是你的心体起用的时候要如如不动,这个就对了,心体能起用而同时它又如如不动;如果你心体起用,而它又妄想纷飞,那已经是落入大脑思维了,所以说“惺惺妄想非”。

而你会用归体的时候,事实上就是“寂寂惺惺是”,就是你安住本体的时候,它应该还要灵明不昧,它并不是枯木死火,并不是死水不藏龙,所以说“寂寂无记非”。你在体上用功夫的时候,你陷入到无记状态,那就错掉了,寂寂无记非。

十是透出体用。做功夫的时候不分内外,也不辨东西南北,通身打成一片,透出体用,妄心当然无处可起。

这十类禅修的功夫,第一类、第二类是从对治妄心上来用功夫;三、四、五、六类是从心与境的关系上来用功夫,也与临济的四料简是一样的;第七、八、九、十是从真心的体用上面来修。这十类法门不用全做,你只要一门成就,当下就妄心自息,当下就真心现前。

--节选自 大愿法师开示录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咸随所遇而为对。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斯乃自然之赏罚,三报之大略也。”

“三报”就是指现报、生报和后报这三报。对这个三报的事理、因果来加以讨论,这就叫“三报论”。“三报论”也不是慧远大师自己创立的,经典《阿毗昙心论》里面就谈到这个问题,所以“经说业有三报”。“业”的概念就是Karma,就是我们众生举心动念、行为造作所产生的一种功能。“业”就有它的业力。那么业一般分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种。

所能造的是身、口、意,尤其这个“意”,我们一个微细的念头,都在阿赖耶识播下了一个种子,迟早都会有报应。这个种子生起来,起现行了,这就是它的报显发出来了。如果我们身、口、意三业,都是很重的心造作了很重的业,那么这个业力种子的力量大,它显发出来的时间就会快,后果就会大。业,是印度古老文明都谈的,《四韦陀书》婆罗门教都承认这种“业”的存在。

只要造了业,一定会有报,业为因,报为果,这就体现因果的法则。那么业因它的报有三种,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错综复杂的。三种报:一个是“现报”——现世报;一个是来生报,叫“生报”;一个是“后报”,就是多少生以后才去报。那对于这三报,就表明什么呢?表明佛法这种因果的法则,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态里面去展开它的观照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一点,就是佛教的真理所在。

我们凡夫众生是不了解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所以带着我们的短浅的知见就容易得出:我的一生就是这一辈子,死了就什么都没有——断灭见。这个断灭见——死了就没有,有时候他可能也相信一点因果,但是它叫“一世因果”了。如果你在一世里面,就是在这一期的生命的过程当中,去建立因果的法则,是没办法建立的,因为它不能诠释错综复杂的因果的情形。

像其他宗教,它也相信因果,但是它是讲二世的因果。二世的因果在今生层面,它会比断灭见的一世的因果要高明一些,要超越一些,但是它仍然解释不了错综复杂的因果法则。唯有佛教这种三世因果——大家去了解十二因缘,叫二重三世因果,那种错综复杂的格局,才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释生命现象的理论体系。

那这样看,“现报”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但由于做的业力很大,它感的时间很短,今生就接受了这样的善因的善果,或者恶因的恶报。这就叫“现报”。那来生报——“生报”是什么?就是我们今生的善恶的行为是到下一辈子去报。你一生行善,下一辈子得人天福报;你一生放纵贪、瞋、痴三毒烦恼,什么都敢干,你就到三恶道里面去接受那种果报。这叫来生报,又叫生报。

现在讨论“后报”,后报就更复杂了,就是我们今生所行善或者造恶的业力——Karma,是经过两生——不是来生而是来生的来生,或者三生、十生、百生、千生、万生乃至恒河沙劫之后,才会有果报。那这种状态,你看我们凡夫的肉眼是只会对这一世因果有所了解,天眼通可以对来生有所了解,证果的圣人比如说阿罗汉,能够了解八万大劫的善恶因果报应的情形,那么八万大劫以后的情况不了解——宿命通他没有,所以恒河沙劫之后,这个过程当中的善恶因果唯有佛才知道。

有一天,佛就指着一个鸽子问舍利弗:你看这只鸽子,它宿世是什么?何时得脱?舍利弗观察,它以前的八万大劫以来,都是一只鸽子;再观察它什么时候能够脱离鸽子身体,观察它八万大劫后还没有脱离。声闻的智慧是有限的。那佛就告诉他,在八万大劫以前这只鸽子是什么身份,在未来的八万大劫以后,它在什么时候能够脱离鸽身,能够得人身,能够修五戒做优婆塞,能够慢慢修行得到成佛之果——佛能够展示得清清楚楚。我们要了解果报的三个概念:现报、生报、后报。

那这样的一个受报的过程,又不是我们像一加一可以定义的,它里面太复杂了。比如从那个时代,我们中国的很多佛学学者都在争论:这个受报的主体有没有?谁来受报?难道受报的有个客观的主体吗?如果说有个客观的主体,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但是又没有这种受报的主体吗?也不是。所以这就有一个叫“相似相续”的概念出来了——“不一不异”。受报它没有一个主体——“受之无主”。你接受果报,不是一个一定的东西,不是一个定命的东西——就是主宰。

但是又不能说它没有,它一定要由这个受报起现行。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怎么起现行?是由于这个“心”。但这个“心”也不是客体的东西,“心”是由于外境才有的。由于外境才生起了这个“心”,所以“心”没有一个决定的掌管的功能。那到底怎么理解呢?这里就提出一个概念,实际上是一种智慧——“感应”这个问题。慧远大师在对一种事情的把握方面——在“感”和“应”这样的一个把握方面,是非常到位的,包括对《周易》也是以“感”作为它的体性的。那么“感应”是宇宙、人生、生命当中至高的原则。

因果报应,是由于我们这个“心”感了外面的事境,原来所造的那个Karma的力才有应,这叫“感事而应”。如果有这个种子,但你没有外部的事境——没有这个条件,它就应不出来。所以受报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法相唯识谈,阿赖耶识的藏识里面有无量劫以来善善恶恶的种子,但这些种子是不是起现行,是取决于外部的条件。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这里面哪些种子可以起现行,哪些种子不起现行,它是复杂的。

你不能说它一定起现行,或者有些种子提前起现行,这都是“感事而应”的产物。“事”千变万化,“心”错综复杂,所以这就决定了受报的表现形态多样,你不能机械地把它定起来。那么业里面有些是定业,有些是不定业,这些都要在“感事而应”里面找到它相应的表现形态。

我们的心是感外面的事境: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了一种现行的作用——那么这样的“心”和“境”之间的这种感应,就会使这个“因”:你感得强,感得业力重,它起现报、起现行的速度就快;如果你感得心弱,事境也比较弱,它就会来得比较迟。所以虽然造了恶业,但是是今生报,还是来生报,还是无量劫以后才报,这是不定的。这是根据我们能感之心和所接触的事境的感应强度来决定的,所以果报有先有后。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则:都是我们的心随着所遇的人事环境,而显发的一种对境。“对”就是应的意思。对应出来的东西,都是这个原理出来的。那么由于我们能感的心有轻、重,所以所应的果报也就有强、弱的差异。强、弱也就表明这个业有时候来得重,有时候来得轻。果报的轻重追溯它的源头,跟我们当时造业是重心造,还是轻心造,也是对应的。

比如说我们造过杀人的业,在造杀人业的过程当中,也有轻和重的差异。他有时候就想只是教训一下他,用刀背砍一下,说明他的杀心要轻一点;如果他用非常狠毒的心——“我一刀要把他劈成两段”,他这个心就来得重一些。你重心,它的报就来得重;你轻心,它的报就来得轻。这里面常常讲半斤八两。

所以这样的一个因果报应都是法尔自然的,那种赏罚机制没有谁去主宰的:没有上帝去主宰,也没有佛菩萨去主宰。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心、自己的业所导致的,这就叫“自然之赏罚”。“自然”不是一般道家讲的自然,“自”就是自动,你自性里面法尔自然的种子起现行:轻重、强弱的对应关系——善因给你奖赏,恶因给你惩罚的一种自然的报应。这就是现报、生报、后报大概的发生的基本机制。

慧远大师用非常简略的语言,把大、小乘经典关于三世因果报应的核心的原理揭示出来。如果你要展开这个因果的机制,可以讲很多,但慧远大师只是从“感事而应”这个层面,把它的发生机制给我们表达出来。最后的结论是:这是自然的赏罚。既然是自然的赏罚,它就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责任者,是不能逃脱这种行为的责任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亲子阅读# Day203读书瞳:71分钟;妈妈读:萌刊经典逻辑力图画书:绘本围绕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有趣又有内涵的小故事,以及
  • 进入城门,是威严的老县衙,条幅书“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他的讲述生动而有趣,不亚于现场听相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玩儿呗”
  • #情感挽回失恋分手如何怎么挽回前任前男友男朋友##纯粹书摘# 父亲在世时我一点也不觉得父亲的重要,父亲走了之后我才觉得父亲的不可缺少。只要你还没有完成自我蜕变,
  • 6月董子健还在秀恩爱,祝孩子妈生日快乐,7月就提出离婚,8月二人正式分道扬镳,中间除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一个坚定要生,一个坚定不生,才会如此迅速要分开吧[思考
  • [可爱][握手][平安果]突然翻到了备忘录然后想起了去年问小尹姐哪里有好吃好玩做了五一的蒙自游玩攻略好像很多都没有实现也记得当时无论去哪都是满心满眼的欢喜和开心
  • 返观己处,恶人至,魔爪下已经是其垂涎已久的姑娘,撕心裂肺的哀嚎,无论我如何努力拼杀也救不出……夜,撕裂的声音 惊醒顿悟,虚伪的面对自己太久了,要知道只有真正的强
  • 畜牲道众生则是只见畜牲相,而生畜牲心,而定畜牲性,加重自私、贪婪,一切只为己,不为他,命运不由己,任人宰割。有人生性暴躁,有人性情温婉,有人多虑多疑,有人单纯相
  • 治愈人心的朋友圈文案①要喜欢那些心情不好也不舍得凶你的人②愿所有的后悔有期都是它日的别来无恙③把期望降到最低,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④今生可爱与温柔,每一样都不能少
  • happy birthday˗ˋˏˎˊ˗²⁰²²/₀₇ . ₂₄今天也是快乐的一天呀,每天都有每天的快乐,今天是生日快乐 哈哈哈哈[打call][打call]²
  • ​​​​#早安# ​​​ ​​​​蓝色是最受男士欢迎的颜色之一,作为沉着与冷静的代表,蓝色非常适合商务着装,在大大小小的场合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 据此前报道,今年3月16日, TVBS电视台在报道韩国新冠疫情时,将韩国国旗与新冠病毒图像合成为“太极旗病毒”造型,引发韩国民众愤怒,韩国电视台主持人更是痛批“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症状需要警惕血管堵塞:水肿:血管不通畅时,可引起身体水肿。如果是持续性胸痛,则更为危险,这说明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血流完全中断,持续15~20
  • 喜欢是有理由的,例如跟你在一起开心,你长得不错,你性格好,你贤惠,你温柔,你爱笑……你的身上都是优点,或者你的缺点不明显……但爱就是毫无道理的,即便你们有那么多
  • #蔡程昱[超话]# ♡ ✨成长不期而遇,生日如期而至㊗️金色男高音蔡程昱同学24岁生日快乐[蛋糕][蛋糕][蛋糕]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
  • (四)除音乐、美术、幼儿园、天佑中学岗位以外其他岗位采用说课的方式进行面试(面试100分,以50%计入总分);(五)各岗位说课时间为10分钟,答辩时间5分钟,技
  • 助力电商平台,造福一方百姓,风里雨里我们今晚7点在微博直播间等你,此次直播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从知道,到了解,到走进我们电商平台,亲朋好友们快快行动起来吧!每个时间
  • 张震岳,郭采洁……等20余组极具音乐性、原创性、创新性的艺人与乐队现身海边,共享一场夏末狂欢!百万奖池等你拿 抽中非慕诺产品均可折现 这是一场零售的狂欢盛宴 更
  • 不要等未来后悔的时候对孩子说“妈妈都是为了你,才蹉跎了青春。说实话,当全职妈妈的时候,总觉得社会对全职妈妈不够友好,能提供给我们的机会太少。
  • 三观正,不记仇,健忘体质,比你想象的深情,也比你以为的冷漠”身边人对我的评价和我自己的好像不太一样,我总觉得自己不够洒脱,所以一直希望能活得像个大侠一样。太久
  • #QQ音乐百万收藏##周杰伦[超话]#《》达成专辑《》中的第5首百万收藏!打开QQ音乐搜索「百万收藏」收藏官方AI歌单,发现更多人气好歌→以前看到这种也会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