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的四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起,万物循生。

中国古人根据对自然物候的朴素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

由此,我们看到的日月才不仅仅是纯自然的日月,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我们感受到的天地才是有灵性的天地。

四 季 之 义 大 矣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正因为古人细心地观察到了“云行而雨下,于是万物在变化中成形”这种自然现象,人们才能进一步用心地将天地之间的自然现象,迁移至人类社会生活之中,达致一种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中观乎人文的超级境界。

“行云下雨”是天地的因,“万物因此而发生变化并塑成自己的外貌”是天地之因在生物界和人类界结成的果;

没有人类对天文、地理和四季的体验、感悟、观察和模仿,人类就无法清楚地认识天地、认识自己。

《周易·彖》说:“刚中而柔外。”对天地来说,这句话是说天道内刚外健,而地道则内阴外柔;没有内在的强大刚健,哪有天道外在的自强不息、运行不已;

没有内在的阴顺宽厚,又哪有地道外在的柔美和谐、滋养万物。

对四季来说,这句话是说四季有刚有柔、刚柔间错;春季和顺宽展、万物复苏,夏季则火烈暑酷、困苦难耐,秋季回归天高云淡、宜人醇厚,冬季再轮为冰雪严寒、人境艰难。

对人类来说,这句话是说一个人要内心刚强而言行和蔼,或内心强大而外表温和,或内心坚固而外表不争,或言语柔和而行为果决。

四季范畴中的天德之美和地德之美,总是受到古人的推崇的。

所谓天德,就是天的德行,就是天的特质,就是天为万物和人类的生存、生长做出的决定性的贡献。

所谓地德,就是地的德行,就是地的特质,就是地为万物和人类的生存、生长做出的决定性的贡献。

没有太阳的供暖和行云施雨,就没有大地上的万物生长;没有大地的承载和滋养,万物也无所归依、无可生长。

但在中国古代文化氛围中,至为重要的,则是对天地、四季内美不彰品德的推崇。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告诉人们,智者是不会夸夸而谈的,夸夸而谈的人不是智者。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告诉人们,君子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

《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是告诉人们,天地有大美好却不张扬,四季有确定的法则但不议论,万物有既定的规律但不说出来。

在中国古代的智者看来,一个人,能力再强,智慧再丰,地位再高,助人再多,贡献再大,也不可能超过四季和天地,既然对万物和人类做出那么大贡献的四季和天地都内美不彰,人类的一点小小成就,还值得自恋其中而夸耀不已吗?

四季有刚有柔、刚柔间错,这才叫“一阴一阳之谓道”。

春天来了,万物萌芽;夏天到了,万物度暑;秋天来了,万物成熟;冬天到了,储藏整备。

既然季节如此,人类做起事情,不也要时至而动,时尽而止吗?

如果春天来了,不去耕种,秋天到了,不去收获,那还有不失败的吗?

迁延至人生,也要时至而动,时尽而止;机会来了,要敏捷地抓取;时机不成熟,就不能勉强作为,而要厚积厚攒,待时而发。

四时迭起,万物循生。

人们从四季,以及太阳、月亮和天地关系中,总结出阴阳、刚柔的哲学理念,并精炼扩大,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观念和法则。

在古人的眼光中,阴阳和刚柔,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还是无所不包的;不仅仅是绝对的,而且是相对的;不仅仅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物极必反、循环不已的。

冬天冷到了极致,就会转暖,夏天热到顶点,就要转凉;人生也是如此,顺到不能再顺时,就会反转,霉到不能再霉时,就要反弹。

《周易·系辞上》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这是告诉人们,事物都是从起点开始又返回作为终点的起点,这才是死与生的道理。

因此,事物过顺,就要警惕它向不顺反转;而事物不顺,就要努力,以进取和积累迎接反转的到来。

《庄子·则阳》说:“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

这是告诉人们,阴阳相互映照,相互包纳相互呵护;四季轮岗,相互促生你衰我盛。顺境不是永远,困境也不是终点,它们都只是过程的一部分,只有努力和追索才是永恒的。

正是有了古代的智者对日月、天地、阴阳的观察、思考、总结、归纳和提炼,我们看到的日月才不仅仅是纯自然的日月,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我们感受到的天地才是有灵性的天地。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逝去的已经不只是汛期泗水这个泄洪道里的浊水了,而是复加了时间、空间、喟叹、社会、人生、期待、责怨等等的情感之水了。

孔子期待的能跟弟子们一道享受的“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身,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家”的天然境界,也已经不仅仅只是春天、游水、儿童、拉风、飙歌和新衣服等等关键词了,而成为对一种理想社会生活的渴求和描述。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老子眼里,最高等级的善或最高等级的善人就像水那样,水滋利万物而不与之争夺,位处大家都不愿意待的低洼地,因此水的品质已经十分接近于宇宙的最高规则了。

在老子的视野里,这水已经不是自然之水,不是地表之水,不是理化成分的水,不是喝了只能解渴的水,而是哲学之水、文学之水、情感之水、观念之水和养心之水。

《庄子》在天地四季中追求的是一种仙童般的悠然和凝静,是一种“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的超然境界;

在庄子的视野中,游世于天地四季之间是人生的实境,游心于天地四季之外才是人生的至境;守神凝静,形体自会康顺;安顿好自己的内心,精神自会生长。

也正因为古代的智者为我们挖掘了如此丰富的天地、四季的大内涵,我们在体验四季、感受天地的过程中,才不再显得那么浅薄、粗心而浮躁。

我们挎着竹篮走进原野时,我们不仅仅是走进了原野,而是正在走进农耕文化的腹地;

我们看见刮风下雨时,我们知道那并非只是在刮风下雨,那也是阴阳交合、刚柔互转;

我们捡拾一片地皮时,我们不只是在捡拾一种野味,我们也会感叹大地对万物的滋润和养育;

我们挖起一棵荠菜时,我们知道我们并非只是在挖起一棵野菜,我们会想起为了食品安全而以身试毒的先人;

我们在开花的蒲公英附近休息时,我们会想起不竭泽而渔的道理;

我们走在无人而沉寂的原野里时,我们则将懂得何为心静如水、顺天而应时。

做人,永远不要透支信用!

人,可以缺钱,不能缺德,可是失言,不能失信。

在这个世界上,金钱是万能的,可以买到一切的东西,但唯有一样,是无法用金钱所衡量的。

而这个东西,并不稀有,是每个人都拥有,却也不珍惜的所在,它就是,信用。

信用是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所在,即使你一无所有,只要还有信用,就还拥有翻身的资本,反之,如果你有滔天的财富,却失去了信用,那这些财富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长久不了。

诚信和守诺,是人生的两张金字招牌。

穷也罢,富也好,聪明也罢,愚昧也好,只要将这金字招牌擦得锃亮,人生就还有继续前行的底气。

01

守住了信用,攒下的是人品

人,以人品立足于世,而守信,就是人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信”是什么?汉语字典中有这样一句解释:“人言为信”。

换成大白话来说,就是,人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认真完成,这样的人才称得上诚信。

一个人的能力好坏,可以后天培养,但一个人的信用水平,却决定了他的人品高低。

河南有个名叫花书增的老人,在他刚退休时,办了一个面粉厂,生意很红火,许多村民都把家里余粮存到他那里去。

然而没过多久,老人遇到了骗局,面粉厂被迫倒闭,而他也面临着欠乡亲们的20多万欠款。

面对数百名讨要欠款和欠粮的乡亲们,花书增则说:“我虽然被骗了,但不能对不起乡亲们。”

之后多年里,为了还债,风里来雨里去,跟儿子一起,一点点偿还欠乡亲们的债务。

虽然一天都没有松懈,但能还上的欠款还是很少,幸好,几年前花书增老人家的房子被征迁改造,分到了10余万元补偿款。

在拿到补偿款的第一时间,老人就将钱拿去还债,很多乡亲都感动于他的守信,就常常和他说:“不着急,你可以晚点还。”

但花老却说:“啥都可以晚,诚信一点都晚不得。”
从小到大,贯穿在我们生命中的两个字一个是“行”,一个是“信”。

行是行动,是果敢是改变,信是信用,是诚实是守诺。

古人言:“言必行,行必果”,说出来的事,做不到,就是失信于人。

信用不是财富,缺少了还可以再挣回来,信用是一次性的东西,一次失信就已经奠定了这个人的人品基调。

一个人的成功不易,但身败名裂,往往就在失去信用的那一瞬间。

02

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

人以信立足,事业以信为本。

做人,没有诚信寸步难行,而做事,没有诚信的话,必将一事无成。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好的例子,就是近些年来严厉打击的一个群体——“老赖”。

失信于人,逃避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也许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但成功已经对他们关闭了大门。

马云在某访谈节目中回忆:

“我从大学毕业开始创业,被四个人骗过,他们每次说的故事都非常好听,每次我都相信。

但今天只有我活下来了,而当时那四家比我大得多的企业都关门了。

骗别人的人,有一天一定会倒霉!”

马云这样说,也这样做,他深知,在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中国,信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因此,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开发中国人的互信红利,建立信用体系,让远隔万里、素不相识的人也能分分钟达成交易,成就了淘宝乃至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神话。

诚信虽然不是真金白银,却是一个人成就事业最大的资本。

当你以一颗诚信的心对待别人的时候,你便更加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尊重与合作,事业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诚信,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一旦染上污点,将很难恢复原状。”

谁都愿意去信赖一个守信的人,相反一个失信的人,是绝对不会被信任的,毕竟一次失信之后,你之后再说的话,在别人的心中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没有信用是万万不可的。

03

诚信,才是人生最好的护身符

行动很重要,但比行动更重要的,是信用。

世界在变,人心在变,但受人尊重的标准是不会变的,所以,一个人行走世界真正的底气,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信用。

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傻子,虚伪和欺骗是获不得长久的成功的。

反而是那些信守承诺,靠行立身的人,虽然会有一时的磨难,但最终一定会获得长久的成功,也会真实的被别人所信服。

秦朝末年,在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凡是他答应了的事情,无论多艰难多辛苦,他都会设法办到, 因此,他总能受到大家的赞扬和敬慕,名声也因此越来越大。

后来,楚汉两国发生战争,季布曾几次献策给项羽,使得刘邦的军队连连吃了败仗。

于是,在刘邦当了皇帝后,便下令通缉季布。

但由于季布名声好、人缘好,所以很多人都在暗中帮助他逃过追捕。

其中就有一家姓朱,季布乔装后在他家当佣工。 朱家人知道他是季布,相信他的为人,便处处为他隐瞒。

后来,朱家来到洛阳,还找到了刘邦的老朋友夏候婴为季布说情,并讲述了这些年,季布如何坚守承诺的事情。

最终,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不仅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人生在世,很多东西可以没有,但唯独诚信,绝不可无。

无可挑剔的信用,是你通往光明坦途最有力的奠基石,更是在这纷乱人世间,最好的护身符,是一个人最大的底牌。

一个诚信的人,都是有风骨的,他们信奉“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

所以,在他们的心中,无论世道如何变化,人心如何难测,只要自己恪守诚信的底线,那就没有什么是跨不过去的坎。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说话不算数的话,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了。

在当今的社会中,信用已经成了行行业业评判一个人是否可用的重要标准,能力不足可以培养,但一个人如果信用有了污点,也就基本被社会所否决。

人生在世,最可怕的破产,就是失信,事业的破产了,还可以重头再来,但人格的失信,几乎无药可救。

所以,请一定牢记,一个人,为人处世中最重要的,就是信用。

愿我们在漫长的一生中,都做一个诚信务实的人,踏踏实实为目标而拼搏,在梦想的路上坦然前行!#励志语录#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的四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起,万物循生。

中国古人根据对自然物候的朴素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

由此,我们看到的日月才不仅仅是纯自然的日月,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我们感受到的天地才是有灵性的天地。

四 季 之 义 大 矣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正因为古人细心地观察到了“云行而雨下,于是万物在变化中成形”这种自然现象,人们才能进一步用心地将天地之间的自然现象,迁移至人类社会生活之中,达致一种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中观乎人文的超级境界。

“行云下雨”是天地的因,“万物因此而发生变化并塑成自己的外貌”是天地之因在生物界和人类界结成的果;

没有人类对天文、地理和四季的体验、感悟、观察和模仿,人类就无法清楚地认识天地、认识自己。

《周易·彖》说:“刚中而柔外。”对天地来说,这句话是说天道内刚外健,而地道则内阴外柔;没有内在的强大刚健,哪有天道外在的自强不息、运行不已;

没有内在的阴顺宽厚,又哪有地道外在的柔美和谐、滋养万物。

对四季来说,这句话是说四季有刚有柔、刚柔间错;春季和顺宽展、万物复苏,夏季则火烈暑酷、困苦难耐,秋季回归天高云淡、宜人醇厚,冬季再轮为冰雪严寒、人境艰难。

对人类来说,这句话是说一个人要内心刚强而言行和蔼,或内心强大而外表温和,或内心坚固而外表不争,或言语柔和而行为果决。

四季范畴中的天德之美和地德之美,总是受到古人的推崇的。

所谓天德,就是天的德行,就是天的特质,就是天为万物和人类的生存、生长做出的决定性的贡献。

所谓地德,就是地的德行,就是地的特质,就是地为万物和人类的生存、生长做出的决定性的贡献。

没有太阳的供暖和行云施雨,就没有大地上的万物生长;没有大地的承载和滋养,万物也无所归依、无可生长。

但在中国古代文化氛围中,至为重要的,则是对天地、四季内美不彰品德的推崇。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告诉人们,智者是不会夸夸而谈的,夸夸而谈的人不是智者。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告诉人们,君子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

《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是告诉人们,天地有大美好却不张扬,四季有确定的法则但不议论,万物有既定的规律但不说出来。

在中国古代的智者看来,一个人,能力再强,智慧再丰,地位再高,助人再多,贡献再大,也不可能超过四季和天地,既然对万物和人类做出那么大贡献的四季和天地都内美不彰,人类的一点小小成就,还值得自恋其中而夸耀不已吗?

四季有刚有柔、刚柔间错,这才叫“一阴一阳之谓道”。

春天来了,万物萌芽;夏天到了,万物度暑;秋天来了,万物成熟;冬天到了,储藏整备。

既然季节如此,人类做起事情,不也要时至而动,时尽而止吗?

如果春天来了,不去耕种,秋天到了,不去收获,那还有不失败的吗?

迁延至人生,也要时至而动,时尽而止;机会来了,要敏捷地抓取;时机不成熟,就不能勉强作为,而要厚积厚攒,待时而发。

四时迭起,万物循生。

人们从四季,以及太阳、月亮和天地关系中,总结出阴阳、刚柔的哲学理念,并精炼扩大,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观念和法则。

在古人的眼光中,阴阳和刚柔,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还是无所不包的;不仅仅是绝对的,而且是相对的;不仅仅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物极必反、循环不已的。

冬天冷到了极致,就会转暖,夏天热到顶点,就要转凉;人生也是如此,顺到不能再顺时,就会反转,霉到不能再霉时,就要反弹。

《周易·系辞上》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这是告诉人们,事物都是从起点开始又返回作为终点的起点,这才是死与生的道理。

因此,事物过顺,就要警惕它向不顺反转;而事物不顺,就要努力,以进取和积累迎接反转的到来。

《庄子·则阳》说:“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

这是告诉人们,阴阳相互映照,相互包纳相互呵护;四季轮岗,相互促生你衰我盛。顺境不是永远,困境也不是终点,它们都只是过程的一部分,只有努力和追索才是永恒的。

正是有了古代的智者对日月、天地、阴阳的观察、思考、总结、归纳和提炼,我们看到的日月才不仅仅是纯自然的日月,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我们感受到的天地才是有灵性的天地。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逝去的已经不只是汛期泗水这个泄洪道里的浊水了,而是复加了时间、空间、喟叹、社会、人生、期待、责怨等等的情感之水了。

孔子期待的能跟弟子们一道享受的“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身,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家”的天然境界,也已经不仅仅只是春天、游水、儿童、拉风、飙歌和新衣服等等关键词了,而成为对一种理想社会生活的渴求和描述。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老子眼里,最高等级的善或最高等级的善人就像水那样,水滋利万物而不与之争夺,位处大家都不愿意待的低洼地,因此水的品质已经十分接近于宇宙的最高规则了。

在老子的视野里,这水已经不是自然之水,不是地表之水,不是理化成分的水,不是喝了只能解渴的水,而是哲学之水、文学之水、情感之水、观念之水和养心之水。

《庄子》在天地四季中追求的是一种仙童般的悠然和凝静,是一种“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的超然境界;

在庄子的视野中,游世于天地四季之间是人生的实境,游心于天地四季之外才是人生的至境;守神凝静,形体自会康顺;安顿好自己的内心,精神自会生长。

也正因为古代的智者为我们挖掘了如此丰富的天地、四季的大内涵,我们在体验四季、感受天地的过程中,才不再显得那么浅薄、粗心而浮躁。

我们挎着竹篮走进原野时,我们不仅仅是走进了原野,而是正在走进农耕文化的腹地;

我们看见刮风下雨时,我们知道那并非只是在刮风下雨,那也是阴阳交合、刚柔互转;

我们捡拾一片地皮时,我们不只是在捡拾一种野味,我们也会感叹大地对万物的滋润和养育;

我们挖起一棵荠菜时,我们知道我们并非只是在挖起一棵野菜,我们会想起为了食品安全而以身试毒的先人;

我们在开花的蒲公英附近休息时,我们会想起不竭泽而渔的道理;

我们走在无人而沉寂的原野里时,我们则将懂得何为心静如水、顺天而应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听,京沪关门的声音,已经隐约传来!
  • 美国俄州现大量"僵尸"浣熊
  • 配钥匙行业曝出大bug已证实!看照片配钥匙是真的
  • 刑讯逼供嫌犯致死 派出所副所长故意伤害罪判十年
  • 黄圣依向安迪道歉: 这三种教育方式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 【爱美需谨慎】短视频平台现非法医美产品广告 有播主教注射玻尿酸
  • 【投票】中国女子高铁直播声大惹投诉,狂飙日语怼乘警,你怎么看?
  • 全国大部降温持续:北方大风扬沙 南方阴雨绵绵
  • 少年扶同学被冤枉 幸好有监控证明!
  • 墓地价格比房价高数倍,谁在制造“坟地产”暴利?
  • 刚刚,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么回应美国……
  • 普京会见王毅:将于6月访华,希望俄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 男女交往中最忌讳的是什么?
  • If You Like It Then You Shoulda Put A Wing On It!
  • 前所未闻的六大奇葩专业
  • 95后痴情男子网恋失败 竟然微博直播自杀
  • 给你们坤坤农农丞丞, 我只要坤音贫民窟贵公子!
  • 沧州人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差点冻死在春天里!
  • 王源饭绘分享 汤圆和源宝终于亲上了
  • 【520表白日】快来表白,你和幸福的距离只差这场旅行!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