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积功累德第八(4)
  积功累德第八(4)
  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聚落’即村落,即今之乡村居民点。‘著’者,执也。有所执著,则难离舍。今无所著,故皆可用以布施。于布施下,续戒、忍等五度。因诸度咸以无著为本。是即《金刚经》宗旨,远离四相,修一切善法,故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此六度,乃菩萨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能到涅槃彼岸。菩萨自行此法,亦以此教导利益众生。故续云‘教化安立众生’。《会疏》释曰:‘以道授他为教,转恶成善为化。引导众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盖大士以六度教导与摄受众生,使之转恶成善,发起大心,安住正道。此道非是小道,盖为‘无上真正之道’。‘无上’者,无有更能胜过之者。《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又《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真’者,真实,无迷无妄。‘正’者,于理无差曰正。又无邪无曲曰正。又禅门解‘正法眼藏’中之正字曰:‘正’者,是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云正法眼。‘道’,一者,以能通为义。《俱舍论廿五》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二者,涅槃之体,排除诸障,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由上可知,道者,通至涅槃之路,又即是涅槃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下明,由于如上之殊胜妙德,而感如下增上胜果。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
  ‘如是诸善根’,指上文积功累德之种种善根,是为能感。感必有应。果必酬因。是故法藏菩萨感得胜果。生生世世,所生之处,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首云‘无量宝藏,自然发应’。‘宝藏’者,《笺注》曰:‘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发应’者,相感而自然开发也。《会疏》曰:‘菩萨于多劫积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宝藏涌出应其德。’
  ‘长者’,乃印度古时,对年长并具德财者之通称。《法华玄赞》云:‘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年)迈财盈,名为长者。’‘居士’者,在家修佛者之通称。《法华玄赞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又《会疏》曰:‘姓贵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长者。多积财宝,深归佛乘,居家丰盈,名居士。’‘豪姓’,指名门、望族、大姓、贵家(如乡里之贵者,称乡豪)。‘尊贵’,指高官显吏。‘刹利’,梵语,印度四姓之第二。具云刹帝利。据《西域记》义为王种。即今所谓王家贵族。又《智度论卅二》曰:‘刹利者,王及大臣也。’二义稍违,或古印度大臣多是贵族欤?‘国王’者,一国之主。‘转轮圣帝’,或称转轮王、转王。身具卅二相。即位时从天感得轮宝。轮有金银铜铁四种,依其次第,统领四三二一之大洲,如金轮王领四洲,余依次例减。《会疏》曰:‘转轮王者,四洲之主。由轮旋转,威伏一切故。’‘六欲天主’,乃欲界六天之王。六天者,(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化乐、(六)他化自在。‘梵王’,大梵天王之异称。梵天总指色界诸天。以上盖表菩萨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贵,德高望重,财富充足,乃至或为人王,或作天帝,上宏下化,能满所愿。更以善根力故,大愿力故,常得值佛,‘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所作功德,无量无边,‘说不能尽’。
  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栴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大士广修不可思议普贤大士之德,故其胜感,亦不可思议。首云‘身口常出无量妙香’。‘栴檀’者,乃印度香木之名,我国所无。译作与乐。据《慧苑音义》,此木有赤白二种,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故名与乐。‘优钵罗’,译为青莲花、红莲花。其花香气芬馥。《慧苑音义》曰:‘优钵罗,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喻之。’大士身口常出妙香,是乃戒德之所感。《观佛经三》曰:‘常以戒香,为身璎珞。’又《戒香经》曰:‘世间所有诸华香,乃至沉檀龙麝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本经曰:‘其香普熏无量世界。’,故知其香应是戒香也。
  ‘端’者,端正。《魏译》言‘容色端正’。‘严’者,庄严。‘三十二相’,就佛丈六化身而言,则有三十二相。若就报身,则有八万四千相。‘八十种好’,指八十随形好,此亦就丈六之身而言。若是报身,则有六十四亿一千六百万随形好。《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又《法界次第下》云:‘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颢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又《智度论》曰:‘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由上可见,‘相’乃其粗者,共者,显而易见者。‘好’乃细者,不共者,微妙难见者。法藏菩萨因地,于卅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无有缺少。
  ‘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手出诸宝,如《维摩经》中之宝手与妙臂二菩萨。罗什大师曰:宝手者,手中能出无量珍宝也。又云:‘以施报故,手出无尽宝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义寂师判此为十地菩萨之行,以智度成故。妙智融通,故随意无碍。净影曰:‘手出供具,供养诸佛。’义寂云:‘施诸有情,供养三宝。’可见手中所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所须最上之物’,端为上供与下施也。如《唐译》云:‘诸宝香华、幢幡缯盖、上妙衣服、饮食汤药,及诸伏藏珍玩所须,皆从菩萨掌中自然流出。’普施众生,‘利乐有情’。于一手中流出如是无量无边种种最上之物,正显《华严》一多相即、圆明具德之玄旨。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缘’,总指以上种种殊胜因缘,能令所化之众生,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深表法藏大士,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一一皆称真如法界。是故愿无虚发,功不唐捐。故‘能令无量众生’,亦称法界,‘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心即是真如本心也。 https://t.cn/RTv4Kyo

  08积功累德第八(4)
  积功累德第八(4)
  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聚落’即村落,即今之乡村居民点。‘著’者,执也。有所执著,则难离舍。今无所著,故皆可用以布施。于布施下,续戒、忍等五度。因诸度咸以无著为本。是即《金刚经》宗旨,远离四相,修一切善法,故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此六度,乃菩萨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能到涅槃彼岸。菩萨自行此法,亦以此教导利益众生。故续云‘教化安立众生’。《会疏》释曰:‘以道授他为教,转恶成善为化。引导众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盖大士以六度教导与摄受众生,使之转恶成善,发起大心,安住正道。此道非是小道,盖为‘无上真正之道’。‘无上’者,无有更能胜过之者。《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又《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真’者,真实,无迷无妄。‘正’者,于理无差曰正。又无邪无曲曰正。又禅门解‘正法眼藏’中之正字曰:‘正’者,是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云正法眼。‘道’,一者,以能通为义。《俱舍论廿五》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二者,涅槃之体,排除诸障,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由上可知,道者,通至涅槃之路,又即是涅槃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下明,由于如上之殊胜妙德,而感如下增上胜果。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
  ‘如是诸善根’,指上文积功累德之种种善根,是为能感。感必有应。果必酬因。是故法藏菩萨感得胜果。生生世世,所生之处,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首云‘无量宝藏,自然发应’。‘宝藏’者,《笺注》曰:‘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发应’者,相感而自然开发也。《会疏》曰:‘菩萨于多劫积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宝藏涌出应其德。’
  ‘长者’,乃印度古时,对年长并具德财者之通称。《法华玄赞》云:‘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年)迈财盈,名为长者。’‘居士’者,在家修佛者之通称。《法华玄赞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又《会疏》曰:‘姓贵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长者。多积财宝,深归佛乘,居家丰盈,名居士。’‘豪姓’,指名门、望族、大姓、贵家(如乡里之贵者,称乡豪)。‘尊贵’,指高官显吏。‘刹利’,梵语,印度四姓之第二。具云刹帝利。据《西域记》义为王种。即今所谓王家贵族。又《智度论卅二》曰:‘刹利者,王及大臣也。’二义稍违,或古印度大臣多是贵族欤?‘国王’者,一国之主。‘转轮圣帝’,或称转轮王、转王。身具卅二相。即位时从天感得轮宝。轮有金银铜铁四种,依其次第,统领四三二一之大洲,如金轮王领四洲,余依次例减。《会疏》曰:‘转轮王者,四洲之主。由轮旋转,威伏一切故。’‘六欲天主’,乃欲界六天之王。六天者,(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化乐、(六)他化自在。‘梵王’,大梵天王之异称。梵天总指色界诸天。以上盖表菩萨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贵,德高望重,财富充足,乃至或为人王,或作天帝,上宏下化,能满所愿。更以善根力故,大愿力故,常得值佛,‘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所作功德,无量无边,‘说不能尽’。
  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栴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大士广修不可思议普贤大士之德,故其胜感,亦不可思议。首云‘身口常出无量妙香’。‘栴檀’者,乃印度香木之名,我国所无。译作与乐。据《慧苑音义》,此木有赤白二种,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故名与乐。‘优钵罗’,译为青莲花、红莲花。其花香气芬馥。《慧苑音义》曰:‘优钵罗,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喻之。’大士身口常出妙香,是乃戒德之所感。《观佛经三》曰:‘常以戒香,为身璎珞。’又《戒香经》曰:‘世间所有诸华香,乃至沉檀龙麝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本经曰:‘其香普熏无量世界。’,故知其香应是戒香也。
  ‘端’者,端正。《魏译》言‘容色端正’。‘严’者,庄严。‘三十二相’,就佛丈六化身而言,则有三十二相。若就报身,则有八万四千相。‘八十种好’,指八十随形好,此亦就丈六之身而言。若是报身,则有六十四亿一千六百万随形好。《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又《法界次第下》云:‘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颢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又《智度论》曰:‘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由上可见,‘相’乃其粗者,共者,显而易见者。‘好’乃细者,不共者,微妙难见者。法藏菩萨因地,于卅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无有缺少。
  ‘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手出诸宝,如《维摩经》中之宝手与妙臂二菩萨。罗什大师曰:宝手者,手中能出无量珍宝也。又云:‘以施报故,手出无尽宝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义寂师判此为十地菩萨之行,以智度成故。妙智融通,故随意无碍。净影曰:‘手出供具,供养诸佛。’义寂云:‘施诸有情,供养三宝。’可见手中所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所须最上之物’,端为上供与下施也。如《唐译》云:‘诸宝香华、幢幡缯盖、上妙衣服、饮食汤药,及诸伏藏珍玩所须,皆从菩萨掌中自然流出。’普施众生,‘利乐有情’。于一手中流出如是无量无边种种最上之物,正显《华严》一多相即、圆明具德之玄旨。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缘’,总指以上种种殊胜因缘,能令所化之众生,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深表法藏大士,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一一皆称真如法界。是故愿无虚发,功不唐捐。故‘能令无量众生’,亦称法界,‘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心即是真如本心也。 https://t.cn/RTv4Kyo

“黄帝”考源
据王国维考证,《山海经》中的帝俊,也就是帝喾,亦即卜辞中的“高祖夒”,但他不同意郭璞认为帝俊就是帝舜的说法[13](P412-413);而郭沫若先生经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山海经》中的帝俊既是帝喾,又是帝舜,帝喾、帝舜、帝俊、高祖夒实为一人(神)之分化,他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总结说:“知帝俊为帝喾又知帝俊为帝舜,则帝舜实即帝喾”[14](P225),又说:“其在殷人则只知有上帝=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而已。更约言之,则知有高祖夒一人而已。由高祖夒一人乃化而为帝俊、帝舜、帝喾三人。”[14](P226)后来他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重申了自己观点,他说:“王氏根据这些论证断定帝俊即是帝喾,亦即卜辞上的‘高祖夒’,而同时否认帝俊之为帝舜。王氏的考证自然较郭璞更进一境,但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15](P326),又说:“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帝’便是‘高祖夒’,夒因音变而为喾为俈,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遂误帝俊、帝舜、帝喾为三人,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15](P327)这些论述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郭老却不认为黄帝与帝俊有什么关系,他说:“帝俊在《山海经》中为至上神之‘帝’,与黄帝并无血族的关系。”[14] (P223)
那么,《山海经》中的“黄帝”是否与帝俊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作过一番考证,根据《海经》的本文和相关文献可以知道,黄帝和帝俊实为一人(神),兹引于下:
关于黄帝即帝喾之事,在《山海经》中即有明证,凡有二例:
1、《大荒东经》曰:“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郭璞注:“猇,一本作号。”其《海内经》曰:“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郝懿行《笺疏》曰:“《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猇,即禺号也;禺猇生禺京,即淫梁也。禺京、淫梁声近。然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
2、《海内经》曰:“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袁珂《校注》曰:“此义均即《大荒南经》与舜同葬苍梧之舜子叔均(商均),亦即《大荒西经》‘稷之弟台玺生叔均’之叔均及此经文稷之孙(按此“孙”字当是《说文·至部》中那个上孙下至的字之残泐,《说文》言其“读若挚”,殆是以此字假“侄”,叔均乃后稷之弟台玺亦即三身之子,故曰“稷之侄”)叔均,均传闻不同而异词也。”《大荒西经》曰:“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始均即叔均,叔均本周之先人,周人姬姓即姒姓,古文姒皆作始,故亦曰始均。《海内经》言叔均乃帝俊之孙,《大荒西经》又言乃黄帝之孙,则知黄帝即是帝俊,《天中记》卷十一引路氏(疑是《路史》)曰:“帝俊是黄帝字”,也认为帝俊就是黄帝,陈耀文说此言“无稽”,可这个说法恰恰是对的。盖“黄帝”本非神人名,而是一个神号或者尊号,即上帝,而其名则是喾(舜、俊、夒)也。[1]
后来读《古史辨》第七册(上),见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才知道我的看法杨宽先生早就有过论述了,他说: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而《大荒东经》云:‘黄帝生禺猇’,朱起凤《辞通》云:‘猇乃号之讹,然则帝俊即黄帝之别名矣。’(本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此说是也。案《大荒东经》云:‘禺号生禺京,禺京处北海’,郭注:‘即禺强也。’《海外北经》又云:‘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名曰禺强。’‘京’、‘强’乃声之侈弇,则禺京即禺强,则禺猇亦即禺号,而黄帝亦即帝俊也。帝俊本为殷之上帝,亦即舜,郭沫若已明证之,则黄帝之即上帝与舜又审矣。《路史注》称《董氏钱谱》引《世本》言‘少昊,黄帝之子,名契。’按《左·昭十七年传》‘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是少皞又名摯,摯、契本亦声之转(从郭沫若说),摯、契据《史记·五帝本纪》、《殷本纪》皆帝喾所生,而《世本》书等又谓黄帝之子,是黄帝又即帝喾,帝喾即帝俊,本殷之上帝也。”[5]( P198)
笔者所论仅就《海经》本文而言,杨先生所论则颇多旁证,然的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同:《山海经》中所说的“黄帝”就是“帝俊(喾、舜)”。
《国语·鲁语上》引展禽的一段话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个说法当是春秋时代的观点,此时人们已经对上古历史不甚了了,已经不能知道黄帝就是帝喾、帝舜,因此发生了此等混乱,而展禽说“商人禘舜”,而《祭法》却说“殷人禘喾”,还残留着帝舜就是帝喾的影子。但是由这个记载我们也可以明白:虞、夏、商、周其实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黄帝。
《陈侯因齐镦》铭文中称“高祖黄帝”,陈(田)齐本出于妫姓,为帝舜之后,学者有解释此言“高祖黄帝”是因为帝舜也是黄帝之后,如顾颉刚先生就认为“高祖者,远祖也。齐为陈氏,陈本祖舜,今更以黄帝为其祖,则舜亦黄帝之裔矣。”[4](P179)其实大谬不然,帝舜就是黄帝,所谓“高祖黄帝”也就是“高祖舜”。
舜在战国时代被称为“重华”,《楚辞·离骚》云:“就重华而陈词”,王逸注:“重华,舜名也。”《大戴礼记·帝系》(亦即《世本·帝系姓》)里也说:“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史记·五帝本纪》也采用了这个说法,其根据来源不详。然战国时代多为一些古帝王加了一些很令人费解的名称,如说帝尧名“放勋”(当来自《尧典》),大禹曰“文命”(当来自《大禹谟》),而帝舜名“重华”来历不明,虽然《古文尚书》本《舜典》里有“重华协于帝”,但这极有可能是出于后人伪造,不可靠。但是舜名“重华”这个事儿一定是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华”也是木星(古称岁星)的名字。在西方一些古国,多把木星视为至上神之星,如古巴比伦认为木星是马尔杜克,古希腊认为是宙斯,古罗马认为是朱庇特,都是至上神,而中国古代木星就一命“重华”,《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他名曰摄提,一名重华。”可见至少在战国时代就认为帝舜是岁星(木星)之神。
楚人的至上神曰“东皇太一”,见《楚辞·九歌》。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他这个解释笔者认为有问题,“东皇太一”不应该读为“东皇、太一”,而应该读为“东、皇太一”。“太一”也作“泰一”,就是上帝,《史记·天官书》正义说得很明白:“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很怀疑“太一”就是“帝”字的缓音所变),则“皇太一”的意思和“皇帝”全同。“东皇太一”就是“东方的伟大上帝”,故《东皇太一》中称之为“上皇”。这应该是指岁星,因为古人认为岁星是居于东方的,如《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木之精也,位在东方,青帝之子。”而岁星之神即重华,亦即帝舜,故所谓“东皇太一”其实就是帝舜,也就是黄帝——把木星视为至上神的显示,与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观念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黄帝故事以《山海经》之记载为最早,而《山海经》中的黄帝即上帝,亦即帝俊、帝喾、帝舜和卜辞中的高祖夒,他是虞、夏、商、周共同尊奉的高祖上帝,这个完全可以断言。
五、卜辞中的“高祖夒”
殷墟卜辞中有“高祖”名“夒”者,合称“高祖夒”,其字甲骨文写作“ ”(《合集》10067),为一猿猱形,王国维释为“夒”,即“猱”之本字,今学界多从之。但是这个考释是有问题的。
卜辞中自有用为动物猿猱字之“夒”,作“ ”(《合集》21102),它与高祖之名用字基本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祖名字手爪向上,而动物名字手爪向下,二者绝不混淆。手爪向下的字,卜辞言田猎的时候“获”之,则释为猿夒之“夒”固无问题;而高祖之名字,显然非“夒”。而且帝喾之“喾”古音溪母觉部,“夒”为泥母幽部,根据古音通假的惯例,两个字声母相同或相近(双声、旁纽双声)通假的可能性最大,即使是不同韵部也有通假的可能;而如果声母差距较大,即使是同韵部也难通假。“夒”为泥母字,舌头音;“喾”为溪母字,喉音,二者声母差距很大,故言“喾”是“夒”之音转,可知其难。于省吾就提出异议,认为“这个字以读憂(忧)较为合理,字形象以手掩面而哭,帝喾之喾与憂也同音。”[3](P1499引)
按:金文中用此手爪向上的字为“憂”,如《无忧卣》、《毛公鼎》“欲我弗作先王憂”,容庚《金文编》解释“憂”字是“象以手掩面之形”[16]( P384)。按:于、容二先生之说得之,卜辞这个高祖名之字实际上就是“憂”之本字,象夒以手掩面忧惧之形,不当释为“夒”,王国维的考释不正确。其憂惧字不用人形而夒形者,盖古人造字,不徒要象其形、会其义,还要谐其声,“憂”字从“夒”作,正为谐其声,二字古音同幽部也。
“憂”古音影母幽部,“喾”为溪母觉部,影溪旁纽、幽觉对转,故“憂”可音变为“喾”。而后或依形隶定此字为“夋”,《帝王世纪》言“帝喾名夋”,确有古传为依据,于《山海经》则作“俊”,后更音变为“舜”(同文部)。
同时,卜辞中高祖之名还有一种写法是“ ”(《合集》33276),象夒反持戌(斧钺之象形)拄于身后。关于这个字,学界争论颇多,笔者认为这个字象夒持戌反拄于身后,乃会其依靠之义,同时亦从夒的声,即“靠”之本字。“靠”字古音溪母幽部,与“憂”为旁纽双声、同部叠韵,故卜辞中一写作“憂”,一写作“靠”,以其音近之故;“靠”、“喾”均从告声,同溪母双声,幽觉对转叠韵,故此亦即喾也[17]。郭沫若认为:
“(卜辞)神话中之最高人物迄于夒,夒即帝喾,亦即帝舜,亦即帝俊。帝俊在《山海经》中即天帝,卜辞之夒亦当如是。旧说视帝喾、帝舜为二,且均视为人王,乃周末学者之误会。舜、喾以前,伏羲、神农之属,可无论矣。”[18](P362)
这个说法可算揭破了一个古史上的秘密,那就是:可能直到西周时期,神话传说中最早、最古的人物(或神)还是黄帝或帝喾(舜),根本没有比他时代更早或地位更高的人(神)了;伏羲、神农之类就是有,也当都是在他之后或之下,断然不会早于或高于他。后来的传说中,黄帝之前又有了许多古帝王,均当出于后人之追加附益,也就是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的意思: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早、越详细;越是后出的人物,排列的次序越是靠前,譬犹集薪,后来者居上。
这里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在三代人心目中这个上帝帝喾不是虚无缥缈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有的人,是他们能追述到的最远古的祖先,自己就是他的后代,因而称之为“高祖”,郭沫若就指出:“由上所论足见殷代是已经有至上神的观念的,起初称为‘帝’,后来称为‘上帝’,……但这殷人的神同时又是殷民族的宗祖神,便是至上神是殷民族自己的祖先。”[15](P324-325)在上古三代人心目中,自己的祖先死后都要登天为神,而自己的最高祖先自然就是最高的神,于是就把当成上帝,所谓至上神,他们对至上神和宗祖神的崇拜是融为一体的,故上帝即高祖,高祖即上帝,概念一也。
到了殷末周初的时候,特别是周代,对上帝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逐渐分离,因而上帝逐渐退化为一个高居于上天的神灵,成了“天”的化身,开始变得虚无缥缈起来。郭沫若认为上帝的概念“大约在殷周之际的时候又称为‘天’:因为天的称谓在周初的《周书》中已经屡见,在周初彝铭如《大丰簋》和《大盂鼎》上也是屡见,那是因袭了殷末人无疑。”[15](P324)顾颉刚先生就“帝”与“天”关系作过一番论述,他说:
“‘帝’与‘天’为同纽字,故二字常通用。《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曰:‘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生商者‘天’也而即‘帝’也。《周颂·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大雅·文王》曰: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所配者‘天’也而即‘帝’也。《文王》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又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所在者‘天’也而即‘帝’也。又说商之孙子曰:‘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又曰:‘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发此命者‘帝’也而即‘天’也。凡此种种,皆足证‘帝’与‘天’为互文。故单言之曰‘上帝’、‘上天’、‘皇帝’、‘皇天’,合而言之则曰‘皇天上帝’。”[4](P176)
他说“帝”就是“天”的根据,实际上就是周代的文献,因为在周代上帝已经被虚化成天的化身,故“帝”、“天”互用,是不足为怪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为避免中华鲎遭受二次伤害,海警执法员联合地方部门人员将查获的2只中华鲎放归大海。《蜘蛛侠:英雄无归》也是疫情时代第一部在北美首映票房超过1亿美元的电影。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uropean Urology上题为“Inherited TP53 Variants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
  • #原神[超话]#给大家看一个下头人这个号是我亲哥的我亲哥不玩了丢给我耍了,我自己的号还没打过坨子哥这是我第一次打,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带谁这个人一进来就开始催快
  • 千金买房,万金买邻。【6】你所寻求的,是能守护他人的强大力量,是能锄强扶弱的王者剑术,这才是你理想中的强大吧?
  • 辗转的风景,途经的岁月,那些写在光阴深处纯白的诗行,如一片花海,纷纷扬扬,落在我们心里,芬芳着我们的生命。辗转的风景,途经的岁月,那些写在光阴深处纯白的诗行,如
  • 遇到这样的情况,粉丝们肯定感到很失望,而更让粉丝们难以接受的是,当天晚上,抢到预约资格的黄牛们就开始在网上高价转卖了。”而更多的网友则质疑,这是上海迪士尼刻意制
  • 四、结语中国传统书法是以传统与传承为主的,创新为次要的,又是相互需要结合来表现的。正因为,遵循高端游戏规则的人,毕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薀,估计不会拥有更多人去
  •  寒痰和热痰是可以用半夏的,如果是偏寒的湿痰,基本上用二陈汤来对证调治。张锡纯先生认为半夏这个药就不应该用白矾炮制,说白矾制的太过,把半夏的药性都盖过去了,这样
  • #人像摄影##OOTD##今天穿什么##约拍##潮流生活##Lolita##时尚穿搭##中国知网年入12亿##微盘点[超话]##环境保护# 具体情况这个话题内容
  • 作为实力派演员的陈建斌和大伙拍照时,都能瞧见它的白头发,但他笑容可掬,看得出心情特别好。戏曲舞台上各位大家们的风范永远是他的榜样,演员道路上展现不拘一格的风采是
  • 南北走向的广西街与广东街、山西街与山东街依中央大街对称分布,其中广东街是一条小商业街。甲问乙过年的钱备好了没,乙点头,甲直呼NB。
  • 如果你对自己的道路很清楚,人们通常反射的会是你的自信。好的感情,是在这纷扰的尘世浮躁的世界,无条件肯定自己目前所走的道路,陪伴你想要完成的任何目标。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心善则美,
  • 图片对于不少父母来说,可能对于儿童抽动症并没有多少了解,因此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停的挤眉弄眼、摇头耸肩等抽动症,就认为孩子这是在和自己调皮捣蛋呢,于是就会训
  • #失恋分手挽回前任挽回男友# #失恋分手复合#要知道,你决定挽回了,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慈悲大事,也不要因为你付出了,努力了,就认为前任应该对你感恩戴德,没这么
  • 【赠送运费险】 -------------------------海量优惠券请登录返利优惠券【彩虹牌】可调温安全防水电热毯--------------【原价】8
  • 我干嘛不拍照 干嘛不喜欢自己 不可以!歪的!
  • 订制本子,被一位客服小菇凉撩的花枝乱串一开口就是,宝~哈哈哈哈,各种小幽默诙谐词汇~我想她在现实中肯定是个向阳生长的菇凉~和某位位高权重的人聊到了人生态度,他说
  • #韩小影记事# 还有不到二十天这产假就休完了 入冬后的这段时间 像按了暂停又像按了快进 觉得慢是因为每天睁眼闭眼都是孩子 觉得快是因为毛豆已经四个半月了啊
  • [裂开]我都不想再跟他对话了,走几步后自言自语或者说给我听“我还是下来自己走吧”就这么走着了~开开心心的一天,最后是我和他都生气了结束[哼]#花亦山心之月[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