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从瘟疫噩梦到德堡疑云,美国为何对生物武器如此“迷恋”?】#美国为何对生物武器如此迷恋# 编者的话:美国在俄乌爆发军事冲突前煽风点火。眼见火起,华盛顿一边火上浇油,一边尽量远离“火场”,生怕烧到自己。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有一颗火星溅到美国身上,烧出一个大洞,引得大家纷纷围过来往洞里瞧,想搞清楚美国人到底在遮掩什么。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乌克兰在美国军方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军事生物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示,中方呼吁美国开放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供国际专家独立调查,并停止独家反对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合理要求不会被美国所接受,因为美国推动生物武器的研制、试验、开发和大规模使用,已有近百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美国对这种武器的认知在持续加深。我们只有理清美国对生物武器深度认知的过程,才能透过纷纷杂杂的事件以及真真假假的信息,看清华盛顿的底层逻辑,明白美国“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

瘟疫的“可怕”与“可用”

在人类历史上,如果有一个恐怖排行榜的话,居于榜首的肯定是瘟疫。1346年,可怕的鼠疫在现在的乌克兰境内暴发,外逃的人们把这个“死神”带到了西西里岛,之后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在短短5年时间里,第一波鼠疫就杀死了欧洲1/3到1/2的人口。其实,早在这场大灾难发生1000多年前,强大的罗马帝国就曾经5次被鼠疫攻击。这种可怕的瘟疫不仅严重削弱了罗马帝国,而且击碎了东罗马帝国的复兴之梦。另一种可怕的瘟疫就是天花。15世纪末,当欧洲殖民者登上美洲新大陆的时候,他们带去了这种最致命的“武器”。为什么当时几百名西班牙殖民者能够征服有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呢?因为阿兹台克人俘虏的一名西班牙士兵染上了天花。之后10年内,阿兹台克人口减少到650万人,生存者也丧失了斗志,一个强大的帝国就此消亡。

瘟疫无疑是人类的噩梦,但如何解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人类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不断去追求光明;另一个是研究可怕瘟疫的“可用”之处,一步步走向黑暗。瘟疫是可怕的,它对人类的攻击是无差别的,就像发动一场“全民战争”,而故意传播瘟疫的人则是全民公敌。从古至今,无论是瘟疫的传播者,还是生物武器的研发者,都在自己的脑门上深深地刻下两个字——绝密。在二战中,美国军方保密级别最高的工程有两项,一个是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另一个就是美军化学作战部特别计划处推动的生物武器工程。两个工程在人员上绝不允许交织,相关人员也不允许离开美国。

美国与生物武器:从“相知”“相恋”到“结婚”“生子”

1944年,英国制定了一个绝密轰炸计划,打算派遣重型轰炸机群携带4万多枚特制炸弹,重点轰炸包括柏林、汉堡等在内的6座德国城市。这些炸弹每枚都包括106颗重1.8公斤的“炭疽弹”。据计算,这400多万颗“炭疽弹”能杀死300万德国平民。轰炸过后,被炸过的地方将成为人类禁区。与此同时,英军还打算向德国空投几百万个“炭疽牛肉饼”。这些饼并不是牛肉做的,而是牛非常喜欢吃的亚麻籽饼。英方组织女工往这些饼中注入炭疽热孢子,这种病菌会导致牛大量死亡,并使人类患上炭疽病。肉牛和奶牛的“消亡”将直接影响德国军队和百姓的食品供应。

以上这些计划最终因过于残酷以及盟军已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而没有付诸实施。不过,这种“炭疽弹”已经被大量生产出来。它的诞生地是美国印第安纳州维哥县的一家兵工厂。之所以英国要与美国合作,是因为生物武器的大规模研发、试验、储存和生产,需要有强大的工业实力作为后盾,美国很符合要求,而且愿意参与其中。

以上这些历史告诉我们,美国的生物武器计划始于欧洲的“需求”。生物武器研制真正上升到国家层面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法国首开其端,英美等国紧随其后。这些国家之所以对生物武器研发“趋之若鹜”,是因为这些武器与化学武器一样,能在不摧毁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对敌方进行大规模杀伤,同时保存自己的实力。与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生物武器有几个特点更受重视:一是全面无差别杀伤,而且以针对平民为主,可以削弱敌国的参战能力;二是使用更加隐蔽,很容易被认为是战争期间“正常”的疫情暴发;三是防护困难;四是技术门槛相对低,成本要求也不高,而且杀伤力并不弱。

在二战中,英国认为德国可能用轰炸机对英发动生物战,因此大力开发生物武器,以随时对德国进行报复,而向英国提供“弹药”的重任就落在了美国身上。1943年,美军的化学作战部组建了高度保密的特别计划处,这个机构以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的德特里克营为中心,而德特里克营就是后来在生物武器方面“驰名全球”的德特里克堡。特别计划处建立后,甚至在美国军队内部都高度保密,相关技术人员直接听命于化学作战部官员和华盛顿。美国当时的态度是不在战场上首先使用化学和生物武器,但生产大量的化学战剂和生物弹药提供给英国。为此,化学作战部把位于维哥县的一家兵工厂作为秘密试验和生产的据点。据点中有铁路专线,有1.8万平方米的爆炸试验场地,有46个弹药库和3个大型地下储藏设施,还有厂房和上千人的兵营。美军在这里大量生产炭疽孢子、特制炸弹和炸弹填充物。德特里克营则于1944年开办生物战学校,这所学校培养的大批军官被派往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在更大的范围内,特别计划处与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很多美国名校进行科研合作。

到二战结束前,美国在生物武器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达到了恐怖的4亿美元,而耗资巨大的原子弹项目只是它的5倍。在日本快要投降时,美国计划终止特别计划处的工作,将战时形成的生产力逐渐转向和平用途,但当时的美军作战部部长斯蒂姆逊下令,生物战的研究活动不能停。这才有了后来美国为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军官提供庇护的丑闻,以及在朝鲜战场上对中朝军队使用生物武器的事件。

冷战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美国对生物武器的态度。生物战构想达到顶峰,因为美方希望生物武器的攻击力达到核武器级别,或者在使用核弹之后,马上使用生物武器,以彻底摧毁对方的军事目标和人们的抵抗意志。此外,在冷战两大阵营进行高度紧张的军事对峙情况下,使用生物武器“不着痕迹”的特点受到重视。事实上,美国一直在“生化并举”,不仅在朝鲜战争中使用过生物武器,也在越南战争中用过脱叶剂和针对农作物的抑制剂。古巴导弹危机发生时,美军做好了播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准备。

虽然美国在暗中干得很欢,但生物和化学武器始终是不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的。1969年,美国媒体曝光了曾被掩盖的生化武器事故,美国国内哗然,而美军在越南使用化学武器也受到国际谴责。美苏之间开始筹备军控谈判。在各方压力下,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69年11月25日发表讲话,宣布美国放弃生物武器,并限制化学武器的生产。然而,所谓的“放弃”是指美国将生物武器的研发限定在防卫范畴内。后来,美国认为苏联是一个生物武器领域的庞然大物,所以华盛顿有意模糊防卫和进攻之间的区别,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弃相关研发。

美国版“生化危机”为何“生生不息”

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之后,美国国防部国防减灾局制定了一项旨在销毁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核武器、化学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其中就包括“减少生物威胁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军方乘虚而入,以防止生物威胁为幌子“猎取”苏联生物武器专家和技术,并对苏联遗留在独联体各国的生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立高级别防护的生物实验室,同时还获得苏联在生物武器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

最大对手“突然死亡”,美国人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很快笑容就从他们的脸上消失了。因为美国人发现,一个苏联倒下去,还有更多敌人冒出来。巴尔干、中东和非洲的战乱国家、各种极端组织,甚至一些个人,从国际市场上获得大国研制的非常规武器都变得更容易了。如果说核武器门槛较高、化学武器打击能力有限的话,那么生物武器不仅“易得”,而且“好用”,因为它针对的是没有防护能力的平民。

冷战结束后的前十年,美国的目光紧紧盯着几个反美国家。转折点是2001年的“9·11”事件,在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发起自杀式袭击后,出现了大规模的炭疽邮件攻击。当时,数百人接触到了炭疽孢子。在此之前,美国在执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方面已经有所后退,此后更是态度消极。它在国内建立强大民防系统的同时,在国际上大量部署由军方控制的生物实验室。美国人意识到,能威胁到美国的生物武器,如果与美国的强大科技和军事实力“嫁接”,一定能成为自己手中的撒手锏。

纵观美国历史,从建国到现在,240多年只有16年没打仗。这充分说明,美国人才是名副其实的“战斗民族”。中国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说过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美国就是典型的“心贼太盛”、贪欲横行。美国脑海中有太多的敌人,只要有敌人在,华盛顿对生物武器的“迷恋”就不会停止。(《环球时报》3月22日7版文章,作者: 李 剑)

分享#微博贴纸# 修炼自己(此文无价)

南怀瑾先生在书里写道:“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而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生命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奔赴,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
红尘这个巨大的道场里,我们都是修炼者。
一个人能走多远的路,取决于他修为的高度。【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一、修炼外表
罗素说:“一个人的外表,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
它藏着你自律的生活,还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
一个人若是整日灰头土脸,生活中的美好也会慢慢远离你。
修炼外表,是尊重别人,更是取悦自己。
人无论多少岁,都不能放弃对生活的追求。
可以没有出众的容貌,但可以通过锻炼拥有好身材;
可以没有大牌衣物,可起码要把自己收拾得整洁干净。
得体的外表,是给岁月最好的修饰。
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才能获得生活的垂青。

二、修炼言行
看过一句话:“管好自己的言行,就是极好的修行。”
亮眼的外表、得体的装扮很容易让人有乍见之欢。
但想要让人久处不厌,则更多地在于你的谈吐和举止。
有的人相处起来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有的人却总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个人的言行,就是他最好的名片。
所谓的高情商,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心里装着别人。
真正有修养的人,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
待人和善,做事周到,处处让人舒服。
人与人相处,体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温柔对待世界的人,也会被生活温柔以待。 https://t.cn/AiTidvVX

#刘浩存[超话]##刘浩存四海##电影四海#
看完《四海》的一些感受:

欢颂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女孩,有自己的计划,有自己的追求,但在和阿耀相处的过程中,在命运的推动下,也改变了许多,其实无论如何,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他与阿耀之间的爱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两个人彼此付出,又不太想让对方知道的感情,就像浩存说的:他们俩就像一对磁铁,转过身就可以拥抱在一起。
“希望你以后每次住的酒店都是含早的”
“我们都不要互相搀扶哦,除非有人跌倒”
在那个北回归线穿过的小岛上,爱与喜欢是没有区别的。
愿欢颂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王一博真的是很直男了,据说对自己剧组里的女艺人都是没什么表情的,从前宋祖儿就爆料,自己跟王一博拍戏想跟他说话,成果王一博不理她,宋祖儿就一直说,成果没想到王一博
  • 女孩死后,这件事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大多数人都死板的认为“这个女孩自作自受”、“下车就是她的不对”如此众多不知情网民将舆论推向一方,掩埋了那些知道真相的人的正义之
  • 有些精彩注定属于他人,你无须驻足;走好平凡的步履,期待常会不约不至。有些精彩注定属于他人,你无须驻足;走好平凡的步履,期待常会不约不至。
  • Hello,我是小飞,是一名拥有十年潮流造型设计经验的造型师;在我认为当下这个时尚潮流多元化的年代没有绝对美与丑,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只是每个人美的点不
  • 原來背后是很溫暖的!总要熬过那些无人问津的日子[坏笑]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 很喜欢林徽因的一段话:明知道你是别人的还那么想你明知道你不属于我但还是那么爱你牵挂你如果一天不联系都会让我感觉到不踏实哪怕发一条信息都会开心的像个孩子今生遇见你
  • 于是我就告诉他,头像不是本人,其实我本人又矮又丑,主要是胖,才用了人家网红小姐姐的照片(此处夸大不实)。最后断断续续的聊了接近一个月,他跟我说反正他喜欢的是我声
  • 我是别人,我是他而不自觉,他曾见过另一个梦——我的醒。我是别人,我是他而不自觉,他曾见过另一个梦——我的醒。
  • 高高在上的神明都被这种至诚的孝心所感动,让吕仲洙好了起来,成全了姐妹俩的孝心。那郎中摇了摇头,严肃的对吕家姐妹说:“我这只是暂时的让他醒了过来,但他这病啊,实在
  • 我知道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已经是无力挽回了,我的生命已经宛如风中的残灯,更如同已经干涸的油灯,现在只剩下最后的光晕了。这时他的师父黑仙人刚好路过此处,惊讶地看到了
  • 。。
  • [鼓掌][鼓掌]12:30分淘宝直播、粤听APP搜索【天生快活人】可以睇视频直播噢! [鼓掌][鼓掌]12:30分淘宝直播、粤听APP搜索【天生快活人】可以睇
  • 做人以信仰为贵,做事以尽心为贵。做人以信仰为贵,做事以尽心为贵。
  • 2022年も、輝きが増すばかりの坂道3姉妹から目が離せない♡『nonno』magazine January web 2022#日系妆发##化妆造型##日本时尚
  • 尤其是女主,牺牲很大!情节人设都有很严重的问题注定了它不可能是高分片子。
  • “目前,柳林镇5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初步形成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惠及周边10余个村庄,受惠群众达万人,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施农村
  • 。我拿到的汉堡鸡排已经不是很脆了,因为酱很多所以吃起来就是也不知道在吃啥。
  • “以为是烂剧,却越看越打脸”的5部剧,你若都看过,请受我一拜第五部《天乱之白蛇传》杨紫、任嘉伦那时候出演这部剧集的时候,任嘉伦并不是特别出名,而且此次搭档杨紫,
  • 自今年2月8日起,所有访问阿提哈德航空货运官网(etihadcargo.com)的中国地区用户都将自动跳转至该网站的中文版页面,相关产品信息、站点能力、客户反馈
  • “在露天开挖的明挖段这两个阶段可以同步进行,在暗挖的区间,主要是用‘钢铁蚯蚓’盾构机在地下施工,大个头的盾构机需要从地铁车站的地下出发和到达,所以在暗挖区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