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中这四句最为经典,悟透它,福报无量

《楞严经》在佛教典籍中属于极重要的大经,可以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这部经书在内容上横跨了佛教中的禅净密律四宗,对于末法时期会存在的种种乱相,《楞严经》中几乎全都说到,并且阐明了各种对治之法。

所以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

《楞严经》是寺庙中的僧众每日早课必诵的经文,因为它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令众生对凡圣境界起企慕心,众生便能于世间得知解,自身便能不受迷惑、不入岔道,从而破除虚妄,修行圆满。
因此《楞严经》悟透了,福报无量,经文中这四句最为经典,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有所领悟。
01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狂心指的是一个人如求名、求利等种种妄念和贪念,“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这句话说明只要把心中的妄念贪心放下,就能得到菩提心,立地成佛。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烦恼和痛苦,正是因为心中的妄念贪念太多,被种种念头牵动,从而造业起惑,心生惊惧烦恼,在世间受苦受难,沉沦苦海。
所以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很多人会说坏人放下屠刀就能成佛太简单了,好人就需要九九八十一难。其实这里放下的并不是手中的刀,而是心中的“屠刀”,种种欲望杂念。

坏人心中“贪嗔痴”三毒太多,所以狂心比常人严重得多,想要放下这种种念头需要的修行和努力比常人多得多。放下是一种境界,因此无论什么人,达到了,心清净了,就能得菩提心,就是佛。
所以《心经》有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中不被世间种种所牵绊妨碍,那么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忧惧,远离颠倒无明,得到觉悟。
所以人把心中的杂念妄想放下,就是顿歇,从而远离世间一切烦恼痛苦,解脱证道,给自己带来无量福报。
02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淫心指的是邪淫之心,邪淫之心不是所有的男女关系都是邪淫,这里不包括正常的夫妻之间发生关系,指的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邪淫心要是不除掉的话,那么就走不出尘劳,不能获得大道。
淫心让人因为性欲放纵自己,心生种种邪念,同时过度纵欲还会掏空自己的身子,产生种种病魔,对人身心的危害都非常大。而且淫心对人的修行存在很多障碍,佛教认为淫心能同时牵动人的六根,不断地增长六根带来的欲望。
而修行是一个逐步去掉人的六根达到内心空明的过程,六根清净方能解脱,所以想要修行得道,淫心就一定要去除。

因此佛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去除淫心的修行就像蒸沙子石头想要让它成为米饭,这样修行再多,也不过是让沙子变得更加炎热而已,对于觉悟于事无补。
因为淫心牵动人们的六根,想要去除淫心,就要反过来不断的修持本心,戒掉六根带来的影响,达到真正的自我。
淫心去除会让人的身心变得健康,修行也会少了很多障碍,让人得到修行畅通无阻的福运,能够在不断地修行中距离佛越来越近,直至得道成佛。
03
性净明体,用诸妄想
《楞严经》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句话的意思是众生其实从无始中来,本来是没有种种欲望贪念的,但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自身本就带有清净自性和成佛智慧,从而以种种不真为真,不能超脱生死,得到自在。
正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时不禁感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句话也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和空明因为被世间的种种虚妄所遮蔽,所以看不到实物的本相,从而产生种种的妄想我执,为了满足这些妄想执念而产生灾祸烦恼。
因此想要打开自己的智慧破除种种不真的幻象,那就要戒除一切的妄想和贪心,如此便能得到本心显露,返观自性本空,勘破万法空相的福运,从而度过苦海到达彼岸。
04
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佛法不但要闻,要听,还要修。因为佛法讲的就是一个人如何修行解脱,若是不修,知道了方法跟不知道又有什么区别?这就跟看别人吃饭一样,看的再多自己不吃也不能饱。
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念念经,这样就能开悟了。于是这些人整日诵读经书,却发现自己跟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丝毫开悟之感,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告诉我们,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很浅的,想要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身实践。
因为开悟得道,这个悟不是听就行了,而是要自己切确的去施行,用心去感受。佛教讲的是因果规律,种因方能得果,整天喊“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福报,并不能加深自己的修行。
只有自己亲自去做善事,去帮助别人,行善了才能得善报福报,让自己更加深入的领悟经书的知识,最后开悟解脱。
以上四句是《楞严经》中最经典的经文,悟透了就能放下自己的狂心,达到心灵清净;戒除淫心,破除修行的障碍;知道自身的智慧空明,勘破万物空相;然后亲身修行,深入验证和领悟经书的知识,让自己的修为快速增长,领悟到佛法精髓,获得自在好运。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10-2-82
《文钞》
“诸恶莫作”二句,乃三世诸佛之略戒经,切勿浅视,当从举心动念处审察。若能推致其极,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余福慧果位乎哉!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师讲,这是佛法中的略戒,简单的戒法,或者说是戒律的纲领。简单到八个字时,还能说是略戒,这不能代表戒律了吗?
当然戒律在人天程度,就是断恶修善这件事,小乘有小乘的戒律,大乘有大乘的戒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前者,后者你做不到,故称“后后胜前前”。后者包括了前面的内容,越往后越高级。初学者很难做到后者,能做到前者就很不错了。到了后面的修行,初学也变成老修了,这个时候,你能得定,成就了定共戒,再往后修,你开悟了,得到道共戒。这都是持戒的程度很高级了。
定中有戒,道中当然更有戒了。定是制心一处,心思没有散乱了,身口意不动了,当然不出戒律范围。戒是保证你修道的,戒当然没有脱离道,它在道中。定是修道的核心,通过定你更能接近道,能得道。
定是什么?是制心一处,心能定在一处,不再散乱了,没有烦恼了。初步的烦恼,就是自私自利,对立,成见等,以及贪瞋痴慢疑,这是有鼻子有眼的事情。再往上修,就不是这样的形式了,这时你的思、念、内心思想,很多很多,就像尘沙一样多。实际上修前面时,并不是没有这些东西,只是心粗,观察不到罢了。前面的见思惑伏住,后面的尘沙惑,越来越清楚。
这两项伏住不难,再往后修可就难了,怎么也看不见有什么了,观察不到了,可就是修不成功。后面是无明惑,几乎谁也观察不到,太微细了,这时的修行,十分难,难就难在看不到烦恼,看不到障碍是什么了。
这时早就经过戒律这一关了,远远超过了。戒律是最初保证你修行不偏离大航向的准绳。什么是大航向,就是自性性德。这两句话,就是自性性德在初学人身上的事情,简单的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人天法中的戒律,就是断恶修善,这个大纲领。佛法基础是这个,没有这个基础,后面你没有资格学。比如你受戒时,和尚问你,十善能做到吗?你说还不能。老和尚讲,你先回家学十善,等能做到时,再来受持三归五戒。十善是三皈五戒的基础,没有十善的基础,你受持三皈五戒,做不到。何必只要形式,不要实质呢。
十善是善法,也就是断恶修善成功了的样子。善法你都没有修成功,你怎么有能力持戒呢?戒和善法在事相上是一样的,善法你做不到,戒你也做不到。善法做到做不到,没有破戒一事,戒可就不一样了。没做到有一层问题,破戒又有一层问题,都对自己是伤害。戒律功德比善法功德高,但也不容易受持。做到的不难,难的做不到。
我们不想深入研究戒律,只是在此大致介绍一下。有些事不说不知道,说明白又很费口舌。这都是佛法很浅的常识,我们在我们能接受的层面来说,断恶修善是人天法,也是我们常说的普及教育。
能教导人们知道断恶修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可以了。大公无私是善,自私自利是恶;不对立是善,对立是恶;你有一肚子想法看法是恶,没有想法看法是善;没有贪瞋痴慢疑是善,有是恶。这些在佛法中,都是初级的善恶,人们能接受的东西。
大公无私与自私自利不难理解,小到家庭,大到团体,都在这件事上能统一见解。除非你一点也不能承担,不能做大事。对立也不难理解,你好对立,你的仇人太多,矛盾很容易激化,你的前途就很有限了,上水泊梁山容易。领导敢用你吗?能把团队带偏。你见解太多,成见太多,你能处理什么事?谁愿意和你相处?成见越少,对立越少,这是人才,领导愿意使用你,重视你,提升你,这才会有前途。
这些都很少,烦恼轻了,智慧也很不一般了。若是贪瞋痴慢疑都很轻,那你的前途一片光明,这都接近阿罗汉的智慧了,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大概人类一生都没有见过这种人,除非你有特殊因缘。
佛法的内容与世间法的内容不太一样,非常精华,非常有智慧。佛是真语者,实语者。
喜欢,请转发点赞,让更多人看到。

#传统文化##因果故事##中国传统文化#

《文钞》B“不观孟子之论命乎,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方为真命。则不依道义而得,不依道义而失,皆非所谓命也”!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10-2-70

还是接着昨天的内容,在这里是比较圣贤之说与非圣贤之说。都是古代的传说,有正统及非正统,正统者,孔孟之道;非正统者,我们不敢说是邪门歪道,起码不正统,不是文化主流。

《易经·说卦》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大意是,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原理,彻底洞明人类的心体自性,以达到改变人类命运的崇高目标,从而使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能够和谐平衡、生生不息。这是后代的说法,是不是正统的说法,不得而知。

佛法不这么说,佛法说明心见性,命运就改了。大概就是他们说穷理尽性的意思。怎么明心见性?不像上面说的,广学多闻向外求,那条路是错误的,不可能得到他们说的结果的。而是打掉妄想分别执着向内求,这些障碍自性的东西,众生本具的性德,就开显出来。三世诸佛得道成佛,都是依着戒定慧,这条路走上来的,除此不可能成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戒定慧者,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戒,绝不是广学多闻。定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慧是烦恼轻,智慧长。

这里说的很具体,都是这个时代锲理锲机的说法,不会耽误人。

“列子论力,多属于机械变诈之才智,圣贤之所不言。圣贤所言者,皆克己复礼之修持也”。

变诈biànzhà,欺诈。西方工业革命中机械制造比我们中国早几百年,大概日本基本跟西方的工业革命同步,差不多。机械里面没有人情味,没有伦常道德,没有孝悌忠信,都是些冷冰冰的技术,金属。机械变诈,这样看来就是很冷酷的欺诈,当然在这里有聪明人的利用,让你看不出来,让你乖乖受骗。

这些圣贤当然不说,实在无耻,就连廉耻之心都没有了。欺狂老百姓,欺骗老实人,就是你聪明,也难免被骗,你只要比不上他们聪明。架不住他们一天到晚研究这些邪门歪道,你怎么会不受骗?你看兵书《孙子兵法》里说,兵不厌诈,这还得了,都是不法行为,孔孟等这些重视道德之人,怎么会附和他们说呢?

克己复礼的修持,确实令人心向往之。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真正说出了我们心里的话。

这些东西作为民族文化复兴的实质内容,多么美好。

“1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2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3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4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5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6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7欲寡其过而未能。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8人皆可以为尧舜。9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大师在这里选了九条,都是古人克己复礼修行的明显内容。圣人是因为克服自己的不善念头,狂人是因为没有这些修持。
积善之家是长期不敢作恶,又能不断积善。不善之家,就相反了。作善有吉祥,作恶有灾殃等等。

每一条能做到,或者说能做到一条,都是趋吉避凶,遇难呈祥。现在这些都是听说了,没见到有人在落实了。在佛门有这样的人,也不多见了。就是因果一条,能不能处处落实,能不能在生活中落实,恐怕不多见了。能说的人太多了,能做到的人不多。

“皆力也,此儒者之言也。至于佛教,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令其忏悔往业,改恶修善,必期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戒执身,不行非礼。以定摄心,不起妄念。以慧断惑,明见本性”。
一旦谈到佛法,就离不开戒定慧,离开戒定慧,就不是佛法了。你到真正佛门道场住久了,就看他这一条,他们能做到,那是真正正法道场。否则你一眼就识破它了。他们所作所为,给你提供这件事的条件。他们是要成就你了,否则,你还是早点走吧。

这个地方谁说了算数,他所代表的就是他信佛的程度,修道的路数,他有没有成就,他有没有道行,都在这一点上看。
听经闻法,也是这个方法。这个法师有没有真本事,有没有修行,也在这里识破他。

“皆克己复礼修持之力,依是力而行,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下焉者。故楞严经云,求妻得妻,(求妻者,求贤慧贞静之妻也,否则妻何得向菩萨求,)求子得子,求长寿得长寿,求三昧得三昧,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大涅槃者,究竟佛果,皆由依教修持而得其力之大,何可限量”。

喜欢,请转发点赞,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大讲堂##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只是方便,剪辑速度也是非常的快,用这个就可以免去重复对多个视频进行一样的操作,看到这里还等什么,快去下载剪辑视频吧! 2)点击“添加视频”将需要褪色的视频全
  • 基本属于无人可挡的状态~✨【6福星2神射手2斗士】不听不听~就玩福星!好想玩但是又不舍得通关 …人物塑造角色性格,真的是我见过的国产rpg天花板我太喜欢了 能不
  • 软件+硬件双重结合,“提效”的必由之路时代巨变,厂商和经销商大多也已经意识到数字化手段对提升用户体验与满意度的重要性,也纷纷加强数字化服务工具的部署,而汽后市场
  • (捂脸)他:没有啊,嗯,看到了就点了我也没当回事,直到某天突然想起,在我俩暧昧的时候,我每天晚上发的矫情朋友圈,仅他可见,三秒就删,是不是也被他看到了我就试探问
  • 而在以南唐後主李煜等人為代表的南唐詞人的詞作中,纔開始滲透了憂國意識,如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
  • 目的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引来雌性的青睐,好吧你告诉我:没有房子的你,有其他什么比别的男人都强的地方呢?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己谢世而我
  •   综上所述,自然流产之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大多数女性在流产后都非常的虚弱,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以上只是提到的一小部分,女性要保护好自己,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情况下,
  •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正能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实际,而是你心里的那段释怀和格局,只要你的内心不慌乱,连世界都难影响你#每日一善##阳光信用#人生这条路很长,未来星辰
  • 我经常跟闪电吵架 因为各种各样小事情他凶的不得了 我气得想咬他一口但是 每次生完气之后他会过来找我 就趴在地上看我考教资前一天 我看什么都不会 考前焦虑太严重就
  • 一生有功夫有人缘有名利,欠的是功德,给人治病收那么多费用,渐渐地就积累了很多疾病的信息,到一定的阈值,就是自己的灾难与祸患。我的一些朋友以有道术沾沾自喜,也用之
  • 随着电视剧改变的,首先是人们家里的酒柜,烧刀子、特区、女儿红,在80年代末变成了清一色的人头马,这些酒几乎都不为喝,名义上是为了招待贵客,实则是为了装点。我那些
  • 6.23法国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新增79852例,死亡新增40例。6.23上海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新增3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增8例,死亡新增0例。
  • 烹调之后吃口感就没有那么脆,但是依然十分甜美,真的是甜滋滋的哦。斑点虾(Spot Prawns)#带着边框一起拍##就这一刻# 是BC西海岸的特产哈,未经烹调虾
  • 案例背景随季食本作为新型社区菜店的电子商务平台,以经营新鲜健康的净菜为主,为您提供洗净切好的纯净食材,按菜品及营养合理搭配,并为您提供适合的调味酱包及菜谱,帮您
  • 企业对抗这种偏差的方式无非就是用库存缓冲,用良好的计划和排期来尝试达到最佳的平衡水平,从而尽量让匹配偏差带来的价值流向自己。也正是因为上述各种因素的不稳定,带来
  • 人生,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旅程:用微笑、率真和爱对待每一个人,收获旅行的幸福。人之靓丽,并非容颜而是内心,心存善念,非靓也美,非富也贵;人之真诚,并非话语而是纯洁
  • 6⃣️买了烤箱,开始我的烘焙之路~昨天的天气很好☁️本来担心晚上会下雨 但是后来也放晴了吃完晚饭和朋友一起散步 一切都是湿漉漉的临近凌晨收到了以前学生的祝福是个
  • 这样一来,在这个后真相和全球化信息时代,阴谋论和刻板印象以及影响他摄影师观点的刻板印象和自动主义都受到质疑,他的作品最终代表了对我们与图像的关系及其作为媒介的潜
  • 其实真的很简单诶,因为会开车了,我的马路恐惧症已经减少一点但是还不会停车,上周五我在路上出出进进吸引了一个路人指导我停车,这周一早上有个姐姐帮我倒车入库,周一晚
  • 1. 感情里,懂比爱重要 都说年少时的爱情很纯粹,一旦遇到一个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就以为抓住了幸福,不去做更多考虑。 在别人只关心你走得远不远时,懂你的人会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