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家上市券商业绩出炉,“四巨头”大赚600亿,上车时机已到?

2021年,我国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北交所设立、注册制提速,多项市场指标创历史新高。作为与资本市场最紧密相连的券商,2021年业绩也相当“给力”。
截至3月15日晚间,共有24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快报、业绩预告或经营业绩自愿性公告。据悉,这24家上市券商营收及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国银河去年实现净利润超百亿元,合计净利润约600亿元。此外国信证券预计的净利润上限也超过100亿元,有望加入“百亿大军”。
分业务来看,投行业务、机构业务、资管业务等业务成为去年券商高增的主要驱动力,另有不少券商表示,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相比2020年大幅减少,也增厚了净利润。

24家上市券商业绩快报、预告出炉
截至3月15日晚间,共有24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1年度的业绩情况。其中有20家为业绩快报,3家为业绩预告,此外光大证券由于近期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也发布了经营业绩情况的自愿性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公布业绩预告/快报的24家上市券商去年营收与净利润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2021年的经营业绩遥遥领先,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65.70亿元,同比增长40.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79亿元,同比增长54.20%。
国泰君安则暂居第二, 去年总营收、净利分别为426.69亿元、150.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2%及34.98%。招商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去年归母净利润也超过100亿元,东方证券去年归母净利润超50亿元。
从归母净利润增幅来看,中原证券由于2020年度的基数较低,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超385%,为5.06亿元。中原证券表示,增长原因主要为投行业务以及一、二级市场投资业务和经纪业务等主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大中型券商中,东方证券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7.27%,达到53.72亿元。方正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也较快,达到50%以上。
此外,还有3家上市券商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国信证券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36%至59%。财通证券预计2021年度盈利24.07亿元至26.36亿元,同比增长5%至15%,太平洋证券也预计2021年将扭亏为盈。

主营业务全面开花,资产减值损失减少
2021年,我国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北交所设立、注册制提速,多项市场指标创历史新高。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上证指数上涨4.80%,中债总净价(总值)指数上涨2.23%;沪深两市股票基金交易额同比增加25.33%,A股市场IPO承销额同比增加25.48%。
作为与资本市场最紧密相连的券商,2021年营收与业绩也实现了高速增长。
分业务来看,投行业务、机构业务、资管业务等业务成为去年诸多券商营收与净利润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此外,还有不少券商表示,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相比2020年大幅减少,增厚了净利润。
“一哥”中信证券在高基数的情况下仍保持高增长,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79亿元,同比增长54.20%。中信证券表示,公司2021年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各项业务均衡发展、稳步增长。
中信证券此前还公告了非全资子公司华夏基金的2021年业绩快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总资产人民币162.95亿元,总负债50.07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净利润23.12亿元,综合收益总额22.87亿元。截至2021年末,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6,616.07亿元。
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97%的东方证券则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资管、经纪、投行等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增长;同时,信用减值计提同比减少。
中国银河证券去年业绩迈上了百亿门槛,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03.49亿元,同比增长42.87%。对此,中国银河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经纪业务、自营投资、国际业务等各项业务发展良好、稳步增长。
国信证券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也有望超过百亿元,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36%至59%。据国信证券公告,报告期内,公司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及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等主要业务收入相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本报告期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减少。
兴业证券2021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3亿元,同比增长18.48%。兴业证券表示,主要变动原因为:公司基金管理业务、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以及融资融券和客户保证金利息收入同比增长;同时,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额同比减少。
中泰证券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26.72%。中泰证券表示,2021年度,公司全面落实“一个统领、一个中心、四大战略、两个支撑”的总体发展思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经纪、投行、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及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业务收入增长所致。
东吴证券去年净利润增速也可圈可点,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2亿元,同比增长40.10%。据悉,业绩增长原因为,公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同时,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额同比减少。
光大证券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也高达50%,为35.01亿元。光大证券表示,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机构业务收入、债券承销及交易业务收入等均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同时资产减值损失和预计负债较上年大幅减少。

机构:券商板块低估值显现配置价值
近日,A股宽幅震荡,但机构对于券商板块仍坚定看好。
中邮证券认为,券商板块低估值显现配置价值。近期两市日均成交额达万亿规模已成常态,短期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压力得以缓解,同时近年来券商行业的改革创新如基金投顾、资管新规、推行全面注册制等举措将极大地稳定券商行业的业绩波动,短期行情波动不改证券行业中长期业绩向好势头。
长期来看,中邮证券认为证券行业的业绩增长支撑逻辑在于:一、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模式转型所带来的业绩增量。二、创新型业务孕育的新市场所贡献的业绩增量,例如融券规模扩大、场内外衍生品业务需求旺盛、券结基金模式的探索和“投行+投资”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的普及等均会抬升证券公司的业绩水平。
信达证券则认为,券商具备较高反弹确定性。券商业绩稳增长、资产质量提升,稳增长目标或带来宽松流动性,共同形成板块上涨驱动力。从已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券商业绩来看,7成以上券商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半数超30%。2021年券商业绩在2020高基数下稳健增长,为板块上涨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券商板块估值与业绩、资产质量仍不匹配,距离PB2.61x估值中枢尚有较大空间,建议积极布局。
信达证券还表示,新基金发行遇冷不改财富管理持续发展趋势,全面注册制下,把握投行主线投资机会。2022年初以来,新发基金遇冷导致市场对财富管理业务增长预期下降,实际上,新发规模虽同比下滑,但公募基金总规模仍较2022年底增长3.74%,较去年同期增长16.32%,以AUM为基础的管理费收入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财富管理特色券商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后,性价比逐渐显现。
华西证券非银团队则认为,财富管理主线遇波折,不改成长确定性。券商板块整体市净率1.42倍,低于2020年和2021年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证券公司的ROE水平稳步提升。板块估值和业绩成长的错配带来左侧配置机会。
华西证券还表示,券商板块具备较强的beta属性,因此A股流动性、成交活跃度、市场情绪都会在板块行情上放大呈现。预计未来2-3个季度或处于宽流动性到宽信用阶段。对于关注券商板块右侧布局信号的投资者,可以关注1)沪深两市成交额放大至1.4万亿元以上, 2)券商板块( 801193.SI)的日成交额放大至 1000 亿元, 3)上市券商融券规模快速收缩。

#LPR调降意味着什么# LPR调降意味着什么?降短避长,主要是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小微企业一年以内的流动资金需求,特别是年底的商业零售企业进货等流资需求。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导致产业链供应链断裂,商品供给出现问题,而又由于关店歇业频繁,需求也严重不足,断货与挤压,使得零售企业流资匮乏。保证商业零售年底流动性供应,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压力,是这次LPR下调的主要原因。

二是双节来临,季节性流动性压力山大,旨在缓解需求压力。元旦与春节双节历来是流动性需求旺盛时间段。央行此时或采取各种工具释放流动性,包括降低短期贷款成本在内的工具。

当然,长期贷款市场报价不做调整,意味着这次市场贷款利率报价小幅调整,房地产市场别多想,没有你什么事情。也再一次凸显“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原则,在信贷政策层面坚定不移。

【红星观察|成德眉资进入都市圈时代,人口将流向哪里?“虹吸”如何变“红利”?】#成德眉资人口未来将流向哪里# 近期,“成都都市圈”是个热词。作为继南京和福州之后,国家批准的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中的一组数字被反复提及:总面积3.31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在逼近“3000万”档的人口总量中,成都占了约七成,随着都市圈建设目标逐渐明确,成都集聚更多目光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担忧:会不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虹吸效应”?

“在发展初期的人口‘虹吸效应’是无法避免的,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势必会向核心城市集聚,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集聚和辐射这一对关系。”在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看来,都市圈时代的人口“虹吸效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中心城市在不断集聚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发挥出溢出效应。

事实上,在《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虹吸效应”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在《规划》中明确提出,成都和周边城市要突出中心引领、强化区域联动,就是要利用《规划》的导向,既解决中心城市的‘大城市病’问题,又从一定程度上减弱虹吸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都市圈的区域尺度上让要素的布局配置更为均衡。”参与《规划》制定的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强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集聚到溢出,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未来的成都都市圈很有希望承载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产业。

01、都市圈时代
是否会加剧中心城市人口“虹吸效应”?

迈入城市群时代,考察人口流向及空间结构特征,对透视区域发展潜力意义重大。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目前成都都市圈目前经济、人口等要素仍高度集聚于中心城市,也就是成都。

梳理2020年的数据,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这其中成都人口占了2093万,可以说是占据了“圈”内人口的大半壁江山,随着都市圈时代的到来,是不是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虹吸效应”?

“都市圈时代不可避免会出现人口‘虹吸效应’,但这并不可怕。”长期研究区域发展的杨继瑞认为,在都市圈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虹吸效应”是无法避免的,但应该正确理解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处理好合作和竞争的关系。杨继瑞和团队曾经研究过长三角、珠三角城市之间人口和经济的布局、流向,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依托中心城市的带动,部分城市群或者都市圈在人口结构变化和产业分工上实现了进一步调整,“中心城市在发展的初始时期,集聚是形成其自身实力的必由之路,但当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周边城市也希望得到它的辐射。由此,中心城市产生溢出效应,一如上海边上的苏州,深圳边上的东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上海、深圳的溢出下发展起来的。”

泽平宏观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从另一侧面佐证了这一观点。从全国人才流动趋势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同时城市群内人才流动取代2019年的京沪间人才流动,成为主流。“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城市对上海的人才分流作用显著,上海人才流入流出前十城市多位于长三角。”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是从去向看,上海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杭州、苏州、北京、无锡、南京、深圳、郑州、合肥、扬州、西安,长三角城市就占到了6个。如果把对人才的吸引力扩大到全国来看,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就占据了5席。

02、如何看待“虹吸”和“反虹吸”?
要素再布局过程中形成正面效应

那么,对于成都都市圈内的各城市而言,应该如何看待“虹吸效应”?

“实际上,我们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也认为‘虹吸效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区域的发展规律,用空间布局的优化来支撑整个都市圈的格局进一步提升。”在王强看来,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是符合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然而,随着集聚效应的进一步加速,将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交通拥堵、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相对短缺,等等一系列的“大城市病”,这也恰恰是《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王强进一步解读,比如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心城市成都和周边的德眉资三市要突出中心引领、强化区域联动,实际上也是超越城市的尺度,用一个区域的尺度去解决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大城市病”,避免要素在中心城市过度聚集,减弱“虹吸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王强看来,“虹吸效应”并不可怕,更应该要客观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虹吸效应”也有正面效应。基于“人随产业走”的基本逻辑,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质上是各种产业、要素在空间上的再布局、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发挥好“虹吸效应”的正面影响,尽可能避免不利的影响。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上海因为转型第三产业,不再重点发展制造业,但是上海保留的企业总部、研发、营销、商务等却需要和周边城市形成互动。受此影响,昆山、太仓、常熟、苏州、无锡等地主动扮演上海的“生产车间”,形成深度的产业分工。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被上海虹吸成“贫困区”,反而发展成了全国排名前列的发达地区。

如何激活“虹吸效应”的正面影响?在对于中心城市成都而言,王强认为关键还是要重点关注适合成都的高端智能,把金融资源配置、全球贸易服务、对外交往门户等等功能进一步做优做强,对于一般性的制造业、物流、商贸服务业等功能可以在德眉资三市来做更多的布局,引导优质公共服 务资源向周边辐射延伸,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这实际上就是利用《规划》的导向,既解决了中心城市成都的’大城市病’问题,又在都市圈的区域尺度上,让要素的布局配置更为均衡。”

03、如何把“虹吸效应”变为“辐射效应”?
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是切入口

事实上,在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虹吸效应”到来的还有另一个词——“溢出效应”,从“虹吸效应”到“溢出效应”,成都都市圈内城市还要走多久?

王强认为,从上海大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汲取经验。比如,这些都市圈内的城市联系都比较紧密,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发展态势,最大的亮点是已经形成了产业分工合作的格局。比如,广州都市圈中,包括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在内的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均为跨区域产业集群。

“近年来,成都都市圈虽然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有非常明显的进展的,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成熟都市圈相比,还存在中心城市外溢效应不明显、产业协作配套不强等问题。”王强说,在《规划》中也明确强调了未来在发展模式上,在成都与三市交界地带优先来打造“三区三带”,共建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圈,在王强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规划》中明确勾勒了三条产业带,以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为核心,四市共建都市圈高能级发展空间载体。同时,还要构建“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产业分工模式,促进成都都市圈内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

王强提醒道,在这一产业生态圈的建设过程中,各个城市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突出自己的长板,“比如说,德阳做重型装备制造,那么眉山就要突出新型显示、食品加工等产业,资阳更多要突出口腔医疗服务、口腔装备等等。”王强认为,德眉资三市更多的要突出长板效应,做好自己擅长的事。而从成都而言,疏解一般制造业将是最近几年的重要任务,这对于其他三市来说就是机遇。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是王强着重提到的一项内容。在他看来,目前成都都市圈内人口、经济等要素分布是不均衡的,通过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可以促进人口、产业、经济等要素的布局,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成都、德阳、眉山、资阳更为均衡的去配置资源,那么成都都市圈凭借着先天的自然条件优势,加上便捷的交通、优质的公共服务等等,将吸引产业资本流入,成为人口净流入的重要区域。https://t.cn/A6xR7jv4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