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佛门多年
你知道有几种
礼拜的方法?

恭敬礼拜
心中无我

文:传喜法师

有一位法师拜见六祖大师,
这位法师七岁出家,

平时常诵
《 法华经 》。

他拜六祖大师的时候头不着地,

六祖大师就呵斥他:
“ 礼拜不投地,
不如不礼,
心中必有一物。

平常修什么?”

法师说:
“ 平时念
《法华经》,

已经念了三千部。”

六祖大师就对他说:
“ 礼本折慢幢,
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无比。”

礼拜本来就是为了折伏傲慢之幢,
有生死轮回就是因众生我执重,

礼拜的时候,
头都不磕到地上,
心中必然有个
“ 我 ”。

“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无比。”

虽然念
《 法华经 》
有很多功德,

但都被傲慢、
我执消掉了。

礼拜,
是进入佛门的必修功课。

如何才能摒弃傲慢之心,
真诚礼拜?

如何礼拜,
才能获得更多的功德呢?

清凉国师在
《 别行疏钞 》中,
详解了十种礼:

1 . 我慢礼:

像上下捣米,
内心没有恭敬心。

2 . 唱和礼:

纯粹是
“ 走过场 ”,

礼拜时高声喧杂,
随别人礼念,
自己也礼念,

但身不端正、
意不虔诚。

3 . 恭敬礼:

五体投地,
接足殷重。

以自己头部顶礼诸佛双足,
表示最恭敬的态度。

内心殷重是指意业虔诚发愿;

称名赞叹是指语业的虔诚;

身体五体投地,
是身业的虔诚。

以三业虔诚礼拜,
可获大福德。

4 . 无相礼:

意不仅虔诚,
而且要安住于这种智慧之中,
叫深入法性,
远离能礼所礼之相。

佛的智慧告诉我们,
本来就没有
“ 我 ” 的存在,

虽然在礼拜,
但没有礼拜的
“ 我 ”,
那能礼的就没有了;

经典教导我们不能以相得见如来。

所以没有礼拜的自己,
没有所礼拜的对象,
远离能礼所礼的相,
了达了就是
“ 无相礼 ”。

5 . 起用礼:

虽然没有能礼所礼,
但不妨普运身心礼不可礼。

虽然从理上来说,

无我能礼者、
无佛所礼者。

但却不被这个理所障碍,
从事上还是照样这样礼,

一边这样礼、
一边住这样的观。

6 . 内观礼:

礼身内法身真佛,
不向外求。

这时内观礼已经没有外在礼拜的形象了,

所谓的忆佛、
念佛,

心安住于法身的状态即是念佛,
其实也是一种礼佛。

7 . 实相礼:

若内若外同一实相,
不住任何法,
自然常冥法,

常礼诸佛,
这是实相礼,
即顿教礼佛。

这就是六祖大师所领悟到的,
这也是实相礼佛,
也是实相念佛,

六根六尘同一实相,
不取不舍,
住于诸法实相,
这叫实相礼。

8 . 大悲礼:

已经到了实相礼了,
那为什么还要礼呢?

礼敬,
普代一切众生,
即以同体大悲,
人我无二。

我在礼佛,
即一切众生在礼佛;

我离骄慢,
即一切众生离骄慢,
叫做大悲礼。

也就是说你懂得实相礼了,

但是实相无相、
不可言说、
无名无状。

你怎么教你妈妈实相礼呢?

乃至你想教你妈妈傲慢礼,
她都不愿意,

所以为了如母的众生的缘故,
为一切众生礼,
这就叫大悲礼。

9 . 总摄礼:

就是把前六门总摄为一起,
排除不如法的我慢礼和唱和礼。

总摄礼是指我们的礼敬,
须五体投地接足殷重恭敬而礼;

深入法性,
远离能礼所礼之相,
无相而礼;

虽离能所,
不妨普运身心礼不可礼,
起用而礼;

但礼内佛不向外求,
内观而礼;

若内若外同一实相,
实相而礼;

礼拜普代众生,
大悲而礼,
这样就是普贤行愿的礼佛。

10 . 无尽礼:

无尽礼就是入帝网境界,
所礼之佛能礼之身,
都重重无尽。

我即住于实相,
无礼而礼,
同时又代一切众生大悲而礼,
当我在礼拜的时候就是重重无尽。

《 华严经 》里说
如 “ 因陀罗网 ”,

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宝罗网,
珠珠相摄,
每一颗珠都含摄其他珠子。

我一个人虔诚有无量的功德在礼佛,
也替所有众生这么做的时候,

就是
“ 众生界尽,
虚空界尽,
众生业尽 ”,

我的礼佛却没有穷尽。

会了这种观,
一礼就是无尽礼,
一拜的功德就是无量,
以这一拜就能进入无量光无量寿的世界。

—— 摘自传喜法师
2014年10月峨眉山开示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道教真正的食养之法
道教的营养观是一种,重外养,更重“内养”:“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的整体营养观。《长生诠经》:“去暴怒以养性,少思虑以养神,省言语以养气,絶嗜欲以养精。”去除狂暴愤怒可以修养心性,不过妄的思虑可以修养心神,简练语言可以修养心气,杜绝过度的嗜好和欲望可以修养精神。只有内外养结合,我们才能身心通泰,祛病延年。

饮食的利弊
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所以我们道教在养生方面认为人的机体需要得到补益、精气需要获得充实。
蒲虔贯《保生要录》说:“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营养的来源,可以滋养我们的血气,血可以滋养我们的形体,气可以护卫我们的四肢;髓和精是人体中的精华,其次是人体中的肌肉。孙思邈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篇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饮食是安顿身体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适宜地饮食的人,是不足以合理的养生的。此外,孙思邈还认为食物带来的营养能够排邪、安腑脏、悦性爽志、调理气血,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病功能。
另一方面,道教对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损害,也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痛陈:“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人们得得各种疾病,大多是由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纵情声色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对声色的欲望会降低,但饮食确实每天都需要的;饮食合理的话,久而久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不合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饮食损害功能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导致丹田元气的散失。《云笈七签》:“始生之后则饮食。饮食之后即腑脏实。腑脏实即诸脏相隔。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人出生之后需要开始饮食,但饮食也会致使腑脏充塞,丹田之气仅在脏腑和心胸之间短短几寸的狭窄空间往来运行,这样一来,人不可避免地因元气的不足而加速衰老。
2.饮食滋养人的同时也在滋养体内的“三尸九虫”。“三尸九虫”有人认为是指体内的各种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导致人走向毁灭的负面因素,包括贪欲、邪淫、不良的情绪等等。《云笈七签》称:“贪于饮食,尸(指三尸)乃千变万化,随欲而归,令人世患日深,多愚早亡。”对饮食有过多贪欲的人,身体内的三尸会跟随人们的各种欲望而千变万化,危害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各种祸患日益加深,让人愚钝,甚至过早的死亡。

内养的重要性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饮食》里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擅长养生的人以“养内”为主,不擅长养生的人则以滋养形体为主;“养内”的人擅长使各脏腑大道和谐,使血脉顺畅,让一身的卫气营血的流行自然和谐,依此能百病不生。只知道“养外”的人,其实难免只是纵口腹之欲,贪恋各种滋味,追求饮食带来的身体愉悦;这样虽然能使得肌肤、形体丰腴,脸色光润、悦泽,其实在身体里面,酷烈之气灼伤、侵蚀着人的脏腑,使其精神虚弱。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保全人们本来的和谐状态的,又何谈祛病延年呢。
“外养”和“内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外养”主要滋养肌和肉,不合理地偏重外形的滋养;“内养”则主要是填精补髓,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万神具足。

道教饮食“内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德
首先,道教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所以道教的饮食也是遵循着慈心于物、积善立功的教导的。《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第一条诫命是,不得故意追求美味去杀生,去割断其它动物的生命,用各种方式来烹煮成美味,来满足自己对味道的贪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追求长生久视的人,必须要有志于积善立功,要能慈心爱物,宽以待人,保护生态和谐。
其次,道教还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云笈七签》中说:“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意思是说,人的情性形命出自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
道教所说的“气”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它的理论直接源自于博大精深的“精气”学说:首先是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这称为“清气”;其次是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这称为“先天之精气”;其三是指通过饮食物质所产生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精气”。在道教看来,人的活力源泉在于体内之气,因此,通过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的“养气之道”,就能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养精
《随机应化录》记载:“养精者,少淫寡听”,保养精气,需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降低不合适的声音的影响。
《云笈七签》记载:“含气养精,血脉丰盈,骨濡筋强,润滋皮肤”,涵养精气,可以使得血脉丰盈,胫骨强劲,皮肤细腻滋润。

养神
《淮南子》:“心者,神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心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心的,形体长时间的劳作而不休息,则会枯竭,精神长久的消耗而不停止则会竭尽,对作为生命之根的精神,不要让其过度劳碌,不过度劳碌的最好方法就是节制嗜欲,清静无过分的作为,克制欲念,只有这种以中致外的内修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饮食思想的基本理论
饮食自然
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2.熟胜于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
3、素胜于荤:总体来说,道教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
根据自然饮食的观念,道教饮食还提倡“三因制宜”,即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是我们道教饮食理论的渊源之一。
《保生要录》论述五行、五味、五脏六腑调和论:“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王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王之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气也。”在挑选食物的时候应该多挑选与当时的季节的“五行”相生的属性的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按时节养生的效果。为使阴阳平衡,则饮食上就需要“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藏气不均。”自己喜欢的食物不能吃太多,不能太过偏食,否则会产生疾病;所讨厌的食物也不能全然的不吃,否则身体所藏的五行之气会配属不均匀。因此,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除了要按照时节挑选之外,还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五脏学说
精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辨证论治、五脏六腑补养论,皆可从阴阳五行学说追溯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的五脏六腑食疗理论主要包括:饮食偏倚害五脏与五脏所欲五味理论;五味各归所喜理论;生、克、制、化关系与对应的补、泄、散、收、软、缓等食疗法;五脏应四时、五方、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理论。我们在选择食物的配属的时候可以多参照这样的配属体系。
此外,孙思邀还系统地归纳了“五味动病法”、“五味所配法”等有关饮食法则。各位在日常的食材挑选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参照。
四气、五味与季节摄养论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咸、苦。四气、五味搭配不同的季节,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饮食养生系统,这样的摄养系统可以非常精致地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食材的挑选,具体烹饪方法的择取,等等。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道教真正的食养之法#
整体营养观
道教的营养观是一种,重外养,更重“内养”:“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的整体营养观。《长生诠经》:“去暴怒以养性,少思虑以养神,省言语以养气,絶嗜欲以养精。”去除狂暴愤怒可以修养心性,不过妄的思虑可以修养心神,简练语言可以修养心气,杜绝过度的嗜好和欲望可以修养精神。只有内外养结合,我们才能身心通泰,祛病延年。

饮食的利弊
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所以我们道教在养生方面认为人的机体需要得到补益、精气需要获得充实。
蒲虔贯《保生要录》说:“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

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营养的来源,可以滋养我们的血气,血可以滋养我们的形体,气可以护卫我们的四肢;髓和精是人体中的精华,其次是人体中的肌肉。

孙思邈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篇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饮食是安顿身体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适宜地饮食的人,是不足以合理的养生的。此外,孙思邈还认为食物带来的营养能够排邪、安腑脏、悦性爽志、调理气血,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病功能。

另一方面,道教对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损害,也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痛陈:“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

人们得得各种疾病,大多是由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纵情声色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对声色的欲望会降低,但饮食确实每天都需要的;饮食合理的话,久而久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不合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饮食损害功能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导致丹田元气的散失。《云笈七签》:“始生之后则饮食。饮食之后即腑脏实。腑脏实即诸脏相隔。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人出生之后需要开始饮食,但饮食也会致使腑脏充塞,丹田之气仅在脏腑和心胸之间短短几寸的狭窄空间往来运行,这样一来,人不可避免地因元气的不足而加速衰老。

2.饮食滋养人的同时也在滋养体内的“三尸九虫”。“三尸九虫”有人认为是指体内的各种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导致人走向毁灭的负面因素,包括贪欲、邪淫、不良的情绪等等。《云笈七签》称:“贪于饮食,尸(指三尸)乃千变万化,随欲而归,令人世患日深,多愚早亡。”对饮食有过多贪欲的人,身体内的三尸会跟随人们的各种欲望而千变万化,危害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各种祸患日益加深,让人愚钝,甚至过早的死亡。

内养的重要性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饮食》里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擅长养生的人以“养内”为主,不擅长养生的人则以滋养形体为主;“养内”的人擅长使各脏腑大道和谐,使血脉顺畅,让一身的卫气营血的流行自然和谐,依此能百病不生。只知道“养外”的人,其实难免只是纵口腹之欲,贪恋各种滋味,追求饮食带来的身体愉悦;这样虽然能使得肌肤、形体丰腴,脸色光润、悦泽,其实在身体里面,酷烈之气灼伤、侵蚀着人的脏腑,使其精神虚弱。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保全人们本来的和谐状态的,又何谈祛病延年呢。

“外养”和“内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外养”主要滋养肌和肉,不合理地偏重外形的滋养;“内养”则主要是填精补髓,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万神具足。

道教饮食“内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德
首先,道教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所以道教的饮食也是遵循着慈心于物、积善立功的教导的。《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第一条诫命是,不得故意追求美味去杀生,去割断其它动物的生命,用各种方式来烹煮成美味,来满足自己对味道的贪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追求长生久视的人,必须要有志于积善立功,要能慈心爱物,宽以待人,保护生态和谐。其次,道教还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养气
《云笈七签》中说:“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意思是说,人的情性形命出自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道教所说的“气”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它的理论直接源自于博大精深的“精气”学说:首先是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这称为“清气”;其次是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这称为“先天之精气”;其三是指通过饮食物质所产生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精气”。在道教看来,人的活力源泉在于体内之气,因此,通过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的“养气之道”,就能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养精
《随机应化录》记载:“养精者,少淫寡听”,保养精气,需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降低不合适的声音的影响。《云笈七签》记载:“含气养精,血脉丰盈,骨濡筋强,润滋皮肤”,涵养精气,可以使得血脉丰盈,胫骨强劲,皮肤细腻滋润。

养神
《淮南子》:“心者,神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心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心的,形体长时间的劳作而不休息,则会枯竭,精神长久的消耗而不停止则会竭尽,对作为生命之根的精神,不要让其过度劳碌,不过度劳碌的最好方法就是节制嗜欲,清静无过分的作为,克制欲念,只有这种以中致外的内修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饮食思想的基本理论
饮食自然
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2.熟胜于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

3、素胜于荤:总体来说,道教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
根据自然饮食的观念,道教饮食还提倡“三因制宜”,即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是我们道教饮食理论的渊源之一。《保生要录》论述五行、五味、五脏六腑调和论:“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王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王之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气也。”在挑选食物的时候应该多挑选与当时的季节的“五行”相生的属性的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按时节养生的效果。为使阴阳平衡,则饮食上就需要“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藏气不均。”自己喜欢的食物不能吃太多,不能太过偏食,否则会产生疾病;所讨厌的食物也不能全然的不吃,否则身体所藏的五行之气会配属不均匀。因此,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除了要按照时节挑选之外,还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五脏学说
精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辨证论治、五脏六腑补养论,皆可从阴阳五行学说追溯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的五脏六腑食疗理论主要包括:饮食偏倚害五脏与五脏所欲五味理论;五味各归所喜理论;生、克、制、化关系与对应的补、泄、散、收、软、缓等食疗法;五脏应四时、五方、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理论。我们在选择食物的配属的时候可以多参照这样的配属体系。
此外,孙思邀还系统地归纳了“五味动病法”、“五味所配法”等有关饮食法则。各位在日常的食材挑选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参照。

四气、五味与季节摄养论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咸、苦。四气、五味搭配不同的季节,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饮食养生系统,这样的摄养系统可以非常精致地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食材的挑选,具体烹饪方法的择取,等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评论抽88r,不抽水产和骂过虎的▫️p1我画的 p2约的 有需要可以自行保存,但是不可以商用山药薏米芡实,这三位同气相求的兄弟健脾益
  • 四、尾巴波音飞机的尾部随机身曲线上翘,是个“圆屁股”没有“椎”;而空客飞机的尾部比较尖,有一个突出的圆椎。超经典的英伦范西装袜,从设计用料到做工到处都是用心~采
  • 希望我和这个21岁的越南女孩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保持初心,勇往直前。六一儿童节的意义就是:当你是个大人的时候还有人愿意陪你像个孩子。
  • 大张的饭馆有着过去的店风,炒勺翻滚下,熟了的不仅是饭菜,还有点滴的人情,人情积攒多了便是感情,我们之所以愿意来,正是因为无论何时走进店里就像回家,大张不见外,拿
  • 一次是在建安四年三月,袁绍和公孙瓒正打得难分难解时,曹操来了,打出的口号是,我是来帮助我的好朋友袁绍的:操引军造河,托言助绍,实图袭邺,以为瓒援。与其说郭嘉对曹
  • 从16岁到31岁,甄嬛年纪轻轻就走过了大半人生,前半生她拥有了爱情亲情,经历过幸福和极致的悲伤,而后半生,她品尝着后宫无尽的孤独。甄嬛从小是个机灵活泼的女子,后
  • ʕ⸝⸝⸝Ⱉʔ ℂ ✨ We are 胶已人[烟花]我家的小朋友希望大家以后的日子多的是不需要理由的快乐[打call]以你们的可爱,可以得到属于你们专属的礼物祝
  • #这就是山东# 【2020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公示 山东共85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公示啦!山东共85人入选,来看看吧!
  • 小编最初邂逅二井三大概是在一年前,某天路过#祇园# 时,偶然间一股十分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扑面而来,于是便顺着味道寻了过去,这便是我与二井三的初遇,充满了平凡与
  • 【THG端午闪促最后一天:折扣低至5折+精选折扣品额外9折】THG时尚集团端午节闪促!若选择【闪亮时刻海淘】委托下单,无需输入折扣码,折扣金额加入购物车后自动扣
  • 机组9人,推测安全员、乘务员6人,机组应该有3人——由于林芝机场为高高原机场,海拔2948米,被认为是比较难飞的机场之一,会配置双机长。有一个细节,交付时该客机
  • 如果真的要离婚,一般双方都存在问题吧怎么说呢,妇产科病房的两头就是天堂到地狱,有孕期等待孩子出生的准妈妈,一家人其乐融融满心期待着,又给你削水果又嘘寒问暖,仿佛
  • 单次治疗皮脂分泌量即可显著下降----黄金微针(点阵微针射频技术FMR)是目前非常火的一种医美手段,也被许多医生推荐给患者用于痘坑的治疗。泰国学者主导的一项研究
  • 尽管韦斯特和摩西马龙的数据和荣誉都很出色,但卡尔马龙是NBA的进攻常青树,职业生涯砍下了NBA第二多的36928分。斯托克顿和纳什都是球场的大脑,斯托克顿可以说
  • 鉴于“虚”及“瘀”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在实践中颜乾麟教授根据《丹溪心法》“无痰不作眩”之说而另外重用茯苓和泽泻汤,不仅血瘀能化,且痰浊得清,脉道畅通。颜乾麟教
  • 环卫工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奉献用自己的一身脏换来了城市的干净整洁环卫工告诉记者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在用的那部手机已经老旧了刚好你们今天送了部新的真的很
  • 看dy他们在原神卡bug走空气墙突然想到我以前玩一梦江湖,当时有个人因为是武当名字叫符华在找情缘,我就替我朋友大胆追爱(bushi)因为我朋友很喜欢符华,我喜欢
  • 老王看着客户出了门,心里嘲笑一句:一般人,能喝出3000的茶,跟5000的茶有多大的区别,那就真见鬼了。男子顿时来了精神气,一脸嫌弃地说:我不买茶,我喝的茶都是
  • 丽姐小铺,欢迎光临,非常感谢您的到来,本小店主要售卖的商品有:【碧缇福】美牙仪、广西柳州特产螺蛳粉、广西北海特产蛋黄酥、各类水果、中秋月饼、早点、大闸蟹、送女朋
  • “走出去”5月16日-5月20日,干警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走进辖区集市、广场等地发放关于黑土地保护的普法宣传单,向辖区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走进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