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e线】光伏扩产带动核心设备需求,行业“卖铲人”迎来业绩增长期
近期,多个光伏投资大项目浮出水面。晶澳科技拟在云南曲靖投资光伏电池、组件、新能源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隆基股份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195亿元建设单晶硅棒、电池、组件等项目;新特能源拟在新疆昌吉建设年产20万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76亿元。

类似的百亿元光伏项目投资早已屡见不鲜,2020-2021年,行业扩产的主角是硅片,2021年末以来,硅料扩产风头正盛。然而,各制造环节产能落地后依然面临市场供需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还原炉、单晶炉、HJT生产线等光伏核心设备“卖铲人”已经率先尝到了行业扩产的红利。

硅片扩产拉动单晶炉需求

毫无疑问,硅片是近两年光伏扩产的主要环节之一,其中,拉棒工序的核心设备是单晶炉。

记者从相关设备企业获得的数据显示,以最新的1600型单晶炉为例,每1000台设备对应的硅片产能在12GW左右。另据机构测算,1GW硅片对应的单晶炉投资额约为1.4亿元。

●行业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建成的硅片产能已经到了330GW左右,预计还将新增超过100GW高纯大尺寸硅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大尺寸硅片(182mm+210mm)2020年的占比为4.5%,2021年提升至45%,预计今年降提升至75%。

潜在的硅片扩产规模为新增设备及设备更新需求提供了空间。上市公司的签单情况也反映出这一趋势,3月初,双良节能与晶盛机电签订买卖合同,向后者采购直拉单晶炉,将应用于公司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供货范围包括所有设备、技术资料等,合同金额为8.09亿元。

记者注意到,去年5月,双良节能与晶盛机电也曾签订直拉单晶炉买卖合同,合同金额为14亿元,交货期为2021年10-12月;去年11月,双方就5月份的合同进行了调整,采购总金额由14亿元增至22.4亿元,交货日期在原基础上延至2022年5月。

●根据机构测算,去年11月,双良节能锁定的单晶炉设备对应产能已经从10GW提升至16GW。双良节能在近期的调研中表示,今年年内将会尽快实现20GW的年产能;到2023年,将实现40GW+的年产能,体现公司的规模优势。

站在设备供应商的角度,晶盛机电与双良节能的签单只是冰山一角。去年8月,晶盛机电与宁夏中环签订合同,将向宁夏中环销售全自动晶体生长炉设备,合同金额60.83亿元;去年3月,中环协鑫也曾向晶盛机电采购晶体生长及硅棒加工设备。另外,去年3月、5月、10月,青海高景先后三次向晶盛机电采购单晶炉及配套设备,合同金额共计27.6亿元。

稍早前,晶盛机电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9.6亿元,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44%和100.23%。业绩变动原因之一是,受益于下游硅片厂商积极推进扩产进度,公司持续提升设备交付能力,订单量、营收规模大幅增长。

除晶盛机电以外,具备单晶炉设备供应能力的还有连城数控和京运通。3月初,双良节能也公告称,将向连城数控全资子公司连城凯克斯采购直拉单晶炉,涉及金额6.2亿元,去年5月,双良节能也曾向连城凯克斯采购8.46亿元的直拉单晶炉。另外,今年2月,京运通公告称,将向曲靖晶澳出售软轴全自动单晶炉及单晶生长控制系统,总金额5.4亿元。

从主要单晶炉供应商格局来看,晶盛机电独立性最强,获得下游订单也最多;连城数控重点供应关联方隆基股份,后者硅片产能位列行业首位;京运通拓展硅片业务后,单晶炉业务的定位也转向为首先满足自用。

一位单晶炉供应商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可以供应单晶炉的厂商屈指可数,如果单晶炉供应商直接或间接从事硅片业务,就会与其他硅片厂商形成竞争关系,后者在确定向谁采购单晶炉时也会有所选择;反过来,直接或间接涉足硅片业务的单晶炉供应商认为自己掌握了制造设备的关键技术,因此,也不太愿意与其他硅片厂商分享这些技术。

还原炉市场吸引新玩家

正如前述,硅料已经接棒硅片成为当下光伏扩产的新热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月,共有18家企业公布扩产规划,硅料总规模超310万吨,投资金额达千亿元,建设年限在2-5年不等。具体项目包括新特能源计划在新疆昌吉投建20万吨多晶硅产能,中来股份计划在山西太原投建10万吨产能,上机数控计划在内蒙古包头投建10万吨产能等。

硅料项目的核心设备是多晶硅还原炉,今年2月,双良节能一口气签订了多个还原炉销售合同。先是在2月8日,双良节能控股子公司与合盛硅业、东方希望子公司签下两笔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合同,金额共计约7.44亿元;随后的2月14日,又与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涉及多对棒还原炉设备及相应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金额2.6亿元。

●双良节能人士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还原炉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根据双良节能在调研中的表态,一万吨硅料产能对应的多晶硅还原炉(以42对棒还原炉为例)数量大概在15-17台套,所对应的价值量在5000万元左右;如果一台还原炉再配以一套撬块,一万吨硅料产能对应的多晶硅还原炉系统价值量将在8000万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去年,双良节能多晶硅还原炉及相关产品实现营收9.7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53.6%,毛利率也增加了5.81个百分点至38.53%。双良节能表示,公司还原炉市场份额长期稳居国内第一,目前多晶硅新老玩家纷纷抛出投产扩产计划,在未来光伏“碳中和”清洁能源替代政策的驱动下,多晶硅还原炉作为光伏上游硅料核心生产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

根据以上硅料扩产规模及单位投资成本数据,可以粗略估算多晶硅还原炉的市场规模。除了双良节能以外,目前国内能够提供还原炉设备的厂商还有上海森松,东方电热旗下的瑞吉格泰等。当然,还原炉市场也吸引了新的进入者,例如兰石重装。

2月初,由兰石重装研制的青海亚洲硅业60000t/a电子级多晶硅项目还原炉完工发运,此前,公司还完成了该项目冷氢化反应器、换热器设备,由此成为国内市场上极少数实现成套化生产多晶硅设备的供应商之一。公司现已获得亚洲硅业、东方希望等多晶硅项目产品订单,并表示,将加大力度开拓多晶硅市场,提高在光伏多晶硅核心装备领域市场占有率。

一家还原炉供应商告诉记者,还原炉在设备工艺和材料方面有一定技术门槛,但是,产能方面不会受到太多限制,“人员、厂房、设备都没有问题,可以及时满足客户需要;我们不是只有一个还原炉车间,还有其他车间、工人都是可以调度的,如果还原炉订单较多、生产紧张,这些资源都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还原炉、单晶炉作为光伏上游环节的核心生产设备,受益于行业扩产的逻辑也较为相似。不过,由于硅料、硅片的扩产周期不同,这两类设备面临的市场需求释放节奏也有差异,例如,硅料扩产周期长,已规划的项目将在未来2-5年陆续释放,设备需求释放更为平滑。

相比之下,一家单晶炉供应商人士就向记者表达了其担忧,“单晶炉的使用周期是比较长的,这一两年增加的炉子比较多,但是,如果过了当前旺盛的扩产周期,对单晶炉的需求量就没有这么大了。从我们之前的经验来看,单晶炉如果出现新炉型也是会刺激更新需求的,但是目前1600型单晶炉已经是最先进的了,要切换到下一代单晶炉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HJT、TOPCon电池设备频频招标

不久前,隆基股份公布了195亿元的扩产计划,涉及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及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投资额预计分别为76亿元、103亿元和16亿,其中,电池项目是重头戏,也被视作隆基在补自身短板。

●根据去年三季度的数据,隆基股份自有电池产能37.3GW,自有组件57.7GW,公司自有电池与组件产能并不匹配,电池产能年化缺口20.4GW。

天风证券指出,隆基股份本次电池扩产,单位投资额为3.43亿元,预计投资主要用于生产和工艺设备购置、安装及调试。该机构认为,此次30GW的扩产路线尚未明确,但隆基此前在IBC、HJT(异质结)、TOPCon领域均有较大进展,此次扩产有望以新型电池路线为主。

事实上,电池设备需求也有较大增量,不同于还原炉和单晶炉的情况,光伏电池技术路线正迎来更迭期,电池制造设备对新技术的要求更高。HJT,TOPCon等电池设备等都是光伏电池厂商采购的重点。

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三一集团连续发布14条光伏设备招标公告,设备类型涵盖单晶炉、切片机、丝网印刷设备等。从项目标名来看,三一集团本次招标的设备将应用于三一光伏项目单晶试制线、三一光伏TOPCon光伏电池试制线项目。

此外,协鑫集成稍早前发布了关于变更募投项目的公告,计划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乐山协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10GW高效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一期5GW)项目。

新型电池制造设备除了新增量以外,其单位投资也较高。记者从产业链了解到,目前,1GWHJT设备的投资额在4亿元至4.5亿元左右,远高于同等规模PERC设备2亿元的投资额。

虽然有机构预测HJT设备将在2022、2023年快速降本,但一家头部企业人士向记者反馈说,如果HJT设备的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替代,那么1GWHJT设备成本降至3亿元水平是可以实现的,但要降到与当前主流PERC设备相当的2亿元水平依然有难度。

迈为股份在近期的调研中表示,今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铝件,钢件成本上升;标准件又大量与半导体设备共用部件导致成本上升,所以今年HJT整线设备的成本下降不乐观。另外,迈为股份预计,2022年异质结整体市场扩产计划会在20至30GW的规模。

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的数据来看,今年,N型电池(HJT、TOPCon)占比有望从3%提升至13.4%,TOPCon电池2022年底产能有望超过35GW、HJT则有望超过13GW。由此可见,新型光伏电池占比提升也将拉动相应设备的需求增长。

迈为股份表示,公司HJT设备产能目前处于超负荷状态,公司通过租赁新厂房满足客户订单要求。公司募投项目一期85亩土地已经获得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施工,预计今年底、明年初有望投产。公司称,去年HJT订单情况很好,今年HJT订单情况会更好。

记者了解到,与电池设备技术更新类似,组件环节也面临技术迭代带来的设备更新,而且迭代周期已缩短至约2年,后续串焊机的技术更新关键在于大尺寸持续渗透、HJT带来的硅片减薄需求及高精度串焊。东吴证券认为,串焊机市场空间有望翻倍。

落实到具体公司,今年以来,奥特维发布了三份产品中标公告,采购方为晶澳科技、晶科能源,涉及产品包括高速划焊一体机、无损激光划片机、硅片分选机、多主栅划焊联体机等,披露的中标金额合计约3.4亿元。

下载e公司app,获取更多上市公司资讯:https://t.cn/A6ITxCyj

【7家国企整合成1家,一年后营收规模翻番,武汉城建集团——“化学融合”锻造头部企业】2020年9月,武汉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原武汉地产集团等7家市属国企整合成立新的武汉城建集团。此番重组涉及近万名员工,未发生业绩滑坡和上访投诉,实现“物理整合”零震荡,继而催生“化学反应”——
2021年,该集团预计年营收突破500亿元大关,实现规模倍增;利润总额由25亿元增至36亿元,同比预计增长44%,有望首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武汉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付明贵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关键是市场化机制。重组后,集团在实现零震荡基础上,迅速变“物理整合”为“化学反应”,激发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国企改革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建引领、产业重构、体制创新、企业文化、人才激励等诸多方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武汉城建集团撷选三个改革试点举措,希望借此管窥国企改革密码。
企业竞标:11家房企内部比选激发鲶鱼效应
“在武汉房地产市场,民营企业项目管理层跟投项目很常见。但在市属国企里,我们试行风险抵押金制度,风险共担,在武汉绝对算头一份!”武汉城建集团总经理应志刚表示。风险抵押金正是城建集团在综合开发板块推行的机制创新之举。
综合开发板块,是该集团整合后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重要利润来源。整合前,7家市属国企管理8家房地产企业,业绩、实力、规模参差不齐,品牌较为分散。
重组后,正逢“房住不炒”大调控,房地产行业走集约化、品质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迫在眉睫。武汉城建集团顺势成立新的全资子集团——武汉地产集团,统筹管理旗下11家开发企业(含新成立3家),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管理体系、制度流程。
这样一来,对外,新的地产集团业务专一、实力雄厚,能提升整体竞争力;对内,原各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外部竞争,缩减了运营成本。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武汉城建集团在全市多轮集中供地中斩获13个地块,权益面积201万平方米,规模排名武汉房企之首。这些地块“入库”后,交由哪家开发公司如何开发,不再由集团指派、分配,而是由11家开发公司进行市场化的内部比选、竞争。
各公司根据规划条件,编制设计方案等,公开比选、综合评分,谁的方案优、效益好、周期短、成本低,就交给谁实施。
为保证实现预期收益,集团还与开发企业领导班子和项目团队签订责任书,交付风险抵押金。若不能实现预期收益,风险金自动扣除;若超过预期收益,抵押金退还并给予奖励。
“在集团内部,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1月12日,回想起武汉归元C地块“明镜台”项目的落地经过,武汉城建集团江北公司董事长王继兵难掩激动。
2020年底,在汉阳归元C地块的内部比选中,王继兵带领团队充分调研,最终提出颠覆性方案——放弃原本设定的高密度定位,改为低密度、高品质定位,项目预估利润翻了1倍多。
最终,该方案经过十余轮上会讨论、打磨,成功打动评委会,顺利中标。
王继兵说,正因为对方案有自信,他和团队对缴纳百万元风险抵押金没有丝毫犹豫,“原计划100万元的风险抵押金由公司班子成员分摊,没想到普通员工都主动要求参与,最终近30人仅花两天时间就缴清了。”
王继兵坦言,与同行市场化企业而言,自己认缴的20万元风险金,额度、风险与回报率并不算高,但充分激发了自己和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家都是项目股东,个个干劲满满”。
类似的创新之举,还发生在集团综合开发板块的各环节。在克而瑞武汉市2021年房企销售榜中,武汉城建集团全口径商品房销售额415亿元、商品住宅销售389亿元,连续两年夺得武汉市场“双第一”,排名中国房地产销售百强第57名,较去年进位11位。
干部竞位: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武汉城建集团由7家企业重组而成,各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班子成员,就有7套班子,重组后集团的班子成员多达19人。
如何调动领导干部积极性?
武汉城建集团采取交叉任职方式。
吴克军,原来是武汉园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重组后,他担任集团党委委员、董事。通过交叉任职,他又任中央商务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一年时间,商务区集团干成了多年想干而没干成的事:整合集团资源,成立武汉城建置业公司。一年间,销售额由10多亿元攀升到60亿元,有力助推武汉城建集团拿下“双第一”;完成拆迁4万平方米,包括一栋拖了13年之久的老楼;完成供地280.95亩,实现土地收入30.2亿元,而一年前,这两项数据均为零;注册成立武汉城市服务集团,将整合原来7家物业公司,谋划尽快上市。
从“水杉树”到“法桐树”,吴克军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说,重组之前,7家企业各自都发展不错,就像一棵棵“水杉树”,挺拔、向上,但水杉树有一个特点,长到一定时候会“枯梢”,越长越小,越长越窄。
重组之后,呼应集团发展,整合资源,城建集团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法桐树”——根深叶茂,树大荫浓,是城市行道树中遮阳面积最大的树,能给市民和城市带来最大实惠。他之前任职的园发集团,原来行业排名全国第13位,重组后跃升全国前三。
今年39岁的李景龙,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获益者。此前,他级别不高,是建工集团一名骨干员工。如今,通过选拔,他既是武汉建工新兴建材绿色产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又是湖北绿缘新兴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长。
担任两家公司主要领导,李景龙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武汉、黄冈两地跑,干劲十足。据悉,他的年度考核,主要是合同额、销售额、利润三大指标。
李景龙说,身兼两职,从企业来说,有利于装配式产业发展,起到“1+1>2”效果;从个人来说,若目标完成,收入在原基础上增加三分之一。
“李景龙的岗位,是按处级领导来考核的。”武汉城建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陈颖解释,集团大力推行内部“去行政化”,创新实行职级与岗位分离,由体制内“管身份”转向市场化“管岗位”,将一批有能力、责任心强但职级较低的干部,选用到高一层级岗位,出现了不少“高职低就”“低职高就”现象,极大促进了企业发展。
人才竞岗:用市场导向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高崇博被派去“操盘”甘露山项目了!
在武汉城建集团,这项人事任命曾“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惊讶,有人不解,甚至有人质疑,因为——
甘露山项目太重要了。这个投资超过700亿元的项目,不仅是重组后武汉城建集团最大的项目,还是武汉疫后重启当天签约的第一批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
34岁,高崇博太年轻了。这个2012年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才进入武汉城建的小伙子,上班没几年,就能扛下这么重的担子?
但短短6个月后,甘露山项目就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这一重量级项目,创下武汉城建速度新纪录。该集团曾有个同类项目,用了3年时间才开工。
让干事者得益,让担当者出彩。武汉城建集团在全集团发出表扬通报,同时给予甘露山项目团队40万元重奖。
2021年11月,高崇博被破格提拔为武汉城建集团下属文旅城公司的副总经理。
高崇博的故事背后,是国企年轻人才和专业人才的选拔、任用和激励问题。
2021年6月4日,武汉城建集团总部大厦大会议室。
包括武汉城建集团班子成员在内的多名面试官一字排开,每人手中拿着一张有10多个打分项的表格。
当天上午,从43份来自全国的简历中筛选出来的4人参加面试,角逐武汉城建集团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这个职务要求高,其中一条是近5年操盘的市政公建项目累计产值达30亿元以上。
最终,时任武汉汇泽荣翊市政工程公司董事长周继勇竞聘成功。
这是武汉城建集团全方位打造现代企业制度,聘请职业经理人的生动案例。去年,该集团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了5名职业经理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坚持市场化转型。35岁的王兴园成了“吃螃蟹”的首批人员之一。
2009年,王兴园毕业后进入武汉建工集团,一路成长为项目经理。2021年,他拿出31.46万元购买公司原始股。他说,每年有固定收益,享受了企业发展的红利,同时对企业认同感、责任感更强了。
原来,2021年,武汉建工集团推行员工持股,确定178名核心骨干员工参与持股,最终8796万元入股资金全部实缴到位。同时,根据严格标准,量化员工持股资格,灵活开展持股人员梯队管理。
这最大程度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武汉建工集团实现营收240亿元,同比增长101%,营收规模实现翻番。

【财经新闻早知道】5G建设将“适度超前”

宏观经济

◆1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51.4,环比回落1.7个百分点。显示服务业活动小幅扩张,但增速放缓至近五个月来最低。国内市场需求低迷,海外需求大幅下滑,就业持续承压,服务业市场乐观情绪下降。

◆外管局:1月末,外汇储备报32216亿美元,较2021年末下降285亿美元。黄金储备报6264万盎司,与上个月持平。

◆央行:1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3.5亿元,余额23.0亿;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7000亿,期限1年,利率为2.85%,余额47500亿;对三家银行净增加抵押补充贷款17亿元,余额28000亿。

◆证券时报:1月,地方债发行规模6989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4844亿,完成提前批额度的三分之一,专项债发力明显前置。考虑到当前地方债发行只完成全年额度的一部分,后续仍有6万亿左右的额度待发行。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绿色低碳深入推进,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行业动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通信行业保持稳中向好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按照上年不变单价计算,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较快增长,完成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8%。从网络覆盖水平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实现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超300个城市启动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

◆经济参考报:多方正加紧绘制新一轮“新基建”规划图。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从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看,“新基建”成为多地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20多个省(区、市)明确了2022年5G、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并提出进一步发挥5G等“新基建”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中指院:2022年春节期间,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春节相比下降51%。其中,受上海成交规模拉动,一线代表城市成交规模较去年春节有所增长。2022年,各地春节楼市“不打烊”,中小城市返乡置业潮仍相对低迷,大城市在“就地过年”下,购房者置业亦不活跃,成交规模继续回落。

◆证券日报:今年以来,多地公积金贷款政策也出现不同程度放松,尤以三四线城市最为明显。除公积金贷款迎来“松绑”之外,银行的住房贷款出现了明显松动。购房贷款发放速度相比2021年下半年显著加快,北京地区多数银行房贷放款周期缩短至1个月以内。

◆Strategy Analytics: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2021年同比增长19%,达2.68亿,再创新高。随着2022年的开始,该行业必须对持续存在的供应问题以及不断增加的货运和制造成本保持谨慎。

◆韩国汽车研究院:去年全球纯电动车市场销量为471.77万辆,同比大增112%,占整体汽车市场份额达5.8%,同比上升2.9%。全球电动汽车销冠仍为特斯拉,去年共售出92.16万辆;其后依次为中国上汽集团、德国大众、比亚迪。

◆证券时报:2月6日晚,中国女足获得亚洲杯冠军奖杯,支付宝宣布奖励中国女足13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为球队奖金,300万元奖励水庆霞率领的教练团队。据悉,这1300万元的赛事夺冠奖金出自支付宝“十年十亿”支持中国女足发展计划。

◆SNE Research: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 On。宁德时代去年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这已经是宁德时代连续第五年登上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的宝座。

◆中国银联:从除夕到大年初六春节七天假期,银联网络交易金额2.03万亿元,交易笔数30.05亿笔,相比2021年春节假期分别增长22.4%和18.4%。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零售购物、餐饮、影视娱乐等消费增长明显。

◆上证报:折叠屏手机市场火爆,在普通线下手机销售门店,折叠屏手机每周以个位数供货,线上旗舰店也是一周开售一次的节奏。业内人士称,折叠屏手机软硬件性能逐渐完善、价格也降到万元左右,消费者尝鲜热情高涨。但在市场需求明朗前产业链没敢放开手脚干,出货量没法快速放大。

◆周一,上证指数报3429.58点,上涨2.03%,成交额3571.40亿。深证成指报13456.65点,上涨0.96%,成交额4659.94亿。创业板指报2917.86点,上涨0.31%,成交额1720.67亿。两市合计成交8231.34亿。盘面上,油气开采、地下管网、建筑装饰、钢铁、水泥、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冠治疗、教育、手机游戏、云计算等板块跌幅居前。

◆经济参考报:1月基金发行市场遇冷。以基金成立日作为统计标准,1月新发基金总数为148只,发行份额为1188.20亿份,环比分别下降39.59%、60.87%。单只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不足10亿份,也创下了自2021年1月以来的新低。

◆中证报:险资机构负责人透露,正在紧锣密鼓设计春节后加仓策略。面对“开门红”,业内人士称,将把握好春节后的重要时点进行加仓。通常在一季度,业绩和政策面上占优的行业就会逐渐清晰,这个时间正是调仓或者加仓较好的时间窗口。

公司动态

◆ 特斯拉:2021年,在中国市场收入达138.44亿美元,同比大增107.8%。在中国营收大增主要得益于上海超级工厂的提产和交付量上升。目前中国是美国之外特斯拉最大的市场,占公司营收比例达25.7%,占全球交付量的51.7%。

◆天齐锂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智利锂矿国有化一事目前尚未实际落地,此前公司已与当地签订合约,并获得到2030年12月31日之前的锂资源配额,该配额不会改变。

◆据英国金融时报,软银以660亿美元的价格将芯片集团ARM出售给英伟达的交易宣告失败。软银将获得至多12.5亿美元的交易破裂分手费。

重要公告

◆浙商银行:自1月4日起至2月7日,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5.269元,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根据《稳定股价预案》,应在触发日(2月7日)后10个交易日内制定稳定股价措施并由董事会公告。

◆路畅科技:控股股东拟向中联重科转让29.99%股份,转让价款总额为7.8亿元,同时控股股东自愿放弃所持全部剩余股份的表决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联重科将成为控股股东。股票于2月8日开市起复牌。

◆淮河能源:拟以向淮南矿业全体股东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如有)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吸收合并的同时,拟以向国开基金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如有)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70%的股权。股票自2月8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和科达:于2月7日收到控股股东瑞和成的通知,瑞和成拟将其持有的科达股份协议转让20%股权。本次股份转让事项交易对手方所属行业为数字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需经过有权部门的事前审批。股票自2月8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超讯通信:违规担保事项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或整改,股票于2月8日停牌1天,2月9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亿纬锂能与惠州市政府拟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万业企业控股孙公司拟6.58亿元出售多台12英寸集成电路设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口百事合体:自古红蓝出cp,想尝试一下吗?
  • 杨幂刘恺威离婚:“我需要的是一份能平等对话的爱情!”
  • 印尼万丹发生海啸,当地完全没有预警,巨浪突然来袭,
  • 郑爽张恒合开公司!男方疑似利用郑爽?
  • 春运火车票开售,上海至成都方向两小时后仅剩少量“无座”票
  • 景甜回应擤鼻涕:不好意思,没忍住!
  • 酒店大门砸伤男童,一七岁男童被砸成重伤!
  • 吴亦凡维权胜诉!
  • 高铁充足普卧紧俏,回家最全乘坐交通工具攻略!
  • 揪心!22岁中国女留学生纽约失联4天!警方呼吁协助寻人!
  • 哈市国道发生车祸,然而已造成7死1伤!
  • 【惊险】男子为赶车强行冲门,结果脖子被夹头露车外!(附视频,胆小慎点)
  • 男子外卖吃出烟头?没想到店主既然这样回应他?
  • 王楠接机暴露家底 家底有多壕
  • 真相细思极恐?幼儿园家长扮人贩是怎么回事?20分钟骗走46个孩子!
  • 徐锦江“撞脸”圣诞老人?自称:你们要的红帽子白胡子老人来了
  • 当当网谴责李国庆言论 要求其微博删除当当logo...
  • 浙江一企业禁员工买苹果手机:违者失去晋升机会
  • 男童抽奖抽到宝马 ,工商部门:违法!
  • 程序员零下20度雪地求婚快冻伤 女友却……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