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公益# 曲园学子寒假行:走进泰安岱庙,感受千年古韵
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始建于汉代,为泰山信仰的祖庭,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近距离地欣赏古建筑之美,了解岱庙优秀的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化拾萃”队成员于2021年1月17日前往泰安市岱庙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走访调查、参观内部景观等形式了解记录了岱庙景点的保护现状和景区的发展情况。
观千年岱庙之建筑,感千年文化之内涵
岱庙南起旧泰城南门,北起南天门中轴线上。以其内部建筑排列布局来展示儒家礼制观念,整个建筑群以一条南北向的纵轴线为中心,均衡的横向扩展。为了避免在参观途中遗漏一些景点,实践队员决定按照一贯而终的顺序游览岱庙,最后再分别去往两侧建筑。第一站便是遥参亭。遥参亭外是车水马龙的马路,汽车疾驰而过,行人步履匆匆。而当进入遥参亭后仿佛穿越般置身于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闹。穿过遥参亭,便是正阳门。在古时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有81个铁质馒钉,有铺首,极具威严。简单参观了配天门、仁安门,实践队员往最重要的建筑——天贶殿走去,天贶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重檐八角,斗拱飞翘,上覆黄琉璃瓦,正中悬挂“宋天贶殿”的巨匾。殿内供奉“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由于供奉的桌子阻挡,实践队员并没有进入大殿内参观壁画。
岱庙内碑碣林立,古木参天。进村历代碑碣石刻300余通,素有“岱庙碑林”之称。又有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的“唐槐”“汉柏”。实践队员对这两部分进行了重点观察。其中石碑保存良好,即使是一些年代久远的石碑,其上的刻字仍清晰可见。唐槐院与汉柏院东西分据,实践队员分别进行了参观。其中真正的唐槐已经枯死,据工作人员说现存的槐树是1952年在枯槐中种植的新槐,俗称“唐槐抱子”。而汉柏如今仍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
观岱庙经营之措施,访景区发展之现状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在景区环境维护、文物保护和针对游客的措施方面颇有发现。
首先印象最深刻的是景区的环境维护,景区内垃圾桶并不多,只零零散散分布在一些区域的入口处,但是垃圾非常少。实践队员特地观察了墙根和草地这些容易遗留垃圾的地方,并没有发现任何垃圾。总结有两个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游客较少,制造垃圾较少。二是景区内有工作人员巡查,也会清理部分垃圾。绿植遍布整个园区,有千年古木,有园林盆景,也有茵茵绿地,外界的噪音也被隔绝,让人心平气和,心旷神怡。不自觉得降低了说话的音量。
其次是一系列的文物保护措施,岱庙内建筑颇多,古木林立。既要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又不能影响游客的观感,因此保护措施十分复杂。据工作人员介绍实践队员得知:早在民国期间,因“中原大战”岱庙成为兵营,战争和驻军对岱庙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岱庙的文物保护工作早在1931年就开展了,首先是修复受损壁画,又在重要建筑和古木周围增设铁质护栏。此后几十年直至今日,已经开展多次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比如将历代珍贵碑刻移至同一处排列存放,加以保护;又对破损的建筑进行修复,安装门窗,在斗拱、脊兽之上用铁丝固定,防止天气和人为破坏。据队员观察也发现,许多树龄200年以上的古木都被领养,树上有被领养的时间、人物。古树众多,通过这样的方法,古树可以得到更多关注和保护。
岱庙内针对游客颁布的一系列措施也十分贴心,首先是四处分布的贴士牌,上面有对此处文物的基本介绍,包含名称、基本信息、渊源和意义。短短数语就让游客对此处文物拥有大致了解。岱庙常年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祈福,因此贴士牌上有基本的中英文两种语言,某些重点文物的贴士牌上的还有韩文、日文。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贴士牌上还有二维码,游客可以自行扫码了解详情。岱庙内文化内涵丰富,尤其是许多石刻碑文,其上的古文比较难理解,加之建筑颇多,样式相似。若无人介绍其中分别和历史,难免产生无聊之感。因此正阳门处,设有讲解员的工位,游客可以自行选择讲解员跟随游览,介绍所经过的景观。除此之外,岱庙占地较广,实践队员在游览的过程中也感到十分劳累,也由此注意到景区内分布在各处的长凳,可供游客休息。为增加游览趣味,在锦鲤池处,设有贩卖鱼食的机器,游客可以喂食池中的锦鲤。还有摸福这种民俗游戏,游客闭眼围着扶桑石顺、逆时针各转三圈,去摸北边的古柏,就可得到泰山神的祝福。
即使岱庙内各项措施较为完善,但实践队员发现,岱庙内客流量极少,并且游客多为老人,经过采访得知,这些老年人来游览的原因主要是祭拜泰山神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岱庙内植物遍布,比市区其他地方空气质量高、岱庙的门票价格低。实践队员又采访了岱庙的工作人员,得知,疫情对景区的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就体现在客流量上,许多外国游客无法前来参观,国内的游客也受到地区限制,无法前来。另一方面,实践队员参观的时间为工作日,是游客较少的时间段。工作人员又介绍,在大年初一到初三岱庙,每年都举办庙会,那时的客流量较大。
在实践队员离开时,正巧遇到前来参观的小队,通过查询得知岱庙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周二对泰安中小学团队免费开放。
感文化熏陶,悟未来之道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收获颇丰,既对岱庙内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发现了在防疫形势下岱庙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决心要做优秀文化的宣传者。文化拾萃队将秉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理念,思考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弘扬的新方式、新途径。为新时代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千问千寻大运河】运河畔的乡村振兴之问 小高庄村这样回答】
  在中国万千乡村的发展史中,河流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取水灌溉,还是饮用炊事,皆有赖于河流之便。在天津市静海区南运河畔,一个村子的振兴,一方人民的富足,正围绕运河徐徐铺开。

  小高庄村位于南运河沿岸、静海镇南端,距镇政府约3公里,村庄沿南运河呈东西向矩形分布。全村目前共有村民215户524人,从人口规模上看并不算大,但在为村民谋幸福、办实事上,这个小村正踏实迈进。特别是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上,小高庄村近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运河畔的脆枣种植

  南运河给小高庄村带来了优越的耕作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全力投入到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之中,随着南运河屡次疏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静海镇的农业耕作条件稳步提高,小高庄村也大受裨益。

  有了适种的土地,还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对于耕地1330亩的小高庄村来说,如何精心挑选合适的作物,提高亩产效益,是主要靠农业吃饭的村民们最要紧的事。小高庄村的致富之路,也由此展开。

  在全村耕地中,大田作物占420亩,果木类经济作物占910亩。其中,以脆枣种植最为远近闻名。“‘小高庄脆枣’作为注册品牌,以品质上乘、入市时间早为特点,受到各地市场的青睐。目前我们村年脆枣产量200多万斤,鲜枣收入200万元左右。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逐年提升。”小高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林介绍道。

  虽然如今的“小高庄脆枣”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这条致富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小高庄村村民刘振志今年63岁,现担任小高庄村村委会会计。他在小高庄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村里脆枣产业的发展。

  刘振志回忆道,小高庄村的枣树种植早有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彼时改革开放不久,天津不少农村都在开拓除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临近南运河的小高庄村也不例外。

  在选择发展枣树种植之初,小高庄村的村民们经历了一番波折,“那时,一年给枣树浇几次水,剪几遍枝,枣树之间株距多少最合理,这些大伙儿完全不清楚。就连给枣树做嫁接,我们也不懂,还是隔壁村的乡亲教会我们的。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索。”刘振志回忆道。

  除了种植技术不成熟,脆枣的运输、销售也是村民们要面对的新课题。“最初,全村枣树可能也就占250亩地左右,谈不上什么专业的物流、市场,更谈不上什么产业,就是村民自己采摘下来运到集市上卖。”刘振志介绍着小高庄村种枣树的历程,“就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脆枣的市场价格逐渐上来,尤其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五六年里效益最好,按一亩地55株枣树算,一棵树收成约300斤,一斤平均1.5元,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四千多元收入。于是,村里种枣的人也多了起来,全村百来户村民都开始种枣树,一时间形成了‘百里万亩果园’的盛况。”

  很快,小高庄村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2010年,“高庄脆枣”商标正式注册,不仅让小高庄村的脆枣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还推动脆枣向优质冬枣转型。

  2015年以来,在驻村帮扶组的支持下,小高庄村枣树种植迎来更加科学的管理。尤其是2016年9月之后,小高庄的枣树种植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在帮扶组的支持下,结合多年枣树种植传统,我们研究制定了一村一策的经济发展方案,成立枣树种植协会,开始试种一代冬枣,建成百亩冬枣示范区,同时引进了二代冬枣等优质品种。这些举措,都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益。”闫林说道。

  刘振志家里种植着两亩半面积的枣树,谈及近年来村里枣树种植的发展,他很是欣慰,“这几年,驻村帮扶组帮助我们建立起合理密植的手段,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村民们还学会用套种方式让种植更加集约,在枣树株行间播种的红小豆、绿豆、江豆等作物,同样收成可观,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如今,小高庄村附近的批发市场会定期派车到村里收购脆枣。做出品牌效应后,村民不再需要像几十年前一样,自己将脆枣运到外面贩卖。“现在我们村产出的枣可说是供不应求,往往果子还没收获,就有客商来预订。眼看着村里的枣树种了这么多年,如今真的是打响了招牌,做出了名声。”71岁的村民胡如军感慨道。

  小村旧貌换新颜 臭水坑变荷塘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设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2019年,小高庄村成功入选天津市第一轮人居环境示范村。

  金秋十月正是粮食陆续收获的时节,如果此时行走在小高庄村里的硬质路面上,随处可见村民在晾晒玉米。金黄的玉米粒铺满了不少屋前的道路,然而,仅仅在不到十年前,这样的景象并非日日能见。

  “以前,村里的路还都是泥土道,一下雨,路上积满泥,根本晾晒不了粮食,远没现在方便。至于出行就更艰难了,雨天时人刚一出门,就是两脚泥,甚至连去镇上这短短几公里路,都走得很漫长。”72岁的村民胡如刚介绍道。

  胡如刚的回忆,代表了村民对村里过去居住环境的印象。除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村里的垃圾处理也曾是大问题。过去,村里的生活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经常挤占了民房前后和村中道路,导致蚊子苍蝇乱飞,街上臭水横流。有村民回忆道,那时,一家人吃饭时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户就会飞进一群苍蝇。

  人居环境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十年间,小高庄村发生了大变样。2013年8月,静海区、镇两级政府以天津市能源集团驻村帮扶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小高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

  几年间,村里拆除破旧路面3500平方米,铺就水泥路面6790平方米,全村3条东西向街道、5条南北向街道再也不会让村民“雨天两脚泥”了。此外,村里陆续建设了5个旱厕,2015年又改造成水厕。2013年,村里实行雨污分离,一户一表,洁净用水有了稳定保障。

  2015年后,村内卫生由村保洁队每天负责垃圾清扫、道路管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短时间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刘振志目前是村保洁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这个由5个本村村民组成的村保洁队每天都会为村里做清洁。村保洁队分工明确,有人轮流清扫路面,有人专门打扫村里的公厕,有人专门负责垃圾转运,“我们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这几年眼看着村子在我们的清理下越来越干净起来。既能拿到一些报酬,又能为改善村子面貌做出贡献,我们感到很充实。”

  人居环境改善后,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也开始得到满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让本村村民竖起大拇指,也让邻村村民交口称赞。如今,这里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一提起小高庄村,附近村民就对这里脏乱环境皱眉的地方了。

  矗立在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健身小广场和篮球场,正是村里人居环境提升后,生活质量也随之攀升的最好写照。刘振志介绍道,每当天气和暖时,这里几乎每晚都有村民来扭秧歌、健身,那片安装有灯光的篮球场,更是在晚间吸引了本村乃至邻村很多年轻人前来运动,有时,年轻人的运动声一直传到很晚。

  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旁边,如今是一片荷花塘,但在以前,这里还是个臭水坑,堆满垃圾,还散发出臭味。几年过去,不仅垃圾踪影全无,塘内的荷花盛开时还散发出阵阵芳香。臭水坑变荷花塘的故事,是小高庄村旧貌换新颜的缩影,也是小高庄村近年来“文明村镇”“美丽村庄”等荣誉的注脚。

  环境越来越美,村民收入逐渐增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关于如何为乡村振兴“破题”,小高庄村正给出自己的答案。
https://t.cn/A6xgTxx2

#千问千寻大运河# 【运河畔的乡村振兴之问 小高庄村这样回答】

  在中国万千乡村的发展史中,河流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取水灌溉,还是饮用炊事,皆有赖于河流之便。在天津市静海区南运河畔,一个村子的振兴,一方人民的富足,正围绕运河徐徐铺开。

  小高庄村位于南运河沿岸、静海镇南端,距镇政府约3公里,村庄沿南运河呈东西向矩形分布。全村目前共有村民215户524人,从人口规模上看并不算大,但在为村民谋幸福、办实事上,这个小村正踏实迈进。特别是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上,小高庄村近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南运河给小高庄村带来了优越的耕作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全力投入到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之中,随着南运河屡次疏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静海镇的农业耕作条件稳步提高,小高庄村也大受裨益。

  有了适种的土地,还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对于耕地1330亩的小高庄村来说,如何精心挑选合适的作物,提高亩产效益,是主要靠农业吃饭的村民们最要紧的事。小高庄村的致富之路,也由此展开。

  在全村耕地中,大田作物占420亩,果木类经济作物占910亩。其中,以脆枣种植最为远近闻名。“‘小高庄脆枣’作为注册品牌,以品质上乘、入市时间早为特点,受到各地市场的青睐。目前我们村年脆枣产量200多万斤,鲜枣收入200万元左右。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逐年提升。”小高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林介绍道。

  虽然如今的“小高庄脆枣”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这条致富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小高庄村村民刘振志今年63岁,现担任小高庄村村委会会计。他在小高庄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村里脆枣产业的发展。

  刘振志回忆道,小高庄村的枣树种植早有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彼时改革开放不久,天津不少农村都在开拓除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临近南运河的小高庄村也不例外。

  在选择发展枣树种植之初,小高庄村的村民们经历了一番波折,“那时,一年给枣树浇几次水,剪几遍枝,枣树之间株距多少最合理,这些大伙儿完全不清楚。就连给枣树做嫁接,我们也不懂,还是隔壁村的乡亲教会我们的。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索。”刘振志回忆道。

  除了种植技术不成熟,脆枣的运输、销售也是村民们要面对的新课题。“最初,全村枣树可能也就占250亩地左右,谈不上什么专业的物流、市场,更谈不上什么产业,就是村民自己采摘下来运到集市上卖。”刘振志介绍着小高庄村种枣树的历程,“就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脆枣的市场价格逐渐上来,尤其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五六年里效益最好,按一亩地55株枣树算,一棵树收成约300斤,一斤平均1.5元,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四千多元收入。于是,村里种枣的人也多了起来,全村百来户村民都开始种枣树,一时间形成了‘百里万亩果园’的盛况。”

  很快,小高庄村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2010年,“高庄脆枣”商标正式注册,不仅让小高庄村的脆枣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还推动脆枣向优质冬枣转型。

  2015年以来,在驻村帮扶组的支持下,小高庄村枣树种植迎来更加科学的管理。尤其是2016年9月之后,小高庄的枣树种植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在帮扶组的支持下,结合多年枣树种植传统,我们研究制定了一村一策的经济发展方案,成立枣树种植协会,开始试种一代冬枣,建成百亩冬枣示范区,同时引进了二代冬枣等优质品种。这些举措,都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益。”闫林说道。

  刘振志家里种植着两亩半面积的枣树,谈及近年来村里枣树种植的发展,他很是欣慰,“这几年,驻村帮扶组帮助我们建立起合理密植的手段,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村民们还学会用套种方式让种植更加集约,在枣树株行间播种的红小豆、绿豆、江豆等作物,同样收成可观,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如今,小高庄村附近的批发市场会定期派车到村里收购脆枣。做出品牌效应后,村民不再需要像几十年前一样,自己将脆枣运到外面贩卖。“现在我们村产出的枣可说是供不应求,往往果子还没收获,就有客商来预订。眼看着村里的枣树种了这么多年,如今真的是打响了招牌,做出了名声。”71岁的村民胡如军感慨道。

  小村旧貌换新颜 臭水坑变荷塘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设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2019年,小高庄村成功入选天津市第一轮人居环境示范村。

  金秋十月正是粮食陆续收获的时节,如果此时行走在小高庄村里的硬质路面上,随处可见村民在晾晒玉米。金黄的玉米粒铺满了不少屋前的道路,然而,仅仅在不到十年前,这样的景象并非日日能见。

  “以前,村里的路还都是泥土道,一下雨,路上积满泥,根本晾晒不了粮食,远没现在方便。至于出行就更艰难了,雨天时人刚一出门,就是两脚泥,甚至连去镇上这短短几公里路,都走得很漫长。”72岁的村民胡如刚介绍道。

  胡如刚的回忆,代表了村民对村里过去居住环境的印象。除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村里的垃圾处理也曾是大问题。过去,村里的生活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经常挤占了民房前后和村中道路,导致蚊子苍蝇乱飞,街上臭水横流。有村民回忆道,那时,一家人吃饭时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户就会飞进一群苍蝇。

  人居环境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十年间,小高庄村发生了大变样。2013年8月,静海区、镇两级政府以天津市能源集团驻村帮扶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小高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

  几年间,村里拆除破旧路面3500平方米,铺就水泥路面6790平方米,全村3条东西向街道、5条南北向街道再也不会让村民“雨天两脚泥”了。此外,村里陆续建设了5个旱厕,2015年又改造成水厕。2013年,村里实行雨污分离,一户一表,洁净用水有了稳定保障。

  2015年后,村内卫生由村保洁队每天负责垃圾清扫、道路管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短时间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刘振志目前是村保洁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这个由5个本村村民组成的村保洁队每天都会为村里做清洁。村保洁队分工明确,有人轮流清扫路面,有人专门打扫村里的公厕,有人专门负责垃圾转运,“我们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这几年眼看着村子在我们的清理下越来越干净起来。既能拿到一些报酬,又能为改善村子面貌做出贡献,我们感到很充实。”

  人居环境改善后,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也开始得到满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让本村村民竖起大拇指,也让邻村村民交口称赞。如今,这里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一提起小高庄村,附近村民就对这里脏乱环境皱眉的地方了。

  矗立在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健身小广场和篮球场,正是村里人居环境提升后,生活质量也随之攀升的最好写照。刘振志介绍道,每当天气和暖时,这里几乎每晚都有村民来扭秧歌、健身,那片安装有灯光的篮球场,更是在晚间吸引了本村乃至邻村很多年轻人前来运动,有时,年轻人的运动声一直传到很晚。

  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旁边,如今是一片荷花塘,但在以前,这里还是个臭水坑,堆满垃圾,还散发出臭味。几年过去,不仅垃圾踪影全无,塘内的荷花盛开时还散发出阵阵芳香。臭水坑变荷花塘的故事,是小高庄村旧貌换新颜的缩影,也是小高庄村近年来“文明村镇”“美丽村庄”等荣誉的注脚。

  环境越来越美,村民收入逐渐增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关于如何为乡村振兴“破题”,小高庄村正给出自己的答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于国庆放假通知是p的这件事[单身青蛙]老师前两天就在问我放假通知→在群里看到了王若宇发的国庆放假通知→我把通知发给了老师→我知道了通知是假的 但是已经超过两分
  • 其实有时候,也真得无法理解刘晓庆的心态,虽然年轻时的她确实是艳光四射,也是靠着外形迷倒了好多男人,影响了好几代人。 同样是生图,早几年前刘晓庆参加某电影首
  • 慕寒同人《岁岁慕里朝犹寒》_幕后花絮最近也是拖了两周没更,不知道是不是有情敌弃贴了,在这里,我给没弃帖的小可爱道歉了,最近两周因为特殊原因,估计也更不了了,所以
  • 小姨说你还挂红灯笼 ,要是我们之前能多陪陪你,我真的真的就不会有遗憾。陪伴的少真的是我这辈子的遗憾,谢谢你也让我明白了想见的人就去见,不要等,好好陪伴自己爱的人
  • 2018.8.20戏客专访X许魏洲|《爱情进化论》里的丁宇扬来啦~ 2018.8.8戏客专访X秦岚|秦岚回应“卫龙cp”“帝后cp” 2018.5.29戏客专
  • •今天去超市碰到了好吃的蟹肉棒 •屏保出现了我战哥最爱的牛角包 我也好想吃酥酥脆脆小面包•之前在火车上拍的两张照片 雨夜 夕阳•路上碰到一只 哈哈哈哈
  • “那我怎么没看到你加盖子,味儿这不是都跑了吗”……我:啥跑了?开了!
  • 但姚笛不怕输,毅然接下了这个角色,让观众看到了两个同名但是却不一样的黄小仙。面对换角,不怕输的姚笛硬着头皮迎难而上,那时候姚笛顶着很大的压力,为了饰演好角色,她
  • 但实际上,在哪里打拼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都可以成就自己的梦想。但实际上,在哪里打拼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都可以成就自己的梦想。
  • 那你为什么还不行动?(好像是这个名字小白菇?
  • 用过之后嘴唇上的死皮都不见啦✨◽️修护唇膜Burt’s bee他家的唇膜香香甜甜的我每次睡觉之前都会涂一层厚厚的糊在嘴唇上,不粘腻很舒服的感觉,隔天早上醒来就被
  • 似乎除了怒与颂这两种特别表情之外,他们的悲欢喜乐多以豁达的态度进行处理,这是我理解但学不来的表达式。大家把在《着迷》里喜欢的句子发在评论区吧,我尽量满足,等我拿
  • 7月2日《珠海特区报》02版以“第二届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决赛落幕提高学生火灾逃生自救能力”为题报道:6月29日,珠海市第二届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市
  • 从实物到资金、从人才到技术、从项目到销售、从医疗到教育,形成河北区社会各界宽领域、深层次、一体化合力帮扶清水的良好局面。加强劳务协作,实现互利共赢河北区扎实有力
  • 至于克服恐惧,需要的是投资者对股票有足够的知识,心理有了底,自然就不再担心与害怕股市浮沉在交易中,自信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品质。你由于对老板的成本和数量等一无所知
  • 圣人是常守“无名之朴”的,虽说歌颂载道,而又不可名状,所以说圣人无名。池池简直是个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这个可以在我这
  • BLACKPINK新歌MV播放量突破1亿【N】BLACKPINK《SHUT DOWN》MV播放量突破1亿…共计第34支破亿MV 21日,YG娱乐表示BLACKP
  • 今日头条 只似从前 ——瘦桶两支孤单的影子在同一片天空下说起远方的姑娘数着星星谈论粮食和蔬菜远方的日子好遥远今天的日子好似从前一个姑娘的丈夫未来的父亲来看小
  • 展览虽然不大但是都好用心,还是很推荐大家去看看的[心]#萌宠那些事[超话]##萌宠那些事[超话]##兔子[超话]#Day.3 最喜欢的身体部位哇这个好难说。em
  • 20220926记今天早上听了早八的课 下午开了会 晚上上了喜欢的摄像课 老师真的太好看啦 她还给我们看了九号秘事 这个片有空一定要追完[赢牛奶] 然后回宿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