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道德经》一书时,有两个概念很重要,那就是“有”和“无”。书中对于万事万物的起源有如此的描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那么,什么是有?顾名思义,就是存在,不管是看得见或者看不见,体会得到还是体会不到都是属于“有”的范畴。

呼吸晨练

什么是无?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相对于有而形成的一个概念,是一相对于有形的存在。进一步说,“无”就是终极,是对“道”的作用的描述。

那么“有”和“无”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无”如何起源于“有”,有如何终于“无”?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如何解释呢?举个例子,一个鸡蛋变成一只鸡,鸡和鸡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但在相互变化的过程中,也就是鸡蛋自身的变化成为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鸡蛋的属性相消失于生成的鸡中,同样的道理,鸡原本是不存在的,但经过孵化后,鸡蛋消失了,鸡生成了存在。

武当一隅

本来鸡是不存在的,属于无,但孵化后,鸡就变成了有。这就是从无到有的道理。

同理对于鸡蛋来说,属于有,孵化成鸡后,鸡蛋就不存在了,属于无,这也就是从有到无的道理。

这样的观点具有很广泛的普遍性,如人的死亡,就是由有变成无;人的出生就是由无变成有。

道观

用佛教的词语来解释,有和无就是有相和无相,这就涉及到探讨生命和死亡的问题,关乎于存在和生存的意义问题。

另外,老子还由有和无推导出物和道的概念,有对于物,是有形的存在;无对于道,相对于物的而存在,所以道不是物。

因为“道”是与“物”相反的“东西”,所以人们看见“物”的时候,就需要从反面推想“道”,

可见与字宙论模式相比,后种思考方式显然要更复杂。

高山之上

事实上,现代宇宙论的模式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其真正的原因在干,诉诸宇宙创生的过程本身并不具有说服力,宇宙的创生过程,例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生都是比喻性的,具体到如何“生”、何以“生”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再解释。

以此观之,“道物关系”问题或者“有无”问题的解决必须开辟一些新的方向,这些新的方向又必须是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所谓合理性和必然性,是指这一方向的理论性 更加透彻。《庄子》指明,“道”不是物而是物的反面,反之亦然,我们在物中根本找不到

“道”,即使我们将全世界的能量和物质全部累加在一起, 最终它也不能等于“道” 。这就是庄子提出的反命题、新方向的“道”并不是现象世界中的所谓“存在”。这也是《庄子》的核心观点。由此可见,在这两种规定“道” 、物关系的理论模式之间,庄子的取舍具有

很明显的倾向性,他明显地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家布局

我们提出“道物”是为了让更好的思考“有无”,这一点,这仅解释现象、解释生命变化的规律和原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将“有无”的问题同更为广阔的“天人”“内外”诸问题联系起来,这样就自然地与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世界发生了关联,进而将哲学的思考扩展至更大的范围。所以“道”是“无穷”,这个无穷无尽的“道”又是包罗万象的,也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这在《庄子》一书也中体现得非常明确。《齐物论》 说“道未始有封,所谓

“未始有封”指的就是没有界限,而没有界限就是无穷无尽。

民间道术

按照今天的科学推测,在那无限的虚无之中,可能有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暗物质可能占宇宙质量的25%,暗能量可能占70%。我们能观测的物质世界,不到宇宙质量的 5%。如果我们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世界称为“无”的世 界,把物质世界称为“有”的世界,我们会知道“无”的 世界更深远更宏大。 这个“无”的世界里是什么样子?是一个世界还是多 个世界?有没有神存在?有没有魔存在?有没有天堂和地 狱?这个“无”的世界,我们无法直接观测,难以直接描 述。所有这些问题,目前最尖端还没有科学答案。

道家讲的无中生有,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无形的能量和有形的质量相互转换,因此 老子重视“无”这个概念,重视“无”和“有”的关 系。《道德经》中,认定这个世界的本源在“无”的世界中。

太极图

在我们的世界中,最关心的就是有形的东西。抬头看天 空我们会关心明亮的日月,关心闪烁的星辰,很少有人 会夫关心日月星辰运行其中的那个“无”的虚空,更少有 人会去关注创生出日月星辰的那个“无” 的本源。 “有”生于“无”又归于“无”。在“无”的背景下,有形的宇宙万物及各种生命存在形式,如同生灭的浪花, 是转瞬即逝的表面现象。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谁?我们 去哪儿?人类这些终极问题的答案,就深深隐藏在那个目 光难以穿透的“无”的世界中。

我们无知,是因为不知 “无”。 我们无法知道老子的目光为什么能进入这个“无”的 世界,但我们知道,一部《道德经》就是勉为其难地想表 达清楚这个“无”的世界的规律以及“无”与“有”的关 系,我们能够做到顺应这规律,让个人运用这关系。拥有抽象的“有”和“无”的宇宙观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没有属性,不可言说,德乃先天属性。世间万物尊道而贵德。赤子之心就是天性乃是道生无为也,人为乃是后天有为也,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https://t.cn/RJyyZa7

第21章 孔德之容
浏览次数:855827
【原文】

孔德之容①,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mǐng)兮③,其中有精;其精甚真④。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⑤。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①孔:是“大”的意思。

②恍:不清楚。惚:不清楚。

③窈:深远。冥(mǐng):暗昧不清楚。

④精:是极细微的物质性实体。

⑤阅:认识。甫:同“父”。

【译文】

大德的形态,是随着“道”转移的。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形象。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非常实在的,其中有信验可凭。从现在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永远不会消失,依据它才能观察认识万物的起始。我怎么知道万物起始的情形呢?是从道开始认识的。

【导读】

“道”是由极其微细的物质所组成的。道虽然恍惚缥缈,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万物的本源。世间最大的德,也是遵循着道的。通过道,人们可以知道世界的初始。

【解析】

这一章里,老子阐述了“道”和“德”的关系,认为德是博大和无所不包的,也是由道衍生而成的,受道的支配,即“惟道是从”。老子所说的道,既有虚无的一面,也有现实的一面。道虚无缥缈,却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是因为“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因此,道无所不在。

老子以“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统领全篇。“孔”字的常意,归纳起来就是广大、非常、通达、博大的意思。“容”指的是包容,这个字的上面是个宝盖头,象征一个房屋,下面是个谷字,也就是空虚的山坳。心胸包容天地,就连坏人也能容得下,那么这个人就是有德性的人。另外这个容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形容人的容貌。当我们的内心充满德性时,就会表现出神采奕奕的表情,而不是愤怒或消极的神色。

在本章里,老子再次对“大道”作了形容:它是恍恍惚惚、似有若无的。然而在恍惚之中辽存在着一种形象,那就是宇宙;在恍惚之中还有一种物质在流转,那就是大气。宇宙和大气在恍惚之中存在着,尽管是幽暗深远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是其中至微至妙的东西真实地存在着,可那正是事物的本质所在,这一本质已超出了我们人类所能认识的范围。不过,虽然玄妙深不可测,但有具体情状,这一情状是非常真切的,即“其情甚真”。不仅如此,其情状是信实且可以信验的。老子对此进行不断地修饰和描述,无非是为了增加德的具体性,并在讨沦道的时候引进“精”。精是为了说明“大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且可以信验。虽然我们还不能真正的认识大道,但能真切地感知到它们的存在,这是因为它们有信期,这就如同潮水,到时候会如期而至。一旦在生活中摸索到了这一规律,我们就会从中感知到了大道的存在以及它所带给我们的影响。

大道是恍惚的,“大德”唯大道之命是从。大德与大道是相融相通的,它像大道一样恍恍惚惚、幽暗深远。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显现;“无道”就“无德”,“有道”就“有‘德”,合子道者有德,不合于道者无德。根据上述观点,老子所建构的道德体系也就基本完善了。道体现在宇宙万物上,所以它代表的是宇宙观和世界观。德对于人类而青,是品格,是德行,是成功者所具备的内在素质的标准。只有真正领悟大道的人才能拥有大德,才能将德行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大道和大德的关系,我们只有对大道和大德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将它们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才能领悟大德的真正内涵和意境,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对于人类本身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弼《道德经注》

孔,空也。惟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恍惚,无形不系之叹。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也。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不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

孔,是空的意思。只有以空虚作为自己的品德,这样之后才能遵从道去行动。恍惚,是对无形、无法认知、无法描述、无法确定的事物的感叹。万物是以无形开始,最终形成相对独立的个体,万物至始至终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说恍恍惚惚。窈冥,是对道的深远的感叹。深远得无法看清、无法看透,然而万物都遵从它。它正是因为难以被看见,所以才是真实确定的。所以说深远暗昧,其中却有构成万物的最微小的原质。

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

信,是可靠、灵验的意思。物质回归到深远无形的状态,则必然得到最小的精微物质,万物的本性也就安定了,所以说微小的原质的存在真实确定、无可置疑,其中包含颠仆不变的规则。最真实的,也就是道,是无法命名的。没有名字,就是它的名字。从古至今,万物都由道生成,所以说从古至今,道的“无名”这个名称一直没有改变。

苏辙《老子解》

道无形也,及其运而为德,则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见,自是推之,则众有之容,皆道之见于物者也。道非有无,故以恍惚言之,然极其运而成象,著而成物,未有不出于恍惚者也。

道是无形的,等到它运行而表现为德,就有容貌了。所以德是道的物象表现,以此推理,万物的形态都是道在万物各自身上的体现。道不是物质性的事物,所以用恍惚来形容,然而运行到最后形成物象,没有不出自于恍惚的。

方无有之未定,恍惚而不可见;及夫有无之交,则见其窈冥深眇,虽未成形,而精存乎其中矣。物至于成形,则真伪杂矣。方其有精,不容伪也。真伪既杂,自一而为二,自二而为三,纷然错出,不可复信矣。方其有精,不吾欺也。古今虽异,而道则不去,故以不去名之,惟未尝去,故能以阅众有之变矣。甫,美也。虽万物之美,不免于变也。圣人之所以知万物之所以然者,以能体道而不去故也。

有无未定之时,是恍恍惚惚无法看见的;等到实在的物质开始出现,则是一幅模糊深远的景象,虽然仍然没有形态,但构成万物的精微物质已经存在了。当物质有了形态,就有真的也有假的了。因为精的真实性,精无法表现虚假。既然有了真伪,一分为二,二化为三,各种变异和偏离的现象纷乱地出现,不再可靠了。我们面对精微物质时是不会见到假象的。古今虽然不同,道却从未改变,所以说它不曾离去,只有未曾改变,才能通过道来了解万物的变化。甫,是美的意思。虽然万物是美好的,却不能免于变化。圣人之所以知道万物如此的原因,是他们能体会道而不偏离道。

【经典解析】

首先,老子认为真正的大德(孔德)都是依从于道的。而不是那种生搬硬套的仁义,对世间万物“妄为”的干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天地生养万物之大德无人能比;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但正是这种依从于道的“无为”才是真正的治世良策。

其次,老子对前文提出的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进行J深化。老子认为“道”是虚无恍惚的,但它又不是完全感受不到的,恍恍惚惚之中似乎又包含有事物,又能显现出一定的形象。这种似有似无的深远暗味之中藏着世间物质的精华,这种精华中包含着自然万物规律的信息。正是通过这种信息,我们才能认识到“道”,从而了解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认为“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老子眼中真正的修德就是悟道,只有遵照道,才能体悟真正的德。 https://t.cn/z892YEG

《人生是门美丽的艺术》

上卷:幸福哲学

第五章 世界的本质:物质

  宇宙无穷无尽,世界有大有小。宇宙之外,还有更大的宇宙。世界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无穷无尽的宇宙的极小的一部分。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几千年来都是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世界万事万物无奇不有,世界万事万物千差万别。
  人们要想从这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找出所有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类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出接触到的事物,只是占宇宙中所有事物的极少极少的一部分。而宇宙中绝大部分的事物,都是人类现在还不能知晓、甚至不能想象的。
  那么,我们要想从这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找出所有事物的共同的本质,靠的是什么?智慧。我们也只有靠人类的智慧,才能找到这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哲学是智慧之学,这正是哲学应该做的事情。
  人类的智慧,有很多。不同的智慧,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中国古代有一个很著名的典故,叫《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个《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就是很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故事。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更是存在很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论断。
  
  在我看来,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所谓物质,就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所有事物,都是具体的物质的东西。
  世界上不存在不是物质的事物。
  很多人总喜欢把物质和精神对立起来,但在我看来,精神只是宇宙中无数的物质形式中的一种具体的、特殊的物质形式。任何精神都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物质的东西,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
  那么,我们又如何对物质做一个更明确具体的定义?
  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很著名的定义,这就是列宁的定义。列宁把物质定义为客观实在,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准确的。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我认为,物质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只要是宇宙中的事物,也无论是什么事物,无论是“客观实在”,还是“不是客观实在”,都是物质的东西。
  宇宙中所有一切,都是物质的东西。这才是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物主义?所谓唯物主义,就是宇宙中只存在“物质”的东西,不存在“不是物质”的东西。
  我们常常用“有”和“无”来判断事物。比如火星上有水还是无水?“有水”是物质,“无水”也是物质。
  “有”是物质,“无”也是物质。
  “有”是指“存在某一种物质的东西”,“无”是指“不存在某一种物质的东西”。但在宇宙中的任何空间中和任何时间里,“不存在某一种物质的东西”,就必然“存在另外一种物质的东西”。
  有人会说,真空中就没有物质。其实,不是真空中没有物质,只是你还没有能力发现真空中的物质。
  所以,“有客观实在”是物质,“无客观实在”也是物质。
  “人通过感觉感知的”是物质,“人不能通过感觉感知的”也是物质。宇宙中绝大多数的事物,都是人类现在还没有能力认识和感知的。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是物质,“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也是物质。宇宙中有什么事物,要“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比如我们要坐火箭去遨游太空。
  “我们对火箭的设计”,要“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我们对火箭的制造”,要“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我们对火箭的发射”,要“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没有人类的感觉,我们就不能对火箭进行设计、制造和发射。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是物质,“不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也是物质。人类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宇宙中绝大多数的事物,现在人类都是没有能力感觉到。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人类还没有能力感觉到事物也是物质。
  那么,物质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宇宙中不存在不是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不是运动的物质。
  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和判断这个一个事物的本质,就是要认识这个事物的运动,认识这个事物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运动过程。

  有人会说,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那么静止呢?是不是静止的就不是物质?
  其实,静止也是一种运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所谓静止,只是一个人对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移不变的一种判断。比如说,我们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路边,是静止的,而不是行驶运动的。但我们都知道,整个地球都在围绕太阳运动,这一辆汽车又怎么不是和整个地球一道,也在围绕太阳运动呢?而且,这一辆汽车还在风吹雨打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旧变老,这也是这一辆汽车的必然的运动过程。

  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那么,什么是运动?
  事物的运动包括有两种:一种是事物的位移的运动,比如一个人,从广州来到北京,这是这个人的位移的运动过程;还有一种是事物的从生到死的运动,比如一个人,从一岁活到一百多岁,这是这个人的从生到死的运动。
  有生必有死,这是包括地球和太阳、整个银河系和其他更大的星系,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必然有自己的从产生到死亡的运动。
  对生的热爱,对死的从容。当将来有一天,我们最终要直面死亡,还能从容微笑,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大的幸福。
 
  运动的四大属性:质量性、能量性、时间性和空间性。

  任何运动,都是一定物质的运动,必定有自身运动的主体。这个运动主体必然有一定的物质结构。所以,在我看来,运动,具有主体性。我们通常是用质和量去确定一个主体,所以我们又可以说运动是具有质量性。任何运动,都是一定质量的运动。

  物质的运动,都必然是伴随着能量的运动。或者是消耗能量,如汽车要靠燃烧汽油才能行驶;或者是释放能量,如原子弹爆炸释放巨大的能量。所以,在我看来,运动,又具有能量性。任何运动,都是一定能量的运动。

  物质的运动,都是一个发展变化过程,无论是从一个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的运动,还是从产生到发展到消亡的运动,都是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必然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我看来,运动,又具有时间性。任何运动,都是一定时间的运动。

  物质的运动,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内,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的运动。同时,任何事物,其本身就是一个空间,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在我看来,运动,又具有空间性。任何运动,都是一定空间的运动。

  所以,物质的运动具有质量性、能量性、时间性和空间性四大性质。

  总而言之,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所有事物,都是具体的物质的东西。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的运动具有质量性、能量性、时间性和空间性四大性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对于今日的强势触底反击动作,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又惊又喜,早上的震荡下跌读诵人惊慌失措感觉新一轮探底开始,甚至担心下午跳水砸盘出击3100点整数关口;而对于看好
  • 阳江走马观花逛公园38·改建中的世纪公园01 世纪交换是曾经的世纪热点,阳江似乎也曾经“热”过,也许就这样诞生了阳江的世纪公园,但是无可奈何就这样成了记忆,可能
  • 13.宁康路:此路位于洪山头社区襄州区人民医院新院西侧,长约240米,宽16米,呈南北走向,北起航空路,南止凤鸣大道。19.长乐路:此路位于六两河街道湖北交投发
  • 4. 如果一个人有点牛逼又不是太牛,居然在招行里存下了30万,那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家里有老人小孩更不应该质疑这种政策的正确性,哪怕它现在是影响了你的生活,是影
  • ”大姐,你家孩子好社牛啊去年冬天下班回家,一个看着还没完全掌握行走技能的人类幼崽,朝我直喊“妈妈妈妈”本以为我后面有人,直到旁边的老人一把拉住孩子,“这不是你妈
  • 维涛优联&遇见兜兜品牌策划升级&品牌VI设计升级&品牌SI设计升级&零售空间设计&终端落地与执行拟定了全新的品牌定位“高
  • 兵者诡道也,存亡之道,生死之地,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当年赫鲁晓夫对自己判了死刑,也判了苏联终将要到来的历史命运,如果假设我们中国人遭遇到了当年苏联解体后,东欧俄
  • 钯膜纯化氢的原理是,在300—500℃下,把待纯化的氢通入钯膜的一侧时,氢被吸附在钯膜壁上,由于钯的4d电子层缺少两个电子,它能与氢生成不稳定的化学键(钯与氢的
  • 喜悦、忧伤;愉悦、孤寂写在同一行,再读时,已然泪涟涟……[泪][泪][泪][泪][泪]时光在轮回的枝头盛放那些花儿开在你来时的远方也许都已经记不得多久当相忘早已
  • 土地坳镇利用山地独特优势,通过科学谋划,精心选址,在木坪、安坡等村开辟出黄金叶茶“试验田”目前产出的茶叶广受好评。为盘活资源,提升品牌效应,南庄村围绕以“李”兴
  • 四、微胖女神:钟丽缇、蒋欣1.钟丽缇在明星以“瘦”为美的时候,钟丽缇脱颖而出,从出道到现在,她一直都是丰腴美人,经常健身的她看起来健康又年轻。她长得娇俏可人,让
  • 一个月前我跟他讲到了南京陪我吃个好看的蛋糕吧 挑了很久 本来喜欢这款 但是只有8寸的 我觉得我俩吃不完很浪费 准备订一个4寸的 周五早上我正要订 他突然拦住我说
  • 这时大师讲如是我闻,讲了半天,我问大师,阿难写经传法,如是我闻,我们应该是阿难弟子吧,我们应该说南无师爷释迦牟尼佛吧,我们应该是阿难的弟子吧。这里要从道德说起,
  • #广告新域##行业新知# 消费者打开淘宝APP或天猫APP,搜索“宝格丽”就可以进入官方旗舰店,可选购经典款的B.ZERO1系列珠宝、DIVAS’ DREAM系
  • 脂肪填充后的脂肪颗粒达到稳定-成活-永久保持效果的要通过三个阶段脂肪填充过程当中,切勿在某一个部位过多的堆积,一定要多层次、多点位、少量注射,因为脂肪颗粒的存活
  • 终等花开,原是娇小粉色花朵,经问度娘,竟是中草药:麦蓝菜,又名王不留行,如此,在封闭严重缺菜期是不是也可充作绿菜食用了~[666][偷笑][偷笑] #20220
  • 朋友听说成龙买了八套四合院后,气坏了,对成龙说:”你是不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你买四合院有啥用?成龙愣了半天后跟父亲说:“你死了之后,我不会去拜你,浪费我的时间,
  • 确实,他俩在上一期《驴得水》中还是很惊艳的,尤其是盛一伦,演出的角色跟他之前的作品反差很大,看得出他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比起第一次的《香蜜》也有很大的进步。”王霏
  • #碧缇福[超话]# 很多人目前面临的问题是 :要么产品还行 但流量不够要么流量还行 但产品一般于是……就做的很累啊……因为这两种结果都是 留不住客户;所以转
  • 其实,对摩羯女来说,被表白本来就是一件万分惊喜的事情,所以只要用直白简单的方式面对面悄悄说出即可,记得带上真诚的心。若是想要攻略这样一位贪玩的小女生,那就要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