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坏作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符合不发展、不成熟之辈的趣味

艺术的灵魂(4)

文/尼采

(三十九)

熟人的著作及其读者——我们读熟人(朋友或敌人)的著作有双重心情。一方面我们认识,并在此时不断耳语:“这是他写的,是他的内在知识、他的经验、禀赋的标志。”同时,另一种认识又力求弄清这著作本身究竟是什么,不看其作者,它本身应当获得什么评价,它本身又提供了什么新知识。这两种阅读和衡量方式彼此干扰,不言而喻,也彼此对立,即使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只有当两人只想着事情本身而忘掉他们是朋友时,才可能有认识上好的收获。

(四十二)

写作和教学中的审慎——谁刚开始写作并感觉到自己的写作热情时,在他所从事的和经历的一切中,几乎只领会可以充当写作材料的东西。他不再想自己,而只想著作家及其读者。他有志于观察,但不是写自己所用。谁是教师,他就多半不善于为他自己的利益做自己的事情,他始终想着学生的利益,任何知识,只有是他能够教授的,才会使他感兴趣。最后,他把自己看作是一条知识的通道,并归根到底看作工具,以致丧失了自己的真诚。

(四十三)

坏作家是必要的——永远必须有坏作家,因为他们符合不发展、不成熟之辈的趣味。后者如同成熟者一样有其需要。倘若人的寿命更长些,那么变成熟的人的数量就会超过或至少等同于不成熟者。然而,绝大多数人死得过于年轻了。这就是说,永远的更多的不发展的理智连同坏的趣味,而且,这些人带着青年人过激的态度以渴望其需要的满足,他们强迫产生坏作家。

(四十四)

太近和太远——读者和作者常常互不理解,因为作者太熟悉题目,几乎感到它无聊了,所以他放弃了他所知道的许多例子,而读者却对事物又过于生疏,如果不给他举例,就容易觉得根据不足。

(四十六)

黑暗与强光并存——在一般情况下,不善于清晰阐明其思想的作家,在个别情况下就喜欢选用最强烈、最夸张的标记和最高级形容词,来产生一种光照效果,好像斑驳的林茵道上的耀眼火炬。

(四十八)

令人翩翩起舞的书——有一些作家,他们把不可能的事描绘得像可能的事一样,谈论起灵性和天才时,就好像它们只是一种心境和爱好似的,便以此产生出一种奔放自由的情感,好像人以足尖站立,头晕遏止不住地要翩翩起舞了。

(五十)

几乎变为人的书——再令每位作家惊奇的是,书一旦脱稿之后,便以独立的生命形式而继续生存了;他似乎觉得,它像昆虫的一截脱落下来,继续走它自己的路去了。也许他完全遗忘了它,也许他超越了其中所写的见解,也许他自己也不再理解它,并失去了构思此书时一度载他飞翔的翅膀。与此同时,它寻找它的读者,点燃生命,使人幸福,给人震惊,唤来新的作品,成为决心和行动的动力。简单地说,它像一个赋予了精神和灵魂的生灵一样地生存着,但还不是人。作者获得了最幸福的命运,他年老之时可以说,他身上一切创造的、有力的、高尚的、证明的思想和情感,会在他的作品中继续生存着,即使他自己只是残灰,火种却到处复燃并且流传。如果你设想一下,一个人的每个行动,而不仅是一本书,会以某种方式成为其他实际存在着的真正的不朽,即运动的不朽:一度运动之物,如同昆虫嵌在琥珀中一样,嵌进了万有的总联系而变得永恒了。

(五十一)

老年的快乐——思想家以及艺术家,他较好地自我逃往了作品中,当他看到他的肉体和精神渐渐被时间磨损毁坏时,便感到一种近乎恶意的快乐,犹如他躲在角落里去看一个贼撬他的钱柜,而他知道钱柜是空的,所有的财富已经安全转移。

(五十二)

宁静的丰收——天生的精神贵族是不太勤奋的;他们的成果在宁静的秋夜出现并从树梢坠落,无需焦急的渴望、催促和除旧布新。不间断地创作愿望是平庸的,显示了虚荣、嫉妒和功名欲。倘若一个人是什么,他就根本不必去做什么——而仍然大有作为。在“制作的”人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种族。

(五十五)

对荒谬的快乐——人怎么能对荒谬感到快乐?只要世界上还有笑,情况就会如此;甚至可以说,凡有幸福之处,便有对荒谬的快乐。经验转为无目的,而有目的反面的,必然的转为任意,这个过程倘若没有造成损害,只是一时心血来潮而发生,就会使人高兴,因为这暂时会把我们从必然的、有目的、经验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而我们平时就是把它们来看做是我们的无情主宰的;当被期待之物(他通常使人不安、紧张)无害地来到,我们便游戏和欢笑。

(六十二)

艺术中的彼岸——人们曾深刻痛心地承认,一切时代的艺术家在其才华横溢的顶峰,恰恰把我们今日视为谬误的一种观念,并提举到了神化的地步:他们是人类的宗教误信和哲学迷误的颂扬者,倘无对人类的绝对真理的信念,他们不会这么做。如果根本地除去对这一真理的信念,驾于人类知识与迷误两端的虹彩将黯然失色,那么,像《神曲》、拉斐尔的绘画、米开朗其罗的壁画、哥德式教学等,这一类艺术就绝不可能复兴,它们不仅以艺术对象的宇宙意义,而且以其形而上意义为自身的前提。于是,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艺术,这样一种艺术家的信念,便仅仅成了动人的传说。

(摘自尼采《谈自由与偏见》,石磊编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转载】周国平曾说过:“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还是做人,懂得自爱自尊,使自己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得住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予。倘能这样,也就算得上做命运的主人了。”

生命不受打击不够坚强,虽然命运无法掌控,但是能够让自己适应人生,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人生旅途没有捷径,除了选择就是前行,一程风雨,一层霜雪,一程山水,一路相逢,谁能把人生走的顺畅,那必定是一个与命运抗争过的人。

人生,重要的是选择,而选择中重要的是选择怎么做人,只有拥有好的品德,优秀的德行,强大的灵魂,才能在人生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才能在命运的海洋,顺风掌舵,逆风击浪。

乘风破浪,而不随波逐流,鹰击长空,而不鱼翔浅底,拥有充实的灵魂,才会有人生的美丽。

或许,关于灵魂层面的东西觉得抽象,但是,你去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会看见自强不息的保尔柯察金,也就会懂得,生命真正的美,在于生命不懈的追求和自尊自爱,承受苦难打击,而不屈不挠的活着,且活得更好。

我觉得一个人活着应该如雪中寒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开香幽,那种笑对风雪、迎寒而立的气度,孤芳自赏、低眉颌首的模样,不落尘俗、淡然雅静的姿态,才是这世间生命最美的绽放,雅韵妙意之盛境。

所以,余生学会取悦自己,让灵魂安好,百年人生,自强自尊自重,能微笑着,淡定从容走过的人,也算是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https://t.cn/Rybu97z

#道德经##小子说老子#
《小子说老子》第十三章•何谓宠辱若惊?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何谓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这个章节看起来简单,实则解释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我这里所选择的是这个版本。

好比河上公本此章节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大家认真注意一下这里的“宠上辱下”问题,也不知到底谁上谁下?故具体说来是极不易理解与翻译的。另有版本将“宠辱”写作“龙辱”,又不知如何。归结起来,总是不外乎“历史原因”所致。

这里不再多啰嗦,因为我不是作考据的,同样我也不太关心考据学。对我个人而言,许多东西用考据的方式来研究是不足取的,甚至是极其可笑的。有许多人以为考据是一种最科学研究法,所谓“能够最真实接近历史真相”,然对我而言,许多今人对古人的考据学研究只是个笑话而已。故我不走此道,此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这第十三章,也是承接上面的章节而来。前面第十二章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等内容,主要说的是人的眼、耳、舌三部分,这接下来则说的是“身”的问题。倘把这个问题放到佛家来看,这相当有趣了。佛家经常说“眼、耳、鼻、舌、身、意”五根,第十二章刚说完了“眼、耳、舌”,接下来第十三章就重点讲这个“身”的问题了。无论是中国的老子,还是印度的释迦牟尼,思想在这一点上,还是相似共通的。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需要解释,因为接下来,老子他老人家本人就已经作出了解释,他说“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又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看到这个“宠辱若惊”,不禁让人联想到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的一句名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这里的“宠辱若惊”与“宠辱不惊”是否是相同意思呢?我的答案是未必。今天的俗语“宠辱不惊”,未必就是老子的意思。我们常常用今天人的语言去解释古人的言句,本来就不太科学。何况这里一个是“若”,一个是“不”,要知道,一字之差,天上天下。当然,今天的“宠辱不惊”这个词,来源于《道德经》的“宠辱若惊”却还是极有可能的。

在现代的一般翻译书籍中,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个“宠辱若惊”翻译成“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得宠与受辱都令人惊恐”这样类似的二例。你问我:同意否?倘若是“宠辱不惊”我大概尚可同意,但如果是“宠辱若惊”则就很难同意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翻译,句子与言意与上下文不能贯通,这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

那么,这“宠辱若惊”四字之意具体要如何看待呢?我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另一个选择,只代表个人意见,不足为训。在《易·震卦》中有一句:“震惊百里”。东汉的郑玄曾注解说:“惊之言警戒也。”即是说:惊即警也,警戒之意。倘若如此看来,那么“宠辱若惊”就好理解了。“宠辱若惊”的意思则可翻译成白话:“宠与辱都是一种警戒。”

为什么我要将它翻译成“宠与辱都是一种警戒”,而不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的观念“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或“得宠与受辱都令人惊恐”呢?这里先排除“惊之警戒”的翻译,光是“宠辱”二字也必须特别提出来说明,让大家明白方可。因此,我必须要反问大家一句:“谁规定“宠辱”就一定是“得宠与受辱”的意思了?老子何时这么说了?”然而,倘若你不信,你去看市场上的翻译本看看,几乎都是一致的相似。这是何其的可悲呢!

“宠辱”二字,首先要明确有一个对象,其次要分主宾,再次要看作用对象——“是谁宠谁辱?宠谁辱谁?”然而,普遍的人就简单地得出一个结论“我得宠,我受辱”,这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在作怪。

老子之道是圣人之道,老子说“宠辱若惊”应从两面来看:“一是,当我自身得宠或受辱时,这都是一种警戒;二是,当我宠幸别人或有辱别人时,这也是一种警戒。”学圣人之道不是一件容易事,一要看清自己,二还要看清别人,三还要看如何看待别人。当我自身得宠或受辱时,这种警戒还容易知道,而当自己宠幸别人或有辱别人时,这种警戒却很难自知。圣人之道更加讲“自知之明”,倘若只是“知人”,而不“自知”,这还谈不上圣人之道。要成就老子之道,还是容易事吗?大家不要小看了啊。

“贵大患若身”。贵在这里取“重视”之意,“贵大患若身”即是:要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重视大患,不可轻视。世人都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自己身体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呢?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自问一句:“怎样叫做宠辱若惊?”然后自答:“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按理来说,自问自答已经说得很明了啦,可是,这句自答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甚至引起误解的也不在少数啊。前面已说了“宠上辱下”的问题有多种版本,一般的注译都是“得宠是卑下的”或如河上公本注解“‘辱为下’,辱为下贱”等等之意。而我的结论却不那么明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如果仍然是使用河上公的版本的“辱为下”,即表示“宠为上,辱为下”,那么,这里的“上下”就是一个等级关系,上是指第一等,下是指稍次一等。也即是说在“警戒”之中,应该更加重视“宠”,稍次重视的是“辱”。

换句话说,“宠”较“辱”时更危险,更具出现“大患”,所谓“登高重跌”的道理大家都容易明白。“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这里要先明白“得之”、“失之”的这个“之”到底指的是什么?这里同样要作两方面并列分析才可以:一种是“得宠若惊,失宠若惊”,另一种是“得辱若惊,失辱若惊”。也即是说,无论是得宠失宠、得辱失辱,自己都应该要警戒。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去看我前面说的“知人”与“自知”则就能统一起来了。大家用心想一想,老子之道还是那么简单的吗?

二是,如果仍然使用王弼本的“宠为下”,那么则表现在“宠”与“辱”之间,得宠反而是摆在得辱之下的,也即是说做人宁可受一点辱,也不可追求得宠。为什么呢?因为在道的修行上,得宠之害更大。当然,无论是得宠失宠、得辱失辱,自己都是要警戒,只是同等情况下,一个人如果得宠之后果,往往比一个得辱之后果往往更严重。

无论是“宠为下”还是“辱为下”,我在此处的解释,都是更看到“宠”的后果较“辱”更加严重。当然,这只是我在此处的一个选择而已,具体也不知《道德经》原文到底如此,就留于读者朋友自己思考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為了與該罕有病患打氣,TVB特別邀請三個病患家庭,於11月5日蒞臨將軍澳電視廣播城,在一眾《星空下的仁醫》演員,包括:何依婷、張寶兒、林子超、林正峰、黃碧蓮、吳
  • 周六≈傻纸累瘫的一天[挤眼](下午遛遛去了良品,买88送40大礼包,麻麻顺手挑了些说先称下够不够,结果店里小姐姐说不多不少正好88[打call]麻麻[彩虹屁]好
  • 生产线机器设备是一种产品,分为好几个小零件加工,是能够此外所进行的各式各样整个过程,而从事生产线工作上的员工一般只负责一部分,时间久,熟练会提高,速度会加快,这
  • 到了票房,西递不参加免票,只是100块12个景点,我们立马说不进去了,同同也跟着说不进去了,那哪行,被我半逼着同意进去了,他带着学生证,应该可以半票的,这西递也
  • 我好讨厌哦)可是我只是觉得今晚月光很亮,很想给你们分享很亮的月光,分享我现在莫名其妙要溢出的情感。早上妈妈无厘头的一句“外公今天生日”没头没尾,虽然感觉我妈她不
  • 咱们团了几千箱的小粒黄回归啦~9月采摘下来保存在基地冷库里~口感依然超棒,收到的还是和之前的塑封半熟玉米一样,口感区别不是很大,就是比之前稍微黏一点,还是一样的
  • 29、纯粹和执着,也是有区别的,所谓执着,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纯粹,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26、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宽容从来都不是软弱。
  • 最近很忙,偶尔还会想活的这么累干嘛要活着,然后遇到了时代少年团,他们是我快乐源泉,每天看着他们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就会也跟着笑,真的很神奇的存在。最近很忙,偶尔还会
  • 站在人群中比我想象更要震撼万倍,百感交集时最跳脱的感觉还是佩服大家的勇敢,毕竟远在千里之外我张口的时候都觉得有无形的手在掐住我的喉咙,更不敢想象在国内是要怎样的
  • 等到宝宝会爬了也穿着舒适方便,非常nice[赞]-当然更简单粗暴的,是像爷爷奶奶一样直接给垚仔买上金饰[允悲]没有那么豪横的我们打工人选体面又实用的礼物也很有心
  • 和朋友在一起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但快乐浓度极高~虽然现在已经是社畜一枚,平日里都忙碌且疲惫,但周末总要和朋友们待在一起“虚度时光”才尽兴,人生那么短,当然要趁年轻
  • [cp]10个行走职场的道理1观棋不语真君子,识人不评真高人看破不说破,那就是境界2交朋友,各有各的功能跟你一起打天下的,别要求他善解人意陪你撸串喝扎啤的,别要
  • 无条件爱的面膜前段时间疫情快递停发给我敲响警钟面膜必须囤到位才有足够安全感我的面膜包里最多的应该属Dr.Shu最多没办法就是喜欢她首先粉粉的包装能满足中年少女的
  • 吃喝玩乐住,尽在南丹山佛山的友友们,是不是超想出去玩的呀,小编已经开始计划出游旅行啦,不去太远,在佛山周边2天1夜刚刚好,逃离城市,吸满山负离子,是时候放松一下
  • 带昂多看儿童剧《西游记之大耳国》大人看稍嫌幼稚的剧情和五毛钱的舞台特效把全场的小朋友们逗的哈哈大笑[笑cry][笑cry][笑cry]昂多也不例外,一再的表示太
  • 关于の冬天看雪文案: 1.去看雪吧 2.❄️11月你好 3.- ¯⍤⃝⸝⸝⸝⸝ 4.赴长白山之约 5.冬天悄然来临◽️ 6.吉林|长白山 7.不妨活得自由一些
  • 说好要好好减肥,但看到美食还是毫无抵抗力,家里的跑步机最近一次启动还是半年前,办了的健身卡没用几次就搁置了,下班回家,只想抱着零食看电视,一点也不想动。说好要早
  • )学会宽容,懂得客观之境与主观之心的相宜相生,胸中有格局事无大小都不足惧,大处能容天下事,小处才能见真章,坦诚的对待朋友,真心的关心亲人,日子,一半风雨一半晴,
  • 那你为什么还要每天穿得这么妖艳,眼神中又为什么那么妖媚,却又总是非常的神秘莫测,这对男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诱惑,这样的女人就算没做什么过多的动作,也会撩所有欲望强
  • 两人虽然是同龄人,但是37岁的C罗仍在赛场上代表曼联攻城拔寨,而刚刚度过37岁生日的鲁尼,则在2021年1月15日就宣布退役,开始正式担任教练工作了。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