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罗翔老师说过,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演好当下的剧本吧!幸福的秘密,就是过好每一天,做应该做的事,幸福在琐碎的生活里。

今天的蛋没煎透!
所以是流心的耶!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读过一篇文章
故事的主人公在最糟糕的时候
他就会去做一些生活中琐碎的小事
比如说洗衣服,比如说扫地
真的很有用
但是你要专心的去做那件事情
比如说洗衣服,比如说扫地
生活中的小事,可以治愈一切的困厄
我还看过一篇知乎的文章
那个答主说自己奇怪的癖好是洗厕所
大脏话!!我觉得可爱死了啊!
因为我不太删手机里的图片
所以到现在还留着截图

然后我自己的话
我会说“上课会帮你度过一切的困厄”

#你害怕看牙医吗# 《洗牙之后,我对看牙医产生了PTSD》 文 | 读者:乔七阳

生活中有很多明知对自己有益,却依然难以坚持、甚至偶尔抗拒的事,譬如运动、读书、不点外卖等等。于我而言,这份长名单上还要再加一项,就是看牙医。

在我小时候,看牙医和体检一样,还不是大众认知里需要定期做的事。对我爸妈这样的老一辈来说,只有牙疼得实在忍不了才会想到要找牙医。因此,成年前我只跟牙医打过一次交道。

那会儿我读小学二年级,不知道为什么蛀了几颗乳牙,隔三岔五就对我妈喊牙疼。我妈想等它们换牙时自然掉落,奈何这几颗牙极其倔强,任凭时间流逝、蛀得千疮百孔也自岿然不动。就这么僵持了几个月,在我又一次半夜因牙疼哭闹后,我妈终于决定给它们也给我一个痛快,在某天放学后把我带到了社区医院。

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我却仍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情景:在一个简单的白色房间里,牙医阿姨拿棉签往我的牙龈上抹了些许麻药,等了一会儿就抓起钳子,探进我嘴里,麻利地开始了动作。许是这几颗乳牙已被蛀得根基不稳,居然只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一颗颗连根拔起。全程我都没什么感觉,唯有拔到最后一颗时略有些疼,想来是麻药开始失效的缘故。

我还没从“拔牙原来这么快”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牙医阿姨已经叫我从躺椅上下来了,指着身边放蛀牙的铁盘,让我看看自己的牙蛀得有多厉害,还告诉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刷牙。回家路上,我一路好奇地舔着曾经蛀牙的地方留下的空洞,一边天真地想,拔牙还挺好玩的,也没有听上去那么可怕嘛。

那次拔牙后的十几年里,我幸运地再未受到蛀牙的困扰,也就没再去看过牙医。直到工作以后,因为公司提供的牙科保险里包含一年两次的免费洗牙,本着“不洗白不洗”的心态,我兴冲冲地预约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洗牙。

牙医在美国是公认的高薪职业,大部分牙医受雇于小型的私人诊所,一些忙碌的诊所甚至需要有熟人介绍才会接收新客户。我预约的这家私人诊所就是同事介绍的,坐镇的牙医是一位韩国大叔,同事说他认真、可靠,适合像我这样初次洗牙的人。而彼时的我还在为薅到了羊毛沾沾自喜,浑然不知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到了预约的那天,我在护士的引导下拍了X光,很快就被领到了躺椅上。戴着口罩的牙医大叔登场了,简单寒暄了两句就叫我张嘴。因为角度的关系,我看不见他拿了什么,只感觉像是一根细针,从上排牙开始由口腔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在每颗牙之间的牙龈上不轻不重地戳了一下。大叔边戳边麻利地报出了一连串数字,我还在好奇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他已经完成了动作,也没多废话,对刚刚在记录数字的护士招招手,直奔主题开始洗牙。

如果说之前戳在牙龈上的工具感觉像细针,那洗牙的工具就像一把磨钝了的钩子,在牙医大叔的操作下围着每颗牙打转,变换着角度掏来捣去,虽然不至于疼得无法忍受,但深深浅浅、延绵不绝的刺痛感也足以叫人抓心挠肺。有时不知刮到了哪个敏感点,一股钻心的酸痛沿着神经直蹿头顶,生理性的泪水根本控制不住,“哗”的一下就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牙医大叔忙得起劲,一旁的护士也没闲着,拿了根管子在我嘴里边挪动边吸血水。机器的嗡鸣声中,我努力张大嘴,紧紧闭上眼,想象此刻自己的血盆大口就像cult片里的喷泉,噗哧噗哧地往外喷着可疑的液体……生无可恋之余,又有几分诡异的好笑。

也许是见我面目狰狞,牙医大叔中途还停了停,叫我放松点,太疼的话就举手告诉他。我勉强回了他一个含糊的“ok”,暗暗把手紧攥着拳,只盼着这场酷刑早点结束。

不知过了多久,当牙医大叔终于停止了动作后,我眼冒金星地从躺椅上慢慢坐起来,满嘴的铁锈味儿混着奇特的薄荷牙膏味,随着口水的吞咽从喉咙蔓延到鼻腔,脑海里只剩下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牙医大叔也摘下了口罩,盯着我问:“你有多久没洗牙了?”

我犹豫了几秒钟,实在不好意思说这是有生之年的第一次,于是含糊其辞道:“挺久了。”

他露出洞悉一切的笑容,随即告诉我虽然我预约的是常规洗牙,但基于我牙齿的糟糕状况,他刚刚给我做的已经算是深度洗牙。洗牙前他报的那些数字,代表的就是每颗牙齿的健康程度,数字越大越糟糕。而且,因为我的牙龈发炎得厉害,接下来需要每天早晚用一种处方消炎药漱口,两周后来做一次复查,他会在复查后再给我补四颗牙……

牙医大叔说得云淡风轻,我却听得毛骨悚然,只觉得自己的牙俨然已处在朝不保夕的危难时刻。在此之前,我以为自己的牙齿整齐又健康,吃冷吃热都毫无顾忌。谁曾想在平日看不见的地方,早有数不清的牙石和牙菌斑悄悄堆积,就像埋在口腔深处的炸弹。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去前台拿了处方,顺带一张两百多美金的账单,说是深度洗牙的自付费用,不能报保险。我在懵懂中付了钱,约了下一次的复诊时间。大叔送我到门口,又给我苦口婆心地科普了一番定期看牙医的重要性,顺带附送一碗抚慰心灵的鸡汤,说他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我能在七十岁时,还拥有可以跟现在一样吃嘛嘛香的好牙口。

不得不说,这第一次的洗牙经历给我留下了不小的心灵创伤。之后一段时间里,只要想起工具在牙缝里使劲儿鼓捣的感觉和机器的嗡嗡声,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冷战,到了临近复诊的日子更是焦虑得坐立难安,甚至几度想取消预约。

虽然听上去有点夸张,但事实上我发现,身边有不少像我一样因洗牙而对看牙医产生了PTSD的人。某次和朋友聊天时得知,她第一次洗牙洗到一半就直接落跑,原因是过程中牙龈出血得太厉害,她受不了了想漱漱口,坐起来接连吐了几口颜色惊人的血水,吓得一旁作陪的她妈直接求牙医:别洗了吧,你看孩子都吐血了……

而据牙医说,洗牙时之所以会疼痛和流血,是因为牙齿本身有炎症,健康的牙齿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所以,放弃洗牙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唯有痛下决心、从头根治,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我在坚持认真刷牙、使用牙线一段时间后,洗牙时“血沫横飞”的恐怖画面确实减少了许多,从R18渐渐降级到了PG13,也算是身体力行地印证了这一说法。

不过,洗牙其实还并非是我在看牙医的路上最大的心病:如果说洗牙给我带来的焦虑是三分的话,那智齿带来的焦虑大概就有七分了。

从X光片上看,我的智齿其实还挺规整的,没有横向生长、也没有挤占其他牙齿的位置,就和普通的大牙差不多。成长过程中虽偶有发炎,但都在一两天后自行消退,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我从没想过要拔掉它们。

开始看牙医以后,几乎每一任牙医都会在第一次就诊时注意到我的智齿,然后告诉我,尽管这些智齿长得没什么问题,但因为它们的位置太靠里面,平时刷牙很难刷到,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积,建议我还是找个合适的时间移除。

在一次搬家换了新牙医后,对方似乎对我的智齿格外在意,三番两次地催我尽快手术,却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我心有疑问,又不敢质疑医生的专业性,无形的压力下,只好磨磨蹭蹭地预约了几周后的手术时间。

等待手术的那几周,我差不多每天都会在网上查阅各种可能的后遗症,从开口障碍到面瘫,每一样都看得我心惊胆战。我也时不时地想起身边朋友们拔智齿的悲惨故事,譬如好友S之前一口气拔了四颗智齿,菱形脸直接肿成了方块,两颊都是淤青,一周里掉了五斤;还有闺蜜L,因为找不到可以在手术后来接她的朋友,只能选择不用麻醉、吸着笑气拔智齿,据她的回忆,血光飞溅中,她几度觉得“看到了真正的地狱”……

人的意念有种奇特的重量,原本平常的一件事,思前想后得多了,就会显得愈发沉重起来。预约的前一周,我对手术的忧虑终于累积到了难以承受的顶峰,连上班都难以集中精神,最后干脆一咬牙、一狠心,直接打电话取消了手术。

自那之后,我出于心虚,再也没去过那位牙医的诊所。我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做错了事”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专业的牙医代表着一种不该被违抗的权威;又或许是因为我也知道,拔智齿从理性上来说是正确的选择,可我还是做了逃兵,像一个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的胆小鬼。

挣扎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又鼓起勇气找了一位新的牙医。这一次,面对这位和蔼的亚裔阿姨,我没有再一个人默默纠结,而是直接向她说明了我对智齿手术的顾虑。她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倾诉,看了看X光片,然后笑着告诉我,既然智齿长得没有问题,那么只要我没有不适的感觉,就可以先以观察为主,不着急做手术。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愉快的交谈氛围中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和牙医的沟通理应是双向的。曾经我总以为自己在牙齿问题上没有决定权,每次面对牙医时都像犯人等待判决一样;这样的想法直接将我放在了和牙医不平等的位置上,也变相放大了我对牙医的负面情绪。但其实,牙医并不是高高在上、掌握生杀大权的审判者,而是在保护牙齿的路上陪伴我、给我建议的引路人。

当生活中出现种种不如意时,有效的应对行为通常有两种,一是接受与之共存,二是行动将其改进。面对牙齿的问题也是如此,但我想无论是选择接受还是改进,都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和牙医积极沟通,而不是仅凭想象闭门造车,给自己制造焦虑和恐惧。

如果能抱着一颗平常心、将牙医当作一位良师益友来看待,那么或许,看牙医就会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难。我也希望自己能在定期看牙医的路上坚持下去,做到如第一任牙医大叔所祝愿的那样,在七十岁时还吃嘛嘛香,拥有一口健康坚挺的好牙口。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婚姻是牢笼?觉得婚姻是牢笼的人,大多生长在一个父母婚姻失败的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对婚姻持消极抵抗的态度。如果父母婚姻失败,经常伴随着争吵打骂。夫妻之间缺乏包容和理解,家庭氛围必定会很糟糕,两个大人之间的战火也必定殃及池鱼,影响孩子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因为从小,他们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婚姻带来的伤害和痛苦,以及父母在失败婚姻中苦苦挣扎的样子,导致其对婚姻感到恐惧和担忧,不愿意走进婚姻,认为婚姻是痛苦和牢笼。如果说有的人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将婚姻视为牢笼,那么另外一些人则是因为自身缺乏责任心,爱玩,无力承担婚姻中自己应尽的责任,认为结婚意味着失去自由,被束缚,被套牢,进而逃避婚姻。不管是因为原生家庭,还是自身原因,将婚姻视为牢笼的都有一种逃避婚排斥婚姻的心态。 #怎么挽回婚姻# #挽回前男友##婚恋百问# #情感修复分手挽回挽回男友挽回男朋友怎么挽回前男友前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任嘉伦411生日快乐# 以后的每一年的四月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了…… 手绘画一幅送给你,最美的诗一首送你#嘉期几许#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这个“嘉人”要对你轻轻的说
  • 【莱山区塑造高品质城市人居环境】天更蓝、水更净、山更绿,绿草如茵、花团锦簇,这样风景如画的莱山,让行人心旷神怡,令游客流连忘返。美丽的何止是风景?2021年,很
  • 柔软轮廓 | Marni 2015春夏 Marni 2015春夏系列在米兰时装周发布,时值品牌创立20年纪念,这一次的发布相较以往略显“大手笔”,品牌将地处米
  • 小故事!佛典故事丨道心坚定,必定成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昔日,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与五百阿罗汉一起,于天亮
  • 我看过就当看过了,也没想参与,地域黑都多少年了,爱咋滴咋滴吧,被你们说起来老头老太就害人精,换你们自己父母试试呗,就年纪大,活该就应该待在家不要出门添乱,这把年
  • #Space##Architecture##Inspiration# 住宅 | Fieldwork 、 Foolscap | 墨尔本 这栋住宅由 Mili
  • #话剧《掌柜的在吗》# 宁为红尘,不羡掌柜! 一间破旧的私娼店,几个辗转时空的人物; 更夫手中鸣锣一敲,尘封千年的故事便在眼前揭示…… 大秦三术士,私娼店
  • 团队,健康的团队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是多么重要。健康的团队需要一个伟大的首领,这在所有的健康的团队里又是一个压倒性的核心因素。健康的团队需要分工明确,利益平衡
  •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需要短途的外出,有时也会临时起意在周边找一些酒店民宿度假~ 之前家里只有一个超大号的箱子,每次都只装一半~ 后来看到舒提啦这个品牌的箱子,
  • 今天就正式跟高姐告别啦。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一部戏!看剧本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高姐是那样勇敢、机智、有情有义。那种为了自己的剧本拼尽全力的精神,好几次在片场想着都想
  • #英国求职##英国秋招# 我们今年最早开始准备,申请的那一批同学已经顺利通过AC,收到终面邀请啦~ 有留英工作意向,还没开始行动的同学不要慌,各大公司的岗
  • #近读渊明#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陶渊明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在年轻时也崇尚功业,希望能大有作为。陶在《杂诗》其五中
  • 突然间想到好朋友曾经送的一段话:“月亮有缺有圆但月亮本身不增不减,希望你面对别人的非议与赞叹时都能宠辱不惊,气定神闲,别人厌你缺也好,爱你圆也罢,不贪求不执着,
  • #奋斗的超越[超话]# 年少夜行路 自负亦自缚 败骨深埋孤 重重陌路顾 胸腔如擂鼓 莫测本难读 稍纵皆输 踌躇追逐 安然失意 举杯夜幕 往昔旧故 饮鸩尝苦 茕
  • 适合配风景照的温柔文案~[心] 1.天边渐渐有橙色 觉得日落有望 放慢脚步 都是温柔和期盼 2.堤坝上有兜卖风筝的小贩,他们在预售浪漫 3.山有灵而万物生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前言明星经得起细扒的人有多少呢?很少很少,其实也是理解明星在还没有进入娱乐圈,或者是还没有火起来,
  • 上海 | #展览# #活动# #茶杯里的风波# 简·奥斯丁 (Jane Austen) 一位相距我们200多年的作家 短短40多年的人生岁月都是在英国乡间
  • 【北京“深藏不露”的城中村,村民靠收租生活,人称“朝阳富人区”】 我国现在拥有数百座各个级别的城市,这些城市中既有着和省份、自治区比肩的直辖市,又有着承担着承
  • 《我在人间凑数的那些日子》一 1.今天做有机化学实验,感觉化学甚是危险,一会电热套进水短路,灯光闪了一下。一会浓硫酸撒了,手不小心碰到了一点。一会分液漏斗漏水,
  • 10.13婚礼圆满结束 (88张图也乘不下最近的快乐) 不多说,汇成一句话:因为有你们,我们的婚礼才更加完美 特别感谢伴郎伴娘团们,忙前忙后,也蟹蟹你们给我的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