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泸州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号客户端

今天我们来到了湘西古丈县默戎夯吾苗寨,坐落在青山下笼罩在云雾里。夯吾人民靠山而生、靠山而立,与大自然保持着原始的和谐。笙笙乐曲从大山里传来,原来是美丽的苗族姑娘在奏乐。这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精准扶贫脱贫帮扶示范基地等,#最美精准扶贫湘西人#苗寨 一茶一世界的幸福新村拉开了美好的画卷。

小时候最恐惧的食物,唯一吃它的动力就是里面有一整块冰糖[允悲]

自来红
——老北京的传统红月饼
如果是外地人,头一回听到这个名字,肯定会纳闷,这是啥玩意啊。其实,这就是老北京传统的月饼。因为这种京式月饼通常在秋天出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所以人们又管它叫“丰收饼”。
与其他地方的月饼相比,老北京的这种京式月饼有自己的特色,只不过很少传到外地,因而似乎没其他类型的小吃那么名气大罢了。
老北京的“自来红”,也被人们叫“红月饼”。由于这种月饼,通常烤的颜色很深,虽然在烤制前是白面皮,但出炉时,却不知不觉变成了棕红色,很是神奇,因而被人们戏称为“自来红”。
此外,这种京式月饼用的是清一色白糖、冰糖渣、果仁做馅儿,然后在外皮上打上一个红色圆圈,圈内再扎上几个小孔。这就是京式月饼的样子。自来红月饼烤出来相当酥松,桂花香味浓郁,香甜可口。如果是用香油和面烤制,这种月饼就属于“素品”,既可以用来中秋祭月,还能用来平时敬神之用,一举两得。祭献完毕,人们就可以自个儿享受了。
[插图]
京式月饼自来红
也许,有人会问,为啥这个自来红会在出炉后变成红色?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这种京式月饼正宗的做法是,用一份的水、一份的糖,以及半份的碱面,经过烤制而成。在将这种混合的汁液盖在月饼坯子上的时候,人们通常是看不到那个红印的,当月饼经过高温烤制,碱面会跟糖发生反应,从而在烤熟后,月饼上的红圈才会显现出来。
这个微妙的化学变化,早先北京人不懂,觉得很神奇,便给这种红月饼取了个绰号叫“自来红”。
其实,除了自来红,北京还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月饼,叫“自来白”。自来白晚于自来红,因为它的颜色是白色的,因而人们为了对应起来,就改称这种白色月饼为“自来白”了。
不管是自来红还是自来白,这两种都是传统京式月饼。它们的得名和区别,在于用面和皮色不同。制作“自来红”用的是烫面,而制作“自来白”则是冷水面团,因而做出来的月饼就会呈现不同颜色。
这两种月饼也有共同的特点,它们的个头都很小,通常一斤就有二十个左右。因为人们为了显得饱满,里面一半是空的,所以并不沉重。
其实,最初的京式月饼并没现在那般酥软。就像当年来自南方的周作人所抱怨的,北京无好茶食。从前最初自来红、自来白月饼饼皮很硬,咬开来馅心只有半边,因而味道也并不怎么好。加上内馅主要是糖,融化后再凝结,还是硬的,咬起来相当磕牙。所以跟当时的松软可口的苏式、广式月饼简直不能相比。到了后来,北京人意识到自己月饼的缺点,开始改进制作工艺,从而使后来的自来红、自来白有了革新,馅中特别加入了一系列桂花、青红丝、桃仁、瓜子仁等北京特产的果脯果料,这样,京式月饼质地也酥软多了,也更受人欢迎了。
当然,月饼并非从北京开始起源的。据说,月饼最早出现在唐朝,到了两宋朝更为盛行。因为,它是古老的中秋佳节祭拜月亮的必需品,在祭供后由全家分食。
由于中秋的月饼通常象征着团圆,所以一些地方也管它叫“团圆饼”。
据《燕京岁时记·月饼》里记载:“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亮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可见古时的北京月饼,大小各异,有的上面还画着月亮兔子的形状。有些是在祭献之夜吃的,有的居然被留到了除夕夜才吃的,真可谓不可思议。
甚至苏东坡的诗中也这样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人们吃月饼,咬一口,中间酥松和甜蜜如饴糖,那原本圆圆的月饼就像成了残缺的月亮。中跟月相又是如此相对应。
清朝的杨光辅在《淞南采府》里这样记载:“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由此可见,那时候的月饼,基本跟如今的月饼很相近了。月饼馅儿也比较丰富,出现了桃肉馅。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合家围坐,面对着皎洁的圆月,要么对月饮酒,要么品茶吃月饼,互相侃大山,谈家常,其乐融融。所以说,对于中国人,乃至北京人来说,无月饼则不成中秋。当然,无中秋的话,人们在平常也可以吃月饼。
因而,除了中秋佳节之外,人们在平常也会买些酥松甜美的月饼,过过嘴瘾。因而,渐渐的,这些原本的祭品,就开始变成了日常的小吃。在不断的加工改进后,北京的月饼越来越精致,而这种传统的自来红、自来白,也成了人们心目中最为青睐的品种。
尽管如今的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新式的月饼,如安琪月饼之类的,它们这些玩意儿跟自来红这些传统京式月饼相比,简直就相当于“奶油小生”,而且价格不菲,除了赠送亲友外,大家还是喜欢吃传统的自来红、自来白。
那些新式的加工月饼,不过是吸引人们一时的眼球罢了,大都是昙花一现,终究难以跟传统的自来红相比。因为,这些京式月饼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已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元素,永远会在民间存在下去的。#老北京那些小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依靠这两大央企任何一个(当然海天啦、复星也有这种渠道优势)渠道资源,先天的强势的政治资源,会稽山走向全国不成问题,在中国一些重要的场合(如高峰论坛,大型会议等)
  • 摔跤吧爸爸[心][心][心]昨晚拖着二姐看的,看到中途回头看二姐,果然她已红了眼掉了眼泪,我并没有哭,不是不感动,反而我是感伤。有的时候我就像geeta一样,认
  • #无期迷途[超话]#反正我个人觉得第一次活动合格,塔防就是玩难度要不然就是平时游戏打得不同心态不同我就是觉得难好,大众骂也无所谓,一周道歉八次他也不会理,骂也不
  • 今天躁动的一天但是不可以出门睡觉也睡不安稳看手机也不想看看书也看不进去不过还可以平安就行之前同事给室友打电话说他对象被通知集中隔离的时候还哭的很厉害我想如果是我
  • 古贝春集团7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薪火相传史、励志图强史、品牌筑梦史。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秀菊在欢迎词中指出:70年来,古贝春在各级党委、
  • 后来我记得我看过一篇采访是音乐大师课的总导演,她说,因为宋亚轩的性格很担心会出现像第一期那样宋亚轩不说话的场面出现,后来发现这个孩子暴风成长,以前不爱说话自己一
  • )为你安排起来 ~ #LoveMatters真心话# 栏目一直向大家敞开,向小爱私信投稿、提问从来都是免费的哦!#李现# 美好的十月来了!
  • 10月回归的爱豆和组合,好多舞台能看!9月26日群里粉丝按计划4.98吃饱满仓002634!
  • 纪念一下,买不了专火急火燎,第一次啊~比淘宝秒杀都让我心急(虽然淘宝秒杀我好像也没有秒到过)网页试四五六次?我七过年一个月收入60万 刚给我说的第一天我就发过
  • 按照发展,女主在魔法世界待了500年,再次进入时空乱流,看到了有关男主的时空碎片(在这里作者的处理真的很好,女主心疼男主,但那时自己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会被世界
  • 想飞的猪5993 :  病痛也不是因为你贫穷就不找你了啊!周芷桐这个练废了,重新再生一个算了7小时前回复27随性自由的河流5a就当没生过算了8小时前回复3
  • 从国庆前到现在的走势来看,护盘资金有点力不从心了,我们就顺势而为吧!从国庆前到现在的走势来看,护盘资金有点力不从心了,我们就顺势而为吧!
  • 唉我又要说了赫尔墨斯对鸟说那句话不是说他故意不教怎么前行是他教不了「自分は君に翔び方を教えたが、歩き方は……生命としての生き方は、到底教えられなかった。」教えら
  • 我去年用的是银色常规版,也写过心得说使用感和SK2的CC霜很像,区别在于这款色调更偏黄,SK2的cc霜色调有点偏灰带一点若有若无的闪。今年天入的it Cosme
  • #重庆办公室除四害公司#重庆哈哈净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注册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有害生物防治的公司,是中国卫生有害生
  • 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事,睡安稳的觉。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时,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 刚才去献祭,在开门点火的时候点亮个花环,然后我们一路上都同行,献祭的时候给彼此大叫充能,最后噶都一起嘎的回遇境后加了好友。远远看见自家车就像看见一个老物件儿,我
  • #中海京叁號院营销中心[超话]# 亦庄顶级豪宅 中海京叁號院 中海京叁號院 开发商销售☎13520373852【钱万丽】 一栋一单元,独独梯‬户,私家门厅,
  • 8道“保命题”务必考考孩子】#微提醒# ①陌生人请你领路怎么办?⑤出租车司机把车开到了不熟悉的地方怎么办……8个问题↓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
  •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莫名的焦虑[笑cry]只要收入没有达到预期,就会感到心慌,总感觉没有进步就是退步[允悲][允悲]但大部分的时间又是相信自己可以达到每年给自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