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丹道修炼指迷#:入世、出世与炼己!
一、入世与出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没有不要强辩求同。
每个人需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是要走“入世”的路,还是要走“出世”的路。
入世,要求事事能“拿得起”。将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来,社会的责任、工作的责任和家庭的责任等等,需要将这些责任都承担起来,“逃避”是不可以的。
出世,要求事事能“放得下”。将自己的权、财、名、利等都要抛弃,好胜心、攀比心、贪婪心等等也需要都抛弃掉,有一丝放不下,就会有一丝的烦恼,出不了世。
这个就是“入世”与“出世”的一个简单区别吧。
 “入世”与“出世”,千万不要错位!

二、炼己浅谈
炼己,己就是自己,真我,本来人,本性。炼己即有烹铅炼汞之术,也有涵养道德之功,更有积功累行之法,明心见性,见得本我,则有感通仙真的资格了。
炼己也是返回赤子人心,返回本性,见得真我,《老子》称“复归于婴儿。”
炼己之功,有内外二道,相辅相承。又有养己之功,以助炼己。

1、内炼己,烹砂炼汞
内炼己,功夫在身内,所以称为内炼己。内炼的关键,是烹砂炼汞。砂是丹砂,汞是金属汞,俗称水银。水银从丹砂中提取。内丹是用比象法讲解,法象取类于外丹烧炼。内丹的砂汞是什么?汞,是一身内之精华。身内精华是什么?
《心印经》讲,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身内的精华就是精气神这三品上药,能医治身体不枯,能医治灵魂不灭,所以称为药。汞即是精气神,砂是什么?要知,精气神分先天和后天,分真与凡,元精元气元神为汞(先天),凡精凡气凡神为砂(后天)。

烹砂炼汞,分二层功夫。
一层为烹砂,炼凡为元,所谓炼后天为先天,以得汞为完功,也就是将凡的精气神返还为元的精气神,称为得汞,为小还。

二层是炼汞,就是将元精元气元神炼化,团结成一粒明珠,圆陀陀,光烁烁,名为内丹,丹经术语称为结成一块死水银。死水银,就是固结的汞,不会因汞遇热成为汞蒸汽。

2、外炼己,对境忘情
如果“内炼己”可以称为“命功”的话,那么外炼己可以称为“性功”。内炼己,是身内精气神的凝炼,所以称为“命功”。外炼己,着重在精神、心理等心性上的磨炼,所以称为“性功”。
外炼己的关键,在于“对境忘情”。李涵虚祖师在《筑基炼己》中讲:“外炼己者,万象皆空,一尘不染,即古人对境忘情之旨也。”又说:“炼己者,对境忘情,即了性也。”
对境,如照镜子。人来镜前,则镜有影;人离镜子,则镜无物。修炼之人,心须如镜子。事来心则应,事去心则忘。

镜子照物,为应物。用心理事,也是应物。应物,本是常态。应了物后,怎么办?

吕祖《百字碑》有云:“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属于“内炼己”的工夫,但是必须“性住”“气回”,才能完成“丹结”“配坎离”,这是修炼丹道的行功次序。李涵虚祖师所谓:“内炼仍须外炼”,这个“外炼”,就是“外炼己”的工夫。外炼己,就是吕祖说的:“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着重点,是不迷。人心见财而动心,人心见色而起欲,也就是动了“贪心”。人心好贪,也是人的一个本性。对于普通人,有贪心也不是大的过错。但是,对于一个修道的人来说,起了“贪心”,绝对不是个好事情。

有人贪钱,是错吗?如人不贪钱,上班工作干什么?有人贪名,是错吗?不不求名,脸皮拉下,什么事都干,没有道德底线,行吗?贪,非过。过,在迷。所以吕祖指出,“要不迷”。不迷,则贪心不起。一迷,则贪心难回。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贪心难止,掌财者,为贪心则贪污;掌权者,为了贪心而乱纪,则给自己引来莫大的灾难和危险。修道人,也一样,起了贪心,则引发危险。张紫阳《悟真篇》里讲:“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困辱。”

比如社会上,有些大款去澳门赌钱,最后输的倾家荡产。有人说,“这是他傻”。试想,傻人能经商赚到大钱吗?也有人说,“他是贪婪所致”。但贪心也是人之常情呀。贪,不是错,应该说“要不迷”。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危险了。
本文作者:盛克奇

#晚分享# 蒋勋讲《桃花源记》: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

《桃花源》是一首诗,《桃花源记》是这首诗前面的序,可是这个序比诗还长,而且比诗更有名。很多人大概都没有看过那首诗,但大多数人看过序,我们以前的教科书也只选了序,为什么?因为序没有教条,一直到今天读起来都觉得是散文中的极品。

陶渊明幻想出那样一个桃花源,用了最简单、最浅显、最自在的语言和形式,不押韵,也没有格律,带我们进入一个思想领域,而且不露痕迹,完全是讲了一个故事。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最早、最好的短篇小说。时间是“晋太元中”,地点是武陵,人物是武陵人,职业是捕鱼。一个好的散文作者、思想家要转成好的小说家,不能一开始就是讲道理,那样别人会排斥,所以我称这篇序是纪录片的写法。最前面交代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完全没有作家的主观意见,全是客观的东西。可是事实上这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并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这个武陵的捕鱼人“缘溪行”,因为以打鱼为生,所以就顺着溪水走,哪里有鱼就去哪里。“忘路之远近”,注意“忘”字出来了,我们去爬山也好,旅行也好,很难忘路之远近,常常会问:“我们下面去哪里?多久可以到?”可是如果你真正陶醉在风景中,就会“忘路之远近”。正因为这个人迷路了,才有下面的发现。

这有点像“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理性世界消失了,“忘路之远近”以后,“忽逢桃花林”,所以说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你忘掉目的性之后,才会碰到美景。这是进入山水的过程,你的感官已经被它包围,被它迷住,反而有一种新发现。

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常常是你把现实的东西暂时忘掉的时刻。我们平常总是要记住很多事情,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各种密码,那些东西慢慢构成一个假设出来的“我”,生命就被那些东西牵绊住。可是这一天,渔人“忘路之远近”,把打鱼这个现实里的职业暂时忘掉,流连在一片桃花林,这个时候才进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心灵世界。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河的两岸全部是盛开的桃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草地这么漂亮,满地都是落花,这是一个没有人来过的世界。“渔人甚异之”,怎么过去从没有看过这么美的景色?生命有时候是要有好奇的,不然就变成单调的重复,会有职业的疲倦感。“复前行,欲穷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这片树林的尽头是什么样子。

这一大段完全没有作者的主观意见,全部是纪录片式的描述。这是高手。你看他写诗的时候,忽然讲很多道理,写序的时候只是要引导人家去读他的诗,完全轻松、自在,没有刻意,这是散文和小说的最好写法。我看学生的作品时,会建议他们把个人意见删掉,因为他没有观察,没有描述,上来就是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在这篇序里,全部是客观世界的景象,所以我们被吸引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树林的尽头就是水的源头,水是从山里面出来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其实是一个生命对一个未知世界进行的窥探。陶渊明的写法非常奇特,透过这一个小口,想去感知一个平常没有接触过的世界,那里面有幽微的光,吸引你进去。

《桃花源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名篇,为什么?因为它没有任何道理,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把很多世界都打开了。它很有象征性。桃花林的水源也是我们生命活水的来源,那个小口正是我们生命中要打开的洞口。只是平时我们把这个洞堵塞住了,根本不看它。

“便舍船,从口入。”这六个字非常重要。你不舍弃你的东西,就不会得到下一个东西,舍是入的开始,因为你背负的东西会限制你。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学家气质的诗人,这时候他忽然把自己的哲学转成了一个画面。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时候我和学生讲创作,也是用这一段在讲。创作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狭窄的部分,你就是觉得通不过,甚至会回头,不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不会看到豁然开朗的部分。我想任何专业都一样,刚开始在外面的时候都很兴奋,可进去以后,有一段时间会产生难度,坚持度过以后,又豁然开朗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个民间的生活景象出来了,有农民耕作的田地,还有桑树和竹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地中的小路彼此沟通着,人们往来耕种,鸡在叫,狗在叫。“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非常简单的白描,可是很活泼地把民间的生活状态和朴素情感直接传达了出来。如果我们今天到乡下去,那个场景还和这里描述的一样,是非常单纯、非常平凡的生命状态。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讲明自己的来历以后,人们就把他邀请回家,好好款待他,有没有觉得很像我们现在的民间?我小时候走到哪里,人家就“设酒杀鸡作食”;现在每逢原住民的丰年祭,也是“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我们小时候也常常有这种情况,家里来个客人,一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了,也会打听很多事情。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告诉这个打鱼的人说,他们好几代以前的祖先,因为秦朝的时候天下大乱,就到这个地方来避难。所谓“绝境”,是外面人不太容易到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些人再也没有出去,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农业社会,所以才能自给自足。我们今天好像没有办法这样过日子,因为我们需要好多东西,可是在桃花源里,人们自己种桑、养蚕、织布、种米,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面的东西。这是早期人类的一种单纯生活,人还可以回到很简朴的生活形式。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一定要住在便利店楼上,因为便利店里什么都有,不然就没有安全感。人和物质的关系也很有趣,人有依赖性和依靠性,觉得没有某个东西就不行。大地震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原来还是可以过很简单的生活的。有时候灾难是一种提醒,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是必需的。就像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生生长流》,伊朗大地震以后,人可以那么朴素、简单地活着,而且是有信仰地活着。这些例子会警醒我们:你对物质的依赖到了什么程度?

“问今是何世”,这句很有趣,住在桃花源里面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所知道的最后的朝代叫秦,后面就不知道了。真好,我最近都不开电视,就是不想知道这些东西。“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的时间停在了秦朝。这里好像是一个讽刺,政权所建立的朝代,也许正是老百姓要遗忘的东西。这些人不愿意再有朝代,朝代更替带来的只是战争、痛苦跟灾难。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告诉桃花源中人现在外面的情形。“皆叹惋”,里面的人都摇头叹息,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有趣的对话,是一群停止在自然岁月里的人与一个生活在世俗政治中的人的对话。没有陶渊明行与影分离的观念,或许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他假设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形成一种多元的对话。这个对话其实也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身入世的部分与出世的部分在之间。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人都邀请渔人去家里坐坐,农业社会都是这样,大家很容易就变成朋友。“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我觉得这里非常微妙。“不足为外人道也”,你可以解释为不能提,或者是不要告诉别人,可能是害怕被打扰,也可能是说我们这么微不足道,不要让外面知道。可是作者用了白描的笔法,不加任何解释,反而显得意味深长。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桃花源躲起来,不要有任何政治的干扰。

“既出,得其船。”渔人出来了,刚才是舍船,现在又得船,恢复了本来的职业,也恢复了他入世的角色。出来以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刚刚才答应不告诉别人,这个时候就一路做记号,全部是心机对不对?他很明显是想要再回去。这个渔人的角色一直在转换,舍船的时候是一个个角色,得船的时候又是另一个角色。可是当他一直在做记号的时候,表示精神性的东西已经消失了,怎么做记号都没有用,当你那么想得到的时候,它其实早就不见了。

更糟糕的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文字真是简洁得不得了。渔人见了太守,就告诉他有桃花源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已经完全变得政治化。看到这段的时候,有点儿紧张,真害怕桃花源从此就完蛋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今天如果说台湾发现了一个地方是没有报户口的,那真是不得了。“寻向所志”,跟着他所做的记号去找,可是“遂迷,不复得路”我最喜欢后面这一句。他做了这么多记号,怎么还会“遂迷,不复得路”?这是因为在没有心机、“忘路之远近”的时候,天机就会出来,可是一有心机,天机就不见了。

这篇文章真是有趣,层次非常丰富。我觉得它是在讲人性,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我脊椎不好,就学打坐。进行到第十天,我发觉有一种奇怪的气在体内流通,兴奋得不得了。次日赶快继续,有点等的意思,等那种感觉再来,可是再也没有来过,我师傅就骂我贪。我在创作时也知道,写诗和画画时最好的笔墨,常常来自生命完全放松的时候。

我觉得到这里结束就很好,但陶渊明又加了一个结尾,这个结尾也真是好。桃花源明明是虚构的,他要让它显得真实,就加了一个南阳刘子骥。此人是一个高士,如果太守找不到,高士可以去找吧?但是,“未果,寻病终”。高士也没有找到,最后病死了。“后遂无问津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找,“津”是渡口的意思。每次读到最后一段,我都有一种很大的悲哀。没有人再找,是没有人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了。这个渔人最后大概会被大家当成疯子。不相信是更大的悲哀,因为你心里面连桃花源都没有了,桃花源不见得是事实的存在,可是应该是心中的乌托邦。但刘子骥之后竟没有人再相信,也没有人再去找,失去了向往,我们今天的状态就是这样。陶渊明在那样一个战争纷起的乱世,去王羲之写《丧乱帖》不远的时代,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其实是在表达内心对桃花源的渴望。

台湾小说家黄春明从《桃花源记》衍生出了儿童剧剧本《小李子不是大骗子》。里面说这个渔人回来没有请太守去找桃花源,而是将带回来的桃花枝杆插在自己家里。过了一阵子,春雨下过,桃枝就发芽了,他在家里培育出一片桃花林。黄春明的意思很清楚:桃花源是要培育的,你与其去找桃花源,不如就在你的身边、你的脚下培育桃花源。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趣的,陶渊明绝对没有想到,一千五百年后会有个叫黄春明的作家去继续发展他的东西。

(本文节选自《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

《大悲咒》第七十句
(第八十一段)
70、【波陀、摩羯、悉陀夜bō tuó mó jié xī tuó yè】观世音菩萨现灵香天菩萨相:“灵”指的是各类神灵;“香”指的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天”指的是二十四诸天;“菩萨”指的是已解脱生死,自觉觉他的圣人。灵香天菩萨就是这样一位心通各类神灵,修行五分法身香,常住天界的一位菩萨,其成就为五分法身香。那么什么是五分法身香呢?即:
1、戒香:戒指的是戒律。分开来讲,“戒”的作用是防非去恶;“律”是具体的清规戒律,即条条款款,指佛门弟子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思想行为、语言行为、身体行为这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
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小乘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不卧高广大床、不花鬘璎珞、不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居士可受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吝、瞋恚、诽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通过戒律的约束,做到心中无过失、无罪恶、无嫉贤妒能的心理,无悭贪嗔恚的念头,无劫掠杀害的意图等一切不良行为,做到外不著境、内不动心,严守戒律者,即得戒香:得第一分法身香。
2、定香:修学四禅八定、金刚喻定、首楞严大定等禅定,于一切善恶境界中,外不染尘,内心清静;不昏沉、不散乱,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见自本性,如如不动,住三摩地者,即得定香:得第二分法身香。
3、慧香:慧就是般若,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是能学道、能解道、能修道、能证道、能解脱生死烦恼,能超凡入圣的智慧。世间智慧出自于我执所生的世间法、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的最大追求;般若智慧出自于如来藏的出世法,以自利利他究竟涅槃为修行的最大追求,故名般若。
般若是专治烦恼直至成佛的法药,修功德者应当知道:般若之体即法身、功德在法身中。若人识得般若、解得般若,但不善于应用般若,此人有过无功;若能善用般若、则有功有德;若能常持不懈,即是安住于菩提道,直通成佛之路。如此得般若者,即是得慧香:得第三分法身香。
4、解脱香:解脱指的是八种解脱法。即: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这前七种解脱依次为欲界解脱、色界解脱;第八种解脱法为无色界解脱,已脱离三界,永断生死烦恼,证阿罗汉圣果。得圣果者,即得解脱香:得第四分法身香
5、解脱知见香:知见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凡夫知见、一类是圣人知见;凡夫知见见世间法、圣人知见见出世间法;世间法是生死法、出世间法是不生不死法;生死法落在六道轮回中受种种苦、不生不死法入涅槃中得种种乐。此两种知见,孰优孰劣,自可一目了然。
那么什么是圣人知见呢?圣人知见就是佛知佛见,传播佛知佛见就是诸佛世尊出现于世的一大事因缘,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开佛知见”,使众生得自性清净,故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示佛知见”,使众生得真实利益,而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悟佛知见”,使众生破迷开悟,而出现于世;主要是想为众生“入佛知见”,使众生彻底解脱生死烦恼而出现于世。
世尊所说的“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是佛用方便法引导众生,从信位进入圣位的四个阶段,是开权显实,圆融心境的真正妙法。那么什么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呢?《法华文句》卷四说:以四位、四智、四门、观心等四种不同立场,阐释“开、示、悟、入”之理,并一一配列。就四位而言,是指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大阶段,即:
1、以“开佛知见”配十住位:于此阶位之初,能破除见思无明,断除一切见思烦恼,开显如来藏,由此而见实相之理,在果证上已超越了小乘极果。
2、以“示佛知见”配当十行位:于此阶位,已破除烦恼障,此时所知障虽未全破,但不生不灭之体已开始彰显,此体具足如来万德,凡是法界中一切众德,无不在此体中一一显示分明。
3、以“悟佛知见”配当十回向位:于此阶位,既然已破除了烦恼障而显现出真如实相,明白了法界众德归于一体,这个时候已得理通达、事通达,事理融通,随意无碍的境界。
4、以“入佛知见”配当十地位:于此阶位,事、理既然融通,此时已得自在无碍,任运自如,而入萨婆若即“一切智”海。一切智指除了佛智外,对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之事、无为之事、因果、十法界,它们之间的种种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流转之相状,无不了知,这样的智慧称为一切智。
由上可见,“开、示、悟、入”是帮助众生破无明、离生死,脱轮回最重要的四个修学阶段。诸佛如来在教化菩萨时,讲了很多可修可证的法门和教理,讲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事情,就是以佛知佛见,开示众生、觉悟众生,使其证入佛知佛见。得佛知佛见者,即得解脱知见香:得第五分法身香。
香的意义,是以智慧之火烧出法界真香,这是最真实的庄严佛身,供养如来。这五分法身香,皆是自性本具,本不从外求、本不从外修,但众生痴迷,亡失自性,不得已而从戒定慧起修,至生死解脱、知见解脱,圆满五分法身,具足功德,这样渐修,也能找回自性佛。
那么观世音菩萨在这里现灵香天菩萨相是什么意思呢?是菩萨告诉一切众生,要像灵香天菩萨那样,认真修学五分法身,得法界真香,常住天界,与天地神灵相往来,入世度人不住生死、出世解脱不住涅槃,受用真实大自在。
这篇咒语中的“波陀”译为“红莲花”;“摩羯”译为“善胜”;“悉陀夜”译为“悉皆成就”。此句的意思是:菩萨得五分法身香,坐金红色莲花宝座,身放大光明,以善胜之五分法身法指示修道人要以无比的智慧,明辨真伪,远离一切邪恶,了悟世事无常,人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眼即空。应以清净之心,及早修行,认真受持《大悲咒》,使身心俱得解脱,永断世间一切烦恼,这样就能成就无上菩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是手动的,可以在风门上安装一个防尘罩,以防止灰尘进入风门内部。首先,获取待诊断电力系统的输出信号,其中,所述输出信号电动风门的设计,这样可以减少电动风门的磨
  • 青丝可以剪断烦恼却少不了尘缘了了又没了,是不想要还是不敢要?青丝可以剪断烦恼却少不了尘缘了了又没了,是不想要还是不敢要?
  • 听说你在EP要新的自已,加油#带着微博去美国#洪小辰,最近你更博是勤快了。听说你在EP要新的自已,加油#带着婚纱去旅行#洪小辰,最近你更博是勤快了。
  • 即使没有人注视,你也要努力的去成长,许多的眼睛,都是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但真正能让我们满意的却都是免费的,如爱、欢笑和追随激情的脚步。
  • 李承铉这样想也挺好的,估计也只有人民币才会是所有人都喜爱的,做不到被所有人喜爱,也就别太把陌生人的评价放在心上,直接点说,本来生活就够难了,在意好家人,亲人,朋
  • via上城区城管局#杭州探店[超话]# 杭州探店| 藏匿在南宋御街的小资私房菜初禾(河坊街店)初见时,以为是一家卖茶叶的,门面简单干净,没有浮夸的装饰,一扇木门
  • 如果还能实现别的愿望,我想今年冬天可以下大雪,想今年过年打麻将不要输得那么惨,想养一只小狗,如果可以我想谈恋爱……”这是我20岁的愿望。这一年过年打麻将我还是输
  • 可以看出白宇通过《镇魂》火了后,确实没怎么看过他参加真人秀或接拍广告代 ​朱亚文和白宇是一个公司的,有次团建聊到明星上综艺的事儿。可以看出白宇通过《镇魂》火了后
  • #减肥[超话]##肌肉男神软软##新奇生活研究所##亿点曝光计划# 一个人,如果可以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情,朝气蓬勃地活着,不气馁、不颓废,那么这一生必然不会白费
  • 1.纯粹好玩的心态:有很多人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觉得这些高仿包包价格便宜,质量不会比正品差(其实是有差别的,但是他们不专业)买一个正品可以买好几个仿品包。1.纯粹
  • 首先还是从外观谈起,当我们见到五菱星驰这台车时,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五菱家族最新的“翼动美学”设计语言。从细节之处,就提升了整车的运动感,营造出了强烈的战斗气息,
  • “南京博物馆”究竟应该写成Nanjing Museum还是the Nanjing Museum?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简短的答案是:两种写法都可以,但美国媒
  • 劝告所有因为whd补将夜2的妹子们: B站个人剪辑比电视剧好看一百倍[单身狗]或者直接补Cut……看全剧,不值得[单身狗]【时光福利】今天时光君推荐的是罗伯特·
  • 有人说我总是那么焦虑那么悲观,这是我目光所致所能看到的,普通人只能在限有条件内,做好自己吧[鲜花]不停地接受自己的普通,跟自我和解,但是还是尽可能不去平庸,不遗
  • 网上买的大闸蟹提货啦虽然迟了一天但是上了一天伤心伤肾的班吃点大闸蟹补补也是蛮不错的真的很肥啊!老柯吃的比我还欢在这之前我一直天真的以为我们家就我喜欢吃一共买了八
  • ” “一段感情最动人的,不是烛光晚餐,不是浪漫惊喜,而是对方对你的在意,是事无巨细的关心,是每时每刻的疼惜。 心动不及心安,真正懂你的人,能懂你的情绪,知你的不
  • 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每一天的心境;通过改变人生的态度,就可让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心]人到了一定年龄,心智变得成熟,那些风尘仆仆的赶赴,都已寂静无声,所有情怀
  • #湖南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湖南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目标突破 100 万辆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湖南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微博新
  • 随时随地可以冲泡的营养粉[太开心][太开心]纯天然谷物、原汁原味营养脾胃,家庭必备现活动期间:买2送1盒纯蔬菜水果馒头订购热线:18396869522
  • 所以,尽量吃完整的水果,如果喜欢果汁,那就喝100%纯果汁,同时控制好摄入量。不过,这些素食并非意味着“健康”一般都是用豆制品或小麦面筋为原料制作而成,为了让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