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常熟是江南一方福地,古来唤作“虞城”,得名于境内一座“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

说起虞山,是绕不过兴福寺的,南朝出了一位“爱江山更爱佛祖”的“和尚皇帝”。上既有天子以身事佛,下亦不乏刺史舍宅为寺。

于是,兴福寺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很多年前,我从虞山北麓一路下行,石径幽长,寺前涧泉淙淙,林后幽鸟鸣啭,古柏森森,一抹黄墙掩映在烟岚环翠间;落红有声,禅院安静得很。

一股萦绕着泥土的山林气息与与古刹中浮漾着的梵音浑然一体,融入悠远静穆的空气中,传递着禅的灵性。一如唐朝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所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模样。

游罢兴福寺,不吃上一碗本土蕈油面是引以为憾的。在虞山脚下、兴福寺隔壁,有一块被古树环绕的盆地,这是一个市井烟火气十足的露天茶馆,稀疏凌乱地摆着几十张四方桌和竹椅,两三人一桌摆龙门阵,一支烟、一杯茶,从茶米油盐聊到风花雪月,不经意间时光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若你来到常熟,便会被如火如荼的喝茶场面惊倒。常熟人喝茶,不似广东人那般注重茶点精致,叉烧包、虾饺……济济一堂,亦不及福建人喝功夫茶那般讲究茶道艺术,他们不讲究地点,不拘泥于场合,甚至连喝什么茶叶也无所谓,山林间、园林里、庭前屋后、街头巷尾……

一只热水瓶、一个玻璃杯、几钱茶叶,两三老友围坐,处处皆是茶馆。一杯茶,并不是常熟人的全部,一碗面,在常熟人心目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常熟人的一天,是被一碗面叫醒的。

我找到了老字号面馆“望岳楼”,打量起价目牌,浇头花样倒是不少:大排、爆鱼、焖肉、素浇……与苏式汤面相差无几,价格在几块到十几块钱不等,唯独蕈油面,30元一碗,这个鹤立鸡群的价位,吸引了我的眼球,怀揣着十二分新鲜和好奇,咬咬牙点了一碗蕈油面。

蕈油面的“浇头”很简单,即采自虞山上的松树蕈,美食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夸赞此物:“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用蕈作“浇头”的面,鲜到眉毛也掉下来,因此,当地有“尝过松树蕈,三日不思荤”的说法。

说起“蕈”这种菌类,《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可见,只有从树底下长出来的菌物方有资格唤作“蕈”。虞山又称“乌目山”,因吴王直系先祖虞仲卒葬于此,遂更名“虞山”,帝王陵地,松柏成荫,密林的滋养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菌类生存环境,虞山上野生菌蕈诸如鸡枞菌、鸡脯蕈……林林总总约有几十种,其中,更为高级罕见的松树蕈,对环境要求几近苛刻,除了只生长在适宜温度、湿度的松柏混交针叶林地,还“嫌老爱嫩”专挑树龄短的“鲜肉”松底下扎根。每逢黄梅、初秋两季,山上的松树蕈才开始生长,一个个形似蘑菇,色呈淡棕,等过了季,顿消逝的无影无踪。

山里人凌晨两三点钟就要上山采蕈,趁露珠未干,把蕈采下来,当地人管采蕈叫“捉蕈”,或蕈与人参相似,长脚会跑,故有“捉”字一说,采摘之难,可见一斑,松树蕈稀少难觅,到底长在哪里,无迹可寻,须一处处仔细翻寻,而每个采蕈山人心里自有一张“藏宝图”。

野蕈这物什,或有毒性,在《如懿传》里,卫嬿婉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登上大宝,便偷偷嘱咐心腹在皇后的儿子十二阿哥永璂的每日膳食中加上一道野蕈的配菜,吃了会上瘾、产生幻象,吃久毒素在五脏六腑累积蔓延至一定程度,便会不治身亡。

野蕈有毒无毒,全凭捉蕈人多年练就的一双慧眼,把刚采摘的新鲜松树蕈带回家,与鸡枞菌、鸡脯蕈……混合在一起制成蕈油,其味特别鲜香。

捉蕈难,制蕈油亦不易,刚采下的野蕈里有小虫子,须撕去表面一层膜衣,清洗干净,在盐水中浸泡三、四个钟头,用纯正的上等农家菜籽油熬制成“蕈油”。

先支起大铁锅,倒入菜油,煸炒出香,将姜块拍松后投入锅内,烧到锅内冒青烟时,放入八角、茴香等佐料,然后将蕈投入油锅爆炒,移旺火加酱油、盐、糖等调味烧煮到位,冷却后即成食用蕈油。用虞山特产松树蕈熬制的蕈油,才是常熟人认可的家乡味。

蕈油面端上桌,是苏式风格的红汤细面,一抹面条齐齐整整铺在碗里,宛若古代女子的发髻,汤内散布的棕色蕈块便是松树蕈了。

面要趁热吃,轻轻夹起面条,放至嘴边,吸溜一口越过舌尖,蕈油特有的鲜香在面条的热力作用下充溢喉舌,面条脱胎换骨般回味甘长,难怪小小一勺蕈油,把兴福寺素面推上江南“素面之王”的头把交椅。

再看野蕈,细细长长,口感紧实有嚼头,有点似嫩肉,又类野菌,咀嚼中还带着松树本身特有的丝丝芬芳。这素食、素味,倒也颇合本地人与世无争的性情。

在江南,一道美食背后大抵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近水楼台先得蕈,最早的时候,兴福寺僧人入山采摘食材,觅得此物,爆炒熬汤,做成素面浇头,供与僧人或招待香客食用。

清朝末年,曾先后担任同、光两朝帝师翁同龢在告老还乡后,经常去兴福寺与法灯大师谈经论禅,住持常以蕈油面款待,翁同龢吃过盛赞不已。

到了民国,在大都市呆闷了的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去常熟乡下采风,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炊,侍卫从庙里端出几道素食和蕈油面,吃刁了嘴的宋氏姐妹用过后,居然赞不绝口,“想不到一个小地方也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有了“第一夫人”打广告,兴福寺蕈油面自此名扬天下。

很多年后,我又记挂起了兴福寺一碗面,买了张常熟客运车票,下站台等公交之际,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向我打探千年古刹兴福寺怎么走,闲聊之中,得知也是慕名远道而来一尝其鲜的,遂结伴而行。老地方依旧竹林落叶、鸟语花香,只是露天桌椅见缝插针,且座无虚席。

望岳楼修葺得焕然一新,蕈油面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择了一棵百年老树下的座头,照旧点了一碗纯松树蕈油面,周遭都是端着面碗或埋头吃面的人,在一片“呲溜溜”吮面声响中,不分贵贱,无论贫富。

兴福寺恐怕自己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千多年前,一首唐诗,让它荣登“网红”之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一碗素面,再度让它红遍江南。

《这碗面,何以成为红遍江南的“素面之王”》作者 / 申功晶

【从卖花小哥到护花使者】1月18日,竞秀区西三环后高庄牌楼斜对面,有家花棚温暖如春。

两只嘎嘎叫的大鹅守门,或许是见的人多了,看到记者到来就自动让开。掀开帘子走进大棚,一步就从北方跨到了南方。三只可爱的猫咪在花丛中缓缓而行,不想动了就随身一躺,慵懒地舒展身体。

花棚的主人郝亮,就在一片缤纷的杜鹃前,侍弄着他的花儿。

买花易,养花难

年年买花年年扔,

看到“有人扔花会觉得心疼”

1982年出生的郝亮,从小就钟情于花花草草。

“我们家前后院都被我用来种花。10多岁的时候,一到村里集市,我就把我种的‘掐不死’弄上10多把,一块钱一把在集市上卖。”郝亮说,纵然卖不了几块钱,但足够买几根冰棍跟小伙伴们分享。

童年的种花经历,让他对花草产生了无法割舍的喜爱。在大学,郝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植物保护专业,迈进“园艺世界”大门。

毕业后,郝亮先后在北京、南通等地农资行业干了9年时间,在植物病虫害方面算是摸了个透。

由于放不下心爱的花花草草,2017年郝亮回到保定,在生态园花卉市场租了100多平方米,开了“一家花店”,准备把自己的爱好干成事业。

开花店三年间,即便没赚到钱,但郝亮结识了一大批花友。

“大花养不过3个月,小花养不过一年,慢慢就开始落叶、枯萎,你养花是不是这样?年年买年年扔?”郝亮称,对于喜欢花草的他来说,看到“有人扔花会觉得心疼”。

“来我这里买花的人,肯定都爱花,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如何给花创造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人还会生病,更何况是花儿。它们更脆弱更敏感,它们生病了,能跟谁说?”无比心疼花儿枯萎,郝亮就经常指导花友科学养花。

从卖花小哥到护花使者,郝亮在不厌其烦中,踏出了转变的第一步。

花棚卖,微信治

微信群名“植物诊所”,

自称“卖的不仅是花,更是暖心的服务”

为什么花店里卖出去的花儿,到了家里就难以成活?水土不服是主因。

郝亮告诉记者,目前,保定95%的名贵花卉都是从广东、山东引进。“都是大棚里规模种植,湿度70%以上,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上,配合科学的激素类生长素,所以长势非常好。但一定程度上,并非正常生长。”

郝亮称,这些透支的花儿从广东引进到山东,再从山东到保定,再从花市到市民家中,经历长途跋涉、温差湿度等各种环境变化,“你想想,一盆蟹爪莲在客厅里挪几米,花骨朵都可掉一地。更何况这么折腾,花儿能不死么?不光顾客家里的花儿死,我们开花店的,进的花儿有时候甚至能死30%。”

为了解决花友的后顾之忧,也为了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郝亮延伸服务链,在自家的土地上建起了暖棚,开始了养花、售花的一条龙服务。从外地引进的花,郝亮先悉心养在棚里,让植物慢慢适应北方的环境,变得健康茁壮才会出售。同时,自己也开始播种、扦插,繁育常见花卉。

思路一变天地宽。

自从有了暖棚,郝亮进的花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经营成本降低同时,效益也开始显现。

“好多花友从我这里买花,我都加他们微信,后期专门指导他们养花。”2020年5月,郝亮更专门成立花友微信群,在群里教大家养花。

郝亮的微信群名叫“植物诊所”,不仅能交流种花的经验,如果自家的鲜花生了病,还能在群里“寻医问诊”。郝亮自然是群里最专业的鲜花医生,每晚回家,便是郝亮的看诊时间。

“我的花突然落叶了,是水浇多了吗?”

“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花骨朵儿,还没开放呢就掉了,这是为什么呀?真心疼。”

“快看看我这盆,根都烂了,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网友的疑问,郝亮都会有个初步诊断。靠描述无法诊断的,郝亮就让网友拍个照片或者视频,通过观察照片,就能诊断个八九不离十。

“有时候花友咨询完,就会给我发红包当咨询费,但我从来不收。”在郝亮看来,“你把花儿养好了,你开心我更开心。”郝亮称:“我卖的不仅是花,更是暖心的服务。”

自从有了“植物诊所”,“侍弄花草”和“暖心服务”两大业务并驾齐驱,郝亮的“有间花棚”,变得越来越有人气。

花为媒,诚为先

从0到1600多人信任,

希望“让更多花友享受到养花带来的品质生活”

“长寿花红、黄各来一盆,蕙兰、杜鹃能一起带过来就一起带来。”

“我要的朱顶红,给我换好盆浇点水放一边,让它先长着,过几天我过去拿。”

……

在郝亮微信里,几乎天天有“铁杆粉丝”前来购花。

老顾客们早就不需到花棚细细挑选,只要在微信里招呼一下,郝亮便会选上一株健康茁壮的栽进花盆,找周围亲戚朋友顺路送过去。或者在花棚里挂上“贵贱不卖”的吊牌养上一阵,等客户自己来取,顺便喝喝茶,切磋切磋养花技艺。

“现在,只要在朋友圈或者群里一发上新了,就有很多人前来选购。”以花为媒,以诚为先,郝亮的“养花经”越念越顺。

“几乎每隔几天,都有老客户带着新客户来花棚看花,或者加上微信联系。”郝亮1790余人的微信好友,花友就占了1600人左右,直接点花名送花的“铁杆粉丝”有100多人。

郝亮称,随着“有间花棚”名气越来越大,满城、博野的一些村民也来参观,并把模式“复制”了回去,建起了自己的花卉大棚。

义务服务能带来这般效益,是郝亮不曾想过的,也让他对未来更充满期待,“保定不是正在打造都市农业么?花卉行业前景很大,我希望未来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服务,让更多花友享受到养花带来的品质生活。”

【云南昌宁:贡茶一盏话沧桑】“其孟通山所产细茶,茶名湾甸茶,谷雨前采者为佳。”这是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六里,关于今天昌宁县南部茶叶的记载,也是迄今为止对指向性明显的关于昌宁茶最早的记载。
书中记载的细茶究竟在哪里,这个答案尚无从考证。但这几年由一家叫“顺昌古道”的企业生产的“土司贡茶”,却总能勾起对那段记载并不完整的历史的兴趣。于是,在春茶飘香的季节,与在昌宁县城经营“土司贡茶”的陈子一起,到曾经湾甸土司最后府邸所在的勐统镇,于土司茶园里寻茶,在一片树叶里,品味历史的沧桑。
对于这片位于勐统坝边青龙山上的古茶园,其实并不陌生,早在七年前的春天,就曾到这里看过,并陪着一个媒体的摄制组到此拍摄。后来也曾走马观花再去看过一次。再去时,眼前的所见还是被震惊了,七年前那些被矮化了的茶树,已经长成了小灌木林,细长的枝条、细嫩的芽叶,自然而然地展示着“细茶”的样子。当然,此细茶未必就是彼细茶,但却仍然能激起人心中的遐想。
站在茶园的高处,透过茶枝的间隙,可以看到勐统坝满坝的香料烟花,还有掩映在茶树林间的庄园,隐隐约约露出一些青瓦灰墙的轮廓,无言地讲述着历史、现实与未来。同行的陈子忍不住换上了傣族服饰,与小姐妹一起走进茶园,演绎起了当年傣家小卜少采摘茶叶的故事。
七年前,曾经听过土司后代的讲述,说这片茶园是其祖辈用骡马从遥远的勐库驮茶籽回来种植的,不仅种了青龙山,还种了今天叫做大白树曾经叫做白虎山的另外一片茶园。据那位土司后人的讲述,种植这两片茶,一来为了让自己喝上好茶,二来也为了解决风水问题,所以种在了青龙、白虎两座山上。
对于湾甸土司的历史,能查到的记载并不是很多,而且由于缺乏记载和传承,即使是土司的后人,也讲不出太多。查阅历史,《明史·土司制》记载,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置湾甸县,至永乐元年(1403)正月,析麓川平缅地置湾甸长官司,直隶都司。次年十月庚午,明朝建制,将信符及金字红牌颁发给湾甸土司,并在湾甸设立红牌镂金敕书谕之曰:“尔当安分循理,谨遵号令,和睦邻境,益坚事上之心,则尔子子孙孙,世保境土及尔境之民,永享太平,其各遵朕训。” 同年,西平侯沐晟奏“湾甸地近麓川,地广人稠”,故于永乐三年(1405)四月由县升为州,全称“湾甸御夷州”,直隶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昌宁县的西南湾甸,辖区包括昌宁南部至镇康东北部。湾甸土知州署,俗称土司衙门,最初设于湾甸老坝娥,后经历任土司不断迁移,至民国元年的1912年,第24任土司景绍文又将州署迁至勐统上街,即今勐统镇政府所在地。从这些记载来看,这茶园大约也是种于那个年代,至今百年有余。
至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里所记载的“湾甸茶”,可以肯定与这片茶并无直接关系,因为早在土司衙门迁至勐统前,就留下了湾甸土司官进贡茶叶的故事。
据土司后人讲述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当时湾甸土知州所辖之地,大多是蛮荒之地,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既无特产又无宝物。有一年皇帝召各地土司进京觐见,当时的土知州不知道该带点什么贡品,急得不行。口渴了,就泡了一壶采自孟通山上的细茶解渴,心中的燥热在不知不觉中祛除,于是灵机一动,用骡马驮了一些茶叶作为贡品动身前往京城。
皇帝在一一看过所有土司的贡品后,不是金银财宝就是名优特产,最后被最不走眼的角落里的茶叶吸引了。于是命人现场冲泡一杯,四溢的茶香让龙颜大悦,迫不及待地喝下去后感觉神清气爽。于是,便将所有其他地方进来的贡品尽数赏赐送茶的湾甸土司,并指定这看着粗糙的茶叶为御用茶品,要求每年进贡。于是,土司贡茶便成为了昌宁茶直到今天的一个不朽的传说。这些传说,又与史书的记载刚好契合,其真实性就高了很多。
在没有古树茶概念的那些年代里,无论是山上的细茶还是土司茶园里的茶树,其实都是滇红的原料,于是种在地埂上的大茶树便与其他许多茶树一样,被一次次去尖一次次矮化,所幸茶树本身的强大生命力,让它们活了下来,而且每年以鲜嫩的芽叶,回馈那些管理着它们的人。机缘巧合下,勐统一对兄弟被古茶树之风吹醒,给了自己也给了这些茶树一个新的春天。
2015年,在家做茶叶初加工和经营销售的哥哥张永生看准了商机,买下了青龙山上土司茶园的经营权,这与在外从事茶叶经营的弟弟张永春不谋而合,兄弟俩联手对茶园进行恢复保护,并在茶林一角建起了庄园,“兄弟齐心、其力断金”,以勐统人对土司文化的认知,翻开了土司贡茶的新篇章。
走进茶园一角的土司贡茶庄园,悠悠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车间里,几名工人师傅一字排开,正在炒制早上从土司茶园里采摘而来的鲜叶,随着他们有序的翻炒,一片片茶叶由嫩绿逐渐变成黄绿,阵阵茶香从大锅边向着四面八方蔓延,香醉了庄园,也香醉了茶园。熟练地揉捻、熟练地晾晒,老师傅用一丝不苟的操作,细心地制作每一片茶叶。
闻着茶香,陈子和另一位在浙江台州经营土司贡茶产品的美女也不愿做看客,戴上手套有样学样地翻炒起了茶叶,虽然看着手法不如老师傅们那么熟练,但那份认真的劲头,还是将她们对茶的热爱展现无遗。
庄园楼上的茶叶仓库,似一个茶香四溢的图书馆。张永生一边慢慢地走,一边看着眼前的一个个茶饼、茶砖,犹如阅读着茶经,在茶香里与茶对话。张永生说:“对于土司的茶文化,我们现在掌握的还不是很全面,但我们始终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这沉淀于史海深处的茶文化复活,用心做好每一片茶叶,用一杯好茶传承昨天、书写今天、描绘明天。”
“我最喜欢坐在这里喝茶,因为每喝一杯茶,就像是在听一段故事,让人醉在茶韵之中,却又心静不已。”坐在顶楼的茶室里,陈子一边泡茶一边感慨。
的确,虽然关于湾甸土司的历史、湾甸茶的历史残缺不全,但这并不影响这段历史的真实存在,并不影响湾甸茶的历久弥香。在茶文化日渐繁荣的今天,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于一片叫做茶的树叶里,品味曾经的沧桑,享受当下的幸福,放飞未来的希望。(图/文 吴再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肖战粉丝公益项目成立,LOGO是肖战亲手设计的带有爱心的橙红色“益”字,也就是太阳的颜色,象征着光明和正能量。肖战粉丝公益项目的英文名,
  • #你好李焕英细节#“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那肯定的。” “那你得等我。” 母亲总是绝对地相信和支持着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努力、奋斗的动力和信心来源。看宣传片,配
  • 小yc手术后一定要注意消毒工作,私密处分泌物较多,如果遇到缝合技术不到位的医生,更易感染愈合极慢。一定要严格消毒❗️ 另外:如果要做修复手术,一定要等伤口愈合好
  • 唱歌坪桃花园13日于明天正式开园啦[烟花][烟花][烟花]百万桃花朵朵开桃园交通便利位于融安县浮石镇唱歌坪林家果园休闲山庄内209国道旁,自家游的亲可以直接定位
  • #王源[超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chopard萧邦品牌大使王源##王源大主宰##环球人物专栏王源说##源基金# ​​​ 太阳的光 月亮的光 哪个
  • 一谈到钱,似乎就变了味了,很多人都不想再看下去了,但是,还是建议你看下去,如果你想挽回成功的话。金钱成本分为两点,第一点,也就是你所理解的,要花钱咨询,很多学员
  • 、おそらく牛河とは違うルートで一人の女の行方を追っていた。しかしこれという成果を上げられなかった。だからこそこの気味の悪い二人組が、再びここまで出向いてきたのだ
  • 一谈到钱,似乎就变了味了,很多人都不想再看下去了,但是,还是建议你看下去,如果你想挽回成功的话。金钱成本分为两点,第一点,也就是你所理解的,要花钱咨询,很多学员
  • 科克大学金融(资产管理)硕士专业正常开放申请 #留学鸟申请前线# ✍MSc Finance (Asset Management) 金融(资产管理)硕士专业 ⏰
  • 晚间小故事《刻舟求》 由于没有子,就订制了一根制作精美的假子,随身携带,视作珍宝。 这天坐船过江,一路高谈阔论,收获不少粉丝。至江心时,一不小心把假
  • #王霏霏[超话]# 【02.16】霏霏的小/红/书更新 今天更新的是开箱视频哦! ‼️大家去点❤️+评论+收藏⭐起来哦! 小控建议大家不要把视频搬到群里和超话
  • #La Tendresse##Edelweiss[音乐]# 二月第六天的浪漫✨ —— 天气好的不像话。 虽然住的这么近但终于去了一次星星妍家。 我们一起在阳台上
  • 今天是2021年2月16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五,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充满着热情和初心。 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别人怎么看你,其实和你
  • 过年活动谁更丰富,南北方人出来打一架吧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相比过年那几天,等待过年日子里的幸福感会更上头一些。在新年前夕,打工人的上班姿势从正襟危坐敲字,变成了
  • Last weekend, I went to my uncle's reservoir and fished a few catties of crucian
  • 经济学家表示 未来两年经济不可能回到疫情前水平 一名经济学家周一说,在未来两年内,本国经济增长预计不会回到大流行前的水平,而商品和服务成本在未来几个月可能超过政
  • 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虽然我的天性一直非常排斥,但很无力,因为我找不到信仰和排斥的理由。 世俗,我们那土话叫外观。 这是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直到读到庄子外篇天
  • 理财不缺顾问,愿意给你出谋划策的人还颇多;工作相当辛苦,今天会显得困难重重,朋友的帮助也只是让你度过一时的难关。健康运势容易因为睡眠不足而导致精神不大好,需补眠
  • 为什么积阴德可逆天改命 积阳德的区别是什么 经常有很多信众会问什么是阴德,积阴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早在汉代的道教经典《淮南子·人间训》就有:“有阴德
  • 来自小仙女的#植发心得#分享:利用周末休息的时候做了植发,因为职业原因,想也没想就选择了不剃发长发植发技术,术后即刻的效果就非常棒,休息一天去上班同时也看不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