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時候很可憐,我們對自己福報的認識不是很清楚。我們努力,得到能夠得到的部分;我們以為光靠自己現有的聰明才智加上努力,就能夠得到那些得不到的部分,其實未必。很多年輕人都在努力打拼。一個人不努力肯定什麼都得不到,但你要想想,全世界有多少人每天都在努力拼搏,可是為什麼很多人努力了很久都是一場空,很多人努力了一輩子什麼也沒有得到?這就是福報問題了。一個人多年延續下來,我們在自己的"福報銀行"裡存了多少,這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我們前世就已經存在這 兒,我們一生下來,就好像在從存款裡取財富,如果不懂得續存,很快會用完的。你什麼時候看過一個人不去努力又沒有存錢,光是用,總也用不完的?沒有,哪怕是再富有的家庭,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種來的福報】98-99

佛教裡經常講"四大皆空",所謂"四大"即地火水風四種元素,"四大皆空"並不是說四大都沒了。我們外在賴以生存的環境,包括我們的身體都是由這四個元素組成的。很需要這個空間。人沒有了空間怎麼生存?但是,我們現在把自己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自他交換,彼此有空間】100

距離產生美是一種很智慧的處事之道。人與人的相處彼此留一些空間,無論是多麼親密的親情、友情或是愛情,畢竟角色中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有獨立的思想。這種空間的保留會讓彼此少一些要求和佔有,如此的情義才能細水長流。太近或太遠都不是最合適的相處之道,隨緣的態度中要更多一些拿得起,放得下的豁達。互相尊重需要更多的換位思考,自他交換的智慧,不僅給他人留有餘地,更是讓自己的道路清晰且寬闊。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自他交換,彼此有空間】103

嫉妒的心理說白了就是當事人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做比較,如此的自我折磨不可能不痛苦。因為這種心理的產生讓我們抓狂似的內心在貶低別人的同時更小看的是自己。佛法教人用隨喜的態度去感恩戴德,這是一個對治嫉妒心理很好的方法,因為當我們隨喜他人的所有以及福報時,同時也是在對自己的所有歡喜知足。這種心理的培養漸漸會使我們更加寬容的待人待事,那麼內心何來的自討苦吃呢?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美好的隨喜】106

天地萬物不僅賜予人類生存所需的一切,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容乃大"四個字的真切展現。天和地可以包容一切,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得以存活的環境和萬物。對於自然,我們真的需要用無比感恩的情懷去尊重和善待。肆意的破壞和開採,最後傷害的不僅是自然的和諧生態,最重要的是圍堵了我們人類自己的存活之路。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保護我們的外界環境】108

現今的社會越來越流行對於素雅、古樸文化的追求。慢生活的嚮往用重金或許都難以求得。其實生命的本初一切都是很自然的,為什麼現在卻本末倒置了?因為我們的心亂了,雜念叢生的社會裡,忙碌的身影後暗藏的都是一個個苦不堪言的貪、嗔、癡、慢、疑。想讓一切都慢下來、平靜下來,唯有讓心安定下來。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禍從身邊起】114

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好講得就是一種共生共榮共存的美好景象。我們講和諧社會的建立,就是希望能提倡一種多方面共存與共赢的良好局面。雖然理想和現實的統一需要很多的努力,但是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需要從心裡明白,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與大環境是密不可 分、息息相關的。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離開 了適合生存的環境都是徒勞。所以個人的得與失和國家的繁榮,社會的穩定團結密不可分。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呵護財富】118

創富不是靠守財得到的。一個真正富有的人是有前世的福報、今世的努力、還有大度的胸懷等很多緣由結合而來。有錢不是富有,而真正可以稱為富貴之人肯定有過人的品行與人格,而且樂善好施。從古至今都是如此。錢財真正的價值在於其可以流通的職能,所以很多人對於錢財認識是有誤解的,以為全部傾入囊中就是富有,而不懂得真正的財富在於分享和佈施。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擁財妙法】121

作為眾生我們都喜歡祈禱諸佛菩薩的加持來滿我們的心願。這個祈請的前提是因為我們缺少生活所需也好,心靈的富足也好都有所缺失,不夠圓滿。這就是眾生和諸佛菩薩的不同。而諸佛菩薩在我們看來,一切都可以成辦,一切都不缺少,原因何在?在於慈悲喜捨之心的廣博與否。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成就都在於捨己為人,摒除私心,這是福慧雙修的前提。一個只為自己得失而爭取的人,他的所求一定大於所得。而一個無私奉獻的人,他的所得一定大於所求,而且快樂、知足。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慈悲帶來好運】125

能夠發好願是我們的福報,有時候你不要藐視自己的功德。佛陀最好的朋友是憍薩羅王國的明光王,跟佛陀同年同月同日生,非常有福報,長得也魁梧,在佛教經典中他請問的佛法特別多,經常跟佛陀探討。有一次他連續四個月供養佛陀以及所有的出家人,結束的那天,佛陀就講:"我今天要做功德迴向,請問國王,我用你的名義功德迴向還是用功德最大的人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國王一聽很奇怪:都是我在供養您啊,誰還會有比我更大的功德?就跟佛陀講,那就請你用最大功德的人的名義做迴向吧。佛陀在外面叫了一個人的名字,把一切功德迴向給所有眾生。國王從來沒有聽過這個人的名字,就問佛陀,佛陀說他就是皇宮門口的老乞丐。然後國王把老乞丐叫過來,問他:"你用什麼樣的方式讓你的功德勝過我了?"老乞丐就說:"沒有啊,國王,我一直在隨喜您啊。

你這麼多天以來供養佛陀以及他的眷屬,您身為國王有這麼大的福報,您來世會更有福報,所以我想到您的功德就感動得不得了,為我們這些乞丐難受——天底下的窮人很多,我為他們沒有機會播種福報而難過。 所以我每天隨喜您的功德,發美好的願望,希望下一世投胎以後可以供佛。"國王說:"我明白了。"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願力產生奇跡】128

願力會有一種很奇妙的作用,當一念善願產生的時候,可能初期並不見得能很快如願,但這種善念的作用一定會在合適的機緣相遇時成熟,而且發揮出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們講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作為佛教徒也經常都被教導說要每天發善願,發無上菩提心。這和一滴水匯入大海不會乾涸的道理一樣,我們所發的善願就如同追隨諸佛菩薩的行跡一般,這樣的力量也會使我們個人的福報綿延不斷地增長。
【第五章 經營財富場】【願力產生奇跡】130

《用好你的富緣》
嘎瑪仁波切

#用好你的富缘-嘎玛仁波切[图书]# https://t.cn/R2WxksT

一个人要从凡夫成佛,必须要有智慧的庄严,福德的庄严。有真正的福德,才能得真正的智慧。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很不聪明,读书没有记忆力,领悟力也不行;这是因为福德不够!大家都是妈妈生的,为什么我的脑筋不行?难道投胎的时候把仓库里发霉的脑筋带来了吗?其实功能都是一样,只因为自己福德不够,真正的福德,心理的健康,头脑的健康,是要自己修持来的。

真正得一个大福报,得到什么?大福报是你证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这才是大福报,大成就。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话,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福德,来培养这个智慧。智慧不是光靠读书,或靠两个腿子在那里咬紧牙根熬得出来的!那个持戒修定,咬紧牙关熬腿子,不过是修福德,修有为福德的一种而已。无为福德,处处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达,修不成。所以学佛果然是真智慧,这个培养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不要听到佛法是智慧之学,然后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换句话说,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做好事了,智慧与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

我们晓得做生意要有三种资本,一种是开设的资金,二是货卖出去货款未收回时,还要占一笔资金,第三笔是周转金。学佛只要两笔资本就够了,比做生意划得来。哪两笔资本呢?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资粮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给朋友写匾额,写一个──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双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报,又有钱又有富贵功名,但却没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穷得要死,世间福报不好,也没得办法。佛境界就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这叫做福慧双修,智慧资粮圆满了,福德资粮圆满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经的时候,念到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两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要点告诉我们,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

要怎么样才能成道呢?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我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道。

但是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缺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要想什么都归了你,那只有成佛才行。可是成佛求的不是这个福报,而是无为之福,无为之福是很难的。

要想证到这个道果,就要超越人世间的福德,要有真正大福报的人,才能了解《金刚经》的经义,有智慧成就的人,才能成佛。真正的福德,是智慧的福德,大智慧就是大福德,这个智慧的福德不是钱可以买的。

《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想想看可真难了。这里要注意了!《维摩诘经》讲学佛修菩萨道的重心,由这八个字点出来了。修行就是修功德修智慧,也就是修心。功德是一点一点累积而来的,所以说积功累德,要身口意随时都在行一切善。功德包括一切,要有功才有德。再说,即使做了功,若因而心生一丝骄慢,这个功也没有了。这积功累德太难了,更不见有人能一贯到底做下去。

我们学佛讲功德和福德成就,没有功德哪有福报?智慧更难修了,智慧不够,头脑就不清。要怎样修呢?靠定慧止观,不是靠打坐,愈打坐愈胡涂的人很多。止是止一切妄念杂想,止于至善,一念在净念上,然后要起观,参究一切的佛,这才是打坐静修的道理,不是在那里玩弄气感!要多研究《瑜伽师地论》的止观,智慧是要学来的、修来的。我们学佛就两条大路,一条修福德,行一切善,去一切恶;另一边修智慧。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才能成功。

*****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这里都是打雷的声音,有如雷震,但众生听不见。学佛想证道千万要抓住这两句话!没有修福德资粮就不要妄想成就,怎么样开始修福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没有功德成就的话处处是障碍,身心都会是魔障,内外环境都是障碍。无量功德成就是修福报,无量佛土皆严净是修智慧的成就。怎么会无量佛土皆严净呢?心净国土净,要念念清净。一呼一吸是一念,众生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个烦恼,所以念念清净才能够证到无量佛土皆严净。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佛家讲要“福德资粮”,看你有没有这个福分,有没有这个善根。福德功德圆满的话,障碍就少,不然处处障碍。所以真正修道,佛家道家都一样,到了这一步工夫,你才看出来功德、善根、福报之重要。有善根、福报的话,是一路顺利成就。譬如释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苦行,连五个基本弟子都离开了。他雪山下来,一个人孤零零地谁招呼他啊!七天菩提树下成道,是有福报而成就了,不需要人招呼,否则的话就是困难重重。

如何成就智慧?《金刚经》告诉我们,必定要福德够了,智慧才得以开发,也是自求多福,自我解脱的道理。学佛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帮忙,也不是靠佛菩萨保佑。世界上最大的福报就是智慧,纵然当上皇帝,或是财福多足以买下整个地球,仍然买不到智慧;智慧不是权力金钱所能换取得来的。成佛是福德够了,智慧到了,不是工夫问题。

《我说参同契》《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
-----------

修定做工夫是要资本的,佛法叫资粮。学佛要具备两种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尤其学密宗,资粮特别重要。菩萨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回向等,都属资粮。资本粮食不具备,你拿什么去修啊!

没有智慧,教理没有搞通,智慧资粮就不够。福德资粮就是福报,福报不够,等你刚刚要打坐,电话来了,家里什么人病了,你连打坐休息的福报都没有。刚刚想上轨道,空下时间来用功,东边冒火,西边冒烟,屡试屡验。不做工夫,什么事都没有;一做工夫,什么事都来,修行是要大福报的。

世间功名富贵是很难得的,可是另有个福报更难求,就是清福,非多生累劫好好修行是不能得来的。我一天能享有一秒钟的清福,心里就觉得无限的恭敬,也有无限的恐惧,因为这是诸佛菩萨的保佑。修定先要求得资粮,在座中就有几个人,学佛修道也很多年,讲理论都是第一等;讲工夫,有一点点;讲福德资粮嘛!一点都没有,没有时间打坐,自己想想看,是不是福德资粮不够?

弥勒菩萨说定的资粮——福德与智慧,学佛第一步先求圆满这个,这个不具备,你别想修道成功,连打坐都没资格。为什么说没有资格呢?第一个,想修清净于乱不乱,自己很清楚,可是福报不够,你不扰乱人,人家可来扰乱你修行。
*****

修证的三部曲是见、修、行。要见道须有般若大智慧。见道是大智慧,大福报。真正的大福德,也是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是大福德。智慧没有开发是因为福德不够。大智慧福德如何来?是“行”来的。所以见、修、行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禅宗里头的行愿、见地、修证功夫,三者不可缺一。拿教理来讲:行愿是功德,功德不圆满,智慧不会成就。换句话说:智慧不成功,就是功德不圆满。

《如何修证佛法》(东方出版社)
------------

第一步是要累积修行资本,多做好事,六度万行戒定慧,积累福德资粮,如果福德不够,就不要谈了。另外是智慧资粮,要求得智慧,不是在那里等,更不是在那里打妄想,而是要修智慧才能得,所以福德与智慧两种资粮都要聚积。

第二步除障,身体不健康则靠医药或做工夫,把身体障碍除掉,外缘的障碍也要除。有了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没有障碍了,所谓法、财、侣、地都具备了,再开始修生起次第。比如念咒子,准提咒十万遍或五十万遍、一百万遍,如果根本都没有念满的话,这个最初步的集资都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得到生起次第的成就!何况还想悟道成佛,那是开玩笑!要知道,佛法是多劫勤修,劳苦功高来的啊。

所以说到福德资粮,去恶为善最为重要。你们大家学佛,为什么智慧不开呢?因为福报不够。福报是做什么得来的?是要舍己为人,利他而来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心动念随时注意身口意三业,不造恶业,这还是消极的,积极的就是利他之行。所以大家没有成就,不能开悟,就是因为功德不够。如果自己福德不修,光想求开悟,刚有一点善行,做一点点好事,人我是非就来了,福德怎么会成就呢?不可能!如果福德资粮够了,你所想的没有不成的,你的智慧也就成就了。

《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东方出版社)

善待父母(深度好文)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养大成人,不图回报。

这世上,再没有人能像他们那样,对我们毫无保留地给予,不求回馈地付出。

老话说:

“不孝父母,拜佛无益。”

一个人只有善待父母,孝顺父母,才会有福报临身。

行孝道,就是种福田
《名贤集》中说:

“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林则徐也说过:“不孝父母,供神无益。”

孝,是百善之先。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他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善良就是伪善。

深以为然。

孔子曾曰:“色难。”

“色难”,就是态度很难看的意思。

孔子觉得孝顺,并不仅仅是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忙,父母饿了的时候给他们饭吃,这远远不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小事情上对父母的态度变化,他们是很容易察觉到的。

所以,孝顺父母一定要做到态度温和恭敬。

如果你经常对他们不耐烦,恶语相加,这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伤害。

刘声东在写给亡母的祭文里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

“妈妈给孩子再多,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孩子给妈妈很少,都说是孝心一片。”

孝顺父母,是人这一生最不能等的事。

生养之恩,是世界上最大的恩情。

父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自己最大的福田,行孝道就是种福田,积福运。

如今父母已老,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请多一点耐心,请多一点关怀,不要嫌他们唠叨,不要嫌他们笨手笨脚。

俗话说:

“孝顺孝顺,越孝才能越顺。”

我们不能因为父母对自己无条件的纵容和爱护,就去肆意消耗他们的感情。

正所谓,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侍爹娘。

对父母好的人,才配得上这世上最大的福报,才能受福无愧。

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他们的心尖宠,是他们的骨血皮肉。

为了孩子,世上所有的父母都能与生活针锋相对。

对子女来说,生养之恩大于天。

作为孩子,应该在生活中多包容父母,原谅他们的不完美,这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德行。

很多人总觉得父母不完美,没有给自己优质的生活,总觉得自己父母没有别人的父母好。

可你知道吗?

他们已经把自己能给的全部都给了你,他们一直为了你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父亲年轻时候,他也是个桀骜不驯的小伙子,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爱好。

母亲年轻时候,她也是个爱穿裙子的小姑娘,她怕老鼠怕黑,胆小又爱美。

为了孩子,他们咬紧牙关,扛下了所有苦和难。

时间让他们多了很多皱纹,而他们,把自己的爱好和梦想,全都藏了起来,只为了我们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我们现有的岁月静好,诗和远方,不都是踩着他们的肩膀做到的吗?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辈子真的很短,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永远真的没有多远。”

所以不妨对爱你的人好一点,也对自己好一点。

如果这辈子来不及好好爱,就更不要指望下一辈子还能遇见。

永远记得,我们和父母在人世间的这场相逢,是用来相亲相爱的。

漫漫人生路,请多回头看看被落在后面的父母,多包容他们的不完美,多给他们一点在意,才能化解彼此之间的隔阂与疏远。

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家才完美。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毕淑敏曾写过: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确实如此。

在外奔波的儿女们,一定不要忘了家里盼子归的父母。

他们的脚步越发变得蹒跚,他们的视力听力也没有以前好了,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了。

还记得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到手机店修手机,师傅检查了半天后,告诉老人手机没问题。

听到这句话,老人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老人哭着跟修手机的师傅说:

“手机没有坏,那我的孩子怎么也不给我打电话啊?”

你看,老人接不到电话,宁愿相信是手机坏了,也不愿相信孩子没打。

细想我们,也不正是如此吗?

经常以工作太忙为由,父母打来的电话匆匆应付几句就挂断了。

说好经常给他们打电话的,但还是很长时间都没打给他们。

总说没时间,但是玩手机、逛街追剧的时间总是能挤出来,却挤不出时间给他们打电话。

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所以很多事情并不必急于一时。

但事实上,来日方长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的,对父母而言,来日真的不方长。

就像林清玄曾说的那样,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趁父母还健在,一定要及时行孝。

趁老人还能记起,此刻无论你多忙,在外多么辛苦,多给老父亲老母亲打打电话吧,只有这样才不会留有遗憾。

行孝这件事,不能等。



人生路上,你在朝前走的时候,不妨回过头,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

往后余生,善待父母,爱护父母,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陪伴,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开心快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说/电视的受众里想必也有精神科医生你们仍坚持一切“是幻觉是病药不能停”“做一个迟钝又麻木的快乐肥宅去吧”吗?那么诀就是方法,我们一说到寻龙诀,大家肯定会想到,
  • 昨晚,我们电话通了两个半小时,我听到他在那头低声抽泣的声音,他问我他是不是很残忍,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话,他说他有点后悔跟我说这么多,让我一个人经历这些痛苦……想
  • 我知道你纠结的点,可是一想到把他们牵扯进来就是有一万个不愿意,因为曾经面对的生死离别让我依然畏惧,我宁愿我自己去也不愿看到那样的场面。或许是过于深爱,所以这
  • 近年来,田黄镇坚持“以绿为蕴、以红为色、以水为魂”的理念,围绕“生态优美宜居镇、红色文化特色镇、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振兴示范镇”的目标定位,厚植生态优势,传承文
  • #阳光信用[超话]#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求,像水一样一往无前地流动,没有一点分别心,取舍心,无私地奉献一切,这样才是善,才是真正的上善若
  • 上学的第五天今天是在学校的第五天也是在学校午休的第二天Apple居然睡午觉了真的太佩服老师了去接他放学的时候他说麻麻我睡觉的时候想哭了我说为什么吖他说因为我睡觉
  • 摩登兄弟刘宇宁✨棚主✨宁哥✨刘宇宁✨lyn刘宇宁紫川✨刘宇宁帝林✨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一念关山✨刘宇宁做自己的光✨刘宇宁蒋俊豪✨刘宇宁魏劭✨刘宇宁折腰✨@摩登
  • “我的云间万象”手工卷边斜纹真丝方巾(100%桑蚕丝)size:90*90cm创作渊源那是一条长着蝴蝶翅膀的鱼?解读天空飘忽的云朵千变万化的形状,是童年的美妙游
  • 2002 2015 2017 2019 20212. 在哪个城市,从E.普鲁申科 "冠军联盟 "的巡演中,索尼娅首次提出了一个短节目? 第
  • 争吵的最后就是,没人再敢说话了…女性对女性的恶意让我感受到了,真正女性能够拥有一个理想状态的路还非常的漫长……冤亲债主并不可怕如果你能明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道
  • 评价:   想必大家在这类产品方面都普遍追求大重量,尽管这款产品的重量稍显不足,但仍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比如在使用中会比较省力、事后的产品清洗也更加方便,以及
  • 比如考生报考的是文学,但是想调剂到工学类专业,是不可行的。比如考生报考的是文学,但是想调剂到工学类专业,是不可行的。
  • ​而事发前的4月7日,他刚好拿着夜钓工具,慌忙与家人告别,来到了库吉海滩,谁知,从那以后便失踪了,家人都猜到他可能出意外了,却没想到,他会死的如此惨烈。[单身狗
  • 也许不只是咖啡,还有这样的午后,这样的湖光山色与海。既然决定不了命运的走向,那就踏实走过每一天;既然左右不了天空的变幻,那就悉心装扮自己的心空。
  • 高冷,同时最绝情的三大星座,不喜欢一个人,就算付出再多也没用水瓶座:不会选择将就对于水瓶座的高冷,我们也都是众所周知的,当然了,大多数情况就在于,他们的这份高冷
  • 因为借款对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还有可能会对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某医院的护士因为工资比较少,但是看着生活边的人都过着富足的生活,于是了解到在网上可以借贷,从最初借
  • 我常常给姐姐评论,我为我们所解读的人物闪光点相同而很珍惜她,为我能懂她言外之意而欣喜,她也为我懂她高兴,比如夸我“隐藏bgm都被你听出来了![笑cry]补个有趣
  • #吴磊[超话]#wl#吴磊电视剧爱情而已# wl#吴磊宋三川# wl#吴磊林亦扬# wl#吴磊在暴雪时分# wl#吴磊电视剧在暴雪时分# Look at the
  • 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是说历时已经很久了,“踏遍”则可见寻春的行程之广,连“陇头云”全都踏遍了,可是还是没有寻到春。梅花无惧冰霜,凌寒先
  • 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只要是非人眼力范围的跨尺度摄影,都能助我们跳开被囿的圈子,顿悟人生。并且将每一派种画风都推到了完美的艺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