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出圈”】
“皖B开始发力了!”“城市合伙人 ,咱们一起拼!”“标兵渐远、追兵已近,芜湖如何守住安徽‘第二城’?”2021年初,芜湖打响“第二城”保卫战,此后频频“出圈”。今年前三季度,芜湖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不仅领跑安徽全省,更是排在长三角第一位!很多人感叹:芜湖,变了! 从创新“城市HR”到城市“合伙人”,芜湖刮起了一阵阵猛烈的“旋风”。
以人才破题,搞活一座城,为什么是芜湖?

“第二城”保卫战
当芜湖突然成为“网红”,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是芜湖?

这看似偶然,但事实上,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有着必然。

从今年3月开始,芜湖每周一期连续举办“畅聊早餐会”,市委书记、市长陪企业家和各界人才吃早餐、话发展。在一次早餐会上,几位企业家不约而同地提出,芜湖要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特别是方特、奇瑞新能源、三只松鼠等当地知名企业负责人,都同时提到了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引领创新的期盼。

会后,芜湖市有关部门梳理发现,早餐会上提出的关于人才招引的建议有80多项。企业家提及最多的就是用人方面的问题,包括招工难、用工贵,人力资源成本高,以及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不畅等。对此,芜湖市领导当即拍板、迅速行动。在这背后,是芜湖对城市竞争格局的深刻思考。

在安徽,芜湖经济实力长期居于省内城市第二位,而且承担着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责任。但近年来,芜湖“第二城”的位置面临空前挑战和压力。

2020年,合肥跻身“万亿俱乐部”,芜湖经济总量占合肥的比重仅为37.4%。排在第三位的滁州快速逼近,2020年地生产总值达3032.1亿元,仅比芜湖少700多亿元。

“标兵渐远、追兵已近,芜湖如何守住安徽‘第二城’?”一度在芜湖市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在省内,合肥越跑越远,与我们差距不断拉大。而我们对省内其他地市的领先优势却在缩小,长三角发达城市对芜湖的虹吸效应也在日趋显现。芜湖正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态势。”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说。

2015年底,宁安高铁开通后,芜湖人明显感觉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虹吸效应。2020年6月,商合杭高铁开通后,芜湖同时面临南京、杭州、合肥三大城市的挤压,人才流失问题和资源虹吸效应,极大加深了芜湖的危机感。

2021年初,芜湖打响“第二城”保卫战,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定为“一号工程”,“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第一攻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芜湖把人才作为突破口,发起绝地反击,就不难理解。因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把资源集中到人才上,引进了人才、留住了人心,就赢得了项目、赢得了投资,城市发展将勇往而无不胜”。

对于芜湖来说,人才不仅是弯道超越的“跳板”,更是共同奋斗的“合伙人”。芜湖希望以人才引领城市发展,让人才成就城市、城市成就人才,“城市合伙人 ,咱们一起拼!”“人才等不来,更不会自然溢出,政府必须制定强有力的计划。”芜湖的人才计划以紫云英冠名,同样意味深长!

紫云英是江南地区广泛种植的蜜源植物,具有改善土壤环境、助力水稻增产等特性,“一朵朵小花看似不起眼,但连成片就蔚为壮观,人才发展也一样。”

城市发展更是如此。尽管周边一二线大城市环绕,长三角更是强手如林,但如紫云英般平凡的芜湖,却不甘于平凡。

“别人在想,芜湖在干!”
“早餐会”备受瞩目,然而芜湖的动作不仅于此。尤其在人才招引方面,芜湖大招频出。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磅召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具里程碑意义。

在会议召开之前,芜湖就踩准鼓点,前瞻性地打出了一套人才招引“组合拳”。今年以来,芜湖连续推出“1%工作法”、组建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首创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制度、建设“安徽创新中心”等一列新打法,并且出台了含金量十足的“紫云英人才计划”。
有人说,当别人还在想时,芜湖已经在干了!

9月29日,中央人才人才工作会议刚落幕,单向前就来到安徽师范大学,以线上分享形式为十几所高校20万名大学生,上了一堂主题为“紫云英花开,芜湖等你来”的新学期公开课。

“一名本科生在芜可享受20万元补贴,博士生能拿到40万元”。宣讲中,单向前不仅给大学生送上政策“大礼包”,还发出诚挚邀约,“你们是芜湖最期待的城市合伙人!芜湖的C位永远属于你们。”“留下来和我们一道拼!”

精彩演讲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震动,共有800万网民在线收看。

“从没想过市委书记会来给我们讲课,而且内容还十分生动。原来市领导也在关注我们的动态、喜好,觉得很是亲切。”一位在校大学生说,听了之后,瞬间在这座城市找到了归属感。

“芜湖旋风”
看到这种宣讲模式反响热烈,芜湖市顺势而为,当即推出更为宏大的“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芜湖市四大班子领导,分成17个组,分赴全国百所高校进行城市营销与宣讲,同时带着企事业单位和高校院所的万个岗位组团去招聘,这样的力度全国罕见。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芜湖市仍克服困难,不断在各地高校掀起一场场“芜湖热”。截至目前,活动已经举办了15场。其中,既有大西北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有武汉、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的知名高校。

在重庆西南大学,芜湖的高校和龙头企业带去1千多个优质岗位,招聘展台前不时排起长队,招聘会现场空前火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著名高校,他们对芜湖人的到来颇感惊讶,“这里近半的毕业生都会去华为、中兴等顶级企业,怎么芜湖还跑来‘染指’?”

“但我们来了!”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杨少华说,经过宣讲,学生们发现,江城芜湖不仅美丽时尚,其产业与他们的学科专业高度匹配,带去的招聘岗位在薪资待遇、发展前景方面也极具吸引力。宣讲会现场300多名师生认真聆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宣讲会之前,芜湖市了解到有一位博士生,本科就读于芜湖一高校,于是把他的本科导师也请去了。当这位博士生在现场看到他的老师时,异常感动,“没想到你们会为了我,这么用心,不远千里专程到西安来。

“你们这么下决心,我也要下决心。”真诚的感召让许多学生下定决心回芜湖。

一场场“芜湖旋风”,激起了芜湖人的热血和激情。对芜湖而言,这些活动不仅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芜湖人对城市加快发展的渴望。

“‘皖B’开始发力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每天都想着进步”“芜湖发展的气势起来了!”

这就是城市向上的力量!

7月30日,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安徽省组建的首个人才发展集团。

“开启一切想象力”
作为安徽首创,芜湖人才发展集团刚成立时,并无标杆经验可循,芜湖市领导对他们的要求是,开启一切想象力,大胆去干!

为此,由芜湖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和人才发展集团承办,芜湖市接二连三地举办了人才有关活动,如百名企业家进高校、万名大学生进百企“直通车”、成立在芜高校人才发展联盟等。

如果仅仅认为芜湖人才招引只是举办一些活动,显然低估了芜湖人的“想象力”!

根据“紫云英人才计划”,“十四五”期间,芜湖将引入30万名大学生“合伙人”。而根据芜湖市人才办的数据,“十三五”期间芜湖市平均每年引进大学生不到2万人。5年30万,意味着每年要招引6万名大学生,是过去的3倍以上。目标之宏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芜湖将30万人的目标按年度分解、循序递增,同时将指标分解到各个县区。“只要把人才作为第一任务,顶格推进,就一定能完成。”芜湖市对完成这样的目标信心十足。
30万大学生落户,意味着将带来30万个家庭,100多万人口。青年人才的涌入将极大提升城市活力。

为达成目标,芜湖市不仅出台了重磅人才政策,比如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业基金、提供10%购房款补贴等,还不断创新打法,人才发展集团就是其中关键一招。

相较于活动造势,人才发展集团的使命更为深刻,即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路,做芜湖人才工作的“总服务商”和“城市HR”。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地方来说,这项改革更为紧迫。比如,在人才招引中,虽然各地都出台了大量的人才政策,但能否落地?能否真正起到对人才的激励作用?这其中政策兑现十分关键。

拿芜湖来说,人才政策涉及到十几个部门,还有十几个县区和平台载体。过去,政策兑现采取分散化、层级化方式,各个部门分别发通知,兑现的流程从下到上,先要向县区有关部门申请,再到市直部门审核,一个来回短则三四个月,长的需要七八个月。

“一些企业家和人才对此很有意见。这样的机制,已经不适应人才发展和区域人才竞争的需要。”杨少华深谙其中的痛点和堵点。

改革总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芜湖市借鉴先发地区经验,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流程再造。将原先涉及到诸多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的21项政策兑现服务,全部集成到人才集团一窗受理,实现一站式、集成化服务。同时以线上办理为主,将兑现时间压缩到一个月左右,最终实现不见面审批和“秒批秒办”。

“要使人才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这是单向前提出的目标。

不仅要与发达地区拼速度,更要拼深度。与先发地区相比,芜湖的改革更为彻底。

芜湖市将原先的劳动保障人力资源公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等全部划归人才发展集团,“涉及到人才发展相关的职能、职责、资产,能划则划、能转则转”。这一系列改革创新让人才发展集团具备了人才招引猎聘、人才项目投资、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数字大脑等全周期服务功能,真正成为“城市HR”。

“过去,地方经济发展往往是围绕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现在也需要围绕人才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创制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为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杨少华说。

从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到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这是理念上的巨大飞跃。先进的理念和超常规打法,打开了芜湖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一着活,满盘皆活!未来如紫云英般绽放,芜湖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指导:张道刚、王运宝
撰文:吴明华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一大批代表领域内高水平的高科技企业在此布局核心研发与生产力;全球知名太阳能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正以其强大实力带动产业链释放聚合效应;加速构建“1+10+13+N”创新体系,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与无人机、轨道交通等13条重点产业链;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第八......这是中国航天动力之乡、北斗创新发源地——西安航天基地。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一个开始

  2021年11月30日,西安航天基地进入第16个发展年头。回望城市的过去,眺望城市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塑造一个城市进位争先的核心竞争力?答案日趋清晰——唯有科技创新。打开从“1到N”的想象空间,西安航天基地在科创竞速的赛道上,火力全开。

  11月27日0时4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中星1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基地再次贡献硬核力量。

  12月10日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

  从1到400,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性能可靠稳定、动力强劲的各型号发动机,从未缺席;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绝对主动力,每一次的发射任务都离不开背后航天液体动力人奋斗的身影,他们见证着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也见证着中国航天的跨越发展。

  星河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在一次次迈向太空的“航程”中,航天基地秉持国家使命,肩负地方发展,为中国航天事业输出源源不断的科研与生产力量。

  在这些“硬核”科技团队的带领下,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等40家商业航天企业向阳而生,呈现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千帆竞发,带来大批创新性极强的新兴产业,形成了箭体设计、火箭发射、卫星应用、推进系统、遥感应用、测控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已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中重要一极。

  航天国家队和商业航天企业在这里相融共生,航天基地正以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创新实力迈步新高。

  15年砥砺耕耘,西安航天基地已经聚集航天四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六院、航天九院等8个单位,军民两用火箭发射、卫星通导遥应用、航天器测运控等9个较为完整的航天相关产业链条已经形成。

  随着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一批战略新兴产业也势如破竹,充沛中国创新力,“自主研发”“首创”“填补空白”……这些关键词在西安航天基地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破题开路

  近年来,西安航天基地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优质的政府服务,助推产业加速发展。通过“政府搭台、服务融通”,着力破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环节障碍,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向“硬核”科创破题开路。

  特别是2021年以来,依托区域得天独厚的航天科技优势,西安航天基地全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构建“1+10+13+N”创新体系,积极发挥“链长制”作用,打造13条重点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增材制造产业链、航空与无人机产业链、传感器产业链、轨道交通产业链、软件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智能终端产业链、航天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以昂扬斗志向着“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的目标聚力前行。

  如今,一股巨力正在拓宽西安航天基地科技创新的边界,以新的内涵链接起政府、企业、资本、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等种种力量。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通过探索“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新途径、新模式,西安航天基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根据企业真实技术需求,围绕重点产业链,积极为辖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实验资源、交流平台。目前,西安航天基地已联合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安交通大学等规划建设了“两院两中心”;举办产学研金活动11场;参与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30家……继“1区1园4平台”获批西安市首批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区(园、平台项目)后,西安航天基地近期又获批陕西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区。

  为鼓励科技创新,航天基地为孵化平台提供了大量政策及资金支持,仅通过华为云创平台为企业发放的政府补贴已达数千万元。同时,各孵化平台也借助政府扶持,将服务范围、服务深度不断加强,从项目、技术、产品、服务、人才等方面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上,西安航天基地11家在孵企业斩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联合申报项目“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1年陕西省瞪羚企业以及陕西省潜在瞪羚企业名单里,西安航天基地14家科技企业在列……一项项荣誉,一个个突破,是西安航天基地锚定产业发展靶向、厚植科技创新沃土结出的硕果。

  茁长中的西安航天基地,正在用越来越多的硬核指标,助力西安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N个期待

  比起这些看得见的指标,还有一种细微之处的改变更让人期待。

  有硬核技术,也有柔性关怀。城市管理建设方面,西安航天基地以“绣花功夫”健全城市基础设施,让人才“引得进”,更能“留得住”。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新建80万平米高品质写字楼23栋、商业基础设施35万平方米、1个城市级综合体、2个区域级商业中心、2家高品质酒店……通过交融专属元素,“时尚航天”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道路倍增”计划提升了西安航天基地的路网建设、停车设施供给和公交体系,“科技赋能”打造高智慧航天“新基建”,“畅行航天”正在“解锁”出行新体验。

  在西安航天基地的“民生清单”上,医疗、教育作为重头,也将在“十四五”时期兑现更多“幸福账单”。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构建出的三级医疗体系,打造 “15分钟医疗圈”,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体育场馆、运动公园、绿色运动廊道则构成 “15分钟运动健身圈”,为健康生活注入运动活力。

  聚焦供水扩容、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三大工程,“水兴航天”成为西安航天基地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城市发展原则的重要举措。计划到2025 年,实现日供水40万方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基本建成大西安新型水循环经济示范区。

  天蓝、地绿、水净,西安航天基地城市底色更清新,截至12月14日,航天基地优良天数为263天,位居全市开发区第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助力“西安蓝”,4.3公里绿化带移步易景,供水、净水、回水、亲水4个分项守护生命之源……生态之城日新月异。

  开局“十四五”,西安航天基地高点起步,立足科创航天、产业航天、品质航天、时尚航天、健康航天、教育航天、文旅航天、畅行航天、水兴航天、绿满航天,建设步履铿锵。未来,西安航天基地将紧抓发展机遇,趁势奋发作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的奋斗目标,不断释放发展活力。https://t.cn/A6xm9pUI(来源:光明网)

实施“五优联动”“三链协同”“六大提升”
贵州持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写在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之际

  2021年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10月11日至17日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此,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妇联联合印发了《2021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通过举办世界粮食日活动、评选贵州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组织“粮安记者贵州行”主题采访等活动,展示贵州持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等方面的成就。同时,在全省广泛宣传粮食节约减损的有效做法,普及爱粮节粮、营养健康知识,积极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
  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近年来,贵州持续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紧扣“五优联动”建设内容,推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三链协同”,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从产区到销区、从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培育核心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实现粮食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得实惠,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9月7日,湄潭县永兴镇,清澈的湄江河两岸稻浪翻滚、稻香弥漫,一台台收割机欢快地将金黄的谷粒悉数收入“囊”中。该镇永兴桥村的竹香米业公司“大粒香”优质稻基地里,负责基地日常监管的农民高方平不时摩挲着沉甸甸的稻穗,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他今年笑眯了,至少能挣20万元,包包都要胀满了!” 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洪波说。与高方平同样高兴的郑定生是该镇共和村燕子岩组的订单种植承包大户,“今年的稻谷订单价格一斤2.3元,晒都不用晒,直接拉过去过磅测水份,剩下的就等着数钱了!”郑定生说,农户流转土地后可在基地做零活,如郑显奎今年仅在他基地做的零活收入就有1.3万多元。
  据张洪波介绍,自8月中旬开镰以来,公司近2万亩优质稻基地陆续奏响“名镇竹香—北纬27度鲜季黔米”丰收曲。作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企业、中国百佳粮油企业,湄潭县竹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为签订优质稻订单的农户设置最低保护价,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充分发挥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培育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带动扩大优质稻生产,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户收益,将具有高原特色的“贵州好粮油”优质粮食工程拓展推广、落地生根。
  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粮食安全战略中主动作为,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市场、保安全,围绕产业发展、围绕老百姓和村集体收入、围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围绕村容村貌整治、围绕党建引领和党史教育开展工作,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在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中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在培育优势产业上“特”、示范引领上“专”、实施品牌战略上“精”,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好山好水出好粮。各地因地制宜,在着力培育核心优势产业、发展优质特色粮油上各显神通。湄潭县依托湄江河流域肥沃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以“优质稻+N”形式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订单基地,全县涌现出茅贡米业、龙脉皇米、竹香米业等20多家优质米企业和著名品牌。该县永兴镇茅坝龙脉皇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明通过成立种植合作社、米业公司和乡村文化旅游公司,5年把一个贫困村变成小康村;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流转土地订单生产方式,在湄潭、凤冈、余庆、天柱、惠水、石阡、西秀等县(区)建立核心基地2万多亩,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施打造“中国高端大米第一品牌”战略。“无论是土壤、阳光、水分,还是种子、生产工艺,我们都具备把‘大粒香’打造成中国高端大米第一品牌的条件。”公司董事长周建华信心满满。“中国薏仁米之乡”兴仁市,薏仁米产业已成为最大的致富产业;仁怀市、金沙县依托茅台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酿酒高粱产业,农民户均增收超万元;铜仁市、黔东南州精心培育香禾糯、山茶油等特色产业核心品牌助农增收。
  把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优质、原生态是贵州粮油的品质优势,但由于种植要求及成本原因,在市场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处同志分析说。据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基地办负责人方红林介绍,原生态优质稻米种植不施化肥,通过种植绿肥(紫云英)、油菜(快开花时砍掉)以提高肥力,轮放稻田鸭除草、捉虫,仅施用生物农药一项每亩就要增加成本300多元。
  如何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绿色生态优质粮油等产品走出贵州,创造更高价值?“必须在强化品牌打造的基础上加强广泛宣传,突出‘绿色生态’和‘优质特色’两张名片,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附加值,让贵州优质粮油走上种植面积增加、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发展道路。”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中心主任罗永生说。
  2017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油工程”契机,制定实施“贵州好粮油行动计划”,通过优化种植结构促进“优粮优产”、强化质量导向促进“优粮优购”、提升储粮水平促进“优粮优储”、引导精致加工促进“优粮优加”,从“种植好、品牌好、质量好、营销好、管理好、效益好”六个方面积极打造绿色优质、健康营养、受市场青睐的贵州好粮油品牌。投资4亿元将茶油产业前景较好的天柱、玉屏、岑巩、石阡等9个县纳入“中国好粮油”油茶示范县建设,以种、加、销“三环”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油茶产业成为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取得农民得收入、村镇得产业、企业得资金、地方得发展、国家得粮油储备、社会得良好生态与优质粮油供给的多赢效果。
  好粮油产品不断涌现
  截至目前,贵州已有5个企业粮油产品获得“中国好粮油”称号,获得“贵州好粮油”产品有近百个,仅2019年就成功推出两批“贵州好粮油”产品共59个。全省获得油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省知名品牌15个。在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粮油营养健康消费品鉴”专项评比中,全国入选一级榜单产品三个中贵州独占其二(“侗粮”牌锡利贡米、“茅贡牌”茅贡米),充分展示了贵州粮油的优良品质。
  在实施“优质粮油工程”中,榕江县对本地优质籼稻锡利油粘进行选育、改良、复壮,逐步成就锡利贡米的优秀品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特色化、产业化,先后获得“中国好粮油”“贵州省十大优质特色粮油产品”等称号,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荣登“中国好粮油—大米”食味值一级产品榜单。贵州金杨油脂有限公司在开阳、修文及安顺等地建5个优质油菜籽种植基地,采用物理压榨工艺和自动灌装技术,购置先进的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全方位检测油品成分含量,公司生产的“金黔灵”“金满船”牌优质菜籽油成为众多家庭的放心选择。天柱县稳步推进油茶种植与低产林改造,全县油茶总面积34万多亩,综合产值近3亿元,带动1.2万户4.56万人增收。六枝岩脚大畅面业公司将传统制面工艺融入现代制作工艺,开发出石磨手工面、传统手工土碱面、纯手工空心面等31个品种93种规格产品,“岩脚面”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贵州省名牌产品”。公司依托文化底蕴浓厚、森林覆盖率高等优越条件建成的岩脚面博园旅游景区,从业人员83%是当地农户,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为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发挥地方储备粮宏观调控作用,保障粮食安全,根据2021年2月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贵州省于2021年8月出台了《贵州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加强省内地方储备粮的计划、储存、轮换、动用和监督管理。制定《贵州省“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贵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总体布局、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有关保障措施,推进粮食行业结构性改革,推动贵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高质量发展。(信息员:罗华炳 何宣平 余舒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01 静 静是一种修养静是一种豁达 不满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唯有静下心,才不会冲动 安静缓下情绪才能知道何去何从抛开恩怨才能看清孰是孰非 02 退 退是一种态度退
  • 对于领导玩的这一套你得心中明白,事情你是少不了,做完了可以略微提要求,但至于称兄道弟那是领导说说,你要信了就叫不识相。5.告诉你一个职场真相:职场里面你要么不送
  • ~~听了十七说的,其实后悔也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因为我们体验过后悔,我们知道了机会的可贵✅正以为我们害怕后悔,我们才会不断的尝试 ~~选择本身不是错误的,错的是
  • 一点也不紧绷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彰显男性性感魅力超级好穿一盒3条L-XXXL最大穿到38码 官网款??穿200斤Burberry巴宝莉原单品质2024最新款衣服长
  • 12.我极力解释的样子,像极了一个罪人。9.我怀念的不是那个人,而是我回不去的曾经。
  • 我也很感谢小郭 在我们未相遇的日子里 我们都在好好提升自己 我们都没有为世俗酒肉爱情妥协 我们都在为这次的相遇做着渺茫看不到希望的准备 但即便这样 苍天不负 成
  • 陶瓷的硬度是钢壳的5倍,刮擦不会留下痕迹,手表总能保持很好的外观,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摔倒。沛纳海的经典元素基本保留,公价也不错,5万元左右。
  •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困惑:明明知道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无法将这些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即使明白了很多道理,也
  • 马桂珍来自马来西亚霹雳州安顺市,祖籍广东,曾是一名排球运动员,在接触到中国气排球运动后,她认为非常适合在马来西亚全民推广,2019年她先在家乡安顺发起运动,得到
  • 我本以为新款的男表会透底(从来都没透过)但是它没有,我想可能还是由于其为贴腕而设计的拱形表底的缘故,但值得欣慰的是,毕竟是尊贵版腕表,底盖上的字可真不少,首先就
  •   大家看到她身上被养父母虐待的伤痕,还有因为做农活而变得粗糙的手指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她这些年受苦了,而是他们的月月,决不能去到那样的家庭,绝不能受这样的
  • #李现群星闪耀时# lx#李现春色寄情人# 【20240510】李现的小树杈每日搬砖须知1️⃣【收视率】(回看不算收视率)⚠️提前十分钟开电视!)片头片尾弹幕可
  • 当然,借此机会博主希望大家都能知道一个事实,组成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最赞的,美丽是被设定的,自然健康胜过美丽一万倍!也是从那以后,博主不仅接纳了这一事实,并且
  • 此次邀请西野出演老爷爷角色的契机是高山表示,“在组合时代,我们两个人在比赛谁能说得更像奶奶,我想娜酱(西野)演得非常好。但真的不愧是「御賜小仵作」的樓導,故事從
  •   可走进之时,黎宴成连一个眼神都没给她。  “黎宴成,我想看看你的伤……”  帐篷内,她话音刚落,一道炽热的身躯就将她压到了门上。
  • 发展确实相对要落后一些,人比较好相处,当然也会遇到一些不好的,比如我租宾馆,他没有房卡,房间也锁不了门,我只能把东西拿下来前台帮忙看着,等我回去的时候说想回去换
  • 有些人该走的坑是一个都不会少;今天终于吃到了蔬菜,真的好吃,把自已照顾好真的是一件大事,胡萝卜炒蛋封神,我就是胡萝卜大王;五哈最新的一期简直是我的快乐源泉,但是
  • ”•七神下界石昊只有15岁,进入仙古也才17岁,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七神下界,至尊骨小人自爆前,回头深深望了一眼决心赴死的石昊(水仙被我磕到了[色])•石昊天
  •   只是,刚做好入职,她就在人事部外面,看到了那个温润如玉的男人……第3章 原来放下,并没有那么难  “师妹,好久不见。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
  • 记录小韩行几件有趣的事1.(1-6)准备去吃hc泡菜汤,结果全世界的西珍妮都吻向了泡菜汤(1)排队居然遇到去年拼房的姐姐 特别有缘分!没有”(一本正经hgr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