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3月28日上午,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

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引导、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在过去一个月,多路《环球时报》记者不间断追踪乌克兰撤侨工作的进展,先后联系我驻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使领馆,并采访多名亲身经历这场撤离行动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中国留学生,尝试以全景式的方式记录这场堪称奇迹的大行动的方方面面。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大使,看到了在口岸驻守8天8夜的外交官,看到了不惧艰险护送孩子们离境的华侨,看到了挺身而出照顾他人的学生党员,看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爱心接力……这场大行动中的一个个身影,共同拼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力”,也描绘出一幅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感人画卷。

创下“五个之最”,方案如何出炉?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前,在乌中国公民共有6000多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分布在许多不同地方。除自行撤离人员外,中国驻乌使领馆共组织、指导、协调撤离了5000余人。这一庞大的撤离行动也创下了“五个之最”——“环境最复杂”“形势最危险”“撤离难度最大”“撤离群体最令人牵挂和揪心”“参与撤离行动的使领馆数量最多”。

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月24日开始。当天清晨,基辅上空响起爆炸声后一个小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迅速发布第一个安全提醒,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大使馆火速把平时1部领保协助电话增至3部,24小时不间断接听在乌留学生和其他中国公民的电话,为他们提供安全指导。

“那几天,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个电话打进来。”一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考验:既要紧盯形势,又要传递正确信息,还要引导同胞们不要慌乱,开导并帮助他们在合适的情况下安全撤离。”

随着乌克兰境内安全局势迅速恶化,大规模的撤离计划正式启动。然而,面对军事冲突双方的激烈炮火和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怎么撤”成为摆在我驻乌克兰外交人员面前的难题,执行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我大使馆研究过多种撤离方案,比如包机撤离。按照中国的实力,包机当然没问题,但激烈的战事已让安全飞行的条件不再具备。万一飞机空中遇险,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从海上撤离,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中转,而且需要把分布在乌克兰各地的同胞统一集中到敖德萨,这意味着风险平白多了几分。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船只也需要很长时间,越等越不安全。如果从陆路撤离,那要打通几条通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没有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能否顺利进入邻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多次协调、反复确认。

除了“稳”,“快”也是摆在中国驻乌外交官面前的重要挑战。他们表示,乌克兰形势瞬息万变,比如一些道路,今天还是通的,明天就因为交火而不通了,甚至上午还通,下午就不通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变化,找到安全通道,也是一个很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经过仔细研判,我驻乌克兰使领馆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撤离计划:用大巴和火车把待撤离人员从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运出,通过邻近乌边境的利沃夫和敖德萨两大通道进行分流,把大家疏散至波兰、摩尔多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再安排临时航班回国。

在使领馆的统一协调下,2月28日晚,两批中国留学生分别从基辅和敖德萨向西撤离。尽管撤离车队得到了当地军警的护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一名当晚护送88名学生乘大巴前往摩尔多瓦的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发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3次炸弹爆炸。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枪的士兵。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

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据了解,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哈尔科夫和苏梅两个城市分别有超过100名中国留学生。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遭受炮火,第一次躲入防空洞,第一次经历战争,第一次克服千难万险撤离。”苏梅国立师范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留学生董浩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滞留那几天,每当枪炮响起,我和同学们就不得不躲在狭小的防空洞里。大家坐在漆黑脏乱的地上,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没有厕所,也没有网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呆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祈祷战争快点结束。”

由于地处乌克兰东北部并和俄罗斯接壤,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苏梅就成了俄乌军队争夺的地方。董浩回忆说,由于战事瞬息万变,苏梅地区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撤离计划也经历了重重波折。

学生们最初的想法是撤离到距离苏梅最近的俄罗斯边境城市,那里距离苏梅只有70公里,但大使馆很快否定了这一计划,因为在战争中撤往其中一个当事国实在不妥,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大家又商议了很多方案,但都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也都没有成行。

“3月6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中午12点集合,准备撤离!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一下子都激动万分。”董浩告诉记者,“但在战火之中,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容易。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当天的撤离计划搁浅了。那一夜,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睡着。第二天,轰炸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我们头上响起,不到一分钟,炮弹就落在了我们宿舍所在的大街上,当烟尘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以为,短期内可能真的走不了了。”

没想到在使领馆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峰回路转。俄乌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意在3月8日开启苏梅地区人道主义通道。“在大使馆的安排下,我们当天一早就第一批撤离。幸亏如此,因为下午第二批人员就因战火重燃而无法撤离。”董浩说。

“后来我们才得知,为了让我们安全撤离,范先荣大使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了4天4夜,甚至一路找到乌副总理,为我们协调撤离通道。他们真的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董浩充满感情地告诉《环球时报》,“当在利沃夫,范先荣大使站在小板凳上对我们说,‘孩子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安全了’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据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介绍,从苏梅撤离的这批留学生是最后一批从乌危险地区大规模撤离的中国公民。“在他们前往斯洛伐克的大巴上,每一辆车我们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押车保护,也是为了安抚大家焦灼的心情。他们的安全撤离也标志着乌克兰境内集中撤离行动的圆满结束。”

外交官们在口岸驻守8天8夜

满载中国公民的车辆驶出乌克兰,马上就迎来我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近国家使领馆的“接棒”。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撤侨行动开始后,我驻乌克兰邻近国家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部署,全馆动员,确定了工作方案。

在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安排下,协调组、口岸组、信息组、机场组、后勤保障组,一个个工作小组迅速建立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运转;我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更亲自上阵,第一时间联系到罗外交部、内务部、警察局、边防、民航等一个又一个部门,得到了罗方在撤离人员出入境、航班审批、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给刚刚离开战火、还惊魂未定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2月的罗马尼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为快速打通撤离通道,我大使馆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冒雪,兵分两路奔赴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数百公里的加拉茨口岸和斯库莱尼口岸驻守,只为确保抵罗的同胞们入关后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大使馆人员,能放下一路以来焦急、惶恐的心。

3月1日,518名中国同胞通过两个口岸入境罗马尼亚,并乘坐使馆安排的大巴顺利抵达布加勒斯特,这标志着我自乌转移人员抵罗通道顺利打开,安全顺畅运转。从那一天开始,到3月20日,约3500名中国公民从乌克兰直接或经摩尔多瓦入境罗马尼亚,其中仅3月1日至3日入境人员就超过2400人。 (环球时报)

【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克兰大行动】3月28日上午,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引导、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在过去一个月,多路《环球时报》记者不间断追踪乌克兰撤侨工作的进展,先后联系我驻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使领馆,并采访多名亲身经历这场撤离行动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中国留学生,尝试以全景式的方式记录这场堪称奇迹的大行动的方方面面。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大使,看到了在口岸驻守8天8夜的外交官,看到了不惧艰险护送孩子们离境的华侨,看到了挺身而出照顾他人的学生党员,看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爱心接力……这场大行动中的一个个身影,共同拼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力”,也描绘出一幅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感人画卷。

创下“五个之最”,方案如何出炉?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前,在乌中国公民共有6000多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分布在许多不同地方。除自行撤离人员外,中国驻乌使领馆共组织、指导、协调撤离了5000余人。这一庞大的撤离行动也创下了“五个之最”——“环境最复杂”“形势最危险”“撤离难度最大”“撤离群体最令人牵挂和揪心”“参与撤离行动的使领馆数量最多”。

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月24日开始。当天清晨,基辅上空响起爆炸声后一个小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迅速发布第一个安全提醒,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大使馆火速把平时1部领保协助电话增至3部,24小时不间断接听在乌留学生和其他中国公民的电话,为他们提供安全指导。

“那几天,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个电话打进来。”一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考验:既要紧盯形势,又要传递正确信息,还要引导同胞们不要慌乱,开导并帮助他们在合适的情况下安全撤离。”

随着乌克兰境内安全局势迅速恶化,大规模的撤离计划正式启动。然而,面对军事冲突双方的激烈炮火和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怎么撤”成为摆在我驻乌克兰外交人员面前的难题,执行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我大使馆研究过多种撤离方案,比如包机撤离。按照中国的实力,包机当然没问题,但激烈的战事已让安全飞行的条件不再具备。万一飞机空中遇险,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从海上撤离,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中转,而且需要把分布在乌克兰各地的同胞统一集中到敖德萨,这意味着风险平白多了几分。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船只也需要很长时间,越等越不安全。如果从陆路撤离,那要打通几条通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没有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能否顺利进入邻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多次协调、反复确认。

除了“稳”,“快”也是摆在中国驻乌外交官面前的重要挑战。他们表示,乌克兰形势瞬息万变,比如一些道路,今天还是通的,明天就因为交火而不通了,甚至上午还通,下午就不通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变化,找到安全通道,也是一个很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经过仔细研判,我驻乌克兰使领馆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撤离计划:用大巴和火车把待撤离人员从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运出,通过邻近乌边境的利沃夫和敖德萨两大通道进行分流,把大家疏散至波兰、摩尔多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再安排临时航班回国。

在使领馆的统一协调下,2月28日晚,两批中国留学生分别从基辅和敖德萨向西撤离。尽管撤离车队得到了当地军警的护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一名当晚护送88名学生乘大巴前往摩尔多瓦的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发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3次炸弹爆炸。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枪的士兵。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

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据了解,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哈尔科夫和苏梅两个城市分别有超过100名中国留学生。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遭受炮火,第一次躲入防空洞,第一次经历战争,第一次克服千难万险撤离。”苏梅国立师范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留学生董浩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滞留那几天,每当枪炮响起,我和同学们就不得不躲在狭小的防空洞里。大家坐在漆黑脏乱的地上,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没有厕所,也没有网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呆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祈祷战争快点结束。”

由于地处乌克兰东北部并和俄罗斯接壤,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苏梅就成了俄乌军队争夺的地方。董浩回忆说,由于战事瞬息万变,苏梅地区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撤离计划也经历了重重波折。

学生们最初的想法是撤离到距离苏梅最近的俄罗斯边境城市,那里距离苏梅只有70公里,但大使馆很快否定了这一计划,因为在战争中撤往其中一个当事国实在不妥,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大家又商议了很多方案,但都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也都没有成行。

“3月6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中午12点集合,准备撤离!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一下子都激动万分。”董浩告诉记者,“但在战火之中,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容易。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当天的撤离计划搁浅了。那一夜,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睡着。第二天,轰炸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我们头上响起,不到一分钟,炮弹就落在了我们宿舍所在的大街上,当烟尘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以为,短期内可能真的走不了了。”

没想到在使领馆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峰回路转。俄乌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意在3月8日开启苏梅地区人道主义通道。“在大使馆的安排下,我们当天一早就第一批撤离。幸亏如此,因为下午第二批人员就因战火重燃而无法撤离。”董浩说。

“后来我们才得知,为了让我们安全撤离,范先荣大使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了4天4夜,甚至一路找到乌副总理,为我们协调撤离通道。他们真的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董浩充满感情地告诉《环球时报》,“当在利沃夫,范先荣大使站在小板凳上对我们说,‘孩子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安全了’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据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介绍,从苏梅撤离的这批留学生是最后一批从乌危险地区大规模撤离的中国公民。“在他们前往斯洛伐克的大巴上,每一辆车我们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押车保护,也是为了安抚大家焦灼的心情。他们的安全撤离也标志着乌克兰境内集中撤离行动的圆满结束。”

外交官们在口岸驻守8天8夜

满载中国公民的车辆驶出乌克兰,马上就迎来我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近国家使领馆的“接棒”。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撤侨行动开始后,我驻乌克兰邻近国家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部署,全馆动员,确定了工作方案。

在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安排下,协调组、口岸组、信息组、机场组、后勤保障组,一个个工作小组迅速建立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运转;我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更亲自上阵,第一时间联系到罗外交部、内务部、警察局、边防、民航等一个又一个部门,得到了罗方在撤离人员出入境、航班审批、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给刚刚离开战火、还惊魂未定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2月的罗马尼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为快速打通撤离通道,我大使馆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冒雪,兵分两路奔赴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数百公里的加拉茨口岸和斯库莱尼口岸驻守,只为确保抵罗的同胞们入关后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大使馆人员,能放下一路以来焦急、惶恐的心。

3月1日,518名中国同胞通过两个口岸入境罗马尼亚,并乘坐使馆安排的大巴顺利抵达布加勒斯特,这标志着我自乌转移人员抵罗通道顺利打开,安全顺畅运转。从那一天开始,到3月20日,约3500名中国公民从乌克兰直接或经摩尔多瓦入境罗马尼亚,其中仅3月1日至3日入境人员就超过2400人。 #环球时报全景记录我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职场[超话]#老板与公司领导让培训一下设备主管车间主任和岗位及维修人员的液压常识与突发故障判断处理能力。
领导简单交代一下列几个要点,捡现场经常出现的问题普及点常识内容,不用讲那么复杂。
想想在钢铁行业跳槽多次的经历,掰着指头数数自己做过培训的公司,一个,两个,三个……大约有四五次了。
总结总结,感觉讲课对于现场人员效果不怎么样,都是经常绕着现场做的,每个人熟悉的是自己那三分地。理论上的东西,普遍确实普遍,但勾引不了大家的注意力。
于是对着厂里领导召集过来的几个人,很简约说几句:我们不按讲课的套路来了。这样吧,大家都熟悉现场,我们一起在液压站,你们来问,随便问,我来解答,好不好?
几个人点头同意:好,这样好!
第一问:为啥电磁换向阀指示灯亮,还是不过油?
答:指示灯亮只是表明起码电已经到了指示灯位置,至于到没到线圈,用铁的东西测下线圈磁性,没磁性,插头接触不良,或者线圈断路都有可能。有磁性,说明线圈正常,应该过油;没油,很大可能是阀块阀芯卡阻,跟电气无关了。
指着液压站上四个不认识的原件,第二问:那是什么东西?
答:压力继电器。测系统油压,送出信号。给一个高压信号,给一个低压信号,至于高压应该停电机还是让电磁溢流阀卸荷,看我们电气或者现场要求了。我们这里是停电机,也就是系统油压到了高限,电机停转;当油压降低,降到我们设置的低压限度时,给信号开泵,电机运转。
跟着第三问:为啥装了四个?
答:两台电机油泵,每台高压低压两个,正好四个。
指着双单向节流阀,第四问:这个是不是可以调压力?
答:这是双单向节流阀,调油缸运行快慢。
再问:也能调压力吧?
答:不能调压力,只能调流量大小。
问:流量大了压力不就高了?
答:流量与压力是两码事,不要混一起。流量管的是油缸运动快慢,压力管的是能不能把东西顶起来或者拉起来。压力不够大顶不动设备,你流量调再大也没用。同样,流量不足,你只是一味调高压力,油缸也不会变的快。
第五问:为啥有时候说流量,有时候说排量,有区别吗?
答:排量是油泵转一圈的出油量,流量是油泵转一定时间的出油量。注意单位,一圈多少毫升油,一分钟多少升油。一圈多少毫升,这就是排量,一分钟多少升油,这叫流量。再小排量的油泵,理论上不限速,可以有天量的流量,只要无限加速就行,但实际不行,油泵制造出来,是有转速要求的。
……
一个液压站转过,转移到炉前液压站,正好炉前主任希望调整一下系统压力,现场我来说,他们做。
年龄大点的老师傅,去拿了4mm内六角和活动扳手。
解说开始:这套液压站有个很大的不足,系统压力表只装了一个。四台泵共用一个压力表,调整起来就有点麻烦。回头我们想办法一台泵装一个吧!
解说:调整之前,看看压力表是不是在高压位,高压位调整不行,得让压力下行一点,然后再启动泵。
炉前主任对讲机指挥炉前动作几下开口机,压力下来。
对炉前主任说:准备启动哪一台?
确定了要启动的泵,让钳工师傅把油泵上调整螺钉紧定螺母松开,拿4mm内六角插入调整螺栓,开始指挥:先松一圈。
师傅看着我,松了一圈。
再让炉前主任启动油泵。
压力慢慢上升,升不到原来高限,再指点师傅:慢慢紧,注意听油泵声音,另外那只手摸着供油管,方便看压力表再看着压力表。注意,一旦油泵变声,油管脉动变强,说明变量开始加压,停下来调整,看看压力表动作,表针转动,等它停下来,没到位,油泵声音再次平稳,继续拧紧调整。耳朵要听声音,油泵的变声,手摸油管,感觉脉动,眼睛看压力表,看升降快慢,随时准备回调。
指着油泵解说:这类泵是恒压变量泵,一时半会儿你们可能理解不了,不用管它内部结构。只要会用,知道怎么调整就行。记住,这类泵系统压力是调这里,不是调溢流阀,溢流阀只是安全阀,千万不能调低溢流,油箱会发热,油温会高限。
……
现场有问必答的解读与额外的扩充讲解,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小时下来,约定明天转移阵地继续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北京的公交二层开了暖风 热烘烘地吹着腿弯 虽然晚上要加班 但是估计可以边摸鱼边看大王的빙수생방 昨天大连对接同事姐姐说我一点都不像刚刚参加工作 很有经验的亚子
  • 【色彩禅】天地生万物,造化制四季,遂成缤纷色彩,尘埃亦染繁华色,江湖亦作是非港,世界即如是。 禅曰:“本来无一物,转头俱成空,唯有淡泊守住,学会接纳生命中所经历
  • 若是交到一个心眼儿坏的朋友,很容易让自己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提防这类小人。朋友之间信任是基础,而心眼儿坏的人,根本不是真心和你做朋友,只是利用你的信任在欺骗你。
  • 知一切六尘境界,皆我人众生自本性所现境相,非自性本有。见自性之人,知一切法因缘生、因缘灭,善恶祸福一切万法了不可得。
  • okok我都会面对 别难过 感情真的没有什么例不例外 那些在危急时刻慌忙美化的美好总会被风吹散的 假的就是假的 别做浪费时间的事了 收尾收尾 做个落落大方的自己
  • 11月28日,苏醒用小号发文发表了自己针对高以翔事件的看法,他表示不认同艺人群体里的一些过度的声音。而对于艺人群体们一些过度的声音他并不认同,他认为艺人们支配着
  • 不经苦不成长,道理你都明白,但还是有那么一些瞬间,突然想要有个懂得的人陪。想想自己已经走过的这些年岁,遇见过那么多人,也经历了那么多事.每个新的月份,每个新的年
  • 我很想知道长什么样子[嘻嘻]问她为什么,原因只是他愿意和我做朋友[挖鼻]你就这么缺朋友呀[可怜] #ayawawa# ❤️ #石头剪子布[超话]# 认识一个剪
  • “月月,这个耿静茹是挺好的,可是我不太喜欢她! 分到我们班后,我还挺开心的。
  • 也就是说,无论你们婚姻中相处的状态如何,也无论你们的喜用是怎样的互补,只要不具备夫妻双方八字中都要有利于婚姻以及配偶这个基础,合婚就是空谈。三位神的组合创造了所
  • #伊洛河汇入黄河成鸳鸯锅# #今日看盘#p1-3@阿詹Ganglha-Khandro 完全说服我p4-6@肖骁Mix 本期心目中BBKing 很戳人每个人的三
  • !!
  • 找我倾诉婚姻不幸的两位朋友,我好想说,相比我,你们真的可以很幸福,不要被曾经不好的成长经历和情绪左右了本可以很幸福的婚姻,。特别感激爸爸妈妈的理解,鼓励我读博,
  • 11月28日,苏醒用小号发文发表了自己针对高以翔事件的看法,他表示不认同艺人群体里的一些过度的声音。苏醒的发声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认为他说的很明白也很透彻,是
  • [心][心][心]万人长桌宴的客人想喝啤酒只需要在朋友圈发现场图片,点赞达到10个人就可以免费领取一瓶,多发多领,够意思吧![鲜花][鲜花][鲜花] 新都家乐福
  • 一如曾经盛开的美丽,几世轮回,在时光的隧道中,缕缕香魂,染尽哀伤。昨天的云烟细雨已散,阴晴冷暖都已成故事,往昔的美好可以回味,但留恋至深已无大用,能做的只是从善
  • [羞嗒嗒]店铺超多爆款都有活动价,还有许多精美小样免费送~优惠多多,赶快来进店购买你的毕业装备吧!明明不是那么容易付出真心的人,就还是很舍不得,那就祝他们,她们
  • 不然我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图会被用来骗人!!
  • 月底的雪绒芝士和韩餐,还有下个月的重庆!!
  • 我好爱在场边用力呐喊的感觉看到你们为了打球不知道罚站了多少节语文课,不知道自己加练过多少回,你们真的做到了拼尽才无憾这段时间,我真的好爱好爱每一个看你们打球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