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神灵时,如何挑选正确的供品?上香禁忌有哪些?#
在道教中供奉神灵时,常用香、花、灯、水、果五种物品供奉在神坛之上,这五种供品也就是俗称的五供或五献,它们暗合五行,表示天地造化之理,以合神明之道。
一、五供的含义以及福报
香,代表“清静”。常为神明供香,能得道业清静,身心安稳的福报。

花,代表“自然”。常为神明献花,能得相貌端正,身体康健的福报。

灯,代表“光明”。常为神明供灯,能得运途顺遂,消灾免难,能拔济先祖脱离幽冥。

水,代表“智慧”。常为神明供水,能得大聪明、大智慧。

果,代表“圆满”。常为神明供果,必得善果,不遭冤孽缠绕。

二、供品的选择与禁忌
香,以檀香,降香,沉香等自然香品为宜,忌烧带有化学香精和动物香料的香品。

花,现代供神之花,常以梅、兰、菊、竹四季之花为上品,次为水仙、牡丹、莲花。敬神所用鲜花,首重清香芬芳。全无芳香者,或香味强烈、有异味的花,令人生厌者,忌用于敬神。供花不可以供月季之类有刺的花。

灯,供神所用之灯,要用一色芝麻油燃点,忌用六畜脂膏之油,否则会触秽神灵。

水,道门称奉献斋坛之水为七宝浆。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洁之水。

果,供果必须是“时新果实,切宜精洁”。常见的是供奉“四干四水”即四种干果(如枣子、桂圆、松子、核桃等)、四种水果(如苹果、金桔、西瓜等)一般以一、三、五个为一盘(枣、桂圆等则不限,成串的水果如香蕉、葡萄不限)。忌供双盘,一般为单数,最大为九盘。供果忌供李子(道祖姓李)、石榴和西红柿(这两种水果的种子是由人或动物吃过之后随粪便排泄出来的,不清净,所以不用其供养神明)、以及如榴莲、甘蔗之类的带有怪异气味或带有污泥的水果;梨是专为供给荒郊野外的孤魂野鬼所用,不可以拿来供奉神明;供圆形水果如西瓜、香瓜等不可以切开,切开不完满之意;吃过的水果、祭拜过亡人鬼魂的水果,不可以拿来供养神明。供果取当令(本季节出产的)的水果为佳。

做道场时则在前面五供的基础上,增设茶、食、宝、珠、衣五供,合为十供,主要用于大型法会中供养上圣高真。按道教醮坛仪轨,凡建大醮都要荐诚于天地三界,祈福于十方真宰。尽诚则有福果与灵验,建醮更宜竭诚,禁忌秽杂。《灵宝领教济度金书·设醮》指出,道教铺设祭馔果肴,或五样、或九样、或十四样、或二十四样、或三十六样,备以茶酒列于坛心。

供品可以随便拿吗很多人以为吃了供奉过神仙的供品,可以消灾延寿。用过开光的毛笔、红布、镜子等可开学启智,所以在开光结束后很多人便去争抢,甚至未经道长许可,私自取走。其实,这种做法都是不符合道教信仰的。据《业报因缘经》载,偷盗四辈信施财物者,见世得癫狂病;偷盗斋食及供养宝器、法食者,见世逢霹雳雷电,恶鬼所伤;偷盗供养、醮坛器具等物者,见世生下贱,乞索觅食,无饱之身。毁坏大道形像者,见世生饿狗毒虫身,饥寒无告,永不得食;偷盗三宝财物者,见世贫穷;偷盗三宝常住财物与六亲享受者,今世父母离隔,男女常不同居之报。所以,在道观中如果想请些已经供奉过的供品带回来,与家人共沾神恩,以期获福灭罪,可与值殿道长说明情况。因道观中各种供品很多,只要讨要乞请一般都不会拒绝,莫要自己私下获取大众供奉祖师供品。

三、道教上香礼仪规范与禁忌
首先应该严整衣冠,将随身携带物品放妥,手洗净,然后请香。
道教上香,不可随随便便,应按照礼仪规范行事。

道教上三炷香,代表供奉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境以及居住于此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尊神。

正确的上香方式为:左手持香脚将香头朝下点燃。可以默念上香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倘若不小心香燃了明火,切忌用嘴吹灭,只用右手稍微扇一下、或者晃一下熄灭明火就可以了。

而后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捏住香脚上端,右手拇指同食指捏住香脚下端,两手如此举香,置于胸前,弯腰三拜即可。

三拜过后从左手绕到香炉前,准备上香。
上香的时候须以右手持香,用左手把香插入香炉。真是因为,中国自古以右为尊,用左手代表自己身份较低,如同古人去对方家里拜访,跨入对方家里门槛时,公众号嗣汉天师府,必需考虑对方的官职比自己是高是低, 比自己高阶的只能先跨左脚——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沿袭了老祖宗的这个传统,所以我们以后再进宫观,就再不能马虎了,插香用左手,进门跨左脚。

先用左手拇指配合中指捏住第一支香插在香炉正中间可默念:至心供养道、当愿众生、常伺天尊、永脱轮回。

再用左手拇指配合左手无名指取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可默念:至心供养经、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最后以左手拇指配合食指取最后一支插在左边可默念:至心供养师、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诰文背不下了的不念亦可,心诚即灵。

三支香需要插得一样高一样直。取平安正直每支香之间的间隔不可超过一公分。三支香插完从右侧绕回刚才拜拜的地方行抱拳礼。如果旁边有师兄敲钵盂在对神像行完抱拳礼后也要对师兄行抱拳礼、师兄看到也会对你回礼。这就是道教上香的一般流程,到此完毕之后,从右侧大门出大殿就可以了。

最后切记:不要在道观内行合十礼。

【唐叔虞的封地——唐,应该在陶寺附近】
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史称唐叔虞,此事件被称“桐叶封弟”,而唐地之所在,历来颇有争议。

商周之际,以“唐”命名之地有多处,但关于唐叔虞之封地基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即:唐叔虞之“唐”在山西,但具体是在太原,还是晋南的翼城、绛县,或者是山西的其它地区,却争论了一千多年。

可确定的是,唐叔虞所受封的“唐”即是上古的唐氏之地,也是高辛氏之子——实沈的“大夏”,或者说,此三者之邑应该处于同一区域内,相距不会太远,关于这件事,《左传》有记载。

(帝)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左传·昭公元年》

此句中的“唐人是因”的意思是:唐氏取代并继承了实沈建立的“大夏”,此处的“因”当取代、继承讲。

需要注意的是“大夏”,这个“大夏”指的并不是大禹建立的夏朝,而是《逸周书》中记载的“唐氏伐之,西夏以亡”中的“西夏”,这个“西夏”要早于夏朝,甚至早于唐、虞,为高辛氏之夏,也是“夏”之源头,可追溯到距今4100—4500年之间。

“唐氏”即是陶唐氏,也是春秋时期祁姓一族的祖先,唐氏的起源非常古老,按《吕氏春秋》的说法,“舞”即是由陶唐氏发明的。

 陶唐氏阳多滞伏,民气壅阏,故为舞以宣导之。——《吕氏春秋》

也就是说,唐氏一族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甚至比大夏还要早,后来他们征服了大夏,并占据了大夏原来的土地,改称之为“唐”,那么,从古地名与古部族的命名关系来推断,在大夏被改称为“唐”之前,应该还有一个唐地存在。

因为“夏”与“唐”的重叠,所以唐叔虞受封之后,其政策同时兼容了唐文化与夏文化。

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左传·定公四年》

需要注意的是,此句中的“夏墟”指的是大夏之虚,而“夏政”指的极有可能是夏朝之政。

这就又涉及到“夏墟”与“夏政”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禹在“大夏”的故土,即夏墟上建立起自己的氏族,因此以“有夏”为氏,且为国号,所以在太康失国,夏王室南渡之后,《夏书》才会有“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之说。

而禹一族更早之前应该是在“崇”地,故有“崇伯鲧”之称。缕清了这个脉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前人的观点。

首先是杜预, 杜预认为大夏在今太原市,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说唐氏来自太原倒是有几分可能性。

其次是东周的服虔,服虔认为大夏在汾浍之间,即今山西翼城、隰县、吉县一带。顾炎武的观点与之相近,说唐叔封于翼,即今翼城县。《史记正义》两处引《括地志》,其一说为“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尧裔子所封,成王灭之,而封太叔也。” 另一说为“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

并州晋阳县之说很可能脱胎于杜预之说,显然也不可靠。

而翼城一带之说,于《史记》“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显然是相符的,但同样有问题。

如果大夏在翼城,那么唐叔虞之子燮父迁往晋,“晋”又在何处呢?“晋”同样是一个古地名,其与帝舜时代的缙云氏相关,显然不同于大夏。

而在春秋前期,晋国的都城始终都是翼城,那么就存在两种可能,一种就是翼城一带既有大夏又有晋,燮父没迁多远;还有一种就是燮父迁走之后,其后代又迁回翼城了。

事实上,这两种的情况的可能性都不大,其一,大夏和晋显然都不是小地方,一个翼城应该容不下;其二,像迁都这样的大事,尤其是回迁祖地这种事,被史料忽略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其三,部族迁徙都是从不利之地迁往有利之地,或者说是迁往更适宜之地,那么回迁的意义又何在呢?

综上,说大夏翼城说也很难成立。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再往北看一点,似乎就能解开一些谜题了。

首先,唐叔虞的“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王城,先后经历过大夏、陶唐、夏都,而且在河、汾之东,且“方百里”,那么陶寺遗址及周边一带显然是符合这些特点的,也就是说,陶寺焚毁之后,这一带仍然生活着他们的后人,并在此繁衍生息,直至周初,即是古唐国,但这个“唐”并不是唯一的唐。

其次,燮父的迁徙显然不会太远,太远就属于另寻封地了,也就不算是延续了唐叔虞的基业,当然也不会太近,太近也就没有改国号的必要了,那么,从襄汾到翼城显然是符合这一点的。

也就是说,晋国历史上的两次迁都其实是构成三角形的,第一次是襄汾到翼城,第二次是翼城到新田(侯马),始终都在今临汾市境内。

一次是远离汾水,一次是靠近汾水,其迁都原因很可能同水患有关。
#这就是中国风#

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

每一元素都有原子,原子有正负电荷,

证明可以再分的,总之世上没有不可分的东西。

庄子说,一个东西天天拿去他的一半永远也拿不完,

反正要剩下一半,永远都可以再分的。

每个东西再小都有两面,不是孤立单面,部是由许多客观存在的条件构成,

客观条件够了此物就产生了,条件和合存在,条件不够就消灭。

这是佛法讲的

“ 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 ” 的缘生道理。
  

正因为事物是由客观条件聚合而存在,

所以叫缘生法,缘生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无常性,

因为他是依靠客观条件聚合而存在,不聚则会消失,

他的存在是毫无主宰,没有常性的即没有自性的存在,

正如一个会议的组成,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会,

人都散了这个会也不存在了。

所以三法印中有一印是 “ 诸行无常 ”,

“ 诸行 ” 的 “ 行 ”

不是 “ 行深般若 ” 的 “ 行 ”

( 指心理活动 ),

这个 “ 行 ” 是指一切有为法,

即由因缘所聚合成的一切事物。

因为一切法因缘所生,缘散则灭,

所以他是无常的,缘生即无常,聚合则无自性。

“ 无常 ” 的含义是说没有一成不变独立的东西,这就是无常、缘生。

所以佛法的缘生理论同辨证法的观点并不矛盾,

与马列主义并不冲突,佛法的中心论点就是讲缘生,

因为缘生所以无自性,所以是无常,不是孤立的存在,

这是符合宇宙万法的真实相的。
  
而且这个 “ 空 ” 是 “ 照见 ”,

即是用智慧如实观察时 “ 照见 ” 的,

观行是在智慧上起的,如 “ X ” 光那样透视人体,

诸法的真实相,非凡夫的眼光能见到的,

是观自在菩萨以深般若智慧观见的,

观见五蕴都是因缘所生,都没有自性,自性空才是空的讲法,缘生故空,空无自性。

空掉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及人我上起的我执见,起执就是障碍,

有的对三宝即对佛像、经书上起执著了,

就贪佛像、经书,看见好的就偷为已有,

凡是对任何法上起执都是流转生死的根本,

而空就是要空掉这种执著。
  

“ 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是十二因缘的还灭法,十二因缘又叫十二有支,

都是缘生性空的,没有常恒的存在,故没有不变生灭。

般若如大火能 “ 烧 ” 尽一切执著,

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

对无为法亦不应执著,

“ 金屑虽贵,著眼成翳 ”,

在讲般若中没有一点儿保留,

保留一点儿就是流转生死的根子。

四谛也是缘起性空,不应在上面起执著。
  
修般若求智慧,有智慧就修,修又求证得一个果位,求得道。

《心经》说 “ 无智亦无得 ”、

“ 得 ” 有具体的东西。

“ 得 ” 有灾在的东西,得道得果,修行成就,都不能在得上起执著,

不定法中亦有一个得,众生总以为是实在的东西叫得。

智慧、得道都是缘起性空,

“ 得 ” 也是缘起性空,假名安立。

总之应了知 “ 得 ” 是缘起性空,

这就是无执著的 “ 得 ”、“ 智 ”。
  
学修不应太着急,对於所学修的法不应起执著,修行的心不应太急切,

但不精进也不好,佛对弟子讲,修行应如弹琴一样,心太切,如弦绷得太紧了就容易断,

应不过紧不过松,还应有持久不懈的心,有勇猛心,恒常心,太着急会出毛病,

佛法无多旨,真正用於修行成就的法门用不了多少,万法归根到底都是说一切法无我,

如果太精进了会把身体搞垮的。

反而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不应急於求成,

应有畏远心,学法应如其次第的学,

犹如禽走路的人一样,开始不紧不慢的走,

才走得远,才能到达目的地。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 ”。
  
无得,本来就没有可得的,般若经说对一切不得起执著。

对一切法不起执著就无里碍。

执无为法,如三宝、般若都不应,执任何一法都是墨碍,

众生的罣碍恐怖就是因为执著有一“ 我 ”,

“ 我 ” 就是障碍的根子,无我了就无障碍了,无罣碍就无恐怖,

菩萨发心度众生,他不怕流转生死,

因为菩萨早就没有我了,

所以才发得起菩提心,觉悟一切有情。

小乘发不起菩提心是因为他未真正见到无我。

“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

没有我了就不会有罣碍,无罣碍,就不会恐怖。

“ 远离颊倒梦想 ”:

般若的究竟是无我慧,般若离颠倒。

颠倒有四种:
无常常倒,
无我我倒,
苦为乐倒,
不净净倒。
  
( 一 ) 无常常倒:

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但众生都执以为常恒不变,就叫无常常倒。

如 “ 无常颂 ” 中所说,知道自己要死,但总是想我还不得死。
  
( 二 ) 无我我倒:

众生把五蕴假合的躯体以为是我。

这就是无我我倒。
  

( 三 ) 苦为乐倒:

世间皆是无常幻化,但众生是以苦为乐,如结婚,世人以为快乐,而根本就是苦。
  
( 四 ) 不净净倒,净是妙好的意思,身子是最不净的,但众生却以为是净,对身体起执著。

这是四种颠倒。
  

“ 梦想 ”:
众生想的一切境,都是缘生无自性,

如梦境一般,但却以为是真实的,

梦见可怕的心生恐怖,

梦见欢喜的就高兴,

世间上没有一样是实在的。

想:
幻想,各人的想法都是颠倒想,证了阿罗汉就灭受想定。

证到般若远离颠倒梦想,菩萨证了涅槃,永不休息地度众生,

说小乘的涅槃是堕涅槃,未发度众生的菩提心,

我们每天念的《罗汉仪轨》

和大藏经中的《法住记》,

都说佛法不来,在世间上时兴时衰,

都是由於十六尊者住持,

十六尊者不入涅槃,住世度众生,

各在佛前发誓住持佛法,各人住持一处,

迦叶尊者在鸡足山 ( 云南省 ) 入定,从定力延长生命,住持正法,

等到弥勒菩萨下生,我们应求十六尊者的加持,十六尊者都发了菩提心,

在法华会上得到佛授记以後都要成佛,

是大乘人,是大菩萨,都发了大乘心,

以定力住世,现的声闻相。

《罗汉仪轨)中有颂文

“ 调伏自在现住声闻身 ”。
  
“ 究竟涅槃 ”: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梵语的音译,

意思是 “ 无上正等正觉 ” 佛成道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区别於菩萨和小乘的觉,十地菩萨等於十四晚上的月亮,

佛才是十五晚上的月亮,一切福德智慧资粮都圆满成就,

小乘的觉是偏觉,只是偏重自己觉悟。
  

禅宗阴悟的人,仅是一点没有明白,没有过关。

若根底深厚,到善知识处参学,善知识一点就穿,破除他的迷惑就开悟了。

遣便是祖师禅的微妙,祖师禅主要是以慧学断烦恼证无我,见诸法宵性,开悟就是见诸法实性,即见佛性。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见性即见佛性,佛性是无明的反面,无明遮住佛性就是迷,

断尽无明就见到佛性,开悟要依善知识参,无明的根本是俱生我执,无明

( 心里的病 )

被善知识拉出来就见到佛性,

所以要参访善知识,求师访道,请善知识印证,教诫。
  

祖师禅,如来禅都是有传承的。

禅宗门下常参 “ 念佛是谁 ”,是把无明的根子挖出来,

这是禅宗下的疑情,参念佛究竟是谁,说是我在念,

那个在念佛的 “ 我 ” 究竟有没有?

佛在世里主要是禅诵,禅是如来禅,范围很宽,

後来达摩祖师传的祖师禅,没有说是坐在禅凳上开悟的。
  
《续比丘尼传》中载:

一位叫玄机的比丘尼去参访禅宗的雪峰义存禅师。

禅师问:你从哪来,

玄机答:从日照峰来。

师问:日出也未?

答:日出就把雪峰照化了。

问:你叫什么名字?

“ 玄机 ”。

“ 一天织多少布?”

“ 寸丝不挂 ”。

说完转身就走。

没几步,禅师突然说:“ 袈裟拖地也 ”!

玄机忙回头看,禅师笑着说:

“ 好一个寸丝不挂呀!”

玄机即拜禅师为师,禅宗的话头就是没有答案,人的我执最易在名字上起,

所以禅师们以名字开玩笑。

若师徒二人都是饱参饱学,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
  
修定的人,入定时就能降伏烦恼,

所谓禅诵,禅是心里用功,修定之前的除盖、断障也都是从内心降伏烦恼,

没有智慧则被烦恼所障,

没有烦恼才能考虑问题,

禅应是止观双运。

止,心不沉,散、掉举。

观,心起十分微细的作用。

诵:
就是读诵,主要是背诵,

但现在多不重视禅诵了,禅宗丛林也很少有禅堂。

密宗的修法是如来禅,

是从佛到历代的祖师们师师相传的。

但能修的人很少。

每个宗派都有禅的修法,後期无人修就失传了,

所以内地有些大德就发心到藏地求法。
  

中国的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晋朝人,当时由於没有外国来的比丘尼,净检等尼直接从比丘僧中受比丘尼戒

( 按佛制尼众应从比丘、比丘尼二部僧中受戒的规定来说,

这是不如法的,但也能得戒,因为佛说比丘尼得戒是从比丘僧得 ),

她的学问,修行都好,由於他们受戒时有多人反对,就在船上受戒,

这表示与反对的人剧清界限,当受戒时异香芬馥,扑鼻而来,这说明她的功德大,得戒殊胜。

她七十多岁要圆寂那天,众人又闻到了受戒时的香气,并见到天上一道祥光,从光束中下来一位手拿花束的女人,

净检告诉众人她要走了,教众人好好行持,就与遣个女人牵着手从彩虹中上天了。

这是非常真实的事,是梁代高僧灾唱写的,

後来西藏盛传 “ 空行母成就法 ” 时,

才知道净检是修此法最高成就者,

修这种法最高的成就是肉身成就,

次一等是身子走衣服不带,

再次一等的身子会缩小,

成就了就往生到空行母的净土去了。

西藏修此法的人十分尊重妇女,

把女人都想为空行母,否则修此法不行。

但这法不轻易传的,修的人应十分保密不许讲。
  
佛法最重传承的,戒、密等一切法都是如此。
  

道谛归总就是三学,定学是佛法的基本功,

最开始修定不一定修祖师禅,

我们根基浅,修不起祖师禅,祗能修如来禅,现在这两种禅基本上已融合了,

如禅宗参的念佛是谁,这一句就是去除我执,

只有心定下来才能把子时想不通的问题想通,就会开悟,如来禅、祖师禅是相通的。

戒定慧三学开广是三十七道品,八万四千法门。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

咒是随心语,念咒能防护心,降伏其心,伏烦恼,念咒时发什么愿都能满愿,

咒是诸佛的愿力,念咒求什麽都能成就。

咒,一般不讲,讲了容易起执著,什麽意思都不说只是念,念时应恭敬,不打妄想,就能起作用。

神:不可测。

明:般若、智慧。

咒是大明,密法把佛法最密的都告诉你了,级若波罗蜜多是一个咒,咒是把最密的法都摄持了。

般若波罗蜜多是第一义最高法。

所谓 「 法门龙象众,当观第一义气第一义是一切法无我的慧。
  
“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

没有一咒一法与此法相等,

这是最高的密法,是般若波耀蜜多之心经,

开始念其它经之前念一遍心经,能除一切魔障。
  
“ 能除一切苦 ”:

有我就苦,首先应通达人无我,另外通达法无我,通达诸法缘生性。

观缘生是分析问题的最佳方法,问题困难来了,

应从正反多面观察,就能解决问题了,通达般若就能除一切苦。

第一苦就是输回之苦,成佛就是度众生苦。

佛是真语者,宵语者,他说此经後叮咛我们心经是个咒

“ 能除一切苦 ”

是 “ 真实不虚的 ”。

这个经前一段文是显教,

後一部分是密法,

後文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咒。
  
咒有时亦可以简讲。

“ 揭谛 ”:
去超出三界的轮回;

“ 波罗揭谛 ”:
走到彼岸去。

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走向解脱的彼岸。

“ 波罗僧揭谛 ”:
僧,和合众。

使我们大家都到彼岸去,

“ 菩提莎婆诃 ”:

菩提是佛的果位。

“ 莎婆诃 ”:
成佛,我们大家都成佛。
  
这个心经是全部的佛法,佛法无多旨,不应贪多,

最後的建议是我们佛弟子的修行目标,

我们听了心经,不应起执著,我们大家都成佛。

( 全文终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月23日在朝阳区护国寺小吃(光明桥店)就餐,4月26日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当日报告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4月22日曾与
  • 22.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19.这子女啊,长大了都是客人。
  • 在没去之前,在网上看到曾厝垵还是中国最文艺的小渔村,所以还蛮期待的觉得肯定会很有风情拍照好看清新文艺。现实是,几条街全是卖的小吃和水果奶茶,还有珍珠饰品(不过卖
  •   在社区刚刚实施出入登记措施时,由于工作人员不足,李慧敏经常要带着同事四处“支援”在社区四个出入口配合物业轮流值勤,进行信息登记和社区巡查,再加上原本的摸排
  • 同时,我们也建议您在中文版Nike官网全面升级前尽快使用完您会员帐户内的活动优惠、会员权益、福利等(若有)并且按照您的需求完成订单的下单和现有订单的售后服务申请
  • 若兼有气虚乏力,需加入黄芪和党参;若兼有失眠,需加入炒酸枣仁、远志以及夜交藤;若兼有肝郁化火,需加入丹皮和栀子;若兼阴虚,需加入麦冬、玄参和生地黄;若兼痰浊者,
  • 从上个月开始我就在用舒适达这款小亮钻牙膏了,其实牙齿美白和我们皮肤美白是同一个思路的,也是要打好健康的基础,由内而外的温和美白哦!像我这种敏感牙,用了一段时间小
  • 以此类推,体重60kg的人每天补充72g蛋白质,体重70kg的人每天补充84g蛋白质......【我每天的饮食:动物蛋白昆虫蛋白2条40克,植物蛋白三宝粉2条3
  • ☘️【早安】一日,鱼在水中吐着泡泡问乌龟:“为什么你遇事就躲,缩在你的壳中。是时候了掖好彼时混沌的猜想,跟着周公体面地上路。
  • 视频掉线、数据缺失的原因已经找到,下面就要破解违法人员是在何处实施的,从采样点到在线站房分析仪,近50米的高空管线都有可能。但是执法人员迅速调整好心态,逐个画面
  • #猫系妆容初尝试#[憧憬]多眼皮姐妹赶紧学智雅欧尼这种眼妆,非常吸睛的猫系眼,纯欲幼态并存~要点在眼线上面,多眼皮画猫系眼线时要把低点拉到外眼角双眼皮结尾处再向
  • 当他渐渐清楚何幸运是一个为了生存下去可以付出比别人更多努力的人时,他才提出让何幸运做自己的女朋友,醉酒状态下的韩主任眼神迷离,但实际他的头脑很清晰,不过是借醉酒
  • 理解物,诞生美 所有人,都被“物”所包裹。我们会经常思考“物”存在的价值吗?还是利用“物”有用的成分,用完之后又将之抛弃?我们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良性互动,
  • #Schön!入眼皆美# 来自法国的当代艺术家Jean Michel-Othoniel擅长将玻璃、硫磺、蜡、磷等材料融入创作,打造出十分富有创造性的彩色玻璃珠串
  • 近期:1.在朋友家吃了烤肉,吃烤肉的时候又看了一遍甄嬛回宫,太精彩了2.晚上遇到萤火虫啦3.捏了粘土,买了磁铁贴粘冰箱上,郁金香花瓣我还一片片捏了贴上去的呢,该
  • 强度——最终的技巧是无论你做什么都要有强度。早在200多年前,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 导 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
  • (冯惠)#海南建设自贸港# #海口城事##文艺自贸港# 【海口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元素提炼与创意设计方案】6月15日,“面向全球征集海口城市元素提炼与创意设计方案”
  • 心跳加速的同时还在担心,刚刚距离这么近,我脸上有没有浮粉……吃完饭后,他有些羞涩的问我,关于上周问你的那个问题,你可以回答我吗?这是明示了啊,他这明摆着喜欢我,
  • 今年5月21日赵又廷对外宣布妻子高圆圆顺利产女,除了孩子的出生日期包含爱意,就连英文名字”Rhea”也是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第二代天后来表达美好祝愿,果然是温馨
  • 快来转发呀哈哈,还有开头的诗算是自己编的,虽然菜,但是我还是要强迫你们夸我!【6.98】蜀中唐门柠檬草手工皂洁面卸妆沐浴 24小时自助查询优惠券: 【多买多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