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法師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念佛人一定要關閉六窗。六窗閉塞才能淨念相繼,淨念相繼才能得念佛三昧。

所謂六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不但是淨土法門須閉這六窗,其他法門也一樣要閉這六窗。不過其他法門是以自力閉六窗,而淨土法門是以念佛心閉六窗。

眼耳鼻舌身意六窗,可分成兩部分來說。眼耳鼻舌身五根為一部分,意根單獨為一部分。

所謂閉六窗,不是要你眼不看,耳不聽,鼻不嗅,舌不嘗,身不觸。而是要你,雖然看聽嗅嘗觸,但是意根卻不失正念。所以訶梨跋摩尊者說,非是不看,而是正念現前。

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就是佛念。眼看色要佛念現前,耳聽聲乃至意念法都要佛念現前,那便是閉六窗了。所以念佛心一起,便可攝住六窗。

假使只是閉眼塞耳,而不起正念,勢必心更亂,妄想更多。所以瞎子聾子的念頭,比一般人動得更厲害。

起正念——眼看色要佛念現前……意念法要佛念現前,這須要從意根下手,凡夫作起來不很容易。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眼不可邪觀,要看就看佛像。否則便應垂簾低目。耳不可亂聽,只聽佛號。鼻舌身意也如此。大家不相信可以試一試,真能這樣,心不久便可定下來。所以目不邪觀,耳不邪聽,鼻不邪嗅,口不雜話,身不邪觸,意不邪念,便可正念現前了。

攝六根的方法,最好是用念佛心。一聲佛號,發自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這樣念念相續,自然不起憎愛二心。於是眼於色不起憎愛,耳於聲不起憎愛,乃至於鼻於香,舌於味,身於觸,意於法,都不起憎愛,於是六窗便閉住了。

假使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都不起憎愛二心,這便叫作“成所作智”;反之,眼耳鼻舌身都起憎愛,那便是五根落入五欲了。所以佛在經上說:“汝等比丘,當好護根,莫令五根,入於五欲。”

所謂五欲,就是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由於謂貪,便是起憎愛二心。當時比丘保護六根的方法,多用自力。我們現在以念佛心護根,用的是自他二力。

五欲是屬於現前的,對境馬上就起。它是屬於五利使所攝。這五種使,對境就起,所以稱之為利。五種利使便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時間不夠,不能和大家細講。

五欲對境就起,但是起過了就滅。例如,眼對色便起憎愛,但是色沒有了,憎愛也就隨著滅了。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都是這樣。所以五欲屬於“作法”,遇境便起作用。

既然五欲屬於作法,而作法不能常作,若是常作,便是不起作了。譬如遇到紅色,眼便起作用見紅色。紅色沒有了,紅色的見也就隨著滅了。如果紅色的見,不管對境不對境,永久常存,勢必不能起作用而再見別的顏色了。所以作法是有起有滅的,而五欲有起有滅,所以稱之為成所作智。

但是五欲既是有起有滅,然而法滅了,怎麼能再起“作”?如果法滅了,還能再起作,應該人死了還能夠再活。所以這樣說是不合理的。但是五欲滅了,明明能夠再起作用嘛,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五欲入於第六意識叫作五蓋,五蓋是隱藏在鈍使裡頭。所謂鈍使,就是貪嗔癡慢疑。五蓋是五欲的根。它是屬於“無作法”。所以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說,它是隱藏在第八識裡。等到五根對外境,它便支使五根起作用了。所以五欲雖滅,它卻不滅。因為五蓋的原因,所以五欲滅了,還能再起作用。

五蓋在第八識中蓋住真如法性,所以稱之為蓋。五種蓋是什麼呢?是貪欲蓋,嗔恚蓋,掉悔蓋,疑蓋和睡眠蓋。

第一貪欲蓋。五根貪五塵,時過境遷,貪欲便滅了。貪欲雖滅,但是貪欲蓋沒滅。於是再遇新的因緣,五根還可再貪五塵,一貪再貪,不休不止。

第二嗔恚蓋。五根對五塵起嗔恚,時過境遷,嗔恚欲便滅了。但是因為嗔恚蓋的力量,嗔恚欲滅了以後,還可再起嗔恚。

第三掉悔蓋。掉是掉散,悔是因為掉散而生熱惱。五根對五塵,容易掉散。但是時過境遷,掉散便滅了。舊的掉散滅了,新的掉散又起。但是舊的掉散滅了,滅法不能再生。所以新的掉散,絕不是從舊的掉散來的。那麼它是從何處來的呢?是從掉悔蓋中來的。

第四疑蓋。對正法不信叫疑。對境則疑生,境過則疑滅。因為疑蓋的關係,所以對新境時,可以再疑。

第五睡眠蓋。本來睡足以後,便可睡意全消。但是由於睡眠蓋的關係,可以再起睡意。

五蓋是五欲的根。修行人一定要除五蓋,好像剪草一定要除根。淨土法門,便是以念佛心除五慾和五蓋。

念佛心清清淨淨便是“定”。心清淨便不起憎愛,那便是“慧”。要想念佛心清淨,就須持戒,閉六窗便是“戒”。這樣便叫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所以念佛心,可得成所作智。

大家在社會裡,學點技能,學點世間學問,那叫世智辯聰。如果了解些出世道理,但是一點定力不修,就只顧舌根談論,這實際上是絲毫得不到受用的,那叫狂慧。狂是狂亂的意思,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佛說,“有慧無定是狂慧,有定無慧是外道。”

假使起觀照,例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叫智慧。但是這種智慧,稱為乾慧。就是說其中沒得定水,也就是說沒有定力。

大家或許會懷疑,難道說,起這四種觀照,能一點定功都沒有嗎?有是有,但是很少。因為太少了,所以說沒有。譬如我們吃菜,炒菜的時候,放的鹽太少。我們會說“菜裡沒有鹽嘛”。其實,不是沒有鹽,因為鹽太少了。再譬如雨太小了,只落幾個小雨點兒,我們說沒有雨。不是沒雨,只因小雨不稱之為雨罷了。所以微少的定,不能叫做“定”。

以念佛心發的定和智慧便大了,因為它是定慧具足的。念佛心清淨,稱之為定。心清淨了,必然沒有憎愛二心,這稱之為慧。定為慧的體,慧為定的用。說定時,慧全是定。說慧時,定全是慧。這叫作淨念相繼。慧在定時曰淨念,定在慧時曰相繼。

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怎麼攝六根呢?用念佛心。六根一攝,自然淨念相繼。

念佛心怎樣攝六根呢?現在我們來試試看。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

當你念佛的時候,必鬚髮自於心,出之於口。念得字字分明。同時再入之於耳,還之於心。要聽得清清楚楚。現在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不是麼,念得清楚,舌根就攝住了;聽得清楚,耳根一定也攝了;心裡的佛號清楚明白,意根也攝住了。至於眼鼻身三根,一定也都攝住了。為什麼呢?因為有目如不見,有鼻如不嗅,有身若不觸。這不是以念佛心都攝六根嗎?

以念佛心都攝六根,便是淨念相繼。因一念攝則一念淨,念念攝則念念淨。若能念念如此,就得到念佛三昧的法味了。

大家應該徹底認識念佛法門,以念佛心攝六根,使淨念相繼,這樣便可縱貫四智,橫徹四土了。

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四土便是凡聖同居土、方便聖居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

為什麼橫徹四土呢?《阿彌陀經》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謂善人,是大菩薩;上善人,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是居住常寂光土的,與等覺菩薩“俱會一處”,就是住常寂光土了。從而可知往生彼國,便可橫徹四土。

像這種甚深微妙法門,釋迦世尊從大悲心中說出來,可說是方便中的大方便,圓頓中的最圓頓。現在竟然有人不相信,不相信不要緊,還要加以毀謗,能不令人痛心流涕嗎!?

所以我們應該以念佛心關閉六窗,以成所作智直指佛心。這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定能往生淨土。

摘自《佛七講話》

#泰国佛牌#

在泰‮信国‬众心‮中目‬是一尊非‮崇常‬高有‮位地‬的佛像,索通佛也叫‮板老‬牌,各位大小‮板老‬以及‮当想‬老板的亲都‮以可‬请一块!助你财‮滚源‬滚、生意兴隆!,因为‮通索‬佛祖会赐给‮求祈‬者财‮滚源‬滚,亦是‮小大‬生意‮信人‬奉的‮佛神‬之一。而且善‮都信‬喜欢佩‮所戴‬通佛‮佛的‬牌,能辟邪、挡险、保平安、助事‮等业‬功效! https://t.cn/R2WxdDX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这两句都是比喻一心。心是随着外缘变化的。工画师画颜色,他的心跟颜色,跟那些画不相干。但是心画出来了,画出来的画不是心,那颜色也不是心。他在分配颜色的时候,那是虚妄的,是假的。他的心跟那些颜色不能和合的,不能和合到一起的。那他为什么用笔,用颜色,画出个相来?那个相是假的,是虚妄的,谁都知道!

但是「大种无差别」。他那个心跟那个种子,没有差别。这大种就是心,那些颜色里头没有色相可得。色里头画出那些颜色来,也没有大种。它离开大种,离开地水火风这四大种,它又有哪个色相可得!没有色相可得。形容我们这个心跟世间都如是。

若说到心,其他的相都没有了。有其他的相,那心就随妄了。真跟妄是不能合到一起的。心跟那些颜色跟那画,不能合到一起,他怎么知道画出来了呢?能画的跟所画的,两个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这个众生相,跟真心是两回事。那怎么合到一起了?但是画,纵有颜色有画笔,那必须得有个心指挥它来画。拿这个作显现的意思。说你那个性体,那心跟外边境界相,一个相,一个心,互相交织的。一切相用画笔来着颜色,它是无情的。你这个心是有情的,有情的跟无情的,合到一起吗?不能合到一起。那画又是怎么产生的?这让你来参。重要的是离开心意识来参,心里头没有画,画里头也没有心。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心里头没有画,没有色彩,什么也没有。彩画里也没有心。若离开心,有彩画可得吗?不离于心才有彩画。这画出颜色或画出画来,才能得的到。

我们讲〈大乘起信论〉,彩画是心生灭的,这叫心生灭门。心是真心,叫心真如门。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上头有一个字,「心」。这是心,跟外边的彩画彩笔,那是境。心跟境不即,不是一个,不能相合也不离,离开也不行,这叫不即不离。我们经常讲不即不离,就是这个意思。

心境,心跟境不相离也不能合;但是出来画了是事实,这叫彩了。它虽然不是和合的,它不由心的安排,哪个用哪个颜色,这是心安排的。没有心的安排,能有这些彩色吗?画不是心,是手啊!画画的是手,手跟心又是两回事,手跟画又是两回事。没有心指挥手,手怎么能画?这个道理让我们要经常去想。

譬如「惑」,我们迷惑了,不论做什么事,所做的都是错事。从这里返本还源。我们修道,或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你心念吗?是你口念?心也得想,口里才能念。心里不想,想到别处去了!

你能念阿弥陀佛吗?念阿弥陀佛又是谁?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经》说西方世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这是听佛说的。《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十万亿佛土,那可远了,你的心怎么能观想得到?当你念佛的时候,心里如何想?你心里头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阿弥陀那儿,没能你的心。不离你的心,不离你的口,你念阿弥陀佛,得到生极乐世界。

这你都可以联系这样观!这个心是生灭的,住不住的。念念迁徙,无穷无尽。那个思想难思议,想象不出来的。它示现一切色,而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一心」,诸佛跟我们都是一个心,可是各各不相知。佛心,我们不说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我们能互相知吗?谁也不知道谁的心在想什么?各各不相知。就跟那画的色相似的,那个彩色相,红的跟蓝的各各相知吗?它们是无情的,怎么相知?根本知不了的,这个就要你去参!

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心真如是真,心生灭是妄。真妄怎么能合到一起的?真绝对不是妄,妄绝对不是真。但是真妄两个和合了,因为主和合了,才生出三世间,才生出十法界。

这个比喻是让我们思索,让我们依着它起修。在《华严经》十行法门,你要修行怎么修行呢?你这样的来观,往内观,观你的身心。往外观,外观一切世间、一切世界。思惟观一切法,无住无相无作。你所作的业,业业不相知,都是心所作的。

互相不相知,你这个心是真妄和合的。我们说把妄遮断来显示这个真的,妄的遮不断,真的显现不出来。所以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经常如是观,观一切法的生灭。观的时候有两种,一种是析空观,把它分析分析,分析到没有了,空了,这叫析空观。一种是体空观,知道这个本身,根本就没有的,当体即空。

我们心里最经常的障碍,不是断,就是常。断是断灭知见,死了就有了。这都是业不由已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想怎么样。你得先把妄断了。

〈起信论〉上讲,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这个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真妄和合。我们想遮止一切恶,断绝这个妄。有时候把阿赖耶识当成是断是常,即不是断,也不是常,非断排常,恒如是转。说它是真!是妄!它是真妄和合,恒时如是转。它是一类一类的,常时这样的相续,不间断的这样相续。流转生死,我们要把它断了,不再流转了,那就要靠修行了,修行就要下功夫。

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这是觉林菩萨赞叹偈中,拿这个画师来比喻心的变化。能变所变的形象,画的画,那变化多端了。所画的画不是心,而由心故画。心里所画出来的,显我们这个妄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个妄心,你心里想的很多怪念头,妄心所想的,由这个心显现一切法。

这个涵义不是显现的,而是断。显现的是常,就是遮断。因为我们这个心!它所变现的一些形象,觉林菩萨就用这个画师来显现我们这个心。是心画的吗?是手画的吗?而且还要调色或者用纸,才能画出形形色色来。这个心,它是不住的。心里头包括无量的,形形色色的各种想法。它能表现出来像那画师似的,化现一切色。我们这个心也能变化种种样样的。但是你所变现的东西,互相不相知。也就是说你心所变现的,某一段时间的变现都是不一样的。以下就解释工画师。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那个画师自己并不晓得他的心,没有了解他的心。一切法,法不知法,法法互不相知,无心故。但是它可能顿现,就像那个画师画画一样的,他不能知道自己的心。画是由心画的。

参悟一切法的时候,你想一个形象,或者想个什么东西,就是心里在想。心里想的不是事实,是假的。想的不见得变成真实的!变成真实的,还是假的。雕刻匠他拿刀子想刻佛像!雕什么?心支配他的手,手支配他的心,心跟手和合的,还得有前头一个模子,不是自心所造的。一切法都是如是产生的。法不知法,这个法本身不知道,它是无情的。而由画师画出来的,一切众生都不能了达他自己的心。

一切事都是他的心做的,让我们认识我们这个妄心。我们的心能现起很多境界,在这个境界相,你不去攀缘,不必执着,没有实体的。但是,让你达到无住,以无住为本。

心能画,但是它不能知。所作的画,画也不能知心,心也不能知画。像郎世宁画的马,那画的神了!郑板桥画的竹子,把那竹子画的很神了!但是那竹子不是他的心,可是由他的心来画。这个身体不是我们,是我们画出来的,没有这个身又怎么能显出来?

我们这个缘念的心,人心不同,如其面然。大家看吧!好几百人,各各面孔不一样的。各各的心不一样的境。一切境界相是由心变的,离开这个心!没有境界相可得,境界相无体。但是我们这个心又去缘念这些境界相,攀缘这些境界相。这个心就像工画师一样的,画师不知他的心,但是画可是由他心生出来的,他的心里也没有画,这要你自己去想。

一切诸法的体都如是。原来是空无所有,拿一张纸、拿点颜色,就画出个相来,画这人物、画这山水、就有了。有的不是实在的,还是个假的,这要思维修了!换句话说,就是参。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狱相是由心变化的。心变化的是没有的,但是一切众生受地狱苦,它又是实在的。那个实在是非有的,是心所变化的。谁心里又变化个地狱啊!那是你的心变化地狱,这种变化可多了。你造哪种业,就变化哪种地狱。所以在《地藏经》前,加上觉林菩萨这个偈颂。

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一位大德他堕地狱,到了地狱门前,忆念起:「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这个偈颂。本来他念想完这个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没有念出来,地狱就空了。所以在《地藏经》前头,印上觉林菩萨偈,这是这段故事的原因。你要是怖畏地狱苦,念念觉林菩萨偈颂吧!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觉林菩萨这个偈颂,我每天念一遍,大概有二十四年了。因为念《地藏经》,一开始就要念觉林菩萨偈颂,以前讲《华严经》没有怎么注意,现在念《地藏经》时就开始注意了。每天念一遍,经常观想你这个心,由这个心才造种种的业。每天你的思维,一切行动,离开心吗?也有离开的。精神错乱的人,精神错乱的离开心了,那叫傻子。我们经常说傻子,傻子老实一点,疯子就不老实了,疯了吗!他就作种种的业,要经常的这样思维。

这是观心法。觉林菩萨教我们观心法,观什么心?因为它是空的,行菩提道,发菩提心,千万别产生障碍。一切法,先悟得它是空的。因为空,它没有障碍了才能建立一切。你要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有障碍就不行了。你只能照葫芦画瓢,画不出别的来,画瓢可以,画山水画人物就画不出来了。形容你这个心,主要是让你观心。#大乘佛教[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忽然意识到,那个毅然决然离开避风港,铿锵有力地说出“为心中所求,不死便不屈”的女孩,其实也是一个眷恋着家的孩子。我忽然意识到,那个毅然决然离开避风港,铿锵有力
  •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译文好像有人在那山角经过,是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萝。
  • 嗯,乖宝@摩登兄弟刘宇宁 抱抱[抱抱][抱抱][抱抱],我猜猜,俺家宝今儿好好吃饭啦,虽然用了那啥的减肥方式,口福也过了,哈哈哈哈哈去吧,加油胜利[加油][加油
  • 宝宝,我们还是分开吧谢谢你一直以来的照顾,我想了很久,终于可以放弃你了,放过你也放过我自己,至少可以坦坦荡荡的为自己做一次决定,我以为你懂我对你的感情,但你不懂
  • 8/28 藏历七月十七8/29 藏历七月十八 观世音菩萨节日, 作何善恶成千万倍。8/28 藏历七月十七8/29 藏历七月十八 观世音菩萨节日, 作何善恶成千万
  • 期待尖叫夜的耀西王子,希望流水杀青后,嘉伦可以休息一下,让耀西出来多陪陪我们[打call][打call][打call]#任嘉伦[超话]##劲乐幻想[超话]# 【
  • 总之,将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经历的交集带入到作品集中需要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力。在大家看到的图中这个项目,约翰·科尼格的《晦涩悲伤词典》给了作者一种探索这种魅力的新方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诚信互动 指路不吞必hui ️ ️ t.a.g 】再执着的未来,也会有以往;再优美的旋律,也会有情殇;再
  •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周敦颐以“太极”意象为中心揭示出理学意象的非对象性、直觉性和居间性,为世人所熟悉的“莲花”意象便是其在文学中的具体体现。第三,宋人
  • 吴谨言 / 王星越 / 陈鑫海​​​​《人生何处不牢笼,八角世界又逢春》向腾辉一开始并不想要尝试接受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或许是他们的执着,又或许是他们家徒四壁的状
  • 读道家杨朱学说,读的是审慎思考,自我和保真,教导人要保持和顺应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在如今商场如战场,哲学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孙子哲学经商必读,必悟。
  • 早期的一件woolrich cruiser jacket羊毛材质这种品类的产品现在很少有复刻品牌做(有、但很少)不好做、做下来价格高、受众群体少相对来说卖的要贵
  • 清水理央「今、ライブの光景を思い出しても、本当に素敵な経験をさせて頂けているんだなと実感しますし、私たち四期生のパフォーマンスを楽しみに来てくださっている方がこ
  • 并被反复强化,"我很差"就会成为孩子的信念,他的行为会慢慢向这种负面的信念靠拢,变成父母口中的"笨样子"。我母亲在这婚姻
  • #光遇美工[超话]##光遇美工[超话]#﹆我的上新日记﹆️⋆.ou're my  compass ִ⁺   ✦ 美工:雾迷藏热恋 ര  ✦ 本月上新:1ര  ✦
  • ”我看向何序,他眼底一片翻江倒海的墨色:“月清平安无事之前,你就给我跪在那!在mackey还没有进排练之前的排练场,末满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是觉得无
  • 为什么现在好多小姐姐不愿意做主播了呢?说说利端吧,我播了半年,第五个月遇见了榜一,一个月给我刷了20w,见面还是他请我吃了个饭,对我连头发丝都没碰,现在刷了30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
  • 写这篇文章的现在也很难相信我不久前还在阿联酋...接触这样很多海外演出和大型演出,好像再次意识到我第一次梦想成为歌手的理由和里面的热度,因为有一直和我们The
  • 另一方面我也想说,衰败从来都是暂时的,月季还会再开,小狗也会找到一个温暖的家。一方面我想说,流浪小狗也有他的快乐,他脏脏的毛发上散发着自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