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分享第2258天】
所谓信仰,并非必须要皈依佛门或某种宗教,或者加入某种组织。而只要有那么一个人他不甘心被世俗的洪流淹没或推着走,而总是在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相对高尚且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并执着地用实际行动一生不变去朝着那个目标和方向行走,那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找到和拥有了信仰,心灵便有了归宿!~sy~
#神仆@#读书#诗歌#创业#旅行#修行 ​​​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之九十四

《文钞》“自佛教东来,大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人民之冥受其益者,何可胜数”。

佛教传入中国,其独有的特点,以心法为主,注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平等法门,世间法不平等,佛法平等。

世间法不平等就是平等。何以故?比如人们有穷富差别,这能平等吗?可是佛法确说平等,挺难相信。众生看事物,只看眼前,没有看到前因后果。所以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今天不平等,是过去的因不平等,过去种发财的因,今天得发财的果。你种因得果,他不种因不得果。种因得果,就是平等。不种因不得果,仍是平等。

这就叫平等法。他过去世种了发财的因,今天他得发财的果,平等吧。反之也平等。因果是对个人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不种因不得果,这就叫平等。

人民公社的平等,那不叫平等。为什么?过去世的因不同,你把果活生生搞平等了,那叫不懂因果,也叫不平等。因与果对应,这叫平等。他因地花功夫了,他就会在果上得好处,这合情合理。合情合理,就是平等。
过去没有经过努力,今天要和那些努力过的人一起得平等的好处,不合情合理,这叫不平等。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说什么平等呢?这个看不出来,相貌上不平等,地位上不平等,智慧上不平等,太多了,几乎没有平等的地方。为什么佛法说平等?心在这里指的是自性,佛是觉悟的众生,觉悟了什么?觉悟了自心。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见到了自心,自心就是自性。众生是没有觉悟的佛,其心也是自性。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的都是自性,在自性上平等。

佛觉悟了,心里没有贪瞋痴;众生没有觉悟,心里仍有贪瞋痴。无贪瞋痴,他不在六道中轮回,有贪瞋痴,他出不了六道,生生世世在轮回中,苦不堪言。尤其是过去有杀业,冤亲债主,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更是痛苦。堕胎也是杀业,更残酷。

佛法中常听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几乎是老生常谈了,我们都见怪不怪了。可是细想,贪瞋痴又叫三毒,一切不善都从这里生出来,有三毒就不是善人。学佛的第一步,断恶修善我们没有成功。
若是我们真正修戒定慧,真的修成功了,贪瞋痴就被伏住了,再不断用功,终有一天断掉了贪瞋痴。断掉不容易,伏住就得到断恶修善的目标了。

没有贪瞋痴,即不贪不瞋不痴,是三善根,一切善都从这里生出来,这时你才叫善人。成为善人,人见人爱,你给佛法做脸。修不到善人程度,人见人恨,你给佛法丢脸。
再进一步说,学佛很多年了,你还有贪瞋痴,还不是一个善人,你走错了路子。学佛是学觉悟,知道什么是对的,知道什么是错的。佛说贪瞋痴是错的,佛说戒定慧是正确的。你重视这些了吗?

我学佛近三十年了,对人还有没有贪瞋痴呢?我自己看,没有了,老师看,我还有。没有事的时候,确实没有了,有事的时候,也没有看到有。应该是没有了,这是伏住了,并没有断掉。所以平时没有了,遇事时好像还有,很轻了。他容易发现,愿意改过,虽然很轻,也常见到他作忏悔。

这些说着容易,做着真不容易。这是功夫境界,虽然说功夫不深,但物以稀为贵,还是不错了。照说三十年的功夫,也应该克服了贪瞋痴,但我的很多朋友,还是贪瞋痴用事。实在失败。

有贪瞋痴,叫三毒,身心都因此有病,周围或自己都因此有灾难。这还是花报,说到果报,那是要等到来世,现在看不到。果报离不开三途,三途是地狱饿鬼畜生,连三善道都去不了。做多少好事,没有用,还要到三涂去享受。做了坏事,就更不必提了。只有熄灭贪瞋痴,修出戒定慧,才与三善道相应。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这个路子,这是佛门基础。太难了,伏都很不容易,何况是断了。不断你证不到果位。唯有净土宗,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唯靠佛加持,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通过信愿念佛,就可以出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对应大经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信愿与菩提心是相等的。菩提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对什么事都真诚,在念佛堂用真诚心念佛,在家做事也要用真诚,什么时候不用真诚了,这时就开始不求生极乐世界了。

在家做事,我能用真诚。可老人不用真诚。那么我就不愿意再做下去了。自从我不再用真诚时,求生极乐世界的心就断掉了,那时就开始堕落了。佛法学了就要用,学而不用,就不是佛法了,是什么?是学知识。嘴上是一套,行为上又是一套。假的,真诚心没有了,菩提心没有了,往生很难。无论什么原因,一定要用真诚心,这才说得过去,你像个求往生的人。

“------”

“自佛教阐明三世因果之事理,而此风方得永息。否则人之得寿终而死者,盖亦鲜矣。此之利益,若不深思,谁其知之”。

喜欢看的,请您转发。

不喜欢,请您多批评。

#传统文化##因果教育##传统文化传播大使#

#悟显法师##学佛一定要听经#

欢迎分享 功德无量

有些刚入佛门的同修智慧不够,他发心吃素以后,一生病他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吃素造成的?还是念佛修行引起的?还说学佛、念佛、修行会有业障现前,所以他不要学。这种人就是愚痴,自己有业反倒责怪是学佛的关系,这就是善根不够。他也没有真正在学佛,心里面就是希望活久一点,看能不能健康、长寿?但这些统统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再长的寿命都会有死亡的一天,即使释迦牟尼佛有能力住世一劫,终究也是会灭度。所以每位学佛的人都要看清楚,千万不能认为身体不好是因为学佛的关系,这看法是不对的。世间人一旦身体出了毛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素引起,这是离谱的错误观念,都不会想到是自己的业障。其实生病也是在消业障,因为生病很不舒服、很麻烦,必须去看医生,必须吃药,药也不好吃,还要固定时间服药,又很不自在,这种种都是在消业障。 ……悟显法师开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家大师兄脑子有坑# (希望微博不会糊了我的废车嘤QWQ)“东方纤云,你老实告诉我这些到底是谁教你的!那股香味就是他放的情香xxxxxx#我家大师兄脑子有坑#
  • 纯属自娱自乐做得不好随时提出[赢牛奶]入学请遵守园规,和谐相处,玩得开心[抱一抱]需要 移步首页第一条#棉花美娃娃[超话]#棉花星球幼稚园施工中!)是 裙其实就
  • 意大利camp 这些绳索技术和救援技术工具包,过去是中国制造,代工这事大家也了解,耐克、阿迪等都在世界各地生产,可是在国内投标时,我们经常会被问到:百年品牌,你
  • 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无论你变成什么样都无条件的爱你,珍惜你,没你不行,没你活不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经常忘记她而已,现在照照
  • “在路上认识一位新朋友结伴而行”、“每天喝酒小醉一下”、“不化妆但保持干净整洁”、“上运动课程”、“认真的给妈妈过生日”、“去户外去远行去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
  • 人需要保持一颗善心是没有错,但不是对谁都好都没有底线,你没有底线,他们就没有原则。#阳光信用##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人的生命只有
  • 不对,第二行是陪护者的名字和关系,我连我这个“家属”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更别说我俩的关系了,不过我去哪他都扶着,我们也许是主仆关系。我总觉得对于很多时候很多人来
  • :之番茄奶酥碱水/嘀吧哥的爱我爱碱水碱水怎么这么香噢 略带咸味碱水皮 软q劲道的面 野生番茄子又来了哥的爱比巨肉松还多的肉松(还有麻薯[好爱哦])我吃完了 肉松
  • 你仔细想想,经常熬夜加班,失眠,焦虑是不是就来了嘛,饮食不规律,肠胃方面大大小小的问题是不是也来了,长期从事体力劳作的,什么腰椎间盘突出,脊椎病啊,这不都给:“
  • 我们学经、学教也不能离开这个原则,你才是学到真东西,如果只是在经教、文字里面去打转,你错了。真相明白了,我们就知道,我们在这个世间,无论时间之长短,寿命长短也是
  • 哈哈哈哈炒的还好吧,毕竟我做饭从来没放过葱,酱油啥东西的,每次做饭就只是放油然后放要抄的东西,从来都没有什么花椒,辣椒,蒜葱什么的哈哈哈哈!我妈天天就追着我喝水
  •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我们说一个人有福,就是有好的福报和命运,其实就是一个人所作所为的善恶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有福的人一定是自己种下了
  • 时间过的真是快啊,那会儿还在国庆节的快乐里,此刻已经来到山河已秋,岁月已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十月最后一天了,人们都在这个月里忙忙碌碌,有的继续上下班,有的迎来
  • ​#有书共读#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我都以为幽默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能使人或文避免机械性僵硬而获得一种美妙的弹性。 幽默不是卖弄,不是讨好,不是耍贫嘴,不是
  • 1.河北省民政厅 0311-88615477 hbshzzzfc@126.com举报材料邮寄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翔翼路69号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8.保
  • #任嘉伦一任千面[超话]#rjl#任嘉伦立mv# rjl#任嘉伦411生日快乐# rjl#任嘉伦新专辑三十二立# rjl#任嘉伦2021嘉速前进# rjl这是
  • 最后我就回深圳了,一个人开车是超级困的,但很开心,愉快的周末!这不,他们又有人拿下了一瓶,看这样子,好像要比天猫来得更容易一下啊?
  • #手帐素材[超话]# ❓ 任何问题先看置顶 24h未回复原因:未按要求 / 被吞 电子手帐免抠素材分享【第七十四弹】 素材编号▪️Vol.619-V
  •   作为李彬的同乡,宋运新(字时雍,号素轩)同样吸纳了不少南山的“天地灵气”。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九十岁高龄的一方大儒李彬去世,时任广西学政的徐树屏为
  • ——木苏里《某某》7.那是我爱的少年,陪我走过青葱岁月与风华流年。——木苏里《某某》6.飞扬的少年最动人心,奔跑的时候像是穿过了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