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线条美的解读
#弘耑访谈#

线条美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力量感——力度;
立体感——厚度;
节奏感——弹性。

一,力度

书法艺术,最基本的构成素质是线条。而完成线条美的过程本身都是与力度的不同灌注息息相关的。没有力的微妙而精到的表现,就没有了一切。所以,力度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书法艺术本质的内核之内核。

书法中笔力的含义是一种技巧性的含义即质的含义,而不是比重即量的含义。这种力包括了从人的发力到手指(经肘、腕、指)再到笔杆再下注到笔毫,是一个力的传导过程而不是呈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传导环节都可能由于技术上的不足而使笔力在行笔过程中遭到失败。因此,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力,关键是在于力的运动过程:力在每个环节中的关系处理。并有一点肯定无疑:并不是最有力的人就能写出最有力的字——一个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的书法,绝不一定是软弱无力的,一个力大无比的壮汉的书法,绝不一定能力透纸背。

(一)力的表现特征

1,逆——正则反之

大凡笔在运行中,反作用力越强,则笔与纸的摩擦系数也越大,笔毫的前行就不那么轻松,逆水行舟便是个最好的例子。

线条中如有“逆”的追求,则其力度与厚度明显增强,沉着雄浑之气,不可仿佛。顺势飘忽,粗者亦疲软,逆势涩行,虽细亦劲健。有如射箭弯弓,弓不弯则箭发无力,弯弓即是“逆”,箭发即是“力”的呈现。

2,蓄——实者虚之

蓄是力感构成的潜在技巧,有两种不同的效果:

在运行停顿之时有意含糊,收回之后,下一步的方向与速度都显得不清晰。“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蔡邕《九势》)一般而言在收时又是势的伸延。

“蓄”的目的是在于使力度深藏起来,造成一种内在的筋力。是“蓄势”。比如短跑时冲刺前的缓速,起跳前轻微的顿,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积存下的潜力,如果说逆的反向是顺,那么蓄的反面则是露。

3,留——行则驻之

书法线条最忌讳的是一笔飘过、轻浮华俏。留的反面则是滑。

“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包世臣《艺舟双楫》)

“处处留得住笔,不使直走。”(梁同书《频罗庵论书》)

“涩势,在于紧驶战行之法。”(蔡邕)

“紧驶”指策马前行时必须扣紧马缰,不使其过于放纵,是“蓄”的方法。“战行”指左右环顾着摇摆而行,是“留”的方法。以此保证毛笔在向前运行时对线条的每一部分都倾注全部之力,而不致于忽尔沉实忽尔滑易,造成线条力度分布的不平均。它的运行有一种微弱的顿的节奏:不是匀速的直线前行,而是有顿挫的等距离前行。

在这里,“逆”的要求是强烈的反动力,是有明显的人为因素的;“留”的要求将反动力转化为较轻微的停顿,也具有较人为的意识;“蓄”的要求,虽也取停顿,但它的过程比较自然,不强调人为意识。从平面上的运动轨迹看,“逆”是一种大的反向来复;“留”是停顿具有一定节奏的间隔;“蓄”则强调停顿的自然延续。“留”的停顿的动作与“逆”的来复的方向,都是很强烈的力感的夸张,“蓄”则相对隐晦些,是力的自然的作用。

(二)力的几种说法

1,“中实”说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共见矣。--包世臣《艺舟双楫·历下笔谭》

尽管每个书家都在讲笔力,尽管他们也都知道笔力不是蛮力而是技巧之力,但一旦进入实际的线条运行中,力的显示程度(明显程度)总是直观地判断线条价值的基本标准。而线条构成时由于头、尾动作关系到出、入、起、止等效果,一般总是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在这里包氏力排众论,提出:判断“力”的价值,最高层次上的判断焦点不是画的两端而是中截。“中实”是保证线条力度美的真正所在。

事实上,逆的反向,留的不断间隔停顿与蓄的展转,却是相对于中实或引向中实的最基本的动作,它们存在的价值,都是反“空怯”。

2,五指齐力

万毫齐力

五指齐力,指手的动作。处理不当,直接导致用笔技巧以及线条效果的偏侧。

“齐”强调指的力的协调,齐心协力,即日齐。

万毫齐力,指笔的动作。强调笔毫的力的分布与协调。为了保证线条的有力和“中实”,要求在每一线条的构成中,笔毫必须尽量铺开以求每一根笔毛都能尽最大的可能传导“力”。

3,力透纸背

大凡书家们都曾为“力透纸背”的境界倾倒无已。每每潜心追求,以为神品。也许还有不少会把纸翻过来看看是否黑透。但这样一来,“力透”成了“墨透”。倘若写字用茧纸,其厚实不渗水;有用熟绢,墨透不到背面。用生宣与毛边纸,不用力亦能透过纸背。如此,“力透纸背”之说便成了难题。

力透纸背的“透”字,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中曰:笔力直透纸背,当如天马行空参看。今人误认透纸,盖透纸者,状其精气结撰,黑光浮溢耳。彼用笔如游丝者,何尝不透纸背耶?

对初学者而言,是从抽象到抽象;对书家而言,却是提醒他们不能拘泥于视觉上的“透”,要从更高层次上去把握“透”字的精神实质和对“力”的深层诠解,它决非简单的物理之力,如果我们拘泥它的实际的、现象的可视特征,终为书法所不取。

清人蒋和《书法正宗》有云:字无一笔可以不用力,无一法可以不用力。即牵丝使转亦皆有力。力注笔尖而以和平出之,如善舞竿者,神注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在这里,它完全道出了书法之力取决于技巧得当而非取决于蛮劲的道理。

二,厚度

在平面的一画中,有墨色的浓淡之分,而且浓正好处在画的正中心,这便是一种视觉上的立体。这样的一根线条,应该是个圆柱体而不是一块薄片状,圆柱的最凸现部分(即离我们最近的部分),也即是“中心一缕浓墨”的部分。在用笔上,自属于中锋范畴。锋常在画中,方能保持线条的立体感。写篆书的线条中心如聚一缕浓墨,日光不透,线条的这种厚度的体现,可以说是古今书家莫不信奉的审美目标。

在技巧上,中锋用笔是追求线条厚度的保证,而强调线条厚度的追求则是书法史上一以贯之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线条的立体感并不等于单一地强调中锋回笔;强调线条的立体感并不等于单一地拘于圆柱形体。茫然地强求“笔笔中锋”并不是个明智的办法,它只会使用笔技巧和审美简单化,反而不利于对线条立体感之美的完整理解——立体感毕竟不仅仅依靠中锋用笔,它常常是在中侧锋(扩大为藏、露、转、折)交替的笔法中体现出来(如带状线条)。

“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用笔贵圆,字形贵方。”(项穆《书法雅言》)

“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丰坊《书诀》)

由此,从书法美的角度看,中锋技巧是绝对的;侧锋技巧是相对的,它无法独立运用,只能与中锋互相交替补充,而且尚不能处于主要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法讲求笔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线条美,而线条美中最主要的一条是立体感要强,要有厚度。

三,弹性

“书法——人类精神的心电图”,它具备以下规律:

1、基本律:快慢——速率;轻重——力率;松紧——质率。

2、回护律(即藏头护尾)。

一个横笔或一个竖笔,不能一画而过,要在线条的起与止两部分作一互回互抱之态势。由于这种特殊的动作要求,于是在运笔节奏中,便很自然会出现头尾重中段轻、头尾紧中段松、头尾慢中段快的相对效果,一根平的线条变得有了起伏,有了生命的律动,有了线条的脉搏。

3、起伏律(即一波三折)

起伏律重在线条的运行节奏。关于“三折”,历来书家莫不奉为书法的度世金针。

4、间隔律

间隔律的着重点主要在于线条与线条之间连贯节奏方面。

书法中有“意到笔不到”之说。笔之到(实际笔画)与意之到(没有实际笔画),这就造成了一种间隔:笔到是实,意到是空,构成线条的节奏。这是间隔律的一般原理。

表现形式为“笔连意连”,“笔断意连”。它与笔势共同产生字与字间,线条与线条间在空间上的间隔(建筑节奏)和时间上的间隔(音乐节奏)。从而产生有意味的线条、结体和有意味的章法。

回护律与起伏律偏于单线条的节奏构成;

间隔律则重于线条间、结构间的连贯。

回护律与起伏律,保证单线条的质量(弹性);

间隔律保证作品字法、章法的形式美。

回护律和起伏律确保线条“到位”;

间隔律使作品“有味”。
#弘耑课堂##中国书法之美##中国书法##弘耑纪录##书法教育#

国仪量子五周年:亮相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场发射扫描电镜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科学家从未知中发现火种,而我们是传播火种的那群人。”2021年12月23~24日,国仪量子以“传播火种的那群人”为主题,举行五周年毅行活动和五周年发布会。
发布会上,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回顾一路走来的发展成果,发布了量子精密测量发展路线图,首次亮相重量级新品,并官宣完成C轮融资。五年的产业化发展,成果斐然;擘画的发展蓝图,令人期待!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12月23日下午,国仪量子合肥总部同事组织了环蜀西湖五公里毅行,无锡、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地团队在当地同步进行,为国仪量子庆生。从成立之初的十余人,到成长为一支400多人的高水平团队,短短五年,国仪量子快速壮大。
团队茁壮成长的背后,是研发实力、产品竞争力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12月24日下午,“传播火种的那群人”五周年发布会于线下、线上同步进行,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的主题演讲展示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回首成立之初,国仪量子以4件转让专利起家,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目前,已累计申请专利251件、PCT国际专利8件,登记软著56件,申请商标69件,并掌握高保真量子态调控技术、高灵敏度磁探测技术、微波收发技术、EPR探头技术、高精度扫描钻石探针技术、高速量子测控技术、电子光学技术、超高真空技术、精密运动控制技术、超高稳定高压电源技术等核心技术。
从2016年的一款工程样机,到如今已推出20多款高端科学仪器,国仪量子产品布局不断完善。成立伊始,国仪量子即承接中国科大原始创新成果并推动产业化发展,2018年,推出第一款产品——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100,并于2020年推出EPR200-Plus、EPR200M、EPR-W900等多款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形成全面的X波段产品系列,W波段高端波谱仪实现了亚洲首台签约。基于全球领先的NV色心量子自旋调控技术,国仪量子推出“人无我有”的量子钻石单自旋谱仪、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均在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实现交付,其中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全球出货已经超过100台。
国仪量子在先进科学仪器产业化的同时也自主研制了一系列关键部件,并且均取得了指标的突破,这些量子计算与测控产品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作为“卡脖子”清单中的仪器设备,也将为公司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原始创新设备和关键部件仪器在市场的推广应用,国仪量子在科学仪器行业形成了集聚效应,吸引技术关联或市场相近的科学仪器团队不断聚拢,先后引入随钻核磁测井团队、扫描电子显微镜团队以及材料物理吸附分析仪器团队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激活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潜力。
秉持“以成就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国仪量子致力于为全球范围内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提供一流的服务,产品已经交付到海内外数百家客户。国内客户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科芯(苏州)微电子、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企业、医院、政府机构。此外,国仪量子还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德国美因茨大学、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外客户完成了产品交付,让中国的量子硬科技闪耀国际舞台。

从万家灯火到“新”火相传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国仪量子一直以自身的创新发展推动行业进步。在五周年主题演讲中,贺羽董事长阐述了金刚石NV色心、原子磁力计、冷原子干涉仪、里德堡原子等当前主流技术类别,详细分析了各条技术路线的原理、测量场景、优点与发展挑战,以及国仪量子当前的业务方向聚焦。
金刚石NV色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以及室温下生物相容性好的特征,将在新材料、集成电路、生命科学及临床科研等领域落地量子增强型检测技术及解决方案;原子磁力计可实现弱磁检测的极限灵敏度,将开启对人体生物磁检测、锂电池等领域新的技术突破;冷原子干涉仪可实现对惯性场、引力场的超精确、稳定的远程传感和标定,将为石油勘探、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发高附加值仪器设备;里德堡原子技术可以实现超大带宽、小型化量子天线,可应用于微波计量、极弱信号通信、电磁对抗以及太赫兹信号传感等专业领域。
贺羽表示,各条技术路线依据应用场景各显神通,未来将并存发展,国仪量子将围绕量子精密测量发展路线图,聚焦金刚石NV色心、原子磁力计这两大技术路线,在产业链上游工艺、整机设备研发及下游应用生态三个方面与全球相关领域专家共拓前沿技术,携手推动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化发展。
量子技术产业化是一项十分伟大且艰巨的事业,为了让更多科学家的力量汇集,国仪量子以长相干时间、高保真度、多比特量子操控为核心目标,发展全球领先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量子计算技术及相关衍生技术,现已布局NV色心、离子阱等多条技术路线,并以科学仪器为利基市场打造赛道龙头。发布会现场,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端科学仪器首发亮相,进一步壮大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的先进科学仪器产业集群。
离子阱量子计算机虽然拥有相干时间长、门操控保真度高以及量子比特全连接等优点,但难点在于比特数量的大规模扩展。对科研工作者而言,搭建一台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投入的经费和人力也会让人望而却步。为了降低科学家从事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等研究的门槛,国仪量子启动了内部代号为“722工程”的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开发项目,将于2022年推出第一台商用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向该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稳定可靠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另一款新品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5000,是一款高分辨的多功能扫描电镜,分辨率优于1 nm,放大倍数超过一百万倍。SEM5000的新型镜筒,优化了电子光路设计,采用高压隧道技术,在高电压和低电压下均能实现高质量成像;系统配置了无漏磁物镜,实现了无漏磁高分辨成像,适用于磁性样品分析;可选配多种探测器及其它分析仪器,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SEM5000将广泛应用于锂电池材料、新型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矿物冶金、地质勘探、生物等领域。
作为一家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以高端科学仪器为主要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仪量子获得多家知名机构的社会资本投入。在本次发布会上,贺羽董事长正式公布国仪量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风投基金、中科院资本、IDG资本、合肥产投、松禾资本、前海母基金等,此外,讯飞创投、科大国创、高瓴创投、同创伟业、博时创新、火花创投等老股东也继续参与了本轮融资。
累计融资额近10亿元的国仪量子,已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将进一步夯实自身研发体系,持续提升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核心竞争力,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点亮万家灯火。
贺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条技术路线依据应用场景各显神通,未来将并存发展,国仪量子将围绕量子精密测量发展路线图,聚焦金刚石NV色心、原子磁力计这两大技术路线,在产业链上游工艺、整机设备研发及下游应用生态三个方面与全球相关领域专家共拓前沿技术,携手推动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化发展。

【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肖战正能量艺人 肖战行胜于言 肖战人品好三观正 肖战好帅 王牌部队肖战 肖战顾一野 肖战玉骨遥 肖战时影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肖战顾魏 肖战斗
  • 【以红色旅游撬动绿色发展——记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党委】#亳州聚焦#近年来,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
  • #“两委”换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近日,二街镇组织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区委副书记李松,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代理主任母微涛,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
  • #驴友[超话]#『户外记录 | 与死神共舞…』 登山永远是自己和自己较劲,人不可能战胜自然,只能在一次次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我边界和对世界的认知。在一个男性丛
  • 天后王菲与李亚鹏离婚引起了极大的热议,因为在王菲离婚前,谢霆锋与张柏芝也离婚了,网友看着昔日的两对恩爱夫妻分道扬镳,大家还都好奇,离婚后王菲和谢霆锋是否还能再续
  • 建筑师:Reza Mohtashami 地址:纽约哈里曼州立公园 整个项目项目面积有9600m,其中建筑面积400m,哈里曼州立公园一纽约州第二大州立公园,
  • 对这样的男人有欲望也是人之常情,这一切的起因是几天前的深夜我点开了魍魉之匣动画,如果说动画里我只是对以为忧郁帅哥的欣赏的话,在看了百鬼夜行系列和百器徒然袋漫画后
  • 年輕時我們對很多人和事,都抱著幻想,都曾孤注一擲去追求自以爲永恆堅固的東西,也曾把愛和希望放在一個人身上。很多年過去,早已物是人非,事與願違。看過的戲、走過的彎
  • 日元辛金,生于卯月,以后的事业运势怎样? 原创文/蚕子老师 蚕子老师,您好,16年就关注到你,每年都要请你帮我家人指点。我女还小,想请你帮看看她以后的事业运
  • 重回一下大眼,来个置顶 我是源源 女子大学牲,坐标上海 关键词:巫师系列/oc 底层画手/曲师,作品禁止转载 Pixiv/Twitter/CPP/微博ID都是
  • #老马新观察[超话]#有哪些很干净文艺想摘抄下来的句子? 1.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菜根谭》 2.山河平静辽阔,无一点贪嗔痴
  • #正能量# 我看着她的背影,想到最好的报复其实是更广大的爱,使仇恨黯然失色则是无限的宽容 ——《林清玄散文》林清玄如果问我思念多重,不重的,像一座秋山的落叶—
  • #星座[超话]#你越是在乎越是蹬鼻子上脸的星座男 双子座                                  双子还是比较洒脱自在的男人,他们需要
  • #必追电视剧##父母爱情# 一段在艰难的岁月里朴素的爱情。从遇见一个人,到嫁给一个人,再到和这个人共同养育孩子,一起到老。 《父母爱情》是以前在家陪家人看得
  • #光与夜之恋[超话]# 星星是怎么样产生的?是数不清的少年心事, 在重逢的拥抱中,星碎聚变为完整。 在460亿光年的可见宇宙里,他是始终偏向你的那颗星。 家人
  • #易知伴解# 已经很久没有人和事能让我早上7点起床,穿越一座城来上课,忍着尽量不上厕所,实在忍不住上厕所都是小跑的,就怕错过干货。[捂脸][捂脸][捂脸]重新系
  • #辽宁好网民抗疫在行动##葫芦岛市实验高中[超话]# 近段时间 各地纷纷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如果有了重叠的轨迹心情就会变得非常着急 其实这时真正能知道你会不
  • 他不装 不矫揉造作 你看到的都是他 他性格沉稳是骨子里带的 不爱笑 但是笑起来特好看特帅 喜欢春天和秋天 喜欢晒大太阳 偶尔耷拉着步子把头往后仰让自己放松 还会
  • #2022读书# No1《周期》,霍华德•马克斯。很好的一本书,值的反复阅读,时刻提醒自己,周期无处不在,维持平静的情绪客观思考,盈亏同源,万物相连,捕捉和判断
  • 2022年 2月20日 星期天 雨天 今天是我来广州以来,经历的最冷的一天,已经穿上了两条秋裤。 洗澡水可能也就43度左右,好多人在广东没有这么冷过,看来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