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有多惨烈?亲历老战士的讲述让人泪奔

一排排志愿军战士
俯卧在零下40℃的阵地上
仿佛“冰雕”群像
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
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场景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图片
真实的战场有多惨烈?
这些亲历老战士的讲述令人震撼

01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在长津湖战役中
担任阻击美军任务的志愿军
有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
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
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
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
坚持到最后一刻
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
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战后打扫战场时
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

上面写着: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是什么样的精神和信仰
支撑着这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
宁愿冻死也绝不暴露目标
或许从周全弟老人身上
能找到答案

长津湖战役中
年仅十几岁的周全弟
失去了双手和双腿
他们进入朝鲜时

由于战事紧急,来不及换装
只穿着一件薄棉衣和胶鞋
熬了三天三夜
在第四天清晨
周全弟和战友们终于听到了冲锋的号角
但意外也在这时降临到了他身上
“我爬不起来了
冻僵了,冲也冲不动
看到战友往前冲
我眼泪簌簌地往下流”
没能和战友们一起冲向敌人
也成了周全弟一生的遗憾

因为四肢严重冻伤
再也无法参加战斗
周全弟被送回了东北的医院
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
周全弟的截肢手术甚至没有打麻药
16岁的周全弟
失去了全部的四肢
“拿枪我拿不了了”
这句话令人痛心

02
“零下40℃,冻掉指头
再痛也不哭……”

今年96岁的
老军医于芝林
也曾亲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

他回忆:
“一进朝鲜,飞机每天轰炸
我们走的路,上空都是飞机
牺牲的战友遗体都找不到。”

于芝林哽咽:
“当时零下40℃
手捏着铁,皮肤粘上去了
再拿下来,就要掉一块皮
我们把被单白色的一面
反过来披着,利于隐蔽
卧在雪山中,忍饥挨饿不能动”

当年,24岁的于芝林作为师医院院长
和战友夜以继日救治伤员
“战斗结束那天
医院一天就收到了2800个伤员
手指、脚趾头被冻掉的,截肢的太多了
这些战士大都是20多岁
小的只有16、17岁
但是没有一个哭的,再痛也不哭。”

据史料记载
那一年的长津湖地区
又恰逢50年不遇的极寒
第9兵团进入朝鲜的第一天
就冻伤了800多人
而于芝林在战场上也被炸伤了右腿
留下了一辈子的残疾

03
“土豆冻得像石头
班长放在胸口焐热给战士吃”

强度太大、气温太低、肚子太饿
“艰苦程度超过长征。”
战场上,除了冲锋一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
后勤保障工作同样危险重重

1950年10月至12月期间
阎福斌担任志愿军第20军文化教员
在长津湖战役中
负责运送伤员和后勤保障工作

因为物资贫乏
土豆成了战场上的珍贵食物
但极端的低温使土豆被冻得很僵硬
宛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
“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暖和的食物
一位叫王法礼的班长
将土豆一个个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热。”
这样的战友情
一辈子刻在了阎福斌脑海里

04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
后辈就不用打了……”

长津湖地区有一座公路桥
是志愿军人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
也是美军重点轰炸目标
时任志愿军第20军
高炮营副排长的吴茂和所在部队的任务
就是誓死保卫公路桥

今年已101岁的吴茂和
印象最深的是
1950年12月4日的一场战斗
那天刚拂晓,监视哨报告
5架敌机正向公路桥袭来
“负重伤的观测员跟我说:
‘排长,我看不见了,快找人替我’
随后,一下子倒在我的肩上。”

吴茂和回忆:
“我顾不上悲伤
接过他手中的测远机
指引炮手跟踪射击
一直打到敌机逃窜。”

战斗胜利后
吴茂和把3名牺牲的战友
掩埋在附近的山坡上
“一片一片的坟头
有名字的很少,大都是无名烈士
他们都长眠在朝鲜。”
说起这些,吴茂和湿了眼眶:
“无名英雄,四字重千钧啊!”

是他们
用一次次坚守换来今天的一切
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
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网友纷纷感动泪奔图片:
“历史往往比电影情节更残酷”
“没有你们用生命坚守
就没有我们的现在”
“请放心,这盛世如您所愿!”
“致敬英雄!”

71年前
中国人民志愿军冲锋在前
用血肉之躯在中国边境
立起一道钢铁长城
用铮铮铁骨照亮了祖国万里山河

71年后
山河无恙,人民安康
那群最可爱的人
祖国不会忘记!
致敬英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来源:新华社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https://t.cn/A6VIm6o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studyaccount[超话]#Day4[日常]今天是难得的放松时间上午看了一会儿书,第三四节在上《中医学》下午因为感冒在宿舍躺尸(这一定不是我偷懒的借口)
  • 黄女士的新家即坐落于长江之畔,在这里既可以体会到传统和时尚的对话,也可以领略到古典和现代的交融,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正在从这里起航。对于大宅来说,舒适感永远是第一
  • 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的 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 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 桃源。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
  • 【自答·组396】传送见评,侵删。 1⃣️●问题1(p1-p2)原图p2。(出处:德云社孙子钊) 2⃣️●问题2(p3-p4)原图p4。时间:110130
  • 好人为什么也会不顺? 有人认为:“我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为什么还会遇到种种不顺?”“我从不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哪来的罪业?”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观点,源自于对
  • 今晚我的营养素就是这几样了 ​栀子压片 还是每天得吃上一颗消消炎,抗自由基,天然消炎成分所以很安全 没有副作用 ​多维片还是要吃的,能补20来种维生素和矿物
  • 糯米鸡 炸春卷 咸豆沙糯米糕还是高中那个味道 好一多今天玉米味卖光了 第一次吃脱骨鸭干锅 味道不错很下饭 不过脆皮豆米yyds 朋友安利了好几年的请回答19
  • #言情小说[超话]##推文# 穿书嫁给摄政王 作者: 糖小棉 简介: 岳凝霜死了。 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婚事完了,谁知摄政王竟带着人来,抬走了棺材也要完成婚礼
  • 新零售一词在互联网并不陌生,在2016年的杭州云栖大会被马云提出,马云提出的未来五大趋势分别是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以及新零售。那么新零售到底是什么呢?
  • 一个人,如果顾虑太多、太过执着,那么就容易陷入揣测和遐想的漩涡里内耗自己。 人生短暂,我们大多数的痛苦,都源于不肯放过自己。 想得太多,凡事往身上套;瞻前顾
  • 【本店vivo手机调价通知】 vivo X80 8G+256G:全国价3599,福建价3499(已减100) 12G+256G:未调价,全国统一3899 12G
  •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1606例无症状11956例# 这个数据终于下来了~ 昨天也算是亲身体验了一把惊险。 差一点烧起来,自己也吓得够呛,毕竟这几天都在接触老人,给
  • 婚礼三周年,xmd被领导批了心情不好,象征性找个西餐店吃完饭,上班一天油头满面又不想拍照,匆匆吃完,回家xmd又蹲在电脑前玩一晚上游戏,中途因为不断吃槟郎被我骂
  • #马嘉祺[超话]#Hello哇 19岁的马嘉祺 跟18岁的马嘉祺说拜拜啦!现在是19岁的马嘉祺咯!祝马嘉祺19岁生日快乐! 时间过得好快哦,转眼间我们
  • 【“战至巅峰”官宣 ️&卷 文案】 ⚠️文案已送达,大家自取,尽量做适当修改后使用。稍后有【紧急通知】,请大家多给热度‼️ 号外号外黄明昊@jjjustin
  • 人手一条数据线:吾皇巴扎黑懒趴趴系列 手不能离开手机手机不能离开数据线 吾皇巴扎黑懒趴趴系列数据线 全系列6⃣️款☑️好玩 ☑️耐用 ☑️高颜值 数码达人的潮流
  • 其实挺不喜欢朋友圈的 可我每天都在发,巴拉巴拉的想表达 表达完后自己又回评论 人,更多时候都需要外界的关注和沟通 而我就是那一只在朋友圈里图被关注的 我有我的心
  • 会长:实际上你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因为在这里我们的能量比较高,心智运作比较迟缓,心智作用力比较小,喝茶会使你慢慢忘掉过去,你只要每一天发展你的爱心,每一
  • 【冲马桶的时候,种草君建议把结团扔马桶里,然后等上半分钟才冲哈,不然有可能卡住管子,那就麻烦了】 下单》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别把成功看的太复杂,实际上,成
  • 这只领角鸮的待遇还是太好了,还能以特仑苏为食,比一般人过的都好[并不简单][并不简单]今天碰到了一个小野猫,白色蓝眼睛,除了有点脏脏的,可漂亮了,看它一直喵喵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