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姬是中华遗嘱库北京一中心的登记专员,她还记得,在2013年中华遗嘱库刚成立时,大多数人都不太能接受“遗嘱”这样的字眼,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立遗嘱的事情,来登记中心咨询的市民们“总是偷偷摸摸地”。在设立登记中心选址的时候,有的房东一听是办遗嘱的,就觉得不太吉利,“不太愿意跟我们交涉”。

 

几乎成为一种默契,当有遗嘱人来咨询时,崔文姬和同事们都会尽量避开谈“死”这件事。但她越来越频繁地发现,即便自己不谈,遗嘱人也会主动提起。

 

透过遗嘱咨询的窗口,崔文姬感受到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人们不再谈遗嘱色变,反而将其视为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她曾见过有遗嘱人特意在生日当天来登记,也有夫妻选择在结婚纪念日订立遗嘱。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立遗嘱人群趋向年轻化,80后、90后群体订立遗嘱的需求持续增长,今年也是首次公布“00后”的遗嘱数据。

 

数据显示,2020—2021年期间,有223位立遗嘱人为“00后”,较上一年度增长14.42%。“00后”立遗嘱的人群,普遍年龄在18—20周岁期间,他们基本上都是大学在读学生,有的是刚刚踏入社会工作不久。

 

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国家心理咨询专家张纯认为,随着年轻一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如今人们不再忌讳谈论死亡这一话题,这种对生死态度的转变,是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订立遗嘱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的形式,“盘点自己的生命旅程,了解在生命中哪些是自己需要珍惜的,哪些是需要改变的,哪些是需要感恩的”。

 

2017年7月,时年23岁的崔文姬登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遗嘱。她把自己为数不多的财产都留给了父母,“那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很大,身体也不太舒服,所以先买了保险,又立了遗嘱”。

 

作为登记专员,崔文姬的任务之一是为立遗嘱人录制视频,这项工作做得久了,她很少会有情绪波动,只是遵照着标准流程一步步推进。直到自己作为立遗嘱人,坐到了摄像机的另一端,她一下子变得有些恍惚,想起了许多和父母相处的片段,“就跟过电影似的”。

 

中华遗嘱库 央视网记者 孙晓媛 摄

 

清明节前夕,崔文姬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她看来,立遗嘱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但是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他们得以重新审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以下是她的自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立遗嘱?

 

我是2017年3月来到中华遗嘱库实习的,当时我大四,学的是法学专业。因为中华遗嘱库是为老年人提供财产继承方面的法律服务,和我的职业规划也比较相符,所以7月份拿到毕业证后我就入职了,成为了一名正式员工。

 

在《民法典》颁布以前,我们还没有打印形式的遗嘱,必须要手写自述遗嘱,再加上有的遗嘱人年纪很大,写字都很困难,办理一份遗嘱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市民们要排很久的队。后来有了打印遗嘱,工作效率提升了很多,但排队的人还是很多,因为办理遗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从我近两年工作的接待量上,可以明显感受到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尤其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都有立遗嘱的需求,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3月30日,一位00后大学生正在登记遗嘱 央视网记者 孙晓媛 摄

 

我觉得一些社会事件,会促使年轻人提高提前规划财产、预防意外的意识,比如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或者提前做一份遗嘱。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对于“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这句话,前往咨询的每个人都比往常有着更深的体会。

 

订立遗嘱的人群跟职业是有关系的,比如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某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他们也都见惯了生离死别,这些经历会促进他立遗嘱的意愿。还有一些年轻人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像程序员经常加班,他们也是咨询、订立遗嘱的主要人群之一。

 

其实年轻人立遗嘱,一开始都是由好奇引起的,这跟老年人经历了很多事情,把最终的想法都“落听”了再来立遗嘱,这两种心态是不一样的。

 

在选择继承人方面,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也有不同。老一辈的人一辈子都是围着子女转,所以他们的财产也是从上往下一代代地传承,从自己的子女,再到孙子女、外孙子女。相比之下,年轻人财产虽然不多,但是想“雨露均沾”,涉及到的继承人各种各样,父母也想留一点,朋友也想留一点,甚至还要给自己的宠物留一点。

 

之前我们还遇到过有人把遗产留给前任,他觉得虽然我们俩没有感情在了,但是对方依然陪伴他走过青春中很重要的一段路。像这类想法在老年人看来都是不能理解的,不过我觉得这种观念是有进步的,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再局限于必须有血缘关系,有亲情作为纽带才能去传递自己的财产。

 

 崔文姬在工作中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一下子比别人多过了好几年”

 

这份工作就像是一个社会窗口,能从中看到很多人生百态,连我父母都觉得我比同龄人更成熟、老练了。

 

其实如果从一个正常的人生轨迹来看,我并不会接触到这些形形色色的事情。以前我看电视剧的时候会觉得电视里演的那些“狗血”剧情都是不真实的,但在我们这种工作场景下,你会看到千家万户里各种各样的事情,好的、不好的,和谐的、不和谐的,这让我对人性、对家庭都有了新的想法和认知,就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比别人多过了好几年。

 

过去五年80后立遗嘱人数增长近13倍,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的巨大压力,而且面临着年迈的父母、年轻的配偶和年幼的孩子,背后的家庭关系和利益格局更加多元,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另一方面,80后立遗嘱还跟离婚率增高有一定关系,我们业内都说离婚人群是订立遗嘱的“刚需人群”、再婚人群是订立遗嘱的“刚刚需人群”。

 

去年10月份有一位来咨询遗嘱的女士,在我们中心偶遇了自己正处在“离婚冷静期”的丈夫。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两个人需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才能正式办理离婚,这位女士咨询了律师意见后,发现在离婚还没办理完成的情况下,万一自己有什么意外,丈夫能合法继承到自己的遗产,所以她第一时间就来我们这里询问如何立遗嘱。结果没想到,她的丈夫也有同样的担心,于是就出现了很戏剧性的一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刚工作不久,有一位阿姨来立遗嘱,她曾经有一段婚姻,还有一个小孩,但她跟男方感情不深,很早就离婚了,法院把孩子判给了男方。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阿姨,男方家庭也不让她去见孩子,所以她只能等孩子放学时,偷偷地在小学附近看儿子。

 

这位阿姨来立遗嘱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儿子也三十多岁了,这么多年来他们的关系一直很淡薄。阿姨决定把仅有的一套房子留给儿子,但当时她连孩子住哪儿、改没改名字都不知道,她唯一拥有的是一张儿子出生不久后母子二人的合照。当我看到她拿出这张照片,立马就绷不住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怎样,孩子永远都是母亲最重要的人。

 

中华遗嘱库的“幸福留言”册 许多市民在订立遗嘱时会给亲人写下留言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你会发现中国人的亲情羁绊是最深的。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继承人取走了遗嘱,这也就意味着早期办理的很多遗嘱人都已经走了。子女在看到父母留给自己的录像时,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哪怕父母没有把财产留给他。

 

23岁,立下人生中第一份遗嘱

 

中华遗嘱库刚成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太能接受“遗嘱”这样的字眼,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立遗嘱的事情,很多市民进来我们登记中心时都偷偷摸摸。其他城市在为登记中心选址的时候,有的房东一看到是做遗嘱的,就觉得不是很吉利,不愿意跟我们交涉,这也是之前社会上没有对遗嘱形成正确认识时遇到的一些障碍。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谈遗嘱色变,相反会觉得这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情,有的遗嘱人会特意在生日当天来登记,也有夫妻两口子选择在结婚纪念日一起来立遗嘱。

 

我自己也把我的遗嘱提前做好了,当时是2017年7月,有好几家媒体报道,还上了热搜,我还记得话题是“90后在生日前提前订立遗嘱”。

 

那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有点大,身体也不太舒服,所以在那个月里我买了保险,也立了遗嘱。我跟家人说的时候,我爸妈很担心也很惊讶,他们都以为我发生什么事情了。

 

中华遗嘱库的“幸福留言”册 许多市民在订立遗嘱时会给亲人写下留言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作为登记专员,我的任务之一就是为立遗嘱人录制视频,记录遗嘱内容并存档入库。其实日常去服务其他人,做多了、做惯了以后,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工作流程,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但是当我作为立遗嘱人,自己真正坐在摄像机前面时,当时就觉得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严肃,真的是在经历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感触还是很深的,以至于我那天做完遗嘱之后还有一点恍惚。因为我的财产都是留给父母的,以前小时候跟父母相处的一些片段,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脑子里闪现。

 

我觉得现在社会上这种对生死态度的转变,其实是更加理性了,就像我同事说的那样,以前人们是避而不谈,或者是隐晦地表示,现在是更加直观地并且积极地表达。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或许它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而是在订立遗嘱的这个过程中,我们重新审视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我还是不会忘记那道光,在那至暗时刻。/ 月圆家满,阖家团圆‍‍‍ ✨ 『 希望这个中秋 有饼 有爱 有你 』#朋友圈背景图##朋友圈文案##壁纸
  • 阿纯优品是国内领先的社群新零售电商平台,是国内社群电商的明星企业,上面有每个家庭必须要用到的生活日用品,这是我接触过的真正做精选、严选的电商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呢
  • 7.9 手绘油画花朵风景高清壁纸 第574期 ❀ 油‮壁画‬纸▸ 手‮海绘‬边风景壁纸 一‮要定‬站在自己‮热所‬爱的世‮里界‬闪闪发光 … —————
  • 在公园入口处,志愿者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积极倡导文明游园,提醒游客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全椒文旅在此倡导:我们的城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 也可以在初学时当作日课诵持,原来的早晚课也可以用“四种清净明诲”取代(指在家人),若能念出声来,不仅自己受益,你周围看不见的众生也会跪听你的念诵,皆可受益,那么
  • 或许我的长篇大论不一定能被制作公司看到,但我认为哪怕是一个人看了有启发,我的评测都是有意义的。4⃣️最后小总结:3D眩晕是此次体验劝退我的最大难关,每天都要睡饱
  • (更要感谢医院的医护人员这七天也让我遍体鳞伤)#二十二岁的第一天#好久好久好久没带过我的宝贝耳饰们,挑挑拣拣一个不那么浮夸的,开开心心的试戴。然后就,戴不上了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下午的时候峰哥来给我送了好多零食因为不能出去 跟门卫打了招呼去门口拿东西见了一面 峰哥把东西给我 回学校的路上还是没忍住哭了 结果回宿舍走错了楼 [泪]
  • 可他的为人很受欢迎,同事也好,邻居也好,都有夸她是个最公正讲理的人。传闻宁徽性子阴沉又可怕,凡是女儿家和他说话就没有不被吓哭的。
  • 民警推测,很可能是当年手写退伍证时出现了笔误,导致了目前的状况。但少见伤筋动骨,大拆大建,经常看到一些老人,买些油漆,自已在刷新门窗。
  • ​李圣通,又名李愈堂;字圣通,甘肃省临洮县辛店镇人,出生于公元1861元,自幼天资聪颖,酷爱医学,深受甘肃名医陈至义《医案问答》、《脉学》等中医药思想影响及其赈
  • #宜兴紫砂壶,原矿紫砂壶,全手工制作,蜜蜡,收藏,文玩核桃,字画# 吕尧臣,男,1942年生于江苏宜兴高升,目前职称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93年被评为“
  • (全文链接:)#进口食品##韩国美食##袋装食品##速食##参鸡汤##味笑馔#【#素媛案罪犯首次被拍到走出家门#:穿拖鞋背手踱步 3名警察陪同】7日,有韩媒拍到
  • !!
  • ”所以说她这个人真的,那个时候还想着进行你们的约定,你那个时候已经不准备人她自己选一只了吧?她有说对你说,让你留着带妆稻草人吧,她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已经被划分
  • 讨薪讨薪 讨薪辽宁五建在大东区虎石台南大街鑫宁家园小区旧楼改造工程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辽宁五建把旧楼改造工程人工费承包给个人李铮(二包)我们20来人以计件的形
  • 7、忤逆树:树枝全部朝外,人也强硬叛逆这种树的所有枝干都朝着屋外的方向生长,在沿海等风大的地区经常会看到这种景象,所以你也会发现这些人的个性较为强硬叛逆。6、破
  • 不知道,因为连自己也不大信了,但毕竟生命是独立的个体,既然还在尘世中飘泊,尘缘未了,那么还是要多相信自己,人生的道路总有坑坑洼洼,跌倒了再爬起来,好好总结经验教
  • 十方三世到底有几尊佛、几尊菩萨、几个人、几个鬼、几个天、几滴雨、几片风……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当下了生脱死,成分真即佛,永远不落六道轮回;往上不封顶,从住位菩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