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为何要让荷兰人进攻台湾岛?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622年6月,中国台海一带风起云涌。这一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澎湖岛修建了城堡,明朝举兵攻打,几次都以落败而告终。第二年,明朝开始了和荷兰进行谈判。明朝官员给荷兰提出了条件:如果荷兰能够放弃澎湖列岛,转而迁往台湾岛,那么就允许两国进行通商。不过荷兰人不愿放弃澎湖列岛,双方谈判终止。此事被记载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之中。

首次谈判失败后,明朝开始派遣大军围攻澎湖列岛。此战,明朝有兵船200艘,投入军队超过万人,荷兰投入的军舰13艘,人数900多人。双方鏖战了8个月,终于让荷兰守军出现了孤立无援的绝境,而明朝也花费了17万两军费,耗费严重。于是,双方再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之前的条件。1624年,荷兰殖民者撤离澎湖列岛,转而进攻台湾岛,逐渐将台湾岛变为了殖民地。

台湾岛,其地位非常重要,是中国、日本等海上交通的枢纽。荷兰占据了台湾岛,就拥有了远东地区的贸易中转站,巩固了自己“海上马车夫”的霸主地位。如此重要的岛屿,明朝为何愿意让荷兰攻占呢?这不是出卖国家领土主权吗?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还要从明朝初期说起。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是,那些不甘失败的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势力就流窜于海上,和倭寇勾结,不断袭击漫长的海岸线。明朝无法应对,于是采取了极端的政策——海禁。在海禁严格的时期,不仅不能够进行海外贸易,就是出海打渔也是被禁止的,甚至销售海外产品也是非法的。此政策一实施就是200多年,成为了明朝的基本国策。一直到1567年,才允许在福建月港进行“一口通商”,但是海禁的根本政策并未被打破。

海禁政策,的确对海上的敌对势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有利于沿海一带的安定。但是,这又给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过去的沿海居民主要依赖于打渔和海外贸易为生,如今将此禁止,也就断了他们的生路。尤其是福建省,这里地形崎岖,不适合农业生产,海禁推行后,福建百姓的生活就一落千丈了。

因此,许多大胆一点的沿海居民就铤而走险,搞起了走私贸易。这不是违背了“海禁”的基本国策吗?于是明朝将这些走私商人统统归为“通倭”,按照叛国罪来处理。政策越逼越紧,很多极端的走私分子就干脆和朝廷对抗,干起了海盗的生意,于是明朝官方就将他们统称为“倭寇”。例如,明朝中期最著名的“倭寇”首领汪直就是安徽徽商商人。

明朝是中国古代海盗最盛行的时代,这和明朝的海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大陆打击比较严,所以海盗往往会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岛屿上建立自己的据点。其中,澎湖列岛、台湾岛就成为了海盗的大本营。这些地方“孤悬于海外”,明朝军队难以进攻,对于海盗来说是十分安全的了。

先来说说澎湖列岛吧,这里处于台湾海峡中间,控制了东南沿海的航线,交通位置非常重要。元朝时期,曾占据此地,设置澎湖巡检司,作为进攻台湾岛的跳板,不过终元朝一带也未能攻下台湾岛。明朝时期,继承了澎湖巡检司的设置。1384年,因为推行海禁政策,此地被明朝抛弃,澎湖巡检司被废除,此地的居民被迁徙到大陆。此后,海盗就占据了澎湖列岛。经过明朝中期的抗倭运动,终于让沿海安定了许多。到1563年,终于重设澎湖巡检司。

再来谈谈台湾岛。台湾岛,古代又称为“琉求”,明朝初期称为“小琉求”,而将琉球群岛称为“大琉球”,这是对台湾岛不了解造成的。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明朝子孙永远不准攻打15个周边国家,其中就包括大琉求和小琉求。实际上,当时的台湾并没有国家组织,只是一些部落,其中有一些居民还是从大陆迁徙过去的。

明朝推行海禁时期,大量的海盗群体就迁徙到了台湾岛,将台湾岛作为对抗明朝海禁政策的根据地。《台湾府志》记载的最早在台湾经营的海盗是万历年间的颜思齐,他本来是漳州海澄县人,后来因为犯了杀人罪流亡日本,开始经营中日间的走私贸易,沦为海盗。他在日本因为密谋推翻德川幕府遭到失败而流亡台湾北部。此后,他在台湾招募移民,进行开发,被称为“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此后在台湾占据主导的海盗势力是郑芝龙集团。

这些海盗在台湾岛进行移民和经济建设,使得台湾岛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乐土”,为台湾岛纳入中国版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海盗集团与明朝为敌,明朝必然想除之而后快。但是,明朝自己的水军无法和海盗抗衡,这让明朝十分为难。

也就在戚继光抗倭后不久,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三大早期殖民势力开始进入了中亚。西班牙占据了菲律宾;葡萄牙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并从明朝手中得到了澳门;荷兰作为后起之秀,将印度尼西亚(东印度)作为了自己的殖民地,并想在东海一带获取一个岛屿,作为远东地区的贸易中转站。最初,荷兰看上的就是澎湖列岛,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所讲的内容。

明朝见到殖民者东来,就产生了引殖民者对付海盗的想法,于是明朝官员就怂恿荷兰军队去进攻台湾岛。1624年,荷兰人登陆了台湾岛,他们先是驱逐了这里的西班牙人,进而和岛上的郑芝龙集团争夺势力范围。1627年,荷兰殖民者和郑芝龙集团发生了战争,结果却是荷兰败北。

但是长期来看,海盗集团并非是荷兰殖民者的对手。为了自保,郑芝龙一方面加速在福建招募移民,充实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寻求和明朝的合作。1628年,郑芝龙就宣布投诚明朝,为明朝“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于是明朝册封他为“五虎游击将军”。此后郑芝龙开始在福建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部队发展到了3万人,船只千艘以上。

有了官方的招牌,郑芝龙的势力发展非常迅速,有了和荷兰殖民者叫板的实力了。1633年,郑芝龙在金门海战中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垄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

然而,郑芝龙虽然接受了明朝册封,但是他始终只是一方海盗势力,现在开发了台湾,又将自己转变为了地方割据势力。明朝灭亡后,郑芝龙集团就挟持朱聿键,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兵来后,郑芝龙又投降给了清朝。而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则将地方军阀的本色做到了底,他打着复兴明朝的旗号,不断进攻南明军队,抢夺南明的城市、粮草来发展自己。

也就在清朝入关之后,郑芝龙势力忽视了台湾的经营,以至于台湾全岛被荷兰占据。1661年,郑成功在大陆已经无法立足,于是带领自己的军队击败了荷兰,收复了台湾岛。郑成功因为收复台湾岛,被称为民族英雄。不过,他自己确实就是地方军阀。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曾经将郑成功称为“南明将领郑成功”,但是修改版的去掉了南明二字,只提“郑成功”,这是对郑成功的属性做了准确的判断。

总之,明朝让荷兰引入台湾岛,其目的就是向荷兰殖民地进攻台湾的海盗集团,自己则坐看鹬蚌之争。明朝的目的的确达到了,最终逼迫郑氏集团投诚于明朝。不过,这也导致台湾岛一度沦为了荷兰的殖民地。幸亏后来郑成功在大陆无法立足,又收复了台湾岛,不然台湾岛的历史就难以书写了。明朝276年,从未有过自己占领台湾岛的想法,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十月欢乐指南#

【人大教授刘守英:农村没有李子柒,有的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转自公众号思想潮 |作者:刘守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注: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县以下的很多问题,乡村本身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https://t.cn/A6Msk4TT

【人大教授刘守英:农村没有李子柒,有的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转自公众号思想潮 |作者:刘守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注: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县以下的很多问题,乡村本身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https://t.cn/A6Msk4T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梦中的那片海塑造的女性##肖战超话##梦中的那片海#小梅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爱的纯粹;红玲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有底线;叶芳有勇有谋有原则,人间清醒;大姐充满
  • 你是落日弥漫的橘,天边透亮的星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雪花上,而你在想我我轻尝这一口香浓的诱惑,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世间青山灼灼星光查查,春
  • 对于老区的孩子们来说,广东科学中心可能比较陌生,但参观之后,很多孩子都感叹:“原来科学这么神奇!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来自老区的老师和孩子们纷纷感叹“番禺很好玩”而
  • 三,出生於墨西哥的畫家 佛利達˙卡羅,她從小就是小兒麻痹,又在少女時一場非常劇烈的車禍,連續有三十幾次的手術,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在描繪自己。一,是古典畫名畫家維梅
  • (茫然看天)那是谁偷走了我老公!(继续奔跑)(怒吼) (别管了,老公瘾犯了)真的觉得大家都是带着爱去看他 然后向未到场的鬼姐姐们达琳们传递着相同的属于我们之间的
  • 李湘就自己小孩就买买衣服,吃吃饭,单纯这两项就花1000万,这是过的什么样日子?什么叫即使有10亿也不会像她那么花的?
  • 大学就过了一半了 如果不是在文体部 我可能不会认识这么一群朋友 很开心当了我这群人的副部 也很开心成为文体部的一份子 现在有点e 可是明明又不是见不到了 但是确
  • #梦中的那片海[超话]# 还没看这部剧,刚刚抖音刷的停不下来,晓梅对春生的暗恋好戳我啊,看到有人评论说剧情是以男主的角度叙述,是啊,刚开始的女二张扬明媚应该是很
  • 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多次重复感染,会增加长新冠的概率,即使你二阳症状轻,也依然有概率出现长新冠,这个已经有不少读者跟我反馈,虽然二阳症状比首阳轻很多,但恢
  • 谁懂啊,打工人居然周一带着满满的笑容…..因为我还沉浸在五月天演唱会沉浸在诺亚方舟沉浸在那个凉爽又热烈的夜晚里啊我想起那些生命力四溢的瞬间,心头就会涌上一阵力量
  • 他专注于解决问题,从第一步慢慢开始(因为他的时间实在太多了)不要心急,不要绝望,不停的思考,失败,重来,每一个难题都要从基础开始,静默的行动里有着人类坚韧的力量
  • 「個人面談でよく話す内容」に関しては、業務の進捗や進め方がトップで80.7%、続いて会社や組織の方針が42.6%だが、一方で「部下が個人面談で話したい、話すべき
  • #五月天[超话]# 最近突然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那么迷上五月天信哥经常说「五月天不止台上的五个人还有台下的每一个你」加入五月天后遇到的各位温柔善良的wmls和各位
  • #FANTASTICS##泽本夏辉# 2023.06.03丨推特 更新丨Fit ECRU最后一次追加库存这张图也是封面候选之一サワサガ食堂 担当まりっぺです☺️
  • (转发 不一定都对但可借鉴)顶级天花板名言警句,清醒到炸裂: 1、家庭的第一核心是经济,而不是感情。 2、如果善良得不到尊重,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翻脸。 3、每
  • 大脆甜4⃣烟台的南洪街上有很多好吃的相比较呢,威海给人感觉就是舒适,坐在海边,听着海浪声入睡。❣️烟台1⃣到的时候天气有点点阴,灰蒙蒙的还有一点闷热,烟台的海不
  • Meisel自美国艺术家Margaret Keane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汲取灵感,再现艺术家一眼可辨的美学意境,继而重塑Miu Miu女主个人特质,为Gigi与
  • 最近日常最近两个月的空瓶,用到了好多难用的[伤心]运气好供货公司送了好多东西[嘻嘻]菜篮子一只悄悄潜入实验室的拖孩[二哈]五月某日风雨大作️新移液枪就是好用,丝
  • 墨香在日本的访谈杂志要六月才能发货,今年能收到天官赐福简体,已经是最大的惊喜了。天官赐福英文版本这个月就等补尾款了,就差天官赐福繁体横版最后一部的特装,和漫画的
  • 抽到对面的送两斤xz大头海报我没开玩笑 niema 我真的是废话篓子因为身边可以说话的人一个都没有 所以狂发微博以后能不能我的wb 大家都来评论一下 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