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人抗击瘟疫的那些事,了解一下“伍氏口罩”

在中医学里,疫病是指感受疫疠之邪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属外感病的范畴,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爆发性。常见发热主证,起病较急、传变较快、危害较大,病证表现有一定的规律性。《说文解字》曰 :“疫,民皆疾也。”《大戴礼记·盛德》清王聘珍训释 :“疫,病流行也。”把凡能传染的疾病通称为“疫”。“瘟”则是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与人之间相互感染。特别烈性的瘟病可以朝发夕死,所以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

在历史上,中国是个流行病多发的国度。在历代史籍中,对于流行病的记载比比皆然。早在公元前 674 年,就出现了疫病的记载。《左传·庄公二十年》记载:“夏,齐大灾。”《公羊传》解为“大疫”。据邓拓《中国救荒史》一书的不完全统计,历代发生疫灾的次数为 :周代 1次,秦汉 13 次,魏晋 17 次,隋唐 17 次,两宋 32 次,元代 20 次,明代 64 次,清代 74 次。

瘟疫流行的几个高峰期

东汉末年是我国瘟疫流行的高峰期。从建安九年(公元 204 年)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中原地区瘟疫肆虐,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遭受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说疫气》云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金元明清是我国瘟疫爆发流行的第二个高峰期。从 1109 年至 1234 年的瘟疫大流行,“疫死者半”。金朝开兴元年(公元 1232 年)的汴京大疫是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据《金史·哀宗纪》载:“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

可见,在没有科技相助的情况下,古代的瘟疫犹如洪水猛兽一般暴戾恣睢、势不可挡。

防疫措施的逐步升级

在先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疾疫的起因不甚了解,或认为是瘟神作祟,或认为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为此,每于疾疫发生时,人们往往作法以驱除疫鬼 ;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也非常重视顺应节气。及至明代,始有吴又可在其所著《温疫论》一书中提出了疠气说,认为是一种“疠气”导致了疾疫发生。

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频繁的“大旱”“大水”“大蝗”,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更兼战乱频仍及官府的横征暴敛,造成“灾异蜂起,寇贼纵横,夷狄猾夏,戎事不息,百姓匮乏,疲于征发”的局面,甚至铸成“是岁饥,……民相食”的惨剧。

大灾之后寄生虫、细菌、病毒迅速滋生,人畜大量死亡,如果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也会导致疫病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同时,由于灾民四处逃荒、流落他乡,必然把更多的细菌和病毒带到各地去。《宋史·五行志》载,南宋隆兴二年(公元 1164 年)冬,“淮甸流民二三十万避乱江南,结草舍遍山谷,暴露冻馁,疫死者半,仅有还者亦死”。接踵而来的便是疫情的惊人扩散,“是岁,浙之饥民疫死者尤众”。

随着时代的进步,古人开始从作法驱瘟转向主动防疫,逐渐认识到疾疫的发生与预防同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密切。

首先是清理疫病生长的环境。南宋名臣真德秀在泉州任知府期间,看到城内水沟淤塞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夏之交,蒸为疠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并兴工
清理沟渠。早在周朝,人们就有了用石灰消毒的做法,并且专门为此设立了官职。据《周礼》载 :“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灰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狸虫。”

先民对于最容易导致瘟疫的饮用水也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喝熟水有益健康。“纵细民在道路上,亦必饮煎水。”(《鸡肋篇》)

古代的巡诊制度最早见于先秦时期。《周礼·地官》中有“司救”一职,“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后汉书·灵帝纪》载 :“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到了宋代,对疾疫的治疗较之以往各代更为重视。每当疾疫流行,宋廷多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此外,各地官员也多方措置,广为施医散药。

在疫情严重时,朝廷还会诏令各地献方献策,以尽早控制疫情。宋元祐五年(公元 1090 年)春,蕲、黄二郡疫痢流行。哲宗下诏敕令各地名医献策。后黄郡东州知府献出祖传秘方“大黄汤”,才控制了疫情。

东汉以后,开始有了隔离病人的记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最迟至晋朝,对传染病人实行隔离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设立了六疾馆,专门隔离收治疫病感染者。(《南朝齐会要·民政》)

在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时候,疫者尸体的处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早在先秦时期便有掩埋疫者无主尸身的做法,后世相沿仿效。《南史》记载,梁武帝曾下令朝廷给死者赐棺器盛殓。宋朝更是以度碟奖励招募专门负责掩埋疫者尸体的僧人,后续更建漏泽园(官设的丛葬地)制度。

中医中药发挥的巨大作用

在古代防治瘟疫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

东汉末年瘟疫大流行时,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当时的医疗实践写成我国第一部对传染病有所著述的《伤寒杂病论》。书中对多种传染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不但书中的方药沿用至今,其中灵活多变、辨证施治的方法也奠定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

明末清初,在全国瘟疫猖獗、仲景的伤寒学说无能为力时,吴又可推究病源,潜心探索,创立了“疠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古代论述温疫的专著,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更是治瘟名医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有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尤其是吴鞠通推荐的,治疗瘟疫后期症状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至今仍在临床中使用,并被称为“温病三宝”。

古代验方中还记载了用马齿苋治疗肠道传染病,用板蓝根防治暑湿夹毒,用青蒿、常山治疗疟疾等。它们现在也仍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

我国曾这样抗击瘟疫


天花

天花,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传染病。1560 年,巴西流行天花,疫者死亡达数百万。清初,清人在入关伊始便遇到了天花。顺治的死因直指天花,康熙更是因天花而被册立。1874 年,年仅 19 岁的同治皇帝驾崩。紫禁城留下的《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详细记录了载淳死前的各类症状,经医生判断,属天花无疑。

其实,我国医学家很早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这就是一种疫苗技术。人痘接种术是把其他天花患者的痘痂保存起来,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对准吹入鼻孔内(称为旱苗法);或者把细粉加净水调匀,再用棉絮浸染,塞入鼻孔(称之为水苗法)。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人体内产生天花抗体,继而存活。

人痘术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又经俄罗斯传到土耳其及欧洲、非洲国家。后来,人痘术在英国的流传启发了医学家琴纳,他于 1796 年发明了牛痘接种术。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彻底消灭了天花。

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此病传染性强,病死率极高。

20 世纪初叶,我国东北曾经爆发了鼠疫。

1910 年 11 月,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横扫整个东北。这场大瘟疫持续了 6 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造成 6 万多人死亡,民众和清政府因此而极度恐慌。经外务部施肇基推荐,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伍连德临危受命后,认为首要问题是要控制传染源。当年 12 月他来到东北后,发现这里的冬天天寒地冻,能够活动的老鼠并不多。但是,为什么疫情却愈演愈烈呢?抵达哈尔滨后的第三天,伍连德秘密解剖了一具鼠疫患者的尸体。通过贝克显微镜下的样本,伍连德清楚地检测到了鼠疫的疫菌。他立即电告北京外务部,并且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 :
控制铁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 ;隔离疫区 ;向关内征聘医生等。

疫区的民居低矮肮脏,冬天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一人染病很快即感染全家。根据这一特点,伍连德判断这种病很可能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和呼吸传播。而在伍连德上任前,日本南满铁路也曾派了一名医生前来调查病因。这名日本医生一到哈尔滨,就立即雇人捉老鼠,希望在老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但一连解剖了几百只老鼠,没有发现一例携带鼠疫杆菌。基于以上种种事实,伍连德大胆提出,在疫区流行的鼠疫不是通过动物媒介,而是通过呼吸和飞沫传染的。他将此疫命名为“肺鼠疫”,成为世界上提出“肺鼠疫”概念的第一人。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设计了一种极其简单但又相当实用的双层纱布囊口罩,即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戴上它就可以隔离病患。他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后人称这种口罩为“伍氏口罩”。

1911 年 1 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当时他年仅 31 岁,但熟谙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堪当重任。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 ;不到 4 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

这是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战胜的最后一个大瘟疫,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的典型范例。(《家庭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3期 作者 程超寰 )

热情如火的巴西盛产在T台上穿着高跟鞋摇曳生姿的超模,不过,不少巴西超模在日常街拍中都更青睐舒适又时髦的平底鞋。即使没有超模般的高挑身材,选对一双贴近肤色的裸粉色平底鞋搭配,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好看的身材比例。同样来自巴西的#Melissa果冻鞋#与设计师Jason Wu合作,用优质PVC打造这双平底鞋果冻般的触感,细节之处尽显个性,穿上它,体验#平底鞋美惊人#!

刚看完了中餐厅最后一集 本来我就很喜欢看中餐厅 出国之后 我发现我更喜欢了 每周一更新我就看 每次看都恨进度条怎么跑得这么快 中餐厅真的很有人情味的 中餐也是 在巴西去过一些餐厅吃饭 在房东家吃一日三餐 我真的日常感慨 当一个中国人 生在这样一个国度 天天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 真的好好好幸福 世界上真的没有比中餐更好吃的东西了 回国我一定一定要跟我妈学做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对对方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否定时,比说“아니”(不是)或“싫어”(不愿意)更委婉#韩语[超话]# 살다 보니活着活着发现돈이 많은 사람보다,相比于钱多的人잘난
  • (三)接种新冠疫苗未满48小时或因其他原因未参加检测的居民,请就近选择“核酸检测服务圈”采样点免费检测(李沧区采样点详情见本通告下方)。2.李沧区“核酸检测服务
  • 【#济宁# 公共交通问题,官方回应】邹城市郭里镇到济宁市人民医院东院区,特别麻烦,请交通部门领导,卫生部门领导予以重视。【#济宁# 职工医保问题,官方回应】1、
  • 活动亮点Highligh▲化身小小饲养员与动物亲密接触,增加亲子情感沟通▲海洋世界秘密大起底,链接一个不一样的神秘海洋王了解详细行程咨询小编卫星号1719766
  • 突起风波,回到现在,不过一场秋梦,抵不过内心思念,躲不过所爱之人声声呼唤,终是舍下所有,再赴千年,只为今生不悔。长亭、马上,重逢,所以天涯咫尺,无论如何也会找到
  • (ps:不流团的情况下抽奖有效)车主@一根无意识的稻草 手办今天下午1640开启普入,限量500,抽奖截止到11.11 16:40新店vd名叫差一步就赤道,祝钟
  • 当然,秋天的景色也不容错过,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7家假期可用的酒店,不如趁着中秋、国庆假期,来一场赏味秋天之旅吧~[月亮代表我的心]极致美食篇1⃣️北宋词人苏舜钦
  • 既要温柔也要刚强,你要敏感些,才能生活充实;也要够粗糙,才能不被伤害;不要去解读别人,要从别人的解读中去阅读自己;每一条每一句深入下去都可以见自己;人一旦悟透了
  • [抱一抱]原定于9月17日在湖里万达广场举办的 “第五届山图杯王中王大奖赛”在活动开始前,为积极配合和相应疫情防控,暂且按下了暂停键。好事多磨,云开雾散下周六山
  • [紫金草][并不简单][鲜花] ོ⏰2022年11月3日 农历: 十月初十♏️天蝎座 祝自己生日快乐 文案:事事顺遂,未来可期 ʜᴀᴘᴘʏ ʙɪʀᴛʜᴅᴀʏ ᴛ
  • 这次能够得以实现,都是多亏了拓郎桑的领导,我也很开心能够因此而勾起曾经这样做时的回忆」剛「节目结束后,我的人生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们都曾说过“我看过『LOVE LO
  •   除老马外,仅四川就有来自内江、自贡、泸州、龙泉等地的加盟商表示门店陆续关门歇业,经营时间从半年到一年有余不等,“没有生意” “大家都说太贵了,又没有效果,没
  • (3)肺脉心脉如针尖,皆是虚火上炎肺脉上透如针尖,欲哕欲呕不能堪。(28)喉疼喉肿多是风寒喉疼喉肿数十天,一见香油便不安。
  • 更多内容点击#男装# #型男觉醒# #型男养成记# #周末去哪儿# #OOTD# #今天穿什么# #久光活动#时尚穿搭# #每日穿搭#当另外八张砖甚至还没发货的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开历年陶瓷器伤损破裂数量,共359件】#台北故宫历年共计359件陶瓷器伤损破裂#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在1年多内破损3件瓷器,引发外界批评。(
  • 秋冬我会选择玉泽清爽倍护防晒乳,水水润润很好推开,成膜之后完全不粘腻,防晒指数也很ok,小小一只方便携带,而且真的性价比超高,爱了爱了。润润的但是不油油腻 质地
  • 我追随着一束光 是山河远阔是万家灯火 我追逐着明月 那是信仰 是你善良是黑夜的月光,给夜行的人照亮前行的路;善良是寒冬的暖阳,给寒冷的人些许温暖的光;善良是酷暑
  • 就她这点工作量,要求10000多的工资,就确实很过分……还怂恿我朋友家阿姨也去要求涨工资,我朋友直接回怼,「你去小区阿姨里面问问,你工资已经是我们小区最高的了」
  • 感谢美国商业杂志 Forbes 于文章 "Moisturizers, Lotions And Other Products To Treat Dry
  • #ido_meta[超话]#❤️₂₀₂₂.₀₄․₀₂☼ ﹊﹊﹊﹊﹊﹊﹊愿你拥有IDO战舰的每一天都很哇塞!☘️    在TP输入链游地址可进入IDO B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