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天髓》通神论(三)

三、《滴天髓》论天干

天干:五阳皆阳丙为最,五阴皆阴癸为至。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五阳得阳之气,即能成其阳刚,不畏财煞之势,五阴得阴之气,即能成其阴顺,故木盛则从木,火盛则从火,金盛则从金,水盛则从水,土盛则从土,於情义之所在,见其势衰则忘之,若从得其正,亦未必於无情义也。

1、甲木:

甲木参天,脱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

火炽乘龙,水宕骑虎,地润天和,植立千古。

甲为根干之木,纯阳之本,参天雄壮,火者,木之子也,旺木得火而愈敷荣,生於春,则助火而不能容金也,生於秋则助金而不能容土也,寅午戌丙丁多见而 坐辰,能摄之,申子辰壬癸多见而坐寅,则能纳之,土气不干,水气不消,则能长生矣. 辰为水库,能制火滋木,而土能泄火,则甲之根润,故不怕火,甲禄於寅,寅属艮,土厚,故能纳水。

2、乙木:

乙木虽柔,刲羊解牛,怀丁抱丙,跨凤乘猴,

虚湿之地,骑马亦忧,藤萝系甲,可春可秋。

乙木虽柔,羊解牛,怀丁抱丙,跨鸡乘猴,虚湿之地,骑马亦忧,藤萝系甲,可春可秋。乙为枝叶之木,柔如花卉,然坐丑未能制之,(丑未阴土,故乙能制.)如宰羊割牛,只要有一丙丁,则虽申酉之月,亦不畏怯,生於子月,(木叶凋零之时,水多 益寒.)而又辛壬癸透者,则虽得午,亦难发生,(乙虽生午,然午能泄乙,况一火不能敌众水也.)若甲与寅多见,譬之萝附乔木,春月秋月皆可。

3、丙火:

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逢辛反怯。

土众成慈。水猖显节,虎马犬乡,甲来成灭。

丙为焚烈之火,纯阳之性,故不畏秋而欺霜,不畏冬而侮雪,庚金虽顽,力能之,辛金虽柔,合而反弱,土其子也,见戊己多而慈惠之德,水其君也,遇壬癸旺而显忠节之风,至丙遂炎上之性,而寅午戌更露甲木,(身旺遇印)则燥而焚灭也。

4、丁火:

丁火柔中,内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

旺而不烈,衰而不穷,如有嫡母,可秋可冬。

丁为温暖之火,其性虽烈而属阴,则柔而得其中矣,外柔顺而内文明,岂不昭融乎,乙乃丁之母,畏辛而丁抱之,不若丙抱甲而反能焚甲也,不若己抱丁而反能晦丁也,其孝异乎人矣,壬为丁之君,壬所畏者戊,外则抚恤戊土,使土不来欺壬也,内则暗化木神,使戊不能抗壬也,其忠异乎人矣,生於夏令,其焰不至於烈,生於 秋冬,得一甲木,虽衰不至於穷,故曰可秋可冬,皆柔道也。

5、戊土:

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静翕动辟,万物司命,

水润物生,火燥物病,若在艮坤,怕冲宜静。

戊为山冈之土,非城墙之谓,较己土特高厚刚燥,乃己土之发源地也,得乎中气,而且正,春夏则气辟而生万物,秋冬则气翕而成万物,故为司命,其气属阳,喜润下恶燥,坐寅怕申,坐申怕寅,盖冲则根动,非地道之正也,故宜静。

6、己土:

己土卑湿,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

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帮。

己为田园之土,其性卑湿,乃戊土枝叶之地,亦主中正,蓄藏万物,柔土能生木,非木所能克,故不愁木盛,土深能纳水,非水所能荡,故不畏水旺,无根之火,不能 生湿土,故火少而反晦,湿土能润金,故金多而金之光彩,反精莹可观,此其无为而有为之妙用,若欲充盛长旺乎万物,则宜帮助为佳。

7、庚金:

庚金带煞,刚健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锐,

土润则生,土干则脆,能赢甲兄,输于乙妹。

庚乃阳金,是太白之精,带煞而刚健,健而得水,则气流而清,刚而得火,则气纯而粹,有水之土,能全其生,有火之土,能使其脆,甲木虽强,力足伐之,乙木虽柔,合而输之。

8、辛金:

辛金软弱,温润而清,畏土之叠,乐水之盈,

能扶社稷,能救生灵,热则喜母,寒则喜丁。

辛乃阴金,非珠玉之谓,特温柔清润尔,戊土多则埋故之,壬水多则秀故乐之,辛为丙之臣也,抚恤壬水,使不克丙火,而匡扶社稷,辛为甲之君也,合化丙火,使不 焚甲木,而救援生灵,生於长夏,而得己土,则能晦火而存之,生於隆冬,而得丁火,则能敌寒而养之,故辛金生於冬月,见丙则男命不贵,(丙辛合而化水)虽贵 亦不忠,女命克夫,不克亦不和,若见丁则男女皆贵且顺。

9、壬水:

壬水通河,能泄金气,刚中之德,周流不滞,

通根透癸,冲天奔地,化则有情,从则相济。

壬乃癸水之源,有分有合,运行不息,为百川,亦为雨露,不可岐而二之,壬水能泄西方金气,其德刚中而又周流不滞,若遇申子辰,而又透癸,则其势不可遏也,合丁化木,又生丁火,可谓有情,能制丙火,不夺丁之爱,故为夫义而为君仁,生於长夏,则巳午未中土之气,得壬水薰蒸而成雨露,故虽从火土,未尝不相济也。

10、癸水:

癸水至弱,达于天津,得龙而运,功化斯神,

不愁火土,不论庚辛,合戊见火,化象斯真。

癸乃纯阴而至弱,然上达天津,凡柱中有甲乙寅卯,皆能运用水气,生木制火,润土养金,如龙能运水,火土虽多不畏,至於庚辛,则不赖其生,亦不忌其多,惟合戊化火,必通火根,乃为真也。#生辰八字命理姻缘##算命八字合婚看姻缘财运##算八字看婚姻感情##生辰八字命理姻缘##婚姻感情##事业财运#

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是故民氣,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己。是故此氣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聲,而可迎以音。敬守勿失,是謂成德。德成而智出,萬物果得。凡心之刑,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其所以失之,必以憂樂喜怒欲利。能去憂樂喜怒欲利,心乃反濟。彼心之情,利安以寧,勿煩勿亂,和乃自成。折折乎如在於側,忽忽乎如將不得,渺渺乎如窮無極,此稽不遠,日用其德。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復,其來不舍謀乎莫聞其音,卒乎乃在於心,冥冥乎不見其形,淫淫乎與我俱生,不見其形,不聞其聲,而序其成謂之道。凡道無所,善心安愛,心靜氣理,道乃可止。彼道不遠,民得以產。彼道不離,民因以知。是故卒乎其如可與索。眇眇乎其如窮無所。彼道之情,惡音與聲。修心靜音,道乃可得。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視也,耳之所不能聽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敗,所得以成也。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  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春秋冬夏,天之時也,山陵川谷,地之枝也,喜怒取予,人之謀也,是故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枝堅固,可以為精舍。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凡心之形,過知失生。一物能化謂之神,一事能變謂之智,化不易氣,變不易智,惟執一之君子能為此乎!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聽,公之謂也。形不正,德不來。中不靜,心不治。正形攝德,天仁地義,則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極,照乎知萬物,中義守不忒。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有神自在身,一往一來,莫之能思,失之必亂,得之必治。敬除其舍,精將自來。精想思之,寧念治之。嚴容畏敬,精將至定,得之而勿捨,耳目不淫,心無他圖。正心在中,萬物得度。道滿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於天,下極於地,蟠滿九州。何謂解之,在於心安。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

  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以先言,音然後形,形然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不治必亂,亂乃死。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藏以為泉原,疾然和平,以為氣淵。淵之不涸,四體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乃能窮天地,被四海。中無惑意,外無邪菑。心全於中,形全於外,不逢天菑,不遇人害,謂之聖人。人能正靜,皮膚裕寬,耳目聰明,筋信而骨強,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鑒於大清,視於大明。敬慎無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窮於四極;敬發其充,是謂內得。然而不反,此生之忒。凡道必周必密,必寬必舒,必堅必固。守善勿舍,逐淫澤薄。既知其極,反於道德。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於形容,見於膚色。善氣迎人,親於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戎兵。不言之聲,疾於雷鼓。心氣之形,明於日月,察於父母。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懲過。氣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聽。摶氣如神,萬物備存。能摶乎?能一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諸人而得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氣之極也。四體既正,血氣既靜,一意摶心,耳目不淫,雖遠若近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鬱生疾,疾困乃死。思之而不捨,內困外薄。不蚤為圖,生將巽舍。食莫若無飽,思莫若勿致,節適之齊,彼將自至。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精不見,其徵不醜。平正擅匈,論治在心,此以長壽。忿怒之失度,乃為之圖。節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守禮莫若敬,守敬莫若靜,內靜外敬,能反其性,性將大定。凡食之道,大充,傷而形不臧。大攝,骨枯而血沍。充攝之間,此謂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飢飽之失度,乃為之圖。飽則疾動,飢則廣思,老則長慮,飽不疾動,氣不通於四末,飢不廣思,飽而不廢。老不長慮,困乃速竭。大心而敢,寬氣而廣,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棄萬苛。見利不誘,見害不懼,寬舒而仁,獨樂其身,是謂雲氣,意行似天。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愛慾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推,福將自歸。彼道自來,可藉與謀。靜則得之,躁則失之,靈氣在心,一來一逝。其細無內,其大無外,所以失之,以躁為害,心能執靜,道將自定。得道之人,理丞而屯泄,匈中無敗。節欲之道,萬物不害。 https://t.cn/RweqDD2

【先秦文献的“夏”与《史记》的“夏”真的相同吗?】
《夏本纪》以大禹开篇,并称大禹在舜崩三年后“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1]《史记》的这一说法成为当今学者理解夏王朝世系及其时空位置的基础。徐兴海先生指出:

司马迁之前文献记载的中国不是按照朝代的,如《尚书》、《左传》以帝王为线索,如《国语》以国别记述事件,而朝代的概念自《夏本纪》开始,标志着关于中国历史记述的新体例、新篇章,这是司马迁独立思考的新成果。[2]

那么,司马迁这种“独立思考的新成果”是否符合先秦人的观念呢?在《清华简〈楚居〉横空出世,〈史记〉三代框架成疑》这篇文章中,笔者谈到清华简《楚居》、郭店简《穷达以时》以及《帝系》反映出来的历史观念是“夏商并行”。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看看《尚书》、《墨子》、《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所理解的“夏”又是否与《史记》一书相符合。

一、《尚书》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从被先秦文献大量引用的《尚书》来看,被后人称为《虞书》或《唐虞书》的篇章大多被先秦人称为《夏书》。比如,今传本《尧典》本为伏生所传《尚书》二十八篇之一,后被离析为《尧典》和《舜典》两篇。《尧典》的名称,在早期文献引用时并不稳定,如《孟子·万章上》称作《尧典》,《左传·文公十八年》称作《虞书》,《礼记·大学》称为《帝典》,而更多的文献在引用时则称《夏书》。如《左传·昭公十四年》:

(1)《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这条材料可以对应今本《尧典》中皋陶的“作士,五刑有服”。又比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2)《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条材料在今本《尧典》中作:“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尧典》被相当部分人视为夏代作品,而不是“五帝”时期作品。《左传》还引用了大量《夏书》佚文。比如:

(3)《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左传·庄公八年》引)

(4)《夏书》曰:“地平天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

(5)《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左传·文公七年》引)

(6)《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引)

(7)《夏书》曰:“念兹在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引)

(8)《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

(9)《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纳,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左传·哀公六年》引)

(10)《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左传·哀公六年》引)

以上各条,除第九条的“惟彼陶唐”部分见于古文《尚书》的《胤征》,其他全部见于古文《大禹谟》。此外,古文《大禹谟》中还有几条材料曾被其他先秦文献中所引用,我们也列之如下:

(11)《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国语·周语上》)

(12)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从,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墨子·兼爱下》)

(13)《书》曰:“洚水警余。”(《孟子·滕文公下》)

(14)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孟子·万章上》)

(15)《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孟子·万章上》)

今传古文《尚书》中有一部分材料确有较早的史源,但总体上系后人伪作,这是当今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上面第12条为《墨子》提到的《禹誓》,也被收入古文《大禹谟》。从《墨子》自身记载看,《墨子》所称的《禹誓》可能是今文《尚书》的《甘誓》别本。如《墨子·明鬼下》所引《禹誓》即与今本《甘誓》基本一致。

按《史记》的三代历史年代框架来说,“禹征三苗”属夏代建立前的历史事件,故《十三经》本《尚书》将古文《大禹谟》列入《虞书》,而这些内容均被《左传》视为出自《夏书》。由此可以证明,《左传》或者说《尚书》最早的版本均把尧、舜、禹视为夏代历史人物。如果这点被确认,就意味着《史记》的三代年代框架并不可用,而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夏文化探索带来重大变化。

二、《墨子》与《史记》之“夏”的年代学差异
先秦文献多有将“虞、夏、商、周”并称的例子。如《国语·郑语》太史伯说: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3]

又如《国语·鲁语上》展禽云:

幕,能率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率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4]

《左传》也有这种“虞、夏、商、周”并称的现象,如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说:

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又如成公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秦云: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左传·成公十三年》)

基于这些记载,杨向奎教授曾提出有虞氏的历史地位问题[5],甚至还有学者因此尝试对虞世系进行编制。[6]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左传》、《孟子》、《礼记》等文献里大多都只提“三代”,极少见提“四代”的提法(早期仅见《大戴礼记·四代》等少数文献)[7]。更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往往均把尧舜归入三代,这与《尚书》把有关尧、舜的记载称为《夏书》非常相似。如:

(1)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5页)[8]

(2)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尚贤中》,《墨子校注》,第78页)

(3)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天志中》,《墨子校注》,第306页)

(4)何以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天下也,从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志下》,《墨子校注》,第320页)

(4)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位菆必。(《明鬼下》,《墨子校注》,第340页)

(5)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贵义》,《墨子校注》,第686页)

杨宽认为,《墨子》把虞、夏、商、周四代称为“三代”,是“因为三代这一个名词用得太熟了”,“一时改不过口头,所以糊里糊涂的混乱四代为三代”。[9]如果《史记》的古史年代框架确然可信,杨宽所论固然可一说。然而,单就《墨子》一书的内证而言,在《墨子》作者的意识中,似虞夏本就是一代。因此,刘起釪说:

《墨子·明鬼》云:“上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墨子》的《尚贤》、《天志》、《明鬼》、《贵义》诸篇都称尧、舜、禹、汤为三代圣王,把尧舜列在夏代,所以有关尧、舜、禹的篇章都称《夏书》。[10]

三、《竹书纪年》与《史记》的“夏”代时空差异
《竹书纪年》出自战国魏墓,史料价值极高。《史记》有关战国部分的记载问题极大,“清代以来,很多学者利用古本《纪年》校记《史记》战国部分的内容,成效卓著。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人墨守《史记·六国年表》了”。[11]对于夏商历史部分的研究,《竹书纪年》的价值同样不可低估。然而,由于该书原本散失,此后各家整理所得的辑本无不遵从《史记》的三代结构进行所谓“夏代“纪年排列,因此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竹书纪年》记载的夏与《史记》一致。然而,检视《竹书纪年》相关记录,可以发现这种预设需要商榷。《史记·殷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12]

又《夏本纪·集解》引《竹书纪年》说:

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13]

按照《史记》记载的夏商体系来理解《竹书纪年》,则商代积年多于夏代积年。然而,《晋书·束晳传》引《竹书纪年》却说:“夏年多殷。”[14]这说明要么是《竹书纪年》自相矛盾,要么就是《史记》的记载不可信。李学勤教授曾揣测“夏年代殷”有可能是在整理《竹书纪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看法,而不认为是本文,但事实恐怕并非这么简单[15]。《史记·魏世家·集解》引荀勖语:

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16]

而杜预《左传·后序》言:

《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17]

又《晋书·束皙传》云:

《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18]

可见,《竹书纪年》所称的夏代纪年是以黄帝为开端的,这与《史记》记录的以禹为开端的夏代大不相同。又《路史·发挥》卷三引《竹书纪年》云:“黄帝至禹,为世三十。”[19]《说文·卅部》有“三十年为一世”之说[20],可见,就《竹书纪年》的内证而言,“夏年多殷”之说是可以成立的。《竹书纪年》多记有昌意、颛顼、尧、舜等事。如《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

《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21]

《大荒西经》郭璞注:

《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22]

《海内南经》郭璞注: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23]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24]

五帝被《竹书纪年》视为夏代人物

同书又说:

《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25]

《广弘明集》卷十一: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26]

《北堂书钞》卷十七:

《纪年》云:命咎陶作刑。[27]

上引诸条均为唐代及其以前文献提到的《竹书纪年》遗文。根据这些材料可以发现,《竹书纪年》和《尚书》、《左传》、《墨子》等先秦文献一样,均把尧、舜、禹甚至黄帝视为夏代人物,换句话说,先秦人观念中的夏与司马迁观念中的“夏”存在极大差异。按先秦人的眼光来看,夏的年代应以黄帝为开端,至于其结尾在哪里,我们且留到讨论《史记·夏本纪》为什么不记载“后羿代夏”这一重大事件时来分析。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谢谢你,大宁宁,过几天我就把新被子都换上哈~~~ 每年的结婚纪念日,我俩都不咋过的,如果是休息日,那就做点好吃的,如果是工作日,他或是点个外卖或是买个甜品。得
  • “我并非放浪形骸,我此番远道而来,心心念念地想见一个人。海市虽然不直接说喜欢,可是“师父不一样”“心心念念”哪一句不是在说爱。
  • 一旦你开始和别人分享狗屎运的时刻,你的运气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当你觉得自己突然开始走运了,无论是工作、投资、恋爱还是其他别的什么,千万别声张,悄悄的偷着乐,闷声发
  • 后面应该就没有什么板块可以出来了,总结一下今年的行情就是:买车,买药,别喝酒,别存银行。后面应该就没有什么板块可以出来了,总结一下今年的行情就是:买车,买药,别
  • #赵露思[超话]##赵露思孙头头# ✨✨✨✨✨✨✨✨✨✨✨✨✨✨✨✨赵露思赵露思✨✨ ✨✨✨可盐可甜✨✨✨ ✨✨✨✨青年演员✨✨✨✨ ✨✨✨✨✨✨✨✨✨✨
  • 【技术攻关支撑汽油质量绿色升级】为满足国家汽油质量升级要求,石科院组织科研团队开发绿色环保的固体酸烷基化技术,具有无三废排放、无腐蚀性、本质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
  • 民警赶到现场后了解到,原来在今年七月底,李女士在网上认识了女子冯某,冯某自称有朋友在韩国有特殊的进货渠道,能从事一些化妆品生意。当天下午一点多,常熟市公安局琴湖
  • 【少油版糖醋排骨】1.肋排洗净切条,开水焯烫捞出;2.葱姜片,花椒大料和香叶放到排骨里,加料酒、生抽、盐拌匀;3.压力锅放水,放蒸架排骨放进去,蒸20分后将排骨
  • #社区动态# 汇林绿洲社区夏令营开班啦,为丰富辖区小朋友暑期生活,过个有收获的夏令营,汇林绿洲社区开展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北京西路将军馆,小小志愿者巡河等活动,
  • 】印光大师曰:“若非业尽情空,断惑证真,则无出此三界之望。——《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净土宗祖师蕅益大师曾说:“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
  • #GoldenChild##裴胜民##裴胜民1013生日快乐# 【BlueSeungMin&官推】171012更新一則 [#Golden_Child] [Go
  • 真心心疼那些明星,事业发展好了,红了,得到的不是恭喜和祝福,却是无端的谩骂侮辱。喜欢就关注不喜欢就远离,人家又不认识你你骂骂咧咧的为哪般呢?
  • 前面那两种你觉得有局限性不能拿所有产品,你觉得利润不大,你想做把这个微商当成事业来做,那我劝你可以选择3000零售级别,利润比前两个大,基本上按照我们团队的培训
  • 为了你心中的目标砥砺前行吧10月4日塔罗牌【星币公主】今天如果方向选对了,那就全力以赴实施你的计划吧!为了你心中的目标砥砺前行吧10月4日塔罗牌【星币公主】今天
  • 你是我黯淡升华中一束光亮,你是你照亮了我黑暗的生命,你为我黑白的世界填满色彩,使我得到新生。#金秋天NewThing舞蹈挑战#金秋天就是我命运般的阿芙洛狄忒,塞
  • BEAU-IN小粉 用起来✨【孕期护肤—医采】很多人怀孕后会把所有的护肤品都停掉‼️认为护肤品会对宝宝不好⁉️任由皮肤自由发挥、基底层细胞缺水❗️断裂、长斑、变
  • 7、当给你的工作量很大时说:我手头上的工作排序是这样的……这样说,首先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量大,也知道你做事有条理,如果不是非你不可,可以交给他人来做。9、打破冷
  • 很多人可能在重新联系前任的时候,会常常分享自己一些难过的情绪或分享自己的孤独的心情,你在这个时间点你必须设想,你要重新追求前任回来,如果你表现出很负面的一个态度
  • 歲月如流浮生夢,白駒過隙難留蹤。歲月如流浮生夢,白駒過隙難留蹤。
  •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综合业务股股长武杰说,“前些年,小麦有不完善粒,今年籽粒饱满,看着真喜人!” 记者从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近期,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