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城事#【十堰历史名人| 武当派始祖张三丰,皇帝仰慕的“人中之仙”】明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20余万众,经十年,在武当山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如今,这一浩大而精巧的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著名旅游景区。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曾派人往武当山送过一封信。信中,这位皇帝言辞恳切地表达自己对一位“仙人”的仰慕,并企盼能见上一面。而这位令皇帝仰慕的“仙人”,正是名扬天下的太极宗师、武学泰斗张三丰。
张三丰,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自古以来,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在人们心中,这个外号为“张邋遢”的道人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中之仙。我们不知道他生于何年、卒于何日,但大量史料记载,他曾在武当山修行,并创立了武当派。无论是在金庸笔下的江湖中,还是在文史资料中的蛛丝马迹里,张三丰都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高人。

张三丰生于何地,全国各地有至少30种说法
张三丰,名全弌(读音yī,是“一”的异体字),字玄玄,元末明初著名道士,熟悉三教经书,与人谈论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明洪武初年,附均州(今丹江口市)芝河里道籍,以全真法修于武当山,曾任五龙宫住持。心与神通,有先见之理,曾预言:“武当山异日必大兴。”20多年后,永乐皇帝命大臣率20余万军民夫匠敕建武当山宫观,武当山道教呈现鼎盛局面。
张三丰是一代武学宗师,传说练就不死之身。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他的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身道袍、一件蓑衣。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与之谈经论道,无所不通,人人皆以为他是人中神仙。
在2007年出版的《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一书中,考证张三丰卒年应在明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这是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令人刮目相看。《明史》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明朝历代皇帝坚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还活在世界上,纷纷给其封号。明英宗朱祁镇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朱见深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朱厚熜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张三丰在武当山有徒弟6人。永乐年间钦选各派道士充实武当宫观,均奉张三丰为祖师,故影响很大。明清以后,武术界多称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汲取中华传统养生医学知识,丰富发展了武当山内家功夫,推进了武当山养生医学的发扬光大。这位被称为“活神仙”的武当派始祖,直到今天还有众多学者在开展关于他的研究。
在众多的研究话题中,张三丰到底是哪里人,至今没有定论。2018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拍摄过一部关于张三丰的专题节目,其中就提到这个话题。摄制组在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坑池村发现一套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的张氏家谱,家谱中记载:“第一世—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第五世”和与之对应的“八二—绍定—子冲—五十—涧公”。当地人推测,张三丰的祖籍可能是邵武。因为清光绪年间《邵武府志》中记载:“明张子冲,号三丰,俗名邋遢,邵武勘下(今和平镇坎下村)人。”而且《闽书》中也有类似记载。
实际上,类似的说法及推测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过。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市的一些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张三丰的记载。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关于张三丰籍贯的说法竟然多达30多种,但都没有确凿证据加以佐证。

“人间神仙”来去无踪
皇帝多次下诏求见未果
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的一封亲笔信送往武当山。送信人是朱棣深信的一位叫孙碧云的道士。在信中,明成祖言辞恳切,称孙碧云的师父为“仙人”,并表明自己仰慕“仙人”已久,渴望能见其一面。信中所说的仙人,就是当时人称“活神仙”的张三丰。在历史传说中,仰慕并想与张三丰见面的皇帝不止朱棣一人。据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两次下诏,请张三丰入京。
相传在至正年间,张三丰曾返故里扫墓,复入燕京,昔日故交皆已过世。在西山遇到邱道人并与之叙道,乃知邱为早年相遇之高士。别后复至秦蜀,又游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传道沈万三。后仍入秦,居金台观。
至正十九年九月二十日阳神出游,弟子杨轨山以为羽化,置棺收殓,适阳神回归。张三丰念杨轨山朴实善良,遂携其隐去。后二年,元朝数尽,明主未立,张三丰又结庵武当山,搜奇揽胜。他见遍山宫观毁于兵火,乃言“此山异日必大兴”,遂领道众将各处宫观废墟一一清理,草创庙观以延香火。时授高足有邱元清、卢秋云、张振洋、叶阳、张景涛、孙碧云,张守清也得与张三丰相交,结为道友。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间,朱元璋两度诏请张三丰入京,皆避而不见。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山复作云游。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遁入云南。永乐年间,朱棣又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张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山与张三丰遇而不识。
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20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张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
还有一种说法,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张三丰曾出手相助,助其夺取江山,朱元璋登基后多次派人寻找张三丰。明成祖时,朱棣自诩真武大帝化身,“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朝廷圣旨封武当山,于是龙虎、武当、华山、九华、茅山、罗浮诸山,道宗极盛。

修行期间创立武当派,武当名号因其响彻江湖
无论是在金庸等人的笔下,还是在中国诸多武术门派中,自古以来武当派的名号响彻江湖。而让武当派声名远播的,正是始祖张三丰。
中国武术驰名天下,源于佛道两家的修炼方法,一为少林达摩,一为武当张三丰,所以素有“南尊武当,北崇少林”之说。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派内家拳博大精深,诸如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三丰掌等,都注重内功,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与道家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相合,注重行圆取象,尚柔文静,不躁不僵,阴阳消长,八卦演变,五行生克,据此追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增智开慧的境界。
张三丰是金庸先生笔下一个经典的武侠人物形象,无论是港台还是大陆都拍摄了很多有关张三丰的影视剧,尤其是《倚天屠龙记》高达11个版本。塑造这个经典影视人物形象的演员有李连杰、何家劲等人。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却演绎出了张三丰的另类人生。
如今,在武当山景区的逍遥谷谷口,几乎每天都有武当功夫表演。这条全长9公里的峡谷内,草木茂盛郁郁葱葱,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武术剧场、道教代表人物雕塑点缀其间,风景异常美丽。相传太极宗师张三丰、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当年就是从逍遥谷登上武当山的。

主张三教合一,思想学说影响深远
关于张三丰的传说数不胜数,相传他不仅是武当派始祖、太极拳始祖、武学泰山北斗,同时还是民族英雄、龙行书法始祖。此外,张三丰还曾在14岁时考取武状元,18岁时担任过县令,后来辞官出家,隐世修道。
张三丰之所以成为中国道教史上的传奇人物,关键是他的思想学说出众,影响深远。像他的《无根树》《大道论》等作品体现了中国千年文化智慧,其中尤以《无根树》受世人推崇与喜欢。正如张三丰自己所言:“道法流传有正邪,入邪背正遍天涯。飞腾罕见穿云凤,陷溺多成落井蛙。难与辨,乱纷哗,都将赤土作丹砂。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树若无根,必不久长。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忽在忽亡,百年岁月,石火电光,亦如树之无根也。”张三丰的二十四首丹道名篇以《无根树》为名,意在警醒世人,看破浮生梦幻,早修性命。
张三丰主张三教合一,提倡内丹修炼,积善累德,说:“儒也者行道即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人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张修道者,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并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故而,他的内家拳在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易》中原理,参以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太阳][微风]【西游记 . 注释】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


 

悟元子曰:上回已言由还丹而修大丹,体归纯《乾》,即可寿与天齐,名登紫府矣。然金丹有阳火阴符之妙用,当进阳而即进阳,当运阴而即运阴,阴符阳火,不失其时,方能金丹成熟。若知进阳而不知运阴,纵金丹在望,未许我认。故此回紧接上回,细演阴符妙用耳。
  “大圣在齐天府,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是心处事外,静以待时耳。《文言传》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许旌阳启奏:‘齐天大圣日日无事闲游,恐后来闹中生事。’”是明示其阳极必阴,若不防闲,得而复失之患,势所必有。“不若与他一件事管了,庶免别生事端”者,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也。“玉帝宣猴王与一件执事,权管蟠桃园,使早晚在意”者,是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朝《屯》暮《蒙》,须臾不离也。但“权管”二字大有妙义,学者不可不玩。大圣乃先天至精,为阳之主,其管齐天府久管也,管蟠桃园权管也。久管者,进阳以决阴,阳火之事;权管者,借阴以全阳,阴符之事。大圣知其时之不可失,故欢喜谢恩,朝上唱喏而退也。
  “蟠桃三千六百树”,《坤》卦全体,六六之数;“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即《坤》中所生一阳《复》、二阳《临》,二六一十二,阴变为阳之果,阳气方生,故花微果小也;“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即《坤》中所产三阳《泰》、四阳《大壮》,二六一十二,阴变为阳之果,阳气壮盛,故居在甘实也;“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齐寿,日月同庚”,即《坤》中所产五阳《夬》、六阳《乾》,二六一十二,阴变为阳之果,阳气纯全,故紫纹细核也。由《坤》而复《乾》,自六而归九,阴变成阳,故后国之桃九千年一熟。“桃”者,实也,其中有仁,属纯阳;阳气纯全,即是桃熟;桃熟,即是金丹成熟;金丹成熟,采而服之,势不容已。
  “大圣闻言欢喜,当自查明回府”者,喜其时候已到,而查明火候也。“三五日一赏玩”者,三五合一,先天阳气圆满也。“见枝头桃熟,要尝新”者,伏阳于阴之未发也。“忽设一计,使仙吏出外,脱了冠服,摘桃自在受用”者,是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在不睹不闻处下手也。“将熟桃吃了一饱”者,食其时,百骸理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者,三二为一候,一时六候,只于一候之顷,夺天地之造化为我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
  “王母娘姆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者,阳已极而阴即遇会也。“着七衣仙女摘桃”者,《姤》卦卦爻图略之象,即七日一阴来姤也。“叫寻他出来”者,《姤》之“女壮”也。“大圣变二寸长的人儿,在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者,”二寸为明,上一阴下五阳,《夬》之象。“前摘三篮,中摘三盘”,二三为六,《姤》之一阴之象。“后树花果稀疏,只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者,真者已藏,不妨示假也.“将技一放,惊醒猴王,大圣即现本相,耳朵内犁出金箍棒,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者,此由《夬》而《乾》,由《乾》而《姤》之象。《夬》者,以阳决阴也。《姤》者,以阴遇阳也。阳决阴,则阴以阳为偷,谓怪;阴遇阳,则阳以阴为偷,谓怪。总一盗机,只在顺逆之闻耳。顺之则由《乾》而变《姤》,逆之则借《姤》以全《乾》。故《夬》反为《姤》,《姤》反为《夬》,而《乾》居《夬》、《姤》之间也。七衣仙女说出王母娘娘做蟠桃胜会;又说出请客上会自有成规”。以见阳极必阴,一定成规,而不能更移也。但不能使阳而不阴者,天地之气机;而能借阴保阳者,圣人之功用。
  “大圣使定身法,把众仙女定在桃树之下”,即《姤?初六》:“系于金柅,贞吉”也。阴来遇阳,能以伤阳,如金柅之能止车,然初阴微弱,防之于早,逆而制之,凶可化吉,亦即《彖传》“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大圣赚哄赤脚大仙通明殿演礼,变赤脚大仙至瑶池,却未有仙来,吃八珍,饮琼浆”一段,即《姤》之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也。九二以刚乘柔,柔下刚上,故谓赤脚大仙。以阳防阴,如鱼在包中,先发制人,不但阳气不能为害,而且能盗彼杀中之生气以为我有,故利于我,不利于宾。“自揣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即九四“包无鱼,起凶”也。夫阳来交阴为好,阴来姤阳为不好,不能防阴于早,客气乘间而来,必伤正气,如包中失鱼,鱼无拘束,放荡横行,起凶之道也。“不如回府中睡去”者,即《姤?九三》“其行次且,厉无大咎”也。阴气未发,虽不能去阴,而阴亦不能伤,“回府去睡”,正厉而无大咎之义。
  “信步乱撞,一会把路走差,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宫,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齐天府,《乾》之上九也。兜率宫,《姤》之九五也。悟空醒悟有差,差者自差,悟者自悟,差正可以见悟、悟正可以止差。差者顺也,悟者逆也,以逆行顺,何差之有?“直至丹房,见五个胡芦里边都是炼就金丹,倾出来就吃了。”即九五:“含章,有陨自天”也。含藏章美,内刚外柔,阴气不得用事,自消自化,天心常照,金丹成熟,可以由渐而顿,虚心而能实腹矣。“一时间丹满酒醒”,正由渐而顿,虚心实腹之效。盖灵丹人腹,阴气悉化,如醉初醒,即归大觉,一时之功,神哉!妙哉!“又自揣道:‘不好!不好!这场祸事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保,不如下界为王去也。’”即上九:“姤其角,上穷吝也。”遇《姤》不能藏刚而持刚,金丹得而复失,大祸临身,性命难保,吝所必有。“不如下界为王”,是不姤于角,保丹之善法也。
  以上数百言,皆演借阴保阳,窃夺造化之妙用。偷桃、偷酒、偷丹,俱在人所不知,而已独知处用手段,纯是盗机,虽天地神明不可得而测度,正提纲“乱蟠桃大圣偷丹”之旨。蟠桃会由《乾》而《姤》,顺也;乱蟠桃借《姤》还《乾》,逆也。不乱不能偷,惟乱而偷之,所以遂心应手,无不如意也。
  “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隐身法逃去,回至花果山。”此金丹口诀中之口诀,天机秘密,后人谁能识的?惟悟一子注曰:“上天而下地,回天山《遁》卦爻图略,可谓仙翁知音矣。但遁则遁矣,何以不行旧路,从西天门隐身法逃去乎?此中妙意,须当追究出来。“旧路”者,《姤》也;“西天门”者,《夬》也;使隐身法逃去”者,《遁》也,又自天而回山亦为《遁》象。由《姤》而《遁》,阴气浸长,阳气受伤,后天顺行之道。自《夬》而《遁》阳气不亢,阴气难进,先天逆运之道。不行旧路,从西天门逃去,所以顺中用逆耳。使隐身法,即是窃夺阴阳之盗机,惟其有此盗机,故大圣回山之后,“又翻一筋斗,使隐身法径至瑶池.人还未醒,拣大瓮,从左右胁下挟了两个,两手提了两个,回至洞中,就做仙酒会,与众快乐。”上天下地,从心所欲不踰矩,真取诸左右逢其原矣。
  “王母备陈偷吃蟠桃,仙官来奏偷吃仙酒,老君道出偷吃仙丹,玉帝见奏惊惧;齐天府仙吏奏道,孙大圣不知去向,五帝又添疑思;赤脚仙又奏遇齐天大圣,言有旨着众仙先演礼后赴会等语,玉带越发大惊。”即佛祖所云:“若说是事,诸天及人皆当惊疑”者是也。惊疑者何?惊疑不顺天而逆天也。顺天者,后天而奉天时之道。逆天者,先天而天弗违之道。因其先天之道,逆而不顺,故提纲谓之“反天宫”;因其反天宫,与天争权,则天神不悦,必以逆为怪,故提纲谓之“诸神捉怪”。然先天之道,所以能反天逆天,而不顺天者,总在一《遁》之妙,《遁》卦健于外而止于内,以止运健,健本于止,虽行健而健无形迹可窥矣。
  “玉帝差普天神将,共十万天兵下界,把花果山围困,捉获大圣。大圣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即《遁》之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也。《遁》之在初,恐有遁而不回之厉,若能莫管门前是与非,不往何灾也?及“九个凶神,恶言泼语,门前骂战,大圣笑道:‘莫采他,诗酒且图今日乐,功名休问见时成。’”即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以中正自守,境遇不得而迁,患难不得而移。如牛革之固。“功名体问几时成”,正所以固志也。“九个凶神把门打破。大圣大怒,命独角鬼王帅今七十二洞妖王出阵,被九曜恶星一齐掩杀,抵住在铁板桥头,莫能得出。”即九三:“系遁,有疾厉”也。圣妖相混,为阴所牵,不能遁而以刚自用,如有疾惫,放在铁板桥头,莫能得出也。“九曜星数骂偷桃、偷酒、乱会、窃丹,此处享乐。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儿,实有!实有!你如今待要怎么?’”即九四:“好遁”也。惟其能遁,所以能偷,偷之遁之,境遇在彼,造命在我,天关在手,地轴由心,造化何得而拘哉?
  “自辰时杀到日落西山,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都被众无神捉去,只走了四健将,与那群猴深藏在水帘洞底。”即九四:“君子吉,小人否”也。盖以刚而亢躁者,不好于遁,顺其阴阳,即为天所拘;刚而能柔者,好于遁,通其造化,不为天所限。好遁不好遁,君子小人分之,吉凶见之也。“大圣拔毫毛一把,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金箍律,打退哪吒太子,战败五个天王,得胜回洞。”即九五:“嘉遁,贞吉”也。刚健中正,随心变化,无定之中而有定,有定之中而无定,毫光普照应用无方,不遁而遁,遁之嘉美而无形无迹,所谓千百亿化身者,故能胜天,而天无可如何也。可异者,四健将迎着大圣,哽哽咽咽大哭三声,又嘻嘻哈哈大笑三声,这个盘谜真难猜识,然难猜难识,而有易猜易识者,仙翁已明明道出矣。健将道:今早交战,把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尽被众神捉去,我等逃生,故此该哭;今见大王得胜回来,未曾伤损,故此该笑。”妖王鬼王乃高亢之阳,大圣乃中正之阳。高亢之阳,刚而不柔,为妖为鬼;哭者,哭其知进而不知退也。中正之阳,刚而能柔,为圣为仙;笑者,笑其知进而能知退也。知进者,所以进阳而夬阴也;知退者,所以运阴而养阳也。服丹之后,宜退而不宜进,故《遁》之道所由贵。
  “大圣道。‘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飧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天明看我使个大神通,拿这些天将,与众报仇。’”即上九:“肥遁,无不利也。”‘饱飧”者,实其腹也;“安心睡”者,虚其心也。既实腹而又虚心,养精神而待天明,身在事中,心处事外,万物难伤,造化难移,遁之肥而自由自专,养到大神通处,超出乎天地之外,以之敌天将,有何不利哉?
  总之,此回妙旨。“乱蟠桃”者,自《乾》而《姤》也;“反天宫”者,由《姤》而《遁》也。“大圣偷丹”者,借后天而成先天也;“诸神捉怪”者,以后天而伤先天也。借后天成先天,《姤》中养《乾》;以后天伤先天,《乾》极必《姤》。趁《姤》而偷,则造化为我用;惟《遁》而捉,则造化不能伤。《姤》者自姤,《遁》者自遁,偷者自偷,捉者自捉。惟《姤》方能偷,惟《遁》不能捉,能偷能遁,神鬼不测,诸神焉得而捉之?此中天机,惟天纵之大圣能知能行,彼一切在后天中用功夫,师心自用,强制强求者,乌能窥其底蕴哉?
  结尾结出“四大天王收兵器罢战,众各报功,拿住虎豹狼虫无数,更不曾捉着一个猴精。”可知捉者是怪,而不是圣。圣也,怪也,总在能遁不能遁耳。能遁便为圣,不遁便为怪,《遁》之时义大矣哉!
  诗曰:
  阳极阴生姤即连,此中消息要师传。
  含章在内神功妙,知者夺来造化权。

《原佛》义解|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61)| 不管现起的是染污的法还是清净的法,当体即是心性之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经文: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不管现起的是染污的法,

还是清净的法,

当体即是心性之空,

这就是佛法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这个迷啊,根本就本来没有实体,叫“性毕竟空”。下面要知道啊,谈很多“性毕竟空”。

哎呀,谈空啊,整个佛法当中,学佛的人谈空,谈得最多了。但是为这个空字,吵架吵得也最多。“你那个空不究竟,我这个空才是究竟的,你那个空怎么样怎么样……”谈了很多吧?你们上网站上面,你看上面吵架吵得好玩了。

但我从来不去这些网站上面,不去的,没有任何意义啊。与其在网站上面互相吵来吵去,倒不如好好学几部经,你就马上明白你理解的所谓空是不是正确的。

从虚妄相上面来讲空的话,彻底的没有体性;空,心性上面来讲空,叫心性空——这个空即是性,性即是空——它虽然离一切相,但是遍满十方,而且能够具足一切功能,随缘现起一切法,所以叫“空即有,有即空”。

那么,现起一切法,有现起清净的一切法,这是叫神通自在妙用;

如果现起一切染污法,这个叫循业力而现起的似乎一切染污的法。

但是不管现起的是染污的,还是清净的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当体即是心性之空。

明白了吗?这就是佛法。

首先要明心见性,

树立正知正见,

你才可以谈得上

指导修行

佛法,你要是懂了,其实简单;但是要不懂呢,复杂呀,太复杂了。

有些人一辈子不懂佛法,我见多了,但是我不能这么讲,我这么讲,人家(可能会)认为“这个法师很狂妄”。

所以我经常讲,学三论宗的一定要看《肇论》。

要修道,那首先要知道什么叫“道”,如果连“道”都不知道是什么,你怎么修道?修成外道还差不多,是不是?

要懂得什么是道,那你要不要学重点的经跟论呢?要不要学啊?

那试问,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人学过多少部经、多少部论啊?

当然,可以有几种方法:

第一个,凭借传统上面给我们的信念,“我坚决相信”,好,可以的,坚决相信,念佛可以。

但是有些坚决相信——“我宗门下坚决相信”,哪有那么容易坚决相信啊?

你没有真正明白的时候,你哪里那么容易坚决相信?都是用意识概念在那儿揣度啊,只是你这个意识念头比人家微细罢了。

所以,首先要明心见性,树立正知正见,你才可以谈得上指导修行。

经文: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所谓的空,

从相上面谈空,

从性上面谈空,

性跟相又是不二,

看从哪个角度来谈空,

说法都不一样

所以佛法当中的“空”字啊,所谓的空,从相上面谈空,从性上面谈空,性跟相又是不二,看从哪一个角度来谈空,说法都不一样。

所以,这里谈,其实是谈一切相“性毕竟空,昔本无迷”。

既然本身这个所谓的迷,所谓一切万法它本来就是虚妄的——所以说“昔本无迷”是什么意思?——这个迷是虚妄的它无相可得,本来真正有的就是我们的心性,但是依心性上面而虚妄的生起,似乎迷却了我们的觉性,所以叫“似有迷觉”,似乎是什么?

因为我们起的是妄想心,所以我们反而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清净心,因为我们在妄想心当中迷惑掉了,不知道有清净心。

所以当你突然明白的时候,对应原来的迷的那种妄想心——那突然明白了,那就叫觉悟了,所以对迷而谈什么?觉。所以,觉了迷以后,迷灭了,那么这个觉要不要了?那这个觉就不要了。

是不是觉直接生起了迷呢?

不是觉生迷,

而是依觉而虚妄现起

所谓的一切迷相

还有一个,是不是觉直接生起了迷呢?

不是。

大家注意,依觉,依这个觉上面而虚妄的现起一切万法,是因为我们头上安头啊。

头上安头是什么?

实际上就是睁着眼睛到处在找自己的头。

要找吗?你能在这儿找,不就说明你有头吗?你还要找头干嘛呢?

实际上我们本来就是全体都是觉性,你还要在找觉,找一个对象,本来离一切相,好,你还要在找,找“什么是觉呢”。

那这个时候,你“能找的”本来就是觉。

但是,当你要找什么是觉的时候,一定有能,有所,好,有能有所,已经不是(觉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这个时候就在这个虚妄法当中——觉性上面而现起一切虚妄相。

虚妄相当中,通过佛告诉我们以后,我们知道这些是虚妄的,本来就是清净的。好了,“我明白了”,明白以后这个就叫觉。

那么迷既然已经没有掉了,那么这个觉还要不要呢?当然不要。

所以不是觉生迷,而是依觉而虚妄现起所谓的一切迷相。

似乎是有,

其实真正没有。

所以这个才叫“性毕竟空”。

学法要反复地熏陶,

要把所有的佛法融会贯通

打个比方,我这个要反复跟你们讲,知道什么意思啊?正是因为很多人学法,在这个当中绕来绕去绕不过去。

就打个比方,一个镜面里面有很多影像,你们天天照镜子,卫生间里面有很多不是影在里面吗?那告诉我,里面有没有影像呢?似乎是有各种影像,是不是?似乎是有吧?

你们看世界宇宙万法,包括我们现在大家,似乎是有个能忍在这儿,似乎有个教室在这儿,是不是?

似乎是有,但是这个能忍真的是有吗?

哪一刻、哪一刹那在这儿是个能忍啊?

有没有哪一刹那在这儿是不变让你看的?

没有一刹那停在这儿不变,让你看得到的。所以叫似乎是有,所以能忍本身就是虚妄的。

那个镜子里面的影子似乎是有,但是你看到里面的影子,里面有一个苹果,似乎是有苹果,甚至似乎有你自己在里面,你把另外那个自己拿出来,有吗?

似乎是有,其实真正没有,所以这个才叫“性毕竟空”。

从相上面来讲,它就是毕竟空,但是那个镜子、那块玻璃有没有呢?有。

玻璃是什么颜色?你说它无色无味,不是什么颜色。当然,我们制造出来的玻璃是个形状,其实心性法这块“玻璃”,它有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它离一切相。但是它有没有呢?绝对有。

它的这种有,不是我们所见到的一切虚妄相所谓的这种有——虚妄相的有,不是有,是彻彻底底的虚妄。心性法虽然离开一切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是真实不虚,不落断见。

不要说要么就是常见、要么就是断见。

我们众生喜欢把虚妄的相取著为常,喜欢把本来有的心性取著为没有,这就叫不是落入常见就是落入断见。

学法要反复地熏陶,不要以为学了以后“现在听懂了,好像懂了”,不要急啊,可能过一段时间你再看看其他东西又不懂了,又迷惑掉了,要把所有的佛法融会贯通,这样才行。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啦啦~嘉嘉子来种草最近超爱的护肤宝藏啦!!
  • 所谓成长,不过是用时间慢慢擦亮你的眼睛,少时看重的,年长后却视若鸿毛,少时看轻的,年长后却视若泰山,成长之路,亦是渐渐放下执念,内心归于平静的旅程,也许我们永远
  • 我想要和你白头到老。不怕以后的日子平淡和简单,只要有你。
  • 我,也许不会那样追昕和追妮了,让自己更好,高贵的去关注你们就好,但,两年了,我真的那么那么深的爱过你们,那时候我的开心也是真的,但现在我要回归现实了,有空来微博
  • 然而她却已无法退却,她低下头,慕容炎站起身来,说:“好了,爱卿好生将养,孤还有事,先走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佛陀马上又跟波斯匿王说:“你不要这样想,一切的众生靠衣食而生活,所以我们不应该有分别心,应该要对所有的众生去布施;如果我们能够广大的布施,这种布施的心从不消失
  • 于罪大恶极之人尚如是,其罪业小者,其戒善具修、禅定力深者,亦无一不如是也。于罪大恶极之人尚如是,其罪业小者,其戒善具修、禅定力深者,亦无一不如是也。
  • 其实抗糖内服这个东西十年前就有了,放心,我跟很多人一样是嗤之以鼻并且不屑一顾的。美白可以抗击氧化,抗糖可以抗击衰老,这些东西其实连成一串的,所以我给大家讲什么早
  •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原本段水流是与日记完全无关的局外人,却因为自己的痴恋而深陷其中,他也是唯一一个勇敢到敢于告诉龙女其实她是来自陈美如日记的人物的人。当然澳
  • 修道的人往往对这个气也是放不下,有什么事情就发脾气。●不离善知识是成功的第一个因素•善财童子要出去参学,文殊菩萨怎么教他的?
  • 看《八角亭谜雾》一定有很多人奇怪,那就是为什么在《八角亭谜雾》里看起来那么普通的一个女孩居然是剧中的班花呢?在剧中,念玫的设定就是班花,是那种长得好看成绩又好很
  • 今生所有途经的温婉,走过的足迹,都会在生命中留下拈花微笑的心情,而这繁华落地的轮回,亦会淡了流年,明了身心,成全内心深处的慈悲。生命若水,穿尘而过,真正的欢喜是
  • 言承旭和胡海泉两位哥哥因为这个舞蹈都赢得了敢于突破自己的好口碑。他终于用这个舞蹈向观众证明了自己,除了人气之外,他的业务能力也是不会掉队的。
  • 好可爱~”迷妹:“不不不老公他是在骂你啊!?
  • [爱你]期待肖战如梦之梦![爱你]我喜欢肖战 ⭐ ⭐⭐ 我喜欢肖战 [心] 我喜欢肖战[心]我喜欢李宁代言人肖战[心]我喜欢欧扎克代言人肖战[心]我喜欢石头机器
  • 2021.10.18 此时是11:49 今天又是懒惰的一天,距离调查报告还有六天。不急不急,慢慢来。 10点才醒,昨晚又是熬夜冠军,天气略微的好一点点了,
  • @新浪陕西 @陕西城市 @新浪教育 @新浪陕西教育 @杨凌职院新媒体联盟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12月18日,教育部与财政部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
  • 不熟悉不了解的,要有一定的自学和适应能力,不要觉得自己不懂是理所应当、理直气壮的。不熟悉不了解的,要有一定的自学和适应能力,不要觉得自己不懂是理所应当、理直气壮
  • 这款大黄米,是我最近吃的很不错的,外表金黄,口感保留了黄米的醇香,口感极其软糯,吃一颗就想马上再吃第二颗,滑溜溜的很上瘾。自制饮品⬇️青柠荔枝汁(偏甜)百香果金
  • 这是信宜新书,适合0-6岁的宝宝亲子阅读,孩子如果会认字了,可以自己读,边读边逛商店,很有意思,有创意的绘本书。#超级购物节清单# #星推官计划# #好物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