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三男子乘橡皮筏到黄河捡奇石…##984快报#
  3月1日,同心县石狮镇的冶先生和亲属们在中宁枣园段的黄河边上徒步寻找还未浮出水面的亲人。2月4日,冶先生的弟弟一行3人驾橡皮筏子准备到黄河中央的小岛去捡奇石时发生意外,橡皮筏子被浪打翻,3人落水。21天后,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其中2人的遗体被发现打捞上岸,还有1人尚未发现。3月1日,记者接线索赶赴现场,在中宁县枣园乡黄河段,看到多路爱心人士还在黄河上驾舟寻找最后一名落水者。

冶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我弟弟今年48岁,早些年和同家族的兄弟们从同心县搬迁到青铜峡市广武镇,平时靠出外打工补贴家用。春节期间,他们常去黄河边捡奇石。以前是在河边边走边找,网购来充气橡皮筏子后,就开始乘坐橡皮筏子去黄河中间的小岛或滩涂里捡石头。通常是早晨八九点去捡石头,下午三四点回家。2月4日那天早晨10点多,他们开车拉着橡皮筏子出去了,随后,几个人的电话都打不通,一直联系不上。当天晚上7点多,家人猜测可能出现了意外,就赶紧报了警。”
  冶先生这些天和亲友们一直在黄河边边找寻边等待消息。
  “那天早晨9点15分,我舅舅还和我妈视频通话,说他第二天来同心转亲戚。没想到,那个视频通话却是最后的诀别。”身旁一个小伙子说,自己这些天天天都在黄河边和亲友们一起寻找舅舅的尸体。
  记者看到,在滨河大道临水一侧停放着一排车,有人在车里休息,有人走向河边。初春的黄河水清澈,但水流汹涌。在河水拍打不到的鹅卵石岸边,10多个人走走停停,看着水面指指点点,不远处,有快艇驶过,还有人驾着桨板踏河而过,大家没有放弃,仍在搜寻。
  冶先生告诉记者,弟弟他们的车辆停放在中宁县石空大桥下游5公里左右的岸边,那里的河中央有个小岛。在距此12公里处的下游找到了橡皮筏子。报警当晚,中宁县公安局和消防队都很重视,到了现场,但因为天已黑,无法安排船艇下水搜寻,双方约好次日一大早搜索。
  2月5日一早,中宁县消防队安排快艇从推测3人下水的位置往下游来回寻找,但无功而返。中宁县当地政府、派出所也参与搜寻,警方还动用了无人机,但始终没有找寻到人。这期间,蓝天救援队也携带声呐等专业设备参加搜寻,但那段黄河水流较急,水文复杂,设备无法发挥较大作用。
  在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搜寻一周无果后,找人心切的亲友们筹款又从大连请来专业的救援队来找人。救援队里有3名专业潜水员,在这段河道里特别是有漩涡、可疑的地方搜寻了7天,依然没有结果。
  “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请海原爱心人士李国鹏帮助。一来我们为找人已经花了15万元,实在没钱了。二来李国鹏以前经常帮人无偿打捞尸体,我们希望他能帮我们找到亲人。”冶先生告诉记者,李国鹏是海原县的一个个体老板,是个热心肠的人。
  李国鹏起初想着救援费用自己捐助一半,冶家人出一半,后来看到冶家实在困难,就说服妻子自掏腰包去黄河搜寻。妻子给他5天时限、1.5万元。李国鹏想起自己以前开大车陌生人对自己多有帮助,悄悄装上2万元钱,2月24日,他带着一名伙伴,租来快艇,赶到搜寻现场。
  2月25日,李国鹏在距离3人下水地30公里外的黄河鸟岛边的水域中找到1人尸体,妻子得知后鼓励他继续帮助寻找;2月26日,在距离第一具尸体2公里外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人的尸体。
  “租快艇每天费用2000元,加上我们几个人吃住等费用,平均每天费用3000元,这些钱都是我自己掏的。现在找上来两个,剩下一个人不找上来,他的家人会更难过。我就想继续帮他们再找找。”李国鹏说。
  “找到的这两具尸体,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乘坐橡皮筏子时,他们都穿着救生衣,落水后有一定浮力会被水冲走一段距离。另外一名还没被找到的人,当时穿着大水裤,落水后进水就会沉下去。事发地往下水流有急有缓,漩涡不少,树桩、防水桩都有可能挂住尸体,因此搜寻难度很大。”岸边救援人员介绍。 
  冶先生的弟弟一行3人是在捡奇石时发生了意外,记者了解到,黄河流经的地方,孕育了肉石、玉石、水纹石、龟背石等黄河奇石,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近些年来,在黄河边出现了一群“石友”,在河道捡奇石出售,还有人直播寻石并销售,坊间传言,有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年入10万元。
  “我们有个石友群,群友将近500人,大家经常在群里交流这方面的信息。黄河边专门或者偶尔捡奇石的,约有几百人。奇石价格有高有低,有些人想赚钱,也有些人只是当成爱好,捡点好看石头收藏。”赶来参与救援的灵武水上救援队队员郭立告诉记者,3人出事后,就有石友把这事在群里说了,他们看消息说还有一人没有打捞上来,就携带着快艇和桨板赶来帮忙。郭立说,黄河有些地方看上去水流不急,但水下情况特别复杂,已经发生几起捡石人在水上遇险的事。以前好多人只是在两岸寻找,现在随着人数增多,就有人开始乘坐橡皮筏子去河中间找石头,但盲目下水非常危险,是在拿生命冒险。(来源:新消息报)

【宁夏三男子乘橡皮筏黄河捡奇石落水身亡】3月1日,同心县石狮镇的冶先生和亲属们在中宁枣园段的黄河边上徒步寻找还未浮出水面的亲人。2月4日,冶先生的弟弟一行3人驾橡皮筏子准备到黄河中央的小岛去捡奇石时发生意外,橡皮筏子被浪打翻,3人落水。21天后,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其中2人的尸体被发现打捞上岸,还有1人尚未发现。3月1日,记者接线索赶赴现场,在中宁县枣园乡黄河段,看到多路爱心人士还在黄河上驾舟寻找最后一名落水者。
  
  冶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我弟弟今年48岁,早些年和同家族的兄弟们从同心县搬迁到青铜峡市广武镇,平时靠出外打工补贴家用。春节期间,他们常去黄河边捡奇石。以前是在河边边走边找,网购来充气橡皮筏子后,就开始乘坐橡皮筏子去黄河中间的小岛或滩涂里捡石头。通常是早晨八九点去捡石头,下午三四点回家。2月4日那天早晨10点多,他们开车拉着橡皮筏子出去了,随后,几个人的电话都打不通,一直联系不上。当天晚上7点多,家人猜测可能出现了意外,就赶紧报了警。”

  “那天早晨9点15分,我舅舅还和我妈视频通话,说他第二天来同心转亲戚。没想到,那个视频通话却是最后的诀别。”身旁一个小伙子说,自己这些天天天都在黄河边和亲友们一起寻找舅舅的尸体。

  记者看到,在滨河大道临水一侧停放着一排车,有人在车里休息,有人走向河边。初春的黄河水清澈,但水流汹涌。在河水拍打不到的鹅卵石岸边,10多个人走走停停,看着水面指指点点,不远处,有快艇驶过,还有人驾着桨板踏河而过,大家没有放弃,仍在搜寻。

  冶先生告诉记者,弟弟他们的车辆停放在中宁县石空大桥下游5公里左右的岸边,那里的河中央有个小岛。在距此12公里处的下游找到了橡皮筏子。报警当晚,中宁县公安局和消防队都很重视,到了现场,但因为天已黑,无法安排船艇下水搜寻,双方约好次日一大早搜索。

  2月5日一早,中宁县消防队安排快艇从推测3人下水的位置往下游来回寻找,但无功而返。中宁县当地政府、派出所也参与搜寻,警方还动用了无人机,但始终没有找寻到人。这期间,蓝天救援队也携带声呐等专业设备参加搜寻,但那段黄河水流较急,水文复杂,设备无法发挥较大作用。

  在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搜寻一周无果后,找人心切的亲友们筹款又从大连请来专业的救援队来找人。救援队里有3名专业潜水员,在这段河道里特别是有漩涡、可疑的地方搜寻了7天,依然没有结果。

  “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请海原爱心人士李国鹏帮助。一来我们为找人已经花了15万元,实在没钱了。二来李国鹏以前经常帮人无偿打捞尸体,我们希望他能帮我们找到亲人。”冶先生告诉记者,李国鹏是海原县的一个个体老板,是个热心肠的人。

  李国鹏起初想着救援费用自己捐助一半,冶家人出一半,后来看到冶家实在困难,就说服妻子自掏腰包去黄河搜寻。妻子给他5天时限、1.5万元。李国鹏想起自己以前开大车陌生人对自己多有帮助,悄悄装上2万元钱,2月24日,他带着一名伙伴,租来快艇,赶到搜寻现场。

  2月25日,李国鹏在距离3人下水地30公里外的黄河鸟岛边的水域中找到1人尸体,妻子得知后鼓励他继续帮助寻找;2月26日,在距离第一具尸体2公里外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人的尸体。

  “租快艇每天费用2000元,加上我们几个人吃住等费用,平均每天费用3000元,这些钱都是我自己掏的。现在找上来两个,剩下一个人不找上来,他的家人会更难过。我就想继续帮他们再找找。”李国鹏说。

   “找到的这两具尸体,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乘坐橡皮筏子时,他们都穿着救生衣,落水后有一定浮力会被水冲走一段距离。另外一名还没被找到的人,当时穿着大水裤,落水后进水就会沉下去。事发地往下水流有急有缓,漩涡不少,树桩、防水桩都有可能挂住尸体,因此搜寻难度很大。”岸边救援人员介绍。    

  冶先生的弟弟一行3人是在捡奇石时发生了意外,记者了解到,黄河流经的地方,孕育了肉石、玉石、水纹石、龟背石等黄河奇石,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近些年来,在黄河边出现了一群“石友”,在河道捡奇石出售,还有人直播寻石并销售,坊间传言,有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年入10万元。

  “我们有个石友群,群友将近500人,大家经常在群里交流这方面的信息。黄河边专门或者偶尔捡奇石的,约有几百人。奇石价格有高有低,有些人想赚钱,也有些人只是当成爱好,捡点好看石头收藏。”赶来参与救援的灵武水上救援队队员郭立告诉记者,3人出事后,就有石友把这事在群里说了,他们看消息说还有一人没有打捞上来,就携带着快艇和桨板赶来帮忙。郭立说,黄河有些地方看上去水流不急,但水下情况特别复杂,已经发生几起捡石人在水上遇险的事。以前好多人只是在两岸寻找,现在随着人数增多,就有人开始乘坐橡皮筏子去河中间找石头,但盲目下水非常危险,是在拿生命冒险。(新消息报记者 铁志平 余柄光 文/图)

#北海# 【“文化北海”优秀文化作品展播】文学节目:《追寻海丝路》
“文化北海”优秀文化作品展播
请听文学节目《追寻海丝路》
寻找“海丝路”

北海市园博园内,大型舞台剧《碧海丝路》正在大剧场上映。大剧院外观设计形似海洋生物——海胆,“海胆”内座无虚席,散场很久,观众的目光仍然注视着灯光璀璨的舞台,沉浸在扣人心弦的表演中。
中国作协会员,北海作家庞华坚:“感觉特别亲切,很熟悉,就像看到小时候的一些场面,看到南流江上的那些船,那些人,看到他们开船出发,又看到他们开船回家。 ”

2014年,北海市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与泉州、扬州、宁波、广州等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事实上,早在2004年,北海就已经开始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北海,就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背景、历史价值及其深远意义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作为工作人员之一,我参与了整个研讨会,由此对我的家乡产生了新的认识:活力无限,风景明媚只是北海的外在形象,而它的魂,却是那么深邃、厚重。
《碧海丝路》于我,不仅是一部舞剧,更是一份对城市脉络的梳理、回望与感知。悠长的海上丝绸之路,不知承载了多少时空的烟云,又回荡着多少动人的故事。这部舞剧以风格独特的音乐与风情无限的舞姿,在舞台复活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汉代传奇。舞剧由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执行总导演、中国舞协第十届副主席陈维亚担任总编导,冯双白、卞留念、郑冰等名家参与编剧、作曲,具有51年创团历史的北海歌舞剧院担纲演出。

北海歌舞剧院院长宋亚平:“海上丝绸之路,千秋万代,连绵不断,这就是我们创编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的初衷和它的艺术定位。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继续将其世世代代传播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全剧由“使命”“婚礼”“海路”“感恩”“守望”“归来”“红帆”一共七幕组成。年轻船长大浦出使海外,临行前与渔家姑娘阿斑结婚,在海路上救起已程不国(今 斯里兰卡)公主梅丽莎并俘获其芳心,然而大浦仍不为所动,只顾完成使命。而大海的另一边,在漫长的等候中,阿斑在海边石化了。“归来”一幕,终于交付国书完成出使回到了合浦的大浦,拥抱着阿斑,于是奇迹发生了……
2016年春天,我们跟随中国作协会员,北海作家庞华坚来到他的家乡:合浦县乾江镇采风。修于道光年间的《廉州府志》称:“由乾体过大观港、乌雷岭便到越南”;《合浦县志》称“乾体港‘扼江海之交,为合浦门户’”,在汉代即为中国与东南亚交通贸易的重要口岸。

庞华坚:“这里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乾江,舞剧中的船长大浦船长,就是从这里扬帆起航去到世界各地的。”
散文 《从汉朝走过》
作者:庞华坚

我老家乾江紧挨禁山,地处合浦县城廉州南郊。小时候,我们捡树枝、砍柴、扒柴草,一般会穿过禁山、杨家山,去中站。那里树林茂密。有非常多的小山丘。

我们知道,那些小山丘叫汉墓,埋着两千年前汉朝的人。传说能把坟墓建得这么高大,埋的都是当时的大官,大官墓里自然有金银珠宝,越高大的墓,陪葬的金银珠宝越多。平时也听大人讲过不少哪个村子的人盗墓发了大财,哪个村子的人盗墓遇上不干净的东西疯了,哪个村子的人盗墓被抓了被判被枪毙了的事。

按说小孩子应该恐惧坟墓,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对那些新坟害怕,在树林里不小心看到,会远远绕开。但是汉朝那些小山丘上,是我们攀高、爬低、耙草、砍柴、玩耍的好场所。碰到一些因雨水浇淋暴露出来的宽大墓室,忍不住好奇地探头探脑。汉墓里,白骨之类是见不到的,顶多只能看到一些破罐残砖。小孩子不懂事,见没什么好玩,也不刺激,一声“撤——”,便离开了。

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些“破罐残砖”,都是两千年前烧制的物品,是考古工作者视为宝贝的东西。我去过一些博物馆,曾看见玻璃柜里垫着厚厚的绸缎,陈列着很多“破罐残砖”,就禁不住笑自己:说不定哪一件就是我小时候见过并戏笑为“废品”的呢!

小时候玩耍的那些小山丘,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浦汉墓群。

合浦汉墓群,经勘探造册编号的封土堆有1200座,而专家分析,地下的汉墓估计在10000座左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文物逾万件,陶器、青铜器、铁器,玻璃器、玉石器等不计其数,“不少文物的精美程度,全国罕见。”

合浦的汉墓里为什么藏有那么多的文物?据史书记载,汉墓陪葬品多,是汉继秦风之故。奇怪的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相对于中原而言,北部湾畔的合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天边了。那么遥远的地方,竟然留下如此众多的汉墓,不能不让人惊叹和好奇。

合浦先秦属百越中的骆越,秦代为象郡辖地。汉元鼎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11年始设合浦郡。合浦,意为江河汇集于海之地。汉朝时期,尤其是在东汉,由于匈奴占领了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经西域与外国贸易的丝绸之路不畅,南方的通商海路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合浦港出海南下,可抵达越南、缅甸、印度、马来半岛、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这是一条从中原出发,去东南亚诸国最便捷的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合浦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地域性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中心既成,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云集,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于是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无数让人惊叹的汉墓,而汉代的气息,以“南珠”、“马援”、“铜凤灯”的名义,在这块土地上经久不息。

我无法去判断那些从汉墓里出土的诸如“铜凤灯”、“铜仓”之类文物的价值。对我而言,生活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即使回老家,也必须穿过那些高高低低的土丘。在那些小山丘走过时,我有走进遥远的汉代的感觉,好像看到一些穿着汉服的人依然平静地过着他们的生活。我们和他们,似乎是同一类人,似乎又不是同一类人。他们并不因为我们的惊扰而错乱了生活的节奏,也不因为我们的好奇而回避其大气象和雍容华贵。

我们更像一群无知者,无措地站在他们身边。

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

沧海浩茫,不停翻卷的滔滔白浪,无声地讲述着北海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历史故事。

站在乾江,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浮动:

太阳在绿如草原的北部湾海面上升起,通体红亮。东北风吹得海面波光粼粼,像抖动的丝绸,海鸟在起伏不定的绸面上翩跹。

艳阳初升,风顺浪平,这是一个好日子,船长大浦率领的一列船队出发了!

楼船上载着一匹匹与黄金同价的丝绸,还有瓷器和珍珠。船上的黄门、驿长、商人以及水手们在向岸上的人们告别、挥手;岸上锣鼓喧天,号角声声,旌旗猎猎,送行的人们依依不舍……

这是一个根据古籍想像出来的起航场景。而这一幕的时间距今已经有两千余年。

那些古远痕迹被岁月之尘掩埋,又再次被时光之手拂开。

我相信,大浦船长带上船去的,除了丝绸、瓷器,一定还有我们合浦的南珠。

关于南珠,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如成语故事“珠还合浦”,就是以南珠之乡——合浦为背景,讲述了清廉勤政的孟尝君兴利除弊,去珠复还的故事。

北海作家段扬:“自古以来,合浦就出产世界上最好的海水珍珠,把地名和特产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成语,在成语大词典里边,不说是绝无仅有,那也是凤毛麟角。”

不过,以珍珠为线索,串起的最有情味的故事,莫过于明代作家冯梦龙“三言两拍”里的一章《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故事的主人公蒋兴哥是一位湖广襄阳府的生意人,从广东合浦一代贩卖珍珠、玳瑁等到苏州枫桥。故事一波三折,内有乾坤。

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年轻商人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是一对恩爱夫妻。蒋兴哥去广东做生意,中途生病延误了归期。三巧在商人陈大郎的挑逗下与之产生私情,并将丈夫祖传的珍珠衫相赠。陈大郎在行商途中与蒋兴哥相识,在陈大郎的细心照料下,蒋兴哥的病终于好了,说起要返乡一事。陈大郎不知内情,把珍珠衫拿给蒋兴哥看,还托他带情信和礼物给三巧。

得知真相的蒋兴哥回家后,对妻子一句重话也没有,只责怪自己不该抛下年青的妻子独守空房。他平静地附上休书送三巧回了娘家,又把妻子的衣服首饰物品封成了十六个箱子。只因兴哥夫妇本是十二分相爱的,“虽则一时休了,心中好生痛切,见物思人,何忍开看。”

三巧被休后,试图自杀被父母救起,后嫁给吴进士做妾,随夫上任。临行时蒋兴哥将十六个箱子做为前妻的陪嫁送上。大家有说兴哥忠厚,有说兴哥痴呆的,兴哥并不理会。

多年后,蒋兴哥再次出门做生意,在合浦县无意中打死了一个老人,审理的官员正是三巧的老公吴进士。三巧得讯后连哭带求,假称蒋是过继给他人的亲哥哥,吴进士只好特别替蒋兴哥开脱掉了这场官司。

三巧要求与蒋兴哥见面。“他两个也不行礼,也不讲话,紧紧地你我相拥,放声大哭。就是哭爹哭娘,从没见这般哀惨”。这一哭,吴进士看出不对了,两人只好说了实话。

吴进士得知真相后,索性把三巧还给了蒋兴哥,连那十六箱财物也一并发还。

蒋兴哥从此与三巧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在那样的封建时代,破镜还能重圆。在这篇小说里,少了仇恨和扭曲,多了宽容和善良,体现了人性的温暖。夏志清在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对此文做出了极高的评价:“中国古典小说充满了荒诞,而《珍珠衫》则是其中经过变异的独一无二的奇迹。”
沧海月明珠有泪。2016年5月,对南珠研究情有独钟的作家段扬罹患抑郁症,不幸离世,留给世人的是他的最新著作《珍珠故事》。

段扬:“在南珠之乡,南国珠城讲述珍珠的故事,展示珍珠文化,那真是如数家珍啊。足以令北海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能够激发我们更加地热爱家乡。”

斯人已逝,在他的笔下那些与珍珠有关的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忠与奸、廉洁与腐败、仁慈与残暴的故事,依然伴随阵阵涛声,娓娓地讲述着。

北宋文豪欧阳修在诗歌《鹦鹉螺》中曾经这样描述:

大哉沧海何茫茫,天地百宝皆中藏。

牙须甲角争光鋩,腥风怪雨洒幽荒。

珊瑚玲珑巧缀装,珠宫贝阙烂煌煌……

生活在陆地上的人,只能凭藉着想象来勾勒海上风光。隔着层峦叠嶂的波涛,隔着腥咸凌厉的海风,异域究竟是珠宫贝阙?还是弥漫着腥风怪雨的幽荒之地?

对“外世界”的向往和征服是从古至今深植于人们心底的一个勇者梦。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合浦汉代墓葬群和光彩夺目的南珠,这三样“标志性”地理要素见证着北海对外开放的滥觞。如今,始发港的遗址被淹没在合浦一片濡积平原之下;当年那些战风浪,扬国威,主动参与世界交往的黄门、船队官兵、商人,也已长眠于地下。远远看去,静默的封土堆和其上枝繁叶茂的树,仿佛一个个巨大的感叹号,在感叹那段历史的辉煌与神奇。海纳百川,扬帆济远。先辈们筚路蓝缕,百转千回,留下无数的珍贵文献,记载了独到而生动的体验,交流着新奇又珍贵的物品。

我用目光在地理与文物里,在史料与典籍里,在文学与艺术里,追随着先辈们的脚步,折服于他们的勇气与智慧。唯其开放的胸襟和视野,唯其勇敢无畏的探索精神,才让今天的我们领略到灿烂的西方文化,也让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璀璨的光华。
▍撰稿:路迪 庞华坚
▍播音:红叶 敦威
▍录音合成:叶清 覃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另外再说一下我们这一场的政策,直播间15ml拍下到手只要269,而且1:1赠送30ml三重果酸磨砂膏!#15号第二届宠粉节 美哭了粉福利管够# 发个小众护肤品
  • 生活也一样,就像看不懂、猜不透的舞台剧,既有字正腔圆数十年、快马加鞭几万里的神奇,也有上身理想,下身现实的悲剧。蝴蝶兰展也是超级漂亮,各种各样的花,不知道有多少
  • 成都考试时间、考点安排有变】#在成都看发布#近日,有市民询问2022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成都考点的安排情况,担心考试时间是否有调整,是否有涉疫风险?
  • 成都双流空客专班成员李蔚然表示,空客拥有全球领先的飞机拆解工艺,目前可以实现飞机重量90%以上的回收再利用,最终通过填埋处理的废弃物将不超过5%。此次动工的空客
  • 【货 号】:7908ft 【颜 色】: 黑色 【尺 码】: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可定做:大码40,41,42,加收定做费20元
  • #周鹏[超话]# 从2013到2022,当年那个穿荧光绿鞋的小将周鹏到老将周鹏,因为你爱上宏远,因为你开通了微博,直到今天你仍然是我微博的第一个关注,期间球队经
  • 一个倒下的女孩——预示着黄姝,一个断臂的男孩——预示着耳聋的秦理,本来是青春温暖的四个人,最后和雕塑一样变得残破凋零...《胆小鬼》在细节处刻画得真的很好,首周
  • 事实证明有些人的心真的变了,心若在一起又怎么有那么多的不信任与不理解。我们都很累,忙不完的工作,干不完的事情,有很多责任,不得不背,有太多委屈,不得不藏。
  • 秋花慘淡秋草長,耿耿秋灯,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鄉村,無憂無慮的沒有俗世煩惱,只需忙著生活需求,還有四季的變化帶來的困難,這是一種生活的選擇,
  • 由于电子商务的性质,在交易平台上,电商企业收到货款往往会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缩短账期,企业可以选取应收或应付账款融资模式来获取资金,提高资金的周转率,这种融资模
  • 更巧的是,与李晨同框合照的女子,也出现在了这家潮牌店的活动中,并且在嘉宾签到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看到这,不少网友不禁联想,或许两人并不是真的偶遇,而是被朋友
  • Yuiri#村山彩希[超话]##AKB48#【公演手书】2022.8.12 18:30恭喜Odaei,Gunmaria首次出演✨对我个人来说久违地和Sayari
  • [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文轩#人鱼主唱宋亚轩卡点大师刘耀文可以移步宋亚轩实力舞台《给我一个吻》《凄美地》《我怀念的》《为你我受冷风吹》《For
  • 深圳龙岗宝龙街道洋桥汉田回迁房,地铁14号线宝龙站,专规已过,宝龙外国语+200家上市企业名称:龙岗南约洋桥和汉田城市更新项目位置:地铁14号线“宝荷站”面积:
  • #一个绝情的刷题机器[超话]##粉笔模考##国考# 为什么上岸的人是我 备考的生活好像在一维的世界只有横轴和竖轴,只有白和黑早上六点半起,迎接被阳光充溢的白天晚
  • 耶努集抗风压性、隔音性、隔热性、气密性五性优势,在你繁忙之时,仍能为你呵护你心爱的那个ta,无时无刻为爱保驾护航,懂你,懂ta,更懂你的生活所需!耶努——物超所
  • 原曲:你在他乡还好吗——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原创同人曲策划:@炊饭是粮食 作词:苏栗无作曲:金丝草lvy编曲:斓音音乐实验室演唱:灵犀素心、寒砧、宿年、卿顾
  • 我喜欢你❤像鲸鱼缺氧于六千四百米的深海❤乐此不疲;❤我喜欢你❤像等了多年故人的老城门❤茕茕孑立❤我喜欢你❤像钗头凤搁下了最后一笔❤相思成疾❤我喜欢你❤像星河落入
  • 治学不读书而一味找材料,只由教科书接受一些常识套话,就进入细小的专题研究,不知前人大体和已知,守成尚且力有不逮,又迫于环境,急于创新超越,凭借翻译介绍的域外义理
  • 禁娱期间:1⃣️晨艺粉丝后援会及下属官博停更,各组活动听从组内安排。【7.28禁娱公告】 7月28日为唐山大地震四十六周年祭,为悼念遇难同胞,后援会号召全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