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村】稻蟹田间话丰年——八门城镇前辛庄村的幸福曲 】稻里有蟹,蟹里有稻,稻蟹混养,让两者互利共生,既生出了饱满的稻,又养出了肥美的蟹。

“你看,地头的沟渠里有螃蟹,地里种着水稻。一期两收,土地单位面积的效益大大提升了。”在宝坻区八门城镇前辛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玉增向中国小康网讲述了前辛庄村的“稻蟹情缘”。

2017年前辛庄村列入天津市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结对帮扶。近三年来,在帮扶单位领导和区镇的大力支持下,前辛庄村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66万元。

如今,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硕果,写在了村里的每个角落。而稻渔互补立体种养的特色产业,绘就了前辛庄村亦动亦静的丰收画卷。

眼前满绿 空中稻香

夏秋季节的前辛庄村,犹如一幅唯美灵动的田园画卷。稻田内,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摇曳;荷花池内,荷香沁心。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通向各家各户。种满鲜花的民宅前,村民们坐在门口喝着茶水,聊着家常,细数着村里的变化。

“我们村基础较差,村内只有一条破旧的主干道,此外全是土路,田间田埂杂草丛生。水井出现翻砂、管网老化现象,水质差,一些村民因此得了结石病。”提起村庄过去的情景,田玉增历历在目。

2017年,按照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安排,市农业农村委帮扶前辛庄村。帮扶组和村两委一手抓基础设施改善,一手抓特色产业培育,把一件又一件的实事做了起来——主干道路翻修了,路面硬化了,路灯装上了,下雨积水问题解决了。2018年前辛庄村接受天津预备役高炮师帮扶资金,引进水净化设备,从源头改善水质,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聊天的工夫,前辛庄村的净水设备前陆续有村民提着纯净水桶过来接水。“新建了自来水管网和自来水净化站,现在每天喝的是甘甜的纯净水,大伙儿都特别高兴,这一桶水,够喝两三天。”村民张大娘一边接着水一边美滋滋地说。

如今的前辛庄村干净整洁,不见杂物堆放和垃圾死角,各户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党群服务中心后,绿色爬藤类植物爬满长篱笆,生机勃勃。党群服务中心前,2000平方米的村民健身广场设施齐全,周围环绕的是养殖鱼塘,放眼远望是大片的稻田。每到金秋时节,随处可见的是金黄稻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稻香。

精准“输血” 持续“造血”

盛夏时节,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置身前辛庄村一望无际的稻海中,仿佛闻到了香喷喷的米饭味。

前辛庄村共有628亩耕地,除了废弃的坑塘,大部分都是旱地,劳动力也只有103人。旱地作物的经济效益不高,每亩地一年净收入仅有200元至300元,不好的年头只能实现持平,甚至还会亏本。

尽管如此,驻村工作组踏着农田、踏着泥泞的道路,一点点去谋划村庄的发展。

驻村后,帮扶组走进田间地头和入户开展调研,摸清帮扶村基本情况,按照打造稻香特色村目标,制定了建设稻田立体种养区、休闲垂钓区、休闲康养区、农家乐休闲区和道渠边果树带、沟渠内养殖带、环村林果绿化带(四区三带)产业发展帮扶措施,为帮扶工作开展提供了引领方向。

2017年初村两委班子牵头,集中流转村南240亩旱地,全部改为稻田。帮扶组会同村两委班子,申请和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先后新修田间道地路5760平方米,建设节水渠道1672米、上水池35个,建设闸涵3个,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随着村污水管网改造完成,村集体又对村前村后的坑塘沟渠进行了集中清理,增加了鱼塘4个,面积40多亩,鱼塘和田间沟渠都养鱼。今年,前辛庄村在村北稻田区进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添置了水稻种植、水产品养殖、畜禽养殖、果树蔬菜等设施,建设了现代农业园区,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规划,为集体增收增加来源。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过程中,缺少资金是产业帮扶的主要困难。帮扶组会同村两委班子,先后引进天津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和市农业主管部门产业帮扶资金150万元,支持产业项目发展。根据帮扶产业规划,立足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重点开展水稻立体种养,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2020年实施了稻鱼综合立体种养项目,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的指导帮助下,加强了稻鱼立体种养园区建设,开展水稻与南美白对虾、水稻与小龙虾、水稻与螃蟹大眼幼体的试点养殖,同时注册蟹虾类品牌(前辛禾花蟹、前辛禾花虾),为加快推进高效特色产业发展起好步开好头。

为促使产业帮扶项目真正用于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还牵头成立了以全体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的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和村集体不但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为标准的保底收入,还可以参与分红,参加合作社劳动的部分村民还可以得到工资性收入。同时,前辛庄村采取外来技术引进和本村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稻鱼种养水平,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定期到村服务,经常开展网上指导,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9年年底,为解决稻谷买难问题,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村合作社投资2.2万元,添置小型稻谷加工设备,日产稻米5000斤,注册了商标,开展了稻米加工销售。同时,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农家乐试点,添置小木屋,利用稻鱼立体种养基础,为下一步开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提高种养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兴旺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态大米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市场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现在还没到收割期,就已经有不少客商打电话订购。”谈到大米的销售情况,稻农老张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

走在前辛庄村群众活动广场上,可以看到红色标语“共建美丽乡村 共享美好生活”,这是帮扶组的心愿,也是村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

村居错落有致,环境整洁优美,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户,郁郁葱葱的稻田环绕四周。在镇区两级党委的领导下,前辛庄村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稻蟹立体种养模式让村民鼓起了腰包,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前辛庄村走上了一条以基层党组织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前辛庄村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幸福曲。https://t.cn/A6GB2lg2

【稻蟹田间话丰年——八门城镇前辛庄村的幸福曲】
【摘要】稻里有蟹,蟹里有稻,稻蟹混养,让两者互利共生,既生出了饱满的稻,又养出了肥美的蟹。
image.png

宝坻区八门城镇前辛庄村全景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稻里有蟹,蟹里有稻,稻蟹混养,让两者互利共生,既生出了饱满的稻,又养出了肥美的蟹。

“你看,地头的沟渠里有螃蟹,地里种着水稻。一期两收,土地单位面积的效益大大提升了。”在宝坻区八门城镇前辛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玉增向中国小康网讲述了前辛庄村的“稻蟹情缘”。

2017年前辛庄村列入天津市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结对帮扶。近三年来,在帮扶单位领导和区镇的大力支持下,前辛庄村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66万元。

如今,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硕果,写在了村里的每个角落。而稻渔互补立体种养的特色产业,绘就了前辛庄村亦动亦静的丰收画卷。

眼前满绿 空中稻香

image.png

进村道路

夏秋季节的前辛庄村,犹如一幅唯美灵动的田园画卷。稻田内,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摇曳;荷花池内,荷香沁心。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通向各家各户。种满鲜花的民宅前,村民们坐在门口喝着茶水,聊着家常,细数着村里的变化。

“我们村基础较差,村内只有一条破旧的主干道,此外全是土路,田间田埂杂草丛生。水井出现翻砂、管网老化现象,水质差,一些村民因此得了结石病。”提起村庄过去的情景,田玉增历历在目。

2017年,按照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安排,市农业农村委帮扶前辛庄村。帮扶组和村两委一手抓基础设施改善,一手抓特色产业培育,把一件又一件的实事做了起来——主干道路翻修了,路面硬化了,路灯装上了,下雨积水问题解决了。2018年前辛庄村接受天津预备役高炮师帮扶资金,引进水净化设备,从源头改善水质,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image.png

净水设备

聊天的工夫,前辛庄村的净水设备前陆续有村民提着纯净水桶过来接水。“新建了自来水管网和自来水净化站,现在每天喝的是甘甜的纯净水,大伙儿都特别高兴,这一桶水,够喝两三天。”村民张大娘一边接着水一边美滋滋地说。

如今的前辛庄村干净整洁,不见杂物堆放和垃圾死角,各户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党群服务中心后,绿色爬藤类植物爬满长篱笆,生机勃勃。党群服务中心前,2000平方米的村民健身广场设施齐全,周围环绕的是养殖鱼塘,放眼远望是大片的稻田。每到金秋时节,随处可见的是金黄稻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稻香。

精准“输血” 持续“造血”

image.png

稻蟹立体种养模式

盛夏时节,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置身前辛庄村一望无际的稻海中,仿佛闻到了香喷喷的米饭味。

前辛庄村共有628亩耕地,除了废弃的坑塘,大部分都是旱地,劳动力也只有103人。旱地作物的经济效益不高,每亩地一年净收入仅有200元至300元,不好的年头只能实现持平,甚至还会亏本。

尽管如此,驻村工作组踏着农田、踏着泥泞的道路,一点点去谋划村庄的发展。

驻村后,帮扶组走进田间地头和入户开展调研,摸清帮扶村基本情况,按照打造稻香特色村目标,制定了建设稻田立体种养区、休闲垂钓区、休闲康养区、农家乐休闲区和道渠边果树带、沟渠内养殖带、环村林果绿化带(四区三带)产业发展帮扶措施,为帮扶工作开展提供了引领方向。

2017年初村两委班子牵头,集中流转村南240亩旱地,全部改为稻田。帮扶组会同村两委班子,申请和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先后新修田间道地路5760平方米,建设节水渠道1672米、上水池35个,建设闸涵3个,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随着村污水管网改造完成,村集体又对村前村后的坑塘沟渠进行了集中清理,增加了鱼塘4个,面积40多亩,鱼塘和田间沟渠都养鱼。今年,前辛庄村在村北稻田区进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添置了水稻种植、水产品养殖、畜禽养殖、果树蔬菜等设施,建设了现代农业园区,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规划,为集体增收增加来源。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过程中,缺少资金是产业帮扶的主要困难。帮扶组会同村两委班子,先后引进天津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和市农业主管部门产业帮扶资金150万元,支持产业项目发展。根据帮扶产业规划,立足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重点开展水稻立体种养,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2020年实施了稻鱼综合立体种养项目,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的指导帮助下,加强了稻鱼立体种养园区建设,开展水稻与南美白对虾、水稻与小龙虾、水稻与螃蟹大眼幼体的试点养殖,同时注册蟹虾类品牌(前辛禾花蟹、前辛禾花虾),为加快推进高效特色产业发展起好步开好头。

为促使产业帮扶项目真正用于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还牵头成立了以全体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的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和村集体不但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为标准的保底收入,还可以参与分红,参加合作社劳动的部分村民还可以得到工资性收入。同时,前辛庄村采取外来技术引进和本村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稻鱼种养水平,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定期到村服务,经常开展网上指导,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9年年底,为解决稻谷买难问题,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村合作社投资2.2万元,添置小型稻谷加工设备,日产稻米5000斤,注册了商标,开展了稻米加工销售。同时,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农家乐试点,添置小木屋,利用稻鱼立体种养基础,为下一步开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提高种养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兴旺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态大米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市场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现在还没到收割期,就已经有不少客商打电话订购。”谈到大米的销售情况,稻农老张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

image.png

前辛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走在前辛庄村群众活动广场上,可以看到红色标语“共建美丽乡村 共享美好生活”,这是帮扶组的心愿,也是村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

村居错落有致,环境整洁优美,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户,郁郁葱葱的稻田环绕四周。在镇区两级党委的领导下,前辛庄村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稻蟹立体种养模式让村民鼓起了腰包,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前辛庄村走上了一条以基层党组织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前辛庄村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幸福曲。

#新邯郸# #邯郸新闻网# 【发展扶贫微工厂 就地创业促脱贫——对魏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魏县立足全国劳务输出大县在外经济能人多、在家留守妇女等“半劳力”多、增收难这一实际,积极创新,主动求变,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扶贫产业思路,对农村原有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含量不高、就业门槛较低,且具有扶贫效用的生产企业加以引导、改造、扶持,大力推进“扶贫微工厂”建设,让留守人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闯出了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一举四得”的产业化扶贫新路子。目前,全县共发展“扶贫微工厂”156家,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40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0余人,人均实现月增2000元以上。

“一个难题”催生创新实践

魏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30万人,年劳务收入近60亿元,是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劳务大军的外出,一批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有时间、有精力但缺技能、缺信息的“半劳力”群体。如何让扶贫红利覆盖这一群体,让她们早日步入脱贫增收快车道?成为摆在魏县县委、县政府面前一个新的难题。

近年来,魏县部分返乡人员利用原先外出务工建立的人脉关系和资源,在家中从事箱包、服装、毛绒玩具等来料代加工生产的日渐增多,这种“家庭作坊”式的来料代加工企业,融入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理念,门槛低、风险小、收入稳定,是整合利用“半劳力”资源的好载体。

载体找到了,问题看准了,该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雄安等地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陆续外迁机遇,本着“以创业促就业”的指导思想,千方百计创办更多为城市大企业订单加工的扶贫“微工厂”,为农村闲散“半劳力”搭建起精准脱贫的“大舞台”。该县强化县、乡政府主导作用,出面牵线搭桥,促进城市企业和贫困村建立合作关系,在贫困村建立“生产车间”或“分工厂”,即“扶贫微工厂”;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引导各乡镇、村通过“内联”“外引”等形式,支持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箱包、服装、毛绒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更好更多地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创业就业;组建县级家庭手工业协会,为有意创建“扶贫微工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项目推荐、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对“扶贫微工厂”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补贴。该县选择基础较好的沙口集乡先行试点,推动乡、村党员干部利用招商引资信息库,与魏县籍在外从事箱包、服装等加工行业的人士积极联系对接,邀其回乡办厂。短短一个多月,沙口集乡就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3000多平方米,从业人员500余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口120人,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示范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两项补助”激发建设动力

为推动“扶贫微工厂”规范建设与健康发展,魏县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规范引导,制定了《“扶贫微工厂”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来源、土地使用、奖补办法、建设模式等有关事项。

“扶贫微工厂”采取“村建、企用、乡管、县补”的发展模式,奖补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并实行对村、对企“双补助”。

——对村集体投资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的,实行全额补助,分3年补贴到位,建成验收后第一年补贴80%,剩余20%分两个年度进行拨付,所形成资产及资产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对入驻企业,原则上要求企业优先安排贫困对象,一般不少于10人,或占用工总数的30%以上,每吸纳一个贫困工人稳定就业6个月的扶贫微工厂给予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贫困工人使用的加工设备还可享受最多100%补助,并按“带资入股”进行分红。

“三种模式”适配不同村情

在“扶贫微工厂”建设上,魏县紧紧把握“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原则,因村制宜,灵活创建,探索推行了三种建设模式。

“从无到有”新建模式。针对一些没有集体资产、无条件为加工企业提供生产厂房的村,经村申报、乡审核、县审批同意后,可在村集体土地或租用闲置宅基上新建“扶贫微工厂”,并享受“先建后补”扶持政策。

“盘活资产”改建模式。该县鼓励乡镇或村集体利用闲置校舍、厂房等集体资产、资源,按需求进行改建,并统一悬挂“扶贫微工厂”标识,同样享受“先建后补”扶持政策,实现变废为宝。

“借用现房”租赁模式。该县对租用民房或其他厂房的加工点,凡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0人以上的,经验收达标后,挂牌转化为“扶贫微工厂”,实行统一管理,享受相关政策。

“四方受益”实现互利共赢

在魏县,通过发展“扶贫微工厂”,建立了“大企业+微工厂+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贫困户、“微企业”、村集体及特色产业发展“四方受益”局面。

贫困户实现了无障碍就业、多形式增收。“扶贫微工厂”大都位于村内或村周边,在不影响照顾家庭、种地创收等情况下,又给留守妇女等“半劳力”群体提供了“足不出村”在家门口也能“打工挣钱”的机会和门路。此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还可“带资入股”,每人每年又可获得保底分红,实现“入股得股金、种地收‘地金’、打工挣薪金”新“三金”增收。

“微企业”实现了低风险生产、多渠道增效。由于“扶贫微工厂”多为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回乡回村开办,且多是订单式生产,其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及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几乎全由提供来料的大企业承担;加上他们大都在生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所以生产经营几乎“零风险”。同时,由于“扶贫微工厂”由村建设,用工购机享有补贴,加之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等因素,破解了小微企业发展在用地、用工、资金等方面难题。

村集体实现了可持续壮大、多方面增益。新建“扶贫微工厂”由村集体负责建设,建成后由县扶贫资金全额补贴,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此外,可收取一定数额的租金,按最低建设面积400平方米的标准,村集体每年可收租金万元以上。村集体有了为群众搞服务、促增收、帮脱贫的“资本”,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随之大幅提升。据统计,魏县通过建设“扶贫微工厂”,让30多个村实现了村集体收入“零突破”。

特色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多路径增强。“扶贫微工厂”的建设与发展,也对全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构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扶贫微工厂”发展较早的沙口集乡,乡村党员干部带头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箱包、灯饰、服装、毛绒玩具、电子元件等加工项目31个,打造家庭手工业专业村7个,初步形成了“大屯、刘屯、集东服装加工,岗上箱包加工,北辛庄灯饰加工,河沟、郑二庄毛绒玩具加工”的发展格局。其他乡村扶贫产业也竞相发展,全县发展构树种植、食用菌种植、设施蔬菜种植、奶牛养殖、生猪养殖等种植业、养殖业、家庭手工业专业村和特色村110个,建设扶贫产业园区65个,为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种元素”促进社会和谐

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同时,该县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行“扶贫微工厂+”模式,植入党建、群团等五种元素,深化发展内涵,激发脱贫动力,促进社会和谐。

“扶贫微工厂+党建工作”。凸显党组织对发展“扶贫微工厂”的引领作用,具备条件的建立党支部或设置党小组,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并加强对优秀青年的教育培养,增添了党员队伍有生力量。

“扶贫微工厂+文明创建”。在全县大力弘扬践行“重信义、敢担当、创大业、爱家乡”新时期魏县精神,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志愿服务、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员工”评选活动,让员工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教育。

“扶贫微工厂+群团工作”。团县委、县妇联、县工会、县残联等群团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扶贫微工厂”成立相应组织,分别开展青年志愿者帮扶及青年能手、青年先锋岗、“巾帼创富能手”“孝贤媳妇”评选等活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扶贫微工厂+育才育智”。在规模比较大的微工厂建有扶贫培训中心,负责对本厂及周边微工厂工人进行技能和管理培训,成为育才育智的孵化器。另一方面,有的员工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逐步发展为带班长、工长,实现了由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扶贫微工厂+地方文化”。结合魏县实际,加强组织引导,将一些分散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家庭手工作坊发展成“扶贫微工厂”。比如,梨木厨具制作、土纺土织、草编等,生产销售逐渐规模化、产业化。

自发展“扶贫微工厂”以来,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群众称赞说:工厂建在家门口,打工不再往外走;政府铺就脱贫路,生活富裕有奔头。

来源:魏县宣传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抱着什么目的接近我?查理苏,有一天你会把爱和理想放在天平两端吗?
  • 清明三天真的算是拉到极限了第一天看房子挑中了心仪的房子然后陪小叶直播到四点多六点回家睡觉睡到四点又收拾然后脑子抽风的又屁颠屁颠跟着小叶去直播然后六点扛着清洁工具
  •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
  • 真的想想觉得19级往后的大学生好惨好不容易到了大学了 相对来说自由 没有多大的经济压力 没有工作的烦恼 可以趁着周末 小长假 寒暑假去旅游 去玩 去丰富自己的阅
  • 【春雷话剧社,你是神仙社团,你也是“梦中情团”】 在大学里,社团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3月26日,省教育厅“豫教思语”微信公众号
  • 简单是你最大的特点,干净是你最美的气质,你性格温和,从不和人计较,朋友总说你心大。对待感情,你的心就像水彩一样透明,喜欢谁就是谁,从不掖着藏着,和另一半在一起的
  •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一道诏旨,令茶废团改散,“岁贡上贡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把团茶都废掉,喝散茶。 《元和县志》记载虎丘所产之茶:“
  • 带卯木的朋友,这天会比较有杀伐气,做事会相对以前果断很多。带亥水的也是一样,不过亥水的多是过手财,就好像某个项目的大几百W的流水过一下你的手,然后再出去。
  • #陈立农[超话]##陈立农# heyhey~这里是甜啵小农滴卡小文!!overover宝贝,今天是你出道第四周年啦~也是本糖糖陪伴着你的第四周年啦!!✌在我的印
  • #肖战我喜欢你#姑娘:成年人的见过一次面之后就不在热情说明人家压根没看上你!上班之后最长的假期结束了 这两天一共叹气一万零一次 上班和离别什么的最讨厌了这次
  • ᵀʰᵉᵗᵉⁿᵈᵉʳⁿᵉˢˢᵒᶠᵗʰⁱˢʷᵒʳˡᵈ / ᶜᵒᵐᵉˢᶠʳᵒᵐʸᵒᵘʳˢᵗʳᵉⁿᵍᵗʰ.这个世界的温柔,来自于你的强大。 ᵀʰᵉʳᵉᵃʳᵉᵃˡʷᵃʸ
  • 当TA变得忽冷忽热若即若离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很慌乱,也许TA曾经很爱很爱你,但是TA如果变了,那就是变了,不要为TA找借口,也不要让自己陷入过去不能自拔!当T
  • 旧总戎袁宝善居士为予得法弟子,余癸卯卜一枝于石宝近地,而开高峯,田地山场则汪氏之祖基也,其他界段谈氏、杨氏施之。”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
  • 】#城市话题# “十一”刚过,不少市民又开始琢磨起下一个长假的事儿了,过年吃什么? ​​​​#天津生活#【年夜饭,再不订就晚了!
  • 从21岁首游开始,寄情山水,争奇逐胜,不辞辛苦,欲赌性命,前后30馀年,以双脚丈量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约63万字的《徐霞客游记》钱谦益评价说“此世间真文字、大
  • #柳善[超话]##柳善ins# 2022.3.25 柳善欧尼ins更新柳善欧尼ins账号[中国赞]yoo_sun0129配文:오랜만에 외출~ 얼마나 웃다 왔
  •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高价值的女人,你不仅自身俱有魅力,而且能够在很多地方给予男友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负担,他还会离开你吗?只是要你情感冷冻,将矛盾降低,以便你们
  • #黄子弘凡[超话]# 今天(4月6日)有直播哦~晚上20:00和好哥哥们联机玩游戏,不要错过啦[打call]生日月还有福利多多噢~✨活动一:天降福利活动时间:4
  • 笔者倒是觉得,经典没那么容易被“毁”对年轻人的语言实验,不妨多一些理解与包容。笔者倒是觉得,经典没那么容易被“毁”对年轻人的语言实验,不妨多一些理解与包容。
  • 当你用iPhone、iPad、Mac把自己全副武装的时候,父母却连买个10块钱100M的流量包都要思忖好久,最后还没舍得买; 当你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