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书上说:命中有“害”,则妨害六亲,骨肉参离,财帛澹泊,女命尤忌。其实,这种说法,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偏于片面,具体问题要具体看待。

就学理而言,八字中的“六害”,是指四柱地支,比如:子未之间、午丑之间、卯辰之间、寅巳之间、申亥之间、酉戌之间,具有的一种特殊生克关系。

说它特殊,主要是他们之间,无论相生也好,还是相克也罢,大多互有妨碍与牵制,尤其地支的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

而且,其表现方式,常常是隐藏的,不可言说,不愿放在桌面上摊开的,非原则的小事情,小情绪;就如俗话所说的”鸡毛蒜皮”,“肚皮官司”。

1、子与未相害

子为水,属于水势最旺的态势。为阳干壬水帝旺的地位,阴干癸水临官的地位;同时,藏干也专,达100%;因而,水的势能最大。

未为土,节令季夏,日居午后,火土同宫,土中至燥;同时,内部藏干己、丁、乙,实际上乃一顺生关系,其势能也为土中最大。

这两个地支发生生克关系,定当势均力敌,故为势能之害。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同等条件下(在同一五行层次,一对一的情况下),受到伤害的首先就是子水。

未中己土也要减力,但相对会小很多;同时,未中的丁火受伤程度更大,代表丁火之类的六亲容易受损;未中乙木获得生机,代表乙木的六亲算有救应,亦会增强对己土的约束。

因此,六害之中的子未之害,是最具实质性生克能量的一对关系;为势家之害,最为不利六亲骨肉。

2、丑与午相害

丑为己土,其中藏癸与辛大体要战40%,节令属季冬,日居子后,属于饱含水的湿土,也是势能最弱的土。

午乃戊己之源,又为己之禄神,戊土帝旺;藏干己土和丁火,火土同宫,故有土出干,或者紧贴,实际上也可以看成土的势能。

丑与午之间,若论实质关系,就是午中的丁己助旺丑中己土,己土因加力而克制丑中子水;同时,丑中癸水能制午中丁火,午中丁火克制丑中死金。

在同一五行层次,且双方均为一对一的情形下,其中的癸水和丁火,受伤的情况最为严重;辛金会有轻度妨碍。

主代表癸水与丁火的六亲容易受到伤害,相应的事象容易会有妨害;同时,代表辛金的六亲和事像,会有一些妨碍。

故此,也称为官鬼相害,妨害,伤害的方式,虽然隐晦,但是危害较大,来势较狠,影响较深。

3、寅与巳相害

寅巳本来相刑,本来应该依刑来论。但是,五行之间,不仅具有显性的生克关系,也有隐性的不易被人察觉的生克关系。尤其是六亲之间的互动,常常比较微妙。

比如,寅木与巳火,不仅体现出寅中之甲、丙,可以生助巳中之丙;而甲木因泄受伤的关系;而且也有寅中甲木妨害丙中戊土,巳中庚金妨害寅中甲木。

同时,寅巳之中的戊土可以汇聚,又有生助庚金之力。因此,关系尤其复杂,有的还需要结合八字中出干的五行旺衰来决定受益与受伤的情况。

一般说来,在同一五行层次,且是一对一的情况下,寅巳之害,受伤的多是甲木,以及庚金,戊土有受到妨碍牵制的迹象。

因为,分别为寅为甲木禄神,巳为丙火禄神,它们之间的害,既有各自逞能的表现,也有寅中甲木主动付出,但丙火心安理得,没有感激。

在寅巳相害的关系中,需要特别注意其庚金所代表的六亲的不利影响;以及甲木主动付出的动机,尤其是甲木旺的情况下,戊土也会受伤。

4、卯与辰相害

卯辰之间,本为同一方气;但辰本气为戊,深藏乙木和癸水,故此,土气最虚;同时,卯木又临专旺之地,又得益于辰中乙木和癸水,辰中戊土受乙木所克,子水受乙木盗泄。

其中受伤最为严重的就是辰中子水,一来这个子水本气就受戊土本气所克;二来乙木加力后,耗泄子水更甚。

其次,戊土受伤也会比较严重。因为辰乃戊土的死地,不能旺相;辰中有水反而可以养木。因而,称为欺凌之害,是为以少欺老的象征。

5、申与亥相害

申亥之害,被称为争进之害。因为,申乃庚之临官,又为壬之长生;亥水为壬水临官之地,它们之间发生关系的话,则有争先恐后的意思;

同时,亥为申金衰病之位,也是申金的进一步的发展趋势,所以体现事像往往具有亥水对于申金的勾引、引导,预谋,申金也主动配合的这种关系,所以为争进之害。

另外,就是亥中有甲,又为甲木长生,属于亥的进取;申中之庚,禀临官之旺,能伤亥中之柔嫩之甲;同时,亥中之甲,更能敌申中戊土,坏了庚的基础。

因此,申亥之害,也有各自争取进步、发展之中的相互防备,相互较劲,暗中使绊,挖对方的墙角之列的事情发生。

6、酉、戌相害

酉戌之间,本为同一方气,属于同一家族;同时,戌中戊土也是可以生酉金的。但是,只因戌中有丁,虽为死火,却不甘心,嫉妒别人,加害酉金,所以称为嫉妒之害。

如果是酉金见戌,在同一五行层次,戌多戌旺,则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体现出戌要咬酉一口;反之,酉多酉旺,则没有太大的妨害,反而喜欢害一下。

当然,如果势均力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相爱相杀,又爱又恨;面子上过的去,内心中常常不满,深怀嫉妒之心,常常会背地里使点小花招,小伎俩,下点烂药。

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八字中的“害”,就是地支五行之间的一种隐性的生克关系,因为,不太容易让人察觉,也容易被人们忽略,因而,显得比较神秘。

只不过,是人们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种复杂表现;也不一定全是坏处。就五行生克的角度来讲,该害时候,则就可以害;不该相害时候,则最好不害。

也就是说,命中的喜用之神,就不能害;被害则事业容易受到暗中的牵制、阻碍和妨害。命中的仇忌之神,反而喜害,属于有人暗中纠偏、纠错、补漏。

就六亲和人事上关系来说,也不一定全是你对于六亲的不利;也可能是有某种六亲会妨害你;也不一定尽是坏事,也极有可能属于好事、喜事。

另外,相害也是一种级别比较低,力量相对比较小的一种特殊冲突形式。因此,也就不用过于耿耿于怀。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冲突形式,或许不是很激烈;但是,矛盾和冲突常常以内在的、隐性的、不易察觉、更易忽略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也就容易积累矛盾,从而使矛盾无法及时化解,矛盾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对六亲和人事方面的影响往往表现:出时间较长,关系冷淡,不易消解的特点。

至于有人说:八字中有“六害”,往往是家中祖坟不安,阴人不安。这种说法,也是偏片面的。

但是,八字中害多的人,多与六亲关系不和,淡漠,缺乏亲近,倒是实在的。具有这种信息特征的人,要不断强化与六亲方面的沟通,最好大度大气一些。

命书上说:命中有“害”,则妨害六亲,骨肉参离,财帛澹泊,女命尤忌。其实,这种说法,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偏于片面,具体问题要具体看待。

就学理而言,八字中的“六害”,是指四柱地支,比如:子未之间、午丑之间、卯辰之间、寅巳之间、申亥之间、酉戌之间,具有的一种特殊生克关系。

说它特殊,主要是他们之间,无论相生也好,还是相克也罢,大多互有妨碍与牵制,尤其地支的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

而且,其表现方式,常常是隐藏的,不可言说,不愿放在桌面上摊开的,非原则的小事情,小情绪;就如俗话所说的”鸡毛蒜皮”,“肚皮官司”。

1、子与未相害

子为水,属于水势最旺的态势。为阳干壬水帝旺的地位,阴干癸水临官的地位;同时,藏干也专,达100%;因而,水的势能最大。

未为土,节令季夏,日居午后,火土同宫,土中至燥;同时,内部藏干己、丁、乙,实际上乃一顺生关系,其势能也为土中最大。

这两个地支发生生克关系,定当势均力敌,故为势能之害。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同等条件下(在同一五行层次,一对一的情况下),受到伤害的首先就是子水。

未中己土也要减力,但相对会小很多;同时,未中的丁火受伤程度更大,代表丁火之类的六亲容易受损;未中乙木获得生机,代表乙木的六亲算有救应,亦会增强对己土的约束。

因此,六害之中的子未之害,是最具实质性生克能量的一对关系;为势家之害,最为不利六亲骨肉。

2、丑与午相害

丑为己土,其中藏癸与辛大体要战40%,节令属季冬,日居子后,属于饱含水的湿土,也是势能最弱的土。

午乃戊己之源,又为己之禄神,戊土帝旺;藏干己土和丁火,火土同宫,故有土出干,或者紧贴,实际上也可以看成土的势能。

丑与午之间,若论实质关系,就是午中的丁己助旺丑中己土,己土因加力而克制丑中子水;同时,丑中癸水能制午中丁火,午中丁火克制丑中死金。

在同一五行层次,且双方均为一对一的情形下,其中的癸水和丁火,受伤的情况最为严重;辛金会有轻度妨碍。

主代表癸水与丁火的六亲容易受到伤害,相应的事象容易会有妨害;同时,代表辛金的六亲和事像,会有一些妨碍。

故此,也称为官鬼相害,妨害,伤害的方式,虽然隐晦,但是危害较大,来势较狠,影响较深。

3、寅与巳相害

寅巳本来相刑,本来应该依刑来论。但是,五行之间,不仅具有显性的生克关系,也有隐性的不易被人察觉的生克关系。尤其是六亲之间的互动,常常比较微妙。

比如,寅木与巳火,不仅体现出寅中之甲、丙,可以生助巳中之丙;而甲木因泄受伤的关系;而且也有寅中甲木妨害丙中戊土,巳中庚金妨害寅中甲木。

同时,寅巳之中的戊土可以汇聚,又有生助庚金之力。因此,关系尤其复杂,有的还需要结合八字中出干的五行旺衰来决定受益与受伤的情况。

一般说来,在同一五行层次,且是一对一的情况下,寅巳之害,受伤的多是甲木,以及庚金,戊土有受到妨碍牵制的迹象。

因为,分别为寅为甲木禄神,巳为丙火禄神,它们之间的害,既有各自逞能的表现,也有寅中甲木主动付出,但丙火心安理得,没有感激。

在寅巳相害的关系中,需要特别注意其庚金所代表的六亲的不利影响;以及甲木主动付出的动机,尤其是甲木旺的情况下,戊土也会受伤。

4、卯与辰相害

卯辰之间,本为同一方气;但辰本气为戊,深藏乙木和癸水,故此,土气最虚;同时,卯木又临专旺之地,又得益于辰中乙木和癸水,辰中戊土受乙木所克,子水受乙木盗泄。

其中受伤最为严重的就是辰中子水,一来这个子水本气就受戊土本气所克;二来乙木加力后,耗泄子水更甚。

其次,戊土受伤也会比较严重。因为辰乃戊土的死地,不能旺相;辰中有水反而可以养木。因而,称为欺凌之害,是为以少欺老的象征。

5、申与亥相害

申亥之害,被称为争进之害。因为,申乃庚之临官,又为壬之长生;亥水为壬水临官之地,它们之间发生关系的话,则有争先恐后的意思;

同时,亥为申金衰病之位,也是申金的进一步的发展趋势,所以体现事像往往具有亥水对于申金的勾引、引导,预谋,申金也主动配合的这种关系,所以为争进之害。

另外,就是亥中有甲,又为甲木长生,属于亥的进取;申中之庚,禀临官之旺,能伤亥中之柔嫩之甲;同时,亥中之甲,更能敌申中戊土,坏了庚的基础。

因此,申亥之害,也有各自争取进步、发展之中的相互防备,相互较劲,暗中使绊,挖对方的墙角之列的事情发生。

6、酉、戌相害

酉戌之间,本为同一方气,属于同一家族;同时,戌中戊土也是可以生酉金的。但是,只因戌中有丁,虽为死火,却不甘心,嫉妒别人,加害酉金,所以称为嫉妒之害。

如果是酉金见戌,在同一五行层次,戌多戌旺,则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体现出戌要咬酉一口;反之,酉多酉旺,则没有太大的妨害,反而喜欢害一下。

当然,如果势均力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相爱相杀,又爱又恨;面子上过的去,内心中常常不满,深怀嫉妒之心,常常会背地里使点小花招,小伎俩,下点烂药。

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八字中的“害”,就是地支五行之间的一种隐性的生克关系,因为,不太容易让人察觉,也容易被人们忽略,因而,显得比较神秘。

只不过,是人们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种复杂表现;也不一定全是坏处。就五行生克的角度来讲,该害时候,则就可以害;不该相害时候,则最好不害。

也就是说,命中的喜用之神,就不能害;被害则事业容易受到暗中的牵制、阻碍和妨害。命中的仇忌之神,反而喜害,属于有人暗中纠偏、纠错、补漏。

就六亲和人事上关系来说,也不一定全是你对于六亲的不利;也可能是有某种六亲会妨害你;也不一定尽是坏事,也极有可能属于好事、喜事。

另外,相害也是一种级别比较低,力量相对比较小的一种特殊冲突形式。因此,也就不用过于耿耿于怀。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冲突形式,或许不是很激烈;但是,矛盾和冲突常常以内在的、隐性的、不易察觉、更易忽略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也就容易积累矛盾,从而使矛盾无法及时化解,矛盾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对六亲和人事方面的影响往往表现:出时间较长,关系冷淡,不易消解的特点。

至于有人说:八字中有“六害”,往往是家中祖坟不安,阴人不安。这种说法,也是偏片面的。

但是,八字中害多的人,多与六亲关系不和,淡漠,缺乏亲近,倒是实在的。具有这种信息特征的人,要不断强化与六亲方面的沟通,最好大度大气一些。

禅宗传灯《天台德韶》

天台德韶国师是法眼文益的高足,俗姓陈氏,处州龙泉人。
据说其母曾梦见白光触体,于是便怀上了德韶。出生之后,小德韶更有许多奇异不凡之处。十五岁那年,有个梵僧劝他出家,十七岁时在本州龙泉寺受业,十八岁时纳戒于信州开元寺。后唐同光年间,德韶四处游方,拜谒了龙牙禅师,他向龙牙提了这么一个问题:“雄雄之尊,为什么无法接近?”龙牙对他说:“这就好比拿火去添火。”德韶又问:“要是忽然遇上水来会怎么样?”龙牙生气地说:“躲远点,你根本就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德韶并不就此罢休,他进一步追问道:“天不能盖,地不能载,这是什么意思?”
龙牙回答说:“道就是这样的啊!”
德韶先后问过十七次,龙牙反来复去就是这一句话,德韶实在憋不住,就请求龙牙禅师给自己详细讲解一下,龙牙不温不火地对他说:“什么是道,你以后自己去体悟吧!”德韶听了这话也就只好作罢。
此后,德韶游方到了通玄峰,有次他正在洗澡,忽然想起龙牙对自己说过的那番话,眼前一片明朗,于是急匆匆穿戴整齐,点着一炷香,望着龙牙寺的方向拜了几拜,心里默默念叨说:
“当时龙牙师要是给我说个一清二楚,今天免不了摇挨我一顿臭骂,真是多谢龙牙师的不言之教呀!”德韶此时的心情,就如同香俨智闲开悟时对沩山的那种感激之情一样。这以后,德韶又拜会了疏山禅师。他问疏山说:“不落古今是什么意思,请您给弟子指点迷津。”
“我不能说。”疏山干脆地说。
为什么不能说?”
“因为我弄不清有没有这码子事。”
德韶听了不无揶揄地说:“您这不是说得挺好吗?”
疏山被这么一问,反倒吃了一惊。
就这样,德韶先后参谒了五十四位高僧,可是都法缘未契,话不投机,最后他又到了临川。法眼禅师一见之下便深为器重,于是就留在法眼门下,安心修道。德韶因为已经是遍涉丛林之人,天下禅师也差不多让他参遍了,所以每天也懒得参问,只是跟着大伙儿平平淡淡过日子而已。
有次德韶也到堂上听法眼讲法,一个僧徒站起来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法眼脱口道:“就是曹源一滴水呀!”
那个僧徒显然有些莫不着头脑,但没有敢再问,怅怅然坐了下来。
以问语作答语,这大概是法眼接引弟子的惯用招数,前面我们曾分析过法眼与修山主的那段对话,法眼此处的用意庶几乎近之。从表面看上去这叫循环阐释,等于什么都没说,对参禅之人来说,什么都不要说(解说)却正是他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你一问“如何是。。。”就表明你起了推究、分别之心,也就是识见心,想要悟到自性,这种识心反成为障碍,就好比一个人立于激流之中的一块孤石之上,只要你一举步就会堕于水中。法眼以“曹源一滴水”答“什么是曹源一滴水”实际上就是扫断了德韶的识心,告诉你提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换一种说法就是一脚把水中央那个人刚抬起的腿给他踹回去。那个禅僧显然是没有体会出法眼的用心所在,倒是当时正坐在旁边的德韶恍然大悟,平素积累而成的疑结,焕然如冰消雪融。德韶把自己的这一番心得给法眼禅师汇报了一遍,法眼赞许地说:“你以后一定会为国王所师,使佛祖的事业得以发扬光大,我不如你啊!”
此后,德韶游方到了天台山,他瞻仰智者顗禅师的故居,恍然间觉得仿佛回到了自己居住过多年的地方。因为德韶与智者原都姓陈,说起来算得是一家人,当时禅门中人都把德韶看作智者的后身。德韶一度在白沙寺讲法,时值忠懿王任台州刺史,王子仰慕德韶的禅德,特地邀他到自己的官邸问道。德韶谆谆告诫王子说:“将来你成为一国之王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佛的恩惠啊!”后汉乾祐元年,忠懿王继承国位不久,便派使迎请德韶至王府,执以弟子之礼。当时天台宗智者大师的一代后代弟子曾多次找德韶谈过自己的一桩心事:“智者大师的教义,因为年代荒远,大都散落不存了,倒是在今天的朝鲜还保存得甚为完备,现在除了依靠您的慈力,别人怕是无法让它回归故土了。”
德韶于是把此事汇报给了国王,国王于是派遣特使携带德韶的亲笔信前往朝鲜,将智者大师失落于海外的教义悉数誊抄一遍带回国内,智者大师的法本得以流传至今。
德韶国师接引学人的方法与一般的禅师都不一样,他既不棒打,也不呵斥,既不沉默不语,也不迎面去截你的话头。凡弟子有问,他好像不怎么在意你的思路趋向,而只关心你的提问方式,这就好比与人在阵前交锋,横竖你使什么招式他都满不在乎,一门心思只是瞄住你的兵器,由下面的几则问答我们可以略见一斑:
有弟子问:“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那么大师又该如何接引学人呢?”
德韶说:“你到别的地方去再问一遍。”
“三种病人是什么意思?”
“这下可让你问着了!”
“什么是古佛心?”
“这个问题提得不简单!”
“什么是六祖?”
“你就是!”
“如何是方便?”
“这个问题提得很准确!”
“亡僧迁化后到哪里去了?”
“这不能跟你说。”
“为什么不给我说?”
“恐怕你不会!”
“一切山河大地从何而起?”
“你怎么想起提这么个问题?”
“什么是好动的心?”
“这没法回避。”
禅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方设法截断你的机心妄念。德韶倒好,左一个“此问不弱,”右一个“此问甚当”,大有推波助澜,助纣为虐之势,个中玄机,颇难体会,设身处地揣摩一番,或许德韶是想让弟子在没有一点阻碍的百无聊赖中自了自悟,也未可知。
有弟子问:“经常有人说起: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请问什么是归源性?”
“你问我答!”
“那方便门又是什么?”
“你答我问!”
归源性即作为本体的自性,正因为有自性在,故你可问你可答;方便门实际上就是可作变通之用,自性本不可言,事实上在佛法的授受中又不离言,我有问而你有答就是变通之用。
兴教寺的明和尚问德韶:“饮光拿着释迦祖师丈六之衣,在鸡足山下等待弥勒的降生,后来把这丈六之衣披在弥勒的千尺之身上,长短却正合适。可是释迦身高丈六,弥勒身长千尺,到底是弥勒之身能自个儿缩短还是释迦之衣能自个儿伸长?”
德韶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你倒是惦记着这个!”言下当然是讥讽明和尚对长短的计量之心。明和尚讨了个没趣,一甩袖子气冲冲走了。
德韶对传道授法的不着言路有一番自己的独特见解,开堂讲法时他对僧众说:“古人说得好:‘吾有一言,天上人间;若人不会,绿水青山’。你们说说这‘一言’是什么道理?古人的话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全面、完整的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所谓‘一言’并不是指用片言只语作个结论、下个定义;要准确地把握‘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内在意蕴,这样才能达到古人那种境界。并不是说你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是躲在黑暗的地方,什么也看不到就叫做‘言语道断’。千万不要误会,佛法不是这么回事。这一点你们要好好琢磨琢磨!”

德韶国师曾留有一首短偈,道是: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据说发言当时看过此偈后对人说:“德韶仅凭此偈就足以珍惜我宗宗门了。”
综合德韶国师开堂时所讲内容及上引短偈所述,德韶实际上提出了两方面值得注意的内容:
其一,“言语道断”,不是绝对的灭绝言路;
其二,“心外无法”,不是绝对的闭塞视听。
有趣的是,黄龙大师的弟子报本慧元的观点差不多与德韶国师如出一辙。
慧元禅师有次正在禅堂讲学,一个和尚站起来彬彬有礼地问道:“弟子有一个问题,不知老师能不能给解答一下?”慧元对他说:“昨天我已经回答过你了。”“那我今天就不能再问了吗?”慧元劝他说:“你明天再来吧。”
第二天,慧元一上堂,那个和尚就提了一问:“诸佛所传授的佛法,每一种都有可以变通之处,是不是这么回事?”
慧元回答说:“是呀!”
“那为什么诸佛本体寂静,离一起诸相,无法用言语来加以传达?”
慧元说:“你不要误会。”
僧人随手抓起禅凳在空中画了一画,慧元便呵斥道:“《法华经》上讲‘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现在一般的寻求佛法之人,一听说不可以言宣,便隔断思虑,杜绝视听,这种简单化的理解是不妥当的。你们大家想知道诸佛不落迹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子吗?你走出禅院,放眼望去,那寥廓的天宇、满目的白云青嶂就是。”
慧元禅师这里对寂灭相的理解可谓别具慧眼。佛相寂灭,言不可宣,并不是说佛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抽象物,求佛的过程也并不是要“绝虑忘缘,杜塞视听”,心如枯井,波澜不兴。佛相寂灭,是指佛相无定,它可以是一切相:不可言宣是指不能用一种言说把佛法局限为僵死、呆板的东西,佛法虽不可言说却又不离言说。慧元的“诸人要领会寂灭相,满目白云与青嶂”与天台德韶国师的“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何其相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急性咽炎有两种治法:(1)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14、呃逆疗法1:涌泉俯卧位
  • 第二次是看到了这个图片的文字,自己陷入了当时看萤火虫之墓一样的无力感,但是感觉到这或许也是爱。在理解爱的这个问题上,我像是一个丧尸了五感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昨日种种,缱绻交织着离恨情爱,怎奈一个秋风转过,终是以流年葬我锦时。
  • 不过,随着餐饮业的发展,采用类似商业模式的餐饮品牌增加,绿茶餐厅原本的特色出现在更多餐厅之中,对其经营带来了一定压力。不过,虽然绿茶餐厅的经营作为绿茶集团的主要
  • (什么意思啊我肯定按照我穿的尺码买的啊小了一码怎么会合适啊?意思就是合适就不用给我换了呗?
  • 行业动向◆央视网:春节假期前五天,网联平台共处理交易金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证券时报:美国主要消费品制造商近期都宣布,将在2022年提高产品售价
  • 同时,#教育部开展全国教材全面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教育部将彻查教材插图问题#】针对近日社会反映的人教版
  • #莫弈[超话]#你都睡了我还怎么继续啊(bushi[喵喵]关于新一章的异常都过完了之后我才肝够莫医生上一章残影这件事[开学季]第一个私语感觉好日常啊,在莫弈身上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年##小南聚焦#1921-2022回望百年奋斗路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
  • 当你真正记录的时候,你就会很感恩现在拥有的一切。——德卡先生的信箱每逢你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 一朵花的兴谢与一个人的成败没有两样,人如果不能回到自我,做更知智慧之追求,使自己明净而了知自然的变迁,有一天只能像花一样凋谢。人间的困厄横逆固然可畏,但人在横逆
  • 但并不代表这类板材就不环保,主要胶水好,封边做得好,也是环保的,选购前认准新国标E1级。但并不代表这类板材就不环保,主要胶水好,封边做得好,也是环保的,选购前认
  • !回liz家拿电脑,楼下有人等着我送我回大西边,我还是认真去对面小卖部买了一兜子牛奶拎上去,外加和她五分钟狂聊二十条最新八卦,最后我一边冲出她家门一边说,“宝贝
  • 难道我们不应该另辟蹊径,试图去充分利用银行的竞争者们给我们带来的优势吗?在全球的银行系统中,您的欧元或美元,比索或克朗,当前都是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储在某个数据库中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疫情# 无语真的无语,我本想回成都大杀四方,喝遍九眼桥所有的酒吧!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试问一个普通朋友,甚至可能连普通朋友都不如的前任你铺天盖地的发那么一大堆,换位思考下,你会高兴吗,会感动形成吸引吗?③不要质问为何不回:消息久久得不到回复是让人
  • 而且康莱德酒店位于努沙杜瓦区,距离巴厘岛国际机场25分钟路程~非常方便参考价位:50位以内 USD4,500++#海外婚礼# #巴厘岛旅行# #巴厘岛婚礼# #
  • 所以别忘给喜欢的书点赞呦所以说这次的活动不在我的擅长范围内啊_(:з」∠)_又要不走心的来一波书了~(๑ŏ v ŏ๑)↷↷表示喵柒真的很害怕灵异所以拒绝放灵异类
  • 委托人任性作闹,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给对方等同的情绪价值,导致男友心灰意冷决绝闹分手,甚至有想要开启下一段恋情的准备。委托人这才发觉不是闹着玩玩而已,是认真要分
  • #天津迎战奥密克戎# 【天津本轮本土疫情第81-100例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公布】#防控疫情 天津在行动# 经多方流调,现将第81-100例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