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雪松隔挡,三号教学楼的阳光总照不进来。
我不喜欢上的就是“西安鼓乐”这门课,先生四十多点,口音重,名字也不好念,明卟剑,我们老叫他明儿不见。西安鼓乐,说白了就是敲锣打鼓,说得好听点,那就是唐代宫廷燕乐。
上学那会儿意气风发,总觉着练好自己的专业就行,其他选修课只要不挂,入都入不了眼,三年时光晃晃悠悠,我也从学妹摇成了学姐,最后一次去听“西安鼓乐”,本是为了那四个点的学分,却让我受益匪浅,一生难忘。
那日算不上烈日炎炎,却闷的紧,我闲散着上了二楼,要搁平时,一踏进楼道就能听到那死难听的《朝天子》,笙竽锣梆一应俱全,再配上那屮(che)厶(si)丿(yi)厶(si)的唱法,刚好能在班里睡个回笼觉,今儿却没听到那声。
奇了,先生还没来?
我进得挺早,班里没什么人,便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七月份的西安热得发慌,光是坐在窗边也不够,怕是得坐进水池里才凉快。
同学们陆陆续续都来得早,还有许多我一学期都没怎么见过的‘生面孔’,大家心思一样,就是那四个点。本是安静的午后略显得嘈杂,人都挤着往电风扇下坐,我是占了捷足先登的好,没人与我抢这自来风。
眼看着要到点了,明先生还是未来,人群窸窸窣窣,交头接耳,三号楼是苏联时期建的楼,东西都置办得陈旧,我趴在那老木头的桌面上,一双皮鞋就这么入了眼。
那人轻咳着进了教室,手里抱了本书,金丝边的眼眶松垮的搭在耳后,衬衣也有褶皱,三十出头却看着有些憔悴。
“抱歉同学们,来晚了。”
我本以为见着了明先生,却没想着来的是他学生,余正华。
那人气喘吁吁,像是刚跑过的样子,他摸索着开了CD机,里面终是放着不变的那首《朝天子》,酣畅淋漓的唢呐声一响,睡觉的几个人就都醒了,大家都听的呱噪,我却见着余老师抹了下眼泪。
一节课过的挺快,毕竟听听曲儿,打打拍子就能混去,到了时间,同学们又陆陆续续出了班,余老师却淡淡的说了声:“同学们,再见。”
我本未觉出什么,下楼却像是扯了腿,我忆起余老师的神情,停了步子,转身就往回跑。

余老师正收拾着桌上的笔记,看着去而复返的我,问道:“怎么了同学?”
他可能也记不住我的名字,我粗喘着气,看着余老师,倏然说道:“老师,能与我讲讲明先生的事吗?”那阳光带着慵懒洒向地面,余正华的鞋子却踏着泥泞,教室里的风扇一下一下的转着,时光似是戛然而止。
余老师先是未说话,随后却满是柔情。
“先生他…内子他,以后都不来了。”他说完扔了粉笔到盒子里,又说道:“不过你们这届大三也修完了。”
我先是一惊,后又觉着这应是个很长的故事,便坐到了讲桌前的桌子上,余老师手撑着桌沿,笑着说道:“先生他,人挺好。”
他翻着那本《西安鼓乐》,暖阳照过书页,好似又回到那个初识的日子,他意气风发,他正值风华,他27,他18。
余正华是民乐系二胡专业的学生,进校时因为技艺高超,被系主任点了做学生,一节专业课上的他头痛欲裂,正想着中午吃什么,金庭就开了口:“正华,这本书你给明老师送去。”
“明老师?”
“明卟剑。”金庭收了二胡,说道。
余正华应是没听清,说了句:“明不见?”
金庭年纪不小,却是个老来宝,一点也无系主任的架子,他朝着余正华笑了笑,道:“差不多吧。”
余正华当头一棒,苦瘪了脸,他接过书本一看,《西安鼓乐》,这门课他们还没开,这先生他也不识得。
“家属院一栋一单元一楼东户,好记吧?”金老笑笑,拍了拍这小子的肩膀。
余正华最怕这笑面虎,虽是关系好,却也杵得很,他再怎么技艺高超,却也听话的去了。
好在是家属院离着教学楼不远,一条梧桐大道走到头,就是家属院的老门,余正华跨着步子往前走,门卫大爷扬声道:“找谁?”
余正华本就没好气,听了这老陕腔调,更是火冒三丈,“送东西!”余正华喊道。
“哪栋哪户哪单元?”
余正华咬了咬牙,翻了白眼道:“一栋一楼一单元,明不见!”
他连老师都未叫,真是熊心豹子胆。
那门卫还未反应过来,就听着不远处传来一声:“哎!在这儿呢!”
两人闻声转了过去,就见一中山装的男人,撩了两支袖子,灰头土脸的小跑了过来。
“谁找我?”
余正华的眼镜跌了一半,他张着嘴,有种被人揪了小辫儿的感觉,门卫这才放行,余正华未免尴尬,轻声说道:“明,明老师,这是您的书。”
明卟剑这才笑道,“方才你唤我来着?”
余正华红了脸,推了推眼镜,谁想这明先生是个好脾气,拉着人就往前院里去,“我这儿正挖荠菜呢,来帮忙。”
他说着递给了余正华一个小铲子,细心的帮人撸了袖子。
“来吧!”
就这样,余正华不仅帮着金主任送了书,还帮着明先生挖了菜。
“先生,我还未吃饭呢。”
“唤我名字的时候,可这样胆怯?”余正华不占理,就这么扯着塑料袋。
烈日当空,却是清风徐来,明卟剑干完了也没放余正华走,这小子耐心有点告罄了,站在那儿直抖腿。
“男抖贫,女抖欠,人抖穷,树抖死。”明卟剑捆了塑料袋,路过余正华说了一句。
“我不信这。”
余正华斜眼打量着这人,文质彬彬的书呆子,就是形容这样的人,他解了中山装的一个扣,擦了擦汗,道:“想吃什么?”
余正华没料到这人与他说话,便说道:“先生,我来之前吃过饭了。”
说完肚子就叫了。
两人无言,明卟剑笑了笑,进了厨房,这楼也老,屋子里都是些宣纸毛笔,因着在一楼,总也见不到光,虽是夏天却也有些冻手,余正华就这么站在门口,没过一会先生便端来了一份“鸡蛋羹”。
“你来送了书,又来挖了菜,本是该感谢你,我却在厨艺上没什么本事。”这人比他高个半头,缩起来却小得很,余正华别过脸接了羹,轻声说道:“总不能站着让人吃吧。”
明卟剑忙用胳膊扫开了宣纸,这才腾出了一点地方。

屋里老电视机放着《霸王别姬》,收音机里却响着时事新闻,余正华不解的问道:“老师,您多大了?”
“看着小?”
“不,看着老。”余正华是个嘴不把门的,就这么戳了出来。
明卟剑:“……”
“年方二七,臭小子。”明卟剑没好气的挖了勺鸡蛋羹,忿忿说道。
“年纪不大啊,怎么就听些这老不溜秋的东西呢?”余正华说着,那电视里就响起了程蝶衣的唱曲儿。
明卟剑有些听入迷,跟着哼了两句,道:“这都是好东西啊,你还小,不懂。”
午饭过后,明卟剑送走了余正华,他出了门,却久久忘不了明卟剑那句:“假霸王碰上了真虞姬。”,也忘不了程蝶衣那句:“不疯魔不成活。”
许是戏听腻了,一碗鸡蛋羹便饱了肚。
此后再见,便是每节的‘西安鼓乐’课,那人满腹经纶却洒向了教室瞌睡人,但他总是孜孜不倦,即使看到那一个个瞌睡的面孔,依旧是意气风发,余正华觉得心疼,他不知是心疼鼓乐还是心疼这人。
那节课后,他老老实实的端了书,走了过去,沉声道:“先生,可否与我再说一遍?”
“上课没仔细听?”
余正华笑笑,明卟剑也笑笑。
“那日顶好的天,先生笑的格外开心,我只记得我问他‘为何如此不知疲倦?’,他只说,‘这东西总得有人传承’。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很多东西是有人拉着扯着,才得以保存。”
我本想问,为何明先生不来了,余老师似是看出我的疑惑,轻声道:“先生他患了再生不良性贫血,于上周四13时26分,逝世了。”
我不言其他,只咽了咽喉。

那天我从教室走出,不知怎的,心里就十分难受,也是在那时,我定下了自己论文的题目:
《传承》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将它完成,却如何也敲不下结尾,连日辗转反侧,左右斟酌,我才写下:传承是一份呕心沥血,生活是,生命是,爱也是。

这篇论最终获了奖,刊登在校园报上。

庆幸的是,西安鼓乐被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门课也一直延续至今,我不说谁是假霸王,谁是真虞姬,单说这余老师对先生的追随,那便是不疯魔不成活。
我已毕业十年,每年余老师生日,我都会再去那小院看望他,他总是抱着那本《西安鼓乐》,迎着余晖向我走来,真正的风华正茂,我惝恍之中好像瞧见了明先生的影子,他带着笑,说那一句“臭小子!”
又过十年,余老师的眼睛不行了,金边变成了老花,课也上不动,我最终抛下自己的工作,回到了母校,‘传承’了他们的信念,直到任职那天我才知道,西安鼓乐这门课,从始至终,都是没有工资没有补助。我站在讲台上,乐此不疲的对着坐下学生,鸡同鸭讲一般,我却没有半丝气馁,因为总有人在砥砺前行。
那日课后,余老扶着墙走到教室,看了看那些认真记笔记的后生仔,突然笑了笑,念叨: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长佩求文##随笔##纯爱小说# https://t.cn/R2WxdDX

#三联美食# 在淮海中路一间洒满阳光的厨房里,赵荣华热起锅子来。案板上的五花肉已经收拾停当。“我爸爸做菜是‘老三篇’,上海传统家常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所以我骨子里面相信上海味道就是红烧肉,两个月必须吃一回解馋。”但赵荣华烧起菜来,已经和父辈大不相同。

他用平底锅爆香青葱和姜片,将五花肉煎到微黄。“猪油煸过以后特别香,而且高温可以封住肉里面的水分,肉质不容易老。但也不能煸太长时间,猪皮会硬。”他往锅里倒红酒——而非上海人家常用的料酒或是黄酒。“我们的红烧肉做得好,就和法国的鹅肝一样,软糯丰腴。

法国人用酸甜果味的东西来搭配鹅肝,找那个味道的平衡点。我做红烧肉也是这样。红酒有果香、有酸度,能够综合红烧肉里的甜味和油腻。”酱油、冰糖下锅,肉在锅里小火焖了三刻钟,眼见汤汁快要收干,赵荣华淋了些日本料理常用的味噌下去:“现在真正好的黄豆酱油很难找了。红烧肉酱香味要浓,味噌正好可以用来提味。”这一份肉,裹着亮晶晶的酱汁,甜得恰到好处,果然如他所说:“配一碗白米饭,一口闷,下饭菜,下得嚇死人。”

一道小时候“外婆常做”的面拖小黄鱼同样被赵荣华弄出了花样。他用全麦面粉和生粉混合做面浆,再向面浆里淋少许油——这是日本天妇罗的做法。锅里油温七成,他提溜着收拾好的小黄鱼,裹上面浆,在油锅里转一圈,用筷子蘸点面浆洒在正在烹炸的鱼上。这也是天妇罗的技巧,使外壳更加蓬松酥脆。

鱼出锅,赵荣华拿出浓稠的黑醋汁,在盘子里勾出线条。“七分意大利黑醋加三分冰糖,小火慢慢熬成,”他解释说,“混搭小黄鱼,味道会更丰富。前几天意大利米其林三星厨师西莫·博图拉(Massimo Bottura)来上海,我吃了他做的菜,其中用到了他珍藏40年的黑醋汁,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灵感。”

不惑之年的赵荣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上海味道的改造与这座城市的变迁同步。从前,赵荣华家就住在现在上海新天地所在的位置,太平桥。

他记得小时候,家里出门的几条街上遍布小吃摊。一家叫“春园”的铺子有鲜美的小馄饨和黄芽菜肉丝春卷。那时候流行“小笼馒头”,“外面是发酵过的面皮,里面裹肉馅”。他爱吃大汤团,猪油芝麻的馅子,也爱“四大金刚”,呛饼、油墩子、粢饭团和粢饭糕。当然少不了生煎,“下面的底薄而脆,上面的皮薄而有弹性,肉馅结实,大口咬下去都是汤水,一不小心就会溅得一塌糊涂”。

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太多机会上餐馆,婚宴就是盛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场景,在一家饭店二楼,台子上有条很大很漂亮的松鼠鳜鱼。一桌菜好不好,就看一道松鼠鳜鱼。小孩子等着鱼上来,吃完可以下桌玩了。”

1996年,上海开始改造太平桥地区52公顷的旧城。也就是这一年,已经学了4年厨师,做惯了上海菜、广东菜的赵荣华赶上最时髦的一阵风,成了西餐厨师。那以后,意大利菜、日本菜、东南亚菜、美式餐饮他都上过手。他在外滩三号的一家西餐厅做热房主管。一天,一个美国女记者穿着厨师服到厨房里来采访,他负责向她介绍厨房的运作方式。临走时,她问他:什么时候可以一起吃顿饭?

认识赵荣华时,莫云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美食记者生涯。她本就出生在一个跨文化背景的家庭。母亲是上海人,8岁离开上海去西班牙,随后到美国定居。

赵荣华描述岳父母家的厨房:“你能想到的世界各地的任何调味品,都能在那里找到。单单是芥末就有十几种之多。”在莫云记忆里,母亲“从来不会做两道一模一样的菜”。赵荣华赞叹岳母对食材充满想象:“比方做豆腐,她会放奶酪进去,让人意想不到,但是非常好吃。”

爱情在厨房破土,被美食滋养成长。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在上海相遇,一拍即合。

赵荣华在外滩三号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忙碌12个小时以上,但无论多晚回到家里,他都要给莫云做一道菜。莫云对他的手艺充满了赞叹。这让赵荣华大为惊讶:“从前我没有觉得厨师是个什么高尚的职业。我也给我以前的女朋友做吃的,她并不会赞美,甚至在向其他人介绍我的时候会羞于说我的工作。在莫云这里,我第一次感到这门手艺是值得尊重的。”

同样,赵荣华的经验和人脉为初入美食报道的莫云打开了厨房秘密的大门。相处的前10年,两人一起去上海各种餐馆试菜。“每天都去新的餐厅,认识新的厨师。”从5000元一位的分子料理餐厅到广园路菜场对面的灌汤包和辣肉面:“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两个人每天到处跑。”

莫云也爱上海味道,熏鱼、酒香草头、腌笃鲜,胃口好的时候,丈夫的红烧肉她能吃掉一整盘。但赵荣华家的餐桌,从来不会连续两天出现一种风味,那是一桌世界美食的流水席。1年前,赵荣华开了一家潮汕火锅店,那个时候上海吃四川火锅的风头刚过。没想到,一年来,沪上的各个档次的潮汕火锅“开了不下1000家”。生意之好令赵荣华大为意外,第二家分店已经开张。

今天的上海好像赵家的餐桌,在灯红酒绿的林立餐馆中,本帮菜反主为客,成了边缘角色。这倒并不奇怪。曹聚仁在《上海春秋》里回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本来,天下美食佳味,集中在扬州,到了近百年间,才转到上海来。上海本地,并没有什么特色的菜味,可是,这个吃老虎奶长大的城市,她就吸取全国的精华,加上了海外奇珍,成为吃的总汇。”

听说我要寻找本帮菜,赵荣华带我去拜访了他的两位朋友。身材瘦削的孙伟轩原本是一位足球运动员,90年代初,他从市级队伍退下来,被安排进宾馆学厨4年,在一些本帮菜餐馆陆续烧了8年菜。他2010年创业做本帮菜馆“弄堂筵”。

2012年店面扩大时,他相中了武夷路附近一处小楼。把店面转手给他的上一位餐馆老板说,这里19世纪中叶的时候就有一家小酒馆,叫“悦宴九馆”。这个故事打动了他。小楼位置僻静,做的是回头客生意。他的顾客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上海本地人,拖家带口的来吃家宴。

本帮菜馆大不易,孙伟轩觉得自己是讲情怀的。“上海各类餐饮输入非常多,论本帮菜,好餐馆两只手的指头就数得过来。消费人群年轻化,年轻人讲新鲜口味,喜欢外来的味道。从经营说,火锅是可以标准化的,本帮菜不能。

比如红烧,糖和黄豆酱油的比例怎么放,什么时候放,调料和火候的把控都是需要有功夫的。没有10年厨龄,烧出来的菜完全不能看。有些菜系的馆子可以开得大,可以有中央厨房,完成一道菜的前四个步骤,但本帮菜最多只能完成前两个步骤,只能进行原料粗加工。原料、人员,成本就都上去了。”

弄堂筵打“怀旧”牌,孙伟轩觉得,许多本帮菜馆为了迎合客人,已经将菜品的口味改得离谱了。他的初衷是做“不改良的本帮菜”。但事实上,“改良”似乎不可避免。

传统上,本帮菜用青鱼做熏鱼,但孙伟轩用三两到三两半的小鲳鱼,“肉质好、刺少、鱼身扁,容易入味”。鲳鱼块经过两次油炸:第一次定型,第二次炸酥。出锅的鱼块浸入孙伟轩留了十几年的“老卤”里。他嫌白糖腻,在老卤里放的是麦芽糖和冰糖。做松鼠鳜鱼,他借用了粤菜的糖醋汁,除了茄汁和冰片糖,还加了西餐常用的OK汁和微有辣味的喼汁。

一道油酱毛蟹,蟹下油锅前需要裹淀粉。他试验了许多回,选了一种荷兰土豆粉,“用量小,挂壁裹料作用好,蟹黄蟹膏不会流失”。不过他不会在这道菜里加更多新鲜调味料。毛蟹和年糕炸过之后下锅红烧,只放酱油、糖和水。“高汤都不用。毛蟹本来已经很鲜,放别的东西就抢味了。”孙伟轩最得意的改良,是把梅干菜和上海酱鸭一起烧。梅干菜吸满了浓厚丰润的酱汁,以上海人的标准看,“下饭最好”。

孙伟轩开的是平价餐厅,赵荣华的另一位朋友方元走的是高端路线。“福1088”餐厅在沪上的名头很响。镇宁路上,三栋奶黄色水泥拉毛墙的西班牙风格老宅子并排在一起。门口没有招牌。镇宁路一带是旧上海的富人区。这三栋老宅中的一栋原本是方家的祖宅。

方元的曾祖父方旭东任过张作霖的财政部长,后来专攻铁路地产等实业,攒足钱后来上海定居,买下这宅子。解放后,老洋房里搬进“72家房客”,方家也一直住在这里。20多年前,住户陆续搬离,方家重新收回房子,方元的母亲就着地方开了一家“福园”餐厅。餐厅的招牌菜是一道用硝、盐、酒等腌制的硝蹄。2006年,方家把相邻的两栋宅子也并进来——他们原本属于李鸿章的小儿子和上海阜新面粉厂老板孙多森。

走进今天的“福1088”餐厅和走进“摩登时代”老上海大户人家的宅邸没有多少区别。在一间用于招待VIP客人的房间里,一块“生福轩”的匾额挂在墙上,是书法家谭泽闿民国二十四年(1935)所题。拼花的瓷砖地板在灯光下显出油亮的包浆釉色,一只中西合璧的红木橱柜和一张梳妆台分立在房间的两头。它们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老家具。梳妆台两侧各有一把30年代的单人皮沙发。瓷砖、吊灯、家具都是方元一家从古董商手里收来的。

“专门请人看过,确定是老上海的东西,”方元说,“并不是因为开店才这么做。有这个情结。房间风格的复原依据我爸爸妈妈小时候对宅子的记忆。这是自己的家,所以一切都做得特别细心。”他让我留意一人高的深棕色木质护墙板,房间里那些可能扎眼的电灯开关都小心地藏在了里面。

悉心打造的旧上海迷梦自然需要称得起的菜式。方元推荐一道金黄浓艳的金必多浓汤——20年代起风靡上海滩的海派西餐富贵菜。一条一尺半长的鲥鱼气势磅礴地端上桌来。鱼身上码了火腿片和醪糟,清蒸出一汪鹅黄清透的汤。火腿的咸香和醪糟的清甜衬着鱼鲜。鲥鱼没有去鳞——上海人的讲究,“鲥鱼吃鳞不吃肉”,“鳞片连接的地方有胶质,最美”。

贵价餐厅会在普通食材的菜肴上格外讲究些功夫。酒香豌豆尖,只取豌豆尖最嫩的那一截,确保口感无渣。九块红烧肉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为取到最漂亮的五花,“一大块肚方,修掉一半”。

赵荣华最爱一道清炒豌豆:“小时候吃豌豆,我爸会先打招呼:‘给你炒个豌豆,时令货!’”方元的豌豆自然不同于家常货色。“豌豆太老的发干,太嫩的里面是一包水,我们只取恰到好处的那些。40斤云南豌豆,只能挑出10斤豆子。”小豌豆油亮亮、绿莹莹,小玉籽一般盛在瓷调羹里,放进嘴里,像鱼子酱一般崩裂开来,满口清甜。

“福1088”虽然走老上海的步调,但菜肴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上海菜了。方元一方面觉得,传统本帮菜做不出太多花头,没有新鲜味道客人不会买账。另一方面他也曾试图去上海周边郊县发掘一些“老味道”,但又嫌加工方法“太原始”,“农家菜,上不得台面”。

毫无疑问,本帮味道在变。就像他小时候记忆里的那些东西:“从前的馄饨皮是碱水皮,发黄的”;现在最红的生煎“吃上去就是和小时候的完全不同。难吃谈不上,就是不对劲”。方元的坚持,是在厨房里无论如何要有土生土长的上海厨师:“真正的上海厨师长已经很少了。本帮菜的厨师算到现在已经有第五代。”

他提到84岁的本帮菜泰斗李伯荣:“李伯荣算第二代,他吃过第一代本帮菜大师的菜。他的徒弟又以他为蓝本,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真正的本帮传统味道是什么?那好像已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遥远想象了。“据说,李伯荣黄金时代的手艺真的是非常好。”方元喝一口茶,幽幽地说。

《在上海,什么才是真正的“本帮滋味”?》作者 / 徐菁菁

刘文新接了部电影,文艺片,拍摄地点在长满芦苇的河边,那条河与岸齐平,风一吹过,岸上万千的芦苇杆就趴下身子,趴到河面上

刘文的经纪人让他好好表现,说文艺片是最容易拿奖的;刘文举着长长的录音杆,杆子顶端那个毛茸茸的圆柱物体他不知道叫什么,他总怕那个东西掉下来,于是他举杆子的动作又慢又轻,导演在监视器后面看完他举录音杆的动作后说了句好,说他演出了录音师对自己设备的珍爱,站在导演后面的经纪人朝他飞来一个欣喜的眼神,刘文尴尬的笑了笑,其实他哪里想到那么多,他只是不想把那个圆柱物体弄坏

文艺片的另一位主角是宋轩,因为宋轩,经纪人每天都在刘文耳边嘟囔,让他打起精神,一定要好好表现,超越竞争对手;刘文也没弄明白宋轩怎么就变成了他的竞争对手,经纪人对他说,在这个圈子里,所有人都是对手;经纪人又提到他今年要冲刺哪个奖项,又说宋轩也有可能跟他冲击同一奖项,就像去年,经纪人看着刘文说:你忘了去年他就和你在同一单元竞争了吗

那倒是没忘,但是去年那个奖项他和宋轩都拿到了,现在年末颁奖盛典的主办方谁都不想得罪,索性同一奖项下面有好几个得奖人,刘文和宋轩就是那好几个的其中之一,“年度影响艺人”一公布,他和宋轩还有其他五个人一块走向了舞台

那场颁奖他们没挨着,中间隔着一个人,只在侧身传递话筒的时候与对方有了不到两秒的眼神接触,宋轩好像朝他微微笑了一下,不过他也记得不太清了

那次模糊的记忆让他对宋轩有了那么一点熟悉感,第二天在去片场的时候,这点模糊的记忆就变的清晰;宋轩也来了,这次的取景地不再是斜插着芦苇的岸边,而是挂着透光窗帘的昏暗房间,刘文也说不好那窗帘是什么材质的,看起来很像是拿河边芦苇杆编成的,粗硬又有着一个个方型的小孔,像一张被硬生生扯大的麻布,麻布本来细密的网眼被扩大几十倍,外面的光就从这些扩大了的网眼中渗进来;整间屋子只有窗帘那里有光,宋轩就站在窗帘边上,手和额头都搭在窗帘上,侧着脸对着镜头露出一个不明显的笑

刘文甚至觉得他没笑,宋轩的嘴角天生就是像上翘的,笑不光是嘴巴的工作也是眼睛的工作,可是宋轩的眼睛里没有笑,他用那种近似凝视的眼神看着你,窗帘透出来的光落在他眼睛里,于是那道凝视中又加了点不真切

刘文觉得宋轩演的真好,导演也觉得宋轩演的真好,他用昨天夸奖刘文那种语气又夸了宋轩,宋轩站在他们面前不好意思的抿着嘴,刘文不知道宋轩的经纪人是不是也朝他投过去了惊喜的眼神,反正刘文是很惊喜

那场戏让宋轩变得彻底清晰,清晰到刘文都记住了宋轩脸侧和下巴上的那两颗小痣,他觉得这两颗痣长的真好,文艺片主角应当有这种痣

他和宋轩在第三场戏的时候搭上了话,在第四场戏的时候开始熟络,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往往是意料之外的,就像刘文没想过他和宋轩会变得这么亲密,但是他也没想过他会和宋轩一直不亲密

就是很顺其自然的发展,好像冥冥之中总要熟悉,书上管这种冥冥之中叫作缘分,那刘文和宋轩还是很有缘分的

经纪人是始终对他俩变成好朋友这件事耿耿于怀,对手变成朋友这种戏码只有小说里才有,他让刘文多几个心眼,别被别人骗了,刘文说知道了,转头就拿着剧本去了宋轩的休息室

他说他要对戏,不能被打扰,经纪人气得在屋里直跺脚

宋轩正瘫在小沙发上补眠,他听见开门的声音也没睁眼,他知道来的人是刘文,还知道刘文下一步动作就是坐在他边上,问他“昨晚没睡好吗”

他知道的一点都没错,刘文坐在他边上,小声问他昨天是不是失眠了,他说他那里有安神补脑液,宋轩听着他担心的声音睁开了眼睛

“没事的”他笑眯眯的对刘文说“我只是有点认床”

电影已经拍了半个月了,认床这种理由拿出来显然没有说服力,刘文没拆穿他,只是皱着眉头说“我去把口服液拿来了,你现在就喝一支”

宋轩拉住他的衣袖没让他起身,他凑到刘文脸前盯着刘文的眼睛说“不用口服液,你要是真担心我,就陪我住一晚上吧”

啊,原来他的竞争对手怕黑

晚上他们就躺在酒店的床上,剧组安排的都是大床房,他们两个睡在一块还能有不少富余的空间,宋轩躺在刘文右边刷着手机,他刷到好玩的就拿给刘文看,看着看着两个人就贴在了一起,他们没觉得这样紧贴的姿势有什么不对,直到宋轩的浴袍被蹭开了领口,刘文才红着耳朵,偏过头,指了指宋轩的胸口说“衣服散了”

宋轩也不好意思了,他把浴袍系好,这回他们没再挨着,都规矩的躺在自己那一侧,俩个人都刷着手机,又都看不进去手机上的内容,刘文叹了口气把手机关掉,他想了一会还是移到宋轩边上,把手搭在宋轩眼睛上,低声说“快睡吧,晚安”

后来几天他们总觉得相处别扭,可是别扭也还要待在一块,刘文还总是天天往宋轩的休息室跑,宋轩还总是要刘文陪他睡,只不过两人一但单独待在一起就成了哑巴,互相偷瞥,就是不说话

打破这种境遇的是刘文他经纪人,经纪人找来了刘文上部戏的女主角来探班,刘文满脸懵的看着那位女演员拎着咖啡走到他面前说“我来了,这回你可别再打电话催我过来看你了”

刘文想这女的是不是疯了,但是女演员朝他眨了眨眼睛,他看见了她身后举着的照相机,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接过了咖啡,带着人往场地走

去休息室的路上他们还碰见了宋轩,刘文想告诉他今天晚上他订了椰汁西米露,就是宋轩想吃的那家,可是宋轩压根不看他,目不斜视的往前走,还是女演员说了句“宋老师,你好啊”他才停下脚步

他对女演员也说了句“你好”,他的表情又变成了窗帘边的那个表情,表面上是笑的,眼睛里却是冷的,刘文感觉到宋轩生气了,他心里生出“完了”这种大祸临头的灾难感,虽然他也不知道这种灾难感从何而来,他伸手要拉住宋轩解释,可是宋轩已经板着脸与他擦肩而过了

刘文二话不说把咖啡塞给女演员,他追着宋轩喊他的名字,可宋轩就像聋了一样不搭理他,两个人一个跑一个追的进了宋轩休息室,门关上后,刘文拉住宋轩把他压在门上,一刻不停的开始解释

“我没让她来,也没打电话,我都不知道她要来,是经纪人让她过来的,我每天白天和你在一块晚上还和你一起睡,哪里有心思去找别人”

他话说的着急,连逻辑顺序都是颠三倒四的,宋轩听他说完还是一双眼睛没情绪的看着他,刘文这下真急了,举起一只手发誓说“我要是打电话了我是狗好吧,宋轩你不能这样,你明明知道我有你就够了”

“我不知道”宋轩打断他“你不说我就不知道”

刘文举着手愣住了,他看眼前的宋轩,看眼前人侧过去的脸,他放下那只手,捧着宋轩的脸让他直视自己

“对不起,那我现在告诉你,我喜欢你,有你一个就够了,你知道了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以温暖而宽恕的心,直面他们,他们都是你曾经的自己,是你所造的曾经心念。要做真修行人,成为黑暗中的光。
  • [心]#费德勒不会在巴塞尔举办告别仪式##ATP500#巴塞尔站官方确认,罗杰-费德勒今年将不会在家乡赛事中现身,以及举办告别仪式。” #费德勒宣布退役#[心]
  • 这期主要是介绍一些适️女性喝的酒,她们也有开心需要酒助兴,不开心更需要,当有烦恼的时候,真的需要偶尔微醺。07.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
  • 说是专门的做胸的老师,我滴天呐,这1个多小时嘴就没停下来,一直叨叨叨说,潜推荐,什么我这不好那火大的,光着膀子的我躺在床上只能任人宰割,这小姑娘可真能喷,我说我
  • 在对待京东的竞争对手的层面上,刘强东可就没那么客气了,毕竟商场如战场嘛。我们按常理来说,当时苏宁无论是名气还是手握的现金,都足以和京东打一场硬仗,可为何最终京东
  • 亲子田园时光,在城市的楼顶上逐渐实现我想要的蔬菜水果自由…小花园里种了一些蔬果,偶尔也能够自给自足,繁忙的工作间隙里,带着小五一我们一起各忙各的欢喜,就能把一整
  • 他就完了 Y21E013: 打了第二针疫苗的胳膊隐隐作痛,最近胖了一公斤,因为各种事情很久没有跑步了,这个配速也只配多吃个冰淇淋了[泪]心情不是太顺畅,各种低
  •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一旦他们受到伤害,都很容易呈现出一副不讲道理的姿态,甚至是吵着闹着要分手,其实吧,也不是巨蟹座不珍惜感情,实际上,当你深入去接触他们,你都不难
  • 欢迎点赞转发,你的支持是博主最大的动力来源当一个人有迫切心理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尤其是在挽回的时候,他怕自己不快点挽回成功,对方就和别人跑了。你现在就要调整你的
  • 每次大吼大叫的是你,最后变成有错的却是我 最后还要问我生没生气,呵,反正你也不会哄我 何必说那么多废话,每次都是说我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问心自问一下,
  • 晚七点到九点,运营小哥哥(原客服小哥哥,子账号花小猪,以后也会每周上半天客服号)直播。明天要过七夕了,明晚八点半糖情诗意向金开放。
  • 唯有你确定一个方向,使劲的跑起来,这个世界会为你而让路,你需要动起来,让风都在你背后。唯有你确定一个方向,使劲的跑起来,这个世界会为你而让路,你需要动起来,让风
  • 可见你的刻板印象已经侵蚀了你的头,匮乏,贫瘠,还扣我自由刃帽子。 #美丽日记# #美丽日记# #双11购美清单# 可见你的刻板印象已经侵蚀了你的头,匮乏,
  • ✨被 捏 住 了 小 奖 一 抽✨ 庆祝开博 平安夜揪☝️个崽吃蛋糕卷本条+关@李达渊_dw @被捏住了 以下星爸爸新品瑞士卷任选一枚 茶瓦纳抹茶瑞士卷 比利
  • 据韩国媒体报道:近日,歌手具俊晔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写道“这是我准备了20年的情书,献给我心中的星星,永远的少女”与此同时还上传了一段视频。 具俊
  • 但毕竟是要喝下去的东西,我就查了一下成分:日本高端美容成分"蛋白聚糖",还有高浓度胶原蛋白,balabala…(很厉害就完事了因为有这些,所
  • 我们总~hao多话说不完,人zhi将死,我想对你说"我喜欢你",我知道你很想我说我爱你,但我不能骗你,你说你会改等我。我们总~hao多话说不
  • 作为企业家,张兰对于儿子离婚其实是能够承受得住这种变故的,并没有影响到她每天直播带货的心情,还会偶尔在直播间回复观众的各种八卦问题。在一场最高在线六千人的直播中
  • 我:我都喜欢(又过了一段时间):你喜欢鬼灭之刃吗我:喜欢(今天):打包好了[图片]我:真是心灵手巧,这么多快递(以为是要打包寄去卖了)。!
  • 陪你逐风飞翔是吧 在抖音上浅看了一点 剧里祖鹅的刘海感觉傻傻的啊哈哈哈 今天偶然看见人家的真人CP超话 合照真是有氛围感啊 我疯狂存图 爱了爱了 真的很配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