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武装分子突然进攻中国援建科特迪瓦项目工地,15名中国员工被困!中国驻科大使收到消息后,竟亲自乘直升机奔袭战场解救同胞!

2010年10月,科特迪瓦10年动乱以来全国第一次选举总统,可投票结束后两名候选人因投票统计出现争执。两人竟都宣布就任总统,科国一下子出现了两个总统。双方互不相让,内战的隐患越来越大,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魏文华立即摸排在科的中方人员,并向他们发起预警,准备随时撤侨。与此同时,科首都阿比让的政府军士兵开始到处设立岗哨,对华商和外国人进行敲诈勒索。魏大使立即与科当局交涉,要求保证在科的中国人安全,魏大使同时还要求在科中资企业员工赶紧撤离。

2011年2月底,科特迪瓦男南部叛军首领索罗派一伙突击队偷偷进入首都阿比让,试图在阿比让北部的阿波波区设置据点,因此与当地的巴博政府军展开了激烈地交火。不幸的是,双方交火的核心区域,正是某中资建筑公司援助科特迪瓦的住宅建设项目工地。叛军和政府军反复在中方工地及附近攻守,导致15名中国员工被困战场之中,处境非常危险!

中方建筑公司工程经理多次试图进入战场解救中方员工,都被政府军警阻挠!心急如焚的经理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向魏大使求助!魏大使一听竟有15名中方员工身处战场漩涡顿时大怒,他质问经理:“大使馆多次要求各中资企业尽快撤离交战区,你们公司有充足的时间撤离,为什么没有撤退?”魏大使心系同胞的安危,忍不住对这名经理提出了批评。

中企经理急忙解释,刚开始冲突双方交火并不激烈,而且中国员工也摸透了冲突双方的交战规律:就是上午休息,下午交战,一直到半夜结束。为了防止昂贵的工程设备遭到破坏,该公司便早上派出员工前往工地检查维护,这样一直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哪知道,叛军和政府交火陡然升级,项目建设工地被封锁,每天子弹横飞,炮火连天,15名中国员工既没有食物补给,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

魏大使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先是与交战双方沟通,又向国际红十字会求援。可红十字会一口回绝了大使馆,他们认为交战区炮火连天,无法保障安全。交战的政府军一方建议由政府军派出直升机突袭该区域救出被困中方人员,而叛军一方压根就不管我被困人员死活。魏大使分析认为,要是政府军的直升机前去营救中方人员,叛军见到后肯定会集中向其开火,反倒影响我方人员安全,况且政府军战斗力拉胯,能不能救出15名同胞都要打个问号,魏大使决定另寻他法。

这时魏大使突然想到了崔英镇先生,崔英镇是联合国秘书长科特迪瓦问题特别代表,由他出面可能会有转机。崔英镇是韩国人,曾任韩外交通商部次长,他十分仰慕中华文化,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与魏大使私交也不错。魏大使急忙上门求助,崔英镇连忙召集联合国驻科官员开会,研究如何解救。这时联合国驻科的法籍安全官当场表示无法前去解救,因为安全是个大问题。

崔英镇先生不动声色,见法籍安全官打退堂鼓,也不好当面表态。不过他随即向法籍安全官指示,他要乘直升机到阿波波区视察冲突情况。法籍安全官心里明白,这分明是借机帮助中国大使去救人,但他也无话可说,只能执行。临别送走魏大使时,崔英镇先生悄悄与魏大使商量,到时候乘直接到达战区,如果情况容许,直升机即可下降营救中国员工,并问魏大使敢不敢和他一起去!魏大使十分感激,立即表示当然愿意前往!

可当魏大使一行人刚登上直升机,使馆工作人员又打来电话,说还有一家中国企业的2名员工也被困阿波波区,目前还不清楚在什么位置。魏大使心中盘算先择机营救这15名中国员工,回来后再找机会解救其他2名中企员工。等直升机飞抵战区上空后才发现,地面目标不易发现,众人只能目视寻找。此时的阿波波街区被打得到处是残垣断壁,没一处完好的建筑。地面持枪的武装人员警惕的看着空中的直升机,见有联合国的标志便没有射击。

经过飞行员反复寻找,终于发现被困的15名中国员工挥舞的红布。直升机迅速降落在工地上,机上的维和军人紧张地在四周持枪警戒,魏大使则下飞机协助15名中国员工和1名当地员工登机。随后直升机立即起飞,见行动成功,魏大使和崔英镇先生激动的拥抱庆祝。所有中国同胞安全到达大使馆后,热泪盈眶地大声高呼“祖国万岁”!

第二天早上,魏大使又召集全馆人员开会,商量如何解救另外2名被困中国员工。这两人在阿波波区战斗最激烈的北部位置,他们雇佣的两名保安刚出门就被打死,两人此时躲在宿舍不敢出门。魏大使研究地图后决定,趁上午冲突双方休战期间,由使馆一秘带人驾驶车辆从东面森林穿过,迂回到达2名被困中方员工的位置。这条路线避开了正面激烈交火的道路,虽然偏僻但相对安全。

随后使馆一秘老董带了4人,闯过数道关卡顺利到达了阿波波区北部,一路上大家提心吊胆,总算没有遭遇交火。随后几人迅速到达叛军控制的战区,成功将2名中国员工救出!自此,所有被困中国同胞都被解救。事后,中国外交部长专门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崔英镇先生表达了感谢。

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环时深度:#俄乌信息战# ,#战争背后的战争# 】驻守黑海小岛(蛇岛)上的乌克兰士兵是全军覆没还是集体投降?乌克兰领导人是离开了首都基辅还是在继续坚守?某视频中与女儿挥泪而别的是乌克兰士兵还是乌东地区的亲俄人士?自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以来,这样混乱的信息就层出不穷。而在这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都不愿看到的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信息战、情报战、心理战就逐渐升级。在美国总统和情报部门大胆预测“2月16日俄入侵乌克兰”一度“失准”后,俄外交部要求西方就散布虚假信息道歉,并称“此类西方的宣传行动是‘信息恐怖主义’”。就连美国的盟友也心里打鼓:美国为什么这样热衷于信息战?然而,瞬息万变的局势表明,在这场抢夺“控制叙事”主动权的战争中,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甚至乌克兰,都在尽其所能地表现。就像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研究与传播学教授胡安·曼弗雷迪所说:“宣传也是一种战略资产,就像外交和威慑一样。”

“西方将饱受内部矛盾信息的折磨”

“真相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这句话据称1917年出自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之口。而乌克兰很显然是美国和俄罗斯信息大战的第一个受害者。乌克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媒体人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美国情报部门所说‘俄16日入侵乌克兰’,最开始我认为不会发生。尽管美媒传俄在乌俄边境地区有20万军队,但是两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且我们的军人数量远远多于20万,因此俄不太可能发动军事行动。但当军事行动真的开始后,说明俄方正在进行一场豪赌。开战以来,俄乌双方的情报战更是让全世界看得眼花缭乱,但不管怎么样,乌克兰没有让俄罗斯赢得豪赌,因为曾有消息说‘俄方说48小时内结束战斗’,现在早就超过48小时,战斗仍在继续。”他还表示:“作为媒体人,我知道舆论战和信息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坦率地说,乌克兰从来不想要战争,美方的信息我们并没有完全相信,俄方的信息也一样。”

如果以2月16日的那次开战预判为时间点,美国情报预测的“准确性”只是晚了七八天而已。但从16日到24日这些天的俄媒报道看,俄罗斯认为自己是“赢家”。俄卫星通讯社16日援引俄政治学家阿列克谢·马丁诺夫的话说:“美扬言俄要对乌动武,甚至安排美国驻乌外交人员撤离,但俄方却宣布从俄乌边境撤军……不管今天西方的宣传说什么,所有对政治和国际关系感兴趣的、有思想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罗斯在这一轮信息战中取得胜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刊文为拜登政府辩解说,美国不断扩大对俄信息战,使世界高度戒备俄或将对乌开战,而拜登政府此举是为了继续对俄方施压并保持同盟友的团结。文章分析说,这代表着美国采用最新的公关行动策略:利用提前泄露出来的情报使莫斯科无法再通过其擅长的“假信息手法”获得优势,只是效果可能并不可控。

乔治·比贝是美国国家利益中心的副总裁兼研究主任,曾任中央情报局俄罗斯分析主管,著有《俄罗斯陷阱:我们与俄罗斯的影子战争如何演变成灾难》。近日,比贝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撰文,回忆起自己曾应邀与几位俄方嘉宾——都是俄最有见地的外交政策专家一起参与的政治脱口秀节目。节目中,俄方专家嘲讽美英不断放风俄罗斯会对乌动武的做法,形容这样的报道“只是西方与俄仍在进行的一场信息战中的胡乱射击”。俄方专家还质问比贝:“西方相信这些报告吗?”比贝只好回答说:“情报分析绝非易事,当然会出错,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是最明显例证之一。但我确信美国政府这次有关对俄乌冲突的情报准确。”

在西方的分析人士看来,美国长达数周的密集告警带来的问题是:人们很难知道要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警戒能保持多久,反而加剧了欧洲对现状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感。这导致在俄不发动军事行动的时间段内,北约成员国以及美乌两国政府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还有媒体翻出纽约大学研究俄罗斯安全的专家马克·加莱奥蒂2015年发表的言论,他当时建议西方对俄罗斯的信息战不要过于偏执,那样的话容易“让自己暴露在阴谋论和耸人听闻的胡言乱语中”,特别是在当前的环境下,西方将饱受内部矛盾信息的折磨。

“到目前为止,它是否阻止俄方采取军事行动?答案是‘没有’。”英国国防智库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副所长乔纳森·伊亚尔在谈到西方对俄发动的信息战时无奈地说。美国乔治敦大学欧亚、俄罗斯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安吉拉·斯坦特也表示:“我们正在与俄罗斯人进行一场信息战,而且我们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我认为俄罗斯人被吓了一跳。我认为这有可能产生影响,或许促使俄领导人重新考虑他可能要做的其他事情。”

俄罗斯信息战迎来转折点?

“白宫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在预告俄方随时入侵乌克兰,但详细程度和可靠性却让人想起美国当年如何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化学武器清单。当然,这也和多年来实际操控信息战的克里姆林宫如出一辙。”西班牙《阿贝赛报》评论人士赫苏斯·里略的这番话,说出很多普通民众心中的疑惑:到底该不该信任口碑不佳的美国情报部门?在这场信息大战中,俄罗斯是弱势一方还是同样是高手?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一些欧洲媒体将此次俄乌冲突看成是“俄罗斯信息战的转折点”。《阿贝赛报》24日的文章称,俄罗斯近10年来苦心打造的庞大数字媒体和网络大军现在正面临决定性时刻。如今,这个由发言人、国家宣传部门、俄境内外附属媒体、专栏作家、智库组成的复杂网络正在全力运转,为俄罗斯的利益发声。俄国家网络“今日俄罗斯”(RT)最近也在西班牙发布视频,讲述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一方的错误。这些西班牙语的宣传重点是为克里姆林宫的论点辩护,即“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张,然后食言,背叛了俄罗斯”。有西媒认为,俄方的这一战略至关重要,能吸引全球近6亿讲西班牙语的人关注。

哥伦比亚《旁观者报》文章认为,俄罗斯在应对与西方关系紧张和俄乌冲突升级时,把散布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当成首选武器。每次美国发出俄将动武的信息,克里姆林宫都会驳斥美方指控。欧洲一些媒体还以“克里姆林宫的信息战”为题,盘点亲官方的俄罗斯媒体今年初集中刊发数十篇报道,反驳“俄已动员士兵准备应对攻击乌克兰”的说法,同时发出“北约打算在乌克兰建立军事基地以入侵俄罗斯,甚至北约万名士兵已部署到位”“顿巴斯地区的亲俄民众处于危险之中”等警告。欧盟反虚假信息小组认为,在俄罗斯发布的信息中,“乌克兰正在准备战争的警告是一种常见叙述”,并将东欧紧张局势的升级归咎于西方。

外国网民18日嘲讽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和现国务卿布林肯都是如何发布虚假信息的。

还有专业人士说,制造混乱信息是俄罗斯军事信息战理论的实施方法之一,确保了以预防性方式创造叙事以填补“信息流空白”的必要性。也就是说,目标不是传播一个想法或信息,而是用过多的信息来混淆视听,从而让人们对俄敌对一方的信息产生不信任。举例来说,一些俄媒试图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国家,如去年12月曾在社交网络上播放乌边防警卫杀害从白俄罗斯入境的移民的视频,但乌政府已表示这些影像是伪造的。

2月23日,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前代理局长大卫·赛德等人在美国《国会山报》撰文称,俄正通过使用心理战和信息战,借助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枪支泛滥以及移民等问题来破坏美国人对民主制度的信心,加剧美国人之间的社会政治分歧。文章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信息战的重视使之成为一个心理战超级大国,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将信息战延伸到外交辞令。

“美国为何加大对俄信息战?”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马克斯·布特看来,美国政府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布特认为,国际舆论自然对美国情报的可信度持怀疑态度,因为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声名狼藉,但他同时强调,苏联在二战和冷战期间也是情报战的玩家,俄罗斯曾分别在2008年和2014年与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冲突中散布大量虚假信息,包括使用“小绿人”(指穿戴绿色非现役服饰的武装人员)掩盖俄军行为。

马克斯·布特表示:“如今,美国信息战至少是将沙子扔进俄军事机器的齿轮中,迫使俄政府想知道西方情报机构从哪里获得开战信息,并有可能在本国的队伍中查找叛徒。这些报告还导致俄宣传丧失作用,并使美国能控制叙事权,而非将之拱手让给俄方。鉴于信息行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不是一项小成就。”

俄乌战争已蔓延至媒体之间。在情报大战中,相关各方媒体也开始从“互殴”变成互相封杀。比如,因关系紧张,2015年乌克兰就关闭了俄罗斯的网站,乌克兰人基本看不到直接来自俄方的信息。德国在俄乌开战前就宣布,将禁止播放“今日俄罗斯”的德语节目,理由是“缺乏相应的许可证,其内容是克里姆林宫的宣传”。作为报复,俄决定关闭“德国之声”莫斯科分社并禁止其广播。26日,澳大利亚也对“今日俄罗斯”进行“封杀”。脸书、谷歌也宣称“禁止俄国家媒体在其服务中运营广告”。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在一个名为《乌克兰冲突,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宣传战》的节目中称,俄罗斯的宣传几乎没有传到西方,但美国和欧盟的宣传却做到了。俄国际欧亚运动专家达里亚·普拉托诺娃说,西方正在通过信息战对俄施压,如英国外交部有一个打击“俄罗斯虚假信息”的部门,实际上这是一个负责攻击性信息和心理行动的部门。俄罗斯一家门户网站的主编也透露,英国每年在与俄罗斯的信息战上花费 8200万英镑。

据俄罗斯《观点报》16日报道,俄安全会议副秘书波波夫表示,自2014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每年主要用于“遏制俄在欧洲侵略”的反俄宣传计划——“欧洲震慑倡议”开支约为40亿到50亿美元。有俄罗斯网民称,相比,俄在欧洲用以对抗美国和西方信息战的投入太少。如果从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民众对俄持负面看法这一事实评判,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信息战对抗中是失败的。

在俄军事专家维克多·利托夫金看来:“只要俄罗斯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存在,信息战就会一直打下去,并将持续很长时间。但只要我们的国家不低头,就不会受到伤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反击。”不过,美国记者和政治学家斯蒂芬·埃伯特认为:“俄罗斯试图传达自己的观点,但声音并没有传达给美国人。‘今日俄罗斯’也许是美国能听到的唯一声音,不过只是想听的人才会听,而想听的人又很少。因此,我认为这场信息战的未来对俄罗斯来说仍相当悲观。”(环球时报驻西班牙、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丁晓航 丁惠 柳玉鹏 萧雅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哎呀呀,小仙女到底能有多吓人呀!在天津,有个男子就在地铁外面站着,结果呢,突然冒出来个女子质问道:“你为啥要盯着我看呀?”我真是搞不明白,到底是个别女子觉得自己
  • 因为他的爱总看起来很虚 就算在某些时刻他很热烈 但在做我的猫 情人的舞台上呢 他那些不耐烦的表现又怎么说 最让我无法释怀的是那把坏了的雨伞 他甚至没有看你一眼
  • 其次,最佳养脾胃之一山药粉坚持喝如果脾胃问题比较严重比如胃黏膜受损那就等我618的【十甄好谓粉】养脾胃,是一辈子的事一定要好好照顾它要不,全部都坏在脸上还有,别
  • #任嘉伦[超话]# 我遇见你很晚,但我会陪你很久很久,你若一直在,我便一直爱~要天天开心呀,加油@任嘉伦Allenrjl#任嘉伦#rjl#任嘉伦无忧渡#rjl#
  • 和这个普通的人类来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馋嘴]……还没想好,而且现在手里还有一篇没更完的这篇之后再说[抱抱]画嘟是遇见时的动物版可可爱爱的人鱼狗狗和小鹿都是新造
  • ​ 因为疫情耽误的洛阳之行,几经周折,最终姑姑自己成行,来洛阳看看八十七岁二哥,一切显得温馨而平静,除了,除了“他还是不认识我!目浴黄河舒心怀​ 送姑姑上高铁
  • 重阳节,大师替侍者深光书写的山居诗跋中说:‘老人虽慵于笔砚,恐一息不来,又作来生欠耳。’初八,大师示现微疾,弟子大众都来问候,大师对他们说:‘老人劳倦了,不是生
  • 南京熊猫涨停啦,在这里老江感谢一起熬过低谷期的朋友,感谢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和理解,有很多次我们也有想过割肉和放弃去选择更强更妖的龙头去做潜伏,这里我们考虑到的重
  • #再‮五见‬台山​‎ ͏ #再见善护念❤幸福小院带‮满着‬满的爱‮祝和‬福离‮五开‬台山非常圆‮的满‬旅程和难忘瞬间有缘躲‮开不‬,无缘碰不到遇到两‮小个‬姐妹
  • 阿尔瓦罗·卡斯塔涅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于色彩的独特理解和运用,他运用丰富多样的色彩,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氛围,让人在看到他的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他的每
  • 这次我们乘坐一汽丰田安排了更精简的四天三晚的自驾行程,从延吉到白山,除了延大网红墙、火山温泉、雾凇漂流、滑雪体验,还第一次看到了长白山天池! 二道白河这附近有很
  • #任嘉伦[超话]# 一伦¹[心]#任嘉伦无忧渡# [心][心]#任嘉伦的伍赓话本# [心][心]#任嘉伦代言周大生# [心][心]#桃花姬食品品牌代言人任嘉伦#
  • 【简评】地产多重利好周末刷屏,应该说这次的力度确实空前:不仅有针对需求侧的(大幅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首付比例调至历史最低)还有针对供给侧的(央行设立再贷款支持“
  • 期末考试为了控制自己老玩手机,就把微博删了,下回来之后,微博登不上了,关键是谁能想到前微博账号只有唯一一个登录方式,害……前微博记录了我从17年外高到现在23年
  • 「居場所」と聞くとどういう感情が連想されるだろうか。「居場所」と聞くとどういう感情が連想されるだろうか。
  • 机芯上面一般都所以欧诺个ETA/海鸥的机芯,这两款机芯的功能和动力的体现都是非常杰出的,所以这样打造出来的高仿欧米茄Omega手表在外形上能够比美正品,在内涵上
  • 人生道路总是波折连连,如同穿越荆棘密布的丛林,若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坚如磐石的毅力,便只能沉沦在无边的暗夜,无缘得见破晓时分那第一缕曙光。为何不为你的心灵保留一
  • 我不理解飒爽的妈妈怎么会对一个捡来的不认识不了解的人犯了恋爱脑,因此还直接葬送了女儿的爱情。别人讲几句不好听的话你就炸毛,心情不好了还影响你的思绪和行为能力这就
  • 我发现我真的不适合谈恋爱 我性子比较强在感情里大多时候都是说着反话 特别是情绪上来的时候总喜欢把对方推的远远的 然后反反复复我需要对方给我很多的情绪价值和安全感
  • 缘起《小日子》2021年的春天,也是乍暖还寒的3月,一位年轻人找到我,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姓甚名谁,哪个公司的,过去做什么,现在做什么,来找我的目的,是想问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