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关键词看2022年香港新气象】新气象,新契机,新希望。2022年,香港将踏入全新局面——回归祖国25周年,“爱国者治港”原则下香港由治及兴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展望新的一年,稳、安、治、庆、融、防将是关键。

关键词一:稳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过去一年,香港全面深入实施国安法,依照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立法,对香港选举制度作出系统性修改完善,成功举办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选举和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推动符合香港实际的民主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香港由乱到治的局面不断巩固,局势不断向好发展。

新的一年,“稳”仍是香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这是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新年伊始,新一届特区立法会90名议员已庄严宣誓就职。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产生的新一届议会必将一改立法会过去乱象丛生的局面,回归本位,切实发挥好在“一国两制”实践和香港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刚刚连任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的梁君彦表示,新一届立法会的组成确立了“爱国者治港”新秩序,让议员在正确的轨道上整装待发,共同开创良政善治新局面。

展望2022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将把握得来不易的良好局面,用好中央的支持,积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特区政府将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全力推展施政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积极觅地建屋,联同社会各界举办一系列活动,与市民共庆香港回归25周年。

关键词二:安

对于经历过2019年“黑暴”肆虐的广大香港市民来说,“安”来“福”来,“安”就是最大的福祉。

社区设施被肆意破坏、商场商铺遭打砸纵火、无辜市民遭围殴残害……回忆起香港国安法实施前一年的生活,香港出租车司机许卓信坦言,“苦不堪言,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

千钧一发时刻,中央果断出台香港国安法,维护了国家安全,恢复了香港特区管治秩序和法治尊严,香港长治久安有了法律保障。

新的一年,人心思定、人心思安仍是广大港人共同愿望。

“香港国安法是一部利国、利港、利民之法。我们都深深体会到,只有国安,才有港安、家安。”亚太法律协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港区理事邝家贤说,香港国安法的效力持续护佑着这座城市。只有安全、安定、安宁的环境,香港社会、经济才能发展,市民生活才能安居乐业。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特区政府保安局及下辖纪律部队会继续时刻做好准备,配合国家策略,不断提升执法及协调能力,防范国家安全风险,应对治安挑战。

如今漫步香港街头,不少店铺曾于“修例风波”期间安装在门前的挡板均被移除,香港已恢复常态,在风雨之后焕发着勃勃生机。

关键字三:治

新的一年,是香港走向良政善治的开篇布局之年。香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能不能始终把握好“一国两制”实践的大方向?能不能坚守为民情怀?能不能破解深层矛盾?能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巩固和提升竞争力?能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重大问题考验着每一位香港管治者。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十分繁重。这尤其要求特区管治者有作为、敢担当、为民爱民,直面香港社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冲破制约香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种利益藩篱,有效破解住房、就业、医疗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特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香港舆论指出,完善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具有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为香港实现良政善治打下基础。香港紫荆研究院在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后发表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七成香港市民认为新一届立法会能更好地代表香港社会整体利益,超过七成市民对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依法履职、推动良政善治有信心。

“香江聚贤”专业人士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坚表示,相信香港一定能够走出长期存在的“政治泥沼”,集中精力破解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关键词四:庆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喜庆之日。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筹备主题为“砥砺奋进廿五载 携手再上新征程”的一系列丰富、多元化的活动。

逾百项活动中,将包括多个大型展览,其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令市民翘首以待;特区政府纪律部队及青少年团体的步操大汇演、香港美酒佳肴巡礼等文化艺术活动也将接踵而至;特区政府还将举办多项国际论坛、会议及研讨会。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香港社会注入正能量,更能够强化香港市民的家国情怀。”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执行主席马浩文说,香港市民庆祝回归25周年的喜悦之情将贯穿2022年始终,这能让市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一国两制”下“再出发”,向世界展现出香港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关键词五:融

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2022年香港又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香港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香港在2022年将可以进一步发挥“香港所长、国家所需”的作用,通过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多地分享国家平稳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红利,为香港的发展带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去年9月发布的“前海方案”为香港搭建了广阔舞台,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香港优势,也可以推动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特区政府紧抓机遇,积极推动。当前,前海片区已汇聚大量香港企业,持续优化的支援措施也吸引了不少香港青年创业者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和当地其他创新创业基地落户,孵化了不少成功企业。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和支持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把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包括前海)发展事业的机遇。

“我相信在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广大香港市民一定能弘扬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同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并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在‘一国两制’生动实践中交出亮丽答卷。”香港青年会主席陈凯荣说,新的一年,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人更应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借力国家发展再创辉煌,以己所长贡献国家,共同绘就民族复兴蓝图。

关键词六:防

面对突如其来又反复无常的新冠疫情,2022年伊始,特区政府严阵以待,积极作为,将防疫抗疫战斗进行到底。

年关当前,香港时隔80多天再现本土病例。特区上下反应迅速,采取了晚6时后全面禁止堂食、取消所有大型活动或非必要聚会、小学及幼儿园暂停面授课等一系列紧急措施,目的只有一个,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切断新冠病毒在社区的传播链。据介绍,特区政府还将推出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支援受疫情影响行业。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颖欣表示,面对疫情,香港需要汲取内地的防疫经验。

“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与生命至上’,这让我十分引以为傲。国家的抗疫成果有力彰显了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祖国永远是香港战胜疫情最坚强的后盾。”陈颖欣说。

对香港700多万市民而言,战胜疫情将是他们2022年最为美好的愿望之一。

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2022年将是香港重新出发的关键一年。狮子山下,同舟共济,香港将以更新的姿态、更新的气象,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长沙:在新时代“赶考”中交上优异答卷】
金秋的长沙,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1.18万平方公里的星城大地,产业兴旺、乡村秀美、城市宜居、人民幸福。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5年,先后实现了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元、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历史性跨越。面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洪水疫情等多重挑战,长沙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新时代“赶考”路上的优异答卷。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GDP年均增长7.8%

  10月25日上午,深圳、长沙两地共同鸣锣,庆祝可孚医疗成功登陆深交所上市。这是长沙今年新增的第七家A股上市公司,以76家的总数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位。

  上市公司的多少是一座城市实力的表现。近5年来,长沙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9%,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三安光电、惠科光电、天际新能源汽车等先导性项目建成投产,三一智能网联重卡、中联智慧产业城等战略性项目快马加鞭。

  目前,长沙有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市坚持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5年来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37个,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173家。

  长沙是科创资源丰沛的大市,拥有58所高校、99个独立科研机构、61位两院院士和165万各类人才的优势。长沙启动海归小镇建设,出台“长沙人才政策22条”“自贸区45条”“乡村振兴8条”等人才政策,并与清华、北大等一批顶尖高校开展战略合作。

  今年3月,长沙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142家,创新能力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八位,成功跻身“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5年来,长沙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等相继获批。

  10月11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一周年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引得多方关注。长沙在制度创新中彰显省会担当,形成了3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2项为全国首创。

  如今,数字人民币试点如火如荼,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紧锣密鼓,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等长期落户星城,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互联网岳麓峰会等蜚声中外,经济总量跃居省会城市第六位,长沙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一线”网红城市。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

  近日,长沙市明珠苑小区居民代表将一面写有“为民办实事、心中有群众”的锦旗送到开福区人居环境局,这是494户居民对党委政府改造老旧小区表达的诚挚谢意。

  长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新增财力的七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2020年,长沙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4万元,同比增长5.7%。

  2016年4月,长沙市启动老旧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这个巨大的民生礼包惠及500个社区。通过实施“一圈两场三道”“四精五有”等一项项优化、美化、绿化、亮化城市措施,长沙大街小巷焕然一新。

  2017年底,长沙8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在全省率先让13.4万贫困人口甩掉“穷帽子”,并先后投入12亿元资金,对口帮扶龙山县等8个贫困县,携手“老乡”共赴小康。

  教育是民生之基。长沙强力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5年来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99所,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市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6.6%。11月5日,长沙“双减”实施具体方案出台,再一次走在了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2016年开始,长沙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全市乡镇卫生院逐步与“三甲”医院“攀亲携手”。2017年,长沙市全力推进“健康长沙”实施方案,一批医疗机构服务设施得到质的提升……如今,长沙市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率先全国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2020年11月,家住中建·嘉和城的业主成为长沙首批享受“交房交证”政策的受益者。从今年1月1日开始,交房即交证政策在长沙内五区全面推广实施。“房住不炒”是长沙闻名全国的“幸福经验”,目前,全市已建成公租房11.39万套,建成共有产权房12.48万套。据统计,2020年,长沙市主城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9544元/平方米,排在全国省会城市最后梯队。

  “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国十大美好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从2016年开始,长沙每年人口净流入都保持在20万以上,去年达到50万人以上,目前,长沙常住人口已达到1004.79万人。

  城市品质加速提升,建成区面积新增近200平方公里

  长沙曾有句老话,“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即从长沙南门步行到北门只有3.5公里多,形象地描述了老长沙城的概貌。

  经过70余年的建设发展,长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从1949年的6.7平方公里增加到如今超过600平方公里,从“五一路时代”迈入“湘江时代”,形成了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城市新格局。

  5年来,长沙完成了宁乡撤县设市,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入围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启动了金阳、金洲、金霞新城规划建设,建成区面积新增近200平方公里。

  黄花机场T3航站楼、长沙高铁西站综合枢纽工程建设热火朝天,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投入使用……今天的长沙,电网进入“特高压时代”,地铁驶入“网络化时代”,机场迈进“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高铁迎来“双核驱动时代”,京广、沪昆和在建的渝长厦3条高铁“米”字交汇,可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黄花国际机场位居全球百大机场行列,4小时航空经济圈覆盖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2020年国际货邮吞吐量比上年增长48.7%,成为中部地区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

  今年4月,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召开,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从1984年正式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方案,到1997年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再到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融合发展正大步探索前行。

  众擎易举,连城崛起。随着三市“1+3+10”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三市明确提出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创业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生态同建、服务同享的“十同”目标,助力三市抱团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生态环境日益优美,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10月16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公布,长沙县和浏阳市获得殊荣。这是近年来长沙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喜人成果。

  长沙是一座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更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水洲城”,岳麓山、湘江、橘子洲、长沙城相映成景,独具风韵,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

  5年来,长沙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5年增加38天。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80%以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从2016年开始,长沙就启动了主城区老旧社区居民家庭餐厨油烟净化治理试点,引进先进技术,助力长沙蓝天保卫战。如今,重点行业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全力争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秋日傍晚,长沙市圭塘河两岸人来人往,美人蕉、翠芦莉等水生植物摇曳生姿,错落有致的植被景观、休闲步道,令人心旷神怡。

  几年前的圭塘河因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污染,让人避而远之。长沙以“点长制”“河长制”等为抓手,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今年1至9月,全市32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圭塘河、沩水宁乡段、后湖、株树桥水库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其中沩水宁乡段成功推荐至生态环境部参评全国“美丽河湖”。(长沙发布)

【长沙:在新时代“赶考”中交上优异答卷】
金秋的长沙,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1.18万平方公里的星城大地,产业兴旺、乡村秀美、城市宜居、人民幸福。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5年,先后实现了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元、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历史性跨越。面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洪水疫情等多重挑战,长沙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新时代“赶考”路上的优异答卷。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GDP年均增长7.8%

  10月25日上午,深圳、长沙两地共同鸣锣,庆祝可孚医疗成功登陆深交所上市。这是长沙今年新增的第七家A股上市公司,以76家的总数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位。

  上市公司的多少是一座城市实力的表现。近5年来,长沙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9%,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三安光电、惠科光电、天际新能源汽车等先导性项目建成投产,三一智能网联重卡、中联智慧产业城等战略性项目快马加鞭。

  目前,长沙有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市坚持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5年来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37个,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173家。

  长沙是科创资源丰沛的大市,拥有58所高校、99个独立科研机构、61位两院院士和165万各类人才的优势。长沙启动海归小镇建设,出台“长沙人才政策22条”“自贸区45条”“乡村振兴8条”等人才政策,并与清华、北大等一批顶尖高校开展战略合作。

  今年3月,长沙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142家,创新能力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八位,成功跻身“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5年来,长沙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等相继获批。

  10月11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一周年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引得多方关注。长沙在制度创新中彰显省会担当,形成了3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2项为全国首创。

  如今,数字人民币试点如火如荼,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紧锣密鼓,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等长期落户星城,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互联网岳麓峰会等蜚声中外,经济总量跃居省会城市第六位,长沙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一线”网红城市。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

  近日,长沙市明珠苑小区居民代表将一面写有“为民办实事、心中有群众”的锦旗送到开福区人居环境局,这是494户居民对党委政府改造老旧小区表达的诚挚谢意。

  长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新增财力的七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2020年,长沙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4万元,同比增长5.7%。

  2016年4月,长沙市启动老旧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这个巨大的民生礼包惠及500个社区。通过实施“一圈两场三道”“四精五有”等一项项优化、美化、绿化、亮化城市措施,长沙大街小巷焕然一新。

  2017年底,长沙8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在全省率先让13.4万贫困人口甩掉“穷帽子”,并先后投入12亿元资金,对口帮扶龙山县等8个贫困县,携手“老乡”共赴小康。

  教育是民生之基。长沙强力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5年来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99所,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市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6.6%。11月5日,长沙“双减”实施具体方案出台,再一次走在了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2016年开始,长沙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全市乡镇卫生院逐步与“三甲”医院“攀亲携手”。2017年,长沙市全力推进“健康长沙”实施方案,一批医疗机构服务设施得到质的提升……如今,长沙市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率先全国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2020年11月,家住中建·嘉和城的业主成为长沙首批享受“交房交证”政策的受益者。从今年1月1日开始,交房即交证政策在长沙内五区全面推广实施。“房住不炒”是长沙闻名全国的“幸福经验”,目前,全市已建成公租房11.39万套,建成共有产权房12.48万套。据统计,2020年,长沙市主城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9544元/平方米,排在全国省会城市最后梯队。

  “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国十大美好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从2016年开始,长沙每年人口净流入都保持在20万以上,去年达到50万人以上,目前,长沙常住人口已达到1004.79万人。

  城市品质加速提升,建成区面积新增近200平方公里

  长沙曾有句老话,“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即从长沙南门步行到北门只有3.5公里多,形象地描述了老长沙城的概貌。

  经过70余年的建设发展,长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从1949年的6.7平方公里增加到如今超过600平方公里,从“五一路时代”迈入“湘江时代”,形成了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城市新格局。

  5年来,长沙完成了宁乡撤县设市,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入围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启动了金阳、金洲、金霞新城规划建设,建成区面积新增近200平方公里。

  黄花机场T3航站楼、长沙高铁西站综合枢纽工程建设热火朝天,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投入使用……今天的长沙,电网进入“特高压时代”,地铁驶入“网络化时代”,机场迈进“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高铁迎来“双核驱动时代”,京广、沪昆和在建的渝长厦3条高铁“米”字交汇,可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黄花国际机场位居全球百大机场行列,4小时航空经济圈覆盖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2020年国际货邮吞吐量比上年增长48.7%,成为中部地区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

  今年4月,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召开,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从1984年正式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方案,到1997年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再到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融合发展正大步探索前行。

  众擎易举,连城崛起。随着三市“1+3+10”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三市明确提出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创业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生态同建、服务同享的“十同”目标,助力三市抱团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生态环境日益优美,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10月16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公布,长沙县和浏阳市获得殊荣。这是近年来长沙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喜人成果。

  长沙是一座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更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水洲城”,岳麓山、湘江、橘子洲、长沙城相映成景,独具风韵,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

  5年来,长沙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5年增加38天。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80%以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从2016年开始,长沙就启动了主城区老旧社区居民家庭餐厨油烟净化治理试点,引进先进技术,助力长沙蓝天保卫战。如今,重点行业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全力争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秋日傍晚,长沙市圭塘河两岸人来人往,美人蕉、翠芦莉等水生植物摇曳生姿,错落有致的植被景观、休闲步道,令人心旷神怡。

  几年前的圭塘河因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污染,让人避而远之。长沙以“点长制”“河长制”等为抓手,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今年1至9月,全市32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圭塘河、沩水宁乡段、后湖、株树桥水库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其中沩水宁乡段成功推荐至生态环境部参评全国“美丽河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喝了麦片,我太爱麦片/豆浆了,比牛奶更甚一筹,明天又有青你看了,刺激在家的第二天 睡到自然醒妈妈做好午饭才叫我起来吃都是我爱吃的菜卤味咸菜炒番茄 白菜鱼头今天
  • 能被毒鸡汤污染过的女生,智商是不在线的,相处时只会把能量消耗在没有用的地方,人生短暂,远离这些能量消耗者[祈祷]看完了,叫不醒装睡的人,说什么拳师也不会听,反正
  • 【产业快讯】Allendale:农业商品经纪和分析公司Allendale Inc表示,该公司进行的一项农户调查显示美国2022年玉米单产预估为每英亩172.39
  • 我很喜欢啊啊啊图13:什么都可以问!还以为是松鼠呢️️图10:什么都可以问!
  • 收割后的麦田,也别有一番韵味,平坦辽阔的田里,只剩下短短的枯黄色的麦茬,有几分寂寥,是丰收后的舒缓,繁华后的沉寂,成熟后的安稳。 ​​​黄昏十分,杜鹃在林间啼叫
  • 笑死我了 我这种年龄段 小时候都没逃过对王俊凯表白 我小时候给王俊凯写情书 说什么王俊凯我喜欢你 做我男朋友吧 当时还被我哥看到 我哥还嘲笑我 我同桌也是 我同
  • 那个版本宙斯是血妈克TB的英雄啊。这里是一个随性做缠花的博。
  • 李晓燕向记者分享着此次青海行的感受,她说,以前旅游就是一大拨人匆匆从一个景点赶往下一个景点,没有时间体验当地的人文风情。镜头一海西环线火爆有酒店入住率达百分之百
  • 但是你给她发红包她会很开心,你给她买东西无论什么她都会开心,因为她觉得心意最重要她吵架的时候会跟你讲理吵完架会反省,会改正自己的不足不会让你多付出,你为她发的红
  • #苍兰诀# 是我认为近年来最好看的仙侠古偶剧,剧情高开更是高走,人物塑造地性格丰满,是会多刷的剧集一个是爱众生也爱一人的神女一个是唯爱一人的月尊逆天改命,双向奔
  • 之后再说吧 在梦中 如果你是渣男人设 我真的会流泪醒的 本来就是恋爱脑 也没有什么好隐藏的 只要遇到好的你 恋爱脑也是更好的吧突然好想吃干脆面 但是又不想 啊!
  • #雪子追剧日记# [心动的信号5] 看了第一期 本颜狗好喜欢万一和高羊啊 他俩都长得好看而且性格都很好 万一真的太漂亮了 笑起来有点儿像徐若晗 然后所有人猜
  • 招贤五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世雷介绍,此项目已经入选省重大数字经济项目库,主控室是整个园区的大脑,能调节温室的环境,以达到湿度、温度均衡状态。2020
  • 午后微醺时光——精致的奶酪冷切盘唤醒味觉,层层叠叠的香醇浓密沁入心扉,2小时桑格利亚白葡萄酒限时畅饮,清甜与甘醇的邂逅一触难忘。慢品一口阿佩罗之恋的香醇,每一分
  • 你的过于懂事 不免会让我有些心疼 经历多了你也变得越来越坚强而我好像 因为你 也变得越来越坚强了 谢谢你[给你小心心] 一转眼 你已进入十八 +
  • 封控在家整一个月了,最开心的是开了这个号,关注了很多芯芯想首页一直有新的内容。 之前的三年多,最开始只是追剧看综艺,那时惊叹你真的很厉害,即便是在还不太知道你的
  • 宇宙探索体验官昨天 19:40求道天下求道者多如牛毛,但是得道者凤毛麟角,因为人人都想得道,人人都希望爬山涉水的能遇到高人,遇到神仙、真佛,真正的神医,传一页
  • 马云一向不看好房地产,在他看来,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在给年轻人压力,而房价总有一天会降下来,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不是他感兴趣和看好的行业。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淘
  • 三更梦醒你是檐上落下的星 读你,就如读唐宋诗词,有李白的浪漫,有柳永的婉约,有苏轼的豪放;读你,就如读一本精美的书籍,典雅的封面,丰厚蕴藉的内容,每一句都蕴意深
  • ”那棵树 我常常站在窗前 那棵树,如靠入我的胸怀 它仿佛是我前世的玩伴 嬉戏在岁月的风车上 我的想象,从窗口跃出 天地,突然为我打开另一扇窗 我常常邀请那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