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热点# 【#啥人吃啥菌 精准干预成益生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和重视健康,益生菌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益生菌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掺杂了些许不和谐的乱象,诸如活菌数虚标、菌株名标注“不完整”等。海思迈威健康科技创始人沈萧柯在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益生菌市场在益生菌筛选预评价、产品研发与推广、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教育各方面都亟待规范。

消费者关注度持续上升

如今,消费者对益生菌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2021全球益生菌产学研发展动向白皮书》显示,从全球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来看,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全球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为512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市场预计将以6.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将超过770亿美元。

“随着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认知的增强,益生菌市场不断扩大,益生菌产品不断涌现。在我国,益生菌主要作为食品被监管,部分作为药品被监管。”沈萧柯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后疫情时代益生菌行业迎来新风口,企业纷纷加码入局,作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益生菌市场已然成为营养食品和大健康产业的必争之地。

以建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财报为例,其2020年一季度益生菌补充品需求显著上升,相关业务板块同比增长36.3%。近年来,除了老牌益生菌玩家,如杜邦、科汉森、拜奥等不断加大对益生菌的投入以外,许多企业也开始在2020年全力进军益生菌产业,如丹麦诺维信、日本Teijin集团等。2020年5月,雀巢旗下品牌“Garden of Life”还推出含有900亿活菌的博士系列产品。

活菌数、菌株名等规范要求缺失

“每包含活菌80亿cfu”“100亿cfu活菌添加”“每袋添加鼠李糖乳杆菌等5种活的益生菌,添加总量大于等于320亿”“乳双歧杆菌Bi07”……消费者白女士最近热衷购买益生菌,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活菌数,以及多种益生菌菌种名称,让她不禁产生疑问:“活菌数是不是越多越好?单菌株还是多菌株配方好?”

记者走访市场也看到,不少益生菌产品将活菌数进行重点标注,配料表中对于菌株的标注,有的仅为菌种名称,而有的则是菌种名加字母或字母数字,菌株并不明确。

“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菌株数、活菌数或菌株成分虚标的情况,有的是益生菌菌株名不副实,而有的重点宣传的知名菌株来路不明或含量极低。有部分产品中含有一些具备循证证据的菌株或其他被公认具备功能的原料,但缺乏特定的整体循证。”沈萧柯告诉记者,益生菌的活性易受环境中温度、湿度、氧气等的影响,因此,他建议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贮运等流动过程中充分考虑冷链的使用。据悉,益生菌产品在货架期内的活菌数是专业人士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很多产品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就已经将其纳入考量因素。但目前除了药片、保健食品、低温发酵乳之外,其他的食品尚未有明确的国标或行业标准规范约束。据《2021全球益生菌产学研发展动向白皮书》显示,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益生菌产品在货架期内需保持活菌数不得低于出厂活菌数的一定比例。

沈萧柯告诉记者,以固体饮料为代表的益生菌普通食品缺乏标准,在中国益生菌行业中,除了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GB4789.35-2016》进行活菌数的测定,并无其他相关国标或团标用于益生菌生产和经营。“益生菌普通食品缺乏出厂和货架期活菌数、菌株和安全性标识、运输方式等规范要求,不利于消费者的选择,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他对记者说道。

那么,在益生菌产品配方的设计和优化上,应该使用单菌株还是多菌株?沈萧柯表示,理论上,多菌株的益生菌配方或许能占据肠道菌群中更多的生态位、行使更多样的健康调控功能、更能满足不同的个体需求差异,甚至可能发挥叠加或协同作用。但反过来,多菌株配方也可能由于不同菌株间潜在存在的拮抗作用,而削弱整体的健康功效。有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单菌株与多菌株配方在改善特定适应症的有效方面是比较接近的。因此,根据目前研究来看,尚不能简单地推断单菌株与多菌株益生菌配方的效果优劣,仍需以具体的临床实验数据为准。

个体化和精准干预成未来发展趋势

《2021全球益生菌产学研发展动向白皮书》显示,得益于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的积累,益生菌研究领域仍在高速发展。基于目前对肠道菌群的认知,未来的益生菌干预会迈向个体化和精准干预。

沈萧柯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在未来精准医疗研究的大背景下,个体化干预将是益生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趋势。但目前关于个性化益生菌的干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

记者了解到,目前消费者对健康需求不同,消费人群也在细分化。由于肠道菌群会随年龄发生变化,且不同年龄段健康需求不同,因此,益生菌产品消费人群细分化趋势日益凸显。其中,中老年是值得密切关注的分支市场。Lumina Intelligence发布的25个国家益生菌数据报告中显示,当前仅有13种益生菌产品是针对老年人的,市场上关于适用于老年人的免疫和便秘益生菌制剂存在巨大空白。

此外,近年来,益生菌产品除了改善胃肠道问题的传统功效外,也在积极拓展其他方向的益生功效。如益生菌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针对女性健康的新产品,调查表明,瑞典市场上有25%的益生菌产品专门针对女性。Innov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7年,针对口腔健康的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的比例不断增加。

沈萧柯表示,单菌株和多菌株各有利弊,但有临床的多菌株协同增效效果更加明显,也将是未来益生菌产品的发展趋势。(本报记者 王 洋)

【环时深度: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美国和欧盟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不断加码,然而它们制裁的不光是俄罗斯,还波及了世界其他国家——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的持续,另一场危机——粮食危机,已在路上。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俄乌冲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供给减少,或让多国陷入粮食危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临多重危机,现在本应是国际社会在俄乌之间劝和促谈、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之时,然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媒体却再次利用危机兴风作浪,从中寻找抹黑中国的“兴奋点”。“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中国在全球市场疯狂囤粮”……它们炮制了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谣言。《环球时报》调查发现,虽然外部挑战严峻,但由于进行了周密且长远的部署,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多人口不但能到点吃饭,而且越吃越好。各项数据都表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不仅“家底厚实”,还有宽阔的“护城河”。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

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前,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乌克兰其实是谷物、蔬菜、禽肉等食品的主要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乃至“世界粮仓”的美誉。同样,俄罗斯也是小麦等农产品以及化肥的主要出口国。因此,俄乌持续的军事冲突引发了人们对多国是否面临饥饿风险的担忧。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俄乌两国黑海港口已经没有货物运输,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限制和俄罗斯遭到的大规模经济制裁正使全球供应链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小麦供应。俄乌两国都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俄罗斯小麦约占全球供应量的17%,俄罗斯和乌克兰合计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30%。此外,俄乌两国共占全球玉米供应量的17%、大麦的32%、葵花籽油的75%。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乌克兰出口的小麦和玉米中,40%运往中东和非洲国家。亚美尼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和厄立特里亚,这些国家几乎所有的小麦都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此外,土耳其、埃及、孟加拉国和伊朗等国也有60%以上的小麦来自俄乌两国。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俄乌冲突恶化后,上述传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和玉米的国家已不得不寻找新卖家。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3月17日警告称,中东和北非地区已经出现食品价格上涨,相关影响正在向更多脆弱国家扩散。

俄乌军事冲突还使乌克兰的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3月29日发出警告,称该组织在对乌克兰19个州进行评估后认为,随着冲突的发展,乌克兰能否收获现有农作物、种植新作物或维持牲畜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紧急情况和复原力办公室主任保尔森表示,冲突可能会严重扰乱乌克兰数以万计小农的生产。为支持更广泛的救济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呼吁各方向乌克兰提供5000万美元资助,但目前只有10%的资金到位。

“灾难之上的灾难”——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比斯利3月29日向联合国安理会做简报时,曾这样形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并认为世界正在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不安全。比斯利警告称,萨赫勒地区、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在今年6月和7月恶化,因为这些地区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粮食供应大部分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而6月和7月原本应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小麦等农作物收获的季节。

俄乌军事冲突导致粮食供应量下滑,而更糟的是,美国威胁制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化肥的消息传出后,全球化肥价格开启新一轮上涨,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的风险。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算,美国对俄白化肥的制裁措施,或将导致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下降50%以上。

要知道,俄罗斯对全球化肥市场至关重要:俄罗斯化肥年产量超5000万吨,占全球化肥产量的13%。在出口方面,2021年,俄罗斯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出口贸易值均位居世界前三,占比均在15%-20%,是国际市场重要的化肥供应方。

农业大国巴西对俄罗斯化肥的依赖度就非常高。巴西是全球咖啡、糖、大豆、玉米、棉花、小麦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同时也是化肥的最大进口国,85%的化肥供应都来自进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计占其进口总量的28%。《纽约时报》近期报道称,巴西近一半钾肥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现在只剩下3个月的库存。巴西全国大豆农民协会已指示成员在本季节减少使用钾肥,而巴西大豆的产量也可能因此减少。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俄罗斯《观点报》曾这样形容华盛顿对莫斯科的制裁。话语虽然有些夸张,但现实却着实令人忧心。

外媒恶意炒作“中国粮食危机”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对极大不稳定性的背景下,一些外媒也找到了抹黑、攻击中国的新角度。在炒作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过程中,最常见的论调是“中国的粮食供应危险了”“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名声比较臭的“美国之音”在3月的一篇报道中声称,虽然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是除原本就有的耕地流失等“内忧”外,俄乌冲突的“外患”也将使中国“缺粮危机”雪上加霜。《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俄乌冲突引发中国“粮食不安全”。印度TFI Global新闻网写道:“在中国,没有人想当农民。土地正在变得有毒,(农业)回报率很低,使得农民很难成为可行的职业选择。此外,来自中国农村的人正在向城市中心迁移,以寻求更好的生活。”

“俄乌冲突的确推高了国际粮价,但这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是很小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首先,从中国粮食的进口组成来看,大豆和小麦是中国进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两种作物都大部分来自美国,而不是俄乌。

陕西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饭。

李国祥表示,其次,中国粮食主要还是依赖国内生产。“前些年确实有农民觉得种粮不赚钱,但这几年情况明显改善,现在是农民到处抢地种。比如东北的一些农民告诉我,他们现在种一亩玉米可以赚1700-1800元。”李国祥称,“美国之音”等外媒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外媒炒作中国粮食问题的第二大论调是,中国在全球“抢粮、囤粮,推高全球粮食价格”。《日本经济新闻》声称,为缓解“粮食危机”,中国大量进口并囤积粮食,甚至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还有外媒污蔑“中国像没有明天一样疯狂囤粮”。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批驳。“中国其实并不缺少作为主粮的小麦,进口主要是为了调剂国内品种余缺,比如进口一些饲料用途的玉米和小麦,”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并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危机”,更没有“在全球疯狂囤粮”。

相反,中国专家认为,中国的进口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市场的稳定,还有利于保证中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华贸易逆差国家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美国等国家总是对中国的粮食进口有很多意见。当我们进口粮食比较多时,它们说中国面临‘粮食危机’;当我们减少进口时,它们又说我们是贸易保护主义。”李国祥表示,美国舆论这种“逢华必黑”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遗憾”。

为何外媒热衷于炒作中国的“粮食危机”?CNN此前的一篇报道或许能让人们一窥它们的真正用心。去年11月,CNN援引中国商务部鼓励民众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的通知报道称,中国“粮食危机”引发民众焦虑和对政府“不信任”。专家认为,外媒对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炒作,本质上还是“中国崩溃论”的又一版本。恰逢俄乌冲突,西方试图借此向中国施压,让中国的态度向西方希望的方向转变。此外,外媒炒作中国“粮食危机”,有助于转移民众对本国国内经济状况的不满。

手握多张“王牌”,中国能保证14亿多人不饿肚子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粮食供应安全吗?客观的数据会给我们答案。“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算了这样一笔账。他介绍说,去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今年达到483公斤,比去年增加9公斤,所以在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实,中国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完全有切实保障。李国祥说,国际上对粮食的定义比较宽泛,国内对粮食的定义一开始主要包括大米和小麦等基本口粮,而现在玉米以及大豆等都被囊括在粮食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粮食安全取决于供给,而供给主要由生产、库存和进口三者共同决定。截至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18年丰产,尤其是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中国粮食库存规模大,足够安全。”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的21%,眼下俄乌冲突或增加中国粮食进口成本,但不可能动摇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吃饱没问题”的基本格局。李国祥也赞同他的观点。根据历年的数据,中国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上限未超过300公斤,中国人“年年有余”的祈福早已成为现实。

除了持续稳定的供给,中国粮食库存也有“相当厚实的家底”,其中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小麦分析师孙恒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以小麦为例介绍说,中国小麦完全能够自给,虽然每年也会少量进口,但主要用于品种调剂,用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中国小麦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以满足国内一年以上消费需求。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粮。去年,中国玉米进口出现大幅增长,但也是在这一年,玉米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播种积极性得到提高——202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尤其是作为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东北地区,单产提高明显。2021年,玉米产量为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再加上进口和库存,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并在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后开始稳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粮食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撑,那就是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是中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支撑。唐仁健在两会期间强调,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在耕地上,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在进口方面,公开资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的粮食进口没有受到影响。《华尔街日报》援引农业市场数据提供商AgFlow的数据称,2020年,中国购买的谷物和油菜籽比2019年增加26%。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增长11%,并在今年1月和2月继续呈同比增长。

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仍然没有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2月25日表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此外,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5亿吨,第四季度超过3600万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增加今年的市场供应。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非常扎实。秦玉云指出,中国能够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唐仁健表示,在粮食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全文:https://t.cn/A66nQlGs(《环球时报》4月12日8版文章,作者 白云怡 倪 浩 沈维多 黄兰岚 林小艺)

打算“双十一”买买买的姐妹 看完这篇再“剁手”#“双十一”#

  女性对于保养的热衷超乎想象,不少人只要是听说某产品可以“驻颜、抗衰”就会毫不犹豫买单。“双十一”购物节将至,爱“剁手”的女性朋友们又按捺不住,打算“血拼”到底。不过,有些针对女性客户的产品,虽然“风”很大,但实用性并不高,用了可能反而有害。

  在11月11日到来之前,生活版特为女性读者朋友们盘点——那些你一定要慎重购买的“好物”。

  瘦脸仪:无法消除面部脂肪和咬肌

  想拥有小“V”脸,又不想在脸上舞“刀”弄“针”,怎么办?为满足这一需求,号称无创瘦脸的瘦脸仪横空出世,并受到不少爱美女性的青睐。

  虽然市面上的瘦脸仪形状各异,而且瘦脸原理不尽相同,不过大部分瘦脸仪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波、微电流等对脸部进行刺激,从而助力皮下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的合成。

  “从理论上来讲,通过微电流、微波对皮肤进行按摩、刺激,加速面部血液循环、排出脸部多余水分,会使脸部在视觉上感觉变小了,因此不能完全否定瘦脸仪的作用。不过,仅依靠瘦脸仪就想完成瘦脸目标,这几乎不可能。”李红卫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瘦脸仪拿脸部的脂肪、骨骼以及咬肌等组织是没辙的,因为这些组织通过按摩是根本消不掉的。”

  “对于市面上热销的瘦脸仪,消费者千万不要被其广告语所迷惑,更不要为了图便宜选择‘三无产品’。”李红卫提醒,“三无产品”质量没有保障,使用的材料有些具有毒性,有的虽然材料是安全的,但是做工可能存在问题,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损伤面部肌肤。

  乳腺贴:对常见乳腺疾病基本无效

  在众多女性健康产品中,乳腺贴的销量十分亮眼。在某电商平台,不少售卖该产品的店铺都有着“10万+”的销售战绩。在商家宣传中,乳腺贴可谓女性乳房保健“神器”,像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房疼痛、乳腺结节等乳腺问题乳腺贴都能轻松解决。

  乳腺贴之所以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是因为乳腺增生的问题在女性群体中比较普遍。很多人还总把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前病变画上等号,甚至“谈乳腺增生色变”。

  “乳腺增生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发的,不会导致乳腺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科主任尹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女性在正常生理周期内都会经历一个乳腺增生、恢复的过程。当乳腺被体内激素刺激后,就会充血变大。雌激素消退后,有些人乳腺不能完全恢复到以前,就会增厚一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根本不用过度治疗。

  有些人可能会有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瘙痒等问题,这时通常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稳定的作息,症状就会慢慢好转。“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乳腺增生的患者,都会询问他们是否处在生理周期,是否有生气、劳累等诱因,一般会建议患者先调整作息,然后看看乳腺增生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尹健表示,对于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我们也不建议她们长期服药,根据病情吃一到两个疗程即可。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乳腺贴,主要有冷敷贴、远红外乳腺贴(热敷贴)这两种。对此,尹健表示,不论是冷敷还是热敷,对治疗乳腺增生等常见乳腺疾病基本无用。

  “乳腺非常脆弱,经不起各种折腾。临床上,我们常会看到热敷烫伤乳房皮肤、扎针灸扎出乳腺炎、按摩把乳腺脂肪按坏的病例。因此,我奉劝广大女性朋友,尽量不要使用各种外用产品去‘折腾’乳腺。”尹健强调。

  玻尿酸气泡水:不一定能喝出好皮肤

  作为保湿小能手,玻尿酸在美容界应用范围甚广。近几年,继胶原蛋白后玻尿酸又被“成分党”们推为新一代“网红”成分。特别是在2021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三新食品”公告——透明质酸钠(玻尿酸别称)获批新食品原料,其可被用作普通食品添加剂,此后玻尿酸“妆食同源”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大。继玻尿酸果冻、夹心软糖、咀嚼片后,含玻尿酸成分的饮料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相关产品广告称其是“可以喝的玻尿酸”,不少女性消费者希望借此喝出“水光肌”。打开各电商平台,各大品牌的玻尿酸饮料销量都不错。

  “玻尿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分为小分子、中分子、大分子3种类型。”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李红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美领域,小分子玻尿酸主要被用于脸部真皮层注射,补充真皮层缺失的水分;而大分子玻尿酸具有填充定型的作用,主要被用于隆鼻、隆下巴等塑形手术;中分子玻尿酸通常用于除皱。

  李红卫说,玻尿酸在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经胃肠道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部分被人体代谢掉,还有部分被人体吸收之后,重新再组合或成为人体合成新玻尿酸的原料。但最终能否转化合成为新的玻尿酸,这取决于人体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的能力。如果成纤维细胞老化较严重,即使有再多的原料,也没有能力合成新的玻尿酸。

  “截至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科研数据支撑口服玻尿酸可改善皮肤状况的结论,其效果还有待观察。被‘种草’的爱美者要科学看待这些新产品,理性消费。”李红卫强调。

  私处护理益生菌:或贻误病情、使菌群失调

  近期,网上开始售卖针对女性的私处护理益生菌,而且买的人不算少。记者在国内某电商平台随意点开几家售卖相关产品的店铺,该商品月均销量都已过千。

  针对给私处“补充”益生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普妇科行政副主任杨芸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益生菌不能作为妇科炎症的首要以及重要的用药,滥用益生菌不仅耽误病情,反而还可能造成阴道菌群的失调。

  “妇科炎症包括很多疾病,比如阴道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杨芸介绍,在医院里医生要确诊患者得了哪类疾病,都要经过一系列检查,而后根据检查结果,才能判断病症。针对不同的妇科炎症,治疗手段完全不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让患者早日康复。

  “比如阴道炎,较常见的有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等,病原菌不同,医生为患者选择的抗菌药物也不同。”杨芸介绍,益生菌治疗只适用于阴道细菌菌群失调的阴道炎患者,而且其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对由滴虫、淋球菌、衣原体等引起的非细菌性阴道炎是没有效果的。对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疾病,益生菌更是没有任何效果。

  “如果感觉自己出现了一些妇科炎症的症状,最好还是去正规医院先确诊,而后对症下药。滥用益生菌可能会导致阴道感染,引起各种妇科炎症。”杨芸提醒,健康女性的阴道都有自洁功能,没必要把益生菌作为保健品来使用。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夜19時25分~Eテレすイエんサーは「コマにメンコ!昔遊びスペシャル」の放送ですぜひ見てね岩本莲加手机mail(1)⚠️自购资源切勿传至外网⚠️⚠️転載禁止⚠
  • ”少爷也没想到信息素契合度这么高,后遗症还大,特殊期哭着去他家门口,“我才不要求你!”少爷也没想到信息素契合度这么高,后遗症还大,特殊期哭着去他家门口,“我才不
  • 二号店开设于涉谷,店内的甜甜圈种类多达80种,也可以前往打卡。宝们如果想要找劵,星星又还没得及回复你,可以先在自助搜卷找,戳>>【104】I'M O
  • (长江日报)#武汉高校解封#有一说一,感觉心里挺难受的,当初高考结束后,一心想要出省上学,看看外面的世界,省内的学校几乎没怎么关注,一直在看江苏,武汉这边的学校
  • 今天居然有一种我在过暑假的感觉[赢牛奶]午觉起来 吃冰的仙进奉和冰的榴莲 超级爽~和朋友们一起 去吃椰子鸡 一人一个椰子冻遛马路去买咖啡 要最冰的那种 大吸一口
  • 有的时候我想,如果离了也好,我不希望他们张口就是,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觉得我似乎只是一个借口,我也没那么重要。我当然经历过你现在的感受oh 你的感受我
  • 11.上帝很忙,每天要安排那么多人相遇,他没时间等你茁壮成长,也根本没心思听你的温言软语,那些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抓住了,就是你的,自己放手了,也别可惜。5.迎
  • #治愈系# #心理学# #V光计划# #一起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家长在面对青春期如何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点,有的时候家长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
  • #SNH48[超话]#截至6月20日20时饺子榜来咯目前饺子榜总额:16327474.55 rmb本次:更新6.17-20活动;蒋舒婷沈梦瑶日常盲盒金额;扣除青
  • 今天单位要写一个寄语给未来的自己要细细尝过深夜的叹息要亲手把张扬塞回过梦里要为爱翻过山海哪怕孤影寂寂 即便这世路风尘落落 满眼荒芜我们也仍要清澈善良 步步坦荡愿
  • 因此,分手后,你应该更加关注你的日常生活,比如你的工作。比如:你觉得你在长期关系中很粘人,很依赖对方,这就是你的减分项,男生嘴上说喜欢女朋友粘着自己,但其实真
  • 但是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有童子命这么一说,在征求她的同意后我替她化解了童子命,再见面的时候看着她面色红润的上观里来上香,我知道现在的她生活得很幸福。面对感情,他们表
  • emo来得猝不及防在下车转弯后视镜里不见之后很难不在相见的时候去想离别的事近两年里,我经历的离别太多了,大大小小,多过旁人许多许多每周的小别离已经把我炼得“皮实
  • 所以,我也只是过了10日才转发,但病患求助贴、医护及政府的难处新闻是每日都在看的,可在这之上,始终以那句哲理词为动笔核心——那就是,事缓则圆,心定才能看清大
  • (我一点不夸张我已经看了不下三十遍了)用手机浅修了一下昨天希老师发的新图,PS还是没学明白,我老实剪视频吧@锦绣季日 锦绣老师的水印太太太好看了!非双一流是27
  • 买房成本反而更高了~~~本文作者:匿名半年前北京西二旗的程序员Null还在犹犹豫豫,心里总是有个声音告诉他:“再等等,再等等,调控这么严,房价肯定是要降的。明摆
  • 你的经历,你所处的环境,来自各界施加给你的压力…但最终你还保持着那份纯真,着实难能可贵,由不得让人心疼,想给你拥抱,给你温暖!#MilePhakphum[超话]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记者 郭歌)#王一博担任洛阳博物馆推广大使#5月18日,洛阳籍青年演员王一博被授予洛阳博物馆推广大使称号。#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记者
  • 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就什么也不想做,却累得很,感觉内耗得很[awsl]身体出一点小问题的时候,就觉得活着好难有意义,真羡慕那些内心强大到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重
  • 电加热艾灸包,是通过热力把艾叶的药性传导出来,进入身体,起到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的功效 使用非常简单——插上电,加热很快哦~ 我们女生最需要敷小腹,平时多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