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居委出的这个告知书,简直一绝。

“缺了物资,在小区内部互相支援。”小区里有人家里仅剩一颗青菜,有人开始冲藕粉喝。我妈看到这里说了一句,怎么支援,小区哪个居民家里是个大菜场吗?

“出现疫情,搞团购的要负法律责任。”除了个别是卖货的商家,小区里的团长们多数都是家里急需采购的居民,上着班发着邮件还要做统计答疑。为了给大家解决吃饭问题,也为了减轻居委的压力,义务劳动半天,好家伙,最后一分钱没拿到,责任全扛?

别的小区居委在联络调配物资,给大家发了N轮菜了。我们居委不仅装死,还是个法盲,写出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所谓告知书。

不团购可能吗?不可能。防疫责任要背吗?那肯定是要背的。我把这份告知书发给朋友,她也发给我一份她所在社区的告知书,一模一样。法盲也要互相抄袭?

“那我们吃什么?”“那我不管。”

#你害怕看牙医吗# 《洗牙之后,我对看牙医产生了PTSD》 文 | 读者:乔七阳

生活中有很多明知对自己有益,却依然难以坚持、甚至偶尔抗拒的事,譬如运动、读书、不点外卖等等。于我而言,这份长名单上还要再加一项,就是看牙医。

在我小时候,看牙医和体检一样,还不是大众认知里需要定期做的事。对我爸妈这样的老一辈来说,只有牙疼得实在忍不了才会想到要找牙医。因此,成年前我只跟牙医打过一次交道。

那会儿我读小学二年级,不知道为什么蛀了几颗乳牙,隔三岔五就对我妈喊牙疼。我妈想等它们换牙时自然掉落,奈何这几颗牙极其倔强,任凭时间流逝、蛀得千疮百孔也自岿然不动。就这么僵持了几个月,在我又一次半夜因牙疼哭闹后,我妈终于决定给它们也给我一个痛快,在某天放学后把我带到了社区医院。

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我却仍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情景:在一个简单的白色房间里,牙医阿姨拿棉签往我的牙龈上抹了些许麻药,等了一会儿就抓起钳子,探进我嘴里,麻利地开始了动作。许是这几颗乳牙已被蛀得根基不稳,居然只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一颗颗连根拔起。全程我都没什么感觉,唯有拔到最后一颗时略有些疼,想来是麻药开始失效的缘故。

我还没从“拔牙原来这么快”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牙医阿姨已经叫我从躺椅上下来了,指着身边放蛀牙的铁盘,让我看看自己的牙蛀得有多厉害,还告诉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刷牙。回家路上,我一路好奇地舔着曾经蛀牙的地方留下的空洞,一边天真地想,拔牙还挺好玩的,也没有听上去那么可怕嘛。

那次拔牙后的十几年里,我幸运地再未受到蛀牙的困扰,也就没再去看过牙医。直到工作以后,因为公司提供的牙科保险里包含一年两次的免费洗牙,本着“不洗白不洗”的心态,我兴冲冲地预约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洗牙。

牙医在美国是公认的高薪职业,大部分牙医受雇于小型的私人诊所,一些忙碌的诊所甚至需要有熟人介绍才会接收新客户。我预约的这家私人诊所就是同事介绍的,坐镇的牙医是一位韩国大叔,同事说他认真、可靠,适合像我这样初次洗牙的人。而彼时的我还在为薅到了羊毛沾沾自喜,浑然不知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到了预约的那天,我在护士的引导下拍了X光,很快就被领到了躺椅上。戴着口罩的牙医大叔登场了,简单寒暄了两句就叫我张嘴。因为角度的关系,我看不见他拿了什么,只感觉像是一根细针,从上排牙开始由口腔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在每颗牙之间的牙龈上不轻不重地戳了一下。大叔边戳边麻利地报出了一连串数字,我还在好奇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他已经完成了动作,也没多废话,对刚刚在记录数字的护士招招手,直奔主题开始洗牙。

如果说之前戳在牙龈上的工具感觉像细针,那洗牙的工具就像一把磨钝了的钩子,在牙医大叔的操作下围着每颗牙打转,变换着角度掏来捣去,虽然不至于疼得无法忍受,但深深浅浅、延绵不绝的刺痛感也足以叫人抓心挠肺。有时不知刮到了哪个敏感点,一股钻心的酸痛沿着神经直蹿头顶,生理性的泪水根本控制不住,“哗”的一下就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牙医大叔忙得起劲,一旁的护士也没闲着,拿了根管子在我嘴里边挪动边吸血水。机器的嗡鸣声中,我努力张大嘴,紧紧闭上眼,想象此刻自己的血盆大口就像cult片里的喷泉,噗哧噗哧地往外喷着可疑的液体……生无可恋之余,又有几分诡异的好笑。

也许是见我面目狰狞,牙医大叔中途还停了停,叫我放松点,太疼的话就举手告诉他。我勉强回了他一个含糊的“ok”,暗暗把手紧攥着拳,只盼着这场酷刑早点结束。

不知过了多久,当牙医大叔终于停止了动作后,我眼冒金星地从躺椅上慢慢坐起来,满嘴的铁锈味儿混着奇特的薄荷牙膏味,随着口水的吞咽从喉咙蔓延到鼻腔,脑海里只剩下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牙医大叔也摘下了口罩,盯着我问:“你有多久没洗牙了?”

我犹豫了几秒钟,实在不好意思说这是有生之年的第一次,于是含糊其辞道:“挺久了。”

他露出洞悉一切的笑容,随即告诉我虽然我预约的是常规洗牙,但基于我牙齿的糟糕状况,他刚刚给我做的已经算是深度洗牙。洗牙前他报的那些数字,代表的就是每颗牙齿的健康程度,数字越大越糟糕。而且,因为我的牙龈发炎得厉害,接下来需要每天早晚用一种处方消炎药漱口,两周后来做一次复查,他会在复查后再给我补四颗牙……

牙医大叔说得云淡风轻,我却听得毛骨悚然,只觉得自己的牙俨然已处在朝不保夕的危难时刻。在此之前,我以为自己的牙齿整齐又健康,吃冷吃热都毫无顾忌。谁曾想在平日看不见的地方,早有数不清的牙石和牙菌斑悄悄堆积,就像埋在口腔深处的炸弹。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去前台拿了处方,顺带一张两百多美金的账单,说是深度洗牙的自付费用,不能报保险。我在懵懂中付了钱,约了下一次的复诊时间。大叔送我到门口,又给我苦口婆心地科普了一番定期看牙医的重要性,顺带附送一碗抚慰心灵的鸡汤,说他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我能在七十岁时,还拥有可以跟现在一样吃嘛嘛香的好牙口。

不得不说,这第一次的洗牙经历给我留下了不小的心灵创伤。之后一段时间里,只要想起工具在牙缝里使劲儿鼓捣的感觉和机器的嗡嗡声,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冷战,到了临近复诊的日子更是焦虑得坐立难安,甚至几度想取消预约。

虽然听上去有点夸张,但事实上我发现,身边有不少像我一样因洗牙而对看牙医产生了PTSD的人。某次和朋友聊天时得知,她第一次洗牙洗到一半就直接落跑,原因是过程中牙龈出血得太厉害,她受不了了想漱漱口,坐起来接连吐了几口颜色惊人的血水,吓得一旁作陪的她妈直接求牙医:别洗了吧,你看孩子都吐血了……

而据牙医说,洗牙时之所以会疼痛和流血,是因为牙齿本身有炎症,健康的牙齿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所以,放弃洗牙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唯有痛下决心、从头根治,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我在坚持认真刷牙、使用牙线一段时间后,洗牙时“血沫横飞”的恐怖画面确实减少了许多,从R18渐渐降级到了PG13,也算是身体力行地印证了这一说法。

不过,洗牙其实还并非是我在看牙医的路上最大的心病:如果说洗牙给我带来的焦虑是三分的话,那智齿带来的焦虑大概就有七分了。

从X光片上看,我的智齿其实还挺规整的,没有横向生长、也没有挤占其他牙齿的位置,就和普通的大牙差不多。成长过程中虽偶有发炎,但都在一两天后自行消退,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我从没想过要拔掉它们。

开始看牙医以后,几乎每一任牙医都会在第一次就诊时注意到我的智齿,然后告诉我,尽管这些智齿长得没什么问题,但因为它们的位置太靠里面,平时刷牙很难刷到,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积,建议我还是找个合适的时间移除。

在一次搬家换了新牙医后,对方似乎对我的智齿格外在意,三番两次地催我尽快手术,却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我心有疑问,又不敢质疑医生的专业性,无形的压力下,只好磨磨蹭蹭地预约了几周后的手术时间。

等待手术的那几周,我差不多每天都会在网上查阅各种可能的后遗症,从开口障碍到面瘫,每一样都看得我心惊胆战。我也时不时地想起身边朋友们拔智齿的悲惨故事,譬如好友S之前一口气拔了四颗智齿,菱形脸直接肿成了方块,两颊都是淤青,一周里掉了五斤;还有闺蜜L,因为找不到可以在手术后来接她的朋友,只能选择不用麻醉、吸着笑气拔智齿,据她的回忆,血光飞溅中,她几度觉得“看到了真正的地狱”……

人的意念有种奇特的重量,原本平常的一件事,思前想后得多了,就会显得愈发沉重起来。预约的前一周,我对手术的忧虑终于累积到了难以承受的顶峰,连上班都难以集中精神,最后干脆一咬牙、一狠心,直接打电话取消了手术。

自那之后,我出于心虚,再也没去过那位牙医的诊所。我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做错了事”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专业的牙医代表着一种不该被违抗的权威;又或许是因为我也知道,拔智齿从理性上来说是正确的选择,可我还是做了逃兵,像一个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的胆小鬼。

挣扎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又鼓起勇气找了一位新的牙医。这一次,面对这位和蔼的亚裔阿姨,我没有再一个人默默纠结,而是直接向她说明了我对智齿手术的顾虑。她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倾诉,看了看X光片,然后笑着告诉我,既然智齿长得没有问题,那么只要我没有不适的感觉,就可以先以观察为主,不着急做手术。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愉快的交谈氛围中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和牙医的沟通理应是双向的。曾经我总以为自己在牙齿问题上没有决定权,每次面对牙医时都像犯人等待判决一样;这样的想法直接将我放在了和牙医不平等的位置上,也变相放大了我对牙医的负面情绪。但其实,牙医并不是高高在上、掌握生杀大权的审判者,而是在保护牙齿的路上陪伴我、给我建议的引路人。

当生活中出现种种不如意时,有效的应对行为通常有两种,一是接受与之共存,二是行动将其改进。面对牙齿的问题也是如此,但我想无论是选择接受还是改进,都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和牙医积极沟通,而不是仅凭想象闭门造车,给自己制造焦虑和恐惧。

如果能抱着一颗平常心、将牙医当作一位良师益友来看待,那么或许,看牙医就会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难。我也希望自己能在定期看牙医的路上坚持下去,做到如第一任牙医大叔所祝愿的那样,在七十岁时还吃嘛嘛香,拥有一口健康坚挺的好牙口。

天德贵人

天德贵人仅次于天乙贵人,是命理中的大吉神之一,神煞一说源远流长,事实是对自然界的敬畏,神煞事实就是吉凶的另一种说法。

《三命通会》中说:“《三命铃》云:天德者,五行福德之辰,若人遇之,主登台辅之位,更有月德并者,尤好,纵有凶煞,亦主清显。《子平赋》云:”印绶得同天德,官刑不犯,至老无殃,是天德胜月德也。意思是天德贵人在神煞之中是十分具有福德的,若一个人八字中有天德贵人,命局配合得当能做大官,若还有月德贵人,则愈加吉利,即便有别的凶的神煞,也预示命主显贵。

天德贵人

1、天德贵人表示太阳的光辉照护着自己,增加了个人好运,但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富贵贫贱,天月二德只起锦上面添花的效果。八字五行组合不佳,虽有天月二德也起不了多少效果。

2、天德贵人皆主人本性善良,不会去害人,经云:素食慈心,印绶遂逢于天德;女人无杀带二德,作两国之封。

3、天德贵人又主其人能遵纪守法,一辈子是非较少,无形中也能减灾。命逢天月德,心态安闲,淡泊宁静,不作非份之想,不贪意外之财,若命中无富贵的话,也能安于清贫。

4、天德贵人的人心肠较软,一辈子常做好事,很懂得怎样积阴功,八字若正印当令,此点更为明显。经云:二德印生,作事施恩布德。

5、天德贵人又为长寿之星,又为逢凶化吉之神
压制凶煞之星。经云:天月二德扶持,利官少病;又:天月二德为救解,百灾不为害。

天德贵人查法口诀

1、法诀
《星平会海》诀:“正丁二坤中,三壬四辛同,五乾六甲上面,七癸八艮同,九丙十归乙,子巽丑庚中”。

2、说明
(1)后天八卦方位中,乾、坤,巽、艮四方分别居于亥、申、巳、寅之地。是故,以月支为主,对应于年月日时天干及年、日、时地支,凡正月见丁干,二月见申支,三月见壬干,四月见辛干,五月见亥支,六月见甲干,七月见癸干,八月见寅支,九月见丙干,十月见乙干,十一月见巳支,十二月见庚干,皆是天德,贵人。(注:有人主张仅能对应于日干,余干不对,此说似还原义)。
(2)天德又称“天道”或“天惠”,乃天有好生之德,常赐恩于弱极者之谓。四孟之月(寅申巳亥月),正是阴木、阴火、阴金、阴水死绝弱极之时(请翻查十二生死历程表),天不忍骤绝之,故施恩于乙、丁、辛、癸四阴干,四季之月(辰戊丑未月),正是阳木、阳火、阳金、阳水人墓遭弃之时,天不忍骤弃之,故施恩于甲、丙、庚、壬四阳干;四仲之月(子牛卯酉月),正是木、火、金、水凝胎将生之时,天有好生之德,不忍见其气散不形,故施恩于其四生之地寅、申,巳、亥中。
(3)天德不临于戊、己土,以天地(土)乃木火金水之父母,故天父赐恩,必由地母五条件承领布施其德于万物。

3、四柱断天德贵人
凡在八字四柱的年、月、日、时上面见有以下者为有天德贵人。

正月生者见丁,二月生者见申,

三月生者见壬,四月生者见辛,

五月生者见亥,六月生者见甲,

七月生者见癸,八月生者见寅,

九月生者见丙,十月生者见乙,

十一月生者见巳,十二月生者见庚。

天德贵人的作用

三命通会说:“天德者,五行福德之辰,若人遇之,主登台辅之位”。子平赋说:“印绶得同天德,官刑不至,至老无灾”。这就是说,人命若带天德,若不遭其它各柱干支冲克刑等所破坏,则常在绝处中逢生,在失意中突遇贵人,可谓吉者好上面加吉、凶者逢凶化吉的一颗吉星。困难时自有贵人相助,不富也贵。八字中有天月二德同时出现,就是有冲、克、破,也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就是煞、伤、袅、劫之格局,遇到天德贵人,纵有凶灾恶祸,也会减轻大半。天月二德虽是贵命,如遇刑、冲、克、害与空亡,也是虽贵不贵。

易学中的神煞其实是古人的一种朴素思想,人必须有敬畏之心,但是不必畏惧,“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敬畏维护着我们的底线善良,畏惧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心怀敬畏面向未来,一定会有光明的远方。

欢迎咨询测算命理、风水、起名、择日(微信:h87387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刺痛人心,残酷而真实?孩子的教育拼的就是我们当爸妈的能力!
  • 【领票】北京玩博会-玩具嘉年华,50元门票免费送(截至6.28)
  • 【父母必团】太空里的事,这只鼠鼠全知道!由前NASA宇航员创作的《老鼠宇航员》开团啦!
  • 于丹:父亲是那个永远肯陪你冒险的人
  • 宝宝特别娇气?这可不是他的错
  • 有奖调查 | 中国儿童国学学习现状调查
  • 【好妈妈手工折纸系列】青蛙、兔子、狐狸也是快乐的一家人!
  • “零吼叫父母”训练营 | 21天,还孩子一个心平气和的爸妈
  • 【征集】寻找“神笔马良”小画手,你的涂鸦能变动画了!
  • 二胎妈,彻底崩溃以后,才是幸福
  • 夏天里这些小烦恼,你至少会遇到一个
  • 【父母必团】澳洲Goat soap山羊奶皂开团!温和无刺激,还有好多泡泡哦~
  • 女儿有男朋友了
  • 带娃不易,有我陪你——亲子互动秘籍,你get到了吗?(文末有福利)
  • 谁的婚姻不委屈
  • 夏日清凉食谱:三色拌干丝(做法超简单)
  • 【父母必团】厌倦了传统绘本?不如一起来看漫画!《杰米历险记》震撼来袭
  • 一首诗竟然蕴含如此深奥的哲理,佩服!|跟着诗词去旅行NO.95《题西林壁》
  • 开团 | 拥有超级思维的孩子,原来都是这样培养的!
  • 开团 | 如果家有3到8岁的娃,学生生涯最重要的一套书该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