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路上,一个面无表情的脑内“戏精”》 文|读者:马臭臭

我在北京工作,就职于互联网公司,用行业术语来做自我介绍的话,我的用户画像包含如下几个关键词:女生,90后,软件园,回龙观。我的白天与青春全都奉献给了软件园,夜晚则属于回龙观。不过我相信,命中以上条件的人群,肯定在不少数。

本来,我打算找个步行即可上班的房源,奈何公司附近人多房少,十平米的单间,房租大概要三千块,因此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租房范围扩大,于是就搬到了“码农”密集的回龙观一带。

从我住的地方到公司,直线距离将近六公里,实际路程大概九公里。北京的交通四通八达,但这一段却没有一班可以直达的公共交通。

所以我的通勤方式有以下几种:我可以选择步行二十分钟或者坐两三站公交到达地铁站,坐一站四分钟的地铁在西二旗站下车,出地铁后步行几百米,到公司的摆渡车站点,再乘坐摆渡车行驶两公里到达公司;我也可以选择打车或者骑共享单车出行。这几种方式所耗费的时间差不多,均在一小时左右。

其实相比距离公司几十公里的同事来说,我的通勤算是便捷并且可选择的,而如何通勤,取决于多个因素:当天星期几,是否雨雪天,是否生理期,是否想“摸鱼”。

通勤,是每个身在北京的职场打工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除了雨雪大风天气和身体不适外,我基本不会选择地铁出行,太拥挤。只有一个进站口,外面一侧墙见方的区域,被钢铁护栏隔成十几列,早高峰时段,还需要蛇形排队。

虽然地铁两三分钟一趟,但趟趟人满为患,车门一开,下车的人寥寥,看似只能容纳一两个人的空地,每次也都会有十个八个人硬着头皮挤进去,排在中间的,基本上脚不沾地就能被拥架上去,摔了都顾不上尴尬。人一多,就难免有人插队,插队的人本来排在队尾,未等前面的人行动,便瞬间窜过来,上不去就顺势站在第一位,很多时候,没有人指责,大概在互联网工作的人都有点“社恐”,也有可能是不想因此引发争吵,从而影响了一整天的心情。

胸闷、焦虑、怕跟别人踩着撞着,每当此时,我都后悔为什么不早些出门,但是被窝里真舒服,尤其是冬天,多躺一分钟就好像能多获取一小时的能量。早晚高峰的地铁里没有舒适的社交距离,总让我想代入《甄嬛传》里华妃娘娘的那句:可是去上班的人真多啊,多得让我生气,你试过从八点排队到八点半也上不去车的滋味吗?

我死命又漠然地盯着某个点,醉心于自己的胡乱琢磨——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大家都打算留在北京吗?当初我为什么来?想起来了,为了我的梦想与热爱。我喜欢这里浓浓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儿时课文书里提到的地方,可以抬脚就去;各种各样的话剧展览,第一时间就能感受欣赏;那些知名的公司企业,也会有去工作的机会。现在想想这些,我依然觉得无比欣慰。

作为地铁十三号线与昌平线的重要换乘枢纽,西二旗站的吞吐量,在整个北京都榜上有名,它就像互联网从业者的耶路撒冷,站内的广告位永远被各种招聘和职场类的APP占满,它就这样从早到晚,见证着无数人的加班升职,来往匆忙。

软件园里大厂云集,百度、新浪、网易、联想、滴滴,都只相隔一条马路,后来腾讯也搬到了这里,拥堵程度可想而知,两公里的路程,有时摆渡车要行驶半个小时,甚至不如步行来得快。

尤其在周五晚上。周末的序曲从周五下午拉开,辛苦工作了一周,彼时,同事们的表情和语调不自觉变得轻松欢快,互侃的频率较前四天直线上升,下班时间一到,大家从公司大楼鱼贯而出,地图上的路况显示瞬间变为深红色,但即使堵车,人们也不急不躁,刷着手机聊着天,仿佛周五晚上的时间无限长,可以随意挥霍。

雨雪天比周五晚上更可怕,在雨雪天能顺利打上车,是需要很大运气的。有一次下班正逢下雨,我本计划打车回家,订单发出,显示前面还有一百多人在排队,预计等待一个小时,我便先去食堂吃饭,饭毕,终于轮到我,但页面提示附近司机较少,正在扩大派单范围,不过最后仍是无人接单,订单被系统自动取消。我欲哭无泪。

等我赚了大钱的,就在离公司最近的地方买个房子,什么堵车、打车都与我无关!这种时候我经常这么想。不过转念一想,赚了大钱之后我还会在这里工作吗?在这里工作会赚到大钱吗?好像都不会。我跟老家的朋友抱怨,朋友说要不要考虑回来,没有户籍限制,没有租房和通勤压力,朝九晚五,也挺舒服安逸。

但回到老家,我能干什么呢?如果不回去,我要一直这样工作吗?工作的意义仅仅是为了赚大钱吗?我想起《老友记》里的钱德勒,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他有着令人艳羡的独立办公室和极高的薪水,但这不是他喜欢的工作,尤其是在发现罗斯爱恐龙、瑞秋爱时尚、莫妮卡爱烹饪,而他们都在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时,后来他终于鼓起勇气,选择从事自己一直向往的广告行业。

扪心自问,我的工作是我热爱的吗?我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通勤途中,真让人迷茫。

因此多数情况下,如果天晴能扫码,我都会选择骑共享单车上班。一站直达,就不会思考太多无解的问题。九公里,正好与我们老家到县城最繁华地段的距离一样,所以骑车时,我经常能想起小时候去城里,我坐在自行车前梁上,那时我觉得路程好长好长,长到我昏昏欲睡,屁股硌得生疼。

如今,可能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对时间和距离的感受有了变化,也可能是参照物更多,数不尽的高楼商厦,路旁总有花,三月有桃花,五月有月季,七月有牵牛。四十分钟,我听音乐或听书,看经过的车牌,数红灯的秒数,想想三餐吃什么,总觉得路程没那么远了。

骑车通勤的人很多,回龙观有一条自行车专用路,这条路平坦开阔,抬头远眺,青山清晰可见,它有一段与地铁轨道平行,每隔几分钟,就有地铁隆隆而过,下班的时候,高楼里万家灯火,马路上霓虹闪烁。我不再想这个月的KPI有没有完成,也不会想买房买车,更不会想生活中的纷繁琐事,那一刻,我还是那个骑着单车的无忧少年。

五六年来,在软件园和回龙观这两点之间,地铁、打车、单车,各种通勤方式,我交替尝试。这条通勤路上,这段二三十岁的人生路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同行者,却又好像只有我一个。在路上,我从未停止思考,尽管我思考的事情,有的没有答案,有的毫无用处,但我同样享受其中。

【多卖产品,多挣钱:86条(生意、经营、品牌、策划)】
大部分生意还是货+渠道(流量)的生意
谈品牌更多的是再谈理想。

以品牌为经验的逻辑,是长期主义的逻辑
品牌的自信来自于有充足的现金流、耐心

事实上,10个人有9个人想做品牌
但只是想想,仅此而已

产品是基础
产品力=卖点+卖价+卖相(三卖原则)

包装是视觉锤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
如果三顿半是条状的,也打不出一片天

品牌的机会在于发现、开创
一个新品类或者占据一个新特性

07
发现价格空位,尤其是高价空位
所有的生意值得从新定价再卖一次
比如:钟薛高

08
信息差、认知差
生意永远在差隔里收割

09
把产品消尖
你才有机会站在消费者面前

10
认知影响事实
同时认知促进事实的产生
第一永远是值得宣传的

11
小公司赢的核心2点
根据地、差异化

12
日进斗金,不如细水长流
红利吃多了
人容易想当然的偷懒

13
一句话的价值,在于重复
重复创造价值,越重复越增值

14
定价是个技术活
不懂战略不碰价格

15
品类分化的机会在于
价格、场景、渠道、特性、心智

16
新媒介产生新品牌
从淘品牌到抖品牌
这个逻辑没变过

17
少而正确的决定带来收益
剩下的靠时间消化错误

18
原点市场、原点渠道、原点人群
三原点就是三板斧

19
购买理由=需求+痛点+场景+戏剧化表达

20
只有领导者有机会抄袭2遍
抄袭是领导者的特权

21
兵贵胜,不贵巧
要简单、要直接
最好是简单、直接且粗暴

22
从不打公平的战争
要以多欺少

23
聚焦
一是内部资源
二是外部认知

24
组织无非2个效率(交易、交换)
一是提高组织内部的交易效率
二是提高外部市场的交换效率。

25
要么占据一个有利的词
要么创造一个有利的词。

26
需求的5个纬度
想、贪、怕、爱、要

27
安全是好词
把安全做成生意是个好生意
360安全浏览器

28
新消费品的新不在产品
而在于新消费者

29
0到1是颗粒度的体感思维
1到10是指数的体量思维

30
护城河,不只是品牌
在规模、体量上也可以

31
少谈品牌误国
多卖产品挣钱

32
精彩的故事,讲给外行人听
赚钱的生意,不说话

33
要一杆子看到底
然后一杆子捅到底

34
第一性永远是思考的原点与目标

35
说说怎么都可以
做才知道话哪里多了,哪里少了。

35
区域市场、样板市场
要有根据地才可攻可守

36
样板市场快不得
全国市场慢不得

37
多用小词、少说大词
多用数据、少用臆断

38
市场调研:
在观察中判断
而非在判断中观察

39
主动分化是
企业经营的关键决策

40
大众品牌要满满的欢笑
高级品牌要适当的留白

41
亲密关系的本质是
麻烦与冒犯

42
好的问题才有好的答案
问出好问题得到好答案

43
经营过程中的三种思维
颗粒度思维、体感思维、量级思维

44
心力、心量、心念
关键时刻心念决胜

45
一个企业关门的时刻
只在经营者放弃的那一瞬间

46
生产产品、创造顾客
是企业永远的主题

47
商业的目标是
用来宣传的而不是用来隐藏的

48
策划核心就一句话
发掘、放大,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

49
洋河蓝色经典
就经典在蓝色,用色如用兵

50
更好,不行
要不同

51
营销要润物细无声
大家都觉得你营销好
那你的产品就危险了

52
模仿发生在阶层之间
从众是底层的基因

53
在聚焦下出单点
在单点下才有集中兵力的基础,才能在局部
形成以量致胜的前提

54
消费升级:
一是把便宜的卖贵(钟薛高)
一是把贵的卖便宜(大牌平替)

55
小、细、精:
赛道要小
人群要细
产品要精

56
一二线线下的生意
可以放在三四线重做一遍
一样赚钱

57
大公司要模仿,要后发制人
伟大的生意要无耻的抄袭

58
阳在阴之内、不在阴之对
大吸力能做多大,静音就能做多大

59
要像新闻一样做广告
广告要有新闻性

60
拿了第一,要使劲喊
我是第一,我是第一

61
把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利益点削得尖尖的
利出一孔,在于产品对需求的满足

62
一旦定义好目标市场后
剩下的工作就是集中兵力
攻占这个市场空白——all in产品

63
创始人讲故事,要先讲产品主义的故事
你在什么位置决定你说什么话

64
战场(创造认知优势)
战区(聚焦优势资源)
战局(品牌差异化占位)
战势(把握品类分化趋势)

65
抓住情绪关键词
羡慕,嫉妒,恨,爱国,仇富,逆袭

66
在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
投入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资源

67
内卷核心是同质化,也不是产品的同质化
是消费者对于产品认知的同质化

68
口碑这个东西
你不引导,就要坏事

69
少表演
不要假设自己的人设是个什么
那样只能更偏离本质

70
越是贵的越要符号化
越是便宜就越要娱乐化

71
什么是不变的代表着未来
相反,变化的往往反应了经营者的焦虑

72
自信这个东西从来不需要理由
自信是无条件的

73
大与小是相对的
时空观是视野

74
小账容易算,大账不容易算
坏事就坏在不会算账

75
长期主义不是一句话
要靠真金白银的投入

76
所谓专业,谈不上高深
唯手熟尔

77
聚焦品类,打造超级品相
进而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形成强认知
否则,产品越多
知越无法聚焦,就越不赚钱
内容寄生在文化母体上
既内容场景化

79
情绪价值,也是价值
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

80
没有动词是要命的,抽象是要命的
要具体的动词。喝、用、选、买

81
口口相传还是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
即使互联网如此发达。

82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
因为,老大的日子永远是最好过的

83
为购买提供理由:理由是否具有差异化
差异化是否具有可感知度
感知度大小影响了购买的效率

84
市场上有什么不重要、认知中有什么才重要
货架的竞争啥时候你去看都是红海
如果以消费者认知的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蓝海

8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更重要
后者决定了生死
最怕万事通,行行通

86
一个词就是一个市场、一个行业
使用,词语既是技术
又是价值观更是,方法论https://t.cn/A66oFF6G

【【千问千寻大运河】运河畔的乡村振兴之问 小高庄村这样回答】
  在中国万千乡村的发展史中,河流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取水灌溉,还是饮用炊事,皆有赖于河流之便。在天津市静海区南运河畔,一个村子的振兴,一方人民的富足,正围绕运河徐徐铺开。

  小高庄村位于南运河沿岸、静海镇南端,距镇政府约3公里,村庄沿南运河呈东西向矩形分布。全村目前共有村民215户524人,从人口规模上看并不算大,但在为村民谋幸福、办实事上,这个小村正踏实迈进。特别是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上,小高庄村近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运河畔的脆枣种植

  南运河给小高庄村带来了优越的耕作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全力投入到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之中,随着南运河屡次疏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静海镇的农业耕作条件稳步提高,小高庄村也大受裨益。

  有了适种的土地,还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对于耕地1330亩的小高庄村来说,如何精心挑选合适的作物,提高亩产效益,是主要靠农业吃饭的村民们最要紧的事。小高庄村的致富之路,也由此展开。

  在全村耕地中,大田作物占420亩,果木类经济作物占910亩。其中,以脆枣种植最为远近闻名。“‘小高庄脆枣’作为注册品牌,以品质上乘、入市时间早为特点,受到各地市场的青睐。目前我们村年脆枣产量200多万斤,鲜枣收入200万元左右。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逐年提升。”小高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林介绍道。

  虽然如今的“小高庄脆枣”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这条致富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小高庄村村民刘振志今年63岁,现担任小高庄村村委会会计。他在小高庄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村里脆枣产业的发展。

  刘振志回忆道,小高庄村的枣树种植早有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彼时改革开放不久,天津不少农村都在开拓除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临近南运河的小高庄村也不例外。

  在选择发展枣树种植之初,小高庄村的村民们经历了一番波折,“那时,一年给枣树浇几次水,剪几遍枝,枣树之间株距多少最合理,这些大伙儿完全不清楚。就连给枣树做嫁接,我们也不懂,还是隔壁村的乡亲教会我们的。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索。”刘振志回忆道。

  除了种植技术不成熟,脆枣的运输、销售也是村民们要面对的新课题。“最初,全村枣树可能也就占250亩地左右,谈不上什么专业的物流、市场,更谈不上什么产业,就是村民自己采摘下来运到集市上卖。”刘振志介绍着小高庄村种枣树的历程,“就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脆枣的市场价格逐渐上来,尤其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五六年里效益最好,按一亩地55株枣树算,一棵树收成约300斤,一斤平均1.5元,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四千多元收入。于是,村里种枣的人也多了起来,全村百来户村民都开始种枣树,一时间形成了‘百里万亩果园’的盛况。”

  很快,小高庄村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2010年,“高庄脆枣”商标正式注册,不仅让小高庄村的脆枣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还推动脆枣向优质冬枣转型。

  2015年以来,在驻村帮扶组的支持下,小高庄村枣树种植迎来更加科学的管理。尤其是2016年9月之后,小高庄的枣树种植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在帮扶组的支持下,结合多年枣树种植传统,我们研究制定了一村一策的经济发展方案,成立枣树种植协会,开始试种一代冬枣,建成百亩冬枣示范区,同时引进了二代冬枣等优质品种。这些举措,都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益。”闫林说道。

  刘振志家里种植着两亩半面积的枣树,谈及近年来村里枣树种植的发展,他很是欣慰,“这几年,驻村帮扶组帮助我们建立起合理密植的手段,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村民们还学会用套种方式让种植更加集约,在枣树株行间播种的红小豆、绿豆、江豆等作物,同样收成可观,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如今,小高庄村附近的批发市场会定期派车到村里收购脆枣。做出品牌效应后,村民不再需要像几十年前一样,自己将脆枣运到外面贩卖。“现在我们村产出的枣可说是供不应求,往往果子还没收获,就有客商来预订。眼看着村里的枣树种了这么多年,如今真的是打响了招牌,做出了名声。”71岁的村民胡如军感慨道。

  小村旧貌换新颜 臭水坑变荷塘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设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2019年,小高庄村成功入选天津市第一轮人居环境示范村。

  金秋十月正是粮食陆续收获的时节,如果此时行走在小高庄村里的硬质路面上,随处可见村民在晾晒玉米。金黄的玉米粒铺满了不少屋前的道路,然而,仅仅在不到十年前,这样的景象并非日日能见。

  “以前,村里的路还都是泥土道,一下雨,路上积满泥,根本晾晒不了粮食,远没现在方便。至于出行就更艰难了,雨天时人刚一出门,就是两脚泥,甚至连去镇上这短短几公里路,都走得很漫长。”72岁的村民胡如刚介绍道。

  胡如刚的回忆,代表了村民对村里过去居住环境的印象。除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村里的垃圾处理也曾是大问题。过去,村里的生活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经常挤占了民房前后和村中道路,导致蚊子苍蝇乱飞,街上臭水横流。有村民回忆道,那时,一家人吃饭时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户就会飞进一群苍蝇。

  人居环境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十年间,小高庄村发生了大变样。2013年8月,静海区、镇两级政府以天津市能源集团驻村帮扶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小高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

  几年间,村里拆除破旧路面3500平方米,铺就水泥路面6790平方米,全村3条东西向街道、5条南北向街道再也不会让村民“雨天两脚泥”了。此外,村里陆续建设了5个旱厕,2015年又改造成水厕。2013年,村里实行雨污分离,一户一表,洁净用水有了稳定保障。

  2015年后,村内卫生由村保洁队每天负责垃圾清扫、道路管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短时间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刘振志目前是村保洁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这个由5个本村村民组成的村保洁队每天都会为村里做清洁。村保洁队分工明确,有人轮流清扫路面,有人专门打扫村里的公厕,有人专门负责垃圾转运,“我们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这几年眼看着村子在我们的清理下越来越干净起来。既能拿到一些报酬,又能为改善村子面貌做出贡献,我们感到很充实。”

  人居环境改善后,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也开始得到满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让本村村民竖起大拇指,也让邻村村民交口称赞。如今,这里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一提起小高庄村,附近村民就对这里脏乱环境皱眉的地方了。

  矗立在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健身小广场和篮球场,正是村里人居环境提升后,生活质量也随之攀升的最好写照。刘振志介绍道,每当天气和暖时,这里几乎每晚都有村民来扭秧歌、健身,那片安装有灯光的篮球场,更是在晚间吸引了本村乃至邻村很多年轻人前来运动,有时,年轻人的运动声一直传到很晚。

  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旁边,如今是一片荷花塘,但在以前,这里还是个臭水坑,堆满垃圾,还散发出臭味。几年过去,不仅垃圾踪影全无,塘内的荷花盛开时还散发出阵阵芳香。臭水坑变荷花塘的故事,是小高庄村旧貌换新颜的缩影,也是小高庄村近年来“文明村镇”“美丽村庄”等荣誉的注脚。

  环境越来越美,村民收入逐渐增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关于如何为乡村振兴“破题”,小高庄村正给出自己的答案。
https://t.cn/A6xgTxx2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细节分析太占篇幅我就不说了,我们就地一眼望过去:比较盘:女主与1号男六分相较多,对分相较少组合盘:呈现大风筝特殊相马盘:1号男内心对女主显然更敞亮接着,我们用了
  • 这个品控真的是[允悲]P2 essence的眼影蜜,每个颜色都试了一下最喜欢P3这个色号,淡淡的烟粉色加银色闪片,超级美,而且非常持久啊,我涂抹开来想搓都搓不掉
  •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在烦恼起现行的时候,我们的福报救不了你,你修的福报再大救不了你;但是,你所听闻佛法的智慧在那个时候会产生一种抗拒烦恼的力量,这就是善根,只有善
  • 肯辛顿也是伦敦老牌富人区,其中繁忙的肯辛顿高街(Kengsington High Street)是伦敦主要的购物街之一。肯辛顿也是伦敦老牌富人区,其中繁忙的肯辛
  • 一个女人最好的活法,都在这10句话里 第一句:学会康乐 一生不长,高兴是过,不高兴也是过。与其把长久的平生虚耗在痛楚忧愁上,不如悲观念,看开点。学会戴德,学会
  •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路不同不相为谋,这种人要离他们远点,除非你真的有利可图,他们把利益看得太重,仅存的那点良知,很可能就轮不到你的脑袋上。看不起别人的人,很多是因
  • 所以,我说,生命行动起来的真实的轨迹就是人生,那一段晶光莹润的时光,无论回眸,还是前行,都不能以虚幻来代替,那都是生命真实的影像。最近读到张晓风的一段话,他说:
  • 当然了,骂他的人越多,也就说明大衣哥越火,至于网友的猜测,我们还是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唯独一点,几乎是所有熟悉大衣哥的网友公认的,那就是作为明星的他,平日里
  • 壬申日,是白虎渡江日,身坐长生而旺,主人好动不拘,其纳音是剑锋金,如果是男命则在外敢于拼搏,喜好争斗;女命,也表现出有点男孩子的特质。天真,本是上帝赋予人的最美
  • 今天沈医生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封髓丹,可以封藏肾精,补足肾阴,同时还能清泻虚火,横扫身上的上火症状。所以有的人,他出现了上火的症状,用了清火的药物,效果不好,这是
  • 今天的萝卜牛腩一定要分享下,没有加任何酱,靠糖色和生抽提味,给我闺蜜分了一大半,我和娃中午吃了一顿,还剩点汤汤娃都不让我倒掉,让我晚上给她煮碗面,把汤汤倒进去拌
  • 至于太公有点掉链子笨蛋美人属性也能接受吧,不过这么一看他反复说自己是冠位多半是自视过高了[允悲]最后,弗栗多,yyds,国服池子还没关,建议抽[赞][doge]
  • 别看痔疮来势汹汹让人痛苦不堪,事实上绝大多数痔疮问题只需外用药膏即可解决,不过考虑到痔疮的一些特殊症状,大家可以使用甘伯宗冰幨抑菌凝胶这类温和且渗透性好的消痔产
  • ”不少和“上车”有关的电视剧,都是为了买房闹得鸡飞狗跳。我是为了月月看的反派男友看完直接get到了陈哥的魅力安静的时候冷酷笑起来像猪包我看到采访的时候他一直举着
  • 家里人都不同意,婆婆的父亲发现他们约会后要打断他们俩的腿,村里的人都说嫁给公公会没饭吃。家里人都不同意,婆婆的父亲发现他们约会后要打断他们俩的腿,村里的人都
  • 報道稱,談及特朗普時期美國政府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政策,格奧爾基耶娃表示,“重要的是仔細考慮這一行動及其可能產生的反作用,因為一旦你把妖怪從瓶子里放出來,就很難再
  • 辛巳日的婚姻怎么样辛巳日出生的人,辛已日柱,宜择丙申之配,遇合之机在戍土之岁运,肖犬之年中,属猴者配之。辛巳日的婚姻状况辛巳日出生的人,辛已日柱,宜择丙申之配,
  • 8、书柜、酒柜、衣帽间,只要做了开放式设计,没有不后悔的,除非你家有专业的保姆打扫,不然擦灰累死你。8、书柜、酒柜、衣帽间,只要做了开放式设计,没有不后悔的,除
  •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自己认可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别把认同感放在别人身上走好自己的路我们才会活的更潇洒一点—杨绛~~我不再
  • 与会领导人表示,面对当前国际紧张局势和多种挑战,地区国家应当保持团结一致,坚持相互尊重,开展对话合作,践行开放包容的多边主义,维护共同利益,应对共同挑战。作为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