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罢芙蕖临窗垂首


懵懂初识年岁瘦
空落长街雨疏风骤
遍鳞伤医馆宿留
杏花微落春色渐有
树下一眠觉身凑
指尖掠唇偏尝苦酒
天真事问不休
年少不知别意
左右花朝轻嬉


人间烟火对坐一席


桃花已许锦书不寄
叠沓薄纸勾红一笔

一剑成痕覆水难收
青萱十年妄执旧
独坐凝眸轻笼雪袖
且把清酒饮一筹
年少不知别意
左右花朝轻嬉
人间烟火对坐一席
桃花已许锦书不寄
叠沓薄纸勾红一笔

竹林重逢敌手
薄纱窥容还如旧
蓦然回首几度春秋
揽花踏雪共折杨柳
同看河山携她登楼

《金刚经》离相修善得佛菩提
第二十七段(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又重复依次而说:须菩提!以上所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此法是什么相状呢?此法无有高下、无有多少;无男女之分、无老幼之别;无尊卑贵贱、无凡圣智愚,其性一如,绝对平等,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用四无法,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可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我”呢?我为阿赖耶识缘地水火风借父精母血所成之五蕴身,依因而起、依缘而聚;因缘相合、聚而有我,一旦因缘离散,阿赖耶识,随业流转,地水火风,各归其位,我即烟飞灰灭,从此不再有我。所以这个我,不是真实之我,真实之我,是永生不灭的,为了寻求永生不灭的真实之我,只需识破非真实之我,放下一切虚妄执着,即可见诸法实相,见诸法实相,就能做到“无我”。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人”呢?人与我一样,都是依因感果,因缘所生,五蕴所成,为我之妄心显现,既是妄心显现,显现之相,即是妄相,识得妄相,即见真相,真相无相,即是涅槃妙心,见涅槃妙心,即可做到“无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众生”呢?天地间的生命形态总计有十二类,称名十二类众生、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具体如下:
1、卵生:指从壳而生,如鱼鸟龟蛇之类。2、胎生:指从胞胎而出生,即人畜龙仙之类。3、湿生:指从湿处而受生,即含蠢蠕动之类。5、化生:指从无而忽有,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即转蜕飞行之类,如蚕蜕形为蛾。3、有色:指有形碍明显之色,即休咎精明之类。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萤火蚌珠皆精明之类。6、无色:指无有形色,即空散销沉之类,如无色界之外道。
7、有想:指从忆想所生,即神鬼精灵之类。8、无想:指想心昏迷,无所觉了,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黄头外道化为石。9、非有色:指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10、非无色:指因声呼召而能成形,即咒诅厌生之类。11、非有想:指借他之身,以成自类,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12、非无想:指虽亲而成怨害,即土枭等附土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
关于十二类众生的次序,据《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所说:“有情世界不出十二,动念初起,迷本圆常,影明遂现,故卵生居首,情爱后起;次有胎生,异爱不同;次分湿化,想心纷扰,取舍多端,成后诸类有色、无色等。”
可见这十二类众生都是迷失了自己本有的妙圆真常,心生无明,随业流转在六道中所出现的轮回相,这些轮回相皆是妄相,识得妄相,即见真相,真相无相,既是涅槃妙心,见涅槃妙心,就能做到“无众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无寿者”呢?寿者在世间为长寿之人、在出世间即是涅槃。涅槃又译为“泥洹”“泥畔”等,意译为“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指通过修行所达到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
小乘佛教将涅槃分成两种,即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全无,精神已经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槃则指众生的六识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间。
大乘以“诸法性空”为理念,认为涅槃只是一个假名,进而指明生死涅槃等空花的道理,若执着涅槃、涅槃即是生死,不能得大自在。小乘人执着涅槃,名寿者相,不能得究竟菩提。若能明白涅槃者,即非涅槃,是名涅槃的道理,就能做到“无寿者”。
佛说: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基础上,再修行一切善法,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什么是一切善法呢?又该怎样修一切善法呢?一切善法可分为两大类,即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是以十善法为核心,十善又称为十戒,即: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这十善是从身、口、意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身体行为、思想行为。此“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故称十善法。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是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五戒十善虽属世间善得有漏之果,却是出世间善得无漏果的基础,非常重要。
出世间善法依次是四谛法:“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中的“灭谛”,是灭除三苦、八苦、三灾八难等人生的一切苦及其造成这一切苦的原因,最终证得出生死、脱轮回的阿罗汉道。
十二因缘法:是释迦牟尼佛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中。若能观此十二因缘,破除无明,即可证得出生死、脱轮回的辟支佛道。
六波罗蜜法:是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个法门的修行,即可证得生死涅槃两自在的无上菩提道果。以上从十善法到六波罗蜜法,总括一切善法。
佛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为基础,再修以上所说的一切善法,就可以证入佛的一切种智,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也就是说:一切善法从根本上来讲,都不是善法,为什么不是善法呢?因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一切善法恶法都是空,既然都是空,也就没有善法,没有善法而说善法,那么所说善法就不是善法,世间人不明此理,执于一端,认为有善法,其实这个善法就是一个名称而已,是名善法。只有放下一切执着,远离四相四见,在三轮体空中修一切善法,才是真善法,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福州长乐人也。姓王氏。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江西,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时三大士为角立焉。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  “汝忆父母邪?”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甚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马祖升堂,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自此雷音将震,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既处之,未期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沩山黄檗当其首。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仰云:“此是显大机大用。”沩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仰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唱导之师。”沩云:“如是,如是。”﹞有僧哭入法堂来。师曰:“作么?”曰:“父母俱丧,请师选日。”师曰:“明日来,一时埋却。”  沩山、五峰、云岩侍立次,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山曰:“却请和尚道。”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丧我儿孙。”又问五峰。峰曰:“和尚也须并却。”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又问云岩。岩曰:“和尚有也未?”师曰:“丧我儿孙。”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师曰:“汝作么生传语?”峰曰:“待见西堂,即道。”师曰:“见后道甚么?”峰曰:“却来说似和尚。”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  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
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甚么?”师曰:“近前来!向汝道。”檗近前,打师一掌。师拍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沩山举问仰山,仰曰:“黄檗常用此机。”沩曰:“汝道天生得,从人得。”仰曰:“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性宗通。”沩曰:“如是,如是。”﹞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典座:“作么生?”座撼门扇三下。司马曰:“太生。”座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问:“如何是奇特事?”师曰: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师便打。上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阿谁?”曰:“某甲。”师曰:“汝识某甲否?”曰:“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曰:  “汝还见么?”曰:“见。”师乃不语。普请钁地次,忽有一僧闻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甚么道理,便恁么?”曰:“适来肚饥,闻鼓声,归吃饭。”师乃笑。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时如何?”师曰:“固守动静,三世佛冤。  此外别求,即同魔说。”因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即且置,无问无答时如何?”堂曰:“怕烂却那。”师闻举,乃曰:“从来疑这个老兄。”曰:“请和尚道。”师曰:“一合相不可得。”师谓众曰:“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众无对。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谁?”师曰:“有一人要。”岩曰:  “因甚么不教伊自作。”师曰:“他无家活。”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问:“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师曰:“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来不是凡不是圣,不是垢净,亦非空有,亦非善恶,与诸染法相应,名人天二乘界。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妄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漂溺,还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问:“如今受戒,身口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师曰:“少分解脱,未得心解脱,亦未得一切处解脱。”曰:“如何是心解脱及一切处解脱?”师曰:“不求佛法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等。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欣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汝莫言有少分戒,身口意净,便以为了。不知河沙戒定慧门、无漏解脱,都未涉一毫在。努力向前,须猛究取,莫待耳聋眼暗,面皱发白,老苦及身,悲爱缠绵,眼中流泪,心里慞惶,一无所据,不知去处。到恁么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纵有福智、名闻、利养,都不相救。为心眼未开,唯念诸境,不知返照,复不见佛道。一生所有善恶业缘,悉现于前,或忻或怖,六道五蕴,俱时现前。尽敷严好舍宅,舟船车轝,光明显赫,皆从自心贪爱所现。一切恶境,皆变成殊胜之境。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著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未定。”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祇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祇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祇如今念念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祇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祇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伏惟珍重。”  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乃召之。大众回首,师曰:“是甚么?”﹝药山目之为百丈下堂句。﹞师儿时随母入寺拜佛,指佛像问母:“此是何物?”母曰:“是佛。”师曰:“形容似人无异,我后亦当作焉。”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唐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谥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원래 적어도 오늘이 이렇게 얘기하고싶지 않는데 어떤 사람은 너무 역겨워서 더이상 참을 수가 없다진짜 생각할수록 이해 못해... 솔직히 아무리 좋
  • #熊猫守护者[超话]# [心]#熊猫守护者# [心]#森林驿站# 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不要隐藏你的善良,记住卡耐基这一段话,你将尽享完美丰富的人生——“人的生命只
  • #杨超越[超话]# 每日一读 日落是免费的,春夏秋冬也是,不要觉得人生是那么无望,希望你快乐. 我们总是为许多遥不可及的事情奔波,却错过了路边的花开,傍晚落在
  • ”杜海涛以前的工作基本上都集中在湖南,因为他的固定节目都是湖南台的一些节目,出席的晚会和活动也大多都在湖南,所以他去北京就像是出差一样,但自从去年《快乐大本营》
  • * 一些宅家朋友圈文案: 1. »|(⸝⸝· ᴥ ·⸝⸝) “只要还有一粒米 我就不往人多地方挤” 2. ☀⋆☽⋆ ⍥ sʟᴇᴇᴘ ⋆ “又是阳光超好的一
  • 【追加】:大西流星『出租女友』追加共演:秋田汐梨,劇中飾演 七海麻美,是 木之下和也(大西流星)的前女友,小惡魔系的心機可愛女生。故事是以向女性支付费用并在一定
  • 第一次看全锦赛 东哥的团体金牌反正这场球就是看得我想哭 和高远第四局第五局很多运气擦网球 还很多在关键分上 我真的很心疼我胖 真的就离胜利差这么一点点 谁想输球
  • )打开,全在说什么emo的事,也又咋的了![老师好][老师好][老师好]瞧瞧这些都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东西[可怜][可怜]不是我说,别说诚意的黑,当ie的嘿子都不
  • 務修禮讓。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
  • #十六逐风踏云梦,与颖奔赴星海中# zly“等迟暮冬天,等黄昏日落,等有你的冬天” " , , .[/cp]#赵丽颖# 作为青年文艺
  • 这个面霜真的顶 求求了每一个敏感肌的姐妹不知道这个面霜的一定要去尝试一下! 就算你前一天熬大夜都完全看不出垮脸、疲倦 素颜出门都能完美hold住 加一个防晒就
  • 可能是自己人品差,从来没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吧[太开心]沉香的表情很多,很喜欢他质问婉罗的这段,整个表情就是委屈极了,不敢相信她会这么做,宝宝全心全意地信任,还是被
  • 要么你不出轨,要么你出轨了别让我发现,反正只要我知道了这个事确凿无疑,那么不好意思,对不起,不能原谅。我真的太烦我自己的一点就是太过于考虑别人的感受明明是别人的
  • 今晚家庭剧场前排必看直播先公开视频->youtu.be/0Vwt2mxsyj0210925 #金俊秀[超话]# channel-A节目预告播出后,看到一段
  • 「ヒルルクの桜と受け継がれゆく意志!」(2001年11月4日放送) *第329話 袭击而来的刺客们!冰上的大决斗「襲い来る刺客たち! 氷上大バトル開始」(20
  • 5⃣️“最佳辩手”称号#肖战光点itunes全球榜第2#目前肖战光点iTunes全球榜第2,欧洲榜第4,美榜第7⬆️在五大音乐市场美日英德澳,总榜前100只有《
  • 经济法和八百终于都结束了虽然考得一般(两个知识点没背到,考太细了[泪],以及还有一个有点背忘了)+八百越跑越慢…不过好歹都结束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享受过程吧。
  • !!
  • 今年9月,双方签署了成立泰国-沙特商业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泰国朝着巩固贸易关系迈出了重要一步,并有可能使泰国进入更广泛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市场。王储周四抵达泰
  • 我牙都磕坏了要哈哈哈哈哈哈我们龟龟就是最强的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