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6,半场结束篮网暂时落后太阳10分,我们先来看一下双方球员的半场数据,篮网一方杜兰特12分4板2助2断、本布里10分5板、哈登4分9板9助、阿尔德里奇8分5板;太阳一方布克16分、保罗12分3板2助、布里奇斯9分6抢断、麦基5分6板。

两队实力非常接近,只是这场比赛太阳明显是有备而来,虽然昨天打了一场比赛,但太阳球员在场上更加专注、也更加积极,开局就轻松取得领先优势。

布克开局更是火力全开,里突外投连得12分,帮助球队取得十分以上的领先,篮网这边开局慢热,并且失误不断,各种低级失误层出不穷,也是非常让人无语的,到底谁是背靠背第二场呢?感觉篮网球员在场上都有点跑不动,身体像是生锈了一般沉重。

第一节结束篮网20-34暂时落后14分,布克单节砍下16分,第二节保罗带队继续扩大分差,一度领先篮网20分,眼看比赛要花了,篮网这才如梦初醒,开始全力反扑,防守端提升了防守强度,成功限制住对手得分,进攻端更是一波得分高潮,分差一度来到只差5分。

但是中场结束之前,保罗发威,个人连得5分,再次把分差扩大到10分,上半场篮网出现15次失误,而太阳只有5分,如果不是太阳有点后继乏力,命中率开始下降,篮网很难缩小分差的。

对篮网来说,毕竟对手是背靠背第二场,体能还是很占优势的,现在分差只有10分,篮网下半场一定会全力反扑,试图翻盘的,就看太阳能不能顶住了。

72-90,三节战罢篮网暂时落后太阳18分,这一节篮网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太阳这边布克和保罗携手发威,把领先优势再次扩大,篮网这边只有杜兰特能够砍分,别的队友得分太艰难了,哈登手感冰凉,前三节只有4分进账,这也太少见了。如果哈登不能在第四节找回进攻状态,篮网一点翻盘的希望都没有。

第四节开始,哈登和杜兰特一起带队反扑,杜兰特扛起了球队,进攻端又是中投又是三分,能力确实是无人可敌,防守端也是防守对方箭头人物,杜兰特攻防两端都使出全力,但今天杜兰特身边的帮手太少了,哈登今天手感冰凉,太阳对哈登也是重点盯防,使得哈登打得很难受。

这时候布克领到个人第5次犯规,只能下场休息,保罗上场带队,篮网有点起势了,一波小高潮,分差顺利来到10分,还有5分多钟,篮网也看到一点逆转的希望。

虽然篮网成功把分差缩小到个位数,但总是差口气,无法进一步缩小分差,保罗开始控制时间,总是压到最后一秒出手,就算不中也把时间尽量耗完,

有老炮保罗控场,篮网没有机会了,最终篮网107-113不敌太阳,全场比赛,篮网一方杜兰特39分9板7助4断、哈登12分13板14助2帽、米尔斯9分3板2助、阿尔德里奇18分6板、本布里18分9板;太阳一方布克30分4助、保罗22分8板5助、艾顿10分6板、布里奇斯13分6板7断、麦基10分10板。

杜兰特今天太拼了,打了45分钟,出场时间冠绝全场,纳什这么用阿杜,是不是太过分了呢?比赛结束,布克和保罗都去找杜兰特,和阿杜拥抱致意,杜兰特的表现也成功征服了两人。哈登呢?赛后哈登并没有留在场内,今天哈登表现不佳,15投4中,其中三分球6中0,登哥心情很不爽,这时候已经退场了,看得出来哈登也有一些沮丧的,大家说是不是?#杜兰特尽力了#

【疫情下的日本劳动力市场】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的失业率仅小幅上扬,贫富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东京大学教授玄田有史为大家解读,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日本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失业人数仅略微增加——

2020年4月,日本政府以7个都府县为对象首次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很多公司暂停了日常业务,职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报告,从3月至4月这一个月里,就业人数大幅减少了107万人。单月就业人数减少幅度仅次于1963年1月大雪灾减少的113万人,是2009年2月至3月因世界金融危机减少52万人的约两倍。

而2020年4月的完全失业者人数(指适龄劳动人口中有劳动能力、正在求职过程中但目前没有获得工作机会的人,不包括没有劳动意愿的人),比上一个月增加了6万人左右,完全失业率也上升0.1个百分点,达到2.6%。因解雇或终止合同等非自主原因离职的完全失业者人数,也与3月份持平。尽管就业人数剧减,但却避免了出现大量失业。此后,失业率虽然一度超过了3%,但2020年全年的平均失业率保持在了2.8%。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疫情中日本的失业状况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放弃就业的人员剧增——

之所以就业人数剧减和完全失业者渐增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况同时出现,首要原因是“非劳动力人口”激增。“非劳动力人口”是统计学术语,指15岁以上未就业的人群中,那些不找工作或找到了工作也不马上就业的人。而“完全失业者”则是指当前没有工作、但正在找工作,并随时准备上岗的人。

非劳动力人口从2020年3月至4月激增了94万人,是1963年1月以来的历史最高值。57年前,人们因大雪灾无法外出,导致非劳动力人口一下子猛增。而这次,很多人因为害怕被传染或是响应政府控制外出的要求,即使丢了工作也没再去求职,而是直接放弃出去工作,成了非劳动力人口,并没计算在失业人口之内。

2020年4月增加的非劳动力人口,主要是重症风险较高的老年人和担心家人染病的女性。21世纪10年代以来日本人口全面减少,继续工作的老年人增加,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这一趋势现已停止了。在日本,照顾孩子和年迈父母等全部家务的重担,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家庭是完全由女性来承担的。这导致女性不得不放弃工作,因为她们不仅要担心本人感染,还要预防家人被感染。

2020年5月之后,为了生活希望增加收入的需求凸显出来,而实践也显示严格落实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就能预防感染,由此老年人和女性开始重返就业市场。但是,2021年疫情急剧扩散,非劳动力人口再次转向增加,人们担心感染而放弃就业的情况仍在持续。

根据笔者测算,与疫情前持续减少的趋势相比,非劳动力人口增加多达100万人以上规模。假设这些人不放弃就业而继续找工作,那么日本的完全失业人数将从现有的200万人增至300万人左右,完全失业率也将上升到4.5%左右。如果感染风险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很多人一旦同时开始找工作,失业率今后很可能会上升。

21世纪10年代中期以来,法律制度方面的逐渐完善促进了女性和老年人的就业,尽管日本人口在减少,但就业人数却在增加。由于日本经济存在人口减少这一结构性问题,因疫情扩散而增加的非劳动力人口何时能恢复到原先减少趋势,将成为左右日本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出现大量人员歇业——

疫情扩散后日本之所以未出现大量失业,“歇业”人员剧增也是原因之一。2020年4月,日本的歇业人员人数大概处于战后最多的状态。

所谓“歇业人员”,是指有工作却完全没在干工作的人。2020年4月歇业人员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97万人,占全体就业人口的9.0%。与上年同期相比猛增了420万人,也成为一个新记录。假设400万左右的歇业人员丢了工作重新去找工作,再加上之前提过的100万非劳动力人口也找工作的话,那么日本失业率将超过10%。

2020年4月的时候,歇业人员以从事酒店、餐饮服务行业的居多,相比上年同期的10万人,猛增至105万人。疫情在医疗机构也有所蔓延,因此在医疗和福利机构工作的歇业人员,去年4月也从上年同期的25万人倍增至50万人,局面十分严峻。

有的歇业情况是因为休假、产假、看护等劳动者个人原因造成的。而2020年春,因公司方面原因导致的歇业大幅增加,其比率在2020年第一季度仅为13.5%,但到了第二季度则高达38.7%。

因公司方面因素导致歇业增加的背景在于,2020年4月的时候,很多企业经营者都预计业务萎缩和业绩恶化只是暂时现象,一旦紧急事态宣言解除,业绩迟早会恢复,马上又需要人手干活,所以只能先忍着让员工临时歇业。企业普遍认为,从长期来看,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还会持续,招人太难,就不想放弃现有员工。企业的此种想法导致了歇业人员大量出现。

此外,政府的就业政策也助推了这种现象。在疫情早期,政府运用充足的就业保险等资金来源,接连不断地推出紧急措施,扩充维持雇佣的补助金,放宽补助金发放条件等。这些临时政策使企业得以减轻人员费用负担,支持企业可以选择让员工歇业。

2020年4月猛增的歇业人员,到了第二个月便减少了一半,因为很多人都重返了职场。到了2020年秋,歇业人数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2021年2月,疫情再次扩散导致歇业人数略有增加,但没像去年那样大规模涌现。维持雇佣补助金政策实施一年半多,资金来源也逐渐枯竭。临时歇业虽然暂时避免了出现大量失业人口,但维持雇佣终究是有限度的,失业增加的危险在逐渐升高。

——非正式员工与远程办公——

疫情发生后,日本虽然避免了出现大量失业,但2000年以来持续扩大的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之间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了。

图1是非正式员工人数的变化。在疫情扩散的2020年4月,非正式员工比上一个月骤减了100多万人。虽然也存在餐饮和制造业企业直接解雇的情况,但如前所述,更多是由于很多在非正式员工岗位工作的老年人和女性主动放弃了工作。比如,中小学全面停课,有些母亲不放心让孩子一人待在家里,因而辞去了兼职工作。

疫情前的2018年春至2019年夏,日本劳动力短缺的情况空前严重,随着用人需求大增,非正式员工人数也在增多。2019年10月,日本开始实施消费税增税。为了应对增税前的报复性消费需求,2019年9月非正式员工人数达到2200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

然而,一直持续增长的非正式员工人数,在2019年10月之后出现了减少倾向。疫情前的2020年1月,非正式员工人数比3个月前的峰值减少了大约50万人。即使没有爆发疫情,非正式员工从2019年底也已进入调整进程。2020年7月以后,非正式员工人数有所恢复,但11月疫情又一次恶化之后再次转为减少,非正式员工人数与2019年9月的峰值相比相去甚远。

与此同时,令人意外的是,正式员工人数则在发布紧急事态宣言的2020年4月创下了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图2)。紧急事态宣言解除后的2020年7月,正式员工人数仍进一步增长。8月以后,正式员工人数的增长虽然暂时停滞,但从疫情前就显露出来的增长趋势仍在持续。最终,日本的正式员工人数,自2002年经济严重不景气以来首次重返3500万人大关。

即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日本的正式员工通常也容易受到优待保护,在疫情中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00年代前期,曾出现过正式员工被大量调整的例外情况。但这次并未发生,这也是失业人数没有猛增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也使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加严重。

从放弃就业人员增加和非正式员工减少的情况来看,如果远程办公进一步普及,或许他们就能继续工作下去了。政府和民间公司所开展的多次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远程办公普及率最顶峰时也止步于30%左右。2020年春,居家办公一度流行,但后来很多人又恢复了通勤到公司上班。

在大企业和专业岗位工作的正式员工中,远程办公已经比较普及,但在中小企业以及从事一般性工作的女性与老年非正式员工中,却迟迟难以推广。以疫情为契机创造更多居家办公的机会,对于劳动方式向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向转变是不可或缺的。

全文请看日本网:https://t.cn/A6xoLqu9

#日本[超话]# #日本疫情# #远程办公# #劳动力市场# #日本贫富差距#

【“玫瑰青年”鹿道森陨落,杭州抑郁障碍科医生透露:曾一月接诊近200位,青少年占近六成】摄影师鹿道森生命的陨落,像是一颗丢进池塘里的石子,涟漪久久未散。

11月28日晚,鹿道森在微博上发布疑似遗书的贴文,讲述自己一路从农村走到杭州的经历:被轮番寄养在亲戚家,被校园霸凌,长大后在现实与家庭的夹缝里负重前行,却仍想做一个艺术家。

“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盛放。”这是他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

尽管身边的好友和社会组织轮番寻找,无数网友留下鼓励的话语,但关掉手机的他似乎一心赴死。12月1日10时,鹿道森的遗体在浙江舟山朱家尖附近海域被找到。

有很多网友在他诉说的经历中看到了自己,鹿道森就像是无数个普通人的集合体。在并不长的一生里,一次次在泥潭里挣扎,即便自己最终选择离开,却依然想告诉所有陌生人,你值得被爱。

鹿道森家人和朋友:他是个温暖阳光的男孩,从不向人倾诉

从鹿道森朋友们的描述中,似乎可以拼凑出他生活的点滴碎片。

此前有报道称,在鹿道森好友林女士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但他在生活中遇到很多挫折。鹿道森曾在老家成立了一家工作室,工作室倒闭后来到杭州,“杭州这边压力也很大,他个人的作品很优秀,但是一直无法变现,就是这一系列因素,使得他变得有些轻度抑郁症。”

熟悉鹿道森的朋友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鹿道森平时是个温暖阳光的男孩,虽然他偶尔在朋友圈发泄情绪,但从未向他透露过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这位朋友也是看到遗书才知道,原来鹿道森背负了这么多无从化解的情绪。

一位鹿道森的朋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他在最后的遗言里提到玫瑰,是因为鹿道森喜欢一首叫《玫瑰少年》的歌,觉得这首歌里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相似。这首歌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人公叶永志因行为举止不够男性化,长期遭受同学欺凌,甚至因此付出了生命。

鹿道森的父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家里人没有给他任何的压力,可能是他自己想多了。爸爸妈妈对他也非常好,还给他贷了款让他创业。”

“我们希望能够帮他办一个摄影展。”鹿道森的朋友愿意替他完成作为艺术家的梦想,“或许这也是鹿道森生前想要的。”

从鹿道森微博上的摄影作品能看出,他的风格并非是灰暗的,反而更偏向油画般的明亮色调,像童话里的一道光,温柔却富有力量。

或许正是因为这般温暖,在家人和朋友们的眼中,鹿道森始终是用力在活着的小太阳,他甚至不愿意将情绪中的一丝阴霾透露给朋友,所以他的离开,才显得那么意外。

众多网友的共情:如果有人拉他一把,会不会有所改变?

鹿道森的遗言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情,他们的评论就像是面对一个树洞时倾倒的诉说。

在鹿道森最后一条微博的评论区,很多网友看湿了眼眶。网友们纷纷留言:他经历过的,或多或少都是许多普通人正在经历的——

很多山区小孩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平常他们都活在彼此的手机里。他们留守在山区,被爷爷奶奶或是其他亲戚们带大,无法感受到切身的亲情。

很多学生会因为身上某一点特质跟其他人不一样,而受到校园霸凌,比如胖、丑、像女生、转校生,甚至压根没什么理由。

很多孩子会因为父母的不和,长期承受着在夹缝之中的痛苦。他们常常会被问及: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愿意跟谁?他们也会在父母吵架摔碗时,默默在被窝里流泪。

“如果有人能拉他一把,会不会有所改变?”在评论区,也有这样的声音出现。

更多人讲到了自己曾在低谷期被“拉一把”的经历:正是因为被“拉了一把”,他们或是与父母和解,或是找到了愿意理解自己的爱人和朋友。

一家医院的大数据:一月接诊近200位,青少年占近六成

留守儿童、山区孩子、独居青年、被霸凌、被逼婚……鹿道森的遗书中,这些透着寒意的标签,让不少人看到自己的投影。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鹿道森相似,从童年到青春,一路伤痕累累走来的青少年不在少数。

上个月,抑郁障碍科主任谭忠林接待了近200位患者。谭忠林细致分析后,一个惊人的数据显现——13至17岁的少年占比近40%,加上18至25岁的青年占比总和近60%。

抑郁症人数的增长已成不争的事实,去年一年该院抑郁障碍科接诊量达到3万人。谭忠林发现,近几年,青少年患者的比例不断增加,甚至有不少人处于致命的危险中。在医院病房的80张床位上,青少年数量一度超过四分之一。收治入院的他们大多此前都出现过自残、自伤行为,有的甚至已尝试自杀三次以上。

一位浙江县城的15岁女孩,入院前曾采取过四五种方式,试图终结自己的生命。“她的遭遇和鹿道森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既有校园霸凌造成的童年阴影,也有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提到这个女孩,谭忠林的语气中透露着沉重和悲伤,“女孩住院一个月,病情得到缓解。不久前出院时,她说自己至少会活到18岁,但无法保证在那之后不会再次尝试结束生命。”

抑郁症患者的表征大多相似。和鹿道森一样,女孩感受到强烈的绝望感和无用感,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产生武断、二元、歪曲的认知。“这些认知在她顺利的时候,对她的生活只带来情绪困扰,不足以致命;但在她不顺利的时候,可能会成为限制她求助,限制她改变自身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她还没有完全治愈。”谭忠林说,医院的各种治疗手段能够暂时缓解她的情绪,减少她的冲动性,帮她和别人建立联系,收获朋友,但还有一些无法改变。

比如,家庭。“家人在给予支持的同时,却也在伤害她。”家人支持女孩上学,可一旦达不到家人的期望,女孩就会遭到责骂,甚至体罚。“而且,家人的行为并不仅仅以女孩的表现为依据,而是和自己的心情相关。”

曾有一个女生因为母亲而患有重度抑郁症,那位忧心如焚的母亲诚恳地发出询问,“我要怎么做,才能帮孩子好起来?”谭忠林为对方罗列出数条建议,“和孩子沟通时,你要像唐僧一样耐心,少做判断;像孙悟空一样,明察秋毫;像沙和尚一样,尽量说得少一点、慢一点,孩子不想听的时候,你要及时停下来。”对方的回答却是,“这我做不到。”

“我做不到”“做起来太难了”“我改变不了自己”……从那些焦灼的家长口中,谭忠林时常得到这同一种回答。而就在前一刻,他们可能刚刚听说孩子尝试自杀,惊恐得瞳孔越来越大。

“也有积极改变的父母。”谭忠林说,有的家长不仅陪同孩子看医生,还会主动和孩子一起接受家庭治疗;当孩子和医生说话时,他们不会中途打断;在医生向孩子提问时,他们不会急切地插嘴回答。

遗憾的是,在谭忠林面前,更多的家长行为正相反,“他们抱着想治愈孩子的好心,却大多事与愿违,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爱。”

抑郁障碍科医生:像对待身体发热、出现伤痛一样去对待

在谭忠林看来,健康的心理素质建立在给予他们更多的爱。

“爱意味着尊重。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这种想法与自己不一致;尊重孩子的行为,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哪怕这种行为和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在凡是涉及孩子的决定时,征求他的意见,而不是替他做主;允许孩子有同等的发言权。”谭忠林说。

成长常常伴随着伤痕。“只是,如果这种伤痕达到当事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它带来的痛苦超过他感受到的爱和滋养,他才可能产生和常人不一样的想法。”

没有任何两个抑郁症患者完全相同,但他们也存在某些共同特点,抑郁症在言行中也有迹可循。

谭忠林介绍说,他们可能情绪低落,容易发脾气;对一些包括以前喜欢的活动都失去了兴趣;总感觉自己没用;食欲改变,体重可能出乎意料地减轻或增加;睡眠差,有时睡眠过多;容易疲劳;常有内疚感;常想到死……

及时发现只是第一步。面对抑郁厌世的青少年,亲朋好友应该怎样提供帮助?谭忠林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如果注意到对方表现出异常,或者对方提及自杀话题,不要回避,做好认真倾听的准备,问问对方要不要讲一讲;接纳对方任何超出常理的话语,不要指责,不要轻易下判断;面对对方的痛苦与绝望,和他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在了解对方做过尝试的基础上,再提意见;最后,如果调节情绪的常规方法都毫无效果,陪对方一起去看医生,这期间寸步不离。

从萌生自杀念头到实施自杀行为,这期间往往存在一段矛盾期。它因人而异,短仅数天,也可长达数十年。谭忠林说,这正是自杀干预的关键时刻。

谭忠林曾向很多抑郁厌世者提问:“你们活下来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出奇地一致:“有爱自己的人。”

如果此刻,你正陷入情绪困境,可以先尝试自我调节,比如,保持合理睡眠,培养兴趣爱好,坚持有规律地运动,保持与他人的联系。但任何时候,只要你怀疑自己生病了,请及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请像对待身体发热一样,像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伤痛一样去对待。想想看,如果是头痛发热,在尝试自我调节一周无效后,你还会任由这种疼痛继续发作吗?”谭忠林提醒道。

一位从抑郁障碍科出院的病友,曾送给病区一本书。他在扉页留言:“亲爱的病友:一切都会过去!生活总是充满阳光和希望;相信医生和护士。他们在拯救你。”(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刘俏言 张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国航香港飞北京航班起飞不到5分钟后机舱冒烟返航;美女一顿吃8斤炒饭,却只有94斤|浙江早班车(语音版)
  • 越来越不正经的2017全国一卷地理综合题
  • 谢娜 马甲线flag,健身也是认真的,放狠话,娜姐是认真的!
  • 萌翻!“地铁姐姐”借她2元钱坐车,小学生留言:感谢救命之恩!
  • 路边芒果千万别吃 误食可能会要命的!
  • 一问一答 ▏邓伦,余文乐,TF二团,张予曦,吕一,《仙剑4》…
  • 大学新生抵押录取通知书借14万到手4万 被追债休学_网易新闻
  • 奔跑吧!中国
  • 减肥4斤抵580元房租,长租公寓IP打造还可以这样做
  • 【说段子】你过来揍我的时候一定要带杯水!
  • “吃荔枝致孩子死亡!”,小心,这么吃很致命
  • 当极品亲戚碰上极品亲家,真不知道是不是该幸灾乐祸~
  • 夏天请注意!喝过的饮料放置一天,究竟会产生多少细菌?
  • 奇葩,女子相亲时打包剩菜,男子当面夸贤惠背后却……
  • 乐华七子将办泰国首场见面会 | Poyd捐款百万
  • 【成龙公司发表声明:代房祖名向公众致歉】
  • 【高考那些事】儿子高考警察老爸门口执勤,父子俩只来得及聊30秒
  • 【北京、上海、横店、广州】角色通告42条,11.27发布,每天更新!
  • 赵薇王俊凯逛菜场 《中餐厅2》路透,王俊凯身穿黄色外套,头戴发带
  • 高考文综十大考点盘点⑥——马云爸爸掺和了仨!附文科学习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