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金公司,路在何方?

如果不是一纸公告,那财富君还不会注意到,就在整体如火如荼的基金行业,居然也出现了“空壳”公司!
所谓的“空壳”公司,相信大多数人一下就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公司的壳子外,目前没有基金产品在运作,这样的基金公司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但财富君要说的,这就是目前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现状,而且不止一两家。这也就回答了,为啥财富君一直坚持的,买基金的时候,首先要看基金公司规模,规模太小的尽量不要考虑。
那么,他们如何摆脱困境?他们的未来出路在哪里?
(1)空壳
熟悉资本市场的朋友,对这个词语应该不陌生,但如果是在理财领域,这确实比较少见。
日前,针对国开泰富基金股东变更事项,证监会发布了反馈意见,而从反馈意见来看,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有望拿下国开泰富基金公司的股权。
资料显示,国开泰富基金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16日,其中国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为66.7%,国泰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33.3%。财富君注意到,此次股权发生变更的就是国开证券的持有股份。
更为重要的是,就在去年8月,国开泰富旗下最后一只基金国开泰富货币清盘后,该公司实际上已经没有产品运作,而基金经理的数量也显示为零。就在去年9月,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官网显示,国开证券拟转让所持国开泰富基金66.7%股权,转让价格为3.74亿元。
也就是说,经过近10年的发展之后,国开泰富基金公司已经成为一家“空壳”公司,其生存处境着实令人唏嘘!
然而,有着类似处境的,并不止是国开泰富一家公司。
(2)规模
很显然,大家都在说,规模是业绩的敌人,但是没有规模的基金公司,那基本就是生存的问题。
之所以这么说,相信大家不难理解,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基金产品的管理费。一般来说,基金产品的管理规模越大,收取的管理费越多;权益类产品的占比越大,管理费收入相应也越高。
大概就在很久之前,财富君就关注到了小基金公司的生存问题,按照当时的成本换算来看,如果一家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低于100亿元,那运营成本就基本很难覆盖,因此也一般把100亿元作为基金公司运营的盈亏持平线。
如果根据这个指标,那从2021年末的数据来看,整个基金行业的盈亏状况并不乐观。
来自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包括拿到公募牌照的券商在内,193家公司中有176家公司已经有公募产品运作,而公募规模低于100亿元的公司达到76家。
其中,管理规模在个位数的有21家公司,其中有4家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尚不到一亿元。其中,易米基金仅为1022万元,而明亚基金的规模也不过4502万元。
如果单单依靠管理费生活,那你可以想想,这些规模排名垫底的基金公司,生存状况确实堪忧!
(3)问题
那么,同样是基金公司,为啥人家易方达、汇添富、华夏、广发、鹏华等头部平台,规模动辄上万亿元,而这些公司就差距这么大,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呢?
归纳一下,财富君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成立时间较短,公司产品线尚不完善,这对于部分次新基金公司来说,表现最为明显,其风格和个性还没来得及显现;
其次,公司股东层面不稳定,导致公司战略规划漂移,这在部分基金公司里也很常见,正是因为股东的频繁变换,导致公司的战略和定位不清晰,无法保持一贯的战略路线;
再次,投研团队实力不足,对于很多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如何挽留核心投研人员,才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大事,这一点在很多公司里都表现的非常明显,没有给力的投研团队,基金业绩也是难以保证,创新方面更是无从谈起;
最后,渠道话语权太弱,因为规模、业绩的直接原因,以至于其在渠道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甚至都无法进入大渠道、或者一线渠道的基金池,其基金发行、持续营销等都要大打折扣。
(4)出路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就在虎年春节之前,还专门和基金行业大咖刘亦千老师进行过一番探讨,刘老师高屋建瓴的给出了几点建议,财富君综合个人的观察,感觉还是有必要和大家分享:
第一, 公司的定位要明确,战略要清晰,只有规划好了未来的发展路线,公司才能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这在睿远、鹏扬、恒越等基金公司的发展中就能看出端倪;
第二, 高管团队要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有很多,高管团队不稳定往往是最致命的,比如多家小公司高管变动频繁,怎么能安心做事呢?
第三, 投研实力要到位,无论是青睐权益类业务,还是发力于固收品种,投研实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往往也是无法替代的,没有自身的投研,何谈优异的长期回报?
第四, 还是要业绩说话,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业绩好坏基本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江湖地位,没有服人、给力的业绩,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对于渠道来说,都难以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第五, 错位竞争、弯道超车,相比目前的行业头部平台,人员、产品线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小基金公司如何错位竞争,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比如创金合信基金借助专户业务,也算是打开一片新天地。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财富君的建议总归也是纸上谈兵,小基金公司如何发展壮大,还是要结合其自身的优势,尤其是股东层面的资源优势,实现从小到大的规模转化,否则就会一直沉沦在亏损的泥淖之中,始终无法自拔。

索菲亚2021年年报会议纪要
董秘介绍:
2021 年年度业绩电话会纪要
21 年年报的基本情况:
收入提速,突破百亿。
索菲亚 2021 年在大家居战略之下,完成总收入破 100 亿的目标,2021 年销售收 入达到 104 亿,同比增长 25%。按渠道拆分,零售(经销商)渠道 83 亿,同比增 长 28%;直营零售渠道 3.4 亿,同比增长 37%,工程业务 16 亿,同比增长 6.4%; 其他渠道(出口等)持平。按收入拆分,衣柜及配套品收入 83 亿,占比 80%,同 比增长 23%;橱柜及配件收入 14 亿,同比增长 17%;木门 4.6 亿,同比增长 56%, 木门在多年培育下增长提速;其他业务包含装修 2 亿,同比增长 75%。
2021 年的销售收入增长有很好的修复,也是 2018 年以来索菲亚销售收入增长首 次超过 20%。这几年索菲亚一直在调整,包括战略和战术层面目前我们能看到渠 道、经销商调整带来的变化,销售收入的增速已经恢复到索菲亚过往的增速水平, 预计未来这样的增速能够得以延续。
2021 年,利润下降主要有几大原因: 1)恒大事件:公司管理层采取了很多行动,包括暂停信用发货,房屋、股权置 换票据,但部分房屋未能顺利完成网签。出于审慎角度,对恒大涉及的票据、预 付房款等计提了 80%的减值准备,未来年份能轻装上阵。已经签订协议的房屋未 来也有望完成网签,无需再次大额计提,我们出于谨慎暂时没有计提递延所得税。 2)索菲亚 2021 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了 3pct,经销商渠道毛利率下滑了约 4pct,21 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Q4 板材、装饰纸价格上涨,但索菲亚 为保持促销政策的连续性,加速康纯板渗透率提升,并未对我们产品价格进行调 整,成本由公司负担。
3)索菲亚、米兰纳推出更多的 SKU,生产效率下降。 4)米兰纳、木门产品收入上升,新的业务线毛利率较低,拖累整体毛利率。 5)我们在 21 年对经销商给予了很大力度的补贴支持,也加快了上样补贴的结 算,上样补贴折扣也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 14 亿,增长 23%,两个原因: 1)索菲亚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零售收入,资金回笼表现较好;

2)工程业务主动调节客户结构,向央企、国企靠拢,虽然账期较长但支付能力 较好,这些客户较少使用票据,对我们的现金回笼较为有利。 分红比例:考虑到公司的现金流情况较好,同时也考虑到分红的长期趋势,在力 所能及的情况下延续了 20 年的股利政策回馈广大股东,希望广大股东共享发展 成果。
总经理介绍家居行业的竞争格局理解和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刚刚过去的 2021 年,我们集团的一万多名员工和经销商网络的四万多名员工砥 砺前行,业务推进符合管理层的预期。总结以往三年,我们把前三年称为发展转 型之年,体现在:战略的转型,业务的梳理和调整。我们已经能按照新的多品牌、 全品类、全渠道战略去推进发展,组织结构也按照业务战略的规划去调整,以品 牌为单位构建营销赋能团队。我们的运营以前以品类为导向,现在以品牌为导向, 按整家定制的思路去运营。
转型的效果也在逐步体现,索菲亚 2001 年创业起,20 年完成了百亿收入,是定 制行业里最高速完成百亿的公司。未来三年我们定义为厚积薄发的三年,公司将 延续战略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声量和美誉度。下一个目标,从 2022 年开始,我们将用最快的速度,实现收入翻番。未来会构建风险防范机制,稳健 运营工程业务。
毛利率下滑没有超出公司的估计范围:
第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对此有预感,但公司绝不允许降低材料标准去换取 利润率,只会进一步提升板材、五金、PVC 膜的标准,市场和消费者会认可我们 的品牌,这对于我们长远的发展是有利的。 第二,公司正在针对不同的市场定位培育新品牌,米兰纳定位针对注重性价比的 年轻人群,司米针对高端的轻高定人群,都是往整家定制战略去发展。新品牌在 发展过程中,收入体量短期可能不大,但为新品牌提供的产品体系不能缺少,所 以会有一些前期投入;随着 SKU 和花色增多,工厂效率略有下降。直营整装也是 一套独立的产品体系,这些新的事业部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会有效率降低和材料浪 费,米兰纳和直营整装在 23 年有望达到一个中型定制公司的体量,到时可以发 挥规模效应,毛利率会提升。

22 年我们对市场偏中性预测,但对我们自身还是充满信心的。最近疫情反复,像 上海、深圳是我们的中心市场,会受到一些疫情的影响。但展望全年,装修需求 还在,比如我们上海经销商前期的下单预收情况不错,只是没有安装交付,所以 预期市场需求还是不错。我们对终端的赋能会持续加大,索菲亚在终端市场的市 占率会进一步提升。
问答环节:
Q:315 以来,行业和消费者对整家定制都更为重视,我们在后端供应链上有哪 些布局? A:整家定制的落地大家都非常关心。从去年开始,头部企业开始从全屋定制转 向整家定制。 我们想先讲讲整家定制的背景:1)从需求端,消费者有两类需求,一类是整装 需求(硬装+整家)、另一类是整家需求,消费者对颜值、个性、套系化、品质、 安全环保、一站式服务都有需求,需要整家一站式解决;从经销商角度看,门店 的展示从 13-14 年开始转向场景式展示,那个时候就是整家定制的雏形,只是品 类不够完整,对于一线的经销商和设计师而言,整家定制服务的客单值更高,客 流价值能进一步挖掘,运营效率能进一步提升,坪效、利润率都有优势;2)从 供给角度(工厂端),索菲亚早年是衣柜出身,13-14 年开始融入配套品,15 年 合资司米、17 年收购华鹤,后续开发护墙板等,工厂已经有了很深厚的积累,所 以现阶段是做好品类的整合。关于整家定制,这不是一个战略,更多是一个战术, 在未来 3-5 年可预见的时间,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战术,供需两端都有效。 能否真正落地体现在三点:1)终端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从产品设计向空间设计 转变,消费者需要八大空间、七大品类,能否有效呈现符合消费者审美;2)服 务能力,索菲亚经销商原来对柜类非常有经验,现在有更多品类,每个品类的物 流路线都有不同、标准会有差异,所以需要服务能力;3)制造端供应链能力, 是否有整套供应能力,要兼具性价比。这三点是整家定制能否落地的核心,索菲 亚工厂端能力已经积累多年,服务能力从 17 年开始积累、19 年转型是加大服务 能力提升、20 年提升设计能力,从目前的推进效果看,六个月不到的时间,整家 定制在终端已经有很高的认知度,消费者反响超预期。

Q:整家定制提到了对终端的服务能力,我们的销售团队快速扩张,相比于 19 年 接近翻倍,我们的销售团队对经销商的赋能会集中在哪些方面? A:今天的市场很需要赋能,如今的市场是流量粉尘化,流量、线上/线下交易场 景无处不在。这对我们经销商经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按照“坐商”发展的 思路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经销商体系大、网络多,不可能都靠换商方式解决,需 要总部去赋能。 具象化的赋能包括几个方面:1)产品赋能,颜值、性价比、品质、环保要有竞 争力,产品是重中之重;2)产品展示赋能,围绕产品定位吸引目标客群,让客 户有沟通、体验感,经销商需要熟知产品体系,要有一支展示、设计团队;3) 培训赋能,整家定制设计能力的培训,店长、操盘手的培训,另外家装/整装渠 道多元化,全国装企非常多,需要经销商与装企形成深度合作,总部赋能需要提 供工具帮助经销商迅速与装企达成深度合作;4)前置化赋能,拎包渠道的赋能 可以帮助消费者在家门口深度体验产品,感受到服务的专业性和品牌的美誉度, 拎包的赋能也非常重要。 赋能就是争取给经销商全套、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人员更多采取市场化的方式, 经销商承担成本,能提升赋能人员的薪酬收入并吸纳到优质人才。
Q:我们看到很多定制企业的营销非常前置,通过线上抓客户、社区门店,多种 渠道挖掘同一个客户最终成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前端的流量入口布局做了 哪些准备?21 年我们拎包规模有多大,是否有布局社区零售并设置门店? A:总结起来,行业有四大类渠道:1)线上渠道,现在线上有很多平台入口;2) 传统零售渠道,自然客流、老客户推荐、口碑、异业联盟等,依然是我们非常重 要的渠道;3)整装/家装渠道,消费者对整装的需求迫切且明确,对这类渠道的 开拓具备战略意义;4)工程渠道(大 B、小 B),这里包括地产商,以及学校、 医院、办公场所等。
关于拎包渠道,公司是从 2019 年底开始布局,组织了拎包团队,和 top50 地产 商形成了集团层面战略合作,然后下沉到经销商去合作。最初是总部抓取资源, 让经销商去落地;2020 年我们开始要求经销商上样板间,争取通过产品展示让

消费者沉浸其中,样板间的产品、设计、定价和物业配合打法都形成了体系。21 年我们在拎包渠道形成了突破,司米、米兰纳等亦有拎包布局和业绩贡献。 索菲亚三年调整最重要的就是流量入口布局,我们已知的、有效的渠道,各大品 牌均有布局。只是布局的平台不同,索菲亚线上由京东转向微信和头条系;对于 互联网轻时尚的米兰纳,我们布局在更多年轻人聚集的区域,比如拼多多、B 站, 布局的投入大于天猫、京东、抖音、快手。
Q:随着竞争加剧,未来工程业务怎么保持利润率;同时,我们是否会发展更多 经销商? A:1)对于工程端,我们这两年主要针对国企、央企,工程收入占比已经下滑; 2)毛利率方面,我们会加大原材料集采能力,通过加强供应链能力,利用我们 集团的优势争取到更具有竞争力的原材料采购价格,并且集中生产,提升产能利 用率;3)供应链整合;4)开发酒店、医院等毛利率更高的客户,有助于我们维 持毛利率。
Q:新房市场整家定制见效较快,未来 5-10 年趋向于二手房市场,大家居模式是 否会有变化? A:关于整家定制,消费者需要的是有体验的环境,一站式解决问题,这种方向 和新房、二手、精装、毛坯关系都不大。但是从交易的效率上看,新房的效率明 显更高,一个季度到半年就能完成一个楼盘几百个客户,交易时间很短、交付效 率很高。二手房交易时间比较长,但如果是重装涉及硬装的,交付时间通常都在 6 个月以上。 从需求上看,整家只是一站式选购的变化,对消费者无论是新房还是存量房,购 买整家套餐的逻辑都是非常通顺的,我们不认为未来整家会随着存量房变多而变 得不吻合,未来整家趋势是更为明确的。 我们在一线城市业绩的一半以上已经由存量房贡献,像北京市场存量房很多,我 们的整家定制战略依然能很好地推行。
Q:拎包主要布局的区域和方式?是通过自建地推团队和物业合作,还是通过经

销商?
A:1)拎包资源获取是总部完成的,是总部和大型地产商进行集中谈判; 2)落地部分更多由经销商落地,会有总部的营销团队去赋能,帮助经销商设计 样板房、与物业/品牌进行联动。针对地方性的房企,就由经销商自己去合作。
Q:销售人员扩张较多,是什么方向?
A:新事业部的营销团队。比如米兰纳开出 200 家门店,去年开店、招商、线上 布局,都需要有招商、运营人员支持。另外索菲亚存量的主品牌需要拎包、装企 等渠道的销售人员,也需要加大投入。
Q:关于信息化系统,我们的信息化能力能否支持整家定制?
A:数字化对整家定制落地顺利和高效落地有帮助。 核心能力三个方面:1)供应链设计服务。品牌和客户为导向,品牌的所有的品 类,如何通过数字化方式,以消费者为导向,拉动后场,橱柜衣柜木门墙板家居 OEM 供应商电器合作伙伴,供应链体系网络跟订单信息流传递通过系统。品类太 多,每个品类特性价格政策都不同,包括物流、仓储、打包、发运、售后,做所 以数字化网络对于供应链很重要。2)对于设计,终端设计师可以通过 3C、VR 设 计给消费者呈现多元整家定制方案。 3)对工厂运营体系,数字化是个重心。公 司每年数字化投入在收入的 1-2%,数字化战略随着业务调整,整体按 1-2 个点 的投入比例。#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超募与发债为回购注入活水 今年A股回购与增持呈现新气象】

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12条务实举措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其中提到,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股份回购,鼓励大股东、董监高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在公司股票出现大幅下跌时积极通过增持股票的方式稳定股价。

数据之中看趋势:今年以来,A股回购金额和家数大幅增加,其中家电、地产、传媒等行业回购意愿强烈;同期发布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家数,则较去年同期下降超两成。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民企在这波提振信心潮中走在前列,推出回购、增持预案的占比分别达到80%和64%。

透过趋势探原因:一方面,回购的主体是上市公司,而增持的主体是公司重要股东或董监高,二者在资金能力、操作成本以及对股价的直接影响上皆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股市的大幅波动,民企大股东最有切肤之痛”,有市场人士如是解释民企在“自救行动”中所呈现出的更为积极的姿态。

有意思的是,在提振信心的“老方法”中,亦有资金来源上的“新探索”。近期,一批科创板公司“尝鲜”使用超募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超募回购+股权激励”的模式成为科创板的新风尚。此外,通过发债募资用于回购股份的案例也越来越多。3月17日晚间,洛阳钼业、华创阳安、山鹰国际、南方传媒4家沪市公司不约而同抛出“发债式”回购计划。此类回购看似使用了财务杠杆,付出了一定成本,但对公司的价值释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回购计划“量价齐升”

统计数据显示,A股今年无论是发布预案的公司家数、预计回购的金额上限,还是已回购的数量和金额,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截至4月11日,2022年已有16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预案,环比大幅增加91.76%,同比微增0.62%;以回购价格上限计算的最高回购金额今年以来累计达517.8亿元,环比增长106.43%。

从已经实施回购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累计回购金额526.35亿元,同比增长39.16%。

从回购股份用途看,主要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占比近六成。回购股份后注销的公司只有10家。这也充分体现了回购制度改革的新变化。改革之前,回购的股份只能注销,而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从行业来看,已披露回购预案的163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基础化工和电力设备等行业。家用电器、房地产、传媒、交通运输等行业预计回购金额上限的环比增幅均超过10倍。

其中,13家公司拟回购金额上限超过10亿元。如家用电器龙头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预计回购金额上限分别高达50亿元和30亿元,排名前两位;万科A、荣盛石化、大族激光拟回购金额超过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现金充沛的银行和煤炭却罕见有公司在今年出手回购。

在今年已经实施回购的金额来看,钢铁、建筑装饰、家用电器的回购力度最大,分别达71.99亿元、58.26亿元、47.04亿元。

  增持方案下滑两成

与推出回购的如火如荼形成鲜明对比,上市公司股东们选择增持的积极性明显遇冷。

截至4月11日,今年共有8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东的增持计划,较去年同期下降24.32%;而已经实施增持的公司家数、增持股数以及增持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33.18%、43.04%、22.15%。

行业分布上,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建筑材料、农林牧渔等增持热情相对更高。其中,建筑材料和农林牧渔今年来推出的增持计划均同比增加5家。

从增持金额来看,6大行业的增持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医药生物、通信、电力设备名列前三名,金额分别为61.7亿元、41.02亿元、19.54亿元。

在业绩优良和股价走低的“矛盾”中,近期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股东开始在二级市场积极增持。如健帆生物董事董凡今年累计增持2.01亿元,华大基因董事汪建及控股股东增持3.87亿元。

  民企担纲“信心主力”

大股东个人财富与公司股价息息相关的民营企业,往往对市场波动更敏感,“自救行动”也更积极,是掀起“回购增持潮”的“主浪”。

数据显示,今年A股共有130家民企发布回购预案,占比高达80%;53家民企披露了增持计划,占比64%;民企合计增持了128.36亿元,占今年增持总额的50%。

反观地方国企和中央企业仅有5家“出手”回购;今年合计增持金额87.23亿元,占比34%,较民企低16个百分点。

尽管行动家数不多,但国企“出手”皆阔绰,这几家国企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如斥资25亿元增持的中国电信,累计增持达15亿元的中国移动等,都在A股的“十大增持王”之列。

此外,南方传媒3月17日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发行公司债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总金额不低于8000万元且不超过1.6亿元。

招商局集团旗下从事油轮运输的央企招商南油亦在近期宣布,拟回购股份予以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回购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1亿元。

  科创板回购有新意

4月12日晚间,科创板公司罗普特公告,拟1500万元至3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股权激励。而本次回购资金的来源则清晰注明为“首发超募资金(含利息收入)以及永久补流后的超募资金”。

使用超募资金开展股份回购,正成为科创板在回购资金来源上开放的新路径。目前,共有光峰科技、当虹科技等6家科创板公司“试水”这一模式。其中,拟动用6000万元至1.2亿元超募资金用于回购的圣湘生物尝得“头啖汤”。

今年1月初,上交所为优化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体系,规范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行为,修订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允准超募资金用于股份回购。这也成为这一新模式的“法之所依”。

而从回购股份的目的来看,“超募回购+股权激励”的组合拳,或更能打出科创公司长续发展的推动效果。有市场人士向记者分析称,这一模式在对科创公司偿债能力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实现绑定核心研发人才的目标,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再将目光投向科创板总体的回购情况:今年以来,已有康希诺、海尔生物等21家科创公司先后披露股份回购方案并陆续实施,拟回购金额最高合计达到22.1亿元。天准科技、交控科技等9家公司发布增持计划,合计增持金额最高超过2.9亿元。

回购增持释放的积极信号,与上市公司稳步增长的业绩基本面互相映照。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科创板整体业绩呈现高增长态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184.34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归母净利润936.82亿元,同比增长71%。

以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生物为例,2021年公司营收21.26亿元,同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15%。公司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截至2月28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68万股,支付资金总额4985.46万元。公司还发布了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增持计划,累计增持金额1亿元至2亿元。

专家表示,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回购增持,是结合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未来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等因素作出的慎重考虑,说明从公司、重要股东层面,持续看好公司内在价值和长期发展。而股份回购增持对稳定股价、提升企业价值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能让投资者更好地分享公司成长红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资讯]天镇胡麻油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西清洁采暖电价试行三种计价方式/我省将再添一所艺术类院校/我省将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
  • 44岁张震岳公布婚讯:明年结婚,妻子预产期是九月
  • 惨烈车祸:ALSA大巴与货车相撞造成两死数伤
  • 【督察“回头看”】镇江一国企被生态环境部通报批评
  • 日本人被地震震出来的汉字吓到了
  • 被蜱虫咬伤丧命 这个病死亡率达到15%
  • 突发:海航集团董事长王健意外去世!
  • 洪水突袭鱼塘十万斤鱼被冲走 塘主:20年努力全没了
  • 老赖住别墅不交物业费四处躲债 被法官高铁站拘传
  • 球星名字遭抢注:C罗卖马桶,梅西卖中药,齐达内看了想打人
  • 直播养猴牵出大案!这些“网红”违法!
  • 今日话题:小学生谎称挨揍,家长暴打班主任!〡早安,张家界!(第162期)
  • 江苏首发蚊子预报!
  • 81岁谢贤承认分手!女友小49岁!
  • 五月天抓获逃犯 乐坛掀“演唱会抓逃犯”风潮
  • 女人如书:Is A Woman-Lamchop
  • 【视频】妈妈打麻将,将孩子罩在凳子下!网友痛批:你凭什么当他妈?
  • 心疼!成都一野生大熊猫宝宝暴雨中落水溺亡!
  • 李笑来割韭菜录音曝光 币圈引发大动荡
  • 公开撕脚皮被怼没偶像包袱!林允竟然这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