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在变,环境在变,人心在变,
但人性的本质却千古不变。

一代谋圣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讲了自己的观人识人诀窍:

一日,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日,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他从一个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寥寥数语,却句句紧抓识人之核心要义。

01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所谓“是非”,就是一个人的立场和做事原则。一个人的是非观越是明晰和坚定,那么这个人不管是你的敌人还是朋友,对你来说其实都是越安全的。

如果是非观模糊,他的立场和原则也必定跟着模糊,在生活中就会人云亦云,在危难关头,则往往就是那根墙头草,随风倒。
这样的人,如同吕布,哪怕有稀世之本领,只有远离之,你才能安全。
而只有在确保你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你与人合作的决策行动才是有价值和生产力的。
否则,给自己带来的只有灾难和毁灭。
看人首先要“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其意义就在这里。

02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怎样低成本高效率选到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直接托之以重任来考查,成本和风险都太大。“穷之以辞辩”的观人之法告诉你,话题辩论才是选贤任能低成本而高效率的方式。
你将他逼到理屈词穷的地步,看他会如何转机。从他应对“困境”的方式中就可以考查出他思维的灵活性,思考问题的深度等。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承担重要任务也就可以清晰判断了。
他若是变通越灵活,所能突破的难题瓶颈也就越大,那么所能托付的任务就可以越重要。

03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考查一个人的见识格局有多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他面对问题所能提供的解决之道。
同样是解决温饱问题,一个小孩子,受经历浅薄的限制,唯一的策略就是哭闹;
一个一无是处的成年人,可能就是偷和抢;
一个农民,只有靠务农知识经验勤勤恳恳地种地,自给自足;
一个商人则是靠商业知识经验,通过物物交换而解决温饱。
所以,见识和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的不同。
反过来,你通过询问对方对待问题的策略,也可以推出他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过往经历,便可见微知著地看到他的能力的优势、劣势、能力瓶颈,便能知可否合作了。

04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在没有遇到事儿时,人人站出来都说自己是勇夫。但是,真遇到事儿时,全都当了沉默的大多数。这是社会常态。
生活中的他们未必都是沉默者,但真需要他们勇敢时,却又不敢当仁不让。
现实社会中,打嘴炮的勇敢比比皆是。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勇”,绝不是让他在“风和日丽”之下吹牛说自己多么勇敢,而是直接让其置身当下困境,看他作何反应。
只有在当下困境中仍然能表现出勇敢行为的,才算是真正的勇。
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其实患难也能见真勇。

05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通常,人都会带着面具而活,而隐藏自己最真实的本性。
面具带得越多,本性藏得越深。
这个时候,旁人是很难清清楚楚地了解他的。但是,一旦人喝醉酒,从身理上,他的大脑是脱离显意识控制的。
那么他的面具也就会在此时此刻被彻底摘下。借此,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如果一个人喝醉酒之后,性情与平常相比,发生360度大转弯,比如正常情况下温文尔雅,醉酒之后经常会发酒疯,行为狂乱,说明这个人平时带的面具极深。
此人慎交。
倘若酒后行为与平日里待人接物的表现相差不多,说明这个人平时就是活得坦率、真实的人。
这种人便是比较安全,值得交往的人。

06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面对利,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见利而忘义。义为做人做事的底线、原则、立场。
一种是见利仍然义字当先。正如《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个人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只需要“临之以利”,即可晓其答案。那么此人的廉洁与否便也就清楚了。

07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要考查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就是委托对方为自己办一件事情,然后在这件事上来观察其言行举止。
并且可通过两个标准判断其守信程度。
第一,是否能说到做到。如果说到也做到了,此人可视为信足之人。
第二,他嘴上答应,但在行动过程中,确实因为种种其他原因未能如期把事情办成。
此时,倘若他能诚意向你致歉,坦诚自己的不足,或者过错之处,甚至还能给你提出他的补救之法等,也可视为信足之人。

相反,要是事情没办成,还有各种冠冕堂皇之词,为自己开脱。此为信不足之人。
世道在变,环境在变,人心在变,但人性却千古不变。
所以,虽然诸葛亮的识人之法已经提出了一千多年,却一点不过时。
相反,其高明之处,远胜于诸多心理学著作,实为社交、识人之大智慧。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大事都没做,只是吃喝玩乐,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公元前195年,吕后问病重的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萧相国也活不了几年了,那谁能替代萧何的位置呢?”刘邦说:“曹参可以。”

刘邦在临终之际,将大汉的相国都安排好了,萧何之后是曹参,曹参之后可用的是王陵和陈平,再然后就是周勃。为什么刘邦将曹参定为萧何的替代者呢?萧何和曹参在秦朝时期就是上下级关系,萧何是主吏,曹参是狱掾,两人都与刘邦交好,后来就成了刘邦的左膀右臂,曹参为将,萧何为相,共同辅佐刘邦。

等到汉朝建立之后,刘邦论功行赏,在这个时候产生了一个分歧,群臣认为曹参战功赫赫,功劳最多,应该排第一位,但刘邦私心里决定萧何当排第一,后来有人提出萧何当为第一。刘邦也就顺水推舟将萧何定为第一,而曹参为第二。也就是说西汉的开国功臣中,萧何和曹参是排在前面的,只不过一文一武,曹参更多的是在武上立功居多。只不过这个排名让这对昔日的上下级兼好友之间有了嫌隙。

因为萧何继续担任大汉的相国,所以曹参被刘邦指派给齐王刘肥做相国。曹参在齐国的主要功绩也集中在战场上,而在治理齐国这一块上,曹参自知水平有限,遂将齐国国内的长者和读书人都找来,询问他们治理齐国的方法,只不过众说纷纭,曹参一时也不知道该听从谁的。

后来他听说胶西有一位擅长黄老学说的盖公,遂重金将他请来,询问良方,盖公认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也就是采用清静无为的治理方法,曹参觉得很有道理,就将自己办公的正堂让出来给盖公住。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里,曹参就以盖公的说法来治理齐国,齐国安定,曹参也收获了贤相的称呼。

从曹参在齐国为相的经历,可以大致看出曹参这个人的行政策略,即采用清静无为的治理方案,让百姓自行安定,而不折腾百姓。为此,曹参胸怀宽广,善用人才,只要是好的方法,他就愿意去用,而不会刚愎自用。

公元前193年,大汉相国萧何去世,远在齐国的曹参知道后赶紧让那个舍人收拾行李,说:“吾将入相。”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萧何在临终之际和汉惠帝刘盈有过一番交谈。汉惠帝询问萧何百年之后,谁能胜任相国这一职位,萧何就推荐了曹参。所以,萧何去世之后,汉惠帝就派人到齐国迎接曹参入朝为相。

曹参成为大汉的第二位相国之后,雷厉风行地做了一件事,即从郡县和诸侯国中找一些少说多做的厚道人来做丞相的属官,然后将丞相属官中那些多说少做,追求声誉的人给辞退了。这本来给很多人释放了一个信号,即曹参可能会在相国任上大干一番。但后来让很多人失望了,曹参“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也就是说,曹参没有自己任何施政策略,所有的一切遵循的都是萧何制定下来的制度。

有意思的是,曹参虽然在相国任上没做什么,但在生活中却因为一事出了名,即喜欢喝酒。曹参自从做了大汉的相国之后,就喜欢上了喝酒,他这喝酒倒也不是本身喜欢喝酒,而是想让人闭嘴。

因为他在政事上的无所事事,让很多官员对他有了意见,所以就有很多人去劝说曹参,曹参并没有解释自己的行为,反而采用了一个“绝招”,即灌酒。每次有官员去劝说曹参,都被曹参拉着喝酒,酒席上,曹参总是一个劲地劝酒,根本不给人说明来意的机会,直到灌醉才离开。

时间长了,曹参的下属和舍人也都喜欢上了喝酒,当有人站出来希望曹参能约束一下这些人的时候,曹参反而自动加入到宴饮中,与下属和舍人一同饮酒作乐。

这样一弄,大家也都知道,没有人能劝说得了曹参。汉惠帝刘盈对曹参的行为很是看不惯,觉得曹参是看不起他这个小皇帝。但曹参毕竟是开国功臣,是相国,刘盈也不能直接就指责曹参不理政事,只能找了个机会让曹参的儿子曹窋试探一二。

刘盈对曹窋说:“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曹窋休沐的时候回到家中,找了个机会隐晦地提到了这件事,想规劝曹参。曹参听了之后很是生气,直接命人打了儿子二百板子,并说:“你的任务就是进宫服侍皇上,这些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

这件事自然很快就传到了刘盈的耳中,等到上朝的时候,刘盈就问曹参为什么要惩治曹窋。曹参知道自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了,他脱下帽子谢罪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英明圣武方面,您和高祖谁强呢?”

刘盈几乎没有思考就回到:“朕怎么敢和先帝相比呢。”

曹参继续问道:“那陛下认为,臣和萧何,谁更贤能呢?”

刘盈思考了一会,说:“君似乎比不上萧何。”

曹参这个时候又说:“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萧何曾为秦朝的主吏,对秦朝的规章制度很是熟悉。等到汉朝建立之后,萧何制定了大汉律例,让汉朝百姓安居乐业,其制定的律法已经很完善。后人只需要执行即可,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更改,那样只会折腾百姓。

听完曹参的解释,刘盈也就不再计较了,由着曹参行事,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的故事。曹参做了大汉三年的相国,去世之后,百姓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曹参的聪明之处正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清静无为,让经历了秦末战乱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在政事上无所事事反而成为大功臣,萧规曹随的故事也千古传诵。

#历史那些事#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大事都没做,只是吃喝玩乐,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公元前195年,吕后问病重的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萧相国也活不了几年了,那谁能替代萧何的位置呢?”刘邦说:“曹参可以。”

刘邦在临终之际,将大汉的相国都安排好了,萧何之后是曹参,曹参之后可用的是王陵和陈平,再然后就是周勃。为什么刘邦将曹参定为萧何的替代者呢?萧何和曹参在秦朝时期就是上下级关系,萧何是主吏,曹参是狱掾,两人都与刘邦交好,后来就成了刘邦的左膀右臂,曹参为将,萧何为相,共同辅佐刘邦。

等到汉朝建立之后,刘邦论功行赏,在这个时候产生了一个分歧,群臣认为曹参战功赫赫,功劳最多,应该排第一位,但刘邦私心里决定萧何当排第一,后来有人提出萧何当为第一。刘邦也就顺水推舟将萧何定为第一,而曹参为第二。也就是说西汉的开国功臣中,萧何和曹参是排在前面的,只不过一文一武,曹参更多的是在武上立功居多。只不过这个排名让这对昔日的上下级兼好友之间有了嫌隙。

因为萧何继续担任大汉的相国,所以曹参被刘邦指派给齐王刘肥做相国。曹参在齐国的主要功绩也集中在战场上,而在治理齐国这一块上,曹参自知水平有限,遂将齐国国内的长者和读书人都找来,询问他们治理齐国的方法,只不过众说纷纭,曹参一时也不知道该听从谁的。

后来他听说胶西有一位擅长黄老学说的盖公,遂重金将他请来,询问良方,盖公认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也就是采用清静无为的治理方法,曹参觉得很有道理,就将自己办公的正堂让出来给盖公住。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里,曹参就以盖公的说法来治理齐国,齐国安定,曹参也收获了贤相的称呼。

从曹参在齐国为相的经历,可以大致看出曹参这个人的行政策略,即采用清静无为的治理方案,让百姓自行安定,而不折腾百姓。为此,曹参胸怀宽广,善用人才,只要是好的方法,他就愿意去用,而不会刚愎自用。

公元前193年,大汉相国萧何去世,远在齐国的曹参知道后赶紧让那个舍人收拾行李,说:“吾将入相。”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萧何在临终之际和汉惠帝刘盈有过一番交谈。汉惠帝询问萧何百年之后,谁能胜任相国这一职位,萧何就推荐了曹参。所以,萧何去世之后,汉惠帝就派人到齐国迎接曹参入朝为相。

曹参成为大汉的第二位相国之后,雷厉风行地做了一件事,即从郡县和诸侯国中找一些少说多做的厚道人来做丞相的属官,然后将丞相属官中那些多说少做,追求声誉的人给辞退了。这本来给很多人释放了一个信号,即曹参可能会在相国任上大干一番。但后来让很多人失望了,曹参“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也就是说,曹参没有自己任何施政策略,所有的一切遵循的都是萧何制定下来的制度。

有意思的是,曹参虽然在相国任上没做什么,但在生活中却因为一事出了名,即喜欢喝酒。曹参自从做了大汉的相国之后,就喜欢上了喝酒,他这喝酒倒也不是本身喜欢喝酒,而是想让人闭嘴。

因为他在政事上的无所事事,让很多官员对他有了意见,所以就有很多人去劝说曹参,曹参并没有解释自己的行为,反而采用了一个“绝招”,即灌酒。每次有官员去劝说曹参,都被曹参拉着喝酒,酒席上,曹参总是一个劲地劝酒,根本不给人说明来意的机会,直到灌醉才离开。

时间长了,曹参的下属和舍人也都喜欢上了喝酒,当有人站出来希望曹参能约束一下这些人的时候,曹参反而自动加入到宴饮中,与下属和舍人一同饮酒作乐。

这样一弄,大家也都知道,没有人能劝说得了曹参。汉惠帝刘盈对曹参的行为很是看不惯,觉得曹参是看不起他这个小皇帝。但曹参毕竟是开国功臣,是相国,刘盈也不能直接就指责曹参不理政事,只能找了个机会让曹参的儿子曹窋试探一二。

刘盈对曹窋说:“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曹窋休沐的时候回到家中,找了个机会隐晦地提到了这件事,想规劝曹参。曹参听了之后很是生气,直接命人打了儿子二百板子,并说:“你的任务就是进宫服侍皇上,这些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

这件事自然很快就传到了刘盈的耳中,等到上朝的时候,刘盈就问曹参为什么要惩治曹窋。曹参知道自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了,他脱下帽子谢罪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英明圣武方面,您和高祖谁强呢?”

刘盈几乎没有思考就回到:“朕怎么敢和先帝相比呢。”

曹参继续问道:“那陛下认为,臣和萧何,谁更贤能呢?”

刘盈思考了一会,说:“君似乎比不上萧何。”

曹参这个时候又说:“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萧何曾为秦朝的主吏,对秦朝的规章制度很是熟悉。等到汉朝建立之后,萧何制定了大汉律例,让汉朝百姓安居乐业,其制定的律法已经很完善。后人只需要执行即可,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更改,那样只会折腾百姓。

听完曹参的解释,刘盈也就不再计较了,由着曹参行事,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的故事。曹参做了大汉三年的相国,去世之后,百姓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曹参的聪明之处正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清静无为,让经历了秦末战乱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在政事上无所事事反而成为大功臣,萧规曹随的故事也千古传诵。

#历史那些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YSL夜皇后眼霜这款眼霜是冰乳质地,水润又轻薄,关键还好吸收,又特别好吸收,上脸冰冰凉凉的很舒服,无酒精、无香精、无矿物油,就算你是敏感皮也能放心使用。它的
  • [泪]不过孩子们玩好了,感觉也无所谓了!​孩子今天第一次一个人下楼去买黄瓜,回来的时候因为楼宇门坏了,进不来,还自己找了一个阿姨给我打电话让我下去接她!
  • 1 2)很早之前就知道我9月份有礼物收 以一天一个海龟汤的形式 踩来猜去 到揭晓那天才知道 原来是对角巷 机关章! 里面镶嵌了一枚加隆币 可以变成吊坠 好喜欢好
  • 10个露骨的社交隐形规则,看完才醒悟! 一、没几个人真心希望你过得好 人生是一边经历,一边感悟。看过了人情冷暖,尝到了世态炎凉,越来越明白,很少有人真心希望你
  • | #铜陵生活# 【听歌过七夕 感受不一样的文艺范】8月28日晚,音乐人朱一帆倾情演唱新歌《今夕何夕》并和词作者余徐刚一起畅谈歌曲创作和音乐情怀。蒋开儒是《
  • 根据本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商标侵权赔偿有三种计算方法:1.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2.侵权人因侵权而遭受的损失;三、商标侵权法定赔偿。即行为人客观使用注册商标,
  • 9月6日,林书豪接受专访,他谈到了为何会选择广州男篮,林书豪表示:“郭导(郭士强)是一个非常好的教练,你看广州这两年,一直进步,不是一小步,是一大步,然后又一大
  • #徒步#白云山迷路➕太阳还有10几分钟下山➕被野路和昆虫包围那种很急迫的感觉真的是不敢再跟某工的朋友爬山了[泪][泪]慌洗了救命正常路不走就要走野路白云山都能迷
  • 至于To B销售,买家和卖家在产品上架之前都是企业交易,那就别怪它们捆成利益共同体了,现实大概率会回到第一点提过的排碳费用在企业间反复流转,最终借成本转嫁消费者
  • 骗子还以返钱为要挟,骗小伊删除转账信息,将家人的手机卡冲进马桶,将转账手机从高楼扔下,只为“毁尸灭迹”…(南通反诈)【#11岁女孩为要偶像签名照被骗11万#】江
  • 摇到6:给你100元红包 摇到5:给你66元红包摇到4:给你55元红包摇到3:给你33元红包摇到2:给你22元红包 摇到1:给你11元红包 要求:复制本条发朋
  • 海边一日游:想把我的鞋子和包都塞进lya的书包 又担心东西太多拉锁坏掉 听说才四百块钱的时候骄傲地说一句没事儿坏了我陪你一个 结果被告知丑丑到书包原来竟是四百镑
  • 幸运的话,还能邂逅你的“花房姑娘”。雯雯想着芳芳他们刚进入热恋期,不想做电灯泡,先是拒绝的,还问芳芳,你这样就不怕阿华有意见吗?
  • “♡ℒ 有人捏着你的过去依依不饶,但总有人不在乎你的一切,跨过山河来保护你,就像漫漫长夜总有天明。#刘宇宁一念关山# #刘宇宁宁远舟# #摩登兄弟[超话]
  • #读书#[微风] #读物#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 随后,驾驶员将车辆停稳,与调度员联系询问情况,经核实正要下车的一位大爷就是大家寻找的走失老人,驾驶员李师傅积极安抚老人,并将他安排到自己身后的座位上,当车辆行驶
  • 最后猫吃完了,开始舔我的手,发出呼噜噜的声音,她在安慰自己,可是她已不能活下去。风一吹,猫就痛的惨叫不已,但是她还特别乖,我一叫它,摸它的脑袋,它还会发出呼噜噜
  • 当你的前任明确地知道你的动机是挽回时,TA的排斥感就会很强烈,对你每一次出现都会格外提防,无论你说什么,在TA听来,潜台词都是“我需要你陪我,我需要我们复合”。
  • 百年孤独 没看完就觉得自己抑郁了,名字长不说难记不说,四代人还有各种重名,看到最后已经晕头转脑了。 前面是大家的狂欢,后面则是一个人的衰败与孤独【如何成为一
  • 我​又安利成功一个朋友[太开心][太开心]✌​最开心的就是一个我喜欢的博主,她看了之后也上头了![成人礼][收到]今天舍友陪我重看小兰花自戕,带了一把卫生纸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