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用“种族灭绝”形容俄在乌行动后,美媒曝:美情报机构没证据证实这一说法】#美情报机构无法证实拜登种族灭绝说法# 美国总统拜登有关“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施种族灭绝”的言论引起一些美国官员的注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当地时间15日援引美政府高级官员消息披露,截至目前,美国情报机构还没有收集到可以证实“俄在乌实施种族灭绝”的信息。

报道称,两名美国官员称,拜登12日在艾奥瓦州看似漫不经心地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施“种族灭绝”,但却让美国情报机构犯了难。

NBC说,在指控可能构成“种族灭绝”的行为时,美国情报机构负责收集相关信息,但政策制定者才是真正决定是否要做出有关表态的人,而这些美国官员表示,目前,(美方收集的)有关乌克兰的情报报告并不支持将俄在乌行动定义为“种族灭绝”。

“种族灭绝的目标包括摧毁一个民族或国家,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一名美国情报官员说。

不过NBC同时也声称,美情报界内部有人担心俄罗斯在军事行动的下一阶段可能会做出构成“种族灭绝”的行为。一名官员还表示,这一评估可能是促使拜登个人采取先于自己政府公开立场的部分原因。

报道提到,知情人士透露,自乌克兰“布恰事件”发生以来,何时“将俄在乌行动列为种族灭绝”等问题一直在白宫内部讨论。这些知情人士说,拜登最近开始在私下里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白宫官员对拜登将乌克兰出现的事情定为“种族灭绝”并不惊讶,但他们对他在艾奥瓦州就通胀问题发表演讲时脱口而出这一词语感到吃惊。

拜登12日公开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是“种族灭绝”,“是的,我称其为‘种族灭绝’。越来越清楚的是,普京甚至试图抹掉任何一个想成为乌克兰人的念头”。美国CNBC网站称,就在拜登说这番话前几小时,他首次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称作“种族灭绝”,令世界震惊。在艾奥瓦州一个有关通胀的活动上,拜登对听众说,“你的家庭预算,你加满油箱的能力,都不应取决于一个在半个地球之外宣战及实施‘种族灭绝’的独裁者。”拜登还将美国昂贵的油价称作“普京价格飙升”。一名白宫顾问很快在电视上澄清说,拜登的话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乌克兰政策改变。

拜登指责俄在乌实施“种族灭绝”的说法很快引发巨大关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克里姆林宫对此回应称,有关说法错误且“不可接受”。当被问及是否会像拜登一样用“种族灭绝”一词,法国总统马克龙回答说:“我现在会谨慎使用这样的措辞,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人民是兄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3日在记者会上就美方说法表示,我们注意到了有关的报道。中方一贯主张在乌克兰问题上当务之急是相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尽快停火止战,避免发生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应为紧张局势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都应推动外交解决,而不是使局势进一步升级。

#晨曦时光[超话]#
你相信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当你特别想做某件事或者达成某个愿望的时候,这份信念就会变成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你做出行动,做出改变。

认知决定行动,帮你达成愿望。
你过的每一种生活,都是与你内在能量相匹配的外在显化。

所以,想要改变自己,首先改变自己的心境;
想要吸引什么,先要在内心拥有什么。

【极右翼政党再度发起挑战,大西洋两岸频传焦虑声音......法国大选牵动西方阵营】“普京下一个重大胜利可能发生在巴黎”,4月10日进行第一轮投票的法国总统大选,在大西洋两岸引发了一波罕见的焦虑情绪。媒体普遍预测现任总统马克龙和他的老对手、法国“国民联盟”领导人玛丽娜·勒庞将在第一轮选举后胜出,同时预测“比5年前更加温和及精明的”勒庞,将在第二轮投票中向马克龙发起有力的挑战。美联社称,作为欧盟27个成员国中唯一的核大国和唯一拥有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的国家,法国大选的结果将“塑造欧洲未来”,并决定华盛顿能否继续拥有巴黎这个“古老的盟友”。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9日称,此次大选将是对法国外交政策的一次“公投”: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这是法国人对本国在欧盟、北约中的地位以及在更广阔世界中的角色的一次思考,也是对俄罗斯态度的一次全民公投。

37%的选民“选前犹豫”

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于当地时间10日上午8时至晚8时在法国本土进行。法国部分海外公民已在9日提前开始投票。记者注意到,10日上午民众陆续前往投票点投票,投票队伍普遍排得不长。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近日在法国出现反弹,但多数选民并未佩戴口罩。

今年法国约有4870万注册选民参加投票,包括“寻求成为自2002年希拉克以来首位获得连任的法国总统”的马克龙在内,共有12名候选人竞选总统。8日公布的民调数据显示,马克龙的支持率为26%,勒庞为24%,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候选人梅朗雄为18%,其余9位候选人民调支持率均低于10%。

绝大部分法国民调机构都预测马克龙和勒庞将进入4月24日的第二轮投票,并且马克龙将再次击败勒庞,但两人的支持率差距与5年前相比将大幅缩小。在上次总统决选局中,马克龙以66.1%对33.9%的得票率击败勒庞。而据法国民调机构Ifop-Fiducial的预测,在今年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马克龙的得票率将为53.5%,勒庞是46.5%。

据路透社报道,截至当地时间10日午时,第一轮投票率低于2017年同期。民调机构预测,第一轮投票弃投率可能接近30%。法国《费加罗报》称,疫情反复、物价上涨、俄乌冲突等夺走了人们对今年大选的关注,影响了投票热情。与此同时,这些危机也导致选民格外关注能源价格、移民、健康等问题。英国广播公司(BBC)10日称,益普索的一项民调显示,37%的法国选民在投票前一天仍未决定选谁,这增加了大选的不确定性。

10日上午,在圣丹尼市的一个投票站,24岁的伦斯利为马克龙投票:“我正在创业,马克龙总统的多个就业促进计划,帮助了很多像我一样愿意付诸行动的创业者。”21岁的萨拉则为梅朗雄投出一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投票,我不希望拥有一位极右翼的总统。”42岁的奥朗斯则认为“需要做出改变”:“马克龙执政5年带来的改变有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给勒庞一个机会。”

BBC报道说,从事护理工作的巴黎市民梅丽娜在参加了马克龙的竞选集会后表示,经济形势改变了她的政治立场:“有很多法国人被迫睡在自己的车里,因为他们买不起公寓,这是一个耻辱。我过去投票支持左派,但这次我很可能投票支持右派。”在巴黎西郊的普瓦西市,水果店老板伊薇特告诉美国《国会山报》记者:“油价在上涨,一切都在涨价,人们感到害怕。”但她还是打算投票给马克龙,部分原因是他的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发放了数十亿欧元,帮助个人、企业和法国经济的运行,“他没有让任何人掉队”。伊薇特同时预测,勒庞“也有获胜机会”,“她改变了口气,学会了自我调整”。

勒庞转向“温和民粹主义”

英国《金融时报》10日称,这场难测准确结果的大选可能成为“法国政治向右转”的标志。马克龙在竞选活动中强调他推动的经济自由化的努力,包括提高退休年龄的计划。而对高油价等经济问题的关注,帮助勒庞赢得了工人阶级选民的支持。《国会山报》称,马克龙有值得炫耀的一些经济成功:法国经济从疫情打击中复苏的速度快于预期,2021年GDP增长7%,是196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失业率降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今年53岁的勒庞现在是一个更加圆滑、令人生畏和精明的政治对手”,这是她第三次试图成为法国首位女总统。文章称,除了把竞选重点放在生活成本问题上,勒庞还取得了另两项“非凡成就”:首先她淡化了自己之前的一些激进狂热的言辞,努力让更多选民相信,她不再是危险的种族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其次,勒庞巧妙地避开了此前她被认为与普京“关系密切”所引发的反弹,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勒庞也声称普京的行为“不能被原谅”。

美国政治新闻网9日称,过去一年法国天然气价格上涨了53%以上,数百万法国民众艰难维持生计。勒庞在竞选中承诺降低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并对雇用外国雇员的企业加税,以优待本国人,这令她在过去几周内支持率大增。报道同时称,尽管勒庞自诩为“温和的民粹主义者”,但她在移民和对待伊斯兰教问题上的竞选纲领仍然激进,她计划在所有公共场所禁止佩戴面纱,并阻止外国人享受到与法国公民一样的权利。

BBC称,勒庞此番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挑战马克龙的人选。她要感谢两个男人:同样参选总统、极右色彩比她更浓的电视评论员泽穆尔,以及俄总统普京。法国《世界报》称,上次法国大选,普京公开支持勒庞;这一次亲俄立场毁了泽穆尔,勒庞则非常聪明地采取了比他温和的立场;而马克龙在寻求外交解决乌克兰危机的过程中受挫,还因为经常与普京沟通受到波兰等欧洲国家的批评。

对法国“脱欧”的恐惧

英国《经济学人》10日称,此次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有90%可能性是2017年大选的翻版”,但巴黎政治学院政治学者坦泽尔对《纽约时报》说:“认为马克龙一定会赢得这次选举是一种错觉。”他说如果投票弃投率很高,加上民粹主义的一时冲动,可能会有真正的意外出现,“勒庞获胜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美国雅虎新闻网9日称,在这场胶着的大选中,勒庞和马克龙的民调结果差距日益缩小,一旦勒庞获胜,可能会让白宫惊慌失措。勒庞的胜利还将给欧盟带来“自英国‘脱欧’以来最大的危机”,彻底颠覆整个欧洲大陆,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和他的欧洲盟友所建造的“跨大西洋铜墙”可能会出现一道巨大的裂缝。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欧洲中心研究员哈达德表示,勒庞如果赢得法国大选,对乌克兰获得来自跨大西洋的支持将是场“灾难”。他说:“她的政纲包括离开北约,以及一系列反欧盟措施,这些措施实际上相当于法国‘脱欧’。尽管这一次她将法国‘脱欧’从自己的竞选纲领中去除,以免吓到选民。”

“普京下一个重大胜利可能发生在巴黎”,美国政治新闻网9日称,如果勒庞获胜,将难以维持大西洋两岸在乌克兰冲突中所表现出的“相对团结”,“她的当选只会正中普京下怀,即加剧北约的裂痕”。文章称,勒庞一直是普京的“毫不掩饰的崇拜者”, 2017年她在莫斯科会见了普京。近期,她也拒绝评论西方联盟对俄罗斯采取的强硬制裁措施。

美国雅虎新闻网9日称,短期内,勒庞当选将“严重动摇从华沙到华盛顿的亲乌克兰联盟”。而按照白宫官员的说法,最坏的情况是勒庞在赢得大选后,“直接把法国从目前与基辅并肩对抗莫斯科的联盟中拉出来”。文章称,马克龙政府在与莫斯科的关系上“已经在走钢丝”,华盛顿担心,如果勒庞当选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可能促使其他欧洲领导人放弃亲乌克兰联盟。拜登的助手们对媒体说,即便马克龙赢得连任,但优势比较微弱的话,仍可能对欧洲领导人产生“寒蝉效应”,他们将担心自己也会遭到本国民粹主义政治家的挑战。(《环球时报》4月11日1版文章,本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刘玲玲 本报特约记者 任 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在电影的反转高潮很认真的看完了,同时也在感慨那些从小教到大的道理大家都是怎么践行的一天一天,都在辩证。这样算是证明自己了吗,好像也没有,累的时候也还是在迷茫,
  • [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旧的一年就这样离去了,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叹,叹光阴流逝匆匆,叹岁月渐晚人到中年,叹生命老去,唯有心怀阳光,内心温暖,自己的世界,
  • 但是上一次见面已经变成了最后一次见面,当时奶奶还一直说让我要好好找男朋友,一个人在外面肯定很辛苦,要照顾好自己,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暴击……所以
  • 挫折会来,也会过去,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再努力,永远相信哪怕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你要相信总有一天你自己也会发光发亮,现在的暗淡不如意都是为了打磨
  • 2023年最后一天的下午是悠闲悠哉的~ 午饭过后,阳光着实很吸引人,于是像往年一样一个人搬一条凳子坐在池塘前打算发发呆、看看书、听听鸟叫声、手机里的音乐、晒晒
  • 驯鹿 ​ 今年奶奶因疾独自留于大兴安岭姑姑家过年 年三十,爸妈携我前去探望 终于我又再次踏上了曾度过一整个假期的神州北极 北上六个半小时进兴安岭便到了加格达奇
  • ——————以下是前文的——————人如其名是个单推死毒唯本命:ギガP/BAE 非常非常喜欢他们…paradox live和啤酒烧烤是浓度最高的kanna是我
  • 见过因为好天气、因为满意的答卷、因为一束花、一只小猫、一个小礼物,蹦蹦跳跳开心的你,也见过因为坏天气、因为偶尔的焦虑、因为一场雨、因为吃不到想吃的东西而失望难过
  • 两个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相识尊重对方并用所有行动支持对方的梦想但是最后还是渐行渐远再遇到的时候男主成功开了自己想开的爵士乐酒吧(用的还是女主设计的logo我哭死)
  • 注意分配,别噶了,可以让理智值高的多接点东西大卫理智值未知,攻击力高,算是主攻手该跑的时候就跑 2真实身份!有两轮推凶,第一轮是暗凶,感觉还是不太能明确推出,第
  • FENDI就⼲脆与《宝可梦》联名,以⼤家所熟知的“⻰”即⼩⽕⻰的最终进化形态,作为灵感缪斯,每只红包呈现出这只新⼩⽕⻰的各种姿态,以可爱脱颖⽽出了。爱⻢仕:爱⻢
  • ”他如实道,“我们这行,从来没有没有土藿香能炒出价格的,因为它是季节药。” 这一刻,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安,而此时我请的护工出去买水果了,易筠泽每天下班后才能来
  • 当不起!呆球乖得很!
  • EOKO眼膜香蒲丽眼膜SNP 眼膜红蛇毒眼膜透真眼膜#眼霜推荐# #好物推荐#真太酷啦!这些去黑眼圈眼袋眼霜真的用不腻不会选眼霜的朋友们看过来 ,别跟风去买那
  • 近期快乐的还有提前庆祝春节的蛋糕火锅和买了5斤的车厘子怎么也吃不完。#小美好影集# 在乡下的第三天今天九点出发湛江市区去探望舅父舅母和小汤圆啦~饭前欣赏了英文朗
  •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 .°꒦꒷ミ₊˚ . ̫ . 斑马之后再无第七 唯一之后再无病痛 ≡≡≡≡≡≡≡≡≡≡≡≡≡≡▶▷►◄◀◁≡≡
  •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
  • 第一个在成都迎接的新年在哪儿不重要 重要的是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挂灯笼]卯兔归位2023是高开低走的一年年初因为三年疫情的结束铆足了劲想要大干一场包括大年三十还
  • 看涨停板的好处不是让你把握每一个涨停,而是知道现在市场的温度,连ST股都不炒了,更别说近期最热的ChatGPT概念了( 创金合信软件产业股票C )其它板块能反弹
  • 过了个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不要呼唤真的没人呼唤了,改变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都长大了吧。也许这才是现在春晚的精髓所在——有他不多,没有却会觉得除夕差点什么[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