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证实:“遏制政策创始人”乔治·凯南曾严重警告,北约东扩是美国最致命错误!】编者的话:作为美国“遏制政策创始人”,乔治·凯南(1904年2月16日-2005年3月17日)最为人熟知的是1946年2月22日撰写的那份从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发送到华盛顿,建议和平“遏制”苏联的“长电报”。但冷战结束后,作为曾经的外交官和历史学者,凯南多次警告美国政府:“北约针对俄罗斯的持续扩张将是美国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他甚至不再为美国国务院工作,而是到高校任教和专注于著书立说。美国纽约大学历史和国际关系学者詹姆斯·派克就是凯南晚年多本著作的编辑。近日,派克以这一特殊的“编辑与学者”双重身份,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回顾了凯南提出“遏制”政策和拒绝新冷战的真实想法,并讲述了自己对乌克兰危机升级、北约与俄罗斯关系、中美关系等问题的观点。

“对于冷战后的美国,扩大北约将是最致命的错误”

环球时报:能谈谈您与凯南的合作吗?



派克:我第一次见到凯南是1980年,当时我被他的经纪人推荐做他一本文集的编辑。记得凯南看了我列的文集入选文章目录后说:“派克先生,你既没有选‘长电报’,也没有选我在20世纪40年代以‘X先生’为笔名发表的那篇有关遏制苏联、饱受争议的文章。你是极少数不愿意这样做的人,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认识凯南时,他最关心的问题似乎已变为“美苏关系以及日益严重的核危机是否会失控”,而且他明显表现出对美国没有能力明智处理对苏关系的担心。后来,他还问我:“你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是‘核幻觉’还是‘核错觉’?”我回答说:“‘幻觉’表明存在误解,而‘错觉’是一种危险的、具有欺骗性的想法。”他同意我的建议,于是,书名就变成《核错觉:原子时代的苏美关系》。

我和凯南合作的第二本书是《命运的联盟:法国、俄罗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我们最后一次合作的书是《生活速写》。这本书涉及他在旅行中的简单记录,时间跨越70年。我的工作包括阅读他那些仍受到限制的文件,然后一起探讨这本书可以采用哪些内容。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凯南头脑非常敏锐,而且对美国缺乏文化素养等社会问题感到不安。

环球时报:凯南被称为“美国遏制(苏联)战略的设计师”。但1998年5月美国参议院正式批准北约可以东扩后,凯南就表示这是一场新冷战的开始。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凯南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后北约东扩的问题吗?在他看来,北约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才能确保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稳定关系?

派克:如果想要理解凯南对北约的看法,关键就是要回看他为什么一直反对北约的建立和发展。是的,凯南在1946年从莫斯科发出的“长电报”和1947年在《外交事务》上以“X先生”为笔名发表的文章让他被公认为“美国遏制(苏联)战略的设计师”。然而,他认为遏制应该是政治的、经济的和意识形态层面上的,而不是军事上的。凯南在当时以及一生中都反复强调,他从未觉得俄罗斯人要军事入侵西欧。

在当时,凯南当然是“马歇尔计划”的坚定拥护者,但当北约(东扩)的想法出现时,他作为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强烈反对。原因是他认为这会导致一个永久分裂的、军事化的欧洲出现。凯南认为与俄罗斯人达成任何可信的长期解决方案是可能的,最终也是有必要的,但北约的做法导致没有任何空间与俄罗斯达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凯南对北约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扩感到如此震惊。凯南希望找到欢迎俄罗斯融入欧洲的方法。他也表示,这需要时间,因为这将是困难的。

但随着北约东扩,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凯南认为北约一直存在下列问题:军事化思维泛滥,倾向于将俄罗斯妖魔化为“敌人”以及倾向于从军事力量而不是更根本的问题上去考虑。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美国无法对这样的一个历史可能性持开放态度,因此,他表示,“对于冷战后的美国,扩大北约将是其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因为它将“激起俄罗斯舆论中的民族主义和反西方倾向”,“恢复东西方关系中的冷战氛围”,并让进一步削减核武器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不可能。

因此,凯南希望北约如果必须存在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一个“以某种方式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系统。这个系统甚至都不应该含蓄地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敌人。凯南还写道:“为什么在冷战结束后充满各种希望的可能性下,东西方关系却集中在‘谁将与谁结盟’的问题上,并暗示在未来完全不可预见和最不可能的军事冲突中‘谁与谁进行对抗’?”

“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会让世界更和平”

环球时报:您能详细谈谈凯南的晚年境况吗?

派克:虽然凯南的观点在政府圈子里被忽视,但他晚年的公众形象和声誉相当高。因为他的担忧符合公众对美俄重新爆发冷战以及核军备竞赛、导弹部署等问题日益加深的不安。他被排在那些警告“生态灾难”的人的前列。他还反对过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凯南对那些年不断增长的“反苏反俄狂热情绪”发表了强烈的看法,并认为华盛顿和太多的美国人“在潜意识中需要一个外部的敌人”。凯南还坚持“对美国权力的限制”。有一次我们吃午餐时,他和我聊起杜鲁门总统时期的国务卿艾奇逊,并表示“其不了解权力”。凯南当时解释说,在华盛顿的信仰中有异乎寻常的狂妄自大: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就认为它可以构建一个全球体系,以此来控制自己的盟友,尤其是德国和日本,并以此对抗自己的敌人。他认为,华盛顿在掩饰自己越来越非理性的企图——成为每个地区的支点、“管理”游戏规则、将北约东扩到俄罗斯的边界、坚持美国“普世价值”,但这些最终将导致悲剧性的结果。因为所有这些都避开了凯南一生中谈到的“对权力的限制”。凯南反复强调,美国制定连贯的战略思维几乎变得不可能,因为美国拒绝对自己的权力加以限制,也拒绝对解决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持开放态度。

环球时报:回到乌克兰危机,我们也想听听您的见解?

派克:乌克兰危机的关键要追溯到美国和北约(以及欧盟)拒绝接受一个不威胁俄罗斯的独立和保持中立的乌克兰。北约1999年和2004年两次大规模东扩,清晰地暴露出华盛顿的基本议程:首先是要严重削弱俄罗斯的长期影响力;其次是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扩大后的北约中的核心地位。有分析认为,美国拒绝与俄罗斯就基本问题进行谈判,且多年来在乌克兰采取了很明显的导致危机升级的行动——从“民主促进”政策,到所谓的“橙色革命”,再到大量资助、训练和武装乌克兰军队等。

谁也说不准华盛顿在自己不断深化的治理问题中要走向何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在繁荣时期,动员起来对付一个“敌人”往往会带来一种虚假的团结感,而那些日子已成为历史。曾经,美国可以负担大量的军事开支和不断置身于战争的成本,也能让大多数美国公民仍享受相对优越的经济福利,但现在美国做不到了。至于欧洲,一个追求更独立、更少结盟的欧洲可以在世界上扮演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那样的话,欧洲可以放心地去应对气候和核问题,力争创新全球治理模式,而不是被卷入长期的“再军事化”,或者更糟——在华盛顿的怂恿下将自己的军事存在扩展到亚洲。

环球时报:中美之间既有分歧也有共同利益。您认为,两国还有可能携手努力,让乌克兰危机尽快化解吗?

派克:如果美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灵活性,降低自己的调子,那么,美中两国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解决当前的危机。当然,这需要美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方向,而不是中国。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这样做。不过,我们应该记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和欧洲人开始认识到,如果(美国)采取当前针对乌克兰危机的这种外交政策,既不会让世界更和平,也不会让世界有足够能力来有效应对全球变暖等其他具有威胁性的生存危机。解决这些危机需要以正义感为基础的、创新的全球治理方式,而推动这些方式的应该是一种区别于美国和北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俄罗斯所采取的那种策略。

“中国崛起,美国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环球时报:您认为在拜登政府任期内,中美关系会有明显改变吗?

派克:尽管大多数迹象表明美中关系日益紧张和不稳定,但拜登政府有可能改变自己对华政策的一些方面。拜登政府正在大规模增加国防预算,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挑衅性措施,试图动员美国的传统盟友加入其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同时,拜登政府还在延续特朗普将美国贸易政策武器化的做法,并试图利用对俄制裁进一步推动美中经济“脱钩”。

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放在中国的历史性崛起在各方面给美国带来不安的大背景下来看。作为一个非同寻常的非西方文明,中国正在走向全球权力的中心。美国历史上没有为这种情况做好任何准备,无论是在政治、文化、心理、种族还是战略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中关系的前景仍很严峻。

但抛开可能的“黑天鹅”事件不谈,鉴于美国对华政策一成不变,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这不是冷战时期的重演。冷战时期,美国国内的“恐共”情绪和对苏联、中国的妖魔化描述相互结合。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出当前美国民众对中国持相当负面的态度,但实际上在美国受访者最关切的问题中,有关中国的排列很靠后。我怀疑是否真的有很多美国人把中国视为华盛顿治理体系日益失调的根本原因。中国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精英群体所关注的,而这种关注主要为美国军工集团的利益服务。

其次,美国政治机构在中国议题上存在分歧。拜登总统面对的是一个日益失意的民主党,且党内的进步派和拜登之间也存在矛盾。进步派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上态度强硬,同时探寻各种国内改革。而拜登的预算和外交政策议程与进步派的主张相冲突,这让他们深感不满。

第三,尽管美国大企业的精英并不打算公开质疑华盛顿的对华政策,但他们内心也很矛盾。因为对许多人来说,以各种方式与中国“脱钩”以及拜登政府对俄制裁有可能加速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私下里,一些人担心美国已失去通过美联储、华尔街和庞大的政府赤字运作来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多年来老有人在谈论“中国的崩溃”,但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所显示的那样,美国已经将“系统性风险”这一概念制度化,变成了美国经济运作的核心。如果没有中国在2008年到2009年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很难知道今天的全球经济会是什么情形。(《环球时报》4月19日7版文章,作者: 夏温新)

【#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属实,年内应无合作计划】#中科院因千万订购费停用知网# 近日,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在网上流传。该邮件指责知网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苛刻”的续订条件,并表示因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目前中国知网已暂停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4月17日,中科院图书馆处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向记者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至于何时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该老师表示,目前并不确定,“至少今年应该没有这个计划了”。

这已不是知网第一次因高昂的订购费被中断合作了。近年来,知网还多次因频繁涨价遭高校抵制,从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涨幅过高。不过,在停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知网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以及其资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在其他数据库很难实现,大部分高校迫于各种压力又继续与知网合作。(红星新闻)

浙江杭州,刘女士花15800元在网上买了个沙发,收货后不满意,便通过德邦保价退货,不料,沙发运输途中被损坏,快递却只能赔付2000元。刘女士多次要求原价赔付,均被拒绝,德邦给出的理由是沙发定损为1600元,客户要求赔12000元,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刘女士是在天猫菲尼其旗舰店买的沙发,由于实物和图片有差距,她就和卖家协商一致,选择了德邦退货。上门取货时,刘女士再三强调不要弄坏了,货物要按原价保价。
 
第二天工作人员告诉她,沙发已经发走,保价2000元。刘女士发现不对劲,立马打了投诉电话,要求按15800元的原价保价。但由于系统无法更改,导致她的保价还是2000元。
 
偏偏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卖家收到货时,发现沙发破了一道口子,沙发腿也断了一根,卖家果断拒收了,退款也只退了615元,其余的没了着落。
 
刘女士认为,保价金额的失误和运输途中破损,都是物流公司导致的,应该由他们来赔偿损失。之后,沙发退回了物流网点,由于存储时间过长,沙发陈旧,几乎不可能修复了。
 
那么,发生了这样的事,物流公司的态度又是如何呢?物流官方表示:
 
“保价确实是前端收货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故我们给客户的处理方案也是不考虑保价内容的,按照实际损失情况处理”。
 
实际情况就是,物流公司定损1600元,只能赔付这么多,其余的钱无法赔付。刘女士退不了货,直接损失15800元,照目前来看,只赔付1600元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这种情况,刘女士到底应该怎么挽回损失呢?这个事件,其实涉及到2个关键点,一个是保价的赔偿问题,一个是过错责任的问题。
 
首先是赔付金额的问题。根据《邮政法》第47条规定,保价的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按照一般的保单算法,沙发丢失了或者全部损毁了,刘女士最多也只能赔付2000元。这次物流公司赔偿,大概是以实际损失比例来赔偿的,所以只定损了1600元。
 
如果刘女士一开始就认可2000元的保单,那也无可厚非。但偏偏这件事,刘女士从头到尾都不认可2000元的保单,协议一开始就没达成一致意见,不能仅仅只根据这个规定来赔付。
 
其次,根据过错原则来讲,物流的工作人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女士要求保原价,而不是保价2000元,若不是工作人员失误,也不至于遭受如此大的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这件事刘女士可以追究工作人员的责任,要求赔偿损失。
 
那么,最终这件事的结果如何呢?经过三方的协商,15800元的沙发,商家给刘女士优惠了3800元,剩下的12000元的损失,由商家承担1000元,物流公司承担11000元,刘女士接受了这样解决方式。
 
可以看出,最终刘女士挽回了损失,商家承担了少部分损失,而物流公司承担了大部分损失,事情才得以圆满结束。

 
也提醒大家:贵重的物品邮寄时要记得保价,而且保价时要问清楚保价的金额,以及赔付的标准,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为了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建设,天竺印象馆今天正式落成开馆,标志着新增了一处展示天竺人民奋斗历史的平台和窗口,既是天竺地区创新发展的缩影,更是党
  • 【#人民日报评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越是扩张发展,企业文化越需“实质校准”】企业文化从来不只是写在纸面上的名词,而是内化于员工之心、践行于制度之中的举措;从来
  • 《不敢说不是爱情》那些仿佛从来没有失去的时刻在我血压里慢慢涌动如一场夜雨,潜入随风的巷子门前的河流而桂花树上依旧有不知深浅的鸟鸣把心抽到喉咙向天空打探我与我们喝
  • #诗词大观# 【淡薄轻寒雨后天,正宜寻芳作游人】昨日的连绵春雨后,迎来今天的风和晴明。五公里,为月牙塘公园,见游人无多,即入园,循园中弯曲上下、穿林渡水的游径漫
  • 由于当局对整个夏天的情况进行了监测,知道对于接种了疫苗的人在户外且保持距离的情况下,病毒传播风险很低。亨利表示,新增病例个案不断上升,「强制戴口罩在某些情况下是
  • ” 来自沧州的她快速上前...】8月18日上午,新疆边疆旅行社的一个电话打到了沧州新日电力旅行社,要对一位游客表示感谢,希望导游能代为转达。云南非常好,疫情过后
  • 真面目作为专辑里的首波抒情主打,是唯一一首我在电台首播后,甚至在正式单曲上架之前就学会的歌曲,因为它实在是好听又扣人心扉,让人久久难忘,也是这张专辑最核心的概念
  • 2001年他和“非”乐队的队友一起帮陆川的《寻枪》做电影配乐,在圈里有了点小名气。 张淇继续在酒吧做音乐总监混口饭吃,2007年在朋友怂恿之下参加了芒果台《快
  • #浩然早安随笔# 因为别人帮助了我们而发出的感恩,仍然是一种交换性质,这种感恩是“被动”的。 感恩是一行,我们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间万物,并且要知恩图
  • 谢谢你在漫长岁月里,一直告诉我 要成为更好的人#被陈嘉玲平凡的爱情甜到了# 可恶,为什么这样的爱情永远不会让我碰到啊!《俗女养成记》听名字也许会觉得是一个俗
  • #Girls Planet 999# 真的搞不懂节目组怎么想的,蹭热度也要会蹭啊。!
  • 例如,今年在项目攻坚上推行“项目长”负责制、在农业发展上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在工业转型升级上深入实施“三大计划”、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等
  • ️在中元节的傍晚去了海边,虽然是小妖怪出没的夜晚,但也是月亮很圆满、潮水在上岸的夜晚。本来是远处现出橙红色小小一团光晕,还以为是岛屿山中的灯火,想小妖怪们的市集
  • 如今,你有自己的恋情了,虽然不相信,但是我祝福你,却也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守护好你,让你受了委屈。#歌手鹿晗[超话]##鹿晗数字专辑总销量破亿# #说说你最爱的鹿
  •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在那苍凉的黄土高原上,亘古不变的是那嘹亮的山丹丹和信天游,一直到今天,三十多年过去了,太多太多的人在孙少安、孙少平的身上,
  • ——爱因斯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烟火人生或许你喜欢浓郁芬芳她喜欢素雅洁净只是爱好不同罢了最主要的是自己喜欢便是最好的生活鲜花与美酒,不是每
  • 成长和责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此外,本季读书月还联合了国内知名作家,增设直连创作者与读者的“众声创作者专区”切实履行知识普惠战略,进一步推动“平价好书 全民悦读
  • 但有图片为证:紫玉兰三伏天开花是无疑了!也不要提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那指的是暮春的景观色调。
  • 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34.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
  • 而龚老师呢,他说他与温客行之有1%的相似度,虽然夸张了,但从各方面都能看出龚老师在生活中确实不像温客行,但他依然把这个角色演活了,他的疯,他的柔,他的恨,他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