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内蒙古•活力迸发 | “东数西算”中的内蒙古行动】近日,记者从内蒙古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于今年2月份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基础设施的大力推进,一定会对数据存储产品技术层、供应链层和场景应用层带来深刻变化。“东数西算”核心目的是从全国一体化角度来布局,推动全国8个算力枢纽、10个数据中心集群的集约化、梯次分布和统筹发展,以实现数据中心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内蒙古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积极承接全国范围内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指出。
按照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内蒙古枢纽节点建设方案”的复函,内蒙古枢纽规划设立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边界为和林格尔新区和集宁大数据产业园。充分发挥集群与京津冀毗邻的区位优势,为京津冀高实时性算力需求提供支援,为长三角等区域提供非实时算力保障。

国家战略下,内蒙古枢纽建设正酣,北疆数字经济迸发新活力。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机房,红蓝相间的电光频频闪烁,云集信息以每秒1500万亿次运算速率从这里直达用户端。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对推动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支持我们以高效的算力带动周边地区的科技成果转换。东方超算云正在运行的有工业设计仿真云、材料模拟计算云和对地观测科学数据的分析。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开展二期碳计量平台项目,通过高效的算力为碳同化反演系统更精准快速的计算出全国的碳汇信息,为中国的碳中和贡献一己之力。”内蒙古中科超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凯萌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图片

在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建设中,和林格尔新区作为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正在多向发力。
走进和林格尔新区,“云谷”2个大字赫然耸立,与周边集群式数据中心建筑相映成趣,这里建成运营、正在建设和洽谈推进的数据中心项目有16个。其中,已建成数据中心5个,包括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内蒙古信息产业园、中国联通西北(呼和浩特)云计算基地、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项目。同时,中国电信二期、中国移动二期正在推进中,已建成服务器装机能力72万台。在建数据中心4个,包括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北方区域中心项目、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项目等,建成后新区数据计算存储能力将实现倍增,达到163.5万台……和林格尔新区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
图片

“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已正式建成开通。呼和浩特成为全国第14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全国第6个设立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口局所在地,三大运营商均将呼和浩特设为网内核心节点。其中,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获工信部批准成为内蒙古第一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目前新区总出口带宽达35.9T,与国内18个主要城市实现了直连,与北京互访时延仅为10ms左右,已形成内联全国、外接俄蒙及欧洲的高速宽带网络和国际通信业务通道。”和林格尔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图片

乌兰察布市正在擦亮“草原云谷”新名片,处处彰显着“数字”的魅力。
在乌兰察布集宁区保税物流园区内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和蓝光光盘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项目将为政府、金融、医疗、石油、档案等各行业机构提供便捷、安全、绿色的数据长期存储和容灾备份服务,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自主可控的蓝光存储和光盘生产项目,一期生产线设备年产蓝光光盘200万片,远期规划蓝光存储容量4000PB。”内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李燊介绍。
图片

依托交通、气候、电价等优势,华为、苹果、阿里、快手等领军企业纷纷在乌兰察布市布局,已签约落地13个数据中心企业,共计22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约540亿元,服务器规模约266万台。截至目前,华为、阿里等数据中心已投入运营;优刻得、快手、亚信等数据中心加快建设;中保信、万国、中国人寿、PCG、披云、世纪互联等数据中心签约落地,大数据产业规模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图片

打造数字产业基地,乌兰察布市获得了“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中国数据中心新基建先锋城市园区奖”等殊荣,“南贵北乌”的大数据发展格局日渐形成。
据介绍,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为契机,乌兰察布市将推动形成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数字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推动华为北方云、阿里巴巴投产达效。新建2100个5G基站,加快推进5G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大数据核心产业,引进培育数据采集、清洗加工、存储分析等企业,联动发展数据中心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海量存储设备、高性能计算机等装备制造,推动配套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发展。深入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能源行业云”、智慧园区、数字冶金车间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曹永萍进一步指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为内蒙古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产业、IT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枢纽节点建设和“东数西算”工程,带动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投资大幅增长。通过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打通国家各枢纽节点之间的直达数据链路,将进一步完善内蒙古的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同时,带动绿色能源供给增加,让内蒙古由“电力”输出变为“算力”输出,并将促进内蒙古的IT设备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锁定了内蒙古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发展路径:大力推进数字内蒙古建设。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呼和浩特、包头“千兆城市”和煤炭、稀土、化工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新建5G基站1万个。推进产业数字化,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快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提高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建设5G+智慧矿山,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等5G场景示范,建设一批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推进数字产业化,以呼包鄂乌、赤峰为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数字产业。
图片

目标锁定,共赴前程,“内蒙古枢纽”脚步铿锵,内蒙古经济活力迸发。(内蒙古日报)#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 #生态内蒙古 绿色新发展#

中国首个工业智能决策白皮书发布:智能决策正在撬动企业新增长

全文:https://t.cn/A66ZufWF

2022年2月25日,由知名研究咨询机构爱分析联合中国领先的智能决策技术公司杉数科技共同组织编写的《2022工业“智能决策”白皮书——点亮企业增长的“灯塔”》(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聚焦于工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建设中的复杂决策问题,首次对智能决策概念进行定义,梳理了工业智能决策技术的应用价值,前瞻性地提出以机器学等多种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企业“决策大脑”,以全局优化为目标,来实现企业综合收益的最大化;通过数百家标杆客户的智能决策实践研究,梳理并输出实现企业面向设备、面向生产、面向运营、面向产业链的全场景赋能的有效方法论,助力工业企业打造二次增长曲线。

发布会上,爱分析首席分析师&合伙人黄勇首先对中国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进行了分享。黄勇表示:“全球产业链正经历深度重构,同时受疫情影响,短期过热的海外市场需求将在国外经济滞胀背景下受到抑制,短期增⻓动⼒减弱。⾯对复杂变化,中国制造业需要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出新增⻓曲线。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抓⼿,⼯业互联⽹建设已经开始释放出强⼤价值潜能。智能化是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必由之路。”

企业端诉求、技术变革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智能决策时代到来

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良好开局,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和赋能潜力。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在这一历史性的交汇点,企业端诉求、技术变革与基础设施完善共同推动了智能决策时代到来。Gartner预测,到2023年,超过33%的大型机构将采用智能决策的实践。

智能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综合利用多种智能技术和⼯具,基于既定目标,对相关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得到决策的过程。该过程综合约束条件、策略、偏好、不确定性等因素,可⾃动实现最优决策,以用于解决新增长时代日益复杂的生产、生活问题。

白皮书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精细化运营成为企业增长的关键动力,对业务决策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基础建设逐步完善,机器学与运筹优化技术的结合与突破,都为智能决策提供了更加成熟的技术可行性。

杉数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产品官王曦博士就“智能决策技术如何引领工业互联网迈向智能化”进行分享。“智能化建设是⼯业互联⽹建设的价值‘C’位,智能化在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了从数据到信息、知识、决策的转化,挖掘数据潜藏的意义,摆脱传统认知和知识的边界,为企业提质增效、释放⽣产潜能、实现企业收益最⼤化提供有效⽀撑,成为⼯业互联⽹建设价值的核⼼。”

构建全局优化解决方案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实践

工业生产各环节成本关联性强且有相互制约性,仅考虑单一环节成本最优则会陷入“木桶效应”,因此智能决策应用要以全局优化为目标,实现企业综合收益最大化。智能决策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的广泛运用,将全面激活工业数据,为我国智能制造装上“决策大脑”,将有效助力实体经济提质降本增效。

发布会上,杉数科技工业与智能制造副总裁黄翔分享了新一代智能决策技术赋能企业数智化升级方法与实践。他表示:“制造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如何利用“技术杠杆”实现智能升级迫在眉睫,而智能升级的最高阶段则是“决策智能化”。作为致力于决策优化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杉数的“核心引擎 + 组件化”的服务方式在乌卡时代可以更好的适应变化,比如在轨道交通首次实现检修计划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在汽车汽配,打破供应、生产、销售、需求端壁垒,实现全价值链优化;在流程制造领域,从前端供应到中段生产再到后段产销协同,智能决策价值立杆见影并正在用其特有的方式创造更多更加直接的制造价值”。

安徽六国化工总经理马健分享了以“智能决策技术赋能-化工企业经营决策协同”的实践体验,他表示,传统工业制造也面临着向数据智能生产的转型,化肥行业面临着产能结构性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严峻现状,可量化的新型协同经营管理模式解决了复杂的经营决策协同需求。其中,智能决策整合产销链条多系统数据,提供实时、准确的关键产销信息,全面反映公司供应链状况,为高层决策提供支持;经系统上线1年的数据计算,该项目收益如下:提升响应市场速度,预计提升5%客户忠诚满意度;预计节省运输费用5%(调拨运输);降低经销商20%库存积压,节省整体综合库存成本总计6000万;提高库存周转率10%,部门间协同效率增强20%,需求计划生产计划人力投入时间缩短50%以上。这让我看到农资化工企业的数智化产销转型的未来已来。

南方航空工程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王锦申在“智能决策技术赋能-航空设备运营优化”的分享中表示: 航空业亟需提高其计划“柔性”,实现快速响应,降本增效。以往主要业务问题依赖人工经验,缺乏全局统筹及易用工具,统筹学、智能决策解决方案的引入,解决了诸多业务痛点。南航的发动机管理优化项目、飞机排班解决方案就是智能决策的良好实践,智能决策解决方案给我们的零备发天数降低10%,非计划下发率降低15%,临租成本降低8%,修理成本降低1.2%,这都是可喜变化。

就“智能决策如何帮助企业在转型中抢占先机”的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研究部副主任秦业表示,传统软件厂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更多的是解决企业自动化层面的问题,新一代智能技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通常采取平台化的管理方式,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通信技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集成在平台中,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智能决策将成为未来领先企业的必备能力

当前,全球疫情加速产业链深度重构,市场供需两侧不确定因素增加,加快塑造企业韧性成为我国工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实现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必答题。从全球发展的经验规律来看,制造业产业升级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以智能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是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很多工业头部企业已经通过智能决策实现了跨越式的业绩突破与业务变⾰,智能决策也在碳足迹、碳排放等能耗、减排等工业领域的关切问题中凸显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认知深化与技术迭代,智能决策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更多工业场景,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之“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上)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石大东 裴蕾 李娜 覃岩峰

开栏的话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郑州的期待要求的准确定位,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抓落实、促发展、见成效的工作方法、思路和目标,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郑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担当。2022年也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既是全省的任务,更是郑州的主要任务,是贯穿郑州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任务、主路径。郑州肩上的使命之重,是河南之重,中部崛起之重。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今日起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重磅报道,全面、深入、扎实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和目标方向,切实把每一个战略、每一项举措宣传好报道好,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伟力。

初春的郑东新区郑州之林公园内,柳枝遥看已有新绿。

徜徉于这里的郑州市民发现,陪伴他们散步的多了几台机器人——它们的外观像是一辆无人驾驶的小车,前端伸出来“象鼻子”一样的吸口,遇到垃圾,能“聪明”地“吸食入腹”并进行分类;遇到障碍,能灵巧地“闪身而过”;“看到”行人没戴口罩,还会礼貌地提醒……这几台集保洁与巡视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2021年12月刚刚走出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的实验室,正式开始“服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是郑州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这样的“郑州制造”到“郑州智造”,在郑州,并不罕见。放眼郑州7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成为第一动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正为郑州这片热土注入磅礴的发展动能,铺陈着叠彩的崭新画卷。

纲举目张 科技创新恰逢其时

人勤春来早。

早春的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内,常见人们步履匆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忙碌着,湖畔柳丝映水、秀美静谧。这里作为中部首个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举办地,吸引了大量的科创企业和青年人才,在全国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有龙子湖”的双创版图。

科技创新俨然成为城市的新风尚,而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引擎的系列措施。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召开,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对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出系统部署。

2022年2月15日,壬寅年元宵节当天,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再次“扣题”,提出郑州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行动,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急迫感和使命感跃然纸上:郑州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以人才为支撑,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聚集、主体培育、研发投入大幅度提升,创新活力充分进发。

“今后的五年,郑州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来打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城市科技创新格局。”《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为郑州科技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宛如春风迎面袭来——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郑州加快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奋力出重彩、成高峰提供创新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深植厚培 科技创新正得其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科技指标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之际,市科技部门迅速谋划实施了8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安图生物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成为全省首款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为全国疫情防控做出郑州贡献。郑州市科学技术局荣获科技部“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

以往,人们提及河南或是郑州,或许会想到“粮食大省”“商都文明”,而今,这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科创新名片,仅去年一年,郑州科创工作就有了显著提升——

科技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正式揭牌,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营。成功引进哈工大、机械研究总院等12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2家。

创新主体培育再上新台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高企申报认定流程,全年新增高企1212家,总量4130家,同比增长41.4%,全省占比49.22%。新增科技型企业2172家,总量达到10018家,同比增长27.7%。

研发投入工作打开新局面。通过政策引导、靠近服务、加强培训,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16.9%,总量276.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8年1.74%增长至2020年2.31%,增长32%,增长幅度居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科技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全国双创活动周成功举办并取得良好效果。“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参赛外地项目占比接近40%,UU跑腿、泛锐熠辉等优秀创业项目取得良好发展。2021年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评价优秀,优秀数量居全国第七位。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揭牌运营,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6.5亿元,增长44%,全省占比50.3%。

科技人才工作步入新阶段。积极贯彻落实“郑州人才计划”,启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申报工作,评选资助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7个。积极承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省级行政许可权限下放工作,引进外国高端人才42人、外国专业人才548人。在中原科技城设立全市第一家“郑州中原科技城外国人才服务站”。

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郑煤机自主研发的10米超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成为世界之最,综合性能国际领先。三磨所研制的超高导热和光学级CVD金刚石材料,实现热导率2000 (W/mK)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突破,成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十七所研制的激光雷达闪耀太空,作为交会对接的核心设备,精准引导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全市9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53%;获得河南省科技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占全省68%。

释能提级 科技创新风起帆张

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观大势、谋全局、干大事,首要的是战略,谋定而后动,才能决胜于千里。

那么,郑州科技创新的未来方向在哪里?道路在何方?

“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最强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已然开启的2022年,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聚焦“六个一流”,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八类专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六个一流”,是指: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根本之策,聚焦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增强科技硬实力。

“三大体系”,即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郑布局,支持推动已揭牌的嵩山、黄河等省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争取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同时,正在研究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集中布局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我省科技创新的新地标和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结合郑州优势资源,我市还将实施八类专项:

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专项,把中原科技城建设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作为郑州带头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的头号工程,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

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开展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实施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专项,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专项,着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项,力争再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等高端创新资源来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全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重点在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基建领域凝练实施一批一流课题和重大科技项目,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专项,构建技术转移一体化格局,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引进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加快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技术经纪人体系。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能力,组织“校企双进活动”,畅通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利用通道。

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专项,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专项,重新梳理完善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大创新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努力打造政策高地,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意愿,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

欲展鹏程十万里,且趁东风行大船。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立足郑州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责任与使命,围绕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郑州,已然在行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²⁰²²/₀₉₋₃₀在这秋风里 在这九月底初秋总是温柔 日间把夏天留下 日落后还带秋风忽然想问你一些关于秋天的事 比如桂花的花期是多少天 天气冷了要添几件长袖
  • 看 米露睡被窝也是因为失恋啦 在家一整天不睡一整天无声流泪的样子让妈妈心软她默许米露可以上床陪我了然后米露就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钻进了我的被窝她喜欢跟我睡 以前我
  • 人参:增加细胞活力,促进末梢血管流通野菊花:清肝明目去翳膜,养目血透骨草:可引药透入经络、祛风活血丹参:活血化瘀,加速新陈代谢决明:清热明目,祛风抗炎黄莲:清热
  • (如果真的要较真,下面几条我也可以说得出来,但是说真的,我觉得这样很没意思…因为无论怎么样,没拿到就是没拿到,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了,相互指责只是消耗感情和时间)其
  • @任嘉伦Allen 感谢李沁大美女出场~[坏笑]不知道为啥 我就是有这种预感 这两位的抓马人生加起来 生的孩子 也会全是基因彩票[磕到了]把他俩的性格、颜值优点
  • #阿沁刘阳分手# 能够理解原博的一部分意思是,你才23岁已经这么成功了,你还有钱,还有大把的青春和资本。那么博主在欧盘时段给出过相应的操作参考建议,行情给到机会
  •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也会给你怀抱 曾以为我配不上你…事实上,是你不值得拥有我。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也会给你怀抱 曾以为我配不上你…事实上
  • 原著没有大殿初见、没有相思入梦、没有深情画像、没有游园赏景、没有夜赏国宝、没有期许来生、没有长亭送别……自然也没有“鸳鸯双栖蝶双飞”和一声“好”!女儿国女王剧情
  • “你太容易受被人伤害了李泳钦” 这句话我百分百承认 忽冷忽热的态度受够了 你不知道 这期间快被你还有种种事逼得想抽烟2018.1.31.躺躺躺的一天[小黄人白眼
  • 做人须知理、知趣、知足[举手][举手] 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处事把握分寸,能张弛有度;知足,即不为物欲俘虏,满足以无为有!知理,是懂得
  • 每个专业下面还细分很多方向最后才是选择学校3⃣️ 看学校①先看目标专业在该学学校的就业率,甚至在全国的排名情况(比如南京林业大学的艺术设计比某些211的学校的艺
  • 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父母的恩重,老师的恩重,你的身体得自于父母,你的智慧得自于老师,但是你的基础教育,你的德行,是得自于你的家教。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父母的恩重
  • 今天晚上下班回来看到你兄弟发微博了,然后我急急忙忙去洗澡,说等会儿回来干活,结果洗完了一点动静都没有,然后我就写了一篇教案,写完了也没发,害,是不是后天发,快悄
  • ​而且刘总还说她时间来不及,还是从家里拿了一支笔,在车上写的卡片[心]P5⃣️-7⃣️昨晚由于多方原因,本周的快乐微醺无了[委屈]​所以突然和王总就变成了养生局
  • 项目准现房在售,预计11...琳解看漫画,什么也没有得到 莱嬷笠嬷看漫画,熟练掌握了始祖之力,莱嬷:使用始祖之力洗·脑自己相信谏山创说过艾伦理想型是莱纳和双男主
  • #金廷祐[超话]# #金廷祐音乐中心MC# 221010 蓝色小鸟更新 廷祐相关 饭拍预览4P【remain_jw/CHOCHOIIEz】EWR机场到达ins账
  • 担任导演的姜弓PD在采访时说:“郑恩地是成东日早就想在《带轮子的家》中见到的第一个女儿。担任导演的姜弓PD在采访时说:“郑恩地是成东日早就想在《带轮子的家》中见
  • 班主任们在经过了开学前方向的指引和工作的交流,带着崭新的心情,携着全新的梦想,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一定会开创宿州十一中教育工作新局面。#宿州教体快讯# 【心中有
  • 不知道这个雕塑课这辈子还能不能结束,我做的脑袋四方酷似兵马俑,看了旁边此起彼伏的kfc爷爷、海尔兄弟、红皇后、星际熊感到舒心些许。也不怕挂科了”“荷里路德宫最近
  • 2011年开始,鲁家村开始整治环境,一改过去的脏乱差的落后村貌,变身成为安吉县的“最美村落”之一。【新时代进行时之安吉鲁家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城东北部的鲁家村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