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一群人围着并排的几张桌子在那大晚上讨论干活?有那么赶?看到别的房间有个是卧室样子。有人在那讨论完闲置的桌子上睡了,还有几个还在讨论,一晚上整结束。一个让女生叫它四哥还是啥哥?当我面?女生略尴尬。呵呵,都在培训,还发培训纪念品,胸针耳环钥匙链等颜色东西各不同的三样放在一个塑料小包里,每个透明塑料袋里的东西颜色一致,东西有的不同,看到的红的一包,蓝的一包,拿起红包里的耳环拿起来好看,说了句可是没耳洞,有个跟我说不喜欢就换一包(可是那耳环是喜欢,带着不一定好看),呀,给我换了包蓝的,看着放那包红的也好看。胸针是用来识别分类人的,样式清晰好看。我要打包东西回家,有个跟我说,你收拾完去吃饭回来,瞬间觉得这时的人真不招喜,跟人去吃饭,看到小笼包,一开始想拿现金结算,抓了抓口袋,刷码,跟我一块去的刷码先坐那了,我刷完过去,桌子在店门外,有个小孩跟它妈,小孩想要纸,我捏了捏口袋里卷皱巴成一团的纸,看桌子上有纸,它妈说我们要在这张桌子吃饭,还在想坐哪还是拿凳子。神奇之处还是有清晰可见脸的陌生人跟熟人。梦里的胸针是根据形状图案设计的外弧度,有一定图案面,就是好看。醒来想,可见信息可以设置在胸针图案面反面,信息输进胸针,胸针一定距离不用摘,自动有一定感应,不容易丢,背面可以不用别针用特殊材料黏附吸附衣服,不会对衣服留痕耗损,正常施力摘下来,还可以自己设计图案几D打印,来识别出入刷卡什么的,好看又实用,也可能是无用设计。(附一张网图)

《假设不幸得新冠病毒了怎么办,对此要做好准备》

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讲真,我完全没想到,自己离新冠病毒会这么近,同时呢,这件事情也给了我两个启发。

昨天中午我住的小区不是做核酸检测了吗,到了晚上8点多的时候吧,我表弟给我打电话说,小区居委会给他打电话了,跟他说,你今天核酸有异常,晚上医生会上班再次给你做一下核酸。然后我就说,没啥事,小问题,做就做呗。然后过了半小时,他发信息说,上海疾控中心的人也跟他说,核酸检测异常,医生晚上要给你做核酸。我看到疾控中心的人都打电话通知了,就知道问题有点严重了。因为疾控中心的职责就是负责新冠病毒的流调的,谁核酸检测有问题,都是他们通知的。

于是我就跟我表弟打电话,说感觉自己身体咋样,有没有什么样的问题。他说,没啥问题,我还做了一次抗原了,显示也没问题。哦,我说那就不用慌,自己的身体情况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那就等着医生上门做核酸吧。

这搞的我也开始紧张起来了,因为我表弟平时都是在我这里吃饭的,就昨天中午和晚上我们还在一起吃饭,如果他真的确诊了,那我基本上也跑不掉。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体察到自己的情绪,开始紧张,心慌起来了,过了差不多20分钟吧,紧张情绪好一点了,又再过了一个小时,情绪完全平静下来了,到了晚上睡觉,以及今天的时候,靠,就算确诊了多大点事啊,无所谓。上面说得当我得知我可能确诊的这个情绪变化,时间点是没有这么精确的,但那种第一时间得知一个不好消息的时候,哪种对人心理造成的冲击感是巨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也就越来越平复了。

记得我之前在朋友圈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当念头起来的时候,没有立马去做,过了几分钟后,阈值开始逐渐下降,最后归零。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当一个人刚得知一个事情的时候,情绪会立马紧张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会逐渐的归于平静,因为已经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上面得知我可能得病毒就是这个原因。猜测可能人就是无法在一瞬间接受一个事情,对心理的冲击是巨大的。

所以说,这也就是为什么预期管理的重要性。预期管理真的很重要,如果是不好的事情,一定要预期管理,让人们心理能够对这件事情有一个前期的准备,不至于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得知一个不好的事情,对心理冲击过大,承受不住。

就这个还能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如果是不好的事情,前期最好是做预期管理,如果是一个好的事情,那就不需要预期管理了。当我们突然知道一个不好的事情,对自己的心理冲击会很大。反过来说,当我们知道一个好的事情的时候,同样对我们心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只不过,好的事情产生的是惊喜的刺激与冲击。如何给别人制造惊喜?那就超出他预期的好,或者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给她准备一个令人开心的事情,然后突然告诉她。

话说回来,之所以我能在短时间内平复我的心情,一方面肯定是来源于平日的积累,不至于那么恐慌。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对这次奥密克戎这个病毒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了解的。

虽然说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在看新闻的时候我还是知道的,上海这波奥密克戎病毒,截止到2022年4月18日,累计确诊人数29498人,至今就死了3个人,而且这三个人还是昨天发生的,在这之前,从未有人死亡过。

再来看昨天4月17日,官方报道因奥密克戎病毒死亡的这三个人的情况,年龄都是在90岁左右,而且本身就有很多基础疾病。也就是说,她们这么大的年龄到底是因为病毒死亡的,还是基础疾病死亡的,实在是说不好啊。就算没有病毒的入侵,这么大的年龄了,而且还有这么多的基础疾病,说句不好听的,还能活多长时间呢。这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很低。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本身已经接种了三针新冠疫苗了。之前看过一个数据,如上图所示,就是这个数据,20-60岁年龄的人群,接种两针疫苗后,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力都超过90%。接种三针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力超过了97%。也就是说,只要你接种过疫苗,其实不必太过于恐惧这次的病毒。

至于说接种新冠疫苗有没有效果,昨天上海发布的一条新闻,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例证。这条新闻是这样说的,目前上海现有重症病例16例仅有一例全程接种疫苗,这16例当中,年龄最小的33岁,且患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的重症病例都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 均合并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你说,接种新冠疫苗能没有用吗,当然有用了,接种疫苗后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简直太有效果了。

最后就是年龄的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次病毒的抵抗力是完全不同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次的病毒是第五波病死率,按照年龄段接种疫苗的情况来看,20岁-4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不管你是完全接种了三针疫苗,还是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病死率全部都是零。45岁-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病死率开始逐渐的上升,年龄越大的,病死率越高。所以保护老年人,小孩子,让这些人接种完三针疫苗,是全社会的共识。正好这个数据也稍微的对应了下昨天上海因为病毒死亡的3个病例,全部都是老年人。

所以就是想到了这些,再想想自己的年龄,自己心情也就逐渐的平复下来了,有啥的,屁事没有。记得我之前看新闻,还看到过马斯克发推特说,自己又得新冠病毒了,感觉良好,没啥事呢。想到这里,我就笑了,更加没啥可怕的了。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对病毒的不了解。当稍微了解一点这次病毒的基础知识,也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同时呢,我还有一小部分害怕的原因,不是对于病毒本身的恐惧,而是害怕去方舱,怕自己被分配到一个环境不好的方舱医院里面,想到这些,我感觉我更害怕的是去方舱,而不是得奥密克戎了。

所以说大家也不要太过于恐惧了,只要自己完全接种三针新冠疫苗了,以及不是老年人,就没啥好害怕的。截止到2021年中国人口年龄,从年龄结构来看,2021年中国16-59岁人口数量为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2.5%;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9%。

粗略估计,现在社会上的人口年龄差不多80%以上,如果真的不幸得了这次病毒,只要接种了新冠疫苗,基本上都不会有啥事情的。当然了,这只是我粗略的估计,不严谨,我们只需要知道个大概就行了,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主力军得新冠,都会没啥事情的。

说这些,不是为了让我们掉以轻心,更不是去作死,而是说,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一点对这次病毒的认知,抚慰下自己那颗恐惧的内心,不要让它这么恐惧了。对待病毒的最好状态就是,新冠疫苗完全接种了,自己这个年龄,得了也就得了,无所谓,配合治疗不就好了。做好自己该做的,其余的就交给上天来裁决。

这次事件对于我的另外一个启示就是说,我原先以为自己准备的已经很充分了,家里准备的食物,再极端的情况下,吃一个月都没有关系。但经过这次事情,发现自己准备的还有不足的地方,按照奥密克戎的这个传播性,隐蔽性,狡猾性,得病毒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你每天呆在家里,无缘无故,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得了。于是我就想到,假设我真的得了,我应该怎么办。当然是收拾行李,准备隔离了。

所以我就是想到这些,又给我表弟打电话说,做好极端的情况,假设医生上门来给自己做核酸,检测出来的结果是阳性的话,就需要准备隔离了。于是我就跟他说,在家可以收拾行李,想想需要带哪些生活用品,然后现在就可以准备了。说完这些,我也开始收拾行李了。

这就是对于我的另外一个启示,就是做好自己得病毒的准备,医生说需要去隔离,拉着准备好的行李,直接就去了。之前我以为自己准备的物资已经够了,现在看来,还完全不够,我要继续囤,把隔离要用到的物资,也要准备起来。这批物资,我就不会动了,这是专门为隔离准备的,就在行李箱里面放着,属于战略中的战略物资。试想下,我连得病毒准备去隔离的物资都准备好了,还怕个毛。不得更好,得了也无所谓,需要隔离了,咱拉着行李箱就直接去了,隔离几天,回来又是一条好汉。哈哈。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说大家对于这次的病毒不要过于的恐慌,接种好疫苗,平时做好防护,只要自己身体没啥问题,自己也不是高龄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没啥问题的。当然了,感觉自己没啥问题,看我上面这样一说,心里就有点放松戒备了,千万不能这样,尽管有的人很年轻,疫苗三针也完全接种了,也千万不能自己作死,放松了戒备之心。还有就是奥密克戎真的很狡猾,隐蔽性、传播性都很强,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感染的。假设在极端的情况下,自己感染了,对此一定要做好准备,不光是心理上的,还要有物资上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现在宏观环境非常动荡,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但宏观层面,是我们个人无法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身,提前做好各种预案,当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的头上,能硬撑着自己不被击倒。愿上天保佑。

给我们上课的业界老师都在劝我们不要从事媒体行业,连副院长上课的时候都会告诉大家——不要在
新传这棵树上吊死去试试别的专业,正面连接只是发了一篇关于上海方舱的公众号文章图片就被禁言,我意识到可能大环境可能比我想象中还要恶劣。但是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在文字中看到千里之外困在疫情中的同伴的生活,我还是觉得“文字的力量”是能够震撼人心的。
就像上学期的调查性报道,那是我上大学后最喜欢的一堂课,我觉得找选题、写稿子的过程很快乐,哪怕老师说我们的稿子无法称为一篇合格的调查性报道。(当然改稿子的过程很烦躁)
我喜欢通过各种视角看见这个社会的不同面,对我不了解的角落充满好奇,希望我未来的每一步都能够不断发现我未曾接触过的世界,美丽也好,黑暗也罢。
截取了几个苦中作乐的小片段,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大家都可以冲向甜蜜的夏天的怀抱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根据工作环境,可以更换不同刻度的锯盘,也可以改成锯树用的树锯。根据工作环境,可以更换不同刻度的锯盘,也可以改成锯树用的树锯。
  • !!
  • 城中区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和群众安全、方便、快捷办事,城中区政务服务中心8月29日起暂停对外办理线下业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但服务“不打烊”网上一样
  • 补短板 提质效—乌审旗人民法院召开执行质效推进会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落细、落全各项执行工作的重点目标,研究分析工作短板,切实提升执行工作质效,7月18日
  • [好喜欢][心]【马哈蒂尔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住院】马哈蒂尔办公室8月31日发表声明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确诊新冠肺炎。现年97岁的马哈蒂尔今年初曾两
  • #健身##健身[超话]#无论做朋友 还是做伴侣 都需要“合得来”但什么是我心里的合不来呢 大概是 价值观上我喜欢拼命存钱 你喜欢玩玩乐乐或者…你对我花钱在爱好上
  • 可另一方面,一旦当你与水瓶座真正相处久了就会明白,原来他们本身的性格,又从来不是我们看上去这么简单,相反,也总是格外的复杂。但至少现在,他们从来不介意极端化,把
  • #伦敦租房[超话]# 伦敦一区公寓出短租 短租时间:2月9日至2月25日(9日至12日入住,仅有一房出租,13日后入住,可整租)房型:两房一厅一卫,独立卫浴,双
  • 旅游的人变得不那么多了,但也有人去了付费的海边领域。#日常##每日一图##plog##随手拍#太陽花上幾個星期回來的時候,太陽離開了今天的一天,花朵就枯萎了,我
  • ️:La Vall de Boí | Turisme Alta Ribagorça | Centre del Romànic de la Vall de B
  • 但是如果抛开指数,看信号形态,比如科学交易体系的趋势信号,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的形态是变强了的,很简单,以深证为例,虽然这两天整体没有涨,可是昨天的时候短期趋势上穿
  • #好房推荐##洛杉矶#1)房源位置:这套高性价比的小户型独栋Condo仅售78万美元,位于尔湾邻居,加州治安最好的城市榜单排名第三名的Aliso Viejo(亚
  • 另外巨蟹座是非常善于伪装的,平时给人的感觉热情洒脱,但是在利益面前却丝毫不会退让,除此之外,巨蟹座的报复心也非常强,如果别人不小心得罪了他们,就会不顾一切的让对
  • #文化在德国# 今年的莱比锡巴赫音乐节以巴赫的作品和乌克兰音乐拉开帷幕,主题是“Bach - We Are Family”来自世界各地的巴赫的音乐追随者共聚莱比
  •   “都怪我,怪我一时鬼迷了心窍,忘了考虑你的感受……”  一滴泪落在怀中人的额头,彻底打消了朝露最后一丝怀疑。  或许是怪的吧……当年,若不是他……  3  
  • #宝宝的少女心# 不负时光,不负自己,不负你...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外企环境,也感谢自己没有丢失自己对英语的热爱。正如Mila说的,在美企,语言的优势,会让你更发
  • 小小“微”阵地,化解大难题“7月的一天,我早早地到了单位,就看到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十多岁男孩来到了大厅。从那之后无论外面的生意有多忙,我都会按时回家给婆婆做饭、洗
  • 一些来自cjc的通话截图,短短一个月接了十六通电话[泪][泪]有时候感觉她就在我身边[泪][泪]喝水的杯子,睡觉抱的娃娃,扑头的散粉,扑脸的散粉全都是她买给我的
  • 让我很惊喜的点:女主角清爽的颜值,女主角会摇摆不定拒绝男主角的追求但是会遵守本心跟他签未来合作协议,林大没有跟桑闻在一起,从头到尾都只有男女主的双向奔赴,每个人
  • 除了被我妈打应该没啥副作用了[doge]海尔600升平嵌式冰箱[烟花]容量:600升超大容量,394L冷藏+103L冷冻+103L变温,足够一家三口甚至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