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制造”向优攀高】疫霾渐去,春暖花开。包钢钢业有限公司与德国本特勒公司日前签下“第一大单”,包钢S420MC酸洗材料进入本特勒全球供应系统,标志着“包钢制造”首次实现对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汽车钢材料。

  人勤春早,火力全开。在北重集团北方股份的总装车间,一批用于大型矿山装卸、运输的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厢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即将出口交付刚果(金)。

  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多条生产线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包头制造”正在加速奔跑。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全工序、全流程生产极薄取向硅钢带生产企业,目前我们的产品订单源源不断。”包头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宝志说,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已突破2亿元。

  一幅幅热气腾腾的奔跑画卷涌动着包头市澎湃发展的新动能,其工业经济呈现出向“优”攀“高”的新势头。

  一季度,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亮点频现,科技创新驱动力强劲,多个自主研制的新产品下线,新订单含金量十足,新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走进一机集团桥箱公司,13条桥壳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这条生产线全长200多米,数字化程度非常高,只需2人盯着就能开展自动化生产。”公司安全生产部部长王强指着一条生产线告诉记者。

  强大的数字化生产线能轻松保证上万台新能源重卡和矿用车的车桥订单生产,今年前两个月,该公司累计保供北奔2200多台,还为三一重工、徐工、大运等主机厂供货1500台左右,目前在手订单价值近亿元。

  在自治区最先进的自动化铸造生产线——一机十分公司硅溶胶精密铸造车间,机械手和机器人交替作业,不锈钢管阀类铸件、铝合金箱体等精巧铸件产品陆续下线。它们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应用于特种车辆、航空航天、铁路车辆等领域。生产线主任杨玉红说,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产品综合合格率能达到98%以上。在不增加人员和工作时长前提下,产能由每天的4吨钢水、2吨铸件,提升到现在的18吨钢水、9吨铸件。“新生产线刚运行不久,就已接到25万件订单。”

  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部分数控设备24小时运行不间断,确保从毛坯投料、机加生产、总装配套、产品产出各环节形成闭环。一季度,公司防务装备产品在手合同饱满,1至2月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4%。

  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南高齿(包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器轰鸣,企业正着手拓展新产能,将风电用齿轮年产能从600台冲到800台。“目前,我们在手订单已经超过2亿元。每个月产出60多台,并正在陆续发货中。”公司副总经理朱红亮说。

  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科技创新之力也厚积薄发。3月,北奔重汽集团发布自治区首台套L4级智能无人驾驶重卡、L4级纯电动版无人驾驶重载运输车,公司晋身内蒙古智能无人驾驶领域领航者,将带动自治区“无人化口岸”建设。

  同样在3月,包头造核酸采样车、核酸采样工作站在一机集团专汽公司下线,加上正在研制、即将下线的核酸检测车,公司再次填补了自治区移动核酸采样和检测领域的装备空白。在疫情频发的当下,两款移动核酸采样装备广受关注,订单倍增。

  一处处场景、一组组数据、一项项目标、一次次创新,无不彰显着包头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目前,包头市装备制造业已基本形成涵盖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制造、铁路装备、电器机械和仪器仪表7大门类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2021年,包头市编制印发了《包头市“十四五”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并深入梳理“一业一策”3年行动计划;全市9户企业的14类产品获得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首批次认定,数量领跑全自治区;一机路通等4户装备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自治区总数近一半。

  今年,包头市以“向新而生、逐绿而行”为导向,正在加紧构建以新能源汽车和风电新能源装备为核心,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等领域多元支撑的发展格局。装备制造业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计划建设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81个,总投资537.8亿元。项目集中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重点领域。1至2月,包头市装备制造业增长愈加强劲,实现增速48.9%。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包头市以“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为抓手,在钢厂、铝厂、电厂、矿山、物流园区等领域全面加强新能源换电重卡的推广应用。继续深入推广“散改集+新能源”模式,带动新能源重卡产销量将向1万台目标发起冲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集群化、绿色化迈进。

  在风电装备方面,包头市目前已形成永磁发电机1000台、齿轮箱800台、叶片350套、塔筒42万吨、法兰与锚栓1.3万吨的产能规模,基本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全覆盖。今年,国内风电前三强企业明阳集团,已开工建设投资50亿元的5-10MW超大型陆上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并计划二期投资200亿元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产业园区。国内风电大铸件龙头企业山东龙马集团,今年投资160亿元开工建设高端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用2年时间建成涵盖整机发电机、齿轮箱、叶片、塔筒、核心电气、铸锻件等零部件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此外,远景能源、上海电气、山东中车等前10强企业纷纷落地,包头市将在“十四五”时期建成国内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在稀土新材料产业方面,实施安泰科技年产5000吨高端稀土永磁制品等总投资110亿元的在建项目41个,力争稀土磁性材料产量达到6万吨,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磁材生产基地,2022年稀土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大关。

  此外,包头市在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等方面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北方股份连续9年入选全球工程机械50强,海外订单占比超50%,始终引领国内矿用车电动化、无人化趋势。一机徐工大马路推土机行业排名跃升至全国第四,部分产品位列全国第二,已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机集团7型装备列入国家应急管理部装备专项计划和公安部采购目录。青山电气、展浩电气、凯普松电子等企业分别获评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包头市工信局负责人刘永明表示,今年,包头市围绕加快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一个主题”,坚持“提质”和“扩量”齐抓、“改旧”和“育新”并重,实施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改造;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6个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大工程”,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继续跑出包头工业新速度,让“包头制造”走向世界。(内蒙古日报)#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 #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之“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上)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石大东 裴蕾 李娜 覃岩峰

开栏的话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郑州的期待要求的准确定位,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抓落实、促发展、见成效的工作方法、思路和目标,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郑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担当。2022年也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既是全省的任务,更是郑州的主要任务,是贯穿郑州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任务、主路径。郑州肩上的使命之重,是河南之重,中部崛起之重。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今日起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重磅报道,全面、深入、扎实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和目标方向,切实把每一个战略、每一项举措宣传好报道好,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伟力。

初春的郑东新区郑州之林公园内,柳枝遥看已有新绿。

徜徉于这里的郑州市民发现,陪伴他们散步的多了几台机器人——它们的外观像是一辆无人驾驶的小车,前端伸出来“象鼻子”一样的吸口,遇到垃圾,能“聪明”地“吸食入腹”并进行分类;遇到障碍,能灵巧地“闪身而过”;“看到”行人没戴口罩,还会礼貌地提醒……这几台集保洁与巡视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2021年12月刚刚走出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的实验室,正式开始“服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是郑州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这样的“郑州制造”到“郑州智造”,在郑州,并不罕见。放眼郑州7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成为第一动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正为郑州这片热土注入磅礴的发展动能,铺陈着叠彩的崭新画卷。

纲举目张 科技创新恰逢其时

人勤春来早。

早春的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内,常见人们步履匆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忙碌着,湖畔柳丝映水、秀美静谧。这里作为中部首个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举办地,吸引了大量的科创企业和青年人才,在全国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有龙子湖”的双创版图。

科技创新俨然成为城市的新风尚,而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引擎的系列措施。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召开,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对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出系统部署。

2022年2月15日,壬寅年元宵节当天,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再次“扣题”,提出郑州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行动,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急迫感和使命感跃然纸上:郑州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以人才为支撑,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聚集、主体培育、研发投入大幅度提升,创新活力充分进发。

“今后的五年,郑州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来打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城市科技创新格局。”《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为郑州科技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宛如春风迎面袭来——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郑州加快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奋力出重彩、成高峰提供创新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深植厚培 科技创新正得其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科技指标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之际,市科技部门迅速谋划实施了8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安图生物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成为全省首款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为全国疫情防控做出郑州贡献。郑州市科学技术局荣获科技部“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

以往,人们提及河南或是郑州,或许会想到“粮食大省”“商都文明”,而今,这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科创新名片,仅去年一年,郑州科创工作就有了显著提升——

科技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正式揭牌,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营。成功引进哈工大、机械研究总院等12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2家。

创新主体培育再上新台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高企申报认定流程,全年新增高企1212家,总量4130家,同比增长41.4%,全省占比49.22%。新增科技型企业2172家,总量达到10018家,同比增长27.7%。

研发投入工作打开新局面。通过政策引导、靠近服务、加强培训,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16.9%,总量276.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8年1.74%增长至2020年2.31%,增长32%,增长幅度居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科技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全国双创活动周成功举办并取得良好效果。“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参赛外地项目占比接近40%,UU跑腿、泛锐熠辉等优秀创业项目取得良好发展。2021年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评价优秀,优秀数量居全国第七位。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揭牌运营,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6.5亿元,增长44%,全省占比50.3%。

科技人才工作步入新阶段。积极贯彻落实“郑州人才计划”,启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申报工作,评选资助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7个。积极承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省级行政许可权限下放工作,引进外国高端人才42人、外国专业人才548人。在中原科技城设立全市第一家“郑州中原科技城外国人才服务站”。

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郑煤机自主研发的10米超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成为世界之最,综合性能国际领先。三磨所研制的超高导热和光学级CVD金刚石材料,实现热导率2000 (W/mK)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突破,成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十七所研制的激光雷达闪耀太空,作为交会对接的核心设备,精准引导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全市9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53%;获得河南省科技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占全省68%。

释能提级 科技创新风起帆张

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观大势、谋全局、干大事,首要的是战略,谋定而后动,才能决胜于千里。

那么,郑州科技创新的未来方向在哪里?道路在何方?

“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最强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已然开启的2022年,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聚焦“六个一流”,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八类专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六个一流”,是指: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根本之策,聚焦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增强科技硬实力。

“三大体系”,即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郑布局,支持推动已揭牌的嵩山、黄河等省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争取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同时,正在研究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集中布局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我省科技创新的新地标和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结合郑州优势资源,我市还将实施八类专项:

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专项,把中原科技城建设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作为郑州带头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的头号工程,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

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开展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实施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专项,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专项,着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项,力争再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等高端创新资源来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全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重点在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基建领域凝练实施一批一流课题和重大科技项目,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专项,构建技术转移一体化格局,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引进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加快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技术经纪人体系。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能力,组织“校企双进活动”,畅通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利用通道。

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专项,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专项,重新梳理完善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大创新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努力打造政策高地,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意愿,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

欲展鹏程十万里,且趁东风行大船。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立足郑州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责任与使命,围绕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郑州,已然在行动。

【#冰雪赛场那些隐身英雄#:“一滴血”检验运动员训练效果、智能冰雪系统堪比“场上诸葛”】#冰雪黑龙江喜迎冬奥# 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光荣与梦想不仅属于运动员和教练员,同样属于聚光灯外那些埋头奋战的科研人员。

始建于1972年的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堪称我国冰雪体育的“科技担当”。多年来,该所以冬季体育项目为重点,针对科学选材、科学化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方法手段开展研究,强化高新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多维生物学监控手段”。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越野滑雪等项目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中贡献突出,帮助著名运动员杨扬、王濛等取得多枚奥运会金牌,全运会金牌数十枚。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和黑龙江省冬季运动训练监控科技支撑和先导保障核心单位,黑龙江省体科所的重要地位可以从几个“唯一”中窥得——它是我国唯一参加全部10届冬奥会科技保障的地方科研所;唯一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的地方科研所;首批唯一设立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重点实验室的地方科研所。

随队监测生理生化数值,用“一滴血”检验训练效果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三维人体扫描仪、多任务神经感知训练系统、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在黑龙江省体科所的训练质量控制中心实验室,记者穿行于种类繁多的仪器设备之间,感受到竞技体育背后满满的“科技含量”。

据了解,该实验室组建于2020年12月,下设运动技术诊断、选材育才分析、运动仿真、心理素质评估等11个专项研究室。“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以训练质量控制为核心科研理念,突出冬季项目特色的科研基地,同时承载着‘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和‘冰雪智慧体育工程联合实验室’的研究任务。”黑龙江省体科所分管冰上项目的副所长朱明,语气中透着一股自豪。

智能冰雪系统堪比“场上诸葛”,协助教练制定训练方案和比赛战术

训练场上的“诸葛亮”,不只有教练组,也可能是运动员们脚下的冰场。

早在2009年,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就投用了我国第一个可用于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技战术能力改进的数字化冰场;2014年,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短道数字冰场。

我省名将张虹、高亭宇等都是黑龙江省体科所这项科技服务的受益者。副所长朱明回忆道,2014年索契冬奥会前,科研人员曾运用数字冰场对张虹的速度及其滑行技术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通过与全世界其他优秀选手对比,发现其在1000米项目中存在直道滑行节奏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张虹优化体能分配、提高后程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016年冬运会前,数字冰场还曾为高亭宇“做诊断、开药方”,发现他入弯道时降速较大,并协助教练员制定了冰上弯道牵引单腿支撑专项力量训练方案,有效提高了高亭宇的专项能力,为其在冬运会青年组夺冠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黑龙江省体科所又提档升级,两年内相继建成了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的智能冰场。“从智能冰场现场反馈系统的显示器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名运动员的滑行轨迹、速度、滑行距离、单圈时间、同步图像等。训练时,我们利用智能冰场对每日训练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快速评价反馈,让运动员、教练员能够及时掌握当日的训练完成情况,从而及时对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进行调整。”朱明介绍道,科研团队还基于智能冰场关键指标测试数据,结合运动员自身能力特点,为每名运动员专项训练提供精准的靶向训练目标数据,有效提高运动队科学化训练水平。

不仅助力日常训练,智能冰场还在2019年上海短道世界杯、2020~2021全国速滑冠军赛、2021年北京短道世界杯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上大显身手,为我国运动员掌握对手技战术特点、及时调整比赛战术提供重要依据。
“我是2021年4月末来到北京的,一直跟随国家队在北京、海拉尔、天津等地训练。”负责运动员生理生化监控的黑龙江省体科所科研人员宋来,眼下是短道速滑国家队科研组的一员。她全天跟队,在场边用便携式乳酸仪为任子威、武大靖、范可新等运动员测血乳酸。

从耳垂上采集的这滴血,究竟有何妙用?宋来解释道,这种生理生化监控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而且能有效地监控训练效果,“教练会根据血乳酸的数值,来给运动员调整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运动员也能通过自身纵向对比,看出个人能力是否提升”。此外,宋来还会为每个运动员建立档案,根据他们的血液指标结合训练内容,帮助教练预判运动员的身体状态。

越野滑雪训练、比赛环境艰苦,赛道距离长且在丛林、山地间穿行,教练员无法实时全程掌握运动员的滑雪状态。

在黑龙江省体育局、黑龙江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智能雪场项目于2017年启动研发并建设,项目覆盖亚布力越野滑雪短距离赛道。

智能雪场基于多相机主动跟踪、差分GPS定位、三维地理信息、智能可穿戴等技术设计并开发,能够对亚布力越野滑雪短距离赛道中进行训练的运动员全息运动信息(如滑行速度、轨迹、运动图像、技术动作、赛道雪温湿度、风力风向及风阻耗能等)进行同步采集、分析并反馈,为越野滑雪项目提高训练质量提供帮助。智能雪场自2018年投入示范应用,已成为亚布力训练基地越野滑雪项目科学化训练的重要工具。

联合攻关冰雪装备,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黑龙江省体科所设计并应用了世界上第一个短道数字冰场;在国内最先引进与推广荷兰克莱普冰刀技术理论,为我国速度滑冰水平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从德国引进了我国首个“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并成功应用于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项目的科研领域中;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台“移动式户外电子显示屏”,应用于大型赛事……

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黑龙江省体科所在全国体育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截至目前,已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部门各级科技项目89项,研发了90余项专项训练器材,申报了20余项国家专利,在国内外高水平科技期刊上发表具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千余篇。

在冰雪产业发展中,冰雪装备可谓是基础保障,如果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扭转,将成为掣肘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和产业发展的阻碍。以冰刀为例,我国虽然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项目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在冰雪装备器材研发方面,仍落后于欧美国家。2020年,黑龙江省体科所承担省属科研院所重点项目《高端冰刀运动效能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2021年,针对我国冰雪装备“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由黑龙集团牵头、黑龙江省体科所与北京科技大学等五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速度滑冰高端冰刀研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成功立项,其中黑龙江省体科所负责《新型冰刀运动实践功效评价及综合示范应用》与《不同技术动作下冰刀特性对冰刀形变及其运动流场影响研究》两个课题,将带动全省体育装备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迈上新台阶。

“该项目完成后,将全面提高国产冰刀装备的科技水平,让中国运动员穿上民族品牌的高端冰刀。”参与课题研究的科研人员赵鉴告诉记者,这也意味着,我们高端冰雪装备长期受国外制约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彻底打破国外垄断。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黑龙江省体科所还“牵手”哈工大,联合申报并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面向冬奥会的六足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示范”项目《冰场环境感知与冰壶比赛决策规划》课题,以及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面向2022北京冬奥及龙江冰雪产业的智能冰壶机器人》课题。该智能冰壶机器人课题项目,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社会和经济效益,它所构建的独立完整的、契合我国冬奥形象的冰壶机器人演示互动系统,将作为龙江冰雪标志性成果,服务北京冬奥会。此外,还将以机器人为载体,建立冰壶运动过程分析与博弈决策系统,揭示冰壶运动机理、发现构建“人工智能+冰雪”应用示范,推广龙江智能冰雪产业,为运动员提供高水平对抗训练。未来,在辅助专业训练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研制面向大众体育的“运动场景理解与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观众既可远程操作机器人完成冰壶游戏,又可下到冰壶场,与机器人同场竞技,智能交互、赏冰乐雪,推动龙江冰雪产业升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特别佩服哈蒙的一点是,尽管原生家庭与后期失败沉迷烟酒这两个阶段带来的痛劲巨大,但她仍然选择走出来。哈蒙从小天赋异禀,她为了下棋愿意付出她的一切,并且专注坚定地在
  • 他超越了死亡, 忘却生命,精神是那样的愉快人生本是无常,我们无法左右生死祸福,不如一切顺之自然。我们明白,这一生会接触许多人,会经历了许多事,唯独有一样东西不想
  • 总而言之,今年在中国可以顺利上映的也就指望《毒液2》和《蜘蛛侠3英雄无归》吧!由于去年没有漫威大片,也就只有DC的《神奇女侠1984》没想到的是票房和口碑双双失
  • [好喜欢]#情感随笔#在家家裡要給介紹對象 在醫院家屬要給你介紹對象 哪裡不給我介紹對象?。
  • 工地大笨象爱买分享NO. 2水壶本象不太爱喝水,我将其归咎于懒,懒得接水,有段时间生了小病必须每天喝够1.5L的水,因为懒得一次次走三米路去接水我都让小杨去接,
  • 强调专卖空间的专属性能,用具有时尚性,易于大众接受的设计装饰元素来引领空间布局,传递出店铺的空间风貌和配镜主题。[开学季]-卧室一体衣帽间or步入式衣帽间空间有
  • 在这八年里我陪着你长大,在屏幕前看到你我会为你尖叫我会为你哭我也会默默的期待中下一次我不只是见到你一个人在屏幕面前而是你们三个在一起并且说出”大家好,我们是TF
  • 作为一名交巡警,越到节假日越是忙碌,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顺利回家和家人们团聚,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保证人民的出行安全。虽然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但他们用赤诚的忠心和
  • 前几天,我和一堆优秀的女人在一起,我发现她们都是能量足的,非常开心,其实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越来越好。可是一旦他不再对你好的时候,突然失去这种好你会难受,因
  • 因為梵唄課誦對天龍護法來說,是聞法和修福修慧的機會。( 見《佛地經論》 )由此可知,八部眾有來自天的眾生,也有來自他類非人眾生。
  • 自己去看看吧,看看那部剧,看看那个人,别人说什么不要紧,自己亲自看的,才是真实的感受。我一直都觉得来自粉丝的repo是不真实的,毕竟三观都跟着五官走了,还能有多
  • 但你知道《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首情歌,其实是他因奥运而写吗,你又知道这位隐退多年的浪漫歌手,今年要发新作品吗?这首歌在日本一度非常流行,李叔同留学日本时听后久久
  • 要密切关注教育系统已治愈出院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人员的跟踪管理,在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复学返校时应提供医疗或疾控机构相关证明和48小时内核
  • 春忍,一吱爱画画,阿花的课!春忍,一吱爱画画,阿花的课!
  • 针对孩子的核心力量进行训练,对于上学后的孩子坐姿的持续性,专注力的保护,也有很大帮助。等待和拖延是最容易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犹豫不决是你最大的敌人。
  • 你却说“妈妈,等一会我在看书呢,我还没看完呢”[哈哈]我的可可爱爱,爱你的奇奇怪怪。这大概就是孩子的幸福[抱抱][抱抱][抱抱]妹妹的烧终于退了太开心不愿坐着玩
  • 最近工作1/old school黑红配色小臂外侧2/大臂外侧内侧之间,正对位置(最近很喜欢这个位置)一个精致的排线扑克牌小丑3/小臂内侧英文➕一个简笔画的心(客
  • 人这一辈子要经历的事情很多,遇事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就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即使有惊也会无险,即便逢凶也会化吉。成功路上,拼搏或许不难,最难的是坚持
  • ”❷钱喜欢被使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喜欢人们以尊重和感恩的态度使用它。【富足】❶这个世界的资源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 连坚持日更都是很纠结的状态,但这个评论和收藏真的给我很大的信心。只是她的演技也是很不稳定,吃剧本吃人设还要看导演和团队,希望她能找准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在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