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幸福感# #贵州向未来# 【背出大山① 孤勇成军】“贫困”,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石山连片,土薄根浅,无水逢春,这里是麻山地区,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喀斯特贫困区。

长顺县敦操乡,正处于麻山腹地。2012年,30多名背篼干部用“背篼”换民心,2022年,十年过往,昔人今何在。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重忆十年脱胎换骨,再唱孤勇一腔。

“喂,朝良,我们这里来了个说普通话的小伙子要收新农合的钱,是不是个骗子啊?”

2011年的一个清晨,一个电话打到了王朝良的手机上。作为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敦操乡纪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的他,身上挂着敦操乡斗麻村的包组任务。

“你放心吧,这是我们乡里的干部小王,来给你们收今年的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

王朝良口中的小王,是敦操乡基层计生服务站的王茹刚。

从内蒙古到湖北求学,从湖北到贵州工作,2000多公里的辗转,王茹刚没想到这一来,就在长顺扎了根。

2006年,学医的王茹刚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那些年,无数的青年带着理想与信念,奔赴祖国的西部,献出赤诚之心。

王茹刚成为了其中一员,打上背包,来到贵州。

与草原的辽阔、长江的蜿蜒不同,这里是望不尽的山、爬不完的山、走不出的山。但是,心中有景,花香满径。

2008年,志愿服务期满后,他却犹豫了,他舍不得这里了。医者仁心,这个西部不知名的小县,需要他这样的青年去建设。而女友的支持更令他坚定信念,二人选择一同留在了长顺,组成了美满的小家庭。

因为敦操乡计生服务工作缺人,王茹刚被调到了敦操乡工作。在这里,王茹刚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工作用品——背篼。

“背篼用来干啥?”一口普通话的王茹刚好奇道。来了贵州5年,看到别人背过买菜,但没想到自己搞个计生工作还得背“背篼”。

等一进山,王茹刚就懂了。老乡们出一趟门不容易,经常给负责包组到户的乡镇干部们打个电话,托他们带点米买点盐,加上自己常常要下乡收取新农合的费用,一个背篼可比背包好用多了。

背着背篼进村,一走就是一天。此时,孩子还小,妻子也忙,王茹刚就把孩子带到了敦操。白天进村入户只能托人帮忙照看一下,晚上回到乡政府就在破旧的宿舍里哄儿子入睡。

“爸爸你不走好吗?”天蒙蒙亮,儿子突然在被窝里哭起来,伸出小小的手,想去抱住父亲。王茹刚有些哽咽,只能对着儿子说:“宝贝,爸爸在忙几天周末就不用加班了,咱们回县城找妈妈好吗?”

从敦操到长顺县大约有60公里的路程,来往的班车不算多。周一到敦操,往往周五才能回去。要是事儿不多,待到周五能回到县城休息两天,要是忙起来周末加班,两三周回来一次也是家常便饭。

路途遥远,而路况也极差。一路颠簸不停、拐道崎岖,坐一趟车得用2、3个小时。而到了敦操乡政府,门口除了只有一条步行6、7分钟的长街算是镇上最繁华的街道了,其他地方只有灰扑扑——灰尘与阴天齐飞。

敦操乡,90%为苗族同胞,苗语为主要的语言。对于外来的乡镇干部来说,交流都成了一个难题,于是当地人梁东元、梁勇成了大伙的“翻译”。

1999年,梁勇成为了敦操乡政府的一名临聘人员,几年后,他又多了一个战友梁东元。根据工作安排,他们负责打召村穿洞组和麻地组的包组工作。在穿洞组和麻地组,不少人家门前都记着他俩的名字和电话。大家知道,有什么事,给他们打个电话就能帮忙。

乡镇的工作比想象中更忙碌,而乡政府资金吃紧,作为临聘人员,梁勇和梁东元的收入也低得可怜。梁勇记得,2012年他能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四五百元,而对于梁东元来说,这样的收入已经入不敷出了。

“当时儿子已经5岁了,马上是读书用钱的时候,媳妇也没做活路,一家人靠着这几百块钱快撑不下去了。”梁东元回忆道。

当时妻子没少埋怨他,而看着身边的朋友出去打工能赚不少钱,为了这个家梁东元强忍着不舍提了辞职,带着妻儿去外面的世界闯闯。

那一年,他30岁,而立之年却过成了一地鸡毛。

坐上从敦操去县城的班车,路上的颠簸却不如他内心的颠簸,总觉得走了就难回来了。妻儿睡了过去,望着窗外熟悉的一切,他发呆,他无望。

此时,一个电话突然打来,惊扰了他的思绪。

“喂,东元,上次你答应给我带的东西什么时候给我啊。”电话那头,是他的负责的贫困户梁幺妹。

他一愣,对啊,他答应过的,他怎么可以忘了。虽然难以开口,可是他最终还是跟妻子说了,“我们回去好不好?”

才刚刚踏出第一步就要返回,妻子不理解他在坚持什么。梁东元有些语塞,但还是希望回到敦操,把他允诺的事情办完,把他的“背篼”拾起来。

无数个日夜自我否定,又在窒息沉浮中爬起来重寻自我。

同样面临困境的还有梁勇。不少亲朋好友劝他出去打工,守在这里什么时候是个头。

“可是我一想到我走了,以后大家下乡连个帮忙翻译苗语的人都没了,我就狠不下这个心。”虽然工作中有辛苦、有委屈,但是跟着这群干部在一起,苦中也在作乐。

当背篼干部被大家所认可,同时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梁勇和梁东元拿到涨了的第一笔工资,高兴地像个孩子。“那天我们发了1760元,我到现在都忘不了,这笔钱让我更有动力了。”

老乡的认可,组织的鼓励,那时,他们知道,背篼干部,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身上的背篼肩扛着责任,脚下的胶鞋蹚出了新路。

或许是上天,借他们初心不忘,借他们孤勇一腔。(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璐瑶 田旻佳 彭瑾 李森 聂婧文)

#一周一本书[超话]#16/52,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美】沙希利•浦洛基,历史-世界史。3.23-4.4。

本来想读《欧洲之门》,看了第一章之后,被冗长的人名地名彻底搞晕了,读了又好像没读。看来以自己这浅薄的历史知识,读乌克兰几千年的历史根本无法理解,还是了解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比较合适,于是打开了
这本《切尔诺贝利》。关于最近的俄乌战争有提到过这个核电站,但是对我来说,那只是个地名,我不懂在战争中核电站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今天才粗略的了解了一下,希望看完书能让我有更深度地认识。也希望有足够地勇气读完。

故事的开始一片祥和,全国党代会上,戈尔巴乔夫长达6小时的演讲,前景看似一片大好。其中也特别提到,“反对从海外购买技术和设备,理由是政治原因,采购合同可能随时取消”,这条对现在来说也是适用的,而且尤为重要。故事从切尔诺贝利最开始说起,一个大型电厂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完善,物质丰饶,一切都如此美好。但是,零部件质量的瑕疵,建筑方与质检方的矛盾,压缩核电站修建的时间,又要提高核电站的供电量,所有反应问题的文章都用各种方式被处理了,真相只是上层想让大众了解的真相,亦或是他们愿意相信的真相。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悲剧也要发生了。在这个满是问题的核电站,做停堆实验无异于自寻死路,但是这些问题总是被粉饰了。没有明确的实验时间,没有明确的执行人员,就像没有排练就上台表演的钢琴家。看着这些人全然满不在乎的样子,没有任何对失败的应急处理,可能他们过于自信了吧,从没人认为会失败吧!爆炸就这样发生了,很多人看见了一切,却懵懂无知,什么都不知道。第一时间前往救援现场的往往是消防队员,他们也只是以为着火了,而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脚下的物质足以污染周围的一切,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想奋力完成自己的职责而已。突然觉得作者的记述方式很妙,写了很多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平凡人,而且不仅写了他们的工作,还写了他们的生活,让这些人活生生展示在我们面前,这也让这个悲剧之于我们更有共鸣之处吧。

站长看到爆炸的核心区域,爆表的测量仪,并不想承认核反应堆已经发生了爆炸,只想着怎么粉饰报告。而能源部长知道发生事故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不让自己的上级知道这个坏消息,然后就是考虑如何尽快让电站恢复工作,以便能完成今年的计划,还有就是考虑自己的职业前景。调查组来到了切尔诺贝利,他们看到了一切,却都在尽可能拖延,不想太早承认事实。从来没有人考虑过如何解决核泄露的问题,人员的救治问题以及人员的转移问题。这些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部被忽略了。民众们一无所知,还在过着正常的生活,全然不知他们呼吸的空气已经被污染了,他们也正在遭受核污染。高层们不想疏散群众,以免制造恐慌,从而承担责任,而民众们因为他们的决策而遭受了多少灾难。听着一连串在医院治疗和死亡的数字,看着这些患者中毒后的种种症状,让人心寒!提前知道消息的一小批人已经离开了,他们的平安也是由家人们的牺牲换来的,他们至少安全了。还有无数的民众,一无所知,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们甚至不知道生活从此发生了改变。比灾难更可怕的是谎言,这场人为制造的灾难制造了无数的谎言。撤离开始了,人们以为只离开3天,结果却是永远。人们对故土的依恋是带在血液里的,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从此漂泊半生,一个核反应堆就这样改写了这一代人的命运。官方对事件一直装聋作哑,秘而不宣,作为第一个建成核电站并可以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国家,苏联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在此之前他们把失败都归咎于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并且官方不愿意恐慌情绪地民间散播,使国家无法调集应对灾难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但是亲人间的口耳相传和其他非正式渠道往往比国家管控的媒体更好地服务着苏联民众。政府不断放出情况有所好转的消息,但是其实目前无人真正了解事故原因,而情况也在一天天持续恶化。乌克兰的官员认为莫斯科方面把乌克兰人当成了实验的小白鼠,他们只是想看看辐射究竟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我想乌克兰和苏联的关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恶化的吧!

在当时,核电站是新鲜事物,并没太多可供参考的案例,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苏联当时推崇石墨反应堆,也宣称是最安全的核反应方式。但是当核事故报告中不仅有石墨堆的设计方案,还包括对事故辐射水平及辐射对农业及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估时,观众们都沸腾了。而这种开诚布公的方式,让苏联的国际形象由此逆转,从一个不负责任的肇事者变成了一场无可预知的灾难的受害者,愿意分享经验并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而国内的报告最终还是以核电站的员工极其罕见地违反操作流程和方法导致的。随着反应堆被掩埋,爆炸的真相也一并被送入土中,而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余波却逐渐展现了出来。乌克兰的文人们首当其冲,作家已然成为忠实反对派的替代者,他们常常替参加者不同政见运动的人发声,这预示着部分乌克兰政治和文化精英对核能、对邻国的态度开始转变。

苏联解体后,人们用了九年时间才关闭了切尔诺贝利电站,用了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才在受损核反应堆上建好新的掩体。在这场角逐中,国际社会追求安全至上的目标达到了。而在此之后,生态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在乌克兰蓬勃发展,最终动摇了苏联早已摇摇欲坠的根基,促成了乌克兰的独立与苏联解体。而独立之后的乌克兰经济直线下滑,为了换得西方的资助,销毁了核武器;但却碍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始终未能放弃核能。在新的世纪中,核能的安全性依然未能得以确保,即使是核电站的设计建造更加完美,也有可能突然毁于一场大地震(比如福岛核电站)。而随着人类发展的需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诸多国家都需要使用核能来发展,这也形成了各国在发展经济与能源安全之间的矛盾。而像德国放弃核能追求清洁能源,却造成自身对他国的高度能源依赖,这也未必是合适的解决之道。浦洛基在书中的最后讲到我们必须在切尔诺贝利的悲剧中吸取一条关键的教训,就是:“消除孤立主义至关重要,保持核项目紧密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在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追随者日渐增多的当今世界,在越来越依赖核技术进行能源生产的当今世界,这条教训尤其重要。”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发生的一切值得全人类引以为戒。”

【开局十四五 | 黑龙江:北国仓廪端稳“中国饭碗” 共和国工业摇篮拥抱数字浪潮】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哈尔滨1月9日消息 这里,是北国仓廪,关乎天下乐安;这里,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书写着新一轮振兴的光荣与梦想。

“十四五”开局之年,黑龙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走创新路,闯改革关,在疫情“大考”下书写东北振兴新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

2021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0.6%,重污染天数同比降幅为58.3%。

这是自黑龙江省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也是老百姓看得到的民生答卷。

提到黑龙江,很多本地人会骄傲地向外地游客介绍“大”——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关心天蓝、水碧、土净。

眼下,北国风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美如国画。一进入春天,黑土地的画风变了——水墨黑白的色彩渐渐消失,山林江河涂抹出浓淡相宜的花样色彩。

“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惊喜!”在齐齐哈尔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吴先生总喜欢向他的朋友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四季景色不同,你们一定要常来。”

吴先生的邀约底气来自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共识。

来自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消息,“十三五”以来,该省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62个国考断面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125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自然保护区“四类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98.5%,退耕还湿面积2.3万公顷。

一项项久久为功的举措,让更多人关注生态黑龙江,也让更多的本地人幸福感满满。

“以前一到供暖季就能闻到呛鼻子的味道,家里老人孩子都要戴口罩出门。这几年不一样了,明显能感受到雾霾天每年都在减少,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小锅炉“下岗”了,蓝天变多了,雾霾减少了,游客增多了。

美丽生态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旅游为载体,黑龙江旅游正在向生态体验和生态度假旅游转型,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黑龙江探寻“夏季凉爽”“冬季冰爽”“四季清爽”的秘密。

好生态来自天赐,好环境来自守护。日前印发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肯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清晰地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没有得到缓解,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四五”开局亮出暖心成绩单后,2022年,黑龙江将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打响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三场战役,全力减少污染天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黑土加“油” 端牢“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正合村,村民崔巍在院子里的一张大案板上整整齐齐摆着切好的猪肉。“丰收了,大伙都高兴,杀头猪挨家送肉吃个喜儿。”岁末年初,谈起收成,崔巍合不拢嘴。

正合村是佳木斯市郊区第一个实现整村流转的村,有一定规模化经营基础。村里推荐崔巍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规模经营引上更科学、更高效的道路。

“说白了,土地托管就是村民拿钱,我们伺候地。”崔巍说,2021年合作社托管了村里25户农民的4500亩土地,今年还会扩大,预计托管面积将达到全村的90%。

土地“入托”,“明白人”种地,直接效益是增产。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土地1.04万亩。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实现了大丰收!”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福顺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新生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德介绍,“这比农户自己种每亩增产200斤左右。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光玉米就增收500吨。”

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也正盘算着今年的收益。2021年,合作社种植绿色水稻16000亩、有机水稻2000亩,让合作社进账了400余万元。

“现在种地可比过去轻松多了,我们合作社68台高速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比起传统插秧机,不仅节省了人工费还抢了农时,稻苗株距、行距更均匀,苗量更精准,让稻苗更粗壮、根系更发达。”赵德山用3年的时间把合作社的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尝到甜头的他说,下一步我们会将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全部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如今,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产高效。田间地头“新玩意儿”“黑科技”大展身手。

“我种的这500亩地,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丰收!”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侃侃而谈。春天插秧,他用的卫星辅助直行的变量侧深施肥插秧机;夏天水肥管理,他应用的是“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法,施肥应用的是前氮后移技术和无人植保飞机喷施生物肥。

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

农业提质增效,少不了科技赋能。目前,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黑龙江还不忘为黑土加“油”。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的写照,但由于高强度利用、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黑土地变得又“瘦”又“薄”,如何为黑土加“油”成为了黑龙江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佳木斯市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承担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介绍,自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开始,农民通过秸秆翻埋,秸秆堆沤腐熟、测深施肥,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黄腐酸等多种方法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修复黑土地。

“黑土层变厚了,地就有劲了,粮食质量上去了,收入就高了。”赵德山看着脚下的黑土地感叹说,我做过对比,参与黑土保护的地块和没参与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不一样。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保护黑土地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各项补贴,将“真金白银”发到了农户手里。

2021年富裕县作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试点县,春季落实玉米免耕播种40余万亩,按照每亩补贴30元计算,就发放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

补贴到位了,老百姓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在农业专家看来,土壤“病了”,就得治疗。“不能耽误也不能误诊,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还不能产生副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保护团队负责人说。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质量等级3.46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层厚度均24厘米,其中,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均达到30厘米以上。

为确保“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绿色粮、优质粮,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多万亩。

2021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26.95万亩,比2020年增加169.35万亩;粮食产量1573.54亿斤,比2020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农业发展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集成组装技术模式,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2年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

拥抱数字浪潮 激发振兴新动能

2021年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跑”。线路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网友直呼这才是“嗖嗖嗖”的高铁速度。

“能看得到我吧?看看这速度有多快!”牡佳高铁首批旅客黄雪松一边与女朋友视频,一边感慨着高铁速度。结束视频后,他又对车厢和窗外拍个不停,给家人发送了几条微信视频,分享此刻的心情。

牡佳高铁网络连接顺畅,让旅客彻底摆脱靠甩手机“摇信号”。与“不卡顿”的上网速度相匹配的是黑龙江5G建设的速度。截至2021年10月末,新建5G基站1.22万个,累计建成3.1万个。

2021年,“十四五”开新局,数字经济火了:出台《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数字经济20条”),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智慧矿山、数据金融、远程医疗、政务“一朵云”蓬勃兴起。

“发展数字经济,我省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黑龙江省工信厅厅长张显丰说,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

发展数字经济是黑龙江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显丰介绍,黑龙江先后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龙江建设领导小组和大数据产业领导小组。相继出台“数字龙江”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以及“数字经济20条”政策措施。这20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旨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真金白银、条条干货!”业内人士用这两个词来点评20条政策。“数字经济20条”提出的目标更让人对黑龙江未来充满希冀: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大型制造企业比例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到40%左右,数字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数字经济规模约3831亿元,全国排名24位,占GDP比重28%。

如何实现新目标?张显丰在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如此表述:要以打造“质量龙江”为引领,以打造“数字龙江”为先导,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引擎。

面对这数字经济新蓝海,下一步黑龙江将在思想思路破题上发力、在科学规划引领上发力、在配套政策跟进上发力、在聚焦优势扬长上发力、在激发活力补短上发力,全面推动“数字龙江”建设,让龙江的产业拥抱数字浪潮,全面智能升级。

昔日北大荒,今日中华大粮仓。走进新时代的黑龙江,不仅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上“中国粮”,更用心、用情、用力保护脚下的黑土地、头顶的那片蓝天,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稳步开局“十四五”,龙江未来可期!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夏凌云

统筹:陶玉德

记者:杨海全 马俊玮 庞淼

编审:张伟 王文伟

视频:马俊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来都是衣食无忧,感谢我的父亲带给我更多的是精神的食粮,让我去读更多的书,行走更多的城市,从小眼界开阔。我时常在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不发生改
  • #分手挽回情感复合失恋分离新欢出轨婚姻# 爱情恋爱秘籍知道为什么你总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吗? 因为道理你都懂,但你没有去做,没有去争 取,感情最重
  • 但起码那一刻的自由是真实的,意识层面,我们不曾被捆缚。浸入在某种爱上别人的自我意识里而得以获得某种自由的浪漫。
  • [鲜花][心]在爱的人眼里,你总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他们总是那么爱你。☆.☪︎* 宁最珍贵随风的有往事还有爱与忧伤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始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在记
  • 聊聊私教这回事儿—— 我的健身之路和很多人一样,我办过无数次健身卡,但是爱上运动,是从有了私教,并且换到现在的私教开始的。除了私教、我还特别愿意为知识付费,并且
  • NHK大河剧【麒麟來了】:大原拓导演 池端俊策编剧 自1991年《太平記》后第二次主筆大河 1500年代战国群雄并起 美浓的明智光秀 喜欢穿绿色和服 就是这位个
  • 曾经希望自己永远不会长大,这样姥姥永远都不会老,不会离去......那时,我也依然渴望时光不经,手中牵引的永远是儿子的小肉肉手......然而时光该流走的流走,
  • 故事的最后,浪矢爷爷的回信,时间线的完整,如果最初三十三年后,幸平郭也翔太没有留下,那么事情也不会发生成这样。浪矢把咨询者比喻成迷路的羔羊,简单的一张白纸,也能
  • 如果微博突然出现一个陌生男人说要做我男朋友,还乱评价我的粉丝。心爱的跟我表白时,完全不知道我的家庭背景,更不知道我的超强工作实力。
  • 【致最爱的你】那年初夏,霓虹灯下你笑靥如花仿佛误入人间的天使,那般的纯洁无瑕三千繁花皆比不过你瞬间芳华迷了谁的眼乱了谁的心,从此只你一个另无其他我愿三世青灯换你
  • #防弹少年团将出席格莱美颁奖礼# [微笑]渣浪炸了 这么值得吹的事儿世界都在关注 就你tc连个热搜都上不去[微笑]我家每次好事儿热搜影儿都看不着 nmsl❤️南
  • 更让我感动的是,朋友说他压根就没想做过新业。之前毕业我爸问我三脚架呢,我说借给同学了,他很爱摄影摄像,我爸说喜欢摄影的人一定是感性的人,希望你能交到朋友,三脚架
  • 害,我入坑历程:先喜欢丁禹兮,然后磕了cp,然后喜欢了赵露思。 我磕cp是图一开心,真假无所谓。我最希望的是赵露思丁禹兮搞事业,因为他们还年轻,我希望看到他们更
  • #吾爱诗词# 《讲究平仄押韵,读出诗词美感》(二) 在古诗词中,字的读音还是比较复杂的。比如有的字,现代汉语读这种声调,在古诗词中却要读另一种声调。汉字的发
  • 奇门遁甲预测中的 奇门遁甲格局新解 戊+戊――为止,出行遇之,堵车。测投资,为二次重复投资,以预算高一倍。测病,有肿胀的地方。胃胀难受。 戊+己――投资不利
  • 解析一个抖音卖货案例套路:不知道大家经常刷抖音的时候,有没有刷过这样的视频,就是一个美女画面,文案配上一个小故事,故事或明或暗的炫着富,让人看完之后羡慕嫉妒恨!
  • 如果亥卯未三合木局却在地支混了一个辰,则未辰相比助,土气过重,如果天干再见一二土气,就会使三合木局的性质发生改变,这就叫不纯粹,或者说有瑕疵。譬如甲乙木生于春三
  • poe4233@qq.com他的诉求:"大家有没有兴趣与我和钊余同学共同完成一段实验影像的创作,只需要拍下最近或者现在你想拍的任何东西,例如生活,工作
  • #杀死伊芙第三季#『阿蒂仙冥府之路』『先导图介绍100ml』这瓶作为必买清单吧,决绝清冷永不回头的气势,而且是非常独特的 就算你用同样的香水,前后喷洒的时间不一
  • #好物分享#卡乐比的薯条三兄弟,有两种口味,分别是黄油酱油味和淡盐味,里面是独立小包装,吃起来比较方便,那个酱油味的吃起来比较香脆,而淡盐味的是淡淡的咸味,当然